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有效方

合集下载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利胆排石丸是一种通过传统中医配方制备而成的药物。

它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病和肝功能不佳相关的疾病,例如黄疸和肝脾肿大。

利胆排石丸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成为了很多医生和病人的首选药物。

利胆排石丸具有许多传统的中药成分,包括龙胆草、仙灵漆、金钱草、青黛等。

这些草药被挑选出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草药的数量和处理方式。

首先,草药应该进行清洗,除去泥土和杂质。

然后,它们应该仔细研磨成粉末,并混合在一起。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不同草药的比例和使用量。

制备出来的混合粉末应该使用特殊的工具进行压缩并制成小丸,方便服用。

利胆排石丸的主要功效是促进胆汁的分泌,加速肝脏和胆囊中的胆石的分解和排出。

除了治疗胆石和肝功能不佳的疾病外,利胆排石丸还可以用于缓解胃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根据多年来对利胆排石丸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长期使用。

虽然利胆排石丸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腹泻或腹胀,但这些症状大多数是轻微的,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然而,在使用利胆排石丸之前,我们必须建议您咨询医生,以确保您的适宜。

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利胆排石丸需要更加注意。

同时,在服用利胆排石丸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增强药物的疗效。

总之,利胆排石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治疗胆石和肝功能不佳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五种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五种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法五:
【药物组成】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方法三:
【药物组成】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五种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法一: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g,鸡血藤、生黄芪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三棱、莪术各10g。
【随症加减】肝胆气郁型加柴胡、黄芩各10g;肝阴不足型加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次250ml。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气,活血利湿。
【功能主治】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胆排石之功,适合病程较长、有瘀血内停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方解】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
【方解】利胆排石汤药方中广金钱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桃仁、鸡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术软坚散结;黄芪补益正气,推动气血,结石自出;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疏肝利气、散瘀止痛;肝郁日久常致脾虚,而鸡内金、薏苡仁又为健脾良药,川楝子兼顾驱蛔之效。

利胆排石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15例体会

利胆排石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15例体会
介 绍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脓 性梗 阻性 胆管炎 患 者 , 中男 性 7例 , 性 8例 , 其 女 病
症 , 由于其 既有 活 血 去瘀 之剂 , 但 又有 疏 肝 理 气 之 品 , 更 有 缓急 止痛 之 药 。现 代 药 理研 究 : 复元 活 血 汤 有 镇 痛 、 炎及 改 善微 循环作 用 , 抗 故对 血瘀 气滞 的肋 间神 经
痛 同样效 果 明显 。
慢性 胆囊 炎属 中医 学 “ 痛 ” 畴 , 《 问 ・ 胁 范 如 素 缪
方 中酒 大 黄 , 酒 浸 后 其 通 下 之 力 减 , 能人 肝 经 而 经 , 到荡 涤 留瘀败 血 , 起 引瘀 血 下 行 的 功 效 , 毕竟 它 但 有 通利 大便 的作用 , 特别 对 于老年 患者 用量 不可 太过 ; 柴 胡疏 肝理 气 , 使气 行血 活 , 而且起 到 引诸 药人肝 经 的 作用 , 柴胡 同大 黄 配伍 一 升 一 降 , 到 调 畅气 机 , 散 起 攻
日早 、 、 各 1次 温 服 。 服 用 5 剂 后 疼 痛 明 显 减 轻 , 中 晚
效 不 更 方 , 服 5剂 疼 痛 基 本 消 失 , 服 5剂 巩 固 疗 继 再
草缓 急止 痛 , 和 诸 药 , 使 药 。正 如 《 方 便读 》 调 为 成 所 说 : 此方 以柴 胡之 专人 肝 胆 者 , “ 宣其 气 道 , 其 郁 结 。 行
( 文校对 : 海燕 本 贾 收 稿 日期 :0 1— 9—1 21 0 2)
利 胆 排 石 汤 治疗 慢 性 胆 囊 炎 、 胆结 石 1 体会 5例
谢 育祥
关键词: 胁痛; 利胆排石汤; 胆囊炎; 胆结石; 中医药疗法
di1. 99 ji n 10 — 1.0 2 0 . 6 o :0 3 6 / . s . 0 38 4 2 1 . 4 0 0 s 9 文 章 编 号 :0 3 8 1 ( 0 2 一 —7 50 1 0 —9 4 2 1 )0 0 3 - 4 2

