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简要回答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简要回答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指幼儿在记忆能力方面的一些独特特点和发展规律。
幼儿时期是记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建立和巩固记忆系统,逐渐形成自己的记忆模式。
以下是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1.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幼儿在记忆过程中,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通常只能记住几个简单的信息。
比如,他们可能会忘记刚刚听到的一串数字或一句话。
这是因为幼儿的短时记忆还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干扰。
2. 对事件细节的记忆较弱:幼儿在记忆事件细节方面相对较弱。
他们往往只能记住事件的大致情节,而忽略了一些细节。
比如,在回忆一次活动时,他们可能只能记住主要的活动内容,而忘记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3. 感性记忆占主导地位:幼儿的记忆主要依靠感性记忆。
他们对于与感官刺激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记住,比如颜色、形状、声音等。
这也是为什么幼儿更容易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来学习和记忆。
4. 记忆过程易受情绪影响:幼儿的记忆过程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正面的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记忆,而负面的情绪则可能干扰幼儿的记忆。
比如,当幼儿感到开心和兴奋时,他们更容易记住与这种情绪相关的信息。
5. 重复记忆对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幼儿通过反复的重复记忆来巩固和加深记忆。
他们喜欢重复听一些故事和歌曲,这有助于他们记住其中的内容。
重复记忆可以帮助幼儿将信息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6. 逐渐建立记忆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使用一些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比如,他们可能会使用联想、编码和分组等方法来记忆信息。
这些记忆策略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
7.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更好地回忆和表达记忆内容。
这是因为幼儿的大脑在这个时期发育迅速,记忆系统逐渐完善。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对事件细节的记忆较弱、感性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过程易受情绪影响、重复记忆对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逐渐建立记忆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逐渐增强。
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
心理学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感觉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D. 知觉的恒常性3、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C. 真动知觉4、当动物能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 D. 心理5、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B. 客观现实6、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D. 绝对感受阈限7、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选择性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A. 感觉适应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冯特10、人的意识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A. 意识的能动性11、心理发展到最高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是 D. 意识活动12、两耳离开声源距离不同所造成的两耳声音刺激的时间差别、强度差别声波位相差是由 D. 两耳距离差13、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 C. 感受器14.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测验法15、产生物体立体深度知觉的最重要线索是 C. 双眼视差16、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C. 差别感觉阈限17、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知觉18、人感觉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C. 感觉阈限19、下列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估计的规律 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20、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捕猎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 C.心理反映形式1、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D. 独特性2、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B. 保持3、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是D语义编码4、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定势5、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D. 双重抑制6、后继的学习和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C. 倒摄抑制干扰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D. 抽象概括能力8、能力是一种 D. 个性心理特征9、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D. 记忆的敏捷性10、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D. 再认11、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 自然前提12、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 常规性思维13、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资料确诊病患;这是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 间接性14、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卡特尔15、当人们在交谈时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C. 表象16、记忆过程包括 A.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17、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C. 斯腾伯格18、智力的最高级表现是 C. 创造能力19、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发散思维20、分析问题并找出问题中主要矛盾的过程是处于问题解决阶段的 B. 明确问题1、气质类型在价值上的评价是 D. 无好坏之分2、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3、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C. 应激4、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 C.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5、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B. 卡特尔6、中国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情绪状态是 A 心境7、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8、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B. 情感9、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10、父母的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独立、合作、社交等良好性格 A. 民主11、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强、平衡、不灵活1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马斯洛13、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C. 