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结构丨北京第一高楼高528m中国尊大厦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丨北京第一高楼——高528m中国尊大厦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北京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项目——中国尊大厦,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Z15地块,建筑面积约43.7万m2(地上约35万m2,地下约8.7万m2)。
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观光和商业。
该塔楼地上108层,地下7层(局部设夹层),建筑高度528m,外轮廓尺寸从底部的78m×78m向上渐收紧至54m×54m,再向上渐放大至顶部的59m×59m,似古代酒器“樽”而得名,建筑效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尊大厦本工程主要结构体系由外框筒和核心筒组成,其中外框筒由巨型柱、巨型斜撑、转换桁架以及次框架组成。
巨型柱位于塔楼角部,贯通至结构顶部,并在各区段分别与转换桁架、巨型斜撑连接。
巨型柱底部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中部及上部为矩形,采用多腔钢管混凝土柱。
在设备层及避难层共设置8道转换桁架,其杆件截面采用焊接箱形截面。
巨型斜撑沿各区外皮设置,也为焊接箱形截面。
次框架包括重力柱和外环梁,均为焊接H形截面,其仅承担本区重力荷载,不参与整体抗侧。
2 巨型外框筒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2.1 巨型外框筒几何控制面的生成中国尊大厦外轮廓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倒圆角的正方形,并沿着高度平滑收放,其外完成面几何控制尺寸见图2。
巨型外框筒的外控制面采用分段折面的形式,既可以较好控制巨型外框筒与建筑外完成面的距离,又可降低结构自身的加工难度。
图2 外完成面几何控制尺寸2.2 巨型柱外轮廓的生成巨型柱从基础顶面(-31.3m)至106层(503.2m)的截面形式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变化,其具有三种截面形式:1)7层以下(-31.3~43.15m)为4根八边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63.9m2;2)7~19层(43.15~98.65m)为8根六边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19.5~21.3m2;3)19~106层(98.65~503.2m)为8根矩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19.2~2.56m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年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01]87号文的通知,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进行修订。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自1987年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编制、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初期对各项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原《通则》定位是"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现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将其提升为国家标准,作为政府和质量审查机构检查和监督民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确保建筑物使用中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并要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上述要求,建筑设计仍然是关键,但本通则不是设计指南,不教如何做好设计,而是检验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着"增"、"留"、"删"、"改"四字原则对原《通则》进行修订,标准的名称也将有所改变, 并为以后过渡到建筑技术法规打下基础。
1.0.2 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
原《通则》只适用于城市,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都不能放松,根据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本通则作为国家标准也应适用于城乡,所订日照、采光、隔声等标准在乡镇广大地区更容易做到,地方上也可根据本通则内容和具体情况制订地方标准或实施细则。
1.0.3 根据原《通则》中的设计基本原则和现代要求, 加以补充和发展。
如增加了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等。
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
鄂尔多斯国泰商务广场项目设计总说明
鄂尔多斯国泰商务广场项目设计总说明鄂尔多斯国泰商务广场项目设计说明建筑篇一、建筑区位和总体构思本项目地处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河南岸,位于康巴什新区城市中轴线上,与北侧的市府办公楼遥相呼应。
座落于城市商务核心区的该项目,宏观位置极其重要,需要在总体规划在充分表达建筑群与广场、河岸、城市道路的和谐关系。
通过建筑群整体形态的塑造,构成了对北侧城市广场的环抱,6栋超高层塔楼从建筑裙房中跃然升起,简洁干练的形体鲜明表达了建筑群所应具备的标志性。
二、建筑群体形态及规划布局建筑群由3组呈扇形打开的建筑体构成。
每组建筑体由两栋超高层塔楼及其裙房组成,裙房由连廊在3层位置相连。
沿东西方向伸展的建筑体向北环抱城市广场,契合广场的圆形形态。
建筑南边迎合城市道路形成曲面,退让城市道路,留出办公前广场。
在保证了交通顺畅的同时,南广场适宜的尺度避免了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道路的压抑感,形成和谐的城市界面。
超高层建筑群中间2栋设计为240米,东西两侧塔楼高度依次递减。
旨在强调建筑中心感、对称性,塑造宏伟壮观的的超高层建筑群形态。
与其所处的城市轴线相对位,三组建筑也与轴线北端市府办公楼的形态遥相呼应。
三、建筑群立面设计考虑到该建筑群在城市轴线上的重要位置及其高度。
立面由多种不同的肌理效果组成。
首先,位于中央的240米超高层塔楼从技术角度考虑以减轻荷载为原则,采用了金属铝板作为外饰材料。
深浅两种铝板的对比,构成了建筑体强烈的横向线条。
建筑转角处的圆角处理一方面减弱了建筑表面的风压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横向线条的连续性。
横竖线条的编织同样取材于传统蒙古包的制作工艺。
位于两侧的八边形超高层塔楼以竖线条的石材幕墙系统为主。
不论从立面效果和色彩来看,两部分与中央塔楼有较大区别。
一方面强化了建筑群的中心感,一方面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外观效果。
另外,八边形的平面造型将有效减低高层风压。
建筑裙房从西到东由几个连贯的大厅组成,包括西侧的行政大厅,中央及东侧的金融大厅,以及北侧的公众大厅。
说明书之建筑毕业设计说明
建筑毕业设计说明【篇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第1章建筑设计说明1.1建筑物功能本工程是华英中学学生宿舍楼,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到满足住宿的使用要求。
1.2设计依据1.2.1 自然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调整后特征周期为tg=0.35s,本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无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及震陷问题。
拟建场地35.0m深度范围内,3b层粉细砂~4a层粉土工程性能均较好、层位较稳定,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各层土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见下表。
表1—1土桩参数表2、抗震设防裂度:7度(0.15g);抗震设防分类:丙类3、防火等级:ii 级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5、基本风压:w0=0.5kn/m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
6、基本雪压:s0=0.40kn/m27、冻土深度:地表以下0.7 m8、地下水位:地表以下5.0 m,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9、气象条件:年平均温度为11.4~12.9℃,年平均降水量在522.2~663.4毫米1.2.2活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 0.5kn/m22、居室、走廊、卫生间: 2.0kn/m23、疏散楼梯:3.5 kn/m24、电梯机房:7.0 kn/m25、隔墙荷载:1.0 kn/m21.2.3 房屋组成及面积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 6000m2~8000m2。
2、满足单元式公寓要求,可同时容纳约1000名学生住宿。
要求每层均设双人间,每间宿舍均设有单独卫生间,使用人数不超过100人。
每层集中设置公共洗衣房、公共厨房。
