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四首》优秀教案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何其芳、戴望舒、焦桐和韩东;识记字词等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了解现代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象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诵读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何其芳对“快乐”的那种独特情绪体验;理解戴望舒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体会焦桐追求理想的决心;领会韩东对冲破传统文化的孜孜不倦。
走向高考注意诗歌的意象及作者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培养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欢乐》和《雨巷》1、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
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
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明确: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中国现代诗四首》高二年级语文教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欢乐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和情感,引导读者思考欢乐的本 质和意义。
《欢乐》
总结词
运用了意象构造手法。
详细描述
诗人运用意象构造手法,将欢乐的场景和情感具象化,创造 出独特的审美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 题和情感。
《欢乐》
总结词
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以及作业中的创新 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诗歌理解能力
通过课堂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现 代诗四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自我反馈
教学内容反思
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内容是否合 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 整。
教学策略评估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助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否需要改进。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安排, 创造出独特的音乐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美感和情 感。
总结词
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
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点拨法
教师对诗歌中的重点、难点进 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诗
歌的深层含义。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诗 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增强学生
的情感体验。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音频、视频 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 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1. 艾青《我爱这土地》2. 徐志摩《再别康桥》3. 戴望舒《雨巷》4.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详细内容涉及现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2. 领悟四首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现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四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审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四首诗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 讲解:(1)介绍四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2)详细讲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基本知识;(3)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艺术特色。
3. 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首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3)学生进行诗歌仿写,教师指导并给予建议。
4. 例题讲解:以《我爱这土地》为例,讲解如何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分析诗歌。
5. 随堂练习:(1)分析《再别康桥》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2)简述《雨巷》和《一棵开花的树》的主题思想。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现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现代诗四首2. 内容:(1)艾青《我爱这土地》:韵律、节奏、意象;(2)徐志摩《再别康桥》:浪漫主义、抒情;(3)戴望舒《雨巷》:象征主义、孤独;(4)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自然、生命、爱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再别康桥》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2)简述《我爱这土地》和《一棵开花的树》的主题思想。
2. 答案:(1)韵律:押韵、对仗;节奏:流畅、舒缓;意象:康桥、柳树、夕阳等;(2)《我爱这土地》主题:爱国主义;《一棵开花的树》主题:自然、生命、爱情。
《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
《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1《致大海》设计思想承受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学手段争辩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读争辩,记录(有专人)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展比较4、教师巡查、指导,留意倾听学生发言,赐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确定5、争辩状况记入寻常成绩二、明确争辩题目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吵闹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沉重吵闹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争辩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予着的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一样之处,都是诗人借一样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
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根底。
让学生充分开放争辩,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争辩四、争辩发言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愿,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构造:普希金诗舒婷的诗:联想—人对大海的一席感受回忆—儿时的生活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抒情—积极向上,热忱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
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
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
这是完善的海,梦中的海。
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及向往。
但现实使他难过,他虽无望但不无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周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
她的大海不是完善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
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安静;它多变,并不完善,但它真实。
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中国当代诗四首》教学设计
中国当代诗四首第一课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抓住本诗中的意象理解本诗的主题:“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2.体会诗歌中所采用的手法——比喻(象征)、拟人等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3.学会评价鉴赏诗歌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与主题教学难点:诗歌的手法与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国歌》或《我的祖国》的演唱引入新课;第二方案是介绍朦胧诗引入新课)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