气质14、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15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 B.威特金16、乐极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有C. 两极性17、人们喜欢记信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对不喜欢的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表明情绪具有 B. 组织作用18、在家庭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D. 教养态度1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C. 兴奋与抑制过程20、下列哪个选项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C. 直接兴趣1、下列哪项措施可能降低社会惰化 C. 公布群体和个体成绩2、下列属于积极的防御机制的有 A. 升华3、群体中原有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由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水平称之为、 A. 群体极化4、群体讨论的结果可导致群体意见的 B. 极端化5、下列哪项不属于人际吸引的条件 D. 包容性与开放性6、应对压力的正确的方法是 A. 依赖药物7、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包含着深层的 A. 心理估价的问题8、高凝聚力的群体进行决策导致 A. 思维取向一致9、社会助长或干扰现象的发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不大D.在场人数多少10、个体面对陌生人或在公众场合下讲话表现出焦虑属于 A. 广场恐怖症11、儿童思维的守恒性和可逆性是在哪个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12、个体在受到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会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来恢复情绪的平衡;这些方法称之为 A. 心理防御机制13、客体永久性形成阶段在 A. 感知运动阶段14、下列比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 退行15、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原因是C. 挫折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和态度16、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人际交往是出于合群的需要 A.沙赫特17、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个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说明这个人受到了 A. 挫折18、以下几种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的需要是 D. 自我实现的需要19、动物之间的依附或交往行为取决于的需要.. A.本能20、去个体化是由提出的 A. 费斯廷格1二、判断题1、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2、社会化是指个人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注意动摇是一种不好的品质×4、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人;这一学派着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适应指的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提高了感受性..×6、注意就是意识..×7、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其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等人√8、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9、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10、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1、接受学习就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意义的..×2、程序性知识描述的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3、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中介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4、程序性知识描述的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5、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6、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教育和经验影响×7、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活动..√8、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9、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联系的知识×10、功能固着性指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特定功能上认识它×1、强化是指能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分正强化和负强化√2、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3、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神经活动类型有关更多受遗传影响;无好坏之分√4、外在的强化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内在动机×5、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条件或刺激物×6、惩罚是指某种行为出现后所采取的具有减少该反应再次再现的概率的措施√7、负强化就是惩罚.. ×8、场依存型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9、性格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10、气质反映的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1、他人在场是否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决定于任务的性质√2、从众行为是在心理上真正的接受×3、心理健康就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4、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是一种正性力量×5、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身角色的心理技术√6、社会干扰作用:由于旁人在场而使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7、社会惰化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不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8、从众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的×9、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其行为效率必定提高×10、社会促进作用:由于旁人在场而使工作成绩提高的现象√三、简答题1、简列五个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以冯特和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2以詹姆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3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4以魏太默、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5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任答五个2、简述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3、简述格式塔原则主要内容..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1.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表征方式2有关信息的干扰3功能固着4心向2. 简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3. 简述创造性思维具有什么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1、简述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2、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3、简述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1、简述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2、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相似性与互补性个人品质接近性与熟悉性3、简述群体的功能..