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

合集下载

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

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

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1. 居民自治,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一艘船,居民就是船员,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让船稳稳航行。

咱小区以前卫生环境差,后来大家一起制定规则,互相监督,现在多干净啊!居民自治不就是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把家园变得更美好嘛!2. 居民自治的意义可大着呢!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要跑好自己这一棒。

你看隔壁社区,通过居民自治,解决了广场舞噪音的问题,大家的生活不就更和谐了嘛!这就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呀!3. 哎呀,居民自治真的超级有用啊!就像盖房子,大家一起添砖加瓦。

我们社区组织各种活动,都是居民们自己策划、自己执行,多有意思呀!这就是居民自治带来的活力呀!4. 居民自治的作用可不容小觑啊!好比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份。

我们小区停车位的分配,不就是靠居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嘛,多公平合理呀!这不就是居民自治的魅力所在嘛!5. 居民自治,那真的是意义非凡呀!就像一群大雁南飞,互相协作。

我们社区的安全巡逻队,都是居民自愿组成的,让大家都觉得更有安全感啦!这就是居民自治的力量呀!6. 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简直太神奇啦!如同一个乐队,各司其职才能奏出美妙乐章。

我们楼的电梯维修,大家一起凑钱,很快就修好了,多高效呀!这全是居民自治的功劳呀!7. 哇塞,居民自治真的太重要啦!就像种一棵树,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护。

我们社区的花园,就是居民们自己打理的,多美呀!居民自治就是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呀!8. 居民自治的作用,那可真是杠杠的呀!好比一场精彩的球赛,每个队员都很关键。

咱小区的垃圾分类,不就是靠大家自觉遵守才做好的嘛,多棒呀!这就是居民自治的效果呀!9. 居民自治,意义深远啊!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我们的生活。

我们社区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多开心呀!这都是居民自治带来的呀!10. 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简直没法形容啦!如同一个温暖的怀抱,给我们依靠。

我们小区的公共设施维护,全靠居民们的责任心,多好呀!居民自治就是让我们的社区充满爱呀!结论:居民自治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让我们的社区更和谐、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居民自治工作心得体会

居民自治工作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居民自治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

在参与居民自治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居民自治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在过去,许多居民对社区事务缺乏关注,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

然而,随着居民自治的推进,我逐渐认识到,每一位居民都是社区的一份子,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打造美好的家园。

因此,我们应积极宣传居民自治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关注社区事务,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其次,培育社区骨干是推动居民自治的重要保障。

在社区中,有一部分热心公益、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居民,他们是我们推动居民自治的骨干力量。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这样的居民,通过开展培训、组织活动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使他们成为居民自治的引领者。

再次,建立健全居民自治机制是居民自治工作的基础。

居民自治机制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

我们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居民自治制度,确保居民在社区事务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居民自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注重沟通协调。

在居民自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我们要善于倾听不同声音,通过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确保居民自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作为社区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居民自治,带动更多居民积极参与。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居民自治的新模式,提高居民自治的实效。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居民自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营造良好的自治氛围。

总之,居民自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积极探索。

居民自治 美篇

居民自治 美篇

居民自治美篇【原创版】目录一、居民自治的定义和意义二、居民自治的实践案例三、居民自治的优势和问题四、我国对居民自治的支持和推进五、居民自治的未来展望正文居民自治是指在一个社区或者住宅区内,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方式来处理社区事务和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既体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提高了社区的和谐度和居民的满意度。

在我国,居民自治的实践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上海市徐汇区的某个社区,居民们通过居民自治,成功解决了小区停车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个老旧小区,在居民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常见的设施老化、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还通过居民自我管理,实现了小区的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管理。

居民自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二是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三是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然而,居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居民自治组织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居民参与度不高等。

我国政府对居民自治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推进。

比如,《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职责,为居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居民参与自治,比如设立居民自治基金,开展居民自治示范社区建设等。

对于居民自治的未来展望,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居民自治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居民自治将会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居民自治组织的权力和责任将会更加明确。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居民自治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投票表决,通过智能化设备进行社区管理等。

