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调研报告(PPT 47张)
物联网 调研报告
![物联网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1078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6.png)
物联网调研报告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连接,实现对物体和环境的感知、交互和集成的一种技术网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生产方式。
本报告对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总结。
二、发展历程1. 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是由马塞奥·马尔德博罗(Matellart Marouzeau)首先提出的。
随后,MIT Auto-ID Center的开展了物联网的研究,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契机。
2. 物联网的发展阶段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设施阶段:主要集中于网络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的建设,包括传感器、RFID技术的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
(2)应用技术阶段:重点在于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扩展。
(3)系统集成阶段:将多个物联网应用连接和集成,实现更高级别的功能,如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
三、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实现,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
通过物联网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实现对家居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2. 智慧交通物联网可以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智慧交通管理和服务。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现车辆流量监测、交通信号优化和智能停车等。
3. 智慧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智慧医疗服务。
例如,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物联网连接,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和远程医疗服务。
4.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称为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传感器和生产线的连接和数据共享,实现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厂。
四、挑战1. 安全与隐私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连接数量的增加,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突出。
物联网设备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和系统瘫痪。
物联网分析报告.pptx
![物联网分析报告.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54d459b6137ee06eff9189a.png)
物联网发展历史
2005 年 11 月 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 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 “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 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 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 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定义
欧盟定义: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 互联的物品网络。
ITU 定义:from anytime, any place connectivity for anyone, we will now have connectivity for anything.
物联网发展历史
1999 年 MIT Auto-ID Center 提出物联网概念,即把 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8 年 11 月 IBM 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即 “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以此做为经济振兴战 略。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 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 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 施平台。
物联网发展历史
2009 年 6 月 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 方案明确表示在技术层面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在政 府管理层面将提出与现有法规相适应的网络监管方案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物联网应用领域- 城市设施
实时城市管理 实时城市管理设立一个城市监控报告中心,将城市划
分为多个网格,这样系统能够快速收集每个网格中所 有类型的信息,城市监控中心依据事件的紧急程度上 报或指派相关职能部门(如火警,警察局,医院)采取 适当的行动,这样政府就可实时监督并及时响应城市 事件。 整合的公共服务 新的公共服务系统将不同职能部门(如民政、社保、 警察局、税务等)中原本孤立的数据和流程整合到一 个集成平台,并创建一个统一流程来集中管理系统和 数据,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IOT物联网市场报告(PPT 26页)
![IOT物联网市场报告(PPT 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e23472c9c77da26924c5b06c.png)
WSN裝置的硬體架構有4部分:
Sensor: 負責偵測環境,將蒐集到的 資料使用類比訊號表示。
Processor: 內嵌式處理器 (MCU, AP) Power: 通常使用電池。 Transceiver: 負責sensor與sensor間
感知層設備受益最快最深,主要商機: WSN (ZigBee, Z-Wave, ULV WiFi, BLE, ANT/ANT+…)、RFID、NFC、MEMS、Sensor、GPS 、IP Cam。
WSN技術以ZigBee和BLE最被看好,Zigbee已被採用在智慧電表。 其他應用市場起 來仍需要時間。
物聯網的關鍵元件 – 4/8
Biosensor (生物感測器)
Biosensor供應商:
醫療MEMS感測器: Honeywell、GE Sensing、Omron、Freescale、MEAS、TDK Epcos、Memscap、Merit Sensor Systems、Hokuriku..。
物聯網的關鍵元件 – 5/8
NFC controller、SE (安全元件)
WPG 機會
既有代理線: NXP (WPI+SAC+WPGA+WPGK)、ST (WPI+Yosun)、MTK (SAC) 、 TI (WPI+Yosun+WPGK)、Inside Secure (AIT)
New Approach: OT (reviewing distribution contract now)
物联网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PPT 图文
![物联网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PPT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19091c011ca300a6c3909a.png)
团队介绍
无名氏 首席咨询师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个人简介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 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 每页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每 页幻灯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 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 每页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每 页幻灯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
2
无名氏 市场策略主管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3
无名氏 竞争分析主管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4
无名氏 数据分析主管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2020