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

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

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对我们都有一定的作用,五脏六腑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胆就属于六腑之一,然而胆也是参与人体的消化功能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疼痛感,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消化能力,其中胆总管结石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一般它的疼痛感总是让人难以忍受,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出现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

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第一步:理气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胆总管结石患者伤在肝胆,多因忧思郁怒或火热伤肝,从而导致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故有右上腹绞痛拒触等症状。

中医自然排石对症下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通过调理肝胆脏腑气机、改善肝胆功能,能够快速抑制胆总管结石表证,缓解腹部疼。

第二步:消石清热解毒、软坚化石胆总管结石者,胆汁淤积而成也。

中医自然排石对胆总管结石病因配药,药效直达病灶,起到清热解毒、软坚化石的作用,能够清解肝胆瘀毒,消除炎症感染,有效化解胆总管内结石,缩小结石直径。

本方起效迅速,服药后1疗程即可见明显效果。

第三步:排石利胆除湿、促进排石中医自然排石不但能化石,彻除结石病根,还具有强劲的排石功能。

本方功善利胆除湿,可有效增强胆总管的蠕动功能,促进结石排出。

结石在胆汁的推动下,沿胆管落入十二指肠中,并通过人体正常消化,随粪便排出。

本方可轻松无痛治愈胆总管结石,而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里面都是对胆总管结石排石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治疗方法,这样疾病治疗起来才会更加有效果,不要总是身体出现不适就盲目的服用一些药物,另外患有胆总管结石期间尽量不要吃一些豆制品和菠菜等食物,这样容易增加疼痛感。

胆结石有什么比较好的中药药方

胆结石有什么比较好的中药药方

胆结石有什么比较好的中药药方胆结石的中药方1.中医处方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清胆化石汤。

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翁恭方。

1.中医处方肝胆湿热蕴结。

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疏肝利胆汤。

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李培生方。

1.中医处方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舒肝解毒汤。

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谭景祺方。

胆结石的引发原因1、与生活习惯有关: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妊娠后期的病人,因体力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2、盲目节食减肥: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及长期服某些药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

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

3、与某些物理因素有关:作过胃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易损伤支配胆囊运动的神经,使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淤积,久之形成结石。

4、胆固醇的代谢失调:高脂肪饮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胆固醇含量也随之增高。

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结石。

5、有不良卫生习惯:感染肠道寄生虫者。

进入胆道或胆囊内的蛔虫,其死亡后的虫体或虫卵皆可形成结石。

胆结石的饮食注意事项(1)在服用胆石化瘀方时,忌烟、酒、咖啡,忌食辛辣食物、肥腻之物以及发物,如辣椒、羊肉、牛肉、狗肉、公鸡肉、海鲜、鱼虾等;(2)忌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蛋黄、松花蛋、鱼子、巧克力及肥肉、油炸食品、蛋糕、点心、油条等;(3)一日三餐,要有规律的饮食。

中药治疗结石的方剂

中药治疗结石的方剂

中药治疗结石的方剂
中药治结石的方子:
1. 利胆排石汤:主要由大黄、枳实、虎杖、郁金、金钱草等中药组成,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主治湿热内蕴引起的结石。

2. 龙胆泻肝汤:主要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以及肝经湿热下注证。

中药可以用利胆排石汤、龙胆泻肝汤、四六理石汤、武林骨丸、利胆石颗粒等治疗结石,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石引起的恶心、呕吐、易怒、腹胀、血尿等不适症状。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通常是下焦湿热导致的。

可通过服用陈皮石韦散、四金化瘀排石汤、八正散、小蓟饮子等中药处方进行调理。

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

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

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排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而土方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介绍一些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之一就是饮食调理。

饮食对排胆结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相反,多摄入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胆汁排出,减少结石的形成。

其次,中草药疗法也是一种排胆结石的有效土方法。

中医认为,排胆结石是由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所致,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石功效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比如黄连、黄芩、茵陈等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清热利湿,促进结石的排出。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一种排胆结石的有效土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有助于胆汁的排出,减少结石的形成。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胆汁排出,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排胆结石的康复。

最后,心理调理也是排胆结石的有效土方法之一。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总之,排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通过一些土方法的调理和治疗,患者完全可以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饮食调理、中草药疗法、适当运动和心理调理都是排胆结石最有效的土方法,希望患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胆囊结石效方