居民自治法律案例(3篇)

居民自治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XX小区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个拥有3000多户居民的成熟住宅小区。

近年来,随着小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变动频繁,导致小区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018年,小区业主因业主大会决议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纠纷经过1. 业主大会召开2018年3月,XX小区业主委员会决定召开业主大会,就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基金的使用进行表决。

大会召开前,业主委员会向全体业主发出了通知,但部分业主因未能及时收到通知而未能参加。

2. 决议表决在业主大会上,关于公共设施维修基金的使用,共有两个提案:一是将维修基金用于小区绿化带改造;二是将维修基金用于小区停车场扩建。

经过投票表决,第一个提案以52%的得票率获得通过,第二个提案以48%的得票率未能通过。

3. 争议产生表决结果出来后,部分业主认为,停车场扩建提案未能通过是因为停车场扩建费用过高,可能导致业主负担加重。

他们主张,应该重新召开业主大会,对停车场扩建提案进行表决。

而另一部分业主则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大会的决议应当以全体业主的表决权为准,少数服从多数。

因此,停车场扩建提案未能通过,是合法有效的。

4. 诉讼提起因对业主大会决议存在争议,部分业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业主大会关于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使用的决议。

三、法院判决1. 法院审理法院受理了该案,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取了业主大会的会议记录、表决票等证据,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辩论。

2. 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业主大会的决议,应当以全体业主的表决权为准,少数服从多数。

同时,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业主大会的决议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予以公告。

本案中,XX小区业主大会的决议符合法律规定,且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因此,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请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请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请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居民自治是指居住在同一社区或小区的居民通过自主组织和参与,管理和处理社区事务的一种方式。

它是一种民主、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模式,旨在增强居民的自治能力,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治组织建设居民自治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治组织,一般由居民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或社区协会来负责管理社区事务。

自治组织应当具备一定的权力,能够代表居民的利益,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协调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2. 社区管理与维护居民自治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管理和维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

这包括管理社区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秩序。

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确保社区的良好运行。

3. 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居民自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

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决策机制,通过开展居民大会、座谈会、民意调查等形式,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中来。

这样可以确保决策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4. 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居民自治还包括提供社区服务和开展文化活动。

居民自治组织可以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义务清洁、植树造林等,为社区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活力。

5. 互助与共享居民自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和共享。

居民自治组织可以组织开展居民之间的互助活动,如邻里互助、共同经营等,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同时,居民自治组织还可以组织居民共享社区资源,如共享图书馆、健身房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区共同发展。

居民自治是一种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它可以增强居民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

通过居民自治,居民可以更好地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共同打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区。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居民自治是指居民通过自愿组织和参与,利用法律授权的自治权力,管理和解决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利益问题。

居民自治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建立自治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居民自治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自治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该由社区居民自行选举产生,负责管理和运作社区内的公共事务。

自治组织机构可以设立居民委员会、自治管理委员会等,具体名称和构成可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确定。

自治组织机构应该具备相应的权力和责任,能够代表居民的利益,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组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二、制定自治章程在居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自治章程,明确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自治章程应该包括居民权益保护、居民公共参与、居民自治决策、自治组织的运行等内容。

该章程应经过广泛的居民讨论和投票,确保居民自治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居民参与居民自治的核心是居民的参与和决策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居民参与活动。

例如,定期召开社区大会或居民议事会,让居民了解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社区还可以设立公民投票制度,让居民直接参与对一些重要事务的决策。

通过加强居民参与,可以提高居民自治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加强社区治理能力五、完善居民自治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居民自治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社区可以设立独立的居民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自治组织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居民监督委员会可以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具备独立和公正的性质。

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可以防止个别居民或组织滥用权力,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要实施居民自治,需要建立自治组织机构,制定自治章程,加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并完善监督机制。

居民自治是一种基于民主和自主精神的行为,通过居民的参与和决策,可以提高社区的幸福感和公共事务的效率。

同时,居民自治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对于提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社区或小区内自主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一种形式。