1.2.4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法规或规范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5j建筑全套图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设计依据。
1.2.5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故而首先考虑到工程地点位于严寒地区,所以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
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第二章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122.1 工程概况122.2 工程特点132.3 工程难点142.4现场施工条件14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工程目标153.1 指导思想153.2 工程目标153.2.1 质量目标153.2.2 工期目标163.2.3 安全目标163.2.4 文明施工目标163.2.5 环保卫生目标163.2.6 总承包服务目标173.2.7 科技进步目标173.2.8工程资料管理目标18 第四章施工部署194.1 施工组织194.2 施工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194.3 施工流程204.4主体结构施工流水区段的划分4.5 施工准备234.5.1 工作程序234.5.2 现场准备234.5.3 技术准备244.5.4 劳动力的准备274.5.5 材料准备284.5.6 机械准备28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5.1 施工测量295.1.1 施测方法295.1.2 技术措施345.2 土方回填355.2.1 施工准备355.2.2 填土方法355.2.3 质量控制和检验365.3地下水降水措施365.4 钢筋工程375.4.1 钢筋加工375.4.2 钢筋连接和绑扎405.4.3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4622 295.5.1 模板选择525.5.2 柱、梁板、楼梯、门厅模板535.5.3 核心筒墙体定型大钢模板595.6 混凝土工程645.6.1 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645.6.2 泵送混凝土技术要求645.6.3 混凝土浇筑665.6.4 施工缝705.6.5 柱墙、梁板接头处不同强度等级砼浇捣的处理方法5.6.6 高强砼施工715.7 预应力工程735.7.1 施工准备745.7.2 施工工艺765.8 砌体工程805.8.1 施工准备805.8.2 操作工艺805.8.3 施工注意事项825.9 装饰工程835.9.1 抹灰工程831. 作业条件832. 施工操作工艺843. 质量标准864. 注意事项885.9.2 乳胶漆涂料891. 作业条件892. 施工操作工艺893. 注意事项905.9.3 面砖镶贴911. 作业条件912. 施工操作工艺915.5 模板工程523. 质量标准925.9.4 地面石材铺贴93711. 作业条件932. 操作工艺933. 质量标准945.9.5 中空地板951.产品特点952.施工方法955.9.6 木门安装961. 作业条件962. 操作工艺975.10 防水工程995.10.1 屋面防水991.防水材料的选择992.施工方法1003.注意事项1031.施工工艺1042.细部节点防水施工措施1073.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08 5.11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1095.11.1 脚手架的选用1095.11.2 脚手架的设计1111.脚手架的构造1122. 脚手架的施工荷载1153. 分层承力架的设计1154.卸料平台的设计1175.11.3 脚手架的搭设1195.11.4 外架的拆除1205.12 给排水工程1205.12.1工艺流程1205.12.2施工要点1205.13 暖通工程1235.13.1 风管制作安装1235.13.2 空调水管安装1235.13.3 空调机组设备安装1235.13.4系统调试1245.14 电气工程1245.14.1 电力与照明系统1245.14.2 防雷与接地系统1285.14.3弱电系统129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6.1 施工进度计划1306.1.1 工期计划安排1306.1.2 控制节点要求1406.2 工期保证措施1406.2.1 人力资源保证1416.2.2 物资设备保证1426.2.3 资金保证143 6.2.4 技术保证143 6.2.5 制度保证1446.2.6 协调服务保证1446.2.7 春节期间保证1456.3 施工进度计划滞后的应急措施146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1477.1 施工总平面布置1477.2 施工总平面管理1567.3 临时用水用电方案159130第八章施工项目管理计划及对各专业施工单位的配合服务措施8.1施工项目管理计划1668.1.1 总承包原则及承诺1668.1.2 施工总承包管理1688.2 对各专业施工单位的配合服务措施1698.2.1 工程协调管理1698.2.2 指定分包单位的协调管理1718.2.3 独立分包单位的协调管理1728.3 总承包服务1748.3.1 服务原则1748.3.2 施工服务准备1758.3.3 服务内容177第九章设备机械配置及材料进场安排1829.1 设备机械配置1829.1.1垂直运输设备机械选择1829.1.2混凝土输送设备选择1829.1.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一览表1829.1.4主要机械设备证明材料1839.1.5 塔吊方案1839.2 材料计划与进场安排1849.2.1 材料计划1849.2.2 材料进场安排185第十章组织管理架构及人力配备的数量、各项目管理人员情况10.1项目组织管理架构18610.1.1项目组织管理架构组成18610.1.2 局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成员18810.1.3 拟委派本项目施工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18910.1.4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及简历19010.2劳动力计划与管理19810.2.1 劳动力计划19810.2.2 劳动力管理措施198第十一章质量及创优计划保证措施20211.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20211.1.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20311.1.2工程质量总体控制体系20411.2 质量职责20511.3 质量及创优计划保证措施20711.3.1质量检测20711.3.2 工程“创优”计划21111.3.3 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21211.3.4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21611.3.5 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21711.3.6 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22511.3.7 成品保护措施240166 18611.4工程回访及质量保修245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证措施24612.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4612.1.1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24612.1.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24612.1.3 文明施工规划24612.1.4 文明施工平面管理24612.1.5 施工现场企业形象视觉CI 形象设计25212.1.6 非施工区域的管理25712.1.7 工完场清和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25812.1.8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25912.2 环境保护措施26012.2.1 防止水污染措施26012.2.2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26112.2.3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措施26112.2.4 防止粉尘污染措施26212.2.5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26212.2.6 现场绿化26312.3安全施工保证措施26312.3.1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26312.3.2 安全组织措施26412.3.3 安全管理制度26512.3.4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流程26612.3.5 安全防护措施26612.3.6 安全检查27312.4 信息化管理措施274第十三章我局承接本工程比较优势27613.1 工期方面27613.2 质量方面27613.3 安全方面27613.4 文明施工方面27713.5 工程协调服务管理方面27713.6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27813.7 工程资料管理278第十四章项目经理近四年业绩279第一章编制依据1.1《** 大厦总承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2 ** 设计院设计的**大厦工程施工图;1.3国家、行业或地方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标准、规程、法规和图集;1.4 现场实际情况;1.5 本单位管理制度。
世界第一楼_台北101大楼之结构设计
