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1

合集下载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全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全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及全文及译文由于《伤寒杂病论》原文内容非常丰富,无法在此全部列出。

原文(太阳病篇部分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1.太阳经发病,脉象表现为浮,会出现头部和颈项部僵硬疼痛以及怕冷的症状。

2.太阳病,有发热、出汗、怕风,脉象缓的情况,叫做太阳中风证。

3.太阳病,有的已经发热,有的还没有发热,但一定怕冷,身体疼痛,呕吐,脉象寸关尺三部都紧的,叫做太阳伤寒证。

4.伤寒病第一天,病邪在太阳经,如果脉象平静,就是病邪没有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者烦躁不安,脉象急促的,就是病邪传变了。

5.伤寒病两三天,如果没有出现阳明病、少阳病的症状,就是病邪没有传变。

6.太阳病,发热而且口渴,不怕冷的,是温病。

如果发汗以后,身体发热厉害,叫做风温。

风温的病症,脉象寸关尺三部都浮,自动出汗,身体沉重,多睡眠,呼吸时鼻子有鼾声,说话困难。

如果用了泻下的方法,会出现小便不通畅,眼睛直视,小便失禁。

如果用火法治疗,会微微发黄,严重的就会像受惊的痫病一样,时常抽搐;如果像用火熏的方法治疗,一次错误的治疗还可以拖延一些时间,再次错误治疗就会缩短病人的生命。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34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35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36栀子干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37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38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39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40四物汤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41小建中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42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枳实四两大枣十二枚大黄二钱43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二两六铢半夏二十铢黄芩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二枚芒硝二两44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炙甘草二两4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半夏二合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龙骨一两半铅丹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46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牡蛎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47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加桂枝二两48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一两龙骨二两茯苓四两49抵当汤方: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50抵当丸方: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51大陷胸丸方:大黄半斤葶历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52大陷胸汤方: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53小陷胸汤方: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个54文蛤散方:文蛤五两55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56柴胡桂枝汤方:柴胡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劈生姜一两半切57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栝蒌根四两牡蛎二两甘草二两炙58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59十枣汤方:芫花2克甘遂5克大戟2克大枣十枚劈6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61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二两黄芩一两炮附子一枚62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63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黄连一两64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65旋覆代赭石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66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67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68脏结汤方:柴胡五钱白朮五钱茯苓五钱炮附三钱生附一枚69黄芩汤方: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70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71黄连汤方: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二两桂枝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72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 [炮附子二枚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7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汤方:白朮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74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二枚白朮二两桂枝四两75白虎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76灸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阿胶二两生姜三两麦门冬半升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77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78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79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80猪苓汤方: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二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泽泻一两81健胃整脾汤方:柏子仁黄芩当归白朮茯苓炙甘草82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去皮8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84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斤炙去皮杏仁一斤85栀子蘗皮汤方:栀子十五个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86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赤小豆一升连翘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去节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8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二枚8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大黄一两89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90大黄附子细辛汤方:大黄二钱细辛二钱附子三钱91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一枚92黄连阿胶汤方: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二两93附子汤方:炮附子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94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95猪肤汤方:猪肤一斤96甘草汤方:甘草二两97苦酒汤方:半夏大十四枚鸡子十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9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99白通汤方: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100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101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朮二两附子一枚炮。

伤寒杂病论(全)

