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文档的范例
![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文档的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6b232d647d27284b7351e0.png)
人口预测(一)镇域人口变动古槐镇镇域人口由2006年至2010年5年间,总人数从57677人增至59432人,共增加1339人,平均年均增长率5.97‰,以自然增长为主。
镇域人口历年增长趋势图表综合增长率分析法 根据历年人口统计数据 Q=Q 1*(1+K)n +P Q-----总人口预测数 Q 1———总人口现状数K ——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 ——规划期内的机械增长数 N ——规划期限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669+965+1250+1561)/4=1111.25 2015年预测人口:Q=59432*(1+6.25‰)5+1111.25*5=66868 2020年人口预测:Q=66868*(1+7.50‰)5+1111.25*5=74969 2025年人口预测:Q=74969*(1+9.00‰)5+1111.25*5=83959 2030年人口预测:Q=83959*(1+10.00‰)5+1111.25*5=96002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是对一个城市的历史人口数据的发展进行趋势分析,直接预测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P T = a+bY TP T ---预测目标年末城市人口规模 Y T ---预测目标年份 a 、b---参数根据增长趋势预测: 2015年人口预测:60835 2020年人口预测:67793 2025年人口预测:75274 2030年人口预测:85368570005750058000585005900020062007200820092010预测到2030年该镇的城镇化水要达到35% 所以:2030年镇区人口:96002*35%=33600 镇区现状口:3829现状城镇化平:6.8%根据历年人口统计数据Q=Q1*(1+K)n+PQ-----总人口预测数Q1———总人口现状数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的机械增长数N——规划期限北湖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0+11+18+26)/4=18.75约等19 2015年预测人口:Q=1268*(1+6.25‰)5+18.75*5=14022020年人口预测:Q=1402*(1+7.50‰)5+18.75*5=15492025年人口预测:Q=1549*(1+9.00‰)5+18.75*5=17142030年人口预测:Q=1714*(1+10.00‰)5+18.75*5=1895感恩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87+123+143+215)/4=142Q=7343*(1+6.25‰)5+142*5=82852020年人口预测:Q=8285*(1+7.50‰)5+142*5=93112025年人口预测:Q=9311*(1+9.00‰)5+142*5=104472030年人口预测:Q=10447*(1+10.00‰)5+142*5=11690高楼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1 +38+46+89)/4=48.5约等49 2015年预测人口:Q=2757*(1+6.25‰)5+49*5=30872020年人口预测:Q=3087*(1+7.50‰)5+49*5=34482025年人口预测:Q=3448*(1+9.00‰)5+49*5=38492030年人口预测:Q=3849*(1+10.00‰)5+49*5=4288龙田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3+43+65+72)/4=45.75约等46 2015年预测人口:Q=2917*(1+6.25‰)5+46*5= 32382020年人口预测:Q=3238*(1+7.50‰)5+46*5=35902025年人口预测:Q=3590*(1+9.00‰)5+46*5=39842030年人口预测:Q=3984*(1+10.00‰)5+46*5=4416中街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47+62+72+110)/4=72.75约等73 2015年预测人口:Q=3395*(1+6.25‰)5+72.75*5=38662020年人口预测:Q=3866*(1+7.50‰)5+72.75*5=43772025年人口预测:Q=4377*(1+9.00‰)5+72.75*5=49412030年人口预测:Q=4941*(1+10.00‰)5+72.75*5=5557竹田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55+124+165+169)/4=128.25约等128 2015年预测人口:Q=5083*(1+6.25‰)5128.25*5=58852020年人口预测:Q=5885*(1+7.50‰)5+128.25*5=6750Q=6750*(1+9.00‰)5+128.25*5=77012030年人口预测:Q=7701*(1+10.00‰)5+128.25*5=8735福坊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0+12+19+34)/4=22.25约等22 2015年预测人口:Q=1229*(1+6.25‰)522.25*5=13692020年人口预测:Q=1369*(1+7.50‰)5+22.25*5=15232025年人口预测:Q=1523*(1+9.00‰)5+22.25*5=16942030年人口预测:Q=1694*(1+10.00‰)5+22.25*5=1774湖坂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10+10+26+34)/4=20约等20 2015年预测人口:Q=990*(1+6.25‰)5+20*5=11212020年人口预测:Q=1121*(1+7.50‰)5+20*5=12642025年人口预测:Q=1264*(1+9.00‰)5+20*5=14102030年人口预测:Q=1410*(1+10.00‰)5+20*5=1567湖南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8+39+54+46)/4=41.75约等42 2015年预测人口:Q=2150*(1+6.25‰)5+42*5=24272020年人口预测:Q=2427*(1+7.50‰)5+42*5=27282025年人口预测:Q=2728*(1+9.00‰)5+42*5=30612030年人口预测:Q=3061*(1+10.00‰)5+42*5=3247华元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17+24+53+53)/4=36.75约等37 2015年预测人口:Q=1908*(1+6.25‰)5+36.75*5=21042020年人口预测:Q=2104*(1+7.50‰)5+36.75*5=23672025年人口预测:Q=2367*(1+9.00‰)5+36.75*5=26592030年人口预测:Q=2659*(1+10.00‰)5+36.75*5=2979井门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44 +51+30+42)/4=41.75约等42 2015年预测人口:Q=2051*(1+6.25‰)5+41.75*5=23252020年人口预测:Q=2325*(1+7.50‰)5+41.75*5=26222025年人口预测:Q=2622*(1+9.00‰)5+41.75*5=29262030年人口预测:Q=2926*(1+10.00‰)5+41.75*5=3284昆石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54+21+30+36)/4=35.25约等35 