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广西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论文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现状与使用及开发思考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现状与使用及开发思考引言广西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文化为特色、以民俗活动为内容的旅游形式。
在广西,具有独特魅力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就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与使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开发思考。
1.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现状1.1 民俗文化特色广西地处南部边陲,拥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壮族、苗族、侗族等。
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音乐、舞蹈、手工艺品等。
这些特色使得广西在民俗旅游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1.2 民俗活动与节庆广西的民俗活动和节庆丰富多样,每年都有大量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
例如,壮族的“三月三”、侗族的“火把节”、苗族的“龙船节”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还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1.3 民俗村落与民宿广西的民俗村落是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村落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成为游客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窗口。
此外,越来越多的民宿在民俗村落中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亲密的体验和住宿选择。
2.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使用2.1 旅游景点开放广西的民俗旅游景点常年向游客开放,提供观光、体验等服务。
例如,阳朔的西街、龙胜的鼓楼、桂林的漓江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2.2 民俗文化表演广西的民俗文化表演是民俗旅游的重要一环。
游客可以欣赏到各个民族的演出,包括歌舞、音乐、戏剧等。
这些表演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民宿体验广西的民俗村落中兴起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亲密的体验。
游客可以在村落中租住当地民居,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
这种体验使游客更加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3.1 加强保护与传承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与传承。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广西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美丽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作为旅游目的地,广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游客的带动下,旅游纪念品市场也逐渐兴旺起来。
随着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和原生态文化的丧失。
关于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重视的课题。
我们来谈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
广西地处南方,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同时还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特点为广西地区的旅游纪念品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源头。
在过去,广西的旅游纪念品大多以手工艺品和土特产为主,如壮族的刺绣作品、侗族的蜡染艺术、柳州的柳编艺术、桂林的漓江石雕等,均是广西独有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品类。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和土特产,不仅反映了广西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成为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宝贵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广西地区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店纷纷涌现,销售各类特色纪念品。
电商平台的流行,也为广西地区的旅游纪念品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从而,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加。
不仅有传统手工艺品和土特产,还有各种创意周边产品,如T恤、冰箱贴、杯子、手绘明信片等。
这些产品多样性和新颖性,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购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是其中之一。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商家急功近利,以次充好,推出了一些质量低劣、甚至是假冒伪劣的旅游纪念品,给游客带来了不良的购物体验,并且也损害了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声誉。
由于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一些商家还存在大规模采伐原生态植物、破坏传统手工艺品工艺流程等行为,这些都对地方的原生态文化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保护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和土特产。
传统手工艺品和土特产不仅是当地的文化遗产,也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研究

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研究一、广西的地域优势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位于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
广西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丰富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打造“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二、产业资源1. 农产品资源: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稻米、甘蔗、柑橘、壮族茶叶、鱼苗等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西各地的农产品以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好、口味鲜美而著称。
2. 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
广西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壮族织锦、银饰、侗族竹编等也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3. 旅游资源:广西是一个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
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北海的银滩风光迷人、龙胜的龙脊梯田、德天瀑布等都是广西的旅游资源的代表。
三、小镇规划与建设1. 农产品加工基地:利用当地优势的农产品资源,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2. 文化展示中心:建设文化展示中心,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展示和传承,吸引游客了解当地文化,增加游客体验的趣味性。
3. 旅游景点开发: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4. 特色民宿和餐饮: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族建筑,建设特色民宿,并提供当地农产品制作的特色餐饮,增加游客居住和用餐的体验。