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
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
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
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舒婷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朦胧诗作者。
二.作者与背景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上海当工人。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三.内容鉴赏:1.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
诗人用“破旧的来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
2.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
3.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
4.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迷惘”“沉思”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
《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
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让学生领略诗歌的艺 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分享感悟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所选诗歌的主 题、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提出个人见解和感受,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四首诗都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直抒胸臆的情感 表达,也有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 等方式来间接抒发情感。
语言特点
四首诗的语言都凝练、生动、形象, 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同时,诗人们 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 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学生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指导
理解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发 现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情 感和意象等方面有一定的 理解。
创造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 够运用所学的诗歌技巧,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 作品。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创作技巧,能够独 立完成诗歌分析和创作任务。
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表示认可,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有趣,教 学方式灵活多样。
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 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
诗歌艺术手法探讨
意象运用
抒情方式
四首诗都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来表达诗 人的情感和思想,如《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中的“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等意象,象征着祖国 的贫困和落后,而“花朵”、“飞天 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 朵”等意象则寄寓了诗人对祖国未来 的美好期望。
当代诗歌的社会意义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具有 反映时代精神、表达人民心声、抒发 个人情感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文化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1)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精选》教材的第四章,内容包括四首诗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
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歌,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四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及诗歌的主题;2. 掌握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现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技巧。
重点:四首诗歌的作者、背景、主题及韵律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讲解:(1)介绍四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分析四首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3)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例题讲解: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我爱这土地》的韵律,创作一首以“我爱……”为主题的现代诗。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四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现代诗四首2. 板书内容:(1)四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技巧;(3)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模仿戴望舒的《雨巷》,创作一首以“雨夜”为主题的现代诗。
2. 答案:(2)例文:雨夜雨滴敲打窗棂,夜色愈发浓重。
我在雨巷漫步,寻找那失落的梦境。
青石板上,回荡着往日的足迹,伞下,是谁的泪滴,沾湿了衣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四首现代诗歌,使学生了解了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技巧。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中国现代诗歌精选》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现代诗歌;(2)开展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首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技巧。
2. 提高学生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四首诗歌的深层内涵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重点:分析四首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首诗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课堂讲解:(1)介绍四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详细解读每首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技巧。
(3)分析四首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四首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4. 例题讲解:以《再别康桥》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现代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我爱这土地》的表达方式,创作一首表达爱国情感的现代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四首诗歌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现代诗四首2. 板书内容:(1)四首诗歌的和作者(2)主题、意境和表达技巧(3)意象、情感和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乡愁》中的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2)以《一代人》为例,阐述你对现代诗表达技巧的认识。
2. 答案:(1)意象分析:《乡愁》中的意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2)表达技巧认识:《一代人》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中国现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律美。
(3)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激发创作灵感。
《中国当代诗》教案
《中国当代诗》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当代诗四首》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多种意象所表达献身祖国的愿望和不同角度所揭示热爱秋天风光的感情。