2015年预测人口:Q=1514*(1+6.25‰)5+35.25*5=17382020年人口预测:Q=1738*(1+7.50‰)5+35.25*5=19812025年人口预测:Q=1981*(1+9.00‰)5+35.25*5=22482030年人口预测:Q=2248*(1+10.00‰)5+35.25*5=2538青山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3+33+65+72)/4=48.25约等48 2015年预测人口:Q=2059*(1+6.25‰)5+48.25*5=23652020年人口预测:Q=2365*(1+7.50‰)5+48.25*5=26972025年人口预测:Q=2697*(1+9.00‰)5+48.25*5=30612030年人口预测:Q=3061*(1+10.00‰)5+48.25*5=3459前塘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8+44+59+43)/4=43.5约等44 2015年预测人口:Q=1374*(1+6.25‰)5+43.5*5=16352020年人口预测:Q=1635*(1+7.50‰)5+43.5*5=19382025年人口预测:Q=1938*(1+9.00‰)5+43.5*5=22442030年人口预测:Q=2244*(1+10.00‰)5+43.5*5=2576上店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11+26+19+29)/4=21.25约等21 2015年预测人口:Q=1448*(1+6.25‰)5+21.25*5=1600Q=1600*(1+7.50‰)5+21.25*5=17672025年人口预测:Q=1767*(1+9.00‰)5+21.25*5=19542030年人口预测:Q=1954*(1+10.00‰)5+21.25*5=2160下村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4+22+22+44)/4=21约等21 2015年预测人口:Q=1609*(1+6.25‰)5+21*5=17652020年人口预测:Q=1765*(1+7.50‰)5+21*5=19372025年人口预测:Q=1937*(1+9.00‰)5+21*5=21312030年人口预测:Q=2131*(1+10.00‰)5+21*5=2345新桥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8+24+28+55)/4=28.75约等29 2015年预测人口:Q=2146*(1+6.25‰)5+28.75*5=23582020年人口预测:Q=2358*(1+7.50‰)5+28.75*5=25922025年人口预测:Q=2592*(1+9.00‰)5+28.75*5=28542030年人口预测:Q=2854*(1+10.00‰)5+28.75*5=3000洋布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13+45+37+39)/4=33.5约等34 2015年预测人口:Q=979*(1+6.25‰)5+33.5*5=11772020年人口预测:Q=1177*(1+7.50‰)5+33.5*5=13902025年人口预测:Q=1390*(1+9.00‰)5+33.5*5=16202030年人口预测:Q=1620*(1+10.00‰)5+33.5*5=1871屿北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4+12+18+5)/4=9.75约等10 2015年预测人口:Q=2934*(1+6.25‰)5+9.75*5=30762020年人口预测:Q=3076*(1+7.50‰)5+9.75*5=32412025年人口预测:Q=3241*(1+9.00‰)5+9.75*5=3439Q=3439*(1+10.00‰)5+9.75*5=3663屿南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11+34+46+61)/4=38约等382015年预测人口:Q=2909*(1+6.25‰)5+38*5=31912020年人口预测:Q=3191*(1+7.50‰)5+38*5=35032025年人口预测:Q=3503*(1+9.00‰)5+38*5=38532030年人口预测:Q=3853*(1+10.00‰)5+38*5=4240雁塘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36+24+41+45)/4=36.5约等37 2015年预测人口:Q=1347*(1+6.25‰)5+36.5*5=15722020年人口预测:Q=1572*(1+7.50‰)5+36.5*5=18142025年人口预测:Q=1814*(1+9.00‰)5+36.5*5=20802030年人口预测:Q=2080*(1+10.00‰)5+36.5*5=2369洋下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24+32+37+61)/4=38.5约等39 2015年预测人口:Q=1354*(1+6.25‰)5+38.5*5=15892020年人口预测:Q=1589*(1+7.50‰)5+38.5*5=18422025年人口预测:Q=1842*(1+9.00‰)5+38.5*5=21192030年人口预测:Q=2119*(1+10.00‰)5+38.5*5=2420屿中村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51+106+142+160)/4=54.75约等55 2015年预测人口:Q=2364*(1+6.25‰)5+54.75*5=27132020年人口预测:Q=2713*(1+7.50‰)5+54.75*5=30902025年人口预测:Q=3090*(1+9.00‰)5+54.75*5=35052030年人口预测:Q=3505*(1+10.00‰)5+54.75*5=3958集中委05—09年4年的平均机械增长:(47+30+78+64)/4=54.75约等552015年预测人口:Q=1567*(1+6.25‰)5+54.75*5=1890 2020年人口预测:Q=1890*(1+7.50‰)5+54.75*5=2221 2025年人口预测:Q=2221*(1+9.00‰)5+54.75*5=2597 2030年人口预测:Q=2597*(1+10.00‰)5+54.75*5=3003。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3b7a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c.png)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讨论后,都重新规划了城市空间,而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不能充分时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无法保证设计规划的质量与效率。
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具有传统规划设计方法无法相比的优势,这种规划方式能够有效地躲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的大面积数据错误等问题,使取得的城市地理空间中非空间与空间数据更为精准,因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GIS与城市规划1.1 G1S概述地观倍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 GIS)“一个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地球上关于某一地区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含相关的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组织及相应的机构布置。