四、发展模式探讨1. 农产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农产品、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2. 合作发展模式:将小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乡村振兴规划,吸引社会资本、企业等参与小镇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合作发展模式,共同推动小镇的发展。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广西地区作为我国南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纪念品是与旅游相关的重要产业之一。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广西,需要带上纪念品记录旅行的瞬间,增加一份回忆和情感的联系。
同时,旅游纪念品也能够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收益,给当地经济增加一份贡献。
然而,随着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逐渐壮大,保护与发展之间的问题逐渐浮现,如何开发推广特色旅游纪念品,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已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件大事。
1. 增加旅游收入旅游纪念品是广西旅游服务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旅游纪念品所带来的新增值在旅游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旅游纪念品是一种以情感和纪念作为价值依据的商品,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就是为留下游玩经历而购买的旅游体验,旅游纪念品使用了当地的原材料、文化和人力资源,有效拉动当地旅游的就业和初级行业发展,增加了旅游业收入。
2. 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地域文化特色十分丰富,其中融合了壮、侗、瑶、苗等数十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还有神秘的龙脉文化和广西独特的地质文化。
旅游纪念品可以将这些文化的精髓集结起来,展现地域文化的特色,使得游客能够在旅游过程中更好的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感知力,同时旅游纪念品也将广西的文化特色传承了下去,为广西的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而广泛的作用。
3. 提升品牌价值旅游纪念品是广西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发特色、文化类纪念品,对于提升广西旅游品牌价值显得至关重要。
市场上一些知名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如味丰园著名诱导菜、南宁著名的鲁班琴等,凭借着对于当地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成为广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品之一,成功的提升了广西旅游的品牌价值。
在广西的旅游市场上,旅游纪念品市场具有极高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广西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规范的情况,许多商家为了眼前收益而忽略了文化保护,将大量的无关、低价值的商品作为纪念品进行销售。
这不仅影响了旅游体验的真实性,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北海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被誉为“中国南海明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是指在北海这片具有浓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提升旅游体验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本文将从北海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理念出发,探讨如何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
一、北海地域文化特点1.自然资源丰富北海地处南海之滨,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美的海滩,海岛风光优美,风景如画。
北海还有壮乡特有的水上田园景观,如壮家渔村、田园风光等,这些自然资源为北海地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北海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壮族是北海的主要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独特的服饰、歌舞、风俗习惯等成为了北海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文化底蕴。
3.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北海自古以来就是海洋交通的重要枢纽,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海商文化积淀。
北海还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物遗址,如北海城、玉斋堂、石达开故居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历史积淀。
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理念在深入了解了北海地域文化特点后,我们可以开始探讨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理念。
1.突出地域特色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要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如可以推出壮家风情游、海岛度假游、文化体验游等产品,以满足游客对地域文化的探求和体验需求。
2.融合创新元素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融合创新元素,创新产品内容和体验方式,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可以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活动,为游客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
3.提升游客体验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要将游客体验放在首位,设计开发符合游客需求和喜好的产品,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和舒适的游览环境,使游客在旅行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

五、结论
五、结论
基于南京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牛首山文创产品设计为例表明:在 文创产品设计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产品的创新 性及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可以扩大产品的受众群体并 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南京文创产品设计应注重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并 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广西壮锦的文化价值
一、广西壮锦的文化价值
广西壮锦是壮族人民传统手工技艺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壮锦以 色彩斑斓、图案精美、质地坚韧而著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其独 特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西壮锦的文化价值
1、历史传承:壮锦是壮族人民数千年来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了古代壮族人 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三、案例分析——以“壮锦之韵” 文创产品系列为例
三、案例分析——以“壮锦之韵”文创产品系列为例
“壮锦之韵”文创产品系列是以广西壮锦为灵感来源设计的一系列创意产品。 该系列包括壮锦图案的T恤、笔记本、手机壳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独具特色的 壮锦装饰画和家居饰品。这些产品在设计上保持了壮锦的传统特色,同时注入了 现代设计元素,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总结: 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创 新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将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以 及注重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考虑。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价值也不容忽 视,其不仅传承和发展了地方文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 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探析——以广西为例