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四、论述题1、试述注意和意识联系与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不同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参与程度不同..2、试述社会知觉的特殊性..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1. 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谈谈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由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结果可知;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第一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根据这一规律;应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1、注意复习的时间;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2、注意复习的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3、掌握复习的方法;采用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应尽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地进行记忆..另外复习策略还应与其他的学习策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 试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2逻辑一数学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由此告诉我们智力的概念是全面的;单靠纸笔形式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学生的智力;预测他们的未来成就;是片面的..这样实际上只强调了言语和逻辑数学智力;忽略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力;使学生身上许多重要的潜能得不到开发;造成他们在学校成绩优秀;在社会上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为教育理论带来了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1、试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征及其在学习上的表现..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而冲动型学生会出现阅读困难;常伴有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不太好..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 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然而;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这些需要由低到高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级的社会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的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1、如何正确应对挫折一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二改变不合理观念如绝对化、无限夸大后果、以偏概全等不正确的认知方式..只有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三加强修养;勇于实践..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的适应;勇敢顽强的拼搏;反复不懈的磨练;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促进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四优化自身人格品质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2、试分析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及在教育中的注意事项..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落后学生身上的优点;不能及时发现和表扬来促进他转变;使这些优点得不到强化以至消失;使学生更加自暴自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作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要了如指掌;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待班级集体中的人和事;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一分为二地给予评价;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不同字体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系别: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10级组号: 七组实验日期:2013年6月20日同组成员:教师评定:不同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摘要:本实验使用15组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制作三组为不同的颜色(红黄绿)通过记忆并回忆无意义音节旨在测验字体颜色不同是否对记忆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否与颜色的波长有关。
本实验得到结果为:字体的颜色不同,记忆效果有差距。
记忆材料为黄、红、绿,记忆效果最好的是红色,其次是绿色,最差的是黄色。
该影响与颜色的波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短时记忆颜色明度注意力前言:恩格斯曾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各国科学家研究记忆的生理和生化方面,认知心理学家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际上这是对大脑奥秘的挖掘。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
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85年用单音节制作的记忆实验材料,每个音节包括3个外文字母。
第1个和第3个都是辅音,中间是元音,这3个字母的组合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因此称作无意义音节。
无意义音节的优越性是可提供无穷尽的、性质相似的学习材料,并且便于改变和确定数量。
无意义音节虽然本身没有含义,但他可引起被试的联想,而且不同的音节引起的联想多少也不同。
J.A.格莱兹测定了无意义音节的联想值。
让被试在固定的时间内尽量写下对每一个无意义音节所联想出的事物,根据联想到的事物的多少确定无意义音节联想值的高低。
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
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
首先,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比如,一些实验发现,红色被认为能够加快时间的感知,而蓝色则被认为能够减慢时间的感知。
这种现象可能与颜色在大脑中引起的情绪和注意力变化有关。
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兴奋和激动的颜色,而蓝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冷静和放松的颜色。
因此,这些不同的情绪和注意力状态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与大脑中的生物钟和昼夜节律有关。
比如,一些实验表明暖色调的光线(比如红色和橙色)可能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知。
这意味着颜色可能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生物钟系统来影响时间的感知。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与文化和个体差异有关。
不同的文化和个体对颜色的感知和情绪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也可能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涉及到情绪、注意力、生物钟和个体差异等多个方面。
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能
够完全解释这一现象,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冯特D.赫尔姆霍兹2、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B.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C.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D.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3、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A.桥脑 B.中脑 C.延脑 D.间脑4、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知觉。