”其中“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是一个完整的GIS所必需具备的四大功能,即“输人、存储:、操作和分析、表达输出”。
作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GIS可以为城市规划供应一个有别于CAD的全新的技术平台,其能为规划决策供应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对将来环境的虚拟表现,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置,这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在内涵和内容上的一次提升,快捷运用GIS技术可以使城市规划试验建立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改那种仅仅依靠定性阅历和“拍脑袋”式的规划决策模式,从而构建科学、理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模式。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是GIS的核心与灵魂,其特有的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是GIS区分于一般信息系统的紧要功能特征。
空间分析起源于上个世纪60时代地理及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它对分析空间数据相关技术的统称。
进行空间分析的目的紧要包含以下几个:①使数据得到有效地取得,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地描述与认知,例如风险图的绘制;②生成察看地观阁案的背景过程进行理解与解释;③预告例如传染病等重点事件的暴发;④对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例如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结构预测分析及其规划启示--以淄博市为例
![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结构预测分析及其规划启示--以淄博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5c0fc589eb172ded63b77c.png)
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结构预测分析及其规划启示——以淄博市为例许锋,冯健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100871)E-mail:fengxu.pku@摘要: 应用“年龄移位法”,以四普、五普为基础数据,对淄博市2020年前城市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分析,具体包括:①人口年龄结构类型②少年儿童组③中等教育组④劳动年龄组⑤老年组等。
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探讨了其对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题规划(教育、医疗、就业等)的规划启示。
关键词: 人口结构;预测;城市规划;淄博1 引言人口结构对城市规划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时期人口的自然、经济、社会构成及其变化,对于每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就业、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素质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发展潜力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21世纪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二高三大”——高速、高龄、老人数量大、老年抚养比大、地区差异大。
[1]如何在城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眼前的实际问题。
而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人口预测往往“重规模、轻结构”,急需加强对城市人口结构的预测研究,满足老龄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并进一步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专项规划衔接。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试图以“组团式城市淄博”为例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结构预测进行探索。
中国的人口结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宋健、田雪原等人在《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一书中第一次将系统论的观点引入到人口预测中,开创了基于人口自然结构的“年龄移位法”。
[2]该书的出版使我国人口结构研究的水平大幅提高。
许多学者还对人口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例如杨德清等的《人口学概论》(1982)和刘铮的《人口理论教程》(1985),他们在书中都论述了人口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并详细介绍了西方人口学思想史。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224c0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6.png)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22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梁德时 何疆 李欣渺 丁洲平摘要:以宝鸡市为例,实证研究宝鸡市2008-2020年的人口规模变化。
发现宝鸡市在这段时间人口规模增长远小于预测人口。
分析原因是宝鸡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特征,人口预测时忽视了城市吸引力的影响,预测方法较为单一,高估了人口增长和净流入人口。
提出由于长期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复杂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提高远期人口规模的弹性,增强近期人口规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力。
关注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城市吸引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对于老工业城市,应利用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积极应对,提高城市居住质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宝鸡市;人口预测;工业城市;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动一、绪论(一)引言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它合理分配了城市的公共资源,对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一些具体安排和总体部署。