BUILDING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27卷第10期Vo1.27No.10世界第一楼—台北101大楼之结构设计□谢绍松张敬昌钟俊宏(永峻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摘要】超高层大楼的设计,对于其安全的要求远高于一般建筑,台北101大楼基础板为3.0 ̄4.7m厚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板下配置380根φ1500mm、平均入岩深度23.3m的基桩(主楼部分);上部结构主要由巨柱、核心系统与外伸桁架等组成,从地基处理和构造设计上确保了超高层大楼的安全可靠度。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台北101大楼地基基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钢柱混凝土【中图分类号】TU97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1001(2005)10-0001-04World'sNo.1Skyscraper—StructuralDesignforTaipei101【作者简介】谢绍松先生,台湾永竣工程顾问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敬昌先生为工程项目设计经理;钟俊宏先生为工程项目监造经理。
联系地址:台北市安和路2段63号10楼,电话:(02)2706-2324。
【收稿日期】2005-09-280前言台湾的超高层建筑多集中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三大都会区,完工时间则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位于台北市楼高244m的新光站前大楼于1993年兴建完成后,取代了222m高的高雄长谷世贸大楼而成为台湾的最高建筑,此一高度排名维持到1997年在总高347.6m的高雄建台85大楼完成后才有所变动,当时高雄建台85大楼以屋顶高度为比较标准时,排名为世界第六,也同时将台湾的超高层建筑推上国际舞台。
而当时屋顶高度442m的美国芝加哥SearsTower坐拥世界最高建筑大楼的宝座已长达23年之久,即使到了1998年马来西亚双塔完成后,以楼高451.9m取下以结构高度为评比标准的第一名,美国SearsTower仍然在屋顶高度、使用楼层楼板高度与天线高度的排名上维持第一。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金茂大厦的设计和建设考虑到了 城市空间布局的需求,与周边建 筑和环境相协调,提升了城市整 体空间品质。
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推动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金茂大厦的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超高层建筑的技术难题,推 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
引领绿色建筑潮流
金茂大厦在设计、建造和运营方面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了多项绿 色建筑技术,对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引领绿色建筑潮流
通过金茂大厦的设计,推 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引领未来建筑的趋势。
提供优质使用空间
金茂大厦的设计愿景是为 使用者提供舒适、高效的 使用空间,成为商务人士 和游客的理想选择。
03
建筑设计细节
外观设计
流线型设计
金茂大厦的外观采用了流线型设 计,不仅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还赋予了建筑动感和现代感。
促进建筑与文化的融合
金茂大厦的设计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为建筑 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对未来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金茂大厦的设计和建设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金茂大厦在设计、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玻璃幕墙
金茂大厦的外立面采用了高反射玻 璃幕墙,增强了建筑的通透感和视 觉效果,同时有效降低能耗。
顶部设计
金茂大厦的顶部设计独特,呈现出 一个阶梯状的造型,不仅提升了建 筑的层次感,还成为了上海的地标 性建筑之一。
内部布局
多功能分区
金茂大厦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 商业区、会议中心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案目录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 (2)§1-1 概述 (2)§1-2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7)§1-3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9)第二章:荷载及设计要求 (12)§2-1 风荷载 (12)§2-2 地震作用 (13)§2-3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14)第三章: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5)§3-1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分层法 (15)§3-2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一)—反弯点法 (16)§3-3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二)—改进反弯点(D值)法 (17)§3-4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18)第四章: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20)§4-1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 (20)§4-2 整体墙的计算 (22)§4-3 双肢墙的计算 (23)§4-4 关于墙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影响以及各类剪力墙划分判别式的讨论 (24)§4-5 小开口整体墙的计算 (29)§4-6 多肢墙和壁式框架的近似计算 (30)第五章: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30)§5-1 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30)§5-2 总框架的剪切刚度 (31)§5-3 框—剪结构铰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2)§5-4 框—剪结构刚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3)§5-5 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征及计算方法应用条件的说明 (36)§5-6 结构扭转的近似计算 (36)第六章:框架截面设计及构造 (36)§6-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 (36)§6-2 框架截面的设计内力 (37)§6-3 框架梁设计 (39)§6-4 框架柱设计 (42)§6-5 框架节点区抗震设计 (47)第七章: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构造 (49)§7-1 墙肢截面承载力计算 (49)§7-2 连梁的设计 (53)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本章重点:①高层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②高层结构体系的种类及应用范围;③高层结构体系的总体布置原则。
超高层建筑的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
超高层建筑的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本设计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对本工程的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设计和计算。
1、设计说明:脚手架用∮48×3.5钢管和扣件搭设成双排(见图1),立杆下部支承在用I12.6的工字钢制作的水平悬挑梁上,工字钢悬挑顶端用∮12.5的6×19钢丝绳与上一层边梁或墙柱上拉接,工字钢伸进楼层的一端套在预埋的∮22的螺栓上用螺帽、垫片挤紧牢固。
脚手架搭设横距为1.05m,纵距为1.5m,为了使安全网充分张拉,增加脚手架的观感,设计步距为1.85m,连墙件为两步三跨矩形布置;脚手架高度21.Om,为了不与窗台板等飘板冲突,内立杆距结构边0.3m,每楼层铺设钢筋网片(钢笆网)作为脚手板。
施工作业层按2层计算,活荷载取值为3.0kN/m2作业层设扶手栏杆和挡脚板。
脚手架外立杆内侧挂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施工。
剪刀撑在外侧立面上沿高度和长度连续布置;其余搭设要求按照JGJl30---2001规定执行。
本地区基本风压0.77kN/m2。
2、搭设参数验算由于第3段悬挑架所处标高最高,受风荷载影响受力是最不利的,所以以第3段悬挑架为例计算。