伤寒杂病论(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目录平脉法上----------------------------------------------1平脉法下----------------------------------------------10六气主客----------------------------------------------17伤寒例-------------------------------------------------211.麻黄汤2.白虎汤3.大承气汤4.小承气汤5.调胃承气汤6.小柴胡汤7.大柴胡汤8.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9.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10.桂枝当归汤211.乌梅丸12.大青龙加附子汤13.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14当归附子汤杂病例-------------------------------------------------33温病脉证并治----------------------------------------361.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2.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3.白虎汤4.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5.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6.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7.猪苓加黄连牡丹汤8.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39.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10.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11.大黄香蒲汤12.茯苓白术甘草汤13.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14.大承气汤15.小承气汤16.调胃承气汤17.黄连阿胶汤18.栀子汤19.白虎加地黄汤20.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伤暑病脉证并治-------------------------------------411.竹叶石膏汤42.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3.百合地黄加牡蛎汤4.栝蒌茯苓汤5.竹茹半夏汤6.白虎加人参汤7.猪苓加人参汤8.一物瓜蒂汤9.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10.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11.人参石膏汤热病脉证并治----------------------441.黄连黄芩泻心汤2.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3.大黄厚朴甘草汤54.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5.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湿病脉证并治----------------------461.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2.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3.桂枝汤4.麻黄汤5.桂枝麻黄各半汤6.白术茯苓厚朴汤7.麻黄茯苓汤8.理中汤9.小青龙汤10.五苓散11.鼻塞方612.麻黄加术汤1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14.防己黄芪汤15.桂枝附子汤16.白术附子汤17.甘草附子汤伤燥病脉证并治-------------------521.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2.麻仁白蜜煎3.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4.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5.地黄黄檗茯苓栝蒌汤伤风病脉证并治--------------------541.小柴胡汤72.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3.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5.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6.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7.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8.柴胡桂枝汤寒病脉证并治---------------------571.桂枝加葛根汤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3.小柴胡汤4.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5.通脉四逆汤6.甘草泻心汤87.理中汤8.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9.甘草干姜汤10.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01.桂枝汤2.桂枝加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麻黄各半汤7.白虎汤8.桂枝二麻黄一汤99.白虎加人参汤10.桂枝二越婢一汤1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2.甘草干姜汤13.芍药甘草汤14.调胃承气汤15.四逆汤16.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17.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61.葛根汤2.葛根加半夏汤3.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4.麻黄汤105.小柴胡汤6.大青龙汤7.小青龙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干姜附子汤10.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1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2.桂枝甘草汤1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4.奔豚汤15.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1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7.芍药甘草附子汤1118.茯苓四逆汤19.五苓散20.茯苓甘草汤21.栀子干姜汤22.栀子甘草豉汤23.栀子生姜豉汤24.栀子豉汤25.栀子厚朴枳实汤26.真武汤27.禹余粮丸28.小柴胡汤29.小建中汤30.大柴胡汤1231.柴胡加芒硝汤32.桃仁承气汤3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4.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35.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36.桂枝加桂汤3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8.抵挡汤39.抵挡丸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31.吴茱萸汤2.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4.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135.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6.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7.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8.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9.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0.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11.大陷胸丸12.大陷胸汤13.五苓散14.大柴胡汤15.小陷胸汤16.文蛤散17.白散方1418.小柴胡汤19.柴胡桂枝汤20.柴胡桂枝干姜汤21.半夏泻心汤22.小青龙汤23.十枣汤24.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25.附子泻心汤26.生姜泻心汤27.甘草泻心汤28.赤石脂禹余粮汤29.旋覆代赭汤30.桂枝人参汤1531.瓜蒂散32.白虎加人参汤33.黄芩汤34.黄芩加半夏生姜汤35.黄连汤36.白虎汤37.炙甘草汤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71.调胃承气汤2.大承气汤3.小承气汤4.白虎汤5.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6.栀子豉汤167.白虎加人参汤8.猪苓汤9.四逆汤10.小柴胡汤11.麻黄汤12.白蜜煎13.蜜煎导方14.猪胆汁方15.桂枝汤16.茵陈蒿汤17.抵挡汤18.吴茱萸汤19.小半夏汤1720.五苓散21.麻子仁丸22.栀子柏皮汤2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24.栀子大黄汤25.猪膏发煎26.大黄硝石汤27.大柴胡汤28.小半夏汤29.桂枝加黄芪汤30.小建中汤31.理中汤32.厚朴七物汤1833.附子粳米汤34.大建中汤35.大黄附子细辛汤36.瓜蒂散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41.小柴胡汤2.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161.桂枝汤2.桂枝加芍药汤3.桂枝加大黄汤4.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5.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22.小柴胡汤1923.半夏干姜散24.生姜半夏汤25.橘皮汤26.橘皮竹茹汤27.小半夏汤28.黄连茯苓汤29.甘草粉蜜汤30.大乌头煎31.当归生姜羊肉汤32.乌头桂枝汤33.蜘蛛散34.肾气丸35.五苓散2036.茯苓泽泻汤37.文蛤汤38.小柴胡加茯苓汤6.半夏茯苓汤7.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8.厚朴四物汤9.理中加黄芪汤1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11.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12.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01.麻黄附子细辛汤2.麻黄附子甘草汤3.黄连阿胶汤214.附子汤5.当归四逆汤6.桃花汤7.吴茱萸汤8.猪肤汤9.甘草汤10.桔梗汤11.苦酒汤12.半夏散13.白通汤14.白通加猪胆汁汤15.真武汤16.通脉四逆汤2217.四逆散18.猪苓汤19.大承气汤20.四逆汤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281.乌梅丸2.白虎汤3.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5.四逆汤6.瓜蒂散7.茯苓甘草汤8.人参附子汤9.人参干姜汤2310.麻黄升麻汤1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2.柏叶阿胶汤13.通脉四逆汤14.白头翁汤15.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16.桂枝汤17.小承气汤18.栀子豉汤19.紫参汤20.诃黎勒散21.吴茱萸汤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143241.理中汤2.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3.瓜蒂散4.四逆汤5.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6.