而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未来城市用地规模与基础设施配置。
人口规模与结构数据往往服务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发展政策、实施社会项目。
获得及时、准确的人口数据需要依赖于对人口变化的监测,而制定发展战略和评估发展目标需要依赖于对未来人口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与预测[1] 。
目前的城市人口预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至今尚无一种成熟方法可以令人信服地预测城市规模[2] 。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市域的总人口预测常偏差过大[3]。
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弱的城市来说,净流入人口减少,人口规模的预测往往比现状的人口偏大。
使得城市规划中城市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无法充分利用,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了,人口密度却在减少。
本文从人口预测规模入手,以宝鸡市为例,研究2010-2019年间人口变化,用实证分析与方法比较来探究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增强人口规模预测可行性的一些建议。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ab9cc70975f46527d3e16f.png)
•
• 预测方法 (1)综合分析法 根据现状数据统计,2000-2005年间太和县域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 10.05‰,并且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整体上呈现出流入态势,但是年均增 长率仅为0.7‰,并且历年波动较大,有增有减。综合考虑国家人口增长政策 的稳定性,以及太和县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断规划期内县域人口自然 增长率将会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但同时,随着太和县经济的发展,未来太和 县的机械人口增长情况将有明显起色。 公式 pn=p0(1+k1+k2)n p0 基准年人口数,本预测采用2005年底人口数158.1万人; k1 机械增长率,2005-2010年取1.5‰,2011-2020年取2.5‰; k2 自然增长率,参考太和县历年人口自然增长变动情况,2005-2010年 取8‰,2011-2020年取5‰。 由此推测规划期内县域人口的近、远期的综合增长率分别为9.5‰和7.5‰, 则计算得到: 2010年太和县域户籍总人口数为165.75万人; 2020年太和县域户籍总人口数为178.61万人。
注:1996-2000年数据来自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人口统计资料; 2002年数据来自《宁德市近期建设规划》人口统计数据。 2004年数据来自宁德市统计局。
(二)城区人口预测 城区人口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两个部分预测。 1.常住人口预测 本次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劳动力弹性系数法及经济相关法对常住人口 进行综合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公式: N
2
人口 线性 (人口)
14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60 158 158.1013 156.1423 154.9505 154 153.2126 151.8087 150.3934 y = 148.85e 0.0099x R 2 = 0.9973 人口 指数 (人口)
规划评析案例
![规划评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5bb8f181c758f5f61f67ac.png)
7、左图为某市一个居住组 团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规划用地9万m2,规划住 宅户数800户,人口约 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 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 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 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 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 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 2.8m,日照间距系数不小 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 12幢住宅楼及物业管理和 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 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 试评析该方案的优缺点。
6、右图为某居住小区修 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住宅 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 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 排了四幢老年公寓。规划 提出:①所有条式住宅之 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 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 ②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 1.5m;③所有6层条式住 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 电梯。指出该方案的主要 优点和存在的错误。
2、方案1、方案2为某县级市因省道改线而形成的总体规划布局的两个方案。该市西距人 口65万人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 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人,但随着近年国家铁路的通车,社会 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请比选出一个 优选方案并说明理由。
11、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 山体列人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 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 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 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 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 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 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 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 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地理趋势预测的案例
