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常规分析

原油的常规分析
原油的常规分析

原油的常规分析

1、原油常规分析的目的

油田原油常规分析的目的是为开发新油田(或新油区)、油田生产管理等提供分析数据,为油田开发、地面工程的科研设计以及伴生气和轻烃为原料的化工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主要有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胶质和沥青质、硫含量、族组成、析蜡点、屈服值、机械杂质、含盐量、水含量、酸值、饱和蒸汽压、闪点(开口、闭口)、比热、爆炸极限、实沸点蒸馏、微量元素(Ni、V、As、Pb、Cu、Fe)、元素(C、H、N)等,根据油田开发、集输设计、矿场加工、地面建设、外输等目的的不同,内容有所增减。

原油采样采用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1)密度

国标规定的原油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分别为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方法(密度计法),GB/T13377—石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B/T2540—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方法(比重瓶法)。在原油常规分析中主要用密度计法。(2)粘度

原油运动粘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及粘度指数计算法,GB/T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及粘度指数计算法,

SY/T0520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国内石油系统普遍采用GB/T265方法来测定原油粘度。

运动粘度(υt)的单位为mm2/s,动力粘度(ct)的单位为mPa.s,两者的换算关系为:ct=vt·ρt,ρt为温度t℃时试样的密度。

(3)凝固点

凝点是指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凝点和倾点其物理意义基本相同,均可决定试样的低温流动性,决定贮运的条件。

测定原油凝点(倾点)的主要方法有:GB/T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3535《石油凝点测定法》,SY/T0541《原油凝点测定法》。

(4)含蜡、胶质和沥青质

原油蜡含量是指存在于原油中蜡的总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原油蜡含量的测定方法是ZBE21002《原油中蜡含量测定法》,该方法是用氧化铝吸附,溶剂(苯—丙酮二元混合溶液)脱蜡测定原油中的蜡(包括饱和烃的蜡和芳香烃蜡的总和)含量。

目前国内无测定原油中胶质含量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参照SH/T0509和ASTMD4124测定原油中胶质含量的方法正在编写中。国内大多采用氧化铝吸附法。也有采用白土—硅胶作吸附剂的。

原油中沥青质是一些中性的非烃化合物,不溶于低沸点的饱和烃(如石油醚、正庚烷)和乙醇中,在芳香烃(如苯)中可溶。目前国内外测定原油中沥青质含量的标准方法均为正庚烷沉淀法,主要有IP143《正庚烷沉淀法测定沥青质》、DIN51579《沥青质含量测定法》(正庚烷沉淀法)、SH/T《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从胶质加沥青质中减去沥青质,即可得到原油中胶质的含量。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也是原油分析的重要项目,该分析执行SY/T5779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适用于原油中正庚烷以前的轻烃、C8~C40正构烷烃等烃类化合物的全烃分析,其分析结果为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3、地层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执行SY/T5542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测试仪器为柱塞或活塞式PVT仪,仪器额定工作温度不低于150±0.5℃,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

50MPa。

试样分析过程包括仪器仪表标定与检定、样品检查、转样、地层原油的单次脱气、恒质膨胀试验、多次脱气实验、地层原油粘度测定等物性分析及计算过程。

原油综合评价报告样本

马瑞-16原油评价报告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1月

项目负责人: 段永生 项目参加人: 技术研发中心实验人员报告编写人: 李潇段永生 审核: 李剑新

前言 根据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处的要求, 于 5月至 12月期间对马瑞-16原油进行基本评价。马瑞-16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及原油和馏分油的性质分在佛山中油高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进行。本次原油评价与中国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原油评价分析数据对比, 本报告中标注”*”号既为评价数据, 以此考察了近五年来马瑞-16原油的变化趋势。 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及性质分析是根据国家推荐标准(GB/T)和行业推荐标准(SH/T)进行; 一些特殊的分析项目采用了《原油评价方法》推荐的RIPP(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方法和ASTM(美国材料协会)方法。报告上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均采用《原油评价方法》推荐的方法。 1. 原油性质 9月, 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在高富原油罐区采集马瑞-16原油样品, 并进行了原油全分析, 原油性质分析数据见表1, 同表列出完成的原油分析数据。 马瑞-16原油样品外观呈黑褐色, 在常温下流动。该原油的20℃密度为955.5 kg/m3; 酸值较高, 为1.74mgKOH/g; 蜡含量较低, 为3.03w%; 凝点较低, 为-12℃; 硫含量高, 为 2.80w%, 属高硫原油。金属中镍、钒含量较高, 分别为37.6μg/g、 94.8μg/g; 钒含量大于镍含量, 呈典型海相生油特性。按照原油的硫含量和关

