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900字》
[3] 戎蕾. 利用小班幼儿双人协作游戏活动促进同伴友好交往的实践与研究[J]. 好家长, 2019(7):1.
[4] 何卫玲. 浅谈区域游戏对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37):1.
[5] 叶静艳. 浅谈户外角色游戏中促进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J]. 启迪与智慧:下, 2020(7):1.
三、研究内容;
本文选题的目的在于对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对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供理论借鉴。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本研究用多种检索方式,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分类整理研究中的中科学部分,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实践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抓住所在实习单位X幼儿园儿童绘本亲子共读现状特点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干预研究种类颇多,但对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小班活动尚缺少系统地梳理和归纳。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来探讨小班活动对促进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否有实质性帮助。
二、选题意义;
同伴交往能力培养是儿童由个体逐步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社交关系,促进社交能力发展。本课题旨在分析幼儿园小班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并归纳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6] 顾嘉晖.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8):1.
适合小班的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作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小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小班幼儿存在同伴交往困难、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影响了同伴关系的构建。
因此,研究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同伴关系构建策略,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课题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分析影响同伴关系构建的因素。
2. 探索有效的同伴关系构建策略,提高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提升教师对幼儿同伴关系构建的指导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课题内容1. 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调查方法: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小班幼儿的同伴关系进行实地调查。
(2)调查内容:包括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情感表达、合作能力、冲突解决等方面。
(3)分析结果:总结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的普遍特点,分析影响同伴关系构建的因素。
2. 同伴关系构建策略研究(1)同伴互动策略- 设计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分享,提高交往能力。
(2)情感交流策略-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 通过故事、绘本等,引导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提高情感交流能力。
(3)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创设合作情境,如共同完成任务、分享玩具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 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冲突解决策略- 教授幼儿基本的冲突解决技巧,如轮流、协商、道歉等。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幼儿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指导能力提升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同伴关系构建的认识。
(2)开展教研活动,分享同伴关系构建的经验和案例。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以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为题,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小班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1. 创设良好的环境:首先,幼儿园应该为小班提供一个友好、温馨、安全的环境。
教室布置应注重互动和合作,增加小组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对一或小组交流的机会,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是同伴交往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例如,组织幼儿一起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倡导互帮互助,使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培养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同伴交往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教导幼儿倾听他人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鼓励幼儿用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分享与关心:分享和关心是同伴交往中的重要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增强同伴之间的友谊。
5. 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同伴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冲突,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会妥善解决冲突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导幼儿如何用友好的方式解决冲突,鼓励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6.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同伴交往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7. 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合作,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
通过以上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在实施这些策略时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选择,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小班同伴交往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伴交往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小班是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小班同伴交往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认识,了解同伴交往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2. 学习和掌握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幼儿园全体小班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教研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就“小班同伴交往问题及对策”进行专题讲座。
3. 分组讨论:教师们根据讲座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组讨论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
4. 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七、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1)同伴交往的概念及意义(2)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3)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常见的问题(4)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策略和方法2. 分组讨论(1)针对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如争抢玩具、推搡打闹等,教师们讨论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2)探讨如何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如开展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
(3)分析如何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及时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交流分享(1)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针对小组分享的内容,教师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总结提升(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小班人际交往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小班幼儿正处于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教研活动,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需求。
2. 探讨有效的幼儿人际交往教育策略。
3. 提高教师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4. 促进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小班幼儿人际交往特点分析(1)幼儿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幼儿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为与同伴、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
