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培训教材PPT(54张)

合集下载

水准仪培训 PPT课件

水准仪培训 PPT课件
16
水准点标志
17
水准点的保护注意事项
埋设水准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址:水准点选址应考虑长期使用,不会因为施工 而受干扰的地区。
2.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并组成水准网。 3.水准点尽量与观测点相近,距离不超过100M,以保证
观测的精度。 4.水准点应避免埋设在低洼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 5.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涨影响,水准点的埋置深度至少
2、两个水准点之间距离太远,一次水准测量根本 不能实现,这时就需要转点来保证测量的连续性。
19
二、转点的选择和跑动注意事项
1. 在选择转点时应保持前后视距相差不宜过大, 而且转点应把尺垫安放牢固后方可使用。
2.转点跑动时同一个转点由一个人操作立尺,在 转动水准尺时应保持水准尺竖直,且都放置在尺 垫的顶部圆弧凸起的最高点。
22
3.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1)仪器选择:DS3或者精度更高的水准仪。 2)水准尺的选择:双面尺(红黑双面尺) 3)路线最远距离:16Km 4)闭合差:平地20√L;山地6√n。 5)其他技术要求详见相关工程测量规范。
23
三角高程测量
1.在平坦地区,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水 准测量的方法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在山区 或者测量高墩的高程,采用水准测量难度 较大。因此往往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来测 定控制点的高程。这种方法虽然精度低于 水准测量,但不受地面高差的限制,且效 率高,所以应用甚广。
查架腿螺丝是否松动、架腿及着地脚尖部位是否晃动) (8)夜间标高及平面测量观测注意事项; (9)采用一般函数计算器计算标高数据的注意事项(防止误按导
致Ans数据发生异常变化导致计算结果有误),使用编程计算器注 意计算器特别的关键程序的保护(防止无关人员擅改程序,造成 计算结果错误)

[PPT]水准测量知识培训讲义

[PPT]水准测量知识培训讲义
三、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水准仪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与读数 ✓ 读数:
0.730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一、水准点及水准路线 1.水准点
(1)定义: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2)表示:BM12 AB (3)设置:永久性;临时性 使用方便,便于保存。
国家等级水准点
Σ 5.358 3.867 2.209 0.718
∑a–∑b=5.358 – 3.867=1.491
计算
∑h=2.209 – 0.718=1.491
检核 HB – HA=51.491 – 50.000=1.491
HB – HA=∑h=∑a – ∑b (计算无误)
备注 HA=50.000m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观测步骤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 观测步骤
已知HA, 求高程HB,中间临时放置标尺的过度点1, 2….称为转点, 起高程传递作用, 常用ZD表示,
实测时转点上应使用尺垫 。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 每测站高差: • 各测站高差之和: • 待定点B点高程:
❖ 三、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1.计算检核
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不能检核观测和 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2.测站检核
✓ 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 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 双面尺法:是仪器的高度不变,而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 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 差,相互进行检核。

§2-3 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 1.计算高差闭合差

水准仪测量教学课件PPT课件

水准仪测量教学课件PPT课件

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开始测量
建立基准点和转点
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点作为 基准点,并在需要的位置设置转 点,以便在测量过程中进行校准 和调整。
将水准仪放置在基准点上,调整 好仪器,然后依次测量各转点和 测量点的高程。
确定测量点
根据测量任务和目的,在测量区 域内确定需要测量的点,并做好 标记。
数据记录和处理
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测量结果。
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安全规定
在使用水准仪时,应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仪器稳 定可靠。
避免碰撞
在使用水准仪时,应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 以免损坏仪器。
ABCD
注意环境因素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 等,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测量误差。
未来发展展望
智能化、自动化是未来水准仪发展的 重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水准仪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将更 加广泛
新的测量技术如激光雷达、三维扫描 等将逐渐应用于水准仪中
水准仪将与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结 合,实现更高效、精准的测量作业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确操作仪器
按照水准仪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仪器,避免因操 作不当造成测量误差。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01
02
03
测量误差
如果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应重新进行测量,并检查 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读数不准确
如果读数不准确,应检查 望远镜是否清洁,以及读 数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仪器故障
如果仪器出现故障,应及 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或更换。
读数
记录
读取标尺读数时,应保证视线与标尺垂直 ,以减小误差。同时,要避免过度调整气 泡,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最新水准测量培训课件