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7.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8.理中加附子汤9.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10.五苓散11.理中丸12.四逆加人参汤13.桂枝汤2514.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1481.栝蒌桂枝汤2.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4.大承气汤5.烧昆散6.枳实栀子豉汤7.小柴胡汤8.牡蛎泽泻散9.竹叶石膏汤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1521.百合知母汤2.百合滑石代赭汤263.百合鸡子黄汤4.百合地黄汤5.百合洗方6.栝蒌牡蛎散28.月婢汤29.防己茯苓汤30.甘草麻黄汤31.越婢加术汤32.黄芪芍药桂枝汤33.桂枝加黄芪汤34.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35.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36.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2737.枳实白术汤38.栝蒌瞿麦薯蓣丸39.滑石乱发白鱼散40.茯苓白术戎盐汤辨淤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1781.下瘀血汤2.桔梗汤3.柏叶汤4.黄土汤5.泻心汤6.赤豆当归散7.王不留行散8.排脓散9.排脓汤2810.黄连粉11.薏苡附子败酱散12.大黄牡丹汤辨胸痹病脉证并治---------------------------------1821.栝蒌薤白白酒汤2.薤白栝蒌半夏汤3.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4.桂枝人参汤5.茯苓杏仁甘草汤6.橘皮枳实生姜汤7.薏苡附子散8.桂枝生姜枳实汤9.乌头赤石脂丸10.旋覆花汤2911.半夏麻黄丸12.九痛丸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1851.桂枝汤2.桂枝茯苓丸3.附子汤4.胶艾汤5.当归芍药散6.干姜人参半夏丸7.当归贝母苦参丸8.葵子茯苓散9.当归散10.白术散30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上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2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7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8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9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15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17 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18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19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22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25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30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3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32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33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34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35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36 栀子干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37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38 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 四物汤方:当归 15 克川芎 15 克白芍 15 克生地 15 克小建中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 枳实四两大枣十二枚 大黄二钱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二两六铢半夏二十铢黄芩一两甘草一两 大枣十二枚 芒硝二两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 炙甘草二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半夏二合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一两龙骨二两茯苓四两抵当汤方 :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抵当丸方 :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大陷胸丸方 : 大黄半斤葶历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 (去皮尖 , 熬黑) 大陷胸汤方 :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 小陷胸汤方 :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个文蛤散方 : 文蛤五两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 (去皮心熬黑 ,研如脂 ) 贝母三分柴胡桂枝汤方 : 柴胡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栝蒌根四两牡蛎二两39 40 4142434445 46 474849505152535455 5657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一两 人参一两龙骨一两半 铅丹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甘草二两炙半夏泻心汤方 : 半夏半斤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十枣汤方 : 芫花 2 克 甘遂 5克 大戟 2 克 大枣十枚劈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附子泻心汤方 : 大黄二两 黄连二两 黄芩一两 炮附子一枚生姜泻心汤方 : 生姜四两 炙甘草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甘草泻心汤方 :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黄连一两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旋覆代赭石汤方 :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代赭石一大枣十二枚585960616263 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炙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脏结汤方: 柴胡五钱白朮五钱茯苓五钱炮附三钱生附一枚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二两桂枝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 炮附子二枚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汤方: 白朮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二枚白朮二两桂枝四两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灸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阿胶二两生姜三两麦门冬半升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大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小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 , 炙 调胃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猪苓汤方 :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二两 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 泽泻一两 健胃整脾汤方 : 柏子仁 黄芩 当归 白朮 茯苓炙甘草 茵陈蒿汤方 :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去皮 吴茱萸汤方 :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麻子仁丸方 :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斤炙去皮 杏仁一斤 栀子蘗皮汤方 : 栀子十五个 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连翘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去节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炙桂枝加芍药汤方 :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二枚 桂枝加大黄汤方 :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大黄一两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 大黄二钱 细辛二钱附子三钱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 麻黄二两 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一枚 黄连阿胶汤方 :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 阿胶二两 附子汤方 : 炮附子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桃花汤方 : 赤石脂一斤 , 一半全用 , 一半筛末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猪肤汤方 : 猪肤一斤 甘草汤方 : 甘草二两苦酒汤方:半夏大十四枚鸡子十枚 ,去黄,内上苦酒 ,着鸡子壳中 半夏散及汤方 :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白通汤方 :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 生用 77 78 79 80 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 94 95 96979899100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生用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101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朮二两附子一枚炮。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第1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阴、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格擘右五味, 口父 咀三味,以水上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水执水执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盩盩(shū),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症状归纳总结