2.掌握诗行间意象转换和诗意跳跃的朗读节奏,以表达全诗的主旨和各节的要义。
教学重难点: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
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
2.《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的比喻使主体自我能投入客体现实,把人与自然的哲理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通过贯穿教学过程的、由浅人深的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与诗人建立心理桥梁,取得感情共鸣,进而在理性认识指导下,提高朗读质量。
这是一个心理与认识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学设计:关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构想1.理顺逻辑层次:在预习中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捕捉感情基调后,认识全诗四小节的逻辑结构长期的贫困,痛苦的希望,绯红的黎明,无私的奉献。
2.感知意象特征:意象在本诗中具有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的特殊意义,所以,要把每一个意象都从这个高度给以解释,从而对这个高度的理解也具体起来。
例如第一节的第一个意象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树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中的我既是你祖国这个客观实体相对的主观自我,即我只是祖国田野河边的破旧的老水车,但是,老水车数百年来一直同一样落后破旧的纺纱机那样纺着疲惫的、喑哑低沉的歌,岂不又是我们贫困落后的祖国的代表?这样,祖国落后的历史便成了诗人自我的组成部分。
这种写法是跟那些被歌颂的祖国是一方、作为歌颂者的诗人是另一方的写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又如第二节在思想内容上稍增亮色,写出我是祖国痛苦的希望时,便把我也是把祖国比喻成另一个意象:是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抻)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既古老落后依旧,又有花朵落到地面之可能,即我也新生,祖国也新生的希望在前。
(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册中国当代诗四首
第一册中国当代诗四首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的●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本课用两课时教读和自读。
这一课中包括四首现代诗,不必每一首诗都讲透讲深。
●一、教读《再别康桥》,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
●二、《死水》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着重介绍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来领悟其中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三、《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两诗则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背景资料,动用关于意象概念和象征方法的知识,揣摩诗句度尝试自己进行评价。
(一)背景材料1、____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
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
他完全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
____年2月,徐志摩离英返国的前,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____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
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友人,遗憾的是,他要寻找的友人谁也不在,吸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同年11月,诗人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死水》一诗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教学目标:1.理解四首当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探讨诗歌中的社会意义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准备:1.四首当代诗歌文本:《乡愁》、《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一代人》。
2.诗歌背景资料。
3.学生作业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诗歌鉴赏1.《乡愁》(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一枚小小的邮票”、“一湾浅浅的海峡”等。
(3)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代表了什么。
2.《再别康桥》(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
(3)分析诗歌的意境,如“康桥”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我爱这土地》(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一只鸟”、“一片土地”等。
(3)分析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一代人》(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
(3)分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如“黑夜”和“光明”的象征意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四首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原因。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诗歌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3.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和疑惑,进行集体讨论。
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进行仿写,要求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诗歌。
中国当代诗四首
中国当代诗四首刘辉邮箱:[email protected]教学目的:了解一些中国当代诗不同的风格特点。
鉴赏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教学设想:在学生对诗歌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一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尤其是朦胧诗的特点。
然后依次朗读、分析体会四首诗作,鉴赏诗人新颖丰富的意象,理解诗人复杂热烈的情感。
当代诗在字面上没有什幺障碍,可让学生多读多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抒发自己的见解,关键环节可加以提示和指导,以便使学生对本课有正确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要点:鉴赏诗中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方法和风格多种多样。
它的繁荣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朦胧诗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它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二、简介舒婷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本节我们主要鉴赏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是我国当代着名的女诗人,她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一九七九年,成诗却早在一九七六年四五之后的动荡时代,因此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三、诵读指导: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诵读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希冀存于何方,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本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音节奏。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从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情绪强化深切。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颠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在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节奏变化。
四、分析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第一节: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幺?明确: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竟象。
2024年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2024年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背景及特点。
