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

合集下载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理念论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他对理念的认识和理想国家的构想。

他的理念论包括对理念的本质、理念的层次和理念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详细的分析。

柏拉图的理念论包括对理念的本质的探讨。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是超越经验的真理和现实。

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和真实,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和映射。

柏拉图通过“洞穴寓言”来阐述理念与感官世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由感官世界所构成的洞穴中,而真理和现实则在光明的外面。

在这个洞穴中,人们只能看到感官世界的影子,而不能认识真理和现实。

柏拉图强调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形而上的存在,是人们认识真理和现实的唯一途径。

柏拉图的理念论还包括对理念的层次的探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三种理念,分别是真、善和美。

他认为,真理是理念的最高层次,是超越一切的理念。

真理是智慧和知识的源泉,是世界的本质和根基。

而善和美则是真理的衍生物,是在感官世界中的真理的影子。

善和美代表着道德和审美的价值,是人类生活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柏拉图认为,真、善、美三者是构成理念的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最高价值和最高境界。

他强调,要实现理想国家,就必须以真、善、美为指导,追求真理、追求善良、追求美好,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野,它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不仅是对理念的本质、层次和关系的探讨,更是对实现理想国家的构想和设想。

他通过对理念和理想国家的探讨,提出了一种超越感官世界的哲学,强调了真理、善和美的重要性,为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的提升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的理念论对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关注人类认识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本质,他认为真
理是超越感性经验的,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探究才能得到。

首先,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理是超出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的。

对于柏拉图来说,现
实世界只是一种表象,背后有一个更加本质和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
由形式和本质组成的,其中形式是万物的本质、基础和来源,而本质则是每个事物所特有
的属性。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猫,但是这只猫只是猫的一个表象,真正的猫的本质位
于理念世界中。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真理也只能在这个世界中被
发现。

同时,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哲学的思考、探究和发掘,逐渐接近真理。

人类意识到现实世界的不足,并思考本质的存在和意义,就能够逐渐认识理念世界。

在柏
拉图的哲学中,人类的思维被视为一种和理念世界相通的力量,只有通过思辨才能得到真
正的知识和智慧。

因此,对于柏拉图来说,哲学不仅是一种思考方法,更是一种追求真理
的精神。

此外,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提出了一个“疑惑的主义者”观点,即在我们的世界中,我
们无法获得真实的知识。

因为感性世界的事物都是短暂不确定的,我们无法真正地了解它
们的特征和属性。

因此,我们不能依靠感性经验来获得真实的知识。

我们只有通过思维和
理性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柏拉图(Plato)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在其哲学对话篇《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理念的概念以及理念在人类认识和行为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柏拉图理念论进行名词解释和深入探讨。

一、理念的含义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或称理念世界,是指存在于超越感知世界之外的一种超验实体。

它被认为是真实与永恒的存在,而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则只是理念的投射或映象。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真实形态,而感知世界则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呈现。

二、理念与形而上学理念与形而上学密切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物理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而真实世界则是由各种完美的理念构成的。

理念在形而上学中被视作存在于现实世界以外的实体,它们超越了感官经验和个体的认知,是真正的真理和存在。

三、理念与认识论柏拉图认为,人类认识的最高境界是逐渐抵达理念的境地。

人通过思考和思维上的努力,可以超越感知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接触到理念的真实性。

理念是人类认识的终极目标,也是认识活动的最终依据。

四、理念与道德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理念起着重要的道德指引作用。

他认为,只有通过抵达理念的境地,才能找到道德和伦理的真正准则。

柏拉图主张人们通过追求真理和理念的完美,来达到道德美的境界,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五、理念的分类柏拉图将理念划分为智慧理念和世界理念两个层次。

智慧理念是对形而上学概念的认识,例如美、真、善等,它们是最高级别的理念。

而世界理念则包含了更具体的概念,例如树、人、房子等。

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理念层次,智慧理念是世界理念的归纳和总结。

六、理念的联系与参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参照。

理念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它们的排列和关系,如何从理念系统中推演出更具体的概念。

同时,理念也是认识和行为的参照标准,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实践,人们可以实现理念的相关价值和目标。

总结:柏拉图理念论以其架构完整、思想深邃和哲学意义深远而闻名于世。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包括《理想国》、《对话录》等,其中关于理念论的思想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探讨其核心概念以及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对理念的理解。

