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对梅毒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医对梅毒的治疗

关键字梅毒中医方药

2008011027 沈乙惠

现代医学认为梅毒是由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同时又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主要是胎传梅毒,即母亲患有梅毒,胎儿也感染梅毒。后天多是由于不洁性生活引起。一期梅毒: 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硬下疳消退后发生或重叠发生。三期梅毒皮肤粘膜损皮下纤维结节害梅毒性心脏病还有神经梅毒。现代医学对梅毒的治疗有很大的疗效。本文从中医的角度来谈谈对梅毒的治疗。

梅毒在中医被称为杨梅疮,霉疮,广疮,天柳病,花柳病,卖疮,大疮等。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等为常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续医说》载:弘治(1488 1505)末年,民间患恶疮,自广东人始吴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似,谓之杨梅疮。《本草纲目》的作者,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称道: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南,传及四方。可见在我国,梅毒是一种舶来品,由广东进口而遍及各地。本文从梅毒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来论述。

1病因病机

梅毒的病因病机为湿热邪火化毒而致。《外科正宗·杨梅疮论第三十六》中提出:“夫杨

梅疮者,以其形似杨梅;又名时疮,因时气乘变,邪气凑袭;又名绵花疮,自期绵绵难绝。

有此三者之称,总由湿热邪火之化”《简明医彀·杨梅疮》中说:“此疮乃湿热邪毒所成。”(1)

天行时毒相感2)男女淫乱相染(3)非性传染:《外科大成·杨梅疮》中有“夫梅疮……总由

湿热邪火之化,而有精气二者之殊。精化由欲染者重,气化由传染者轻”,这里的“气化”、“传

染”即是非性的接触传染。(4)胎传遗毒:《外科真诠·小儿部·遗毒》中有“遗毒系先天遗毒

于胞胎,有禀受染受之分,禀受者由父母先患梅疮而后结胎元,婴儿生后,周身色赤无皮,

毒攻九窍,以致烂斑,患此难愈,……染受者乃先结胎元,父母后患梅疮,毒气传于胎中,

婴儿既生,则头上坑凹,肌肤先出红点,次发烂斑,甚者攻口角眼眶耳鼻,及前阴突道破烂……

若延毒遍身,日夜啼哭,不吃乳食者,属毒甚气微,终难救治。”并对新生儿梅毒作了先天与

后天的鉴别。(5)正虚邪入:《霉疮秘录·霉疮方法》中有:“夫霉疮为患,正气不虚,则邪

毒不入”。湿热邪火化毒侵入人体便发病。《景岳全书》对这个发病机理作了阐述:“盖此淫

秽之毒,由精泄之后,气从精道乘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外而皮毛,内而骨髓。凡冲脉

所到之处,无所不到,此甚为害,最深为恶。”此毒亦可传入心、

2治法方药

(1)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中医称之为硬下疳。

[治则] 清肝泄热、利湿祛毒

[方药]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雄黄

药味组成:方出自《兰室秘藏》。龙胆草、生地黄、当归各三分,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医宗金鉴》又加黄芩、栀子、甘草。为粗末,水煎,温后冲服雄黄一分,空腹服。

[外用方]

白杏膏:治杨梅疮。轻粉一钱,杏仁去皮七个,共捣烂,将疮去痂,先抹猪胆汁,后涂药。

千金散:乳香、没药、血竭、雄黄、杏仁各五钱,轻粉、孩儿茶、枯矾各五分,胆矾三分,麝香一分,上为末,先用猪胆汁贴洗,后掺药。

珠粉散:轻粉一钱,珍珠二分,天竺黄六分,上为细末,将疮用槐条煎汤洗净,后搽药即愈。

杨梅顽疮:乳香、没药、轻粉、雄黄、铜绿各等分,上共为末,用人乳一盅,熬至半盅,入前药再熬令干,擂烂搽上。

(2)二期梅毒:二期梅毒,中医称之为杨梅疮,因其色如杨梅而命名。因此,中医对二期梅毒多以治疗梅毒斑疹尤其是玫瑰疹为擅长。

[治则] 解表通里,疏风清热除湿。

[方药] 方用防风通圣合荆防败毒散。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论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硝、连翘、薄菏、麻黄各半两,石膏、桔梗、黄芩各一两,白术、栀子、荆芥穗各二钱半,滑石三两,甘草二两,为粗末,每服一两,加生姜,水煎服。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钱。为细末,水煎服。

(3)三期梅毒:中医中的杨梅结毒属于三期梅毒的范畴,此外,由于三期梅毒可导致心血管、神经、骨、眼及其它内脏等处病变,故临床时应辨证论治。

①内毒炽盛

[治则] 解毒消瘀,扶正固本

[方药] 方用化毒散,配服五宝丹加党参、黄芪。

药味组成:

化毒散:出自《医宗金鉴》,治杨梅结毒。生大黄一两,炙穿山甲、当归尾各五钱,炒僵蚕三钱,炙蜈蚣一条。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一至二次。

五宝丹:出自《景岳全书》,治杨梅结毒方。琥珀(甘草水煮)、珍珠(炒,或豆腐包蒸)、朱砂、钟乳石(同甘草、木香各一钱同煮)、炒飞罗面各三分半。为细末,每服二至七厘,加冰片半分,用土茯苓一斤,病在上加木香二钱,病在下加牛膝一两,与土茯苓同煎取汁,分多次送药,一日内服完此汤。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外用药]

冲和膏:出自《外科正宗》。炒紫荆皮五两,炒独活三两,炒赤芍药二两,石菖蒲一两半。为细末,葱煎汤或热酒调敷患处。

五五丹:出自《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编)。煅石膏、升丹各五钱。为细末,掺于疮面,每日换药一至二次。

生肌散:出自《疡医大全》,治痈疽疮疡久不收口方。人参、牛黄、珍珠、琥珀、熊胆、乳香、没药各二钱,煅炉甘石、乌贼骨、龙骨、煅石膏、轻粉各五钱,铅粉二两。为细末,加冰片五分,再研细,每用少许,搽患处。

②心脾气虚

脾气虚之象。

[治则]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方用归脾汤

药味组成: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木香、炙甘草各五分,加姜、枣,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