2.分析四首现代诗的诗歌形象、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四首现代诗的主题思想。
2.掌握现代诗的诗歌形象、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现代诗的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
2.分析现代诗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准备1.四首现代诗的原文及背景资料。
2.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3.课件、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再别康桥》1.导入(1)简介诗人徐志摩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如《雨巷》,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
2.阅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3.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
4.诗歌欣赏(1)播放《再别康桥》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让学生谈谈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第二课时:《乡愁》1.导入(1)简介诗人余光中及其创作背景。
(2)回顾已学过的现代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2.阅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3.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
4.诗歌欣赏(1)播放《乡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让学生谈谈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第三课时:《我爱这土地》1.导入(1)简介诗人艾青及其创作背景。
(2)回顾已学过的现代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思想。
2.阅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3.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
4.诗歌欣赏(1)播放《我爱这土地》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语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包括第四章《诗歌》中的四首中国现代诗:《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乡愁》和《一棵开花的树》。
详细内容涉及对每首诗歌的背景、作者介绍、诗意解读、艺术特色分析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四首现代诗的背景和作者,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 学会分析现代诗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四首现代诗的艺术特色,感悟诗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四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3. 课文学习:(1)阅读《再别康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悟离别的情感;(2)阅读《我爱这土地》,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分析诗歌的意象;(3)阅读《乡愁》,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学习诗歌的抒情手法;(4)阅读《一棵开花的树》,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结合四首诗歌,讲解现代诗的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陌生的现代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再别康桥》中的艺术特色,写出自己的感悟;(2)从《我爱这土地》中选取一个意象,阐述其作用;(3)比较《乡愁》和《一棵开花的树》的抒情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2. 答案:(1)感悟:《再别康桥》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之情;(2)意象:例如“土地”象征祖国,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3)抒情手法: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故乡和生命的思念与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欣赏四首现代诗的文学魅力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内容:1.《再别康桥》——徐志摩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4.《致橡树》——席慕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现代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诗能够如此吸引人?二、课堂讲解1.讲解《再别康桥》a.诗人背景: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b.诗歌内容:描绘了诗人与剑桥的别离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诗歌赏析: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解《我爱这土地》a.诗人背景:艾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我爱这土地》等。
b.诗歌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之情。
c.诗歌赏析: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
3.讲解《乡愁》a.诗人背景:余光中,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乡愁》等。
b.诗歌内容: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诗歌赏析: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
4.讲解《致橡树》a.诗人背景:席慕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致橡树》等。
b.诗歌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橡树的敬仰之情,寓意着对爱情的执着和坚韧。
c.诗歌赏析: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
三、课堂互动1.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现代诗,并简要说明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现代诗与古典诗词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自选一首现代诗进行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课后作业2.学生自创一首现代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现代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1.讲解诗歌时,要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在课堂互动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高二语文上学期《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二语文上学期《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高二语文上学期《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的现代诗歌,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2、了解新诗的历史,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象征。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对中国现代诗歌进行探讨,教材选定了四首诗歌,分别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郭沫若的《静夜》,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将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2. 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段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提问:“你们对诗歌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诗歌的美在哪里?”2. 诗歌分析:1) 《再别康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行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之美。
2) 《静夜》: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感悟。
3) 《雨巷》: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象征、暗示、意象等,解读诗歌背后的情感。
4) 《我爱这土地》:探讨诗歌的主题,理解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分析其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并与同学分享。