物联网大数据市场调查报 告PPT 图文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 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02
项目介绍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 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03
产品运营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 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01
公司介绍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 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每页幻灯片的字数 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每页幻灯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
之内。
关于我们
赢在起点
物联网调研报告
![物联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a0c8c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7.png)
物联网调研报告物联网调研报告一、背景和定义物联网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
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多种应用场景,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千亿美元。
2. 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网络架构的发展:传统的物联网架构是基于云计算的,未来可能会向边缘计算和边缘智能转变,减少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延迟。
-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的普及将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推动物联网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 AI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使得物联网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地感知、分析和决策,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水平。
三、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提升生活品质和节能效果。
2. 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智能化。
3. 工业自动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工厂、仓库等场所的设备监控、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4. 农业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监测土壤湿度、光照、温度等指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挑战和问题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数据交互,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2. 隐私问题:物联网设备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涉及到隐私问题,引发了关于数据所有权和隐私保护方面的讨论和争议。
3. 标准和互操作性: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多种设备和技术的互联互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互操作性成为一个问题,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PPT模板(完整版)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PPT模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50fc71f12d2af90342e62b.png)
(6) M2M应用;
(7)精准农业,通过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CO₂浓度以及 土壤温度、叶面湿度等参数,实现对指定设备自动关启的远程控 制;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 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 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 种智能卡,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 别信息;此外通过智能标签还可以用于获得对象物品所 包含的扩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 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
02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 通过感知识别技术, 让物品“开口说话、 发布信息”是融合物 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 重要一环,是物联网 区别于其他网络的最 独特的部分。
• 物联网的“触手”是位 于感知识别层的大量信 息生成设备,既包括采 用自动生成方式的RFID、 传感器、定位系统等, 也包括采用人工生成方 式的各种智能设备,例 如智能手机、PDA、多 媒体播放器、上网本、 笔记本电脑等等。
物联网和互联网都是建立在分组数 据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它们都采用 数据分组网作为它们的承载网;承 载网和业务网是相分离的,业务网 可以独立于承载网进行设计和独立 发展,互联网是如此,物联网同样。
物联网的定义
4
技术范围不同
• 物联网运用的技术主要包 括无线技术、互联网、智 能芯片技术、软件技术, 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 的所有领域。
• 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 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的实时状态的获 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如使用分布在市区的各个噪 音探头监测噪声污染,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控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GPS标签跟踪车辆位置,通过交 通路口的摄像头捕捉实时交通流程等。
物联网工作汇报PPT
![物联网工作汇报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e1698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7.png)
14
安全体系
安全可信的硬件设备从传感器到服务器所有硬件设备,最大原则的采用国产/自主/安全可控的硬件产品,符合内部管理安全要求
安全认证的防火墙管控内部系统间的网络通信采用符合单位保密认证的防火墙进行策略管控,控制数据信息的单向流动和端口认证
私有云服务安全系统硬件及网络同其它系统物理隔离,保障独立性,形成物理安全环境,避免同其它系统相关联产生的风险
11
智能硬件
光电感应探测报警器
温感探测报警器
无线声光指示器
传统消防硬件设备增加物联通讯模块,实现硬件设备状态参数实时上传和监测有网络能力消防设备通过内嵌国泰物联SDK入网铺设传感设备,采集环境烟感、温感、压力、电流、监控等各类数据,上传供预警分析研判
电气火灾监控电流/剩余电流/温度/电压
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无人机等消防救援/侦察/环境探测
运营商通信网络MQTT、Modbus、OPC
支持多种类型物联网通讯协议支持县区/市/省多级组网通过协议转换支持第三方智慧消防智能硬件的接入支持同第三方物联云平台的对接
13
大数据云平台
统一认证、统一数据、统一服务
组织机构
岗位管理
流程管理
大数据分析
人员管理
设备管理
作业管理
物资管理
报警预警
安全巡查
隐患治理
04
智慧森防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行业现状及痛点
18
智慧森防监测预警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燃
19
智慧消防燃气/CO智能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20
智慧安消环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
消防物联网
安全生产监控
环境探测
国泰安消环安全综合平台
可视化监控大屏
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物联网发展战略
日本:泛在网战略和应用结合 1999年日本制定了E-Japan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化业务。
2004年日本政府在E-Japan战略基础上,提出了U-Japan战 略,成为最早采用“无所不在”一词描述信息化战略并构 建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 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发表了“I-Japan战略2015”, 目标是“实现以国民为主角的数字安心、活力社会”。
给我一个RFID,我能掌握世界!