2.1.荷载计算2.1.1.脚手架结构自重根据(JCJl30—2001)规范中附表A—1得g k=21×0.1248=2.6208kN 2.1.2.外立杆配件自重1)脚手板(钢笆网),按2步设一层,共7层,单位荷载取0.30Kn/m2;外立杆:g1-1=1.5×1.05m×0.3×7/2=1.65kN内立杆:g2-1=1.65+0.2×1.5×0.3×2=1.83kN2)扶手栏杆及脚板,按5层计,查表4.2.1-2g1-2=5×0.11×1.5=0.825Kn3)安全网g1-3=21×1.5×0.01=0.315kN4)内伸横杆及脚手板g2-2=1.5×0.038×2+0.4×1.5×0.3×2=0.474kN5)合计外立杆:g1=1.65+0.825+0.315=2.79kN内立杆:g2=2.83+0.474=3.304kN2.1.3施工活荷载外立杆:Q1=1.5×1.05×3×2/2=4.725kN内立杆:Q2=1.5×(1.05/2+0.4)×3×2=8.352kN2.1.4总设计垂直荷载外立杆:N1=1.2×(2.6208+2.79)+1.4×3.6=11.53kN内立杆:N2=1.2×(2.6208+3.304)+1.4×7.2=17.19kN2.2立杆稳定性验算2.2.1内立杆稳定性验算查规范5.3.3表得µ=1.50λ=µh/i=1.50×1.85/0.0158=175.6查规范附表C得φ=0.211立杆稳定性验算,根据规范5.3.1—1公式N/µA=17190/(0.211×489)=166.6N/mm2<ƒ=205N/mm2。
超高层建筑-设计说明
XXxx大厦项目设计总说明1 项目综述:XXxx大厦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
它位于00市五象新区,北至凯旋路,东至飞龙路。
本项目基地面积为10405。
92平方米。
整个项目地上由一栋23层高层办公楼和一栋16层办公楼通过二到三层高的商业裙房横向联合在一起。
分别为91。
5米和64.9米。
两座办公楼首层至三层均为商业。
地下为二层,主要由地下车库及一些相关的设备用房组成.2 工程设计依据2.1 政府批文提供的地形坐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2.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一、设计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J50-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业主提供的坐标、高程点及道路红线放样测量工程报告书业主提供的有关文件、报告书、设置标准、修改要求的传真件等00市规划管理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3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00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
高烈度区(8度0.3g)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高烈度区(8度0.3g)超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摘要:项目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30g,结构计算高度为167.2米,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性能目标采用C类。
重点分析:1)在八度半区情况下,主体结构高度超过超限高度限制,对10层以下外框架柱采取型钢加强柱措施;2)穿层柱按照中震抗剪弹性,地震力分配不小于楼层框架柱平均值,对外框柱局部短柱,采取全高用加大直径及加密箍筋的井字复合箍措施提高延性;3)对核心筒剪力墙通过加大外围墙体厚度及设置型钢控制剪应力水平,中震下剪力墙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增加型钢及钢板承担受拉作用;4)严格控制剪力墙轴压比不大于规范限值0.5,在计算配筋基础上适当提高底部加强区中大震下受拉剪力墙的水平及竖向分布筋(提高至1.5%),一般部位采用小震、中震的包络计算结果进行设计。
结构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性能目标0 引言本文以海口某超高层结构为例,对高烈度地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刚度分布、受力机理、抗震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结构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预期设防目标。
1工程概况项目地块位于海口市秀英区长流起步区,地上37层,地下2层。
裙房首层功能为出入大堂、配套商铺及服务用房;二层功能为食堂及厨房,可供930人同时就餐;三层有520座报告厅、接待室、招待餐厅、35人会议室及企业活动空间。
塔楼为办公楼,分为低中高区:4~17层为低区,18~27层为中区,28~37层为高区,其中11、22、33层为避难层。
第36层北侧为高层景观区,通高至第37层。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地勘报告,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 0.30g,设计特征周期取 0.4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超高层商务综合体建筑的深化设计注意事项及思考
超高层商务综合体建筑的深化设计注意事项及思考【摘要】超高层商务综合体是城市中心发展的产物,因其建筑空间多功能性以及充分利用竖向交通的土地集约性,来满足城市人群的多方面活动需求。
在实际项目深化设计过程中,针对遇到的相关设计问题总结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解决问题后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深化设计;注意事项;思考总结商务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来源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与城市综合体具备现代城市全部功能所展现的“城中城”不同的是,商务综合体建筑体量更集中,更倾向展示的是建筑本身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空间关系。
目前,我们将商业、办公、酒店、餐饮、会议等三项及以上的功能空间进行组合成一栋或多栋关联的建筑称之为商务综合体建筑。
在大中型城市,根据功能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其核心的政治经济中心往往更多的出现商务综合体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也因其多功能空间的聚合性质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原则,决定了商务综合体建筑的大型体量和高层、超高层高度趋势。
在我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19-3基本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0m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设计中,总高度超100.0m的商务综合体建筑因为不含居住功能空间,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角度将之划分为超高层公共建筑。
一、超高层商务综合体的组成形式商务综合体建筑按照建设部位来分,可以划分为地上建筑部分和地下建筑部分两方面,其中地上建筑部分又可以分为裙房部分和塔楼部分。
按照功能属性来分,裙房部分的建筑功能大多为商业店铺、餐饮活动、会议中心、康乐疗养等,塔楼部分主要为商务酒店和办公两大功能。
1.超高层商务综合体建筑的深化设计主要注意事项1.地下室设计地下室建筑部分是综合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高层综合体的地下室少则二三层,多则四五层,极少部分地下一层会设计成半地下室。
其空间功能主要需要解决大量的停车问题,这一部分会根据规划要求结合人防工程设计,设计为平战结合地下室。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发布时间:2012-10-30 作者:李树靖来源:万达规划院酒店所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活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抗震技术、防火技术、施工技术的提高和高速电梯的普及,我国各大城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的超高层写字楼(双塔)做为万达集团目前在建的最高的写字楼(299.7米),在设计管控和施工建设中都需要解决好各种技术难题。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总建筑面积约70.6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88万平方米),容积率7.47。
项目主要由1座大型的购物中心、1座超五星酒店、2座写字楼、2座300米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及部分沿街城市商业街和附属配套设施等组成。
其中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分布在场地东侧,紧邻规划中的佳湖路,地上层数为66/67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为299.7米,为目前云南省已启动项目中的第一高楼,建筑轮廓基本尺寸约为44.5mX44.5m,共2座塔楼。
在超高层建筑设计管控中,我们主要着重于减少建造成本,提高结构和消防的安全性,增强建筑物自身的节能性能,解决好建筑内部垂直交通以及建筑对外部城市空间的影响:充分发挥超高层建筑形象突出,可作为城市地标建筑等显著优势和特点。
而作为万达集团开发建设的商业项目,如何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我们指导设计院进行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主塔楼平面小,层数多,可比喻作高瘦的巨人,其以服务性空间的核心筒为骨架,以使用性的主功能空间为肌肉。
本文将结合昆明超高层写字楼项目,介绍如何在设计中精简以及合理布置核心筒,增加主使用空间,提高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和品质。