胆囊结石效方

胆囊结石效方我是在一病人处抄来的,用几个人使用不错,1 只壳9 木香6 黄芩9 茵陈20 大黄10 芒硝10虎杖15 金钱草60白术10灵仙60海金沙30珍珠母15煎汤服每天3次胃不好加红枣5个秦九10黄连10姜黄10茵陈15金钱草15内金10芒硝5大黄10研磨装胶囊每颗0.6克每次3-4颗TID每周4一6次.4-6周一疗程我本身胆曩结石泥沙样常痛服2程后消失,给大家打出来参考.哺乳期乳头裂鹿角霜30G , 白芷30G, 研细拌蛋黄油涂患处,治疗哺乳期乳裂,效果100%.蛋黄油制法:取煮熟的蛋黄在铜锅内烧焦,即得蛋黄油.(忌铁). 十年的经验,应该加分三金利胆饮用于慢性胆囊炎._{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者}基本方:金钱草30 鸡内金15 虎杖15 柴胡15 龙胆草15 茵陈20 郁金10 川楝子10 赤白芍各10 元胡10 生草6纳差乏力+党参15 炒白术10便秘+大黄6{后下}瓜蒌20反酸+乌贼骨15 龙胆草15 每日一剂水煎服忌食油腻辛辣秽浊此方以清热泻火为主,金钱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化瘀;鸡内金化石消滞;茵陈清热利湿有显着的利胆作用:虎杖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柴胡郁金二药协同作用与川楝子舒肝理气;赤白芍养血凉血活血;元胡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牡各30山萸肉30首乌30枣仁20黄芪20金樱子15乌梅15本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多汗盗汗均有良效,一般2付见效。

曾试用多次,效果特佳。

我发一个家传秘方!!!!一切无名肿毒!!跟我加分!!!大蜈蚣12条,全虫6,银珠4克,樟脑4,冰片6克,生肌拔毒散1瓶.共研细末。

用时洒一点到鱼石脂纱布上面就可,不需要切开引脓我说个真实的处方.我自己用过79年我当时5岁患了脱肛,用了不少升提的方药都无效,光作药引的王八都吃了20多个,始终直肠还是到2到3度脱垂,后来我母亲听了一个酷爱看医书的老人的方法~~白糖250克.活的大且黑的地龙20个,将地龙放入盛有白糖的碗中使其蠕动出体液.用脱脂棉蘸上体液塞肛门.24小时换1次药我用了2次就好了至今未发过.我在高中时还加入过举重队.经常处于高腹压状态下.都没复发过.我把我这个病例向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李教授请教.她认为向我这种病例不能光考虑中气不足还要想到湿热.,湿热揪伤脾胃中气引起脱肛,这个方就是针对湿热所立的.孙教授一方,治疗小儿脱肛验方荷五煎熏洗治疗效甚好如下:荷叶15G 五倍子10G 每天1剂,水煎至300MI,先熏后洗,上、下午各1次。

胆囊结石治疗方法及偏方收集

胆囊结石治疗方法及偏方收集

一、胆囊结石的概述胆囊结石是胆结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近一半比例的患者终身没有症状,而其常见症状为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尤以在进食油腻食物和夜间平卧的时候,症状可能更明显。

胆囊结石,属于中医胆胀、胁痛等范畴,多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肝失疏条,导致胆汁化生失常,排泄不畅,蕴生痰湿瘀浊而成,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型、胆火炽盛型、湿热内蕴型等。

二、胆囊结石的病因1、年龄因素、大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其发生可能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

一项调查表明,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与低发的分界线为40岁,各国的报道虽有一定差异,但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这一年龄段。

2、性别因素、近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囊的胆色素结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胆流、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动力、使胆汁淤滞有关。

3、肥胖因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肥胖人更易患胆囊结石的原因在于其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绝对增加,或者比较胆汁酸和磷脂相对增加,使胆固醇过饱和。

4、生育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观点已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证明。