原油基本分析.doc

第三节原油基本分析 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 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 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 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 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 其它的12%乍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 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价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美国、中国和南美洲等地也有很大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加仑。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 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8桶。 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Ignacy ?ukasiewicz )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 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 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10世纪时他们使用 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石油」一词首次在梦溪笔谈中出现并沿用至今。[1]古代 波斯的石板纪录似乎说明波斯上层社会使用石油作为药物和照明。 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的街道上铺有从当地附近的自然露天油矿获得的沥青。9世纪阿塞拜疆 巴库的油田用来生产轻石油。10世纪地理学家阿布?哈桑?阿里?麦斯欧迪和13世纪马可?波罗曾描述过巴库的油田。他们说这些油田每日可以开采数百船石油。 现代石油历史始于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武卡谢维奇(Ignacy ?ukasiewicz )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第一座现代的油矿。这些发明很快就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了。1861年在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当 时巴库出产世界上90%勺石油。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为夺取巴库油田而展开的。 19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缓慢,提炼的石油主要是用来作为油灯的燃料。20世纪初随着内燃

油品化验员工作总结

篇一:《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三篇》 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三篇 第一篇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虽然忙碌,但是收获也是很多的。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在化验室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年来的工作很紧张,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煅练,我感觉自已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时刻加强自身学习,强化个人能力,提高业务素质。 化验室工作连接着生产与销售等环节,可靠的数据提供说话的依据。因此,做好化验室工作非常重要。我做为一名化验人员,要想干好化验室的工作,就必须要强化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我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钻劲,边干边学,勤思考,多积累,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是系统学习了化验方面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掌握化验知识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理论水平。二是通过学习,掌握了各项化验的理论依据、工作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流程。三是学习熟记相关的管理制度,诸如化验室检验工作的管理,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化验室药品的管理,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化验室资料、档案的管理以及化验室环境的管理等。 二、认真态度、客观严谨。 我作为一名化验员,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日常的分析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勇于负责,严格执行化验室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和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不真实、不合理的数据严格进行复查审核,确保数据正确不出问题再进行上报。 三、加强安全意识,搞好环境卫生。 由于化验室的药品较多,所以工作中安全意识尤为重要,要坚持安全不放松,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熟记各项安全措施于是不能慌。再就是环境卫生,也很关键,我们的检测都是以干净、良好的环境卫生为前提的。各种玻璃仪器使用前后都必须洗净,使用完毕后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打开窗户使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地面及工作台无尘土、碎纸片等,每天下班前打扫一次卫生,即使将废弃物清理干净。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变化及相应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原油行业分析报告

一、原油背景知识介绍 发现历史 1.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石油的国家,900年前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在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发现和考察了鹿延境内石油矿藏与用途,并对石油的属性和用途有文字记载。沈括当时认为石油的主要用于烟墨制造,虽然这与石油当今的主要用途并不一致,但沈括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预见日后得以了验证。中文中“石油”一词也是由沈括提出。 2.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 18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超过了煤炭所占比例的38.8%。此时,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带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这一年,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一战前,石油主要用于照明,美国和俄罗斯是当时的主要产油国和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作为燃料的高效和轻便性得以彰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这使得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在“墨西哥湾时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原油的成分 原油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4%),氢(14%),硫(1到3%)--其中含硫物质主要为硫化氢、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氮(低于1%)--主要来自于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氧(低于1%)--主要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低于1%)有镍、铁、钒、铜、砷等,盐类(低于1%)包括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 原油的主要用途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原油储存和装卸的基本要求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 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 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 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 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原油成分分析