(2)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阶段:小班幼儿的人际交往主要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以亲情交往为主,同伴交往逐渐增多。
2. 小班幼儿人际交往需求分析(1)情感需求:幼儿需要得到关爱、尊重、接纳等情感满足。
(2)认知需求:幼儿需要通过交往学习、探索、了解他人,提高认知能力。
(3)行为需求:幼儿需要学习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3. 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教育策略探讨(1)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教师应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人交往。
(2)开展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人际交往。
(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教育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合作、分享等交往技巧。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教师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教育的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教师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
(2)案例分析:教师如何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引导教师关注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教育。
2. 小组讨论:教师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针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特点、需求、教育策略进行讨论。
小班社会交往能力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正处于学习与人交往、形成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
因此,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认识,特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 探讨有效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3. 增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指导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 社会交往能力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特点-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2. 案例分析- 分析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 举例说明如何将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4. 互动交流- 教师分享自己在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共同探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2. 理论学习- 邀请专家进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理论讲座- 教师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3. 案例分析- 教师分享典型案例,共同分析问题及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4.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分组设计社会交往活动方案- 分享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和修改5. 互动交流- 教师自由发言,分享经验和心得- 共同探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6. 总结-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颁发教研活动证书五、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效的社会交往活动。
3.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前,教师需充分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小班记录表观察幼儿社交能力的记录
小班记录表观察幼儿社交能力的记录观察日期: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幼儿姓名:_________________观察内容:时间 | 行为描述 | 孩子之间的互动-----------------------------------------------| || || || || |观察总结:在观察幼儿的社交能力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1. 合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积极合作、分享玩具以及理解他人的需求。
例如,观察日期中的时间段,幼儿A与幼儿B一起玩具块,他们互相帮助搭建,并分享玩具。
2. 沟通技巧:幼儿在交流中是否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理解他人的言辞和非言辞表达。
例如,观察日期中的时间段,幼儿C向其他幼儿借玩具时,能够礼貌地说出“请给我一下,谢谢”。
3. 解决冲突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产生冲突时是否能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与他人协商。
例如,观察日期中的时间段,幼儿D和幼儿E发生争执,幼儿D主动提出解决办法,两位幼儿最终达成共识,共同玩耍。
4. 社交参与度: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是否愿意积极参与,与其他幼儿建立社交关系。
例如,观察日期中的时间段,幼儿F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领唱的作用,并且其他幼儿都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在社交能力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和解决冲突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我们将根据这些观察结果,针对不同幼儿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幼儿全面提升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观察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交往能力对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小班幼儿,作为处于人际互动初期的群体,通常面临着一些交往能力的培养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探讨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解决方案。
一、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问题的深度分析1.1 交往焦虑问题许多小班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会感到不安和紧张,这表明他们存在交往焦虑的问题。
交往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其他儿童的互动,限制他们建立深入的友谊关系。
解决方案:老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温暖、亲密和有趣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幼儿克服交往焦虑。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例如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分享玩具和参与小组活动,可以增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
1.2 沟通困难问题小班幼儿在与他人沟通时可能面临着理解和表达困难的问题。
言语能力的不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交往中遇到困难。
解决方案:提供与幼儿水平相适应的交流机会,如以图片、肢体语言和简短句子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提升他们沟通的自信心和能力。
1.3 合作与分享问题小班幼儿在合作和分享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由于处于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他们可能会难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导致难以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解决方案: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并给予他们合作和分享的正面反馈,以促进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问题的广度分析2.1 家庭环境对交往能力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缺乏家庭支持和积极的亲子互动,可能会导致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限制。
解决方案: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包括玩耍、谈话和分享。
小班同伴交往的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对其个性发展、情感交流、认知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和反思,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方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同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同伴交往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2. 探索和总结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
3. 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同伴交往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4.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一)同伴交往的理论基础1. 介绍同伴交往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 分析同伴交往对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 讨论同伴交往中的冲突与解决策略。
(二)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1. 观察和记录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2. 分析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规律和特点。