妊娠易发生结石的原因有:①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

②妊娠期的胆囊排空滞缓,B超显示,孕妇空腹时,胆囊体积增大,收缩后残留体积增大,胆囊收缩速率减小。

中成药配方详解:利胆排石片

中成药配方详解:利胆排石片

药典中药材:金钱草
性状: 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 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药典中药材:金钱草
炮制:
除去杂质,抢水洗,切段,干燥。本品为 不规则的段。茎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 实心。叶对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上表 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 明显突出,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 或褐色的条纹。偶见黄色花,单生叶腋。 气微,味淡。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味: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黄芩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典中药材:黄芩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黄芩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典中药材:郁金
性状:
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 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 味辛辣。桂郁金: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 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具疏浅 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气微,味微辛苦。 绿丝郁金呈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 3.5cm,直径1~1.2cm。气微,味淡。
大黄
药典中药材:大黄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 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 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 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药典中药材:大黄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 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 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 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 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 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髄部宽广,有 星点环列或散在;

胆结石的偏方

胆结石的偏方

胆结石偏方1【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偏方2【组成】大金钱草90~250克【用法】水煎服,1日1次。

胆结石偏方4【组成】玉米须50克【用法】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胆结石偏方5【组成】虎耳草30克,适量米酒、水【用法】将虎耳草与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胆结石偏方6【组成】威灵仙60克。

【用法】每日2次煎水内服。

胆结石偏方7【组成】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用法】将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

【禁忌】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

胆结石偏方8:茵陈、青皮各50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

槟榔20克,大黄、香附、延胡、砂仁、鸡内金各15克,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6天间歇1天。

20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86.8%胆结石偏方9: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用法: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利胆排石汤组方10: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黄芩15克,生大黄20克(后下),厚朴15克,莱菔子30克,香附12克,三棱12克,芒硝15克,莪术12克,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排石汤11: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

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症病人。

二。

食疗治胆结石偏方1、大金钱草蒸猪肝组成: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

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撒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滤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方19首)

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方19首)

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方19首)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53.1 变通大柴胡汤【来源】刘渡舟,《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功用】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舒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入气分行气解郁,入血分凉血化瘀,为血中气药,并有利胆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

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

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多为苦寒之品,故对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忌用。

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53.2 变通一贯煎【来源】顾伯华,《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生地12克,首乌、枸杞各9克,茵陈、虎杖各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肝柔肝,疏肝利胆。

【方解】胆囊炎、胆石症多为肝胆湿热之标实证,又有肝阴不足之本虚证,本虚标实,治当兼顾。

故方中以生地、首乌、枸杞甘寒补肾、滋水涵木、养肝柔肝;茵陈、虎杖、大黄清热利胆、消炎化石;山楂、麦芽、内金消食化滞以健胃,内金尚有化石之能;玫瑰花舒肝和血;佛手、绿萼梅舒肝理气。

诸药合用,共奏滋水涵木,疏肝利胆之效。

本方标本兼顾,一方面滋阴扶正,使水生木旺而不恋邪,一方面清泻祛邪,使炎消石溶而不伤正,相反相成,正复邪除,故收效颇著。

胆结石排石方法

胆结石排石方法

胆结石排石方法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为了缓解病痛,许多患者选择了胆结石排石的方法。

那么,胆结石排石应该如何进行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胆结石排石方法。

首先,改变饮食习惯。

饮食是影响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容易导致胆囊内胆固醇过多,从而形成结石。

因此,患者在排石期间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胆道的排石,减少结石的形成。

其次,药物辅助排石。

在胆结石排石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来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胆药物和胆囊收缩药物。

利胆药物能够促进胆囊排空,减少胆固醇在胆囊内的沉积,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

胆囊收缩药物则能够刺激胆囊收缩,帮助排石。

但是在使用药物排石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者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胆结石患者还可以选择行胆道镜治疗。

胆道镜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经皮穿刺将胆道镜引入胆囊内,直接清除结石。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胆道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排石方法。

但是在进行胆道镜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术前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最后,胆结石排石还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这是一种利用冲击波将结石粉碎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大的结石。

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可以避免手术创伤,减少恢复时间,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排石方法。

总的来说,胆结石排石是一项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的过程。

在排石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配合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有效地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希望以上介绍的胆结石排石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老中医给出胆结石偏方 排石汤