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既作为抵抗水平侧力的结构体系,同时集合了电梯井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机电设备机房以及管道井等辅助服务性空间。
深圳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⒈建筑资料和业主对暖通空调的具体要求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工程概况深证国际能源大厦位于深圳市中心中轴线东侧的B119-0053地块,基地东至规划支路,南至浣沙大道,西至金田路,北至福华五路。
基地面积为6427.70m2,基地的地势平坦,大厦地上33层,地下5层,总高度162m,总建筑面积12450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6229 m2,地下建筑面积28275m2,三、设计范围⒈主楼及裙房各房间的空调系统设计⒉地下室车库、变配电间、发电机房库房、等设备用房及厨房的通风设计⒊地上餐厅、各设备用房、茶水间、厕所等场所排风系统设计⒋建筑物防、排烟系统设计四、室外空气计算参数⒈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⒉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⒊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⒋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⒍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3℃7.大气压力: 夏季 100450.0Pa冬季 101950.0Pa五、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设计参数(1)中央空调七、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⒈冷源该楼夏季总冷负荷约为14940KW。
夏季设置三台1200RT的离心式制冷机和两台700RT 的离心式制冷机,冷水机组设置于地下二层冷冻机房内。
2.热源冬季总热负荷约为8670KW。
热源为燃气蒸汽锅炉。
空调热水由蒸汽经板式换热器换热而得,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50℃。
地下一层~十八层的换热器设置在五层设备房内,十九层以上的换热器设置在十九层设备房内。
3.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夏天供冷,冬天供热同时内区供冷,水系统按使用功能分开设置。
八、空调方式:⒈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大堂等外区大空间公共用房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办公内区、小餐厅、小型会议室、等公共用房采用单风道节流型V A V变风量系统,风机采用变频控制。
高烈度区大高宽比住宅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高烈度区大高宽比住宅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但人们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目前,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设计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高层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烈度区;住宅建筑1案例概况及结构设计特点与难点1.1案例概况某工程地上总建筑面积15.5万m2,主要包括12.7万m2的多栋高层住宅楼、1.5万m2的办公楼及1.3万m2的沿街商铺。
该建筑地上32层,底部2层为商业裙房,2层以上属于标准层,每层的高度均为3 m,总建筑高度未超过99 m。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0 s;上部结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基本风压值0.55 kN/m2。
1.2结构设计特点与难点从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以及所处区域的特性来看,其结构设计的特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第1,建筑高宽比相对较大。
本工程建筑高度最高为99 m,建筑结构平面等效宽度为16.86 m,剪力墙结构最大高宽比接近5.87,远大于最大适用高宽比5,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均基本规则,对塔楼侧向刚度提出严苛的挑战;第2,受地震作用影响会在构件内部形成非常大且不均衡的内力,而该建筑所采用的分隔墙厚度均为200 mm,同时设置有地暖装置,一旦发生地震剪力墙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作用,需要进行详尽分析,实施针对性加强;第3,根据建筑平面进行剪力墙布置,发现该结构需要更多数量的横向剪力墙,此时横向剪力墙承受的外力要大于纵向剪力墙,因此控制横向剪力墙内力、减小地震作用影响是此次结构设计的核心;第4,该结构属于高层住宅建筑,增加建筑高度会造成结构设计更加困难。
为了保证建筑功能符合相应指标要求,需要控制住宅内梁高度在500 mm以内,这就会降低结构刚度,加大构件设计难度且不利于整体结构耗能;第5,由于建设方对此建筑的经济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并提升结构有效刚度,这也成为该结构设计的关键。
超高层单元式幕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8)1.1编制说明 (8)1.1.1编制目的 (8)1.1.2编制依据 (8)2.工程概况 (19)2.1工程总体概况 (19)2.2施工围概况 (19)2.3工程特点 (19)2.3.1工程特点 (19)2.3.2自然条件及设计参数 (20)3.施工部署 (21)3.1工程目标 (21)3.1.1质量目标 (21)3.1.2工期目标 (21)3.1.3安全目标 (21)3.2项目组织机构 (21)3.2.1项目组织机构图 (21)3.3施工部署 (25)3.3.1施工段划分 (25)3.3.2施工顺序安排 (26)3.4施工准备 (27)3.4.1合同准备 (28)3.4.2技术准备 (28)3.4.3现场准备 (29)3.4.4资源准备 (30)4.施工进度计划 (31)4.1工期节点目标 (31)4.1.1施工设计计划安排 (31)4.1.2材料加工计划安排 (31)4.1.3现场安装进度计划 (32)4.1.4总体进度计划的协调与控制 (32)4.2进度计划(网络、横道图) (33)4.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33)4.3.1主要材料、半成品、设备的需用量计划 (33)4.3.2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 (33)4.3.3检验与试验的质量保证措施 (34)4.3.4材料加工厂供应计划 (35)4.4施工机械供应保障计划 (35)4.4.1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36)4.4.2施工机械需用计划表 (36)4.4.3施工机械保障措施 (38)4.5确保项目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39)4.5.1加强技术准备进度计划控制 (39)4.5.2工程管理保证 (40)4.5.3施工队伍保证 (40)4.5.4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41)4.5.5材料供应保证 (42)4.5.6施工机具保证 (43)4.5.7项目资金管理保证 (44)5.施工平面布置 (45)5.1施工平面布置依据 (45)5.1.1总平面布置依据 (45)5.1.2总平面布置原则 (45)5.2施工平面图 (45)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6)6.1测量放线 (46)6.1.1测量放线流程图 (46)6.1.2目的 (46)6.1.3过程及要求 (46)6.1.4测量原则 (47)6.1.5平面和高程的控制测量 (47)6.1.6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8)6.1.7校核主体结构偏差 (48)6.1.8施工放线 (49)6.1.9报请总包、监理验线 (49)6.1.10安装过程的跟踪测量 (49)6.1.11测量成果的整理 (49)6.2埋件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50)6.2.1槽式埋件埋设方法 (50)6.2.2预埋件埋设的要求 (50)6.3塔楼单元板块施工方案 (52)6.3.1安装工艺流程 (52)6.3.2施工准备 (52)6.3.3单元板块吊装 (53)6.3.4单元板块插接 (54)6.3.5隐蔽附件安装 (55)6.3.6清理 (56)6.4顶楼单元式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56)6.4.1塔楼顶部施工措施 (56)6.4.2塔楼顶部施工方案 (57)6.4.3支座连接件安装 (59)6.4.4单元板块吊装 (60)6.4.5隐蔽附件安装 (63)6.4.6检验 (63)6.4.7清理 (64)6.4.8成品保护 (64)6.5裙楼框架式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64)6.5.1安装工艺流程 (64)6.5.2前期准备 (64)6.5.3连接件安装 (65)6.5.4框架安装 (65)6.5.5防火保温层安装 (66)6.5.6玻璃面板、扣盖安装 (67)6.5.7注胶 (67)6.5.8清洁验收 (68)6.6裙楼点式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68)6.6.1施工前准备 (68)6.6.2测量放线 (68)6.6.3幕墙转接件安装 (68)6.6.4驳接爪安装 (69)6.6.5玻璃安装 (69)6.6.6清洁 (69)6.7裙楼铝单板幕墙施工方案 (69)6.7.1安装工艺流程 (69)6.7.2施工准备 (69)6.7.3测量放线 (70)6.7.4连接件安装 (70)6.7.5框架安装 (70)6.7.6铝板安装 (70)6.7.7打胶 (71)6.7.8清洁验收 (71)6.8裙楼百叶幕墙施工方案 (71)6.8.1安装工艺流程 (71)6.8.2施工准备 (71)6.8.3测量放线 (71)6.8.4连接件安装 (71)6.8.5框架安装 (72)6.8.6百叶安装 (73)6.8.7清洁验收 (73)6.9重难点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74)6.9.1材料的垂直运输 (74)6.9.2单元板块的加工及水平运输 (74)6.9.3塔楼的单元板块安装 (76)6.9.4屋顶单元板块安装 (78)6.9.5塔吊及施工电梯处收口 (80)7.