在柏拉图看来,真实世界是理念的世界,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理念是超越感官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而感官世界则是相对真实的,是一种变化的、流动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念的投影,是对真实的模糊呈现。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来阐述自己的理念论。

在这个模型中,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是智慧的化身,他们能够看清理念的真相,指导整个社会的方向。

守卫者则是勇敢的化身,他们保卫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而生产者则是节制的化身,他们负责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

通过这样的社会结构,柏拉图试图营造一个理念统治的理想社会,并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与理想国相呼应的是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对理念的思考。

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探讨了很多关于美、善、真理等理念的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话展现出理念的真正面貌。

他也通过对话展现了理念与世俗事物的对比,力图揭示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质疑。

在他看来,理念并不是超越性的存在,而是事物的本质,是可以通过感觉和理性认识的。

这种对理念的理解直接挑战了柏拉图的观点,也为后世哲学家对理念的争论提供了素材。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影响了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家在探讨上帝和真理的本质时,往往借鉴了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对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被基督教哲学家视为上帝的属性,这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完美、最高尚的存在形式。

这个理念的本质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只有通过内心的心灵目睹才能体验到。

他认为人类应该努力追寻这些理念,并在这种追求中达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三个基本理念:真理、美和善良。

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上最高尚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柏拉图关于人类目的和价值的看法。

在柏拉图看来,真理是不可改变的、绝对的存在。

这个理念是从无限智慧的上帝之中派生而来。

真理就像是一种受到众神保护的宝藏,人类必须不断地追寻它才能得到启示。

美是另一个基本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美是对智慧和真理的一种表达,它是人类心灵的某种形式,人类必须通过追求美来找到幸福的道路。

最后,善良是柏拉图的第三个基本理念。

他认为,所有的行动都应该以善良为目的,这是一个基于上帝智慧的伦理原则。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的灵魂是不朽的。

这个灵魂被分为三个部分:理性部分、情感部分和欲望部分。

理性部分代表人类思考、判断、决策和追求理想的能力;情感部分代表人类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能力;欲望部分代表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物质欲望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理性部分应该支配情感和欲望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完美和幸福。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必须通过追求智慧、真理、美和善良来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他鼓励人类在修行中寻找理性的支配地位,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灵魂。

这个理念的思想非常适合在当今被各种诱惑和欲望所支配的世界中,引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生于雅典,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其主要的哲学思想,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影响了后世。

一.“理念论”思想的提出及“理念”的含义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柏拉图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念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联系。

1.分离学说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并且通过逻辑论证得出结论说,作为意见对象的感性世界和作为知识对象的理念世界必定是两个分离的领域。

2.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不只是从逻辑上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知识与意见相分离,而且使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两个世界与两种认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差异程度。

(1)线喻:线喻即线段之喻,柏拉图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信念)、推论和理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他的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对于真理、智慧和意义的理解,它的核心是对于真实的世界的一个猜想。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由永恒的理念和变化多端的现象组成的。

他将真理和智慧看作是可得到的理念,而现象只是理念的阴影或者表现。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天堂的理念是完美的,而物质的世界则是有瑕疵的。

他认为只有掌握了理念,才能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智慧。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理念是永恒的。

这意味着理念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它们不存在于物质的世界中。

二是理念是完美的。

因为理念是在天堂的存在,所以它们是不受任何瑕疵的。

它们是比现象更为真实和美好的。

三是现象是理念的影子。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理念是对于真实的物质世界的模型。

现象只是它们的表现和影子,不是真正的实体。

四是理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认识应该从理念中开始。

只有通过理念,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五是理念具有层级关系。

柏拉图认为,存在很多个不同的理念,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层级关系。

每个更高层次的理念都包含着之前所有较低层次的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来的哲学、宗教、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更加基础和纯粹的基础,同时也为人类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启迪和指导。

例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都受到了柏拉图的思想启示。

在科学方面,柏拉图的理念论为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哲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总之,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哲学体系。

它对于理解真理、智慧和人类存在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他对世界本质、真理和认知的理解。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理念是超越感知世界的真实存在,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将试图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阐述。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分为两个层面的:感知世界和理念世界。

感知世界是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而理念世界则是超越感知世界的一种存在。

理念是真实而不可变的,而感知世界则是虚幻和变化的。

柏拉图认为,通过理念,我们才能够认识和把握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被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形而上学的理念,它们是对世界和存在的最高层次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形而上学的理念包括善、真理、美以及其他终极原则。