最新水准测量培训课件
• 1.测站观测程序
• • • • • • • • • • •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偶数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数 测站相同。
高程系统
• 地面点的高程:是指地面点到某一高程基准面的垂 直距离。 • 海拔高:也叫绝对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 面。即地面点沿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 我国使用过的高程系统:波罗的海高程系、1956年 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 首先要明确高程基准的来源。
大地水准面
铅垂线: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任
(四)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 由于温度的变化(如仪器受热的部位不同),使仪器有关 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而引起i角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对i角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实验结果表明, 当仪器周围的温度均匀地每变化1oC时,i角将平均变化约 为0.5″,有时甚至更大些,有时竟可达到1~2 ″。 • 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取改变观测程序 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消除或削弱这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 影响。 奇数站的观测程序 后(基) -前(基)- 前(辅)- 后(辅) 偶数站的观测程序 前(基)- 后(基)- 后(辅)- 前(辅)
一、水准测量原理(续)
• 连续测站高程测算: • h1=a1-b1, h2=a2-b2,。。。。, hn=an-bn • hAB=Σh=Σa-Σb,
HB=HA+Σh
水准仪规格
• 种类:微倾式、自动安平、激光、电子(数字)水准仪 • 规格:(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水准测量精品PPT课件

2水准测量精品PPT课件

图2-8
2. 调焦透镜:使目标的成像与十字丝重合。
3. 目镜:放大十字丝和目标的成像。
此方法施测简单,且精度较高,所以是高程测量中最主 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和各 项施工测量中。
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或倾斜距离)和竖直角,然后利用三角公式计算出两 点间的高差。
此方法的精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只在适当的条件 下才被采用。
气压高程测量、静力高程测量、摄影高程测量、 GPS高程测量。
置镜 II 点:HP3 =(HTP1+a2)—C3;
HP4 =( HTP1 +a2)—C4; HTP2= (HTP1+a2)—b2;
§2-3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其使用
一、水准仪的种类 光学水准仪:
微倾式水准仪 :用水准管来获得水平视线; 自动安平水准仪:用补偿器来获得水平视线。 电子水准仪
水准仪按仪器精度分:DS05、DS1、DS3、DS10 四 个等级。D、S 分别 是“ 大地测量仪器” 和“ 水准仪” 汉 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数字05 、1 、3 、10 表示该仪器 的测量精度,即往返观测1km产生的高差闭合差的中误 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仪
的使用及检验方法,高差的测定及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 的计算方法。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安平原理和自动安平水 准仪的自动补偿器的结构。了解电子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测 量原理。
学习重点:
1、水准仪的使用 2、水准测量一般方法及要求 3、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的计算 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图2-2
如果A点是已知高程点,B点是待求高程点。则B点高程为: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第20页/共54页
Consrrast (对比度)
➢ 以10%步幅设置显示器对比度。
USER 键(用户自定义键) • 在[FNC]中指定功能。
➢ TestMeas——进行测试测量,不保存数据。 ➢ ViewMeas——显示最后测量结果。
PtID &Inc
➢ 输入自动递增点号和增量值。 Maninput
18.11.2009 10:41:17
第32页/共54页
4、设置线路 选择“线路”。 观测方法:
➢ BF ➢ aBF ➢ BFFB ➢ aBFFB ➢ 单程双转点
输入线路名。 选择测量方法。 输入起点点号。 指定标尺可不输。
线路名 观测方法 起始点号 起始点高程
指定标尺
【新线路】 Name: Meth: PtID: Ho: Stf1:
二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 一、仪器设备 • 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配套条码水准尺及尺垫,自备竹竿。
第1页/共54页
• 二、测量组织 • 五人一组,分工如下:
➢ 两人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前后视距离。 ➢ 两人立尺。 ➢ 一人观测。
• 三、测量方法 • 往返测。
第2页/共54页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
• 往测: • 奇数站:后→前→前→后 • 偶数站:前→后→后→前 • 返测: • 奇数站:前→后→后→前 • 偶数站:后→前→前→后
•注意:测站数必须是偶数。
第3页/共54页
• 2、观测操作(适用于技能鉴定考试)
奇数站观测顺序: (1)后视水准尺, 读取后视距离、中丝读数; (2)前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3)前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4)后视水准尺,
观测次数
高差闭合差