A.空间B.方位C.深度D.运动5、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这指的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人感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7、关于遗忘的()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在记忆中的作用。
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8、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A.音位B.音节C.词D.短语9、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
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
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10、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这指的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人感11、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词汇理解能力 B.类比推理能力 C.演绎推理能力D.运算速度12、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3、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就是()。
2022年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
A.《论语》B.《论灵魂》C.《神灭论》D.《心理学纲要》2、韦伯定律()。
A.描述了差别阈限的规律B.不适于中等强度刺激C.所得韦伯分数越大,感觉越敏锐D.也称为对数定律3、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机能的脑区主要是()。
A.中脑B.间脑C.小脑D.脑桥4、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5、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6、单一的持续的刺激使感受性()。
A.降低B.增强C.不变D.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强7、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长时记忆规律的是()。
A.系列位置效应B.近因效应C.感觉记忆遗忘D.前摄抑制8、威尔尼克区受损后,将引起()。
A.运动性失语症B.接收性失语症C.听-视失语症D.语义性失语症9、意志力最能体现在()中。
A.动机斗争B.目标确定C.行动方法选择D.决定执行10、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认识D.理智感11、在小学早期阶段,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具有()优势,而男孩子又一般比女孩子具有()优势。
A.语言表达;视觉空间能力B.数学;语言表达C.视觉空间能力;数学D.数学;视觉空间能力12、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
A.智力T+型B.智力T-型C.体格T+型D.体格T-型13、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就是()。
A.特殊迁移B.普遍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4、一般认为,口吃属于()。
A.语言理解障碍B.语言产生障碍C.语言知觉障碍D.语义加工障碍15、下列哪些方法不能用来控制侵犯行为?()A.当孩子发生侵犯行为时,予以积极关注B.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C.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D.尽量减少冲突环境二、多项选择题1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什么是失语症?
什么是失语症?失语症是指与语⾔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类进⾏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的损害。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起来看看吧! ⼀、失语症概述 是指与语⾔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类进⾏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的损害,尤其是语⾳、词汇、语法等成分、语⾔结构和语⾔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基础的语⾔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
这种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说读写的功能障碍。
由于失语症是对符号⾔语的理解和表达障碍,因此也包括与符号系统有关的其他系统障碍,如应⽤⼿势进⾏的能⼒。
⽽且失语症患者也会出现智能改变,如记忆、逻辑思维、计算、注意⼒的改变。
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减退造成的语⾔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阅读和书写障碍。
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学习困难,造成的语⾔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失语症病理 ⾔语功能受⼀侧⼤脑半球⽀配,称为优势半球。
除少数⼈外,绝⼤多数⼈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脑⽪质及其连接纤维。
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失语症。
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语表达能⼒,即运动性失语症;第⼀颞横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对别⼈的语⾔不能理解,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法⽤⽂字书写来表达,是失写症;⾓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字的字⾳及不知其意义,是失读症;第⼀颞回与⾓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物名称,是命名性失语症。
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三、失语症临床表现 失语症为语⾔障碍 听理解障碍 ⼀般认为⾔语听理解的过程是声学⾔语信号的接收,有语⾔学意义的声⾳单位,即⾳素的感知,有特定意义的⾳素序列的标记即词汇和语义的理解,及产⽣多层次意义的语义性单位的复杂相互作⽤,即句法的理解。
2022年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
A.《论语》B.《论灵魂》C.《神灭论》D.《心理学纲要》2、四色说理论无法解释()。
A.色光混合B.颜色感觉C.彩色后像D.色盲3、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4、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
A.恒常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5、病人的恐惧感是属于()。
A.原始情绪B.心境C.激情D.应激6、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波。
A.αB.βC.δD.θ7、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A.2~5B.5~9C.9~12D.无限8、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A.语音知觉B.词汇理解C.句子理解D.课文的理解9、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10、“情绪的认识-评估说”强调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估,反应序列是“情景-评估-情绪”,该情绪理论由提出()。
A.詹姆斯B.坎农C.阿诺德D.沙赫特11、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遗传B.环境C.教育D.情绪12、根据Sigmund Freud的观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可能固定在某个阶段而停滞不前,这是因为()。
A.父母的教育不当造成的B.个体的遗传因素造成的C.需要的过度满足或者过度挫折造成的D.大脑发育不良造成的13、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B.强化理论C.自我实现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14、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15、“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短时记忆编码方式 -回复
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回复短时记忆编码方式是指将信息转化为能够在短时记忆中保持和延长保存的形式。
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所以编码方式对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并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
一、[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定义和作用短时记忆编码方式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存储和处理的形式。