Page 3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 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 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ITU 定义:From anytime, any place connectivity for anyone, we will now have connectivity for anything. 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物联网
(InternetofThings)
2011年2月
本讲主要内容
物联网概述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标准进展
物联网技术结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
Page 2
物联网概述
连上互联网,我就是世界的中心,
给我一个IP地址,我能漫游世界!
接入物联网,我就是世界的眼睛,
Page 12
物联网标准进展
介入物联网领域主要的国 际标准组织有IEEE、ISO、 ETSI、ITU-T、3GPP、 3GPP2等 总体框架方面:国际电信 联盟(ITU-T)及欧洲电信 标准化协会(ETSI)M2M 技术委员会。 ITU-T从泛在网角度研究总 体架构,ETSI从M2M的角 度研究总体架构。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 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Page 4
物联网的发展之路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书中首次提及物联网概念。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建立了一些 实用的传感网。 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 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的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中国物联网发展事记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 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并提出要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 心。 2009年9月: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 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2009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 物联网学院。
2005年在中国诞生了智慧的钥匙(Witkey)和2007年诞生了 “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概念。
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构想,其中 物联网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巴马在就职演讲后 已对“智慧地球”构想提出积极回应,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
Page 5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 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首 力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产业随即被列入 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Page 6
中国物联网发展事记
2009年11月:中国物联网 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成立。
2010年1月:无锡物联网产
国外物联网发展战略
欧盟:完善的物联网战略规划 1999年欧盟在里斯本推出了“e-Europe”全民信息社会计 划。 2009年6月18日,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 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 计划》。目的:希望欧洲在构建新型物联网管制框架的过 程中,在世界范围内起主导作用。 物联网应用方面,欧洲M2M市场比较成熟,发展均衡,通 过移动定位系统、移动网络、网关服务、数据安全保障技 术和短信平台等技术支持,欧洲主流运营商已经实现了安 全监测、自动抄表、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辆管 理、工业流程自动化、城市信息化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Page 11
物联网的发展规模
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 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 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 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
–2010年之前 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 –2010~2015年 物体互联; –2015~2020年 物体进入半智能化; –2020年之后 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Page 10
国外物联网发展战略
韩国 2004年,韩国提出为期十年的U-Korea战略,目标是“在 全球领先的泛在基础设施上,将韩国建设成全球第一个泛 在社会”。 2005年的U-IT839计划中,确定了八项需要重点推进的业 务,其中RFID等物联网业务是实施重点。 2008年韩国又宣布了“新IT战略”,重点是传统产业与信 息技术的融合、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和信息技术 产业先进化,并提出到2010年韩国至少占领全球汽车电子 市场10%的计划。
2010年1月:江苏无锡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为 国家电子信息(物联网)示 范基地。
Page 7
国外物联网发展战略
美国:靠技术实力说话 1991年由美国提出普适计算的概念,它具有两个关键特性: 一是随时随地访问信息的能力,二是不可见性,通过在物 理环境中提供多个传感器、嵌入式设备,在用户不察觉的 情况下进行计算和通信。 美国IBM公司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 2008年12月,奥巴马向IBM咨询了智慧地球的有关细节。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生效《2009年美国恢复和再投 资法案》(即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