水准仪测量教学课件(共50张PPT)

水准仪测量教学课件(共50张PPT)

a
b
c
水准测量的瞄准和读数
2.4 普通水准测量
•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BM〞,分永久性和临时性。
• 水准测量:从某一高程的水准点开始,经过一 定的水准路线,测定各待定点的高程。
• 点之记:水准点应进行编号,并绘出水准点与
附近固定建筑物或其它明显地物关系的点位草
图,
作为水准测量的成果一并保存。
1.365 0.936 ∑ h=+0.429
高程 (m)
19.153
19.514
备注 已知
20.424
20.518
19.971
19.582
2.5 普通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校核 ①支水准路线
②闭合水准路线
③附合水准路线
2.高差闭合差分配和计算改正后高差
分配原那么:对于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按与路线长 Zeiss Koni007自动安平水准仪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安置时考虑前、后视等距; 粗平时掌握“左手大拇指法〞; 瞄准时包括消除视差; 精平状态下(符合气泡符合时)读数; 读数估读至毫米。
符合气泡符合, 水准管轴与视 线水平。
尚未符合
符合气泡符合
水准仪的使用
“左手大拇指法〞粗平: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 大拇指转动脚螺旋的方向一致。
标准规定,三、四等水准测量时应保证上、中、下三 丝应能读数,二等水准测量那么要求下丝读数大于等于 0.3m。
(三) 气候的影响
精密水准仪的特点 1)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如标准要求DS1不小于
38倍,DS05不小于40倍;
2) 管水准器分划值为10″/2mm,精平精度高;

水准测量技能培训 PPT

水准测量技能培训 PPT

2、水准仪的基本操作
安置仪器—粗平—瞄准水准尺—(精平)—读数
安置仪器
粗略整平(粗平)
精确整平(精平)
读数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hAB a b
三、水准仪的检验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
(1)圆水准器轴L′L′ (2)水准管轴LL (3)视准轴CC (4)竖轴VV
1、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方法:粗平后,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 看气泡是否居中。若居中,满足条件。否则,需校正。
中丝读数(7)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8)
后视尺
前视尺
双面尺读数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站 点号

后 下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尺 上丝
后视距 前视距

视距差d(m) Σ d(m)
方向 与 尺号
水准尺读数 ( m)
黑面 红面
K+黑-红
平均 高差
(m)
备 注
(1)
(2) (9) (11)
i 12 K
(2)附合水准路线
fh h(- H终 - H始)
h1 S1
h3
S2
S3
h2
fh 12 K
2、计算测段平均高差
hi