3. 探讨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三)同伴交往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同伴交往活动方案。
2. 分享和交流同伴交往活动的实施经验。
3. 分析同伴交往活动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同伴交往中的教师指导策略1. 讨论教师在同伴交往中的角色和职责。
2. 探索有效的教师指导策略,如观察、引导、鼓励等。
3. 分析教师指导策略在同伴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四、活动过程(一)前期准备1. 教师收集和整理关于同伴交往的资料,包括理论、案例、活动方案等。
2. 组织教师进行同伴交往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同伴交往的认识。
3. 观察和记录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二)活动实施1. 小组讨论:围绕同伴交往的理论基础、特点、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2. 案例分析:分享和交流同伴交往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活动实践:设计并实施同伴交往活动,观察幼儿的交往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4. 反思与总结:对同伴交往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小班个案分析:与同伴相处情况
小班个案分析:与同伴相处情况个案名称:小明年龄:4岁性别:男家庭背景:父母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中等,有一个同龄的妹妹。
幼儿园情况: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一直都很活泼开朗,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
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小明与同伴相处的情况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描述:1. 小明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当其他小朋友不愿意与他分享玩具时,小明会表现出不满和生气的情绪,甚至有时会因此与同伴发生冲突。
2. 小明在集体活动中,往往喜欢占据主导地位,不愿意听从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当其他小朋友提出不同的意见时,小明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有时会因此与同伴发生争执。
3. 小明在与同伴互动时,缺乏一定的同理心。
当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时,小明往往无法给予关心和支持,甚至有时会嘲笑和讥讽他们。
分析原因:1. 家庭教育方面:小明的父母可能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小明缺乏与人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此外,父母可能没有教育小明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得他在与同伴相处时容易出现问题。
2. 个性特点:小明可能天生具有较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这使得他在与同伴相处时容易产生争抢和争执。
同时,他的个性可能较为自我,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3. 社交经验不足:由于年龄较小,小明在社交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可能不太懂得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外,他可能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因此在与同伴相处时容易出现问题。
建议措施:1.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教育小明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培养他的同理心和团队精神。
同时,家长还应该教育小明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因为争抢和争执而影响与同伴的关系。
2. 幼儿园教育方面:教师应该关注小明在与同伴相处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让小明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的团队精神。
3. 提高社交能力:教师可以教授小明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等。
小班幼儿在童车区中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研究
小班幼儿在童车区中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研究摘要:交往能力是幼儿集体生活中必备的能力,而当前幼儿的社交能力不容乐观,因此就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
幼儿园当中童车区的建设是一种很好的措施,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本文从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及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尝试以幼儿园当中的童车区为途径,探索童车区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以下就对此项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班幼儿;童车区;交往能力一、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社交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幼儿的社交能力是集体生活中所必备的能力,能够对幼儿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培养;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乐于分享,宽容大度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精神。
《指南》指出:“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
然而,现阶段幼儿的交往能力都不太理想,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唯我独尊。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
在幼儿园里,很多幼儿不会关心他人,自私自利,不愿与人分享,也不愿主动帮助他人,这就是幼儿交往能力缺乏的表现。
这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不利的,严重者会被集体所排挤而孤立,失去社会交往的空间与机会,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相当重要。
《指南》要求我们:“提高幼儿交往的频率,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之后产生自我强化社交能力的意愿。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呢?教师合理的将童车区当中不同的游戏运用到幼儿的社交能力教育中来,使幼儿在感兴趣、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在游戏中懂得与人交往的规则,从而获得认知、内化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1、创造交往机会,鼓励融入集体幼儿在家里很少独立完成某件事情,更不用说帮助他人了。
在幼儿园童车区的活动中,我们要创造各种同伴交往的机会,能够使幼儿在生活当中帮助他人,让幼儿理解为人服务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并乐于为他人为人排忧解难,同时乐于助人的人也将获得他人的喜爱与尊重。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帮助小班幼儿有效地提高同伴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到放松、愉快。
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童话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同伴进行互动,逐渐建立亲密关系。
2.教授交往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交往技巧,帮助幼儿在同伴间建立信任、尊重和合作的良好关系。
比如,在幼儿之间发生了纷争和矛盾的时候,可以教它们采用交流、妥协、包容和感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组织合作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合作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分享和依靠同伴的重要性。
比如,组织小组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4.建立互助关系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建立互助关系,帮助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同伴。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互相帮助、分享心情和经验的活动,鼓励幼儿从小关心同伴,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
5.引导幼儿自主交往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交往,让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交流彼此感受。
比如,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自己组队和规划游戏规则,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幼儿逐渐成为团队中的领导者。
通过上述策略的运用,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小班幼儿提高同伴交往能力,让幼儿在健康、快乐的成长中建立健康的社交能力。
友好的小工匠们——小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研究
友好的小工匠们——小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研究一、问题提出《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小班幼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想加入同伴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由于生活中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小班幼儿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问题。