它强调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民主、平等、协商等方式,使居民能够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社区的居住品质和幸福感。

居民自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

居民自治的核心是让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

社区事务的决策可以通过居民大会、居民代表、居民委员会等途径进行。

通过这些途径,居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讨论和决策,对社区的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进行投票表决,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

居民自治强调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权。

居民可以组织成立居民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管理层,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居民可以参与社区环境的整治,社区设施的维护,社区安全的监督等。

通过居民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三,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服务。

居民自治也包括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服务。

居民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例如,居民可以组织义务清洁队伍,定期清扫社区环境;可以组织义务安保队伍,维护社区的安全秩序;可以组织义务咨询服务,为居民提供法律、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

第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监督。

居民自治还需要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监督。

居民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监督等方式,对社区管理中的违法、乱纪、失职等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居民可以参与社区事务的评估和考核,对社区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价,促使社区管理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居民自治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居民自治的范围、权力和程序。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

社区应当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明确居民自治的程序和规则,确保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公平公正。

最后,需要有积极的政府支持和参与。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治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繁琐。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其治理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关键之一。

居民自治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就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展开研究和探讨。

1、居民自治的概念及意义居民自治是指在政府法律框架下,居民通过组织自行管理和维护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促进社区内部和谐。

居民自治可以减少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干涉,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管理,使社区公共事务更加符合居民需求和利益,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2)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质量。

居民自治可以让居民更加主动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和管理,发挥社区居民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效率和质量。

(3)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居民自治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纠纷和争议,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2、居民自治的实践模式居民自治的实践模式形式多样,包括民主自治、居委会自治、物业自管等。

民主自治是由居民自己组建自治组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社区委员会或居民代表会议,在法律框架内自主管理和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模式。

居委会自治是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内组织居民代表组成居委会,依法管理和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模式。

物业自管是指由业主自行选择物业管理公司,由业主管理和维护物业公共设施和环境的一种模式。

不同的居民自治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社区实际情况。

但无论何种模式,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证居民自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居民自治中的问题与挑战居民自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和谐、高效和民主化,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以下就一些典型问题进行阐述:(1)居民自治的参与热情不高。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作用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作用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作用居民自治和居委会是现代社会中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居民自治和居委会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居民自治的概念与特点,并剖析居委会在促进居民自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居民自治的概念与特点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内居民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通过成立居民组织或参与社区事务来参与社区管理与决策的过程。

居民自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民参与:居民自治是充分发扬公民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居民自愿组成的居民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与决策,实现了广大居民的直接参与,增强了公民的主体性。

2. 集体行动:居民自治是以集体行动为特征的,各个居民组织通过协商一致、民主决策的方式,为社区发展和居民福利提供服务和保障。

3. 自我管理:居民自治强调居民自我管理的理念,通过建立居民组织,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和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二、居委会的作用与功能居委会是指由社区内居民自行组织成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通过选举方式产生,代表居民的利益,行使管理职责,履行社区服务职能。

居委会在促进居民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功能。

1. 桥梁纽带:居委会作为社区内居民组织的桥梁纽带,起到沟通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作用。

居委会可以协调居民与政府、社区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协调。

2. 社区管理:居委会负责社区内的基本管理工作,包括协助政府进行社区治理与安全维护,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处理居民的投诉与纠纷等。

3. 社区服务:居委会作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承办者,负责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健康咨询、文艺演出、居民培训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

4. 社会协助:居委会还承担着社区内的社会协助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推动社会公平和团结。

三、加强居民自治的建议要更好地发挥居民自治和居委会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建设和推进。

居民自治_法律规定(3篇)

居民自治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标题:居民自治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探索一、引言居民自治是指社区居民依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形式,管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居民自治的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居民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居民自治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居民自治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居民自治的法律基础。

《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规范城市居民自治的重要法律。

《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职责、选举和罢免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2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规范农村居民自治的重要法律。

《组织法》对村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职责、选举和罢免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对居民自治的物权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70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其依法管理的公共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居民自治的治安管理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7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维护社会治安。

