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九州生态园的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北九州生态园的简介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
日本政府给予园区内的企业50%的投资补偿,地方政府给予10%的投资补偿,园区内的土地由政府统一购买长期租给企业,以此鼓励园区内环保产业发展。
园区设立两个区域:
一、实证研究区域
由企业、行政部门、大学联合起来进行废物处理技术、再循环技术实证研究,目标是成为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研发基地。
区域内有福冈大学资源循环与环境控制系统研究所、九州医疗烧酒酒糟高度再循环实验研究设施、北九州食品再循环协同工会的豆腐渣及食品残渣再循环工厂等16家研究单位及企业。
二、循环工业园区:汇集了废旧工业产品再循环处理厂。
即:塑料饮料瓶再循环厂、办公机器再循环厂、建筑混合废物再循环厂、汽车再循环厂、家电再循环厂、荧光灯管再循环厂、医疗器具再循环厂、老虎机台再循环厂、打印机颜料墨盒再使用厂、饮料容器再循环厂、废木材与废塑料再循环厂等。
园区通过复合核心设施,对企业排出的以残渣、汽车的碎片为主的工业废料进行合理处理。
处理过程中将熔融物质再资源化(如制成混凝土再生砖建筑用平衡锤等),同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
2004年日本基本形成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备的法律框架。
日本政府制定了《家电再循环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特定家庭用机械再商品化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除管理促进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等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基于《促进可循环资源利用法》,并在日本国《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框架下分别制定。
日本家电资源循环利用率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
为56%。
日本本九州生态产业园是日本2004年10月后批准建设的23个工业园区之一,其充分利用作为工业城市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人才、工业设施,以及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市民建立的网络,将振兴产业与环境保护两大政策有机结合,
实施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的工业园区。
北九州生态城项目创建于1997年,项目创建的基本理念就是“零排放”,即将生活及工业垃圾用作其他行业的原料。
项目位于北九州西北部响滩区的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
之所以选在那里,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紧靠Kanmon港和Dokai湾,有充足的废弃物可以利用;另外,它的面积很大,有2000公顷,管辖的地区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垃圾处理,有充足的工业用水,附近的港口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按照规划,生态城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包括三个区:综合环境产业区、应用研究区和循环区。
综合环境产业区是整个生态城的核心部分,它的任务是在海岸附近的响滩建一些可以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工厂,创建一个废弃物及能源循环系统。
目前,循环业已在7个领域运行:PET瓶装、办公设备、汽车、家用电器、荧光灯、医疗设备以及混合结构废料。
各个领域通过规模化收集并处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循环成本。
综合环境产业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
北九州最活跃的大公司都是生态城项目的主要资助者。
比如PET瓶装循环公司的主要资助商有日本钢铁公司和三井公司;而循环技术公司的主要资助商有废弃物处理商新菱公司和理光公司。
然而,注资的母公司不只是提供资金,还提供厂房、技术和技术诀窍。
比如,PET瓶装厂就在使用日本钢铁公司的技术诀窍。
因此,这些工厂与母公司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母公司还会派技术人员下厂。
换句话说,该生态城的循环企业与北九州现有的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应用研究区是生态城的第二大支柱。
该区会聚了数家从事循环和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机构。
目前,那里共有16家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和公司测试机构。
该区占地16.5公顷,在此落户的机构与居民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样便于进行废弃物处理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因为如果距离太近的话,有些因素可能会干扰研究工作。
该区还建有生态区中心,该中心建于2001年,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环境学习场所,接待学习考察团,支持研究活动以及展示技术和产品。
中心的设施包括教育交流研究室、展示生态区技术和产品的展览室以及客人住宿室。
2002年,生态区中心又建了一个附属中心,主要任务是介绍生态区以外的、与环境有关的公司,它也有一个展览室。
生态城的第三个支柱是循环区。
该区的目的是创建一些中小型废弃物处理公司,以获得最有效的循环,鼓励更多与循环业有关的投资企业投资。
它分为“前沿区”和“汽车循环区”。
前者是当地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应用创新技术的地方,目前已经建立了4家企业。
而后者是将散布在城市里的一些报废汽车处理公司聚在一起,目的是创建更有效的汽车再循环企业,现在已有7家公司在此落户。
综合环境工业区的循环活动需要从更广泛的渠道收集废弃物,而循环区则不同,它的循环主要靠本区资源,循环对象是就近产出的废弃物。
在一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二期工程除了扩大了地盘外,重点放在建设多功能核心设施上,目的是为了妥善处理循环后残留物及生态城公司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并用这些原料为生态城提供所需的电力和热能。
该项目完工后,每天可以处理320吨废弃物,生产14000千瓦电力。
这些残留物的利用将有助于整个项目更接近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对于北九州市而言,此举是为了更远的目标:即到2010年将北九州发展成为亚洲国际资源循环和环境产业的基地。
日本北九州生态园的
组成
日本全国有26个工业园。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入驻25家企业,16家研究机构、大学。
生态园总投资604亿日元,其中10%资金来自市政府,20%来自国家(含很少的县政府),70%来自于企业。
结构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空间、后劲不足。
目前,日本每
年消耗近195亿吨的自然资源,其中35%来自于进口。
虽然《空气污染保护法》的颁
布和末端治理的推行,使日本的环境污染大大得到改善,但它的环境问题仍然严峻,例
如,日益增长的城市日用垃圾无处可倒,尤其焚烧垃圾造成的二氧化碳及其他二氧化物
的排放,使日本的空气污染严重。
但是,直到日本政府提出到2010年减少垃圾一半的目标后,日本企业界才终
于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成本太高,“废物交换和实行零排放”是一种潜在的经济
资源。
此外,经济泡沫的破灭也给日本敲响了警钟,迫使日本人开始考虑新的经济发展
方式。
日本政府鼓励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从1991年的《垃圾治理修改法》
以及《可循环资源利用法》的颁布开始,相继在1995年、1997年、2000年、2001年
颁布了相类似的法律法规或条例,这一系列的环境立法和政策迫使企业对环境问题予以
重视。
与此同时,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方面,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
条件:首先,日本国民集体意识强、环保意识高,能够全民动员、携手共建生态工业园
区;其次,日本产权交叉,产业结构犬牙交错,内在要求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的联合和统
一以形成成本和风险共同分担的形式;再次,日本的人口密集、产业密集,各个企业间
废物交换非常方便;又次,日本的基础交通设施非常完善,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约交通运
输的成本,也便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向外扩展。
日本一直面临资源问题,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日本是最早关注产业
与生态关系的国家之一。
1996年由埃巴拉(Ebara)倡导建立了一个包括居民、工业、
农业和休闲娱乐在内的生态工业园区。
作为零排放的发起者之一,该区将其35万平方
米的藤泽工业园区变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有位于山梨县境内的国母生态工业园区,占地60.7029万平方米,由23个企业组成,该区的创新点在于它以无核心企业的模式向生态工业园区的转化。
这两个生态工业园区各具特色,为日本的生态园区建设树立了典范。
日本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地方自治体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辅助和管理,企业、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产学官民”一体化的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
构建基础
当地:北九州以环保开拓经济,开发、推广环保技术,发展环境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采取资源循环利用的举措。
为了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北九州市将“产业振兴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统合,制定了北九州市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工程在这样
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了。
法律:2004年日本基本形成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备的法律框架。
日本政府制定了《家电再循环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特定家庭用机械再商品化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除管理促进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等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基于《促进可循环资源利用法》,并在日本国《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框架下分别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