![地理趋势预测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1cf7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9.png)
地理趋势预测的案例
案例一:城市人口增长预测
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数据和目前的经济社会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某个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
比如,以某城市为例,过去10年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大约为2%,并且该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投资。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率可能保持在2%左右,进一步推算该城市未来几十年的人口规模。
案例二: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数据,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某个地区的气候趋势。
比如,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某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且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干旱等)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
根据这些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可能继续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和严重。
案例三:自然资源利用趋势预测
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情况,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某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趋势。
比如,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数据和当前的经济社会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某地的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因为该地区的工业和人口都在继续增长,而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这些案例只是地理趋势预测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进行更详细和具体的预测,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和实例(4章人口预测)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和实例(4章人口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081497a5901020207409c9f.png)
Pn
642331 1
0.1 0.1 0.7
1.10
万人
75.5万人
Pn
757532 1
0.1 0.2 0.7
1.00
万人
92.34万人
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75.75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92.34万人!
城市A 城市B 城市C 城市D 城市E 城市F 城市G
人口 209 134 63
48
37
35
22
规模
位序 1
2
3
4
5
6
7
预计2020年城市A的人口规模为430万人,预测2020年城市F的人口规 模?
P7
P1 R
430 6
71.7万人
预测城市F在202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为71.7万人!
9、帕克曼定律
2、确定其他参数(k、m、Z、V、f、b);m-城市周围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s-农村耕地面积;
3、将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即可。
b-每个劳动力额定担负的耕地面积;
n-规划年限。
3、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实例
已知某城市2000年的城镇人口P0为142.52万人,人口增长率k为 5‰,农村人口P1为411.06万人,人口增长率m为4‰,综合考虑规划末 期农业人口的劳动力比例f为60%,规划末期综合考虑其农村耕地总面积 s为533333公顷,人均负担耕地b为0.5公顷,预计2020年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比例Z为40%,其带眷系数为2.5,预测该城市2020年的人口规 模。
4、劳动力需求法
实例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4a9e8508a1284ac85043da.png)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一. 概述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全市辖6县4区。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2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
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城市规划人口规拇葱拢预测(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人口规拇葱拢预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e80a73ad51f01dc381f13c.png)
• 代入公式可得城区常住人口预测值:近期2010年为27万)劳动力弹性系数法
比 起以的往城有区较人大口幅机度械提增E高 长v, 率a预 近l测 期ua未 (t来2i0o由0n4宁-2o德01n大0l)y发.约展为带3来5‰的,人远口期迁移所引 ted wi( 城th2区0A周11s围-2p的02o漳0s)湾e约、.S为飞3l鸾i2d‰和e。三s另都f外o镇,r将.随逐N着步E规并T划入区3城.范区5围,C的其l调部ie整分n,人t 现口P状也ro中将f心i纳le 5.2
本次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劳动力弹性系数法及经济相关法对常住人口
进行综合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公式: PP 0(1)NP 1
P:规划期末城区常住人E口v;aNlu:a规t划io年n限;only.