”三、居民自治的法律规定实践探索1.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关系研究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关系研究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关系研究居民自治和居委会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自治是指由居民自己参与管理、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而居委会则是由居民选举产生的组织机构,负责居民自治的协调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居民自治和居委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共同促进社区的良好发展。

一、居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居民自治是一种注重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具有以下意义和作用:1.1 提升居民参与度。

通过居民自治,居民能够更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1.2 改善社区环境。

居民自治可以发挥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的主体作用,共同协商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如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提升社区整体环境质量。

1.3 促进社区共建共享。

通过居民自治,居民能够共同参与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社区基础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二、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关系2.1 居民自治的基础居民自治是由居民自主决策和参与实施的,但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协调和指导。

居民自治的基础是居委会的支持和推动,居委会可以提供居民自治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2.2 居委会的角色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居委会要及时了解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居民间的有效沟通和协商,做出符合居民利益的决策。

其次,居委会要协调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推动居民自治的发展。

2.3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互动居民自治与居委会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居民自治通过居委会的组织和指导,得以有效实施;而居委会则通过居民自治的推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三、共同促进社区的良好发展居民自治和居委会在共同推进社区良好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加强沟通与合作居民自治和居委会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居委会要与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及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与居民一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和管理规则。

高中居民自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居民自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居民自治知识点总结一、居民自治的概念及意义1. 居民自治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居民对本居住地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及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居民自治具有社会参与性、公众性和自治性的特点。

2. 居民自治的意义在于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事务决策,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民主化水平。

二、居民自治的法律基础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居民自治是公民集会、结社自由的具体体现。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组织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保障村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制定本法。

”这一法律明确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和合法权益。

三、居民自治的原则1. 平等原则:居民自治应遵循平等原则,不论贫富、贵贱,每个居民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利益。

2. 民主原则:居民自治应当遵循民主原则,尊重和听取多数居民的意见,通过多数决定事项。

3. 公开原则:居民自治应当遵循公开原则,居民自治组织应公开其决策、管理和服务活动。

四、居民自治的组织形式1. 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组织。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协助政府解决社区住房、收入、就业、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问题,维护社区治安和社会秩序。

2. 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组织。

它的任务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农村、保障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五、居民自治的权利和义务1. 在居民自治组织中,居民享有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有权了解居民自治组织的经费、决策和管理工作,并对其提出意见建议。

2. 居民也应当履行维护社区、村庄秩序的义务,按时履行缴纳公共经费的义务,并参与居民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六、居民自治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居民自治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了居民的自治发展。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或小区中,居民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的方式,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社区发展的共赢。

居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居民自治的内容包括居民的自我组织。

居民可以自发地组成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管理人员,建立起居民自治的组织架构。

这个组织可以负责收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协调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居民自治的内容还包括居民的自我管理。

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制定社区规章制度,约束居民的行为,维护社区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居民可以自主组织社区巡逻队,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保护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居民还可以自行管理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小区的绿化、道路的维护和垃圾的清理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居民自治的内容还包括居民的自我决策。

居民可以通过集会、座谈会、民主选举等方式,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中。

居民可以就社区建设、社区公共事务等议题进行讨论和表达意见,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促进社区的发展。

居民自治的内容还包括居民的自我监督。

居民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对社区事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居民可以通过举办公开会议、发布公告、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居民还可以通过选举制度,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确保居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居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居民自治,居民可以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社区发展的共赢。

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居民自治的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区自治环境,推动居民自治的深入发展。

社区管理:居民自治与社区建设

社区管理:居民自治与社区建设

社区管理:居民自治与社区建设1. 引言社区管理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社区管理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还强调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居民自治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促进社区建设。

2. 居民自治的概念居民自治是指居住在同一地域内的个体通过自愿合作、参与决策和资源分配,共同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参与,对于发展健康、繁荣的社区非常重要。

3. 居民自治的作用3.1 加强社区凝聚力居民自治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社区凝聚力。

通过共同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居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需求,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并集体为改善生活质量而努力。