艺术研究文 王春伟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探析 2017年全年国内游客达到50.0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消费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作为中国旅游大省之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3亿人次,同比增长27.9%,实现旅游总消费5580.36亿元,同比增长33.1%,旅游业也是广西重点发展和打造的产业之一。
在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旅游产业链重要一环的旅游产品市场的发展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产品雷同,而且缺乏特色,低质的旅游产品导致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兴趣下降,阻碍了旅游产品产业的更好发展,我国旅游产品消费在旅游产业中的占比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因此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旅游产品的内涵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旅游消费者在旅行途中购买的各种商品。
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自用,二是与亲朋好友分享。
自用的话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旅游产品激发美好的旅途回忆;旅途中发现的能体现旅游地特点的物品与家人好友分享,两者都要求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激发旅行者传递旅行地信息给亲朋好友。
所以说特色是旅游产品最本质的特征,是旅游产品的精髓所在。
二、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途径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要以自身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重视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深入挖掘拓展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注重手工艺的传承,使特色传统工艺焕发新光彩。
我们可以把与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开发的相关资源分为三大类: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工艺资源。
以广西为例,阐述如何围绕这三类资源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一)自然资源的产品化广西地处亚热带地方,多丘陵、少平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及自然景观资源。
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北海银滩等。
以往围绕这种自然景观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大多是把特色的自然风景印到旅游产品上,这种平面化的运用形式单一,缺乏设计感和美感,自然无法打动消费者。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广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特色旅游纪念品作为旅行者在旅途中购买的纪念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
为了促进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发展与推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需要注重文化内涵。
广西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设计和生产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品来体现。
这些纪念品可以以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为原型,也可以以当地特产或风景名胜为主题。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注重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细节和材质的选择来突出当地的特色和特点。
纪念品的包装和标识也要精心设计,使其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成为旅游者心中的“必买之物”。
保护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制度。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一些不具备地区特色的商品也涌现出来。
这些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从而无法反映当地的传统和民俗,仅仅是一些商业化的产品。
为了保护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独特性和原创性,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要求,例如要求企业必须使用本地原材料和工艺,禁止抄袭和仿制他人的作品等。
可以建立纪念品的品牌认证和专利保护制度,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设计和品牌推广,保护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知识产权。
加强旅游纪念品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作为消费者在旅行过程中购买的商品,其品质和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纪念品市场的监管,确保纪念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可以建立纪念品的质量检测和监测体系,加强对纪念品企业的日常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和不合法产品进行处罚和惩罚。
可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和建议,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纠纷,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广西地区拥有“缀满明珠的绿色家园”之称,不管是山脉、河流、湖泊、海岸线还是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等都非常丰富多彩,给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
1. 民族特色文化类旅游纪念品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充满着异域风情和神秘感。
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传统服装、民俗文化等极具特色,比如:壮锦、苗绣、银打制作的佩饰、手工糯米糕、糖果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2. 生态环境类旅游纪念品广西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景观,比如桂林的漓江、阳朔的山水、北海的海滩、博白的荷花池等都是游客钟爱的景点。
在这些景点,开发生态环境类的旅游纪念品具有高度的商业价值。
广西地区拥有各种独特的产品,比如:桂林的荔枝、南宁的阳桃、北海的珍珠、凭祥的水牛角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1. 文化意义上的保护旅游纪念品在汲取地方文化资源、民族艺术传统、历史人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应当忽视文化的内涵,保护发掘地方文化。
同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倡导环保、低碳等理念,尽力减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经济价值上的保护旅游纪念品的生产过程需要考虑科技含量、市场需求、价格、制作工艺等方面因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增强商品的竞争力。
3. 社会责任上的保护旅游纪念品在生产流程中要尊重人权、劳动法、商业法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
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纪念品质量安全可靠。
同时,要注意向顾客宣传产品背后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提高顾客对产品的认知程度,使得广西的独特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延伸。
三、结语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为广西地区的特色文化纪念品,既需要遵从经济规律,体现市场营销的需求,也需要思考保护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保留文化历史的独特舞台。