伤寒杂病论症状归纳总结

伤寒杂病论症状归纳总结伤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

该病的特点是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出血等并发症。

本文将对伤寒及其相关杂病的症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范。

一、典型伤寒症状1. 发热:伤寒的最主要症状之一是高热,通常从39度左右开始,持续1-2周不退,且伴有盗汗。

2. 消化道症状:伤寒患者常有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腹泻也是伤寒的典型表现之一。

3. 头痛与肌肉酸痛:伤寒患者常感到头痛头重,肌肉酸痛,特别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

4. 意识障碍:伤寒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昏迷等症状。

5. 中毒症状:严重的伤寒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休克等中毒症状。

二、不典型伤寒症状1. 便秘:少数伤寒患者在病初表现为腹泻后转为便秘,此种情况较为罕见。

2. 呼吸系统症状:少数伤寒患者可出现咳嗽、胸闷、咳痰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3. 皮肤症状:极少数伤寒患者可出现皮疹、瘀斑等皮肤症状,但较为罕见。

4. 泌尿系统症状:部分伤寒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相关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在严重病例中,伤寒还可引发脑膜炎、散发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三、伤寒杂病的症状1. 伤寒型出血热:除了典型的伤寒症状外,伤寒型出血热还表现为出血现象,如鼻出血、瘀点、紫斑等。

2. 绞肠套叠:绞肠套叠是伤寒患者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症状包括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等。

3. 肝炎型伤寒:肝炎型伤寒在伤寒症状的基础上,还会有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肝炎表现。

4. 脑膜炎型伤寒:脑膜炎型伤寒的主要症状是颈部强直、高热、头痛、腰酸背痛等,严重时可伴发抽搐。

总结:伤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症状可多种多样,包括发热、消化道症状、头痛肌肉酸痛等。

典型伤寒具有持续高热、腹泻和消化道症状等特点,而不典型伤寒症状较为罕见。

此外,伤寒的并发症还有伤寒型出血热、绞肠套叠、肝炎型伤寒等,其中一些并发症严重程度更高,需引起重视。

伤寒杂病论条文

伤寒杂病论条文

伤寒杂病论条文
以下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几条重要条文:
1.“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之发生必有其原因,治病必须根据病因
施治。


2.“致病因素主要有邪气入侵、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累过度、年
老体弱等非常之因。


3.“伤寒病应清热解毒,调和营卫,养阴护阳,方可彻底治愈。


4.“治疗伤寒病应分清三个阶段,分别为发病期、病程期和愈后期,
不同阶段亦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针灸、按摩、汗蒸熏洗等物理疗法对于治疗伤寒杂病也有一定的
效果。