这些理念是无法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哲学思考和直觉获得的。

第二个层次是形而下学的理念,它们是由形而上学的理念衍生出来的。

形而下学的理念包括各种具体的事物,如树木、动物以及其他感知世界的事物。

在这些具体的事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而上学的理念的影子。

一棵树具有生长、繁衍、死亡等属性,这些属性反映了形而上学的理念中的生命的本质。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的认知是通过回忆来实现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在前世曾经接触到了理念世界,并且通过感知世界中的事物来唤醒了对于理念世界的回忆。

认知是一种找回和苏醒的过程,而不是对感知世界的直接观察。

对于柏拉图而言,理念是智慧和真理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理解,人才能够获得智慧和真理。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那些能够超越感知世界,进入理念世界的人。

而普通人则被感知世界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真正认识和把握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种超越感知世界的认知方式,强调理性思考和哲学追求的重要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柏拉图的理念论基于回忆的理论,这一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解释人类认知的过程。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各个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事物之后,其实是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变的规律性认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柏拉图理念论内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理念论的提出如果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一定非苏格拉底莫属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主要都在探索自然的本原,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家们不只是关注像本源那种自然哲学了而开始去探讨和关注道德的哲学,也就是"美德即知识"。

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了,如"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的知识,要提高人的内心境界,就必须要分清和辨别真伪,美丑和善恶,但是,具体的美德因为个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那种最真实的,永恒的美德,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去寻找,这继承而且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心灵内在原则、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

柏拉图在充斥着民主派与贵族派你争我夺轮番执政的战争中长大,目睹了他们之间彼此厮杀的场面,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战争之后民主政体被废除了,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让柏拉图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这个政权又残忍的处死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产生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了心灵得到净化了,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和安宁,所以他企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去统治和改造国家,为"理想国"而奋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理念论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平时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概念并不只是说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抑或道德的领域,它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一般概念也可以叫做"理念"。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对后世的哲学、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Theory of the Forms)是他最为著名的哲学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现实:一种是感知世界(sensible world),另一种是理念世界(world of Forms)。

感知世界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而理念世界则是超越感知世界的存在,其中包含了一切真正的、永恒的、不变的、普遍的理念(Forms)。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认为感知世界是变化的、有限的和不真实的,而理念世界是不变的、无限的和真实的。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正的现实,它是普遍的、永恒的,而感知世界则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副本。

柏拉图强调了理念世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念世界,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在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时,我们需要考虑它的起源和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在他的对话录中最早出现的,其中以《理想国》和《斐德罗》为代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阐述了他关于理念的理论,强调了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实性。

在《斐德罗》中,柏拉图则进一步讨论了理念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对感知世界的批判。

在后来的《铸工篇》和《时间篇》中,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强调了理念世界的普遍性和不变性,以及感知世界的相对性和变化性。

柏拉图在这些作品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了他的理念论,使其成为一种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它的影响和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的哲学、宗教、艺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哲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理念论的名词解释理念论是一种哲学理论,旨在解释和探讨人类思维、意识和认知的本质。

它关注人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思想对我们行为和社会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释理念论的概念、历史和研究方法,以及理念论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1. 理念论的起源理念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世界的原型或模式,并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或表象。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发展。

2. 理念论的核心概念理念论的核心概念是理念,又称为理念或Idea。

理念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普遍和抽象的概念。

它是人类观念和认知的基础,可以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和洞察。

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的本质,而物质世界只是其表象。

3. 理念论的研究方法理念论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和比较等。

研究者通过对各种理念的比较和分析,试图揭示不同理念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特征。

此外,理念论还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加深对理念的理解。

4. 理念论的影响和意义理念论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非常重大。

首先,它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理念论提供了人类意识和思维的深入理解,为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理念论的哲学观点对道德和伦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人类价值观的进步和社会进步。

5. 理念论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理念论在哲学界和其他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理念论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很难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另外,一些人质疑理念论关注思维过程的本质,而忽视了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总结:理念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旨在探讨人类思维、意识和认知的本质。

它的核心概念是理念,它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和洞察。

理念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理念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特征。

它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巨大,促进了学科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心理学和教育的理论指导。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现实和真理,以及如何达到真理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世界中,而感知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映射。