总工期目标与进度计划 (83)7.1总工期目标 (83)7.1.1材料加工计划安排 (83)7.1.2现场安装进度计划 (84)7.2总体进度计划的协调与控制 (84)7.3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5)7.3.1加强技术准备进度计划控制 (85)7.3.2工程管理保证 (85)7.3.3施工队伍保证 (86)7.3.4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87)7.3.5材料供应保证 (88)7.3.6施工机具保证 (89)7.3.7项目资金管理保证 (90)7.4冬雨季施工措施 (90)7.4.1雨季施工措施 (90)7.4.2冬季施工措施 (91)8.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94)8.1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 (94)8.1.1质量目标 (94)8.1.2质量保证体系 (94)8.2质量组要管理人员职责 (95)8.2.1项目经理职责 (95)8.2.2施工员职责 (96)8.2.3质量员职责 (96)8.3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97)8.3.1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97)8.3.2单元板块加工质量控制 (98)8.3.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101)8.3.4本工程幕墙材料检验测试 (102)8.3.5单元式幕墙防水 (102)8.3.6结构胶质量控制程序 (103)8.3.7单元式幕墙资料管理 (105)8.4质量控制标准 (105)8.4.1材料概述 (105)8.4.2玻璃及有关材料质量要求 (106)8.4.3铝型材 (107)8.4.4铝单板 (109)8.4.5门质量要求 (109)8.4.6不锈钢质量要求 (110)8.4.7保温岩棉 (111)8.4.8防火岩棉 (111)8.5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112)8.6一般质量管理措施 (116)8.6.1质量奖罚制 (116)8.6.2样板引路制 (116)8.6.3三检制 (117)8.6.4质量例会、会议及讲评制 (121)8.6.5质量跟踪监控制度 (121)8.7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22)8.7.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22)8.7.2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123)8.7.3施工准备方面的质量保证 (125)8.7.4采购阶段的质量保证 (125)8.8加工厂质量保证措施 (126)8.8.1加工厂设施 (126)8.8.2加工厂区管理系统 (127)8.8.3工序质量控制 (127)8.8.4检验质量控制 (129)8.8.5幕墙材料检测 (130)8.8.6材料到场的质量控制 (130)8.9现场安装方面的质量控制 (130)8.9.1安装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30)8.9.2验收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131)8.9.3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131)8.9.4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133)8.10幕墙的性能及检验要求 (133)8.10.1性能测试要求 (133)8.10.2风雨性能测试 (135)8.10.3淋水试验 (136)8.10.4硅酮结构胶相容性试验 (137)8.10.5蝴蝶实验控制程序 (138)8.10.6拉断时间测试 (138)8.10.7粘合-剥离试验 (138)9.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保的技术组织措施 (139)9.1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39)9.1.1项目安全管理机构 (139)9.1.2安全目标 (140)9.1.3安全施工重点分析 (141)9.1.4安全控制措施 (142)9.2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45)9.2.1文明施工 (145)9.2.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49)9.3应急预案 (150)9.3.1总则 (150)9.3.2安全管理目标 (151)9.3.3安全生产管理任务 (151)9.3.4工程特点及严控部位 (151)9.3.5项目组织机构 (152)9.3.6施工现场急救步骤 (154)9.3.7现场各种事故救护的注意事项 (155)10.成品保护措施 (164)10.1成品保护概述 (164)10.2成品保护组织机构 (164)10.3幕墙成品保护措施 (164)10.3.1工厂保护 (165)10.3.2运输过程中保护 (168)10.3.3现场安装过程中保护 (169)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3)11.1工期指标 (173)11.2劳动力计划 (173)11.2.1劳动力投入计划 (173)11.2.2劳动力保证措施 (174)11.3物资需用计划 (175)12.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178)12.1新工艺 (178)12.2新设备 (180)12.3新技术 (180)12.3.1铝合金隔热断桥门窗的主材 (180)12.3.2 Low-E玻璃的应用 (180)12.4新材料 (181)13.文档资料管理 (182)13.1工程资料管理 (182)13.1.1目的 (182)13.1.2原则 (182)13.1.3依据 (182)13.2工程资料管理保证措施 (183)13.2.1目标 (183)13.2.2保证措施 (183)13.2.3管理组织机构 (183)13.3工程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184)13.3.1工程资料分类表 (184)13.3.2幕墙工程资料 (185)13.4施工资料管理具体容 (186)13.4.1施工资料管理 (186)13.4.2施工技术资料 (187)13.4.3施工测量记录 (189)13.4.4施工物资资料 (189)13.4.5施工记录 (189)13.4.6幕墙施工试验资料 (191)13.4.7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92)13.5竣工图编制 (193)13.6影像资料 (193)13.6.1施工过程中应收集的照片 (193)13.6.2项目CI收集的照片 (193)13.6.3录像片制作原则 (193)13.7竣工验收 (194)13.7.1竣工验收 (194)13.7.2工程安装竣工前的最终检验容及程序 (194)13.7.3竣工检验的容和要求 (195)13.7.4幕墙检验批的划分 (195)14.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措施 (196)14.1工程交付 (196)14.2服务及保修 (196)14.2.1保修期限与承诺 (196)14.2.2工程回访 (197)14.2.3保修责任 (199)14.2.4保修措施 (199)14.2.5保修记录 (200)14.2.6售后服务机构组织部门职责 (200)14.3幕墙保养计划 (201)14.4维修计划 (201)14.5注意事项 (202)1.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1.1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作为·绿地中心B座幕墙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项目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统筹安排,保质保量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条文说明解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年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01]87号文的通知,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进行修订。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自1987年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编制、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初期对各项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原《通则》定位是"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现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将其提升为国家标准,作为政府和质量审查机构检查和监督民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确保建筑物使用中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并要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上述要求,建筑设计仍然是关键,但本通则不是设计指南,不教如何做好设计,而是检验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着"增"、"留"、"删"、"改"四字原则对原《通则》进行修订,标准的名称也将有所改变, 并为以后过渡到建筑技术法规打下基础。