1 2
(h往
h返 )
3、计算水准路线长度Si
4、计算各高差的权值
Pi

C Si
令C=1km
h1 S1
h3
S2
S3
h2
5、由BM1、BM2、BM3 分别计算A1点高程
2、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按水准路线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ID:
1
Incr :
1
仪器设置
按 MENU 键打开主菜单。
【菜单】
一、快速设置
1 快速设置
Contrast(对比度)
2 完全设置 3 系统信息
Earth curvature(地球曲率改正) 4 轴系检测
USER 键
Decimal(小数位数)
二、完全设置
1、系统 Beep(提示声) Datenausgang(显示或设置系统日期) Auto – OFF (自动关机) Contrast(对比度) USER – Taste(用户自定义) Anzeigenheizung Ziellinienfehler
路线总长 仪器
观测次数
高差闭合差
等级
(km)
水准尺
型号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mm)山地 (mm)
二等 三等 四等
≤50 ≤16
DS1 因瓦 DS1 因瓦 DS3 双面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L
-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L
往返各一次
4 n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L 6 n
功能
按FNC键,调出功能菜单。 测试:只测不记录。 查看:显示最后一次测量结果。 编码:输入编码。 点号:输入运行自动点号的起始 值和递增量。 输入:人工输入测量值。水准尺 读数和距离。 选择 4 (点号)
【功能】
1 测试 2 查看 3 编码 4 点号
5 输入
【点号】
Running PtID
记 录 计 算(技能鉴定)
水准测量手簿
仪器型号:____D__N__A__0_3_________
测站 编号
点号
后视距离 前视距离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a1
b1
视距差d
∑d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a2
b2
a 1- a 2 (mm)
b 1- b 2 (mm)
高差(h 1) (m)
高差(h 2)
高差较差 h 1- h 2 (mm)
2、测量 Code setting(编码设置) Decimal position(小数位数) GSI – format(GSI格式) Earth curvature correction(地球曲率改正)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培训教材PPT (54张)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PPT
奇数个观测值:取中间的观测值 偶数个观测值:取中间两个观测值的平均值 ➢ Mean S :平均值及其标准偏差和粗差检测 从最小的观测次数起,仪器自动检查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是否小于 设定的标准偏差限差,若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标准偏差限差, 仪器停止测量。否则,测量继续到设定的最多测量次数。同时,以其每 一步都检查,通过排除粗差,检查标准偏差是否合限。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GB5026-93)
等级
仪器 型号
视线离地 基本分划、辅 基本分划、辅
视线长 度(m)
较前差后视(距m)累前积后差视(距m)面度最(低m)高
助分划或黑、 红面读数较差
(mm)
助分划或黑、 红面所测高差
较差(mm)
二等 DS1
50
1
3
0.5
0.5
0.7
DS1 100
1
1.5
三等
3
6
0.3
DS3
75
2
3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
5
测量原理
标尺的条码作为参照信号存在仪器内。测量时,线译码 器捕获仪器视场内的标尺影象作为测量信号,然后与仪器的 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便可求得视线高度和水平距离。就象光 学水准测量一样,测量时标尺要直立。只要把标尺照亮,本 仪器可在夜间进行测量。
测量次数 最小测量成果数(2…99) 最大测量成果数(2…99)
【测量模式】
Meas-Mode:
Single
n Meas. :
1
n min. :
n max. :
sDevM/20m:
20米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模式设置
➢ Single : 单次(测量)n = l ➢ Mean : 取平均值 ➢ Median : 取中间值
平均高差 (m)
(m)
1
BM1 (1) (4) ~Z1 (7) (8)
(2) (6)
(3) (9) (11) (5) (10) (12) (13) (14)
2
Z1~ BM2Biblioteka (4) (1) (7) (8)
(3) (5)
(2) (9) (11) (6) (10) (12) (13) (14)
∑后视距离= 校核 -)∑前视距离=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平均高差=
测段小结
一测段的往返测结束后,计算下列数值。 测段距离: D中=(D往+D返)/2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f h: fh =h往+h返 若高差闭合差符合限差要求,则计算往返测高差平均值: h均=(h往-h返)/2
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GB5026-93)
DNA03基本构造
圆水准器进光管
提把
水平微动螺旋 PC卡开仓按钮 开关 圆水准器
键盘 目镜 显示屏
键盘
打开碎部测量键 设置测量模式键 用户自定义键 测量程序键 数据管理器键 后退、取消或停止键
第二功能键
删除字母取消 或停止测量键
数字字母键 定位键 回车键
测量模式
按MODE键显示测量模式:
测量模式
二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一、仪器设备 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配套条码水准尺及尺垫,自备竹竿。
二、测量组织
五人一组,分工如下:
➢ 两人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前后视距离。 ➢ 两人立尺。 ➢ 一人观测。
三、测量方法
往返测。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
往测: 奇数站:后→前→前→后 偶数站: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
3、通讯 Baudrate(波特率) DATA bit(数据位) Parity(奇偶检校) End mark(结束标志) Stop bit(结束标志)
4、单位 Distance(距离) Temperature(温度)
注意:测站数必须是偶数。
2、观测操作(适用于技能鉴定考试)
奇数站观测顺序: (1)后视水准尺, 读取后视距离、中丝读数; (2)前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3)前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4)后视水准尺,
读取后视距离、中丝读数 。
偶数站观测顺序: (1)前视水准尺, 读取后视距离、中丝读数; (2)后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3)后视水准尺, 读取前视距离、中丝读数; (4)前视水准尺, 读取后视距离、中丝读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