3.2 提升社区安全和环境质量通过居民自治,社区能够更好地管理安全问题和改善环境质量。

例如,居民可以自行组织巡逻队或设置监控设备来提高社区安全;居民还可以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从而改善居住环境。

3.3 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居民自治鼓励个体主动学习、参与决策并承担责任。

这有助于培养居民的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技能,同时也增加了个人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4. 促进社区建设的方法4.1 增加信息传播渠道为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社区管理者应提供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并鼓励居民通过在线平台、社交媒体或线下活动相互沟通交流。

4.2 支持居民组织和倡议鼓励居民成立各种形式的组织和倡议项目,以利用集体智慧和资源,共同解决社区中的问题,并推动社区建设。

4.3 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居民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5. 结论居民自治是社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加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安全与环境质量,同时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

通过增加信息传播渠道、支持居民组织和倡议以及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我们可以促进社区建设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居民自治是指住户或社区内居民自发组织并参与到社区事务的行为,通过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探讨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区的发展和安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治规章制度有助于维护社区秩序,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优良。

通过制定规章,可以规范居民的行为准则,如禁止随意乱扔垃圾、禁止大声喧哗等,从而减少社区噪音和污染,提升整体居住体验。

其次,居民自治规章制度能够促进社区凝聚力和邻里关系的良好发展。

通过居民共同参与制定规章,增进沟通交流,可以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心。

同时,规章制度的执行也可以帮助解决邻里纠纷,维护社区内部的和谐和睦。

最后,居民自治规章制度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责任心。

通过参与制定规章的过程,居民可以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和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同时,通过承担规章制度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内容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应当涵盖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确保社区内的秩序和和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内容:1. 安全与保护:包括禁止在公共区域放置障碍物、要求住户定期维护房屋安全等规定。

2. 环境卫生:包括垃圾分类和垃圾收集点的规定、花坛和公共绿地的养护等。

3. 社区设施的使用:包括共享设施的预订、使用时间的安排等。

4. 噪音管控:禁止过度噪音、在特定时间段播放音乐等。

5. 邻里关系:鼓励邻里关系的互助和友善,禁止歧视、诽谤等不文明行为。

6. 社区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参与机会和渠道。

三、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实施方式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的实施需要依靠社区内的组织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实施方式:1. 居民委员会:设立居民代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2. 社区公告:将规章制度公示在社区公告栏或者网站上,以便居民查阅。

居民自治的重要性与实践

居民自治的重要性与实践

居民自治的重要性与实践近年来,居民自治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居民自治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并分析其在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一、居民自治的重要性居民自治是指由居民自发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社区事务。

它体现了社区的民主、自由和独立性,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居民自治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

通过居民自治,社区成员可以共同商讨并解决各种问题,凝聚社区力量,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

这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团结,维护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居民自治有助于提高社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最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自治的方式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划和决策,解决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例如,在社区改造和卫生环境改善方面,居民可以共同商讨并实施相应措施,提高社区的整体环境和居住质量。

最后,居民自治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参与自治活动,居民可以学习和掌握组织与管理的技能,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如政府和企业组织中,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居民自治的实践在我国,居民自治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

首先,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并支持居民自治的发展。

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和管理社区事务。

政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为居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居民自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居民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自治规划和决策。

志愿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和交流,推动居民自治的深入发展。

同时,居民自身也积极参与自治活动。

例如,居民可以自发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如舞蹈比赛、课外辅导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娱乐。

居民也可以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居民自治在我国的挑战与应对然而,我国居民自治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应对。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由居民自行组织管理和决策,通过自治的方式解决社区内部的问题和促进社区的发展。

实施社区居民自治是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下面结合我所在的社区,提出一些实施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方案。

一、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1.设立居民自治委员会:由社区居民自行推选,负责协调社区内部事务、筹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重要事务。

2.成立各类居民组织:设立业委会、妇女组织、青年组织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参与意愿。