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住和提取信息,以便在一段时间内加工和处理。
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作用是优化信息的保存和提取,使我们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
二、[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类型和特征1. 音频编码:通过声音的特征对信息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主要包括将信息转化为声音,并以韵律、音高、音调等音频特征进行存储和提取。
2. 视觉编码:通过图像的特征对信息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主要包括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图像,并以形状、颜色、空间位置等视觉特征进行存储和提取。
3. 语义编码:通过词汇的意义对信息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主要包括将信息转化为词汇,以词汇的关联、类别、概念等语义特征进行存储和提取。
4. 手势编码:通过动作的特征对信息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主要包括将信息转化为手势动作,并以手势的形态、速度、方向等手势特征进行存储和提取。
这些编码方式的特征在不同情境下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例如,在口语交流中,音频编码更为重要,而在可视化学习中,视觉编码更具优势。
三、[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影响因素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1.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认知特点、记忆策略和习惯对短时记忆编码方式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人更擅长于使用视觉编码,而另一些人则更擅长于使用语义编码。
2. 信息特征:信息的复杂性、相关性和意义性对于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复杂且相关的信息更容易以语义编码方式进行处理。
3. 学习经验:个体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会影响选择合适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
短时记忆再认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再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短时记忆的再认能力,并探讨识别时间、干扰因素对再认准确性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组设计,共有30名被试参与。
每位被试参加5个实验条件,随机次序呈现。
实验条件包括识别时间为2秒、4秒、6秒、8秒和10秒,并分别控制了干扰因素(无干扰、数字干扰、颜色干扰、形状干扰、音频干扰)。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图片,共有50张图片,包括物体、动物、风景等。
实验过程:每个实验条件下,被试首先观看15张图片的幻灯片,每张图片停留1秒。
随后,被试接受再认测试,根据幻灯片中呈现的图片,被试需要选择图片是否在之前的幻灯片中出现过。
当呈现一张新图片时,被试需要选择“否”,当呈现一张之前出现过的图片时,被试需要选择“是”。
被试需要尽可能准确地选择。
实验结束后,记录被试的准确率和平均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根据被试测试结果的准确率和平均反应时间统计,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识别时间:在所有的识别时间条件下,被试的准确率都随着识别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从2秒到10秒,准确率分别为68%、72%、80%、85%和90%。
2.干扰因素:各种干扰因素对再认的准确率和平均反应时间有不同的影响。
数字干扰和颜色干扰对准确率没有明显影响,但音频干扰和形状干扰会显著降低准确率。
同时,在形状干扰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明显增加。
3.平均反应时间:平均反应时间在不同条件下也存在差异。
随着识别时间的延长,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也增加。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识别时间对短时记忆的再认能力有重要影响。
较长的识别时间可以提高再认准确率。
2.干扰因素对再认准确性有明显影响。
形状干扰和音频干扰对再认准确率造成重要的干扰。
3.在进行短时记忆任务时,被试需要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再认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短时记忆的再认准确率受到识别时间和干扰因素的影响。
较长的识别时间和较少的干扰因素可以提高再认准确率。
1(B)方面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生理条件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1.B方面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生理条件的自我认识和评价A.心理 B.生理C.品德D.社会2.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三种其中不属于的是AA.趋向性攻击 B.自卫性攻击C.非自卫性攻击 D.强迫性攻击3.在可见光波范围内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明度取决于它接近——的程度。
B A.绿色 B.白色 C.灰色 D.黑色4.色光混合是一种—A— A.加色法 B.减色法 C.混色法 D.互补法5.下列哪项是取决于光波的波长?AA 色调 B 明度 C 饱和度 D 透明度6.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节,这种现象叫AA 马赫带 B 亮带C 暗带 D 马林带7、三原色理论所说的三种原色是红、绿和(C )A 白 B 紫 C 蓝 D 黄8、态度具有D 。
A.情境性和暂时性 B.稳定性和不变性C.组织性和严密性D.一致性和稳定性9、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10、有些教师甚至在黑板上写字是都知道谁在做小动作仿佛长有一双后眼睛似的这体现了有效管理者的A 特征A 一心多用 B 明察秋毫C 整体关注D 变换管理11、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由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下列哪一项不是认知操作( C )A 获得 B 编码 C 选择 D 提取和使用12.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分为(D)A 理智感B 道德感C 美感 D 以上都是13、如果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的漫骂时的愤怒的心情,一直记到现在。
请问这种记忆的名称叫做:C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14.问题解决策略中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为A A.爬山法 B.逆向搜索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15.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D A.反映B.刺激 C.联结 D.强化16.精神分析中理论中.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称为C A.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 D.都不对17.quot以人为中心quot理论是属于哪个理论流派B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D.格式塔心理学18.成语quot杯弓蛇影quot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D A.功能固着 B.幻觉C.思维定势 D.错觉19.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流派的第三势力.它的基本理论核心是A A.自我实现 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社交需要20.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是B A.巴蒲洛夫B.斯金纳C.华生 D.弗洛伊德21.性别角色认同中.男孩子长大后成了男人这个是性别的A A.稳定性B坚定性C.基础性D.差别性2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c)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 D 正强化23.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B A. 针对学习自主性 B. 人际交往,相互促进C. 个性张扬24. 人民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的活动称为,B A 思维 B 决策C 判断D 分析25.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d)保持一致的过程。
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原理
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原理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方面。