6.“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药食同源的原则,同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7.“预防伤寒杂病的关键在于加强自身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
的运动,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率很高。张仲景家族原有两百多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 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这促使他决心钻研医术,以解救人民的疾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这部不朽之作。
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 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 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从药物成本、治疗效果、患者负 担等方面,综合评估方剂的经济 价值和社会效益。
具体方剂举例分析
桂枝汤
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 、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 疗感冒、流感等病症。
麻黄汤
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 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哮喘 、支气管炎等病症。
极期
病程第2~3周常出现伤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持续高 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等。同时, 患者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恢复期
病程第5周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 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03
六经分类辨证施治原则
六经概述及相互关系
01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人体经络系 统的六个重要部分。
国际传播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理法方 药作为中医药的核心思想之一,也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和接 受中医药,并从中受益。
05
经典方剂介绍与临床价值 评估
经典方剂概述及组成特点
经典方剂定义
指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经过 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疗效的 中药方剂。
后世对理法方药发展贡献

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

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

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是古代医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

本文将探讨《伤寒杂病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一、《伤寒杂病论》的概述《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该书主要论述了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药等内容。

其中,以伤寒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具备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二、《伤寒杂病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病因病机的判断与辨证施治《伤寒杂病论》中详细描述了各种病因病机,如风寒、风热等。

医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描述,结合临床病情,进行病因病机的分析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2. 方药的应用和调配《伤寒杂病论》中详细地介绍了治疗不同疾病时所用的方药。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方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寒性病症,可以选用温热的方药;而对于热性病症,则可以选用寒凉的方药。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方药进行调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辩证论治的指导《伤寒杂病论》对于辩证施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关键是要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然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伤寒杂病论》中提供了大量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使医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技巧。

三、《伤寒杂病论》对现代医学的启示1. 个体化治疗的重视《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这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个体化治疗是相符的。

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只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的观念《伤寒杂病论》中综合运用方药、饮食调理、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体现了综合治疗的思想。

现代医学也越来越强调综合治疗的观念,例如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伤寒杂病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原⽂原⽂地址:《伤寒杂病论》原⽂作者:BT-四郎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篇 问⽈:脉何以知⽓⾎脏腑之诊也?师⽈:脉乃⽓⾎先见,⽓⾎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俱盛,脉阴阳俱盛;⽓⾎俱衰,脉阴阳俱衰。

⽓独胜者,则脉强;⾎独盛者,则脉滑;⽓偏衰者,则脉微;⾎偏衰者,则脉涩;⽓⾎和者,则脉缓;⽓⾎平者,则脉平;⽓⾎乱者,则脉乱;⽓⾎脱者,则脉绝;阳迫⽓⾎,则脉数;阴阻⽓⾎,则脉迟;若感于邪,⽓⾎扰动,脉随变化,变化⽆穷,⽓⾎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体躬,相体以诊,病⽆遁情。

问⽈: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荣卫⾎⽓,在⼈体躬。

呼吸出⼊,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观脉,⼤⼩不同,⼀时之间,变⽆经常,尺⼨参差,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

⼼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及关。

荣卫流⾏,不失衡铨。

肾沉、⼼洪、肺浮、肝弦,此⾃经常,不失铢分。

出⼊升降,漏刻周旋,⽔下⼆刻,⼀周循环。

当复⼨⼝,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蓄,⽀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为⼦条记,传与贤⼈。

师⽈:平脉⼤法,脉分三部。

浮部分经,以候⽪肤经络之⽓;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

师⽈:脉分⼨关尺,⼨脉分经以候阳,阳者⽓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之注也;故⽈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

问⽈: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脉,⼈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也;如六菽之重者,⼼⽓也;如九菽之重者,脾⽓也;如⼗⼆菽之重者,肝⽓也;按之⾄⾻者,肾⽓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重点背诵条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重点背诵条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重点背诵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5)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7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9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10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1,22)1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2)13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18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5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1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17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18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19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41)20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概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见,但在《伤寒论》中,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的依据。

太阳病的病位,太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涉及到足太阳膀胱腑。

从太阳病篇的原文来看,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因此说《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从临床实践来的,是根据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肌表以后,它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候,从这种临床实践中来的太阳的生理。