只有在兼顾市场商业和文化传承的同时,旅游纪念品才能在广西地区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价值。
以广西为例探讨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

以广西为例探讨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区。
广西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
因此,开发民俗旅游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西区域民俗旅游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
广西拥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民俗活动,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一些地方的民俗活动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开发,而其他地方的民俗活动则相对较少。
其次,旅游产品单一、目前,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主要以民俗表演和景区观光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再次,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一些旅游景区和村庄在旅游设施、导游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了解决区域民俗旅游的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开发策略。
首先,加强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广西各地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应该对这些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挖掘出更多的优秀民俗项目,并将其纳入旅游开发计划。
其次,注重创新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民俗表演和景区观光,还可以开发一些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例如民俗体验、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同时,可以将民俗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再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培训更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民俗旅游的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等方式,鼓励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民俗旅游的开发中来。
同时,要加强对民俗旅游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民俗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广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民俗资源的地区,开发民俗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通过加强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可以实现广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民族文化传承。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北海地区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植根于当地的壮族民俗和海洋文化,这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北海地区的壮族民俗文化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壮族是北海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壮族的婚俗、祭祀、音乐和舞蹈等民俗传统都是独具特色的,可以作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向。
可以开发壮族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壮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婚俗、祭祀仪式等;还可以开发壮族音乐和舞蹈表演,让游客欣赏壮族传统艺术;还可以开设壮族文化展览馆,展示壮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加游客对壮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北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
北海是一个坐落于中国南海的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海洋文化是北海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给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各种想象空间。
可以开发海洋主题的水上项目,如沙滩排球比赛、帆船赛等;还可以开发海洋文化体验项目,如捕鱼体验、海鲜烹饪课程等;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海洋主题游览路线,让游客领略北海的美景和丰富的海洋文化。
除了壮族民俗和海洋文化,北海地区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可供开发和利用。
北海地区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景观,如玉柱村的古建筑、南庄古镇的历史风貌等;还有美味的特色食品,如北海特色的海鲜、壮族特色的米粉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的素材,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北海地域文化的融合和传承,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方式,同时也要面向现代旅游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活动。
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特色化,使其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还要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使其能够为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广西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得广西的旅游业非常发达。
在广西的旅游中,民族工艺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广西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本文将从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角度,介绍广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多样性广西地域广阔,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工艺品,如壮族的银饰、绣品,瑶族的蜡染布,苗族的木雕、花瓶,水族的刺绣、草编等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表,还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游客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魅力与迷人之处。
2. 丰富性广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材料来源和种类都非常丰富,如木材、竹材、银材、玉石、陶瓷、草编、藤编等。
这些材料或是自然采集或是通过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制作而成,不仅保留了地方特色,还让游客在欣赏工艺品时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独特性和历史沉淀。
3. 纪念性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纪念价值。
很多游客来到广西旅游,都会购买一些工艺品留作纪念,如壮族的银饰、绣品,瑶族的蜡染布,苗族的木雕、花瓶等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可以成为游客的私人珍藏,还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传递着旅途中的美好回忆。
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日益壮大,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广西的旅游工艺品市场较为成熟,围绕其中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如壮族银饰、绣品、瑶族蜡染布、侗族蜡染布、苗族木雕、花瓶等等。