你知道大脑的记忆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原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一、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
时间间隔保持的百分比遗忘的百分比20分钟 58% 42%1小时 44% 56%8小时 36% 64%1天 34% 66%2天 28% 72%6天 25% 75%31天 21% 79%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
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
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二、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
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
这个“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
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
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编号122)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编号12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青山不老因雪白头”是( )。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2.[单选题]12.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 )的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3.[单选题]以下关于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B)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C)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D)求助者更加相信咨询师4.[单选题]一般而言,达到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在( )A)6~8 岁B)7~9 岁C)8、9~10 岁D)11~12 岁5.[单选题]提出毕生发展心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皮亚杰D)华生6.[单选题]具有加工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双重功能的记忆叫( )。
A)感觉记忆D)长时记忆7.[单选题]上课过程中,课室外有人放鞭炮,学生立马探头探脑看课室外,鞭炮声引起学生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8.[单选题]短程心理咨询般在()内完成。
A)2 周B)1-3 个月C)1-3 周D)3-6 个月9.[单选题]咨询师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不能有效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其违背了()原则。
A)善行B)诚信C)责任D)公正10.[单选题]电影、霓虹灯广告按照()制作的。
A)时间知觉B)位动知觉C)错觉D)真动知觉11.[单选题]离差智商是:()A)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B)实际年龄/智力年龄C)智力年龄/实际年龄D)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绝对位置的度量12.[单选题]下列哪个模型是描述书写产生模型( )A)Moates的四阶段模型B)心理运动模型C)Dell的激活扩散模型D)建构-整合模型A)0-2岁B)1-3岁C)4-5岁D)10岁以前14.[单选题]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15.[单选题]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叫()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16.[单选题]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的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脑桥B)下丘脑C)海马D)丘脑17.[单选题]()不是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A)知识经验B)知觉角度C)需要和情绪D)事物特点18.[单选题]系列位置效应被看作是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划分的证据,如果在实验中加快单词系列中每个单词的呈现速度,最可能的结果是( )。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记住电话号码、购物清单还是学习新知识,短时记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短时记忆的机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一:数字串记忆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实验。
实验开始时,每位志愿者被要求记住一串随机排列的数字,例如“2 7 4 1 9”。
然后,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回忆出这些数字。
我们记录下每位志愿者能够正确回忆出的数字个数。
结果显示,志愿者们在回忆数字串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有些人能够轻松地回忆出全部数字,而有些人只能回忆出其中几个。
通过与志愿者的交流,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大多数志愿者在回忆数字串时采用了分组的策略。
他们将数字串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包含2-3个数字。
这种分组的方式有助于减少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果。
此外,志愿者们还会在心里默念数字串,以加深记忆印象。
其次,我们注意到,数字串的长度对回忆效果有一定影响。
当数字串较短时,志愿者们能够更好地回忆出其中的数字。
然而,当数字串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他们的回忆能力显著下降。
这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遗忘。
实验二:图像记忆为了进一步探究短时记忆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另一个实验,这次是关于图像记忆的。
同样,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实验。
实验开始时,每位志愿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不同的图像,例如水果、动物等。
然后,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回忆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像。
我们记录下每位志愿者能够正确回忆出的图像数量。
与数字串记忆实验相似,志愿者们在图像记忆方面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有些人能够准确地回忆出大部分图像,而有些人只能回忆出其中几个。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志愿者们普遍倾向于记住与个人经历相关的图像。
例如,如果志愿者曾经去过动物园,他们更容易记住动物类的图像。
这表明个人经验对图像记忆有一定影响。
其次,我们发现图像的特征对记忆也有一定影响。
2022年伊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伊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当灰色方形纸片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
这种现象称为()。
A.对比B.后像C.知觉D.适应3、患者孙某脑外伤入院后,对语言的听力、理解、阅读和书写能力均正常,惟独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与下列哪个部位损伤有关?()A.左颞叶上回后部B.左额叶中央前回下部C.左额叶额中回D.左顶下叶角回4、当我们看到一个客观对象(如飞机),并对这个对象进行可识别加工,这个认知过程至少到达了()层面。
A.感觉 B.注意 C.知觉 D.记忆5、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这指的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人感6、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波。
A.αB.βC.δD.θ7、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长时记忆规律的是()。
A.系列位置效应B.近因效应C.感觉记忆遗忘D.前摄抑制8、对语音的识别过程是()。
A.语音知觉B.词汇理解C.句子理解D.课文的理解9、马斯洛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时,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10、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下面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心境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B.心境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C.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自我防御能力,对人的身体肯定有好处D.激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11、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词汇理解能力 B.类比推理能力 C.演绎推理能力D.运算速度1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教育C.社会活动D.遗传13、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普通心理学是非题