太阳的生理部分包括了经络,包括了脏腑,包括了脏腑的功能、脏腑的气化。

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

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阳气。

我们还提到了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这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

关于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膀胱腑的气化。

我们是从两个方便来谈的,一方面是说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那么膀胱它作为一个水腑,怎么样可以化生阳气呢?它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

这个阳气呢,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脉,经脉是气血之通道。

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气机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

膀胱气化机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参与水液代谢,参与水液代谢,一方面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气化成津液,然后把津液向全身的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

膀胱气化机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太阳病中都可以出现一种病理性的变化。

我在讲太阳病的时候具体都会谈到。

关于气,也就是太阳的阳气。

我们说它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大的,这种阳气它是输布于体表的,它的功能是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因为人体体表的面积最大,所以这种阳气如果不强大的话,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是从一种生理角度来讲的,太阳阳气的量是最强大的,医家把它叫做“巨阳”,把它叫做“大阳”,这个阳气化生于下焦。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翻译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翻译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翻译伤寒杂病论。

治法:一、言辩七诊。

1.先对脉象:关键是用脉诊辩论伤寒,判断出虚实阴阳、重轻少多;2.如有自见:关键是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以了解病因和病情;3.治宜查问:关键是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询问药物作用,对比变化;4.察及对病:关键是对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疾病的病机;5.会兆皆记:关键是询问病人的舌苔、痰、小便、大便等症状,以及四肢的微动作等小指标,以便有效判断疾病的重轻及治疗方向;6.不可掩盖:关键是病人的病史要按真实事实进行调查,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7.阴阳得宜:关键是阴阳要相互协调,同时了解阴阳之间的关系,以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投药疏法:中医认为,伤寒杂病可以用药来治疗,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疏法投药,每一次治疗要使用多种药物,以消除病死脉象,健补人体的健康。

伤寒杂病论的翻译。

Treatise on Syndromes of Cold-Induced Diseases。

Treatment Method:。

I. Discourse on Seven Diagnoses。

1. Pulse examination: The key is to debate the syndrome of cold-induced diseases based on pulse examination and to judge the deficiency and excess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light and heavy of the syndrome.2. Self-awareness: The key is to inquire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symptom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isease causes and the condition.3. Treatment should be reviewed: The key is to observe the condition an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inquire the effects of medication and contrast the changes.4.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key is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nature of the disease.。

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序(1)

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序(1)

論曰: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涕泣。

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足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

哀乎!趨勢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穀,至於是也!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

相對須臾,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漢長沙太守南陽張機序。

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

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

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一份珍贵的医学经典引言: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撰写的一部医学经典。

它详细论述了伤寒及其他各类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内容,内容深入、全面,对于探究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杂病论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版本的变异和改动。

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进行深度评估,并探讨其对于中医学研究和应用的影响。

一、伤寒杂病论的流传版本1. 《伤寒杂病论》原文该版本为张仲景原版著作,内容真实可信。

它以伤寒病为主,结合多种疾病的病机病理,深入阐述了中医诊断治疗的关键思路和方法。

2. 各家注释版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伤寒杂病论》,后人纷纷对其进行注释和批评。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汤氏、岐伯注、杨上善等注释版本,他们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知识。

3. 各家整理版本随着时代演变,不同的医家将《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和修订。

如清代吴鞠通的《伤寒杂病论校注》,对原文进行了校勘,并添加了自己的见解与经验。

这些整理版本的出现,使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内容。

二、伤寒杂病论流传版本的影响1. 为中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众多版本的流传使得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中的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验证。

这些版本对中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2. 丰富了中医诊疗方案不同版本的伤寒杂病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各自的观点和方案。

这些观点和方案丰富了中医药学的诊疗体系,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3. 促进了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伤寒杂病论的流传版本不仅为中国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医疗经验,也为世界各国的医学界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伴随着中医药传播到国外,伤寒杂病论的流传版本在国际学术界中获得了广泛关注,推动了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白话版伤寒论1、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3、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

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5、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

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

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

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

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

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7、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

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

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8、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

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9、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10、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11、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伤寒杂病论用药方法

伤寒杂病论用药方法

伤寒杂病论用药方法伤寒是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伤寒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伤寒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咳嗽、腹泻等症状,严重还可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