为了推动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发展,广西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了多个旅游手工艺品展销会和专业展览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买家的关注和参与,让广西的工艺品市场逐渐扩大。
为了更好地创新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文化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发展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出发,保护好广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品,激发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人的热情与创造性,引导年轻一代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人掌握传统技艺和创新设计,拓展广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市场空间和影响力。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北海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北海地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北海地域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和包容。
北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拥有壮、汉、瑶、苗等多个民族。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民族的特色和需求。
可以开发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组织少数民族的文化表演和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北海地区独特的多元文化。
北海地域文化的特点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银滩、涠洲岛等。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可以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相结合,设计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旅游产品。
在银滩上举办海滩派对,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感受到北海地区特有的海滩文化。
北海地域文化的特点还包括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北海地区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如唐代的玉柱庙和北山寺等。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可以将历史和建筑纳入让游客了解北海地区的历史文化。
可以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带领游客参观古建筑,了解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打造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北海地区的历史景观,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宏伟和神奇。
北海地域文化是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重要依托,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将北海地区的多元文化、自然环境、历史和建筑等特色元素纳入设计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北海的地域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品味。
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研究

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研究在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旅游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农产品则是当地的特色资源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就如何打造广西“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进行深入研究。
一、特色小镇的选择和定位打造“农产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需要首先选择一个具有潜力和特色的小镇。
这个小镇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历史底蕴,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同时也需要有较好的旅游基础设施。
在广西众多小镇中,像桂林、阳朔、龙胜、柳州等地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选择特色小镇后,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明确特色和发展方向。
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来确定定位,然后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二、农产品开发和推广农产品是特色小镇的重要资源,需要加大开发和推广力度。
首先可以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
可以建立农产品产地直供基地,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还可以开展农产品加工,制作特色产品并进行品牌推广。
还可以通过传统节庆和农耕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
三、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是特色小镇的一大特色,需要进行传承和创新。
特色小镇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建立文化展示馆、传统手工艺体验馆等,通过展示和体验的方式来吸引游客,增加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也可以进行文化创新,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的软实力。
四、旅游环境和服务特色小镇的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对于吸引游客和提升地方形象至关重要。
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设施等方面。
要提高服务水平,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还可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推广,拓展旅游业态,丰富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广西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留下的重要物品,一方面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旅游纪念品逐渐失去了本土特色,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土特产”,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了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与保护。
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风格。
如桂林的山水画、象山的蚌珠、北海的珊瑚、柳州的花雕酒等。
这些纪念品体现了广西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是广西地区的独特代表。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广西地区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也逐渐发展壮大。
一方面,旅游纪念品变得越来越精美,有一些全手工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如高飞的“竹编”、柳州的“镶嵌工艺”等;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特色纪念品得以市场化销售,扩大了其影响力。
广西旅游纪念品设计与生产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各种政策,如鼓励民间投资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政策,使地方特色纪念品得以维护和发扬。
同时,带动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旅游线路开发的日益推进,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无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滥竽充数。