《普通心理学》习题——是非题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错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错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错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错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错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错7.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对8.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和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错9.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错10.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错11.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12.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错1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错1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错15.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对16.感觉依赖与刺激的特性,但不依赖于感觉系统的性质。
参考答案:错误(也依赖于感觉系统的性质)17.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18.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参考答案:正确19.近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远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参考答案:错误(近刺激改为远刺激,远刺激改为近刺激)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特殊的能量,但在性质上不互相区别。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引言:短时记忆(简称STM)是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能够暂时保持这些信息在意识范围内的能力。
短时记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习记忆、情绪体验、决策制定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理解短时记忆的原理和机制对人类认知研究、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
方法: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包括男性和女性。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显示器和计算机软件,以及一系列图像作为刺激。
图像包括10个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正常视觉测查法,包括两个任务:图像呈现和识别任务。
图像呈现:受试者坐在计算机前,实验员在显示器上呈现一系列的图像,每次呈现4个图像,时间为2秒。
然后显示器消失,受试者需要在5秒的时间内回忆刚刚呈现的图像。
识别任务:在图像呈现任务之后,实验员再次在显示器上呈现一组图像,其中包括之前呈现的图像和新的图像。
受试者需要根据之前的记忆,选择出之前呈现过的图像,并记录选择结果。
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在图像呈现任务中,受试者的准确率为75%。
2.在识别任务中,受试者的正确率为80%。
3.受试者在图像呈现和识别任务中的反应时间相对较短。
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短时记忆的图像编码和记忆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反应时间。
这可能是由于短时记忆在视觉编码过程中的特征提取和整合能力较强的原因。
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受试者在识别任务中的准确率高于图像呈现任务,这可能是因为在识别任务中,受试者可以通过对比之前呈现的图像和新图像的差异来进行选择。
而在图像呈现任务中,受试者需要仅凭记忆进行回忆,相对更加困难。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初步探索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在短时记忆的图像编码和记忆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反应时间。
然而,受试者在图像呈现任务中的表现相对较差,可能是因为该任务要求受试者仅凭记忆进行回忆,相对更加困难。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一、引言短时记忆是人类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负责临时存储和处理来自感觉系统的信息。
在研究短时记忆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探究视觉编码在短时记忆中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通过以图像为刺激的试验,来揭示短时记忆中的视觉编码过程。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设计。
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的图像,并在每个试次结束后,根据记忆进行选择。
2. 参与者:共招募了30名参与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无视觉或认知障碍。
3. 刺激材料:实验中使用了一组30张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纹理。
4. 实验过程:a) 记忆编码阶段: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张图像,持续时间为3秒。
期间,参与者可以任意观察图像。
b) 延迟阶段:在记忆编码阶段结束后,参与者需要进行一个延迟期,持续时间为10秒。
c) 验证阶段:延迟期结束后,参与者被呈现一个新的图像,并被要求判断是否是在记忆编码阶段中看到的图像。
i) 如果参与者选择"是",则视为正确。
ii) 如果参与者选择"否",则视为错误。
d) 重复上述过程30次,每次都使用不同的图像。
三、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参与者在验证阶段的正确率。
2. 结果分析:将参与者的正确率进行平均,得到整体的正确率。
然后,根据参与者的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等因素,进行ANOVA或t检验等统计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1.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短时记忆中视觉编码的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刺激特征、个体差异等。
2.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短时记忆中视觉编码的效果,并验证了某些影响因素。
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理解人类短时记忆的机制和视觉编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五、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1. 局限性:本实验的样本数量较少,且样本特征较为单一,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对同一产品设计了两则广告,观察并分别记录观看广告的人次。
此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访谈法D.自然实验法2、由于人的两眼之间约有65毫米的距离,因此在注视同一非平面物体时,两视网膜上所得映像不完全重合,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视差B.双眼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D.双眼视轴分散3、根据J.LeDoux(1986,1993,1996)的研究表明,以下哪个脑区是情绪过程的重要区?()A.海马回B.杏仁核C.丘脑D.扣带回4、在一个暗室里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现象叫做()。
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5、在情绪反应中,与愤怒情绪产生关系最密切的神经中枢是()。
A.杏仁核B.小脑 C.桥脑 D.延脑6、前注意加工过程是()。
A.无意识的B.意识的C.感觉加工D.非意识的7、在记忆系统中,具有加工处理信息和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工作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8、去年,5岁的Tom在向妹妹解释他们的哥哥不呆在家里,会说“No he coming”,但今年他改成了“He’s not coming”。