传统中医对于伤寒的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益气固表的方法为主。

首先,根据伤寒的病情严重程度,应用中药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初起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用桂枝汤或者小柴胡汤。

桂枝汤中的桂枝、黄芩、生姜等药物具有发汗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调节病人的体温,减轻发热的症状。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等药物具有益气固表、清热祛湿的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食欲,增强体力。

对于病情较重、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的伤寒患者,应用黄连阿胶汤或者白虎汤等药物。

黄连阿胶汤中的黄连、黄芩、阿胶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固表的作用,可以缓解肠出血和肠穿孔的症状,保护消化系统。

白虎汤中的石膏、知母、生石膏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水肿、胸闷等症状。

此外,针对不同的伤寒症状,还可以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应对。

比如,如果患者有咳嗽、咽痛等症状,可以用麦冬、枇杷叶、薄荷等具有润喉止咳、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

如果患者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可以用荷叶、生地黄、茯苓等具有止泻涩肠的药物来治疗。

另外,伤寒病人在病程中容易出现中医所称的伤寒杂病,如湿疹、痿证、水肿等症状。

针对这些伤寒杂病,可以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比如,对于湿疹病人,可以用疏风清热的药物如金银花、炒薏苡仁等来治疗。

对于痿证患者,可以用补益气血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来治疗。

对于水肿患者,可以用利水消肿的药物如薏苡仁、泽泻等来治疗。

在应用中药治疗伤寒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同时结合饮食调理和休息,全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此外,伤寒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药物过敏、恶心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总之,中医治疗伤寒主要以清热解毒、益气固表的方法为主,可应用桂枝汤、小柴胡汤、黄连阿胶汤、白虎汤等药物治疗。

伤寒杂病论节选

伤寒杂病论节选

伤寒杂病论节选
伤寒杂病论是《伤寒论》的补篇,是张仲景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增补的一部医书,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伤寒杂病论、辨太阳与陽明病、辨少阳与太阳病、辨太阴与少阴病。

下面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节选内容:
1. "伤寒之候,发热恶寒者,名曰伤寒。

发潮热恶寒者,名曰
温病。

寒热往来者,名曰续病。

脉浮者,为风病;脉涩者,为湿病;脉迟者,为寒病;脉数者,为热病;脉弦者,为虚病;脉弱者,为虚病;脉大者,为实病;脉小者,为寒病;脉有力者,为热病;脉无力者,为寒病;面赤者,为热病;面白者,为寒病;胁下满者,为寒病;胁下痛者,为热病;小腹满者,为寒病;小腹痛者,为寒病;大便堕者,为寒病;大便硬者,为热病;大便泄者,为湿病;小便少者,为寒病;小便多者,为热病;小便出而不禁者,为寒病;小便时行而色白者,为热病。

"
2. "黄疸者,寒病也,脾胃有寒气。

以经久所致也。

"
3. "病发热,注下而痢者,为痈疽在膈上,名曰泄注。

此病发
则呕,为呕注。

"
4. "病发热,鼻煮肿,热气自上蒸发,湿气不得去,乃为厥逆,余亦未知其故,然今之从事者,多不治厥逆,诚可惜也!"
以上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节选内容,其中涉及了病名、病症和
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整体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晋时期的名医张仲景
所撰写。

该书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后世医学有
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该书的一些特点:
1.内容全面详细:伤寒杂病论详细记载了各种病症的病
因、病机、辨证施治、药物使用等方面知识。

全书包括伤寒、温
疫、热淋、腹中虫病等各种疾病的论述,内容十分全面。

2.独特的分类方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采用了独特
的分类方法。

他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机、病证进行分类,有助于
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辨证论治病症。

3.注重辨证施治:伤寒杂病论在治疗方法上注重辨证施
治。

张仲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判断疾病的发
展和病情,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得治疗更加有针
对性和有效性。

4.药物运用精准: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记录了大量的药物
使用情况,并对每种药物的功效、用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张仲
景运用草药辨证施治,合理地运用药物,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5.主张患者个体化治疗: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个体化治疗。

张仲景认为,同一疾病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因,因此需
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在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也为医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在今天的医学教育中,伤寒杂病论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号之诊。