作为小班幼儿,同伴关系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尽管小班幼儿有了同伴交往的需要和初步的能力,但是受自我中心心理特点及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学习合作、互助、轮流、分享,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而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户外建构时,幼儿出现同伴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会因各种原因在与其他同伴交往中产生冲突。
笔者发现小班幼儿面对冲突、矛盾时缺乏正确的交往策略,常常以争抢等肢体冲突来解决问题,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本班幼儿的观察、分析,适时给予指导,从而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二、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1)观察、分析、评价小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的同伴交往情况,探究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
(2)寻找、发现提升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同伴交往方法,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 研究对象:小三班全体幼儿3. 研究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月13日三、事件描述事件一:今天金喜、宇杭来到户外建构区进行搭建。
宇杭和金喜先拿了一些碳化积木,放在一旁,然后宇杭拿了长的碳化积木垫在下面,金喜将小的碳化积木放在了前面,接着宇杭又将三角形的碳化积木放在了最前面,这时候金喜提出了异议,对宇杭说:“不要放平,要把这个竖起来,竖起来才是屋顶。
论文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文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由于缺少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造成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不良习气。
因此,作为小班幼儿,同伴关系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本文研究了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2.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技能。
3.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交往行为,适时地评价。
4.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友好交往。
关键词:小班幼儿同伴关系交往能力一、问题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把学习初步的交往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的世纪对新一代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
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并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由于缺少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造成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不良习气。
因此,作为小班幼儿,同伴关系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孩子与同伴交往是克服性格孤僻和自我中心的良好途径。
交往对孩子具有独特的心理价值,这是亲子关系代替不了的。
”二、概念的界定:同伴交往态度:是指幼儿与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外在的态度倾向。
友好行为:是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同伴间的分享、助人、谦让等行为。
交往能力:是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往策略、交往技能以及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研究与策略在幼儿同伴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124321 2002.4 江苏教育出版社《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张博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24页3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研究一、课题缘由小班幼儿大部分刚从家庭走入社会,要突然面对众多老师和伙伴,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会与同伴如何交往。
在集体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在游戏时,有的幼儿会一人独坐,不愿与同伴一起游戏;玩积木时,会将喜爱的玩具占为已有;有时也会因争抢玩具而哭啼打架;见到老师、同伴也不会热情地打招呼,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等等。
总之,他们大部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周围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一时不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这些都是以往带小班的经验总结。
下个学期本人就要带小班幼儿,为了更好地帮助小班幼儿顺利溶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使他们更快地完成从自然到社会人的转变,我们确定了本课题。
在以往的同类课题研究中,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的只是通过单一的方式(如实践、游戏、家庭教育)进行教育,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习惯、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
我们制定的这一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实验研究,更有利于使幼儿综合交往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因此,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培养小班幼儿交往的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预期目标:1、不独占玩具,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物品;2、逐步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愿意与同伴合作;3、在活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学习等待和轮流;4、逐步学会遵守规则,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5、愿意帮助他人,自己有困难时知道求助他人;6、学习使用礼貌用语;7、能主动参加到同伴们的游戏活动中去,愿意进入陌生的环境;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们又选择了快乐交往为本的原则,开展了如谈话法、游戏法、改善环境法、榜样法、言语训练法等多种实验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1、环境的改善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2、游戏中幼儿交往的建构对幼儿交往能力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3、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交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分析(一)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小一小二班的幼儿课题研究阶段1、(2004年9月) 幼儿刚入园,我们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新环境,熟悉了解班上的老师和同伴,开展了“开心宝宝”、“我喜欢”等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总结-利用同伴资源促进小班幼儿友好交往能力
总结-利用同伴资源促进小班幼儿友好交往能力总结:利用同伴资源,促进小班幼儿的友好交往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
”因此,让孩子们学会友好交往,是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其完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而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往能力,并经常产生冲突。
因此,培养幼儿的友好交往能力在小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同伴资源对小班幼儿的友好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小班阶段的幼儿对外交往的范围已由亲子间的交往逐渐转向同伴间的交往,同伴成了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
同时,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认知上常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与自己并不相同,学会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学会与同伴相处。
”[1]因此,他们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才能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增强集体适应的能力,并渐渐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协调各种平等关系,从而实现与他人友好交往的目标。
纲要中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好同伴资源,培养幼儿友好交往与合作的技能,使他们形成各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利用同伴资源,培养小班幼儿的友好交往能力的几点思考。
鉴于同伴资源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本学期,我班展开了“利用同伴资源,培养小班幼儿的友好交往能力”的专题研究。
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各位参考:(一)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
《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环境对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这主要包括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方面:1、创设良好交往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小班教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针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小班教案的设计,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教案的设计,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幼儿:- 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培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行为和态度- 发展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培养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参与感2. 活动一:社交技能培养- 目标:培养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绘画和讲故事等活动,激发幼儿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欲望。