这说明今年Tom已经在哪一方面有所进展?()A.语言敏感性B.语义C.单词层面D.句法9、()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A.认知C.意志D.个性10、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认识D.理智感11、阜南提出了()。
A.群因素说B.智力三维结构模型C.二因素说D.层次结构理论12、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
A.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B.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C.心理活动的特质和类型D.心理活动的情绪、意志、性格的外在表现13、根据学习水平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色盲与智商的关系_瞬间记忆与智商关系
色盲与智商的关系_瞬间记忆与智商关系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
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色盲与智商的关系_瞬间记忆与智商关系,希望大家喜欢!色盲与智商的关系一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
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
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
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
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
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
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
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
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
理论上全色盲的人的眼里应该只有黑白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趣的是红色盲的人照样能分辨出红色信号灯,同样绿色盲的人也能分辨出绿信号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单色盲的人对于三原色是能分辨的,但对于如橙色,淡黄等复合色就分不清了。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
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
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
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
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不同字体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10级
组号: 七组实验日期:2013年6月20日同组成员:
教师评定:
不同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使用15组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制作三组为不同的颜色(红黄绿)通过记忆并回忆无意义音节旨在测验字体颜色不同是否对记忆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否与颜色的波长有关。
本实验得到结果为:字体的颜色不同,记忆效果有差距。
记忆材料为黄、红、绿,记忆效果最好的是红色,其次是绿色,最差的是黄色。
该影响与颜色的波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短时记忆颜色明度注意力
前言: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各国科学家研究记忆的生理和生化方面,认知心理学家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际上这是对大脑奥秘的挖掘。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
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85年用单音节制作的记忆实验材料,每个音节包括3个外文字母。
第1个和第3个都是辅音,中间是元音,这3个字母的组合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因此称作无意义音节。
无意义音节的优越性是可提供无穷尽的、性质相似的学习材料,并且便于改变和确定数量。
无意义音节虽然本身没有含义,但他可引起被试的联想,而且不同的音节引起的联想多少也不同。
J.A.格莱兹测定了无意义音节的联想值。
让被试在固定的时间内尽量写下对每一个无意义音节所联想出的事物,根据联想到的事物的多少确定无意义音节联想值的高低。
一般说来,联想值较低的无意义音节用作学习记忆的实验材料较好。
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下面为不同颜色的波长排序:红光605~700nm、橙光595~605nm 、黄光580nm~595nm 、黄光绿560~580nm 、绿光500nm~560nm 、蓝光绿490~500nm 、青光480~490nm、蓝光450~480nm 、紫光400~435nm 。
我们的视网膜含有杆状和三种锥状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对黄色的光特别敏感,三种锥状细胞则分别对红光、绿光和蓝光最为敏感。
由于这种视觉结构,人最容易分辨红色和绿色。
虽然黄色与蓝色也容易分辨,但因为眼球对蓝光敏感的感光细胞较少,所以分辨颜色还是以红绿为佳,所以本次实验变量选择红、黄、绿三种颜色。
选择这三种颜色的又一个原因是红、黄、绿三颜色波长依次降低,红绿波长之差大于红黄。
所以本实验的实验预期红色的无意义音节回忆最多,其次是黄色无意义音节最后是绿色无意义音节。
材料和方法:
被试
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大三学生24个人,11男13女,年龄在20~23周岁,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
以前未做过类似实验。
实验仪器和材料
实验仪器:电脑、纸、笔、PPT
实验材料:
15组无意义音节制作成红、黄、绿三色做成PPT,用PPT播放进行呈现,设置每2s呈现一张。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三水平组间设计,自变量的三个水平为实验材料为红、黄、绿三种颜色,因变量为被试对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用回忆的正确个数表示。
本实验的实验材料虽然选用无意义音节,但无意义音节对于某些被试也可能存在某些意义,是本次实验的额外变量之一。
另外,因为采用组间设计的方式,被试记忆水平可能存在差距,因此,实验前进行了与测验,将被试用匹配法进行分组,尽量保证三组中被试记忆水平一致。
实验程序
1、打开实验材料制成的PPT,给被试呈现指导语:下面,在屏幕的中间将呈现一组由3个
字母组成的词,每组呈现2s,一共呈现15组,你的任务是记住每一组词,并在呈现完毕后写到纸上。
2、给被试呈现材料,开始测验
3、被试进行回忆并呈现
4、将实验结果整理,记录正确个数
结果:
表1:实验材料为红、黄、绿三颜色时被试的记忆效果
实验材料颜色红黄绿
记忆效果(个数) 3.43 1.71 2.14
图1:记忆效果图
将材料颜色红—黄记忆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p=0.003<0.05,
将材料颜色红—绿记忆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p=0.004<0.05,
将材料颜色黄—绿记忆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p=0.780>0.05.
分析和讨论:
由表1和图1可知,实验材料分别为红、黄、绿时记忆效果有差距,实验材料为红色记忆效果最好,实验材料为黄色记忆效果最差,绿色效果居中。
根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的配对样本T检验,材料颜色为红和黄、红和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黄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色光的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其次是黄色,波长最短的是绿色,而由实验结果可知,记忆效果最好的是红色,其实是绿色,最差的是黄色,由此看来,记忆效果不是随着波长的减小而逐渐降低。
再者,红绿之间波长大于红黄,上述结果中对实验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p(红绿)>p(红黄)即红绿之间差异不如红黄之间差异显著,因此记忆效果不是随字体颜色的波长增大而提高,与实验预期不相符.
本实验的实验材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幻灯片背景为白色,白色与黄色之间明度相比白红,和白绿而言更相近,所以使黄色给人的视觉对比不强烈,被试感受到的刺激小,所以实验材料的背景可能对实验有影响。
结论:
字体颜色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该影响与颜色的波长没有关系。
红、黄、绿三色中,红色字体记忆效果最好,其次是绿色,黄色记忆效果最差。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主编《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100-120
[2] 彭冉玲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8-224
百度百科:记忆/view/86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