下面,我将详细解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永恒和不变的实体。

感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包括物体、概念和抽象概念,都是理念的展现。

我们能够看到和感知到苹果的存在,但是苹果的真实本质只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理念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它们是永恒和不变的。

柏拉图将理念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的是“智”的理念,包括真理、美和善等;次一级的是“意”的理念,包括数学和科学的概念;最低一级的是“感”的理念,包括感性的事物,如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

每个理念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完美性,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回忆而来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在前世已经接触到了理念,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任务就是通过思考和回忆来重新获得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从外部输入信息,而是从内部获取知识。

只有通过思考和回忆,我们才能深入理解真理和现实。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其后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是其对话录《斐德鲁斯》、《茨义诺》、《国家》等的核心内容,也是他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的基础。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和康德的先验论等都受到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启发。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试图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现实和真理,并提出通过思考和回忆来达到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对人类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一、引言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其理念论,这一理论对于后世的哲学和政治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深入探讨其思想内涵以及对今天世界的启示。

二、柏拉图的理念观1. 理念的本质柏拉图所谓的理念,指的是无形、永恒、完美之物。

在他看来,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不完美的,而真正的实在只存在于理念之中。

对于美、善、公正等概念,柏拉图认为它们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

这些理念是绝对的,它们超越了我们的现实经验,包含了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柏拉图按照理念的层次将其分为多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理念是善,它是其他一切理念的根源和支配者,而下一层次则是真理、美、公正等。

这些理念之间有一定的层次关系,善是万物的根源,其他理念都是善的表现和体现,所有理念都回归到善这个最高理念之中。

3. 理念的认知方式柏拉图认为,人们通过哲学的思维和智慧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理念。

他提出了一种理念的认知方式——直观的知识,即通过内在的直觉和理性来感知理念,而不是通过感官来认识。

只有开启内在的智慧之眼,深入理念的内在本质,才能真正领会理念的本质和真理。

4. 理念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和模板,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理念的影子和副本。

他使用了著名的“洞穴寓言”来说明这一观点,称现实世界就像一个洞穴,人们只能看到一些物体的影子,而无法看到真正的事物。

真理和真实只能在超越洞穴、回归理念之中实现。

唯有超越现实世界,回归理念,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三、柏拉图的理念论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今天的哲学、政治学、道德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对哲学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

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

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是多事之秋 。 公元 前 4 3 1 一 前4 0 4 年, 在希腊 国土上发生 了持续 2 7 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 打破 了希腊城邦 原有秩序 , 使贫富分化加剧 , 社会矛盾尖锐 化 。战后 ,“ 三十僭主”政权和 民主政权先 后执政。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柏拉图感到 失望和厌 恶。在这种社会政 治背景下 , 便产 生了寻求 “ 治 国平天下”道路 的志 向。他试 图 “ 以德治 国” ,主张哲学家做统治者 ,改 造社会 , 改造 国家 , 并 冒着生命危 险,为实 现其 “ 理想 国”而奋 斗。其理念论正是在这 样 的背景下创立与完善、 并 为这 个 目 标 服务 的。
所谓 “ 理念” , 柏拉图使用 的原 文是 i d e a 和e i d o s , 它们均出 自 动词 i d e i n( 看) , 本 义 指 “ 看见的东西”即形状 ,转义 为灵魂所 见 的东西。 柏拉 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 , 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 的抽 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 , 亦 即事物 的类概念或
其二, 它创造性地确立了本体的价值地
位。 柏 拉图的 “ 理念”是一个不仅超越时间 而且还超越空间的实体 , 因而具有至高无上 的特征 。 也就是说 ,理念本体与感性事物的 分离并 非空间上 的分 离,而是 “ 地位和能力 上” 的分离 , 即理念在价值上高于感性事物 , 因此 , 理念就是人类个体乃至宇宙万物追求 的价值 目 标。 第三, 它打破了古 希腊 人 世界图景中原 有 的混沌状态 ,建构了一个价值世界。在柏 拉 图以前 的世界 图景 中, 尽管在事实层面 已 经分化为本体界和现象界 , 但在价值层面却
识” 。
其一, 它重新确立 了感性事物的逻辑地 位。在柏拉图看来 , 感性事物既因其非理念 本身而不存在 , 也 因其分有或摹仿理念 而存 在 ,“ 因为它 的确不 比存 在更 暖昧 、更不实 在 ,也 不 比存在更 明确、更 实在” 。因此 , 对 于既存 在又 不存在 的人类个 体乃 至宇宙 万物来说 , 其生存根基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 的。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也是他对理念这一概念的理解和阐释。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形式,是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的永恒、不变、完美的实体。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具有最高的真实性和最高的价值,是现象世界的本源和隐秘。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