望齐侯之色。

未当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溅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

以养其生。

但竞逐劳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

惟名利是务。

崇饰其本。

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

婴非常之疾。

患及祸至。

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

钦望巫祝。

告穷归天。

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

委付凡医。

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

神明消灭。

变为异物。

幽潜重泉。

徒为涕泣。

痛夫。

举世昏迷。

莫能觉悟。

不惜其命。

+9·1 遇灾值祸。

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

蠢若游魂。

哀乎。

趁之士。

驰竟浮华。

不固根本。

忘躯徇物。

危若冰谷。

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

建安纪元以来。

犹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

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选用素问。

九卷。

八十一难。

胎胪药录。

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

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

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

以运万类人。

禀五常。

以有五藏。

经络腑俞。

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致哉。

上古有神农。

黄帝。

岐伯。

伯高。

雷公。

少俞。

少帅。

仲文。

中世有长桑。

扁鹊。

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

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
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

九侯曾无彷佛。

明堂阙庭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

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伤寒杂病论序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

吾家伤寒一书。

相传一十三稿。

每成一稿。

传抄殆遍城邑。

兹所存者。

为第十二稿。

余者或为族人所秘。

或付劫灰。

不外是矣。

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

与吾所藏者较。

其间阙如固多。

编次亦不相类。

或为叔和所篡乱。

或疑为宋人所增删。

聚讼纷如。

各执其说。

然考晋时尚无刊本。

犹是传抄。

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

遂称易简。

以此言之。

则坊间所刊者。

不但非汉时之原稿。

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余聆训之下。

始亦疑之。

及读至伤寒例一卷。

见其于可汗不可汗。

可吐不可吐。

可下不可下法。

尽载其中。

于六经已具之条文并不重引。

法律谨严。

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

可汗。

吐不可吐。

可下不可下。

以及发汗吐下后各卷。

尽后人以读书之法。

错杂其间。

而未计及编书之法。

固不如是也。

不然孔氏之徒。

问仁者众。

问政者繁。

何不各类其类。

而惮烦若此耶。

吾师讳学正。

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

自晋以后迁徒不一。

其高祖复初公。

自岭南复迁原籍。

寄居光州。

遂聚族焉。

吾师虽承家学。

不以医名。

亦不轻出此书以示人。

余之得受业者。

殆有天焉。

余宿好方术。

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

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

与吾师同寅。

朝夕相过从。

见余
手持宋本伤寒论。

笑问曰。

子既好学。

复知针灸。

可以读伤寒论矣。

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向不示人。

得人不传。

恐成坠绪。

遂历言此书颠末。

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

先严促余曰。

速下拜。

于是即席拜之。

得师事焉。

仰望生哲初。

为吾邑知名之士。

从习针灸。

历有年所。

颇能好余之所好。

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

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

故特序其原起。

罗生其志之。

罗生其劬之。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序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重刊序
伤寒杂壮丽论成书于东汉张仲景。

以当世既无印刷之术,书籍流传唯靠手抄,故人为疏漏及私秘方药在所难免。

更益以汉末之乱,故至东晋王叔和得是书故简而重加编篡时,缺失及错知己之处已不可胜言。

幸是论原书手稿尚递传于仲景后人。

清末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以之传桂林左盛德,左氏于光绪年间又以之传同邑罗哲初。

一九五六年罗氏五罗继寿于桂林将之献出,并有刊本行于世,谓之“桂林古本”。

是书经千年汩没之后于兹重现于世。

是书之重现也,在整个中国医学的研究上具有决定性的义意。

其不但令仲景博大精严的医学体系由断简残篇中重现原貌,亦令中国医学的发展由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的初步内容,经黄帝内经、杂经的整理,而至东汉伤寒杂病论圆满结构之发展,能理出一个过程及结论。

本小组得此刊行时所改易之处重为复原,如复简体字为正体字,
改横排为直排。

用意无他,在复其本,存其真也;卷内每段文首,加拉伯字以为标号,方便是论研究上之引用,如(3.16)表卷三第十六条;正文后面并附是论“专有名词”及“药方”之索引以便查阅。

然整个整理过程中,以未得原抄本以为比对,深觉遗憾。

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海内外贤达有以正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