二、建立健全自治规则和程序1.制定社区自治章程:明确居民自治的权责和程序,确保居民参与决策,合法合规进行自治事务管理。

2.设立居民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居民大会,就社区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

3.细化居民参与机制:建立居民建议箱、意见征集和听证制度,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加强居民参与。

三、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发展相结合1.实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营造宜居环境。

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协调政府和社会力量,增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居民需求。

3.发挥居民专业和技能优势: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提供各类专业技能支持。

四、加强居民自治意识教育1.开展居民自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自治的认识,激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2.开展居民自治能力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自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3.引导居民参与自治实践:组织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实践,增强居民自治的体验和信心。

五、强化居民自治的保障体系1.加强居民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居民权益保障机制,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居民自治的正当性。

2.加大居民自治经费投入:政府适当增加对居民自治的财政投入,为居民自治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3.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居民自治绩效评估机制,激发居民自治的活力。

社区居民自治各项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各项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各项规章制度一、自愿参加1. 所有社区居民都有权自愿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并遵守社区自治组织的规章制度。

2. 新来的居民需向社区自治组织申请入会,并接受入会审核。

3. 参加社区自治组织的居民享有平等权益,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受到平等对待。

二、遵守规章制度1. 在社区内,居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共道德和社区自治组织的规章制度。

2. 不得在社区内从事噪音扰民、乱涂乱画、传播谣言等有损社区和谐的行为。

3. 不得进行暴力行为,也不得有酗酒斗殴等损害社区安宁的行为。

4. 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乱扔垃圾等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三、维护环境卫生1. 社区居民应当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保持社区街道、绿化带、公共区域的整洁。

2. 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烟蒂、乱扔纸屑等行为,应当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

3. 不得私自在社区公共区域种植花卉、打洞、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损害社区环境的美观。

四、交往礼仪1. 社区居民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礼仪,不得辱骂、侮辱他人,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2. 不得对他人进行损害、诽谤、诽谤、侵犯人身权利等行为,要保持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3. 在社区活动中,要遵守秩序,不得破坏活动现场,要团结互助,实现和谐统一的社区。

五、事件处理机制1. 社区自治组织应设立事件处理机制,明确处理纠纷、投诉等事件的程序和规定。

2. 居民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事件处理机制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投诉或举报。

3. 事件处理机制要及时调查、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各类事件。

六、违反规章制度处罚1. 对违反社区规章制度的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处罚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制活动权利、罚款、社区服务等,以惩罚一时、警醒长久。

3. 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报警处理或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总而言之,社区居民自治的规章制度是社区居民互相约束、和谐共处的基础,只有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居民自治载体名称

居民自治载体名称

居民自治载体名称居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

居民自治载体,作为实现居民自治的有效工具,其在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居民自治的背景与意义、居民自治载体的类型与特点、实践与应用、发展创新以及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居民自治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鼓励居民自主管理社区事务,实现居民自治。

居民自治作为一种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既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居民自治载体的类型与特点居民自治载体是指在居民自治过程中,承载各类自治活动、自治组织、自治项目等的实体或平台。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治组织:如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社区自治事务。

2.自治活动:如邻里互助、环保活动等,旨在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3.自治项目:如社区养老服务、文化活动等,关注居民生活需求。

居民自治载体具有以下特点:1.群众性:以居民为主体,广泛动员居民参与。

2.自主性:自治载体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公益性:致力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提高居民福祉。

4.有序性: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活动。

三、居民自治载体的实践与应用居民自治载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一些社区通过设立居民自治基金,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的社区开展“邻里一家亲”等活动,增进邻里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还有的社区依托智能化平台,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四、居民自治载体的发展与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居民自治,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制度创新:完善居民自治法律法规体系,为自治载体提供法治保障。

2.组织创新:培育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自治组织,提高自治能力。

3.模式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居民需求的自治模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治模式。

关于平安的居民自治工作法

关于平安的居民自治工作法

关于平安的居民自治工作法一、居民自治,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对吧?其实就是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谁不喜欢这种感觉啊?像是自己开个小店,自己做主,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每个社区、每个小区,大家住得那么近,早晚见面,买个菜、走个路都能碰上。