石油成分分析 (一)、汽油 汽油,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二)、柴油 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10,5,0,-10,-20,-30,-50七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 轻柴油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同车用汽油一样,柴油也有不同的牌号。划分柴油的依据是凝固点,目前国内应用的轻柴油按凝固点分为6个牌号:10#柴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35#柴油和-50#柴油。选用柴油的依据是使用时的温度。柴油汽车主要选用后5个牌号的柴油,温度在4℃以上时选用0#柴油;温度在4℃---- -5℃时选用-10#柴油;温度在-5℃---- -14℃时选用 -20#柴油;温度在-14℃---- -29℃时选用-35#柴油;选用柴油的牌号如果低于上述温度,发动机中的燃油系统就可能结蜡,堵塞油路,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三)、重油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黏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的(约~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大型蒸汽轮

石油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截至到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的加油站共计达到36350座,占全国75000座加油站的近一半。然而,两家企业拥有的加油站虽然数量多,但都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得来的,它们为此投入的巨额资本要用10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而于近日出台的有关石油市场的新办法和新政策,又为它们之间的竞争火上浇油。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石油市场可谓变数频生,国际上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展开军事行动等事件的影响,而国内则受十月底由国家经贸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的影响,使原本就不很平静的石油市场上又掀起阵阵波澜。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办法和规范我国成品油市场的行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必将引发我国石油行业两大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一场石油大战。 政策斜向两大巨头 为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五部委发布的《意见》规定,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成品油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集中批发。有关人士认为,这为今后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油集团的竞争埋下了伏笔。 在今年7月24日结束的全国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会议上,面对来自各省市经贸委市场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经贸委官员明确提出要求:今后新批准建设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负责建设,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加油站。主管部门的意思很明显,收紧成品油的市场准入关口,既是利用入世前的一段有限时间和入世后的过渡期,向两大集团倾斜,尽快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也是为了尽快结束石油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然而,这一项政策,让两大集团的加油站扩张战又有了新招数。两大集团包办新建加油站的步伐和雄心得到了进一步膨胀。 “5分钱”小战与“加油站”大战 今年8月12日,中石化和中石油在上海加油站供应的汽油首次以不同的幅度降价,供应量最大的90号汽油中石化加油站的零售价从每升2.58元降到2.41元;中石油则降至2.36元。上海市场上首次出现两种油价,二者之间仅有5分钱之差。但有关人士称,“5分钱之战”预示着两大集团在上海的油价大战拉开帷幕。 几年来两集团一直未在上海市场展开零售价格战。而这次中石油集团表示,本次上海汽油价格不同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的体现,公司有这方面的优势就要通过市场体现出来,与对手展开竞争。 看来,新办法中规定的石油零售浮动范围从5%扩大到8%更有文章可做,即扩大了降价空间。 其实,在此以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并没有通过对石油价格的浮动的不同而展开过分激烈的竞争,但双方并未放弃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上的争夺。记者了解到,两大寡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对加油站的争夺和扩建上。 据统计,去年中石化在全国范围内新增了9000多座加油站,整

看懂油品检验报告一

柴油篇 大家都知道其中车用汽柴油地常规检测项目有:密度、馏程、铜片腐蚀、硫醇硫、蒸气压、氧化安定性、苯含量、氧含量、硫含量、水分和机械杂质、实际胶质、残炭、辛烷值、十六烷值等,还有柴油润滑性、多环芳烃检测等项目地检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得到一份赋含检验人员心血,标明检验项目和数据地《检验报告》,如何看懂油品质量呢?下面我们就对油品检验特别是车用汽柴油检验常用项目进行相关解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油品地各项性能含义 、油品地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地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地温度范围.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地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地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地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地标准燃料中异辛烷地体积百分数表示.测定辛烷值地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地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地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和较高地发动机转速(一般达转分)地苛刻条件为其特征地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地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地发动机转速(一般达转分)地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地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地辛烷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油品蒸发能力地大小和油品在管道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地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地倾向.汽油地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地可能性也大,在贮运中,蒸发损失也就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地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地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地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地.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地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地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地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博士试验——在升华硫存在下,用亚铅酸钠和轻质石油产品作用,以检查油中硫醇或硫化氢地试验. 、闭口闪点——用规定地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地闪点,以℃表示. 、开口闪点——用规定地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地闪点,以℃表示. 、燃点——规定地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地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到规定时间所需地低温度,以℃表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没有火焰时,自发着火地温度,以℃表示. 、十六烷值——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地一个约定量值.在规定条件下地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发火滞后期地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地体积百分数表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六烷指数——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地一个计算值.该值从柴油地标准密度和馏出温度计算而得.一般是在没有十六烷值机或试样少到不能进行标准发动机试验时采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地最高温度.凝点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地项目.油品中地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地油样开始连续流动时地最低温度.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在低温下地流动性,今后我国将用倾点来表示其低温流动性. 不同原油,其油品地倾点与凝点差值不一样,一般倾点要比凝点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石油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财务分析报告