1.0.2 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
原《通则》只适用于城市,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都不能放松,根据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本通则作为国家标准也应适用于城乡,所订日照、采光、隔声等标准在乡镇广大地区更容易做到,地方上也可根据本通则内容和具体情况制订地方标准或实施细则。
1.0.3 根据原《通则》中的设计基本原则和现代要求, 加以补充和发展。
如增加了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等。
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
关于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性能设计
关于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性能设计发表时间:2017-07-10T17:08:23.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作者:王锐[导读] 对于超限高层自身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要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安全隐患。
上海众鑫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7摘要:近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中城市的高密度集中布局区域,城市用地十分有限,所以垂直化建造是必然结果,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对于超限高层自身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要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安全隐患。
关键词:超限高层;抗震设计;性能设计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筑结构体系也在一起进步,而随着建筑的垂直化发展,按照不同地区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强度和薄弱层验算已经无法满足超限高层的设计要求,因此基于性能要求的设计方法逐渐提上日程,通过性能设计方法证明结构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打针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基于性能要求的设计方法使建筑结构抗震是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
1 性能设计的起源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在此后日益得到工程界的关注与重视。
美国加州工程师协会SEAO于1995年提出了针对新建建筑物基于性能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理念;随后1996年,美国FEMA237(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和学术报告ATC-40中提出了针对既有建筑物的评定以及加固改造过程中使用抗震性能目标的建议,提供了评估与设计方法(Pushover),针对Pushover分析方法给出了一整套详细说明及范例;1998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FEMA又发布了后续有关性能设计的标准和技术报告;2003年美国ICC发布了《建筑物及设施的性能规范》,其内容涉及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性能、长期使用性能、施工过程中的性能以及遭遇地震及火灾等灾害时的性能,该规范对基于性能目标的设计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
超高层高度大于250米技术要求
附件建筑高度大于250m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第一条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民用建筑高层主体部分(包括主体投影范围内的地下室)的防火设计。
裙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第二条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承重柱(包括斜撑)、转换梁、结构加强层桁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2 梁以及与梁结构功能类似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3 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50h;4 核心筒外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5 电缆井、管道井等竖井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6 房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7 建筑中的承重钢结构,当采用防火涂料保护时,应采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第三条防火分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的核心筒周围应设置环形疏散走道,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2 建筑内的电梯应设置候梯厅;3 用于扩大前室的门厅(公共大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周围连通空间分隔,与该门厅(公共大堂)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4 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相邻区域分隔;5 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酒店客房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电缆井和管道井等竖井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6 防火墙、防火隔墙不得采用防火玻璃墙、防火卷帘替代。
第四条酒店的污衣井开口严禁设置在楼梯间内,应设置在独立的服务间内,该服务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区域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污衣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 顶部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洒水喷头和火灾探测器以及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排烟口;2 应至少每隔一层设置一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洒水喷头;3 检修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 污衣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大厦项目设计总说明1 项目综述:XXxx大厦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
它位于00市五象新区,北至凯旋路,东至飞龙路。
本项目基地面积为10405.92平方米。
整个项目地上由一栋23层高层办公楼和一栋16层办公楼通过二到三层高的商业裙房横向联合在一起。
分别为91.5米和64.9米。
两座办公楼首层至三层均为商业。
地下为二层,主要由地下车库及一些相关的设备用房组成。
2 工程设计依据2.1 政府批文提供的地形坐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2.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一、设计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J50-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业主提供的坐标、高程点及道路红线放样测量工程报告书业主提供的有关文件、报告书、设置标准、修改要求的传真件等00市规划管理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3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00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
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
2.4 区域、地理地貌随着00市五象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未来将会成为00的又一个中心。
XXxx大厦所处的位置正是处于这个新区的核心。
项目基地周围具备了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城市配套设施,政府机关,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商业区域。