老中医给出胆结石偏方 排石汤

之相礼和热创作
以西医的观点来分析,胆结石的构成次要是由于长期肝气郁结,进而化湿蕴热,干冷交阻,从而致使胆液蒸熬凝结成石.一样平常来说,当胆石处于静止形态时,可表示为“有病无证”,但在胆绞痛发作时,就会表示为肝郁气滞.如并发感染,则表示为干冷或毒热.
这里为大家引荐的这款排石汤虽然构成简单,但都是曾经经过验证的方剂,可以安全运用.这个食疗方的名字是茵陈胆道汤.
具体的制造方法是:预备茵陈78克,栀子39克,黄芩39克,枳壳39克,木香39克,大黄39克,金钱草78克,柴胡39克.然后以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
坚持服用有清热、利胆、排石的功效.方中茵陈、栀子清热利湿;柴胡、黄芩舒肝清热枳壳、木香理气止痛;金钱草清热利湿排石;大黄通里攻下.
胆结石是急腹症的一种,它惹起的胆绞痛犹如刀扎般剧痛,令病人极其痛楚.一旦发作,可采纳以下应急措施:
1.指压穴位止痛
令病人脱往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用力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按压后假如绞痛仍不止,可加用蒸或煮热的毛巾对右乳房下方的期门穴和剑突(心口)下胃脘部进行热敷,疼痛即可止住.
2.香烟炙烤侠溪穴
侠溪穴在脚背第4、5趾间根部有压痛的地位.点燃一支香烟(艾条更好),在此穴位上炙烤(留意不要太近,以不伤皮肤为度)o炙烤的工夫长短,依病人反应而定.若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若开始即感觉热,就烤到觉得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治胆囊结石的偏方

治胆囊结石的偏方

生核桃仁一斤六两,加香油二两、白糖一两,拌匀。

早空腹服人们也许只知道胆结石病人不能吃高蛋白、油腻的食物,但是却不知道胆结石也可以通过某些食物化解。

核桃阻止胆结石生成——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形成,进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故能阻止胆结石的形成.核桃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利于胆结石分解排出。

生姜有较强利胆作用__人体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胆汁中的粘蛋白增加,合成胆结石析出.生姜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胆结石的目的。

黑木耳使胆结石脱屑__黑木耳有促进消化系统中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可润滑肝内、外胆管,促进胆结石排出;剥脱、分化、侵蚀胆结石,使胆结石不断脱屑缩小,经管道排出.初发胆结石病患者,每天坚持食用1~2次黑木耳,可使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短期内缓解,胆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对慢性坚固的胆结石,若长期坚持食用黑木耳,也可使胆结石变小。

南瓜能化胆结石__早上喝二碗南瓜粥,粥内煮一个鸡蛋.中午吃几片蒸的南瓜,或者炒南瓜当菜肴.晚上也喝南瓜粥,吃点馒头,喝杯牛奶,其它菜肴也可以照常吃,但用动物油炒的菜和油腻食物最好不常吃。

治疗胆囊结石的偏方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的一些偏方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胆囊结石的偏方。

鸡内金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

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

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金钱草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

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蒲公英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金银花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胆道排石汤,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胆道排石汤,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胆道排石汤,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
中土
胆道排石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3克茵陈郁金各15克枳壳木香各9克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邓铁涛方:胆道排石汤
处方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肖银昌方:胆道排石汤
处方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

精选-最新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精选-最新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一)【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治好。

而服用此方10天后,B超检查胆内结石不见了。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1.治胆结石症,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

2.治胆石症、胆囊炎,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3.治胆石症,玉米须50克,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4.治胆结石,虎耳草30克,以米酒与水各半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5.治胆结石,威灵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内服。

6.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服用方法:天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天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实结入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非常是肥猪油。

1、舒肝解毒汤治胆结石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2、胆道排石汤治胆结石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有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之效。

3、吊南瓜蔓泡水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胆排石有效方
主方:制大黄9g 枳实9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30g (姜春华方)我常加入威灵仙50g。

主治:胆结石
功效: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姜春华先生处方:柴胡15g 枳实10g 赤芍15g 生大黄10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50g 威灵仙50g 三剂,水煎服。

此方乃四逆散合利胆排石汤,服药后当即大便稀溏,第二天就痛止,第三天就排出结石一块,B超胆囊复检已无结石,真乃神速。

王新陆先生说:姜春华老师的利胆排石汤效果非常好。

他的排石汤一共有五味药,大黄、金钱草、枳实、虎杖、郁金,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排石效果非常明显。

处方:茵陈30g 栀子lOg 酒军6g 金钱草30g 枳实lOg 虎杖15g 郁金lO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