1、中国石油的公司简介 1.1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组过程中,中油集团向公司注入了与勘探和生产、炼制和营销、化工产品和天然气业务有关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 公司于2005年9月15日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实施配售并上市。股权结构:总股本为175,824,176,000股,其中国家股158,241,758,000股,占总股本的90%;外资股(H股及美国存托股份)17,582,418,000股,占总股本的10%。 1.2 经营范围 ◆石油、天然气的勘查、生产、销售;炼油、石油化工、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 ◆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 ◆石油勘探生产和石油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油气、石化产品、管道生产建设所需物资设备、器材的销售(国家规定的专营专项除外); ◆原油、成品油进出口;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经营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 ◆经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转让权益的对外合作合同项目的石油勘探开采生产业务。

1、公司近三年前三季度财务报表 (单位:万元)

3.公司财务指标计算 3.1 2009年财务指标计算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7069700/41297600=0.8976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7069700-10192100)/ 41297600 = 0.6508 3)现金比率=年经营现金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1859400/41297600 =0.2872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54327300/142487000= 0.3812 5)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42487000/88159600= 1.6162 6)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54327300/88159600= 0.6162 7)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88159600/142487000= 0.6187 8)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68301900/[(123114000+142487000)/2] = 0.5143 9)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68301900/[(26229200+37069700)/2] = 2.1581 10)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68301900/[(2011300+2806300)/2] = 28.3787 11)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40968100/[(8207100+10192100)/2] = 4.4532 1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本 =8414700/[(123114000+142487000)/2] = 0.0635 1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8414700/68301900= 0.1232

石油基本面分析之基础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V->Xin->公-中-好:德吉氪糖) 1.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Primary Energy & Secondary Energy) 一次能源指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全球一次能源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能、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等(注:水能单独划归为一类)。 相应地,二次能源指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2019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576百万兆(1018)焦耳,同比增长1.3%,增速相比2018年的2.8%有所回落。 (注:BP公司统计水能和可再生能源时以该资源发电量为基准)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分品种来看,基本上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呈三足鼎立之势,2019年三者消费量占比分别为33%、24%和27%。通过各品种占比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过去二十年间,石油消费量占比是处在下降趋势中的,从近40%减少了7个百分点,这部分的份额大多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占据,可见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环保,可再生能源以及相对更加清洁的天然气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我们的第一消费来源,并且在可见的未来还将继续承担重要的角色。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分地区来看,美洲、欧洲、非洲以石油为第一消费来源,其次是天然气;而独联体地区和中东则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比均超过了50%,其次是原油;亚太地区则更为特殊,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占比47.5%(尤以我国为代表,最右一列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煤炭消费占比达到了57.6%),其次是原油。