在物质世界中,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而有限的,它们时刻在变化和流动之中,无法称之为真实。

而理念则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它是永恒而不变的,是真实的本源。

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参照物,真正的存在是理念本身。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具有最高的价值和完美性。

在物质世界中,事物具有不完美和欠缺的性质,而理念则是无限完美的。

理念是绝对美、善、真、理的集合,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人类在物质世界中所感知到的美、善、真、理只是理念的投射和反映,通过追求理念,人类才能接近真正的美、善、真、理。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智慧和知识的根源。

对于柏拉图而言,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思考和探究理念获得的。

理念是智慧和知识的源泉,是思维和认识的基础。

人类通过思考和追求理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知识。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通过内心的洞察力可以接触到理念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的灵魂中存在着一个与理念相对应的部分,它是能够直接与理念世界接触的能力。

通过内心的洞察力,人类可以领悟和认识理念世界中的真实和理性,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

这种接触和洞察理念世界的能力被柏拉图称为哲学家的直觉或洞察力。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认为理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最高的真实性和价值。

理念是智慧和知识的源泉,人类通过思考和洞察力可以接触到理念世界。

理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哲学流派的重要基石。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中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知识和真理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于理智和思考,他认为人类应该寻求超越感觉世界的真理和普遍意义,这是实现人类理性与精神完善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角度分析其思想。

一、理念与物质世界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两个层面:知觉的物质世界和超越物质的理念世界。

知觉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我们感官的经验之中,而超越物质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和完美的。

理念世界包罗万象,涵盖了一切抽象概念和普遍规律,这些理念对于真理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柏拉图将人类的真正使命看作是从感性世界中抽象出理念并逐渐逼近完美的理念,由此向真理和智慧的方向努力。

他认为,人类的灵魂隶属于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而肉体仅仅是灵魂的外壳。

在这个意义上,理念世界是人类真正的家园,在此,人类灵魂可以获得最纯粹、最完美的知识和智慧。

二、理念的层次和本质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包括了很多不同层次的理念,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逐渐推向复杂的自然法则和人类道德等如此复杂的理念。

理念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底层的物体,中层的形式,顶层的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属于理念的最高端,这个理念需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理念不可描述和不可捉摸,它们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不属于人类感知能力的范畴。

因此,我们不能通过感性经验来了解真理和智慧,而是必须寻求透彻理解理念的力量。

拥有透彻的理念概念,就可以了解真实的存在和实际的变化,这是维持生命中的先决条件。

三、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理念的认识是通过思维、直觉和对话实现的。

思维是理念的核心,我们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真理和智慧,而直觉则是超越感觉,直接抓住生命之真理的方法。

对话同样是一种认识方式,它是指探究和发现真理的合理方法,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发掘新的知识或思考对现有知识的理解。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是指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所提出的关于理念(Idea)的哲学理论。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对应的理念存在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界中。

理念是绝对、不变、永恒的,是真实世界的本质,而感官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拟象。

在这一理论中,柏拉图试图揭示理念对于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以启示人们应该追求真理、美和善的理念。

首先,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真实实体。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绘一个被称为理想国的理念社会来阐述他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在这个理念国家中,人们通过不断追求智慧和美德来实现自己的完美,而不受感官世界中人为利益和欲望的干扰。

这种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国家被柏拉图视为真正的理若,代表了真理、美和善的本质。

其次,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不变的。

在柏拉图看来,感官世界中的事物是一直变化的、有限的,而理念是不变的、永恒的。

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它们仿照着理念的变化而产生的,而真实的事物是理念的完美表现。

因此,只有通过超越感官世界的表象,世界才能接近理念的真实。

最后,柏拉图认为理念对于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想国》中,他强调了哲学家的重要性,认为哲学家是能够洞悉理念的智者,他们应该引领整个社会追求真理和美德。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和实践,人类才能摆脱感官世界的干扰,接近理念的本质。

理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规范的根源,只有追求理念的完美,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幸福。