这些“土特产”如印有地方地名的扇子、糖果、旅游T恤等,甚至有些都是“中国通用”的产物,而完全缺乏广西地方特色的元素和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了让游客和消费者所不愿意购买的物品。
同时,有的旅游纪念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违反了环保原则,在生产制造中使用一些环境污染的材料,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保护广西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文化价值,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载体受到损害。
要加强法制保护,完善相关法规,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制定清晰的生产和销售标准,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提高旅游纪念品的质量和档次。
广西特色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117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10月下半月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们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满足于单纯的自然观光旅游,开始青睐于体验旅游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于是,文化旅游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旅游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是超乎一般意义的观光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以感受与体验当地的独特人文氛围和文化内涵为目的的。
世界旅游组织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
作为全国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省区之一,广西各地近年来相继推出的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繁荣为主要目的的节庆活动,无不蕴含浓浓的文化味: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使“绿城”南宁成为东南亚文化交流平台;桂林国际山水旅游文化节,将广西最富魅力的“刘三姐文化”与“甲天下”的山类别文化旅游产品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平安白衣壮寨、金坑红衣瑶寨、漓江民俗风情园、龙脊梯田、三江程阳八寨、三江程阳风雨桥、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那坡吞力民族文化村、南丹白裤瑶村寨、桂平民俗文化世界、玉林云天民俗文化城、刘三姐歌谣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桂林、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百色靖西县、百色那坡县、河池南丹县、贵港桂平市、玉林、河池宜州历史文化旅游产品靖江王城、靖江王陵、大圩古镇、黄姚古镇、中渡古镇、兴安灵渠、宁明花山壁画、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始祖遗址、合浦文昌塔桂林、桂林灵川县、贺州昭平县、柳州鹿寨县、桂林兴安县、南宁宁明县、百色田阳县、北海合浦县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产品嘉禾城温泉谷、九曲湾温泉度假村、乐满地主题乐园南宁、桂林兴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田东县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乐业县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东兰革命烈士陵园、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桂南会战遗址、桂林抗日文化城、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百色、百色田东县、百色乐业县、河池东兰县、柳州、桂林、桂林兴安县节庆文化旅游产品山水文化旅游节、桂林米粉节、恭城油茶文化节、福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奇石文化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文化旅游节、崇左边关文化旅游节桂林、桂林兴安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柳州、南宁、河池、崇左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印象·刘三姐桂林表1 广西文化旅游产品水融为一体;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着力让“世界铜鼓之乡”的神秘、传奇传遍四方;防城港京族哈节,传承着我国惟一的海洋民族近500年来以祭祀、团聚、渔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积淀……全区文化旅游发展将加大主题特色精品文化旅游路线开发和配套完善,已形成山水文化旅游、边关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宗教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广西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风味工艺品。
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手工艺制作技术和传统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广西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工艺品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广西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
通过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能够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产业的振兴和发展,保护并传承广西少数民族独有的手工艺制作技术和传统工艺品。
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广西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是绣品的开发。
广西的壮族、瑶族等民族有着丰富的绣品传统,并具有特色鲜明的刺绣技术和图案。
可以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绣品,如服装、鞋帽、手袋等,展示广西少数民族绣品的魅力。
其次是陶瓷的开发。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盛产高质量的红陶和彩陶,这些陶瓷制品色彩鲜艳、造型独特,非常适合作为旅游工艺品。
最后是手工艺品的开发。
广西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制作技术丰富多样,如竹编、木雕、银饰等。
可以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手工艺品,展示广西少数民族的独特工艺。
为了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和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力度,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加强对广西少数民族手工艺制作技术的培训和传承,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加大对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开拓和推广力度。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前景的工作。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开拓和推广市场,可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发展,推动广西旅游业的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的特色文化和民族艺术,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于文化探索和购物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广西拥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技艺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这些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开发和创新,可以打造独具特色、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增加游客的购物和收藏意愿。
这些旅游工艺品还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承和弘扬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提升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力。