油品分析实验思考题总结

实验报告思考题 一.石油产品酸值测定 1、酸值测定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答:①根据酸度酸值含量大小,可判断石油产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一般说来,石油产品酸度或酸值越高,其中所含酸性物质越多。反之,酸度或酸值越小,酸性物质含量少。 ②酸度或酸值可大概地判断石油产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能。石油产品中的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低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其含量多及有水存在时,就能腐蚀金属。有机酸分子越小,腐蚀性越强。 ③判断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柴油的酸度对柴油机的工作状况有较大影响,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积炭增加,造成活塞磨损和喷嘴结焦。如果酸度过高,可能是酚类或硫醇含量过高,这不仅会影响石油产品的颜色安定性,而且燃烧后生成的有害气体会腐蚀机件和污染环境。 ④根据酸值大小可判断使用中润滑油的变质程度。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氧化逐渐变质,表现为酸值增大,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就应更换新油。 2、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配制浓度为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答: 3、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选择95%乙醇作为抽提液? 答:1.因为油品中某些有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乙醇是大部分有机酸的良好溶剂。 2.乙醇属于两性溶剂,酚酞等指示剂在乙醇中的变色范围与在水溶液中相差不远。 3.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等,用乙醇作为溶剂,终点比水溶液敏锐清晰, 部分原因是由于弱酸盐的醇解比水解慢多了。 4.在水溶液中起干扰的某些化合物如水解的酯等,在乙醇中可降低或避免它们的干扰。 5.采用95%乙醇,其中含有5%的水,有助于矿物酸的溶解。 4、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两次煮沸5分钟的条件? 答:为了驱除二氧化碳对测酸值的影响,如不煮沸除去二氧化碳,会使酸值测定的结果偏高,如冷却后滴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5、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滴定时间不超过3min? 答:BTB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因试油带色的影响,其终点颜色为蓝绿色。在每次滴定时,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3min。 二.石油产品闪点(开口)及燃点测定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下面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一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各国纷纷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迅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下,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难开采、高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在持续,原油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下降的储采比意味着原油开采量的增加速度大于探明储量增长速度,此时原油价格会上升,生产者降低产量的同时会增加勘探力度,随着储采比逐渐上升,原油价格得以回落;反之亦然。因此,储采比决定原油价格的长期走势。 (2)需求因素。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性分析

石油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对以原油为主的石油资源需求旺盛,因此对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应有充分的认识,特别应正确认识国内原油的特性,将国内有限的资源用好用足。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油田应在419个以上[1]。近几年来石油工业又有了较大发展,并相继发现了一些新油田。要对这么多的油田生产的原油进行逐一分析是不可能的。即使将它们划成大的油区,也很难进行全面的介绍。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原油产量较大、原油性质代表性较强的油田作为讨论的对象,并按密度将这些油田所产原油分成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进行分析。目的是想让读者对我国原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我国原油的生产情况[1~4] 解放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从1904年到1949年的46年间,只有台湾的苗粟、陕西延长、老君庙以及**独山子等少数几个油田,生产原油的总量仅为308万吨。解放后,我国的石油工业经历了恢复和创业、迅速提高以及稳步发展等几个阶段,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1955)、冷湖(1956)、鸭儿峡(1956~1958)等油田。随后,又发现了大庆(1959)、胜利(1964)、大港(1964)、辽河(1967)和任丘(1972)等几个大油田。1980年后,在**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等三大盆地又发现了大量的工业油流。此外,海上油气资源也得到了较快的开发和利用,相继发现了埕北、渤中、绥中、锦州、流花、西江、惠州、秦皇岛、蓬莱等海上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的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1990年至今,我国原油的生产基本维持在1.4~1.6亿吨之间。表1列出了自1993年以来我国主要油田原油产量的情况。 表1列出的原油基本上是我国的主要原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分析的这些原油的特性都是近期原油评价的结果,而且由于油田的复杂性,这里提到的原油的特性只是该油田份额较大的外输原油的性质。如胜利管输原油的性质与齐鲁石化进厂原油的性质是不同的,但我们分析时,选用的是份额较大的胜利管输原油的性质。 表1 我国主要原油的产量 原油产量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大庆5450.2 5300.0 5150.2 5013.1 4840.0 4640.0 胜利2665.2 2675.0 2668.0 2671.5 2665.5 2674.3 辽河1430.4 1401.0 1385.0 1351.2 1322.1 1283.2 ** 898.5 920.0 968.3 1005.0 1060.1 1111.1 长庆430.1 464.0 520.1 610.1 701.6 811.0 延长211.9 246.0 316.4 380.2 552.9 720.9 塔里木418.6 435.0 472.6 502.0 525.3 538.4 吉林380.1 375.0 404.3 444.0 475.1 505.5 大港410.0 400.0 395.2 393.9 421.0 488.4 华北468.1 456.0 450.7 438.0 435.2 432.3 中原375.4 377.0 380.2 380.0 361.6 335.1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