总的来说,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是一个关于真理、美和善的哲学体系,它试图揭示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对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理念的本质和意义,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表象,追求真理的永恒之光,实现自身的完美和幸福。

在当代,尽管柏拉图的理念论并非现代哲学的主流,但它仍然为我们思考认识和道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和道德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理念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他探讨了理念的本质、理念与经验世界的关系以及理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经验世界的真理之美的绝对存在。

他把理念理解为对于普遍、永恒、不变的真理的直观认识,这种真理包括美、善、真等概念。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述所谓“理念的洞穴”寓言,展示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别。

在这个寓言中,人们被困在一个洞穴里,只能看到洞穴外面的墙上的影子,这些影子只是真理之美的投影,而不是真正的理念本身。

唯有通过哲学的修炼,通过提升自己的灵魂,人们才能逐渐超越经验世界,直接认识理念的真理之美。

柏拉图认为理念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方面,理念是指引个体追求真理和美的理想,是道德和智慧的源泉。

柏拉图主张,只有通过对真理之美的追求和认知,个体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完美。

而在社会方面,理念则是塑造和引导整个社会的基础。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构想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哲学王国”,这个城邦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具备哲学智慧的人,他们能够指导整个社会向着真理之美所代表的理念追求共同前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完美。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后世的哲学、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方面,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后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和形而上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政治方面,柏拉图的理念对于政治运行和社会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成为了许多政治体系的基础理论。

在教育方面,柏拉图主张教育应当是引导个体向着真理之美所代表的理念追求的过程,这种观念对于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一种超越经验世界、追求真理之美的理想观念。

他认为理念是超越经验世界的真理之美的绝对存在,它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世哲学、政治和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以对理念的探究为主要内容,可以称为理念论。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超出感性世界的一种原型,是智慧之源。

本文将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角度,分别从理念的本质、理念的分类以及理念的认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念的本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正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射。

他以“理念”一词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认为现实只是完美理念的影子或拷贝,即“影子世界理论” 。

他认为,理念是不可知、不可见和不可感知的,唯有在思维中才能认识它。

柏拉图将人类的存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另一个是灵魂。

身体属于感性世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

身体是世间事物的外在表现,而灵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认识和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灵魂来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才能够获得永恒和不变的真理。

二、理念的分类柏拉图将理念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自然界的理念、哲学的理念和神圣的理念。

其中,自然界的理念又称为感性世界的理念,包括树木、河流等自然界中的事物。

哲学的理念涉及到人类智慧的领域,包括道德、正义等抽象的事物。

神圣的理念是最高层次的理念,也是最为完美、最为高尚的理念。

这些理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指导,更是人类的关爱和追求的对象。

三、理念的认识方法柏拉图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一种是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获取常识性的知识;而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维来认识世界,获得更加深刻的知识。

对于理性认识,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和“启示说”两种理论。

回忆说认为,人类的灵魂在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拥有所有的知识。

因此,人只需要唤起这些已有的知识点,即可获取真理。

而启示说则认为,人类的灵魂能够通过与神灵接触,获得灵感和启示,从而认识真理。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个极具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理念的探究,提出了一种“上帝孤独”的概念,认为真理和理念是超越人类的智慧和永恒的存在。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存在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和可信的存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理念论的核心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一个至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由无形无色的灵魂和抽象无形的构成的。

灵魂是指任何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比如美、善、真、爱等等,而构是指任何可以被智力理解的东西,比如数字、几何图形等等。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则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构成的幻象。

柏拉图将这个理念世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理念世界的最高层次,是至高的智慧之神所居住的地方,他是宇宙的缔造者和支配者,是一切的根源和终极目的。

第二层是智慧之神所创造的理念世界,其中包括万物的真正本质和精华,比如女性、男性、动物、植物等等。

第三层是物质世界,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所构成的,是不真实、不可靠且不完美的。

二、理念论的意义与价值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古希腊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时希腊哲学界对于真相的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物质世界并不是唯一可信的世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可靠的,而物质世界则只是这个真实世界的影子和表现。

这一观点对于古希腊哲学的后世影响深远,将不可见的世界提升为理念世界,其思想贡献远比智慧之神所在的第一层理念世界更具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表现出哲学的价值。

在当时,人们仍然没有弄清什么是好和什么是不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理念论的主张为哲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对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思考和研究理念世界,人们可以找到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联,能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方式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现代哲学也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哲学认为,大部分的人类结论都来自于感官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不稳定的和变幻莫测的。