需要对广西不同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艺进行调研和挖掘。
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艺特点和历史渊源,深入了解各个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运用,找到有潜力的手工艺品进行开发。
需要进行工艺品的创新和设计。
传统手工艺品一般是制作于当地,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是在市场上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通过设计改良和结合现代元素,使手工艺品更加富有艺术性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邀请民族文化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符合时尚潮流的旅游工艺品。
需要加强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将开发的旅游工艺品推广出去,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购买意愿。
可以在旅游景区设立专门的展示和销售点,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销售,打造品牌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需要加强对工艺品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训。
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往往是口传心授的,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训和传承,保证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可以设立培训中心或者工艺品制作学校,培训更多的手工艺品制作人才,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引言
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特色均不同。
加强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对推广区域性文化具有现实理论性意义。
以壮族为主体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不同名族的建筑、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为民族风情,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开发具有广西区域性旅游纪念产品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一、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全自治区聚集12种少数民族。
各名族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无不为民族风情,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吸引着人们去观光。
二、广西旅游传统文化工艺纪念产品及特点:
壮锦:壮锦以棉纱为经,五色线为纬而织成。
因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结实耐用而驰名。
绣球:壮族人世代相传极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民间手工艺品。
绣球历史悠久,因此享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2]。
绣球是用彩布或丝绸缝制而成的,上面绣着五彩花鸟,连接着几条彩带,抛掷起飘逸潇洒。
绣球原是作为娱乐时你抛我接之物,后来发展成为男女互相爱慕的赠品而逐渐在民间流传。
整个球型浑圆玲珑,轻软
结实,又最以彩色丝穗和小珠,配以红绿稠带。
阳朔画扇:是桂林著名旅游工艺品之一。
阳朔画扇选用当地出产的凤尾竹做扇骨,画面用宣纸、布或丝绸绘画,画扇题材多彩,有山水、花鸟、人物等。
但这些旅游纪念产品“一成不变”过于单一。
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之下,很难满足人们文化个性层次的追求,一些民族传统的文化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逐渐慢慢遗忘,民族传统工艺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大量民间艺术文化需要去挖掘整理和保护。
三、开发具有广西地域文化特色“山桃核的设计”
(一)民间传统工艺——雕刻桃核
广西地属亚热带地区水果丰富,桃子的品种繁多,桃核更是落得满山都是。
这对于用桃核设计新纪念品带来了物质基础。
桃核雕刻,顾名思义就是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各种动物,人物的形象,其中以十二生肖的雕刻最具代表性。
通过对山桃核的精美设计,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创造出新的旅游纪念产品,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首饰等开辟新的实用与美观一体的市场。
自古至今,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物玩物者惊叹和入迷,行情日趋看好。
这也激发了心灵手巧且传承了前辈手艺的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才智。
核雕这种精致而小巧玲珑的微型工艺品,只要雕刻者雕镂技艺精湛,作品新意,题材符合当代赏玩和收藏者们的口味,往往能被
广泛的人群接受。
具有时间短,品种多,利润高,收效快等特点。
(二)选择“山桃核”作为设计的材料的优势
从材料本身来讲已经包含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思想。
就地取材,自然材料成本低回收快,无污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美,是一种绿色设计产品。
材质方面:有自然美感和强烈的民族色彩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桃核”特点:坚硬美观不易变形,雕刻性强可长时间保存,形态灵巧色美纹理多变有一定的艺术美。
“刻桃”对于民族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题材息息相关,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的创作,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这样的传统手工艺能够保留至今。
(三)设计具有区域性特色代表的山核桃产品
广西地属多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富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如何完美的将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本土山桃核,设计出新的旅游纪念产品,有效的传播地域文化,具有纪念价值和经济价值。
首先,广西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特色,以这些特色作为设计的元素。
如:民族特色图案,特色山水壁画,传统工艺品,独特自然物种等。
其次,针对广西“山桃核”进行分析,主要是“山桃核”外型纹理的合理运用。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设计。
比如:特色山水为设计元素运用到桃核的表面凹凸不平上,设计出一款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具有纪念和收藏价值。
最后,根据每一个地方特色不同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系列的产品。
用机器代替一些费时费工的手工,人工只完成细刻部分。
最终设计出整套制造“特色山桃核”纪念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开辟新的市场。
(四)旅游纪念品“山桃核”的工具以及雕刻设计
图1-1图1-2
“山桃核”进行收购与加工(如图1-1,图1-2)。
图2-1 2-2
设计的作品效果图(如图2-1,图2-2)
(以家乡鸟类作为设计元素)。
图3-1 图3-2
设计作品效果图(如图3-1,图3-2)(仿生设计)
以(广西)特有物种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归纳总结再变形的过程设计出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更多的创新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与研究,打造出“山桃核”一系列产品:室内挂件;汽车挂件;
首饰等品种开辟新市场。
四、结论
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桃核旅游纪念品”的精美设计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情。
改变当地旅游纪念品题材,文化过于单一市场情况,新影的呈现出特色的民族气息,有效的传播民族文化,吸引更多人去了解民族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民族传统文化》[作者简介]吴娱,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出版,2008
[2] 石上流《广西地域文化》,南宁:[文章编号]1672-
2728(2008)0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