- 鼓励幼儿主动交流:在小组活动中,设计情境,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 引导幼儿合作:组织各种合作游戏,如搭积木、合作拼图等,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
3. 活动二:情感培养- 目标: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行为和态度。
活动内容:- 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通过表演和情感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他人的感受。
-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鼓励幼儿关注他人的需要,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 引导幼儿友善待人: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幼儿用友善的语言和行为与他人交往。
4. 活动三:解决问题和冲突能力培养- 目标: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活动内容:-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自己决策和解决问题。
- 引导幼儿学会妥协和合作:在冲突发生时,鼓励幼儿彼此倾听和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共同点并达成妥协。
- 教导幼儿学会沟通:通过评论幼儿的沟通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有效沟通和寻求帮助。
5. 活动四:分享和合作意识培养- 目标:培养幼儿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活动内容:- 培养幼儿分享的乐趣: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知识。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个案分析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个案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需要,对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实际工作中,班里经常会有几个同伴交往存在问题的幼儿。
他们往往参与活动不积极,甚至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杨杨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二、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案例描述镜头一:新小班开学第一天,他哭得撕心裂肺,拼命拉住妈妈不让妈妈离开。
一周后,大部分孩子已经适应,可他还是不行,每天早上都要经过一场艰难的“抢夺战”。
妈妈走后,他就一个人默默在角落里摸索,几乎不和老师和同伴交流。
镜头二:一天早上,他看到可可在玩一个新火车玩具,他上去就抢,可可生气地叫喊、哭起来,他见状赶紧说“我也要玩,给我玩吧”。
火车拿在手上才征求人家的意见,而且还坚持不肯把玩具还给别人。
镜头三:户外游戏时,老师请幼儿两人玩一个皮球。
他一人站在那里,老师让他加入到其他两名幼儿的队伍中来,刚开始还可以,刚过一会,就有幼儿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扬扬玩的时候不给我们玩,光把球滚来滚去的。
”分析诊断通过和班级其他幼儿的比较,还有家访、随访、电访、网络平台以及对孩子的观察分析,笔者发现杨杨在同伴交往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一是过度自我中心。
由于杨杨是独生子,长辈不在苏州,妈妈是全职家庭主妇,吃饭、睡觉、上厕所、玩游戏,妈妈照顾得面面俱到。
杨杨也只要妈妈喂饭、陪伴睡觉,其他人一概不行。
所以初进幼儿园,杨杨不能在群体中正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觉得老师和小伙伴都该围着自己转,过度自我中心导致杨杨没有主动交往的动力。
二是缺乏交往技能。
在入园前杨杨通常是处于一种被动的交往地位,都是妈妈主动地与杨杨进行交流,了解杨杨想吃什么想干什么。
杨杨的生活很顺利,有什么困难妈妈都提前想到并解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是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 它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
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当中,从小培养孩子各项能力是众多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幼儿是儿童开始发生同伴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养成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测试这一问题的关键,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成长。
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
我国当前儿童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做事
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
这些幼儿很少会去主动关系他人,与同伴也不能和睦相处,他们固执己见,只看重自己利益的得失,而从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在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这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在玩耍的过程中出现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冲突的情况,就会得理不饶人,他们往往表现得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自然的就会和同伴的关系疏远。
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
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 不愿让别人接近他,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玩游戏。
这些幼儿有时会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现象。
这些不和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同伴交往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幼儿在角色区的表现,他们可以像社会上的人一样,自由表现,说错了不会被骂,可能会在一片笑声中而过,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他们会把自己最好的表现出来,他说的话做的游戏也会被他人所采纳接受,幼儿的自
信心会得到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发展又会引起更强的交往主动性。
幼儿同伴交往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同伴之间的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往,从而使得知识经验能够得到共享,学会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还会使幼儿身心愉快,当一个幼儿遇到困难,心情不好,与同伴一起玩,会抛开烦恼,脸上马上露出笑颜。
三、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措施
1.重视情感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触景生情,与环境产生共鸣。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
这种方式有利于主体幼儿产生某种感情共鸣,从而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近社会行为的形成。
通过情感对话训练,可以让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减少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
2.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一定的有专业的知识,为人一定要和善,教师之间的友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幼儿同伴交往,所以要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
幼儿来到幼儿园,由于自身的年龄
小,对新事物都比较好奇,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教育要为幼儿应在一种温暖、和谐、有爱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成长铺路。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中学习;反之,则会让孩子养成各种恶习。
3.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作为幼儿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根本所在。
家庭的和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开始通过与家长交往,从家长那里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方式。
家长在给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学习最好的保障。
四、结语随着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幼儿同伴的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21世纪的新生儿,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作为家长要帮助他们建立好的同伴关系,作为教师要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与同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获得社交技能,让他拥有良好的心态,养成乐于助人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王霞,夏楚.幼儿同伴交往与指导[J].信阳农业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6 (03): 19—20
[2]卢乐珍,段梦雅.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中)[J].幼儿教育,2011,09(02):33—34
[3]江梅玲,史珍香.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04):78—79
作者简介:吴锰娜(198781〜),性别:女,籍贯:浙江,学历:本科在读,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