4. 诗歌创作:邀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鼓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再别康桥》:形式美、韵律、节奏2. 《静夜》:意象、象征、感悟3. 《雨巷》:语言特点、象征、暗示4. 《我爱这土地》:主题、热爱、民族自豪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选取一首现代诗,分析其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写一篇短文。
2. 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有所提高,但在诗歌创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下一节课可以针对诗歌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学素养。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教案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设计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标导航】1、朗读四首现代诗歌,把握诗歌意象,继续培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重点把握“丁香一样的姑娘”“春天”“山”“海”等几个意象]2、正确解读诗人情感,抓住关键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欢乐》抓住“忧郁”一词,《雨巷》抓住彷徨、寂寥、愁怨、冷漠、凄清等词语,《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抓住“少年时订下的盟约”“岁月的那头”“半生的荣辱悲”等词语,《山民》抓住“山”“海”两个意象及“疲倦”“遗憾”等词。
]【自学引领】我们在第五课已经接触了一些现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这四首诗同样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同学们应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四位诗人的情感。
“欢乐”是什么?诗人何其芳以传神之笔,把欢乐勾勒成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的形象。
然而对于诗人自己,这“欢乐”却那么缥缈,“忧郁”才是诗人真正要抒发的情绪!在吟读《欢乐》这首诗时注意体会“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这句诗。
江南雨季的青石板巷路上,孤独的彳亍的“我”,渴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满愁怨的姑娘。
“雨巷诗人”戴望舒为我们营造的这种感伤的悲情与迷蒙的意境会多方的吸引你去读,去沉思,去体味。
即使你体味不出实质性的什么,但你会喜欢那种感觉,这就是《雨巷》韵律的魅力吧。
我们正青春年少,正处在人生的春天。
这份纯真与热情也许会在以后的人世打磨中渐渐消退,但记住这些纯真美好的岁月,记住青春的誓言和承诺,当你在现实中迷失的时候,记住你“和春天有一个约会”!诗人韩东用纯客观的叙述性口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山民的故事,诗行的每一句都那么平谈,但是它们共同支撑着诗美的空间,使全诗极具张力,诵读时要注意从平淡的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深意。
【知识窗口】1、何其芳及《欢乐》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诗人,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代表诗作有《预言》《夜歌》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步入诗坛,当时正是新月派后期及现代派兴盛之时,他的创作很受这两个诗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诗四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多种意象所表达献身祖国的愿望和不同角度所揭示热爱秋天风光的感情。
2.掌握诗行间意象转换和诗意跳跃的朗读节奏,以表达全诗的主旨和各节的要义。
教学重难点: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
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
2.《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的比喻使主体自我能投入客体现实,把人与自然的哲理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通过贯穿教学过程的、由浅人深的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与诗人建立心理桥梁,取得感情共鸣,
进而在理性认识指导下,提高朗读质量。
这是一个心理与认识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学设计:
关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构想
1.理顺逻辑层次:在预习中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捕捉感情基调后,认识全诗四小节的逻辑结构——长期的贫困,痛苦的希望,绯红的黎明,无私的奉献。
2.感知意象特征:
意象在本诗中具有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的特殊意义,所以,要把每一个意象都从这个高度给以解释,从而对这个高度的理解也具体起来。
例如第一节的第一个意象“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树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中的“我”既是“你”祖国这个客观实体相对的主观自我,即“我”只是祖国田野河边的破旧的老水车,但是,老水车数百年来一直同一样落后破旧的纺纱机那样纺着疲惫的、喑哑低沉的歌,岂不又是我们贫困落后的祖国的代表?这样,祖国落后的历史便成了诗人自我的组成部分。
这种写法是跟那些被歌颂的祖国是一方、作为歌颂者的诗人是另一方的写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又如第二节在思想内容上稍增亮色,写出“我”是祖国“痛苦的希望”时,便把“我”也是把“祖国”比喻成另一个意象:“是‘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抻)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既古老落后依旧,又有花朵落到地面之可能,即“我”也新生,祖国也新生的希望在前。
上面两节的意象,为了突出特征,加了许多定语,限制其外延,深化其内涵。
而第三节的意象,虽然从分号来看,有五个之多,但是,何尝不能从博喻的角度来说明“这一个一簇新的理想”,即一改它的抽象为生动的具体:“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就是从因袭的框框中突破,“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就是承受着沉重的、历史重担的压迫的新生力量正在穿透一切障碍,“挂着眼泪的笑涡”就是黑夜迷路中看到前面灯光的喜悦与信心,“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就是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开展一场跟时间比速度的赛跑,“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就是漫漫长夜已是尽头、曙光已在涌动、理想的红日就要眺出来了!——在这里,不但多角度地展示了祖国作为理想的化身的威力,而且有层次地从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的合而为一递进到主体自我占优势,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更有深度与力度。
在第三节中,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都服从于也服务于“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簇新的理想”的构思铺排。
“簇新的理想”
既是“你”的所有,也是“我”的所在:胚芽、笑涡属于“你”,但是,胚芽、笑涡就是“我”,所以,“我”是属于“你”的,这是第一层次;起跑线、黎明就是“我”,“我”就是“你”——祖国啊!这是第二层次。
这样,祖国的理想、前途、一切,就是“我”的理想、前途、一切,“我”和祖国 *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我”甚至在
主客合一中占了更可抒情的优势。
在第四节,这种联系和优势又有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明确,从而
为全诗的高潮作了准备。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堤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这就把“我”和“你”的关系说得更为形象与哲理了:“我”是“你’的一切中的“一”,又是“你”的“一”的一切。
就前者而言,“我”只是“整体”中的一个“个别”;就后者而言,“我”又是所有“个别”汇集而成的“整体”。
正因为这样,下面又可以通过两个意象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或者简直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地写出了“我”或者说“祖国”怎样从苦难的 * “迷惘”中走向对前途的“深思”,而且随着
实践的深入掀起了“沸腾”的思绪和情潮,另一方面,所有“个别”的奉献换取了“整体”的富饶、荣光和自由。
综上所述,我们在感知意象特征的基础上已各有重点地理解了
各节诗组的思想重点与艺术特色,从中可以而且应该把握朗读的节奏,处理好语调、音量和重音问题了。
3.理解“意象叠加”的好处,激活想象思维
上文“感知意象特征”是解决诗中的意象特征“是什么”的问题,这里主要解决意象“为什么”叠加的问题,而在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激活以后,又有一个在诗歌朗读甚至在诗歌创作中“怎么样”强化意象的研究性课题需要我们去深入钻研。
在第一节,老水车和歌所显示的落后与疲惫,矿灯和隧洞所显示的艰辛与缓慢,稻穗和路基所显示的贫瘠与破败,纤绳和臂膊所显示的痛苦与抗争——这一系列相同性质的意象的叠加,加深了我们对祖国落后、贫穷、破败和对劳动人民艰辛、痛苦、抗争的感受,尤其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这个意象把受苦受难但又顽强不屈的祖国母亲的形象浮雕在我们眼前,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奋起捍卫,我们怎么会不愿化身为祖国的希望啊!