这样一来,大家都成了“邻里关系”的一部分,谁还愿意让外面的人来管这管那呢?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我们自己人的力量,能把这个地方治理得更加温馨、安全、和谐。

二、自治工作法说的,就是让我们自己来担负责任,自己来分担义务。

别看这事儿听起来挺抽象,实际上说白了就是:一方面,我们要管好自己,做到不乱丢垃圾,不搞噪音扰民;另一方面,我们还得一起商量出个法子,怎么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好,怎么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乱停车,堵了路,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怎么管理;有些住户大晚上的唱卡拉OK,声音吵得像过年,大家也可以商量个对策。

这些事,既然发生在我们身边,凭啥让别人来解决?居民自治,关键是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大家都管管自己,不但生活更顺心,整个小区的氛围也能变得越来越好。

三、可能有些人会想:“这事儿我管不管得了,管了有啥用?”你这话一出,大家肯定要说:“你不管谁管?”是啊,居住的地方就是咱们共同的家,大家都是这里的一份子。

要是每个人都想着“我不管、我不管”,那就没人管了,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大家得明白,自治不仅仅是“说一说”的事,而是每个人都得动手,能做的事就得做。

比如小区的宣传栏,有人就去负责,每周发布一些社区通知和活动信息;门口的花坛,大家自觉轮流打理;有时大妈们搞的跳广场舞,大家也可以适当提醒一下,要是扰民了,得好好协调。

这些看似小事,实际都体现了居民自治的精神。

四、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事儿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啊!”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的意识,大家要意识到,“我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有了这个共识,问题就好办了。

自治工作法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当“警察”,也不是让我们整天盯着别人干啥,而是大家共同商量,共同制定一些规则,遵守了就都好,谁违反了,大家一起提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自治的定义关于自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辞海》解释为:“自治是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民族、团体、地区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旳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百科大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人民,在主权国家或宗主国家的授权与监督下,自己订立规章制度,自己组织机关,以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行为。

”上述定义,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

即自治是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

任何国家的自治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

自治组织的自治权,每个国家的宪法或法律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如果自治不受限制,就会导致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目的,在于社区居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利用自己的资源,依法办理属于自己的事务,以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治区域、自治组织和自治事权。

(一)自治区域就是实行自治的辖区或范围,一般是经过法定的程序,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自治活动的范围。

例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村民自治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建制村范围内;《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的居民居住范围内。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必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居民自治将无所依附。

自治区域不仅关系自治组织行使权力的范围,同时也关系地方居民身份的确定,也就是自治组织服务的主体。

必须先划定自治区域,然后才能确定是何地方的居民,以及有多少居民。

(二)自治组织自治组织是实行自治的物质依托或组织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我国特有的组织形式,在农村是村民委员会,在城市是居民委员会。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必须有一定的自治组织形式来实现,否则居民和村民的自治权将无法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去落实、去执行。

凡居住在一定区域的自然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行业职业,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定居的事实,在法律上即被称为居民。

我国的居民一般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身份条件,即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二是居住条件,即必须居住在该区域内的人。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居民在自治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是自治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自治的客体。

也就是说,居民既是组成自治组织的成员,又是自治组织服务的对象。

(三)自治事权自治事权是自治组织处理的自治事务,也是居民自治的基本权利,这项权利的取得通常是宪法或法律授权的。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这一规定,国家又颁布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作了专门的规定。

居民自治事权的广泛或大小,与自治功能的发挥、自治事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联。

自治事权是自治的核心。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居民委员会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载体。

界定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对基层群众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因此,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可以分为委办事务和自治事务两个方面。

(一)委办事务就是本来属于国家的而不是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的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办理的事务。

委托事务有三个特点:(1)委托事务与该地区居民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政策上必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定;(2)委托事务的决定权在中央或上级人民政府,执行权属于地方政府或自治组织;(3)执行委托事务所需经费,自治组织可请求上级政府予以拨付。