待建地块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12号路东面。
北面凯旋路,西面是飞龙路。
东面和面分别是其他商业地块,未来也将建成办公与商务的综合楼。
同时基地临近XX体育中心和滨江公园3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3.1 工程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XXxx大厦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
它位于00市五象新区,北至凯旋路,东至飞龙路。
3.2 指标概况地块位于00市五象新区。
地块面积10405.92平方米。
地上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51964平方米。
其中办公为41493平方米。
商业为10255平方米。
地下建筑为两层,面积为18316平方米。
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001年版)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04】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 国家及00市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其余规范详总说明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xx大厦项目,地下一层,建筑面积xxxm2,地上九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xxxm2,总建筑面积为xxxm2。
拟建位置:待建地块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12号路东面。
北面凯旋路,西面是飞龙路。
东面和面分别是其他商业地块,未来也将建成办公与商务的综合楼。
同时基地临近XX体育中心和滨江公园三立意构思本案结合当地特色,在周边地域开发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努力保持一种前瞻性和自我完善性,采用经典的artdeco模式,并加以简化和修饰。
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将建筑的美观与时代感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景观和建筑布置将自然和人文环境完美融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购物、工作和休闲环境,营造了最新和最卓越的体验。
办公楼在基地内有两南北两座,通过二,三层的商业连廊连接。
分别为16层和23层。
办公楼采用标准的办公平面。
合理的开间与进深比例。
整个办公楼强调了竖向元素,使得整个办公楼更加挺拔。
与购物中心形成反差,塔楼在对地标性建筑形式的探索上采取了较为稳重克制的手法。
希望通过对简洁、优雅和精致细部设计的突出和强调来冲淡塔楼高大体量的视觉冲击力。
圆形转角的高效和清晰的正方形标准层平面;垂直通透的造型;立面采用灰色系粗糙厚重石材,采用简洁的现代风格,通过明快的体量划分,出挑的边框处理,利索的虚实对比,整洁有序的横向竖向线条的铺叙,塑造出一个稳重又清爽的简约形象。
它融入整五象新区的环境,又独树一帜。
四总平面分析五象新区XX交通大楼基地位于整个新区核心区规划地块的西北角。
北面退界15米,西面退界15米。
南面退界7米,东面退界7米。
建筑根据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并设计,充分利用沿街面进行布局,同时在基地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广场”。
建筑风格简洁大气,建筑语言手法统一,却不失特色。
此设计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L”形的布局。
这样是为了突出商业和办公与重要的街道相呼应。
同时在基地内侧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绿化和景观。
同时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围合”的感觉进行布置。
空间清晰。
而在立面和细节设计则采用了很多现代手法进行处理,简单而富有韵律和视觉冲击。
与众不同且不失简洁。
五功能分析一层xxx六交通分析基地以“之”形建筑中庭绿化为主。
基地西南角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两条主路交汇口有大于70米的距离。
同时在东北角设置另一个机动车出入口,这样机动车可以在基地内形成环线而流通。
基地的北面,同时东北方向的机动车出入口同时兼做非机动车出入口。
明确功能的分区,车流人流的区分。
地下停车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南向办公楼东北角,和基地的东北角。
车流动线合理并舒适。
避免了人车交杂和车流冲突问题。
商业主要入口位于基地的西北角,形成广场,有效的吸引了潜在的大量商业人群。
在北向和西向的沿街面,都减少停车位以及其他设置,以保证商业人流的环线,以便前来购物消费的人们。
七景观分析之形大楼为前广场预留出很大的空间,绿化和整体基地风格相适应。
形成有趣而不失灵动的绿色空间。
基地前广场和北侧西侧绿化以中庭花园以水景、低矮灌木、步行道和草坪绿化为主,局部配以高大的树木,塑造更适合休息观赏的区域。
临近卸货平台和停车区域,则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起到遮挡视线,隔离噪音的效果。
给排水方案说明6.1 设计依据(1)有关批文和协议合同(见建筑部分);(2)甲方提供的有关市政给排水资料;(3)建筑提供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平、剖面图;(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1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6.2 设计范围及慨况XXxx大厦建设用地位于00市凯旋路,共二十三层,建筑高度95.50m,为一类高层建筑。
本工程给排水设计范围包括生活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生活污水及雨水系统等内容。
6.3 生活给水设计6.3.1 水源、水压本工程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考虑到生活用水和消防系统的要求,拟从凯旋路和飞龙路各引一条DN200(水表DN150)的管道进入建设用地并沿着建筑物群四周布置成环网,以确保生活及消防用水安全,市政管网压力为0.30MPa。
6.3.3 给水系统室内给水系统为枝状布置,其中:地下二层、一~三层由市政管网压力供水;四层以上由管网叠压设备供水。
6.4 排水系统设计6.4.1污水系统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
为保证较好的排水水力条件和室内环境,污水管道系统设专用通气立管。
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北面凯旋路的市政污水管道。
本工程拟设一座GFRP-4(V=4.67m3)的玻璃钢隔油池及一座HFRP-040(V=40m3)玻璃钢化粪池。
6.4.2雨水系统主楼屋面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10年。
屋面雨水由专用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屋面雨水汇水面积采用00市暴雨降雨强度公式计算q=6500(1+0.462l gP)/(t+17.5)0.9(L/s·hm2),q5=577(L/s·ha)。
裙房屋面雨水采用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30年。
屋面雨水由专用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q5=663(L/s·ha)。
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经室外雨水管排除至北面凯旋路的市政雨水管网。
6.5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6.5.1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水池设在地下一层,有效容量540m3,分为容积相等的两格,每格有效容量为270m3。
在本建筑物顶层设一座有效容积18m 3的消防水箱提供初始用水和保证系统压力。
6.5.2 室外消火栓系统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计。
一次火灾用水量按30L/s计。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在给水环状管网上设若干套室外消火栓。
6.5.3 室内消火栓系统本项目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按消防规范的有关规定来设置。
置于大楼建筑各层。
室内消火栓用水由地下水泵房内的消火栓给水泵供给。
事故时可以由消防车通过消防水泵接合器向大楼加压供水灭火。
6.5.4 自动喷水系统除部分气体防护区域外,本工程自动喷水系统设置于大楼各功能用房。
自动喷水系统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 .m2,作用面积1160m2,设计用水量30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1h。
自动喷水系统灭火用水由地下水泵房内的自动喷淋给水泵供给。
事故时可以由消防车通过消防水泵接合器向管网供水灭火。
6.5.5 气体灭火系统本工程在地下层的发电机房、变配电房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6.6环保与节能设计6.6.1 给水方面(1)埋地给水管道全部采用PE钢网架给水塑料管;室内给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避免了钢管使用时间长产生的锈蚀,大大提高了生活用水的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