从柏拉图的角度来看,通过超越物质世界,识别意识本质,人们才能合理地洞察世界,从而更加容易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广角 2014年7月(下)
231
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
刘晓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00088)
摘要: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

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其人、理念论的提出、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最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了简要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论;意义
一、柏拉图其人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曾到过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二、“理念论”思想的提出及内容
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他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意趣主要集中于对自然本原的探求上;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认识你自己”;从自然哲学转向道德哲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是多事之秋,公元前431-前404年,在希腊国土上发生了持续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打破了希腊城邦原有秩序,使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化。

战后,“三十僭主”政权和民主政权先后执政。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柏拉图感到失望和厌恶。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便产生了寻求“治国平天下”道路的志向。

他试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做统治者,改造社会,改造国家,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其理念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与完善、并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 和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三、理念论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在西方哲学史中,柏拉图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理念论开西方理性主义之先河,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方面来阐释理念论的意义。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理念论的意义 首先,理念论以特有的方式论述了一般、共相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体。

可知的理念世界和可感的个体事物虽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两者却是分离和对立的。

理念先于可感的个体事物,是永恒不动的自身等同——真实存在的单个物,因而是世界的本体。

这种本体就是理念,而一切可感的个体事物都由理念所派生和统帅。

柏拉图否认认识的对象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可感个体事物,提出了理念是回忆和认识的唯一对象。

柏拉图关于认识对象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他之后的整个西方哲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理念论以极端的方式肯定了主体认识结构在认识中的作用。

柏拉图的理念论除了涉及到认识的对象问题之外,还涉及到认识的来源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以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说为基础的。

在近代,理性主义肇始者笛卡尔继柏拉图之后进一步推进了关于主体认识结构的探讨。

受柏拉图及其后继者笛卡尔观念所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试图通过批判、分析人的认识能力来建立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主体性思想还对现代国外许多哲学家产生和正在产生着深刻影响。

最后,理念论以颠倒的形式阐述认识是一个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过程。

柏拉图虽然认为一般、共相,即理性认识是不死的灵魂所固有的,是人们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获得的知识,但他并不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意识到这种先天知识,而是认为人们出生时由于种种原因把它们遗忘了。

而要复得它们,就需要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就是从具体的可感事物出发,经过一步抽象和深化,由个别具体可感事物上升到一般普遍概念,最后上升到绝对理念的过程。

(二)从本体论角度看理念论的意义 柏拉图继承并充分发展了苏格拉底有关道德观念实体化的思想,用理性力量构造了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感性世界总是变动不居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价值世界里充分地凸显出深刻的生存论意义。

其一,它重新确立了感性事物的逻辑地位。

在柏拉图看来,感性事物既因其非理念本身而不存在,也因其分有或摹仿理念而存在,“因为它的确不比存在更暧昧、更不实在,也不比存在更明确、更实在”。

因此,对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人类个体乃至宇宙万物来说,其生存根基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二,它创造性地确立了本体的价值地位。

柏拉图的“理念”是一个不仅超越时间而且还超越空间的实体,因而具有至高无上的特征。

也就是说,理念本体与感性事物的分离并非空间上的分离,而是“地位和能力上”的分离,即理念在价值上高于感性事物,因此,理念就是人类个体乃至宇宙万物追求的价值目标。

第三,它打破了古希腊人世界图景中原有的混沌状态,建构了一个价值世界。

在柏拉图以前的世界图景中,尽管在事实层面已经分化为本体界和现象界,但在价值层面却依旧呈混沌状态,是柏拉图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通过对世界的价值论透视并用理念来表征一种绝对价值和终极意义,才使得所谓的“本原”或“始基”成了一种价值维系和意义源泉,所谓的本体变成了一个价值世界,从而使人类个体乃至宇宙万物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生存根基,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理念论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重大转变:所谓的本体不再是一个只合客观的事实实体,而是一个还要合目的的价值实体,同时也意味着古希腊人实现了对自身的生存根基的理性重建。

理念世界召唤着人们不断走出自身、超越自身、走向神圣、走向那永恒的至善至美。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3]杨寿堪,吴圣正.《解读柏拉图理念论》.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4期.2001年12月
[4]邵伟志.《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在西方认识发展史中的地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3卷第2期.2005年3月 作者简介:
刘晓,女,山东潍坊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