(二)自治事务是自治组织固有的事务,即自治组织本身应办理的事务,是为了维护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自行处理的事务。

自治事务主要有六项内容:1.财产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可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居民委员会可以自行决定开展有关居民生产、生活的服务事业,对自己的财产拥有所有权,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可侵犯。

2.财务自治主要是指居民委员会对自己兴办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所取得的利润,除依法缴纳国家税收外,其他所剩款项可以自由支配。

另外,根据需要兴办的公益事业所需费用,也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向居民筹集。

经收益单位同意,也可以向本居住地区的收益单位筹集。

居民委员会的收支项目要及时公开,接受居民监督,真正体现居民自治的原则。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目前还需要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拨付。

因为国家委托居民委员会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事务,如公共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而且居民委员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这些委办事务上,因此,上级政府应当承担一定的工作经费。

当然,民办生产和社区服务事业比较发达、有条件的居民委员,在向上级政府要求拨付外,经居民委员会同意,也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开展活动的经费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补贴。

3.人事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第十条第三款都是关于居民委员会人事自治权的规定。

第八条规定: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的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的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至3人选举产生。

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4.管理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第三款、第十条、第十八条都是关于居民委员会管理自治权的规定。

例如,居民委员会必须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并由居民会议监督执行。

全体居民必须遵守居民会议的决定和居民公约。

居民委员会及时调解居民纠纷,化解矛盾,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等等。

5.教育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五条、第十二条都是关于这方面的规定。

居民委员会要教育居民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各项政策,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要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全民族团结。

6.服务自治居民委员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办适合本地特点和居民需要的生产、生活服务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活动,方便居民生活,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第二节社会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和意义社区居民自治,是指社区居民群众通过民主管理形式实现自行处理自己内部事务的实践活动。

但这种活动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一定组织形式下进行,社区居民自治活动由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召集和主持。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一)群众自治原则所谓群众自治原则,就是由居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共同办理好本居住区的各项事务。

群众自治原则,体现《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许多条文规定中。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就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重要任务是办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居民委员会的规模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本着精干、效能和便利群众开展自治活动及减轻国家和群众负担等方面来确定;制定居民公约必须由居民委员会议讨论通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由居民委员会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

以上这些规定,就是为了切实保障群众自治这一重要的原则。

(二)直接民主原则直接民主是相对间接民主而言的。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或者由居民代表直接选举产生。

这种居民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方式就是直接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高形式。

直接民主原则主要体现在《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中。

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由居民充分酝酿、提名推荐,并且经过反复协商,按照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

二是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必须由本居住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以获得参加投票过半数选票为当选。

三是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是年满18周岁的本居住区的居民,都有参加选举居民委员会委员和被选举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直接民主原则,不仅体现在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上,还体现在对不称职、严重违法乱纪的居民委员会委员的罢免上。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条规定:“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因此,只要本居住区参加居民大会的年满18周岁的居民、户代表或者由居民小组推荐的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罢免和撤换那些不称职、严重违法乱纪、失去民主信任的居民委员会成员。

(三)居民做主原则居民做主原则,就是关系全体居民利益和本居住区工作中的大事,必须由全体居民、户代表或者居民小组推选的代表组成。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对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理解居民做主原则时,必须明确居民自治的主体是居民群众。

因此,关系全体居民利益的事情,应当由全体居民会议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只要坚持群众自己当家做主,才能把大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自觉地去做,社区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特点和特性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基层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制度。

这种自治制度是我国独有的自治形式,是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产物。

(一)居民自治的特点(1)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或辅助机构,不向国家承担财务责任,主要行使自治职能。

(2)自治组织的负责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而是由自治组织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并对全体居民负责。

(3)自治的对象是全体居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

(4)自治的范围限于基层的社会生活,以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为自治单位,如村庄、街巷、里弄等。

(5)自治的目的是使该居住区内的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办理好本居住区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

(二)居民自治的特性1.直接性社区居民自治与居民群众的利益直接相关,居民通过履行自治权利,直接参加基层民主实践,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依法有效保护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