于是,通过第二节的过渡,在第三节又以叠加的意象表明我们作为祖国的“簇新的理想”的代表,一定会冲破“思想的牢笼”茁壮成长,在不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上,接好、也传好革命接力棒,去迎接一轮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这样,簇新的理想就同簇新的现实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这样,在第四节,就由对消极现象的感觉(“迷惘”)向思维
的深度(“深思”)和情感的飞跃(“沸腾”)发展了,同时,这种思维和情感的交融,又化为对自己责任的认识,化为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诗人的情感和思维的层次就是如此递进的。
而当我们反复吟咏、朗读之中逐步加深对意象叠加作用的理解
并摸索到诗作情感隧洞之轨迹的时候,我们的想象思维也被大量激活,而且跃跃欲试起来。
关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教学构想
1.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之间的分——合——分
本诗开头两句“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
老的风光”,是把“我”和“秋天”二者分开来的,即“我”是“秋天”的歌颂者、欣赏者。
但是,自从介入比喻“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以后,“我”便同秋天这条河流交融在一起了。
当然,这种交融与上一首舒婷的诗不同,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地合而为一,而是旨在让“我”投入于河流之中,静静地沐浴,直到让河流把“我”洗黑,培育“我”成熟,旨在构成这个想象中的意象,以完成诗意的主题。
而这时,“我”和秋天的风光又分开
来了,以便与本诗的开头照应。
由此可见,这种主客两体的分合关系使结构既活泼又严谨。
2.通过设喻来创造意象的抒情作用
本诗是通过设喻——“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来打开抒情的闸门的。
诗人把“秋天”比作“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既与前面的诗句相联系,由秋天的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使人想象到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的 * 长度与厚度,又与后面的诗句相衔接,由自然创造出来的人沐浴其中的意象使人感悟到这条河流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又是“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的大自然所特有的风光:既然秋天是一条河,那么,在秋阳高照的时候,它已经被太阳“翻晒”一过,所谓“翻晒”,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
“我”既然置身于秋光之中,这时便自然地投入这条河流之中,或者说让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直至把“我”洗黑。
——在这里,又萌生出无限的童趣来:“我”被受阳光翻晒、过滤、检验过的河水洗黑的过程,实际上是被涤荡、净化,使自己成长、成熟的过程;成熟后又被河水巨大的冲击力“抛”到地上,这时“我”又得到了一个仰望秋天的机会——啊!金黄的稻德在鳞次栉比的“屋顶”上泛着光芒。
这是“我”躺在地上看到的,自己突然得到了一个新的视角!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创造意象而得以开发的抒情资源。
3.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使人与自然的哲理形象化
本诗在生动而诙谐的抒情以后,又深入到理性的认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从意象的创造可知,秋天这条河流是无边无际的,但是,秋天确实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人和自然的哲理,那么,就让这些优美的思想作为河流的两岸吧。
“两岸”其实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河流中的哲理沉淀所在。
你看,秋天的风光就是大自然中水、土、阳光三者导演出来的生动奇特的活剧。
在这里,河流日夜流淌,阳光普照,庄稼在田野上生生不息:古老与新生相互映衬,深沉与稚嫩前后参照,斑斓与纯一互为表里,耕耘与收获循环往复,洗黑的身子与金黄的屋顶各异其趣,种子的遗忘与秋天的存在适成对照。
——正因为这样,“我”要长时间地欣赏与咀嚼,欣赏“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咀嚼它与人类同步而进、与时代同步而行的哲理。
在上述三点教学构想中,要随时辅之以朗读指导,使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朗读感情的处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抒情式的朗读习得思想,把握内容,驾驭主题,熟练朗读技能。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