ted wit:h人A口s自p然o增s长e率.S;:lid人e口s机械fo增r长.率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 预计未来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近期将保持在7‰左右,远期将保持 在6‰左右。
• 随着区域交通设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港口等)的建设,临海工 业区大型产业项目上马和港口的深度开发将会大大增强宁德市的凝聚 力与辐射力,未来几年宁德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将 进一步增大,机械增长速度将打破原有的惯性增长,在原有基础上将
P:规划期末城区常住人口;P 0 :2004年建成区常住人口;S:市区常住
人口增长率;n:规划年限;K:宁德市人口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43页PPT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6f47bbc850ad02df8041ba.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城市规划案例
![城市规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0de7cb0c22590102029d10.png)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
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为62平方公里(包括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
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平方公里,5
年来已建成1.5平方公里,另有约2.5平方公里已投入基础设施)。
–右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某镇区,北侧为水源涵养地和风景区,过境公路自西向东穿
越而过,城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
过境公路北部城区的西侧为工业,东侧为居住和商业等,布置了一个卫生院,过境公路南侧城区主要为居住用地,沿过境公路布置了一个长途车站。
在县城的南端,有一所小学。
●该镇为传统的农业镇,现在准备发展电解铝等产业。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a075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8.png)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人口与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人口增长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人口数量也将相应增加。
这对城市规划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确保城市能够满足人口的需求,并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来了解人口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一、美国纽约市纽约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密集城市。
截至2020年,纽约市的人口超过860万人。
这座城市面积相对较小,但却拥有密集的建筑群和繁忙的街道。
人口增长对纽约市的城市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市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措施。
首先,他们提出了“一项城市,一个计划”的理念,意味着所有的城市发展都需要遵循同一个统一的规划。
其次,他们致力于改善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车站,以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纽约市还注重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并鼓励发展经济,吸引投资。
二、中国上海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2400万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这给城市规划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措施来解决人口增长的问题。
首先,他们提出了“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发展战略。
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吸引科技企业到上海发展,他们希望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其次,上海市还致力于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他们建设了更多的地铁线路,并鼓励多种交通方式的发展,以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上海还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满足人口的需求。
三、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里约热内卢是南美洲的一座大城市,也是巴西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这个城市的人口超过680万人,而且人口增长率非常高。
城市规划者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贫困、基础设施不足和环保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里约热内卢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综合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公式: P P0 (1 )N P1
P :规划期末城区常住人口;N:规划年限;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P0 :2004年城区常住人口,16.71万人; Pi :规划期内发展扩大而纳入城区的常住人口。
公式 pn=p0(1+k1+k2)n
p0 基准年人口数,本预测采用2005年底人口数158.1万人; k1 机械增长率,2005-2010年取1.5‰,2011-2020年取2.5‰; 取8k‰2 ,自20然11增-长20率2,0年参取考5太‰和。县历年人口自然增长变动情况,2005-2010年 由此推测规划期内县域人口的近、远期的综合增长率分别为9.5‰和7.5‰, 则计算得到: 2010年太和县域户籍总人口数为165.75万人; 2020年太和县域户籍总人口数为178.61万人。
150
得到线形回归公式:
Y=148.77+1.5222t
148
158.1013
156.1423 154.9505
153.2126
151.8087
150.3934
y = 1.5222x + 148.77 R2 = 0.9968
人口 线性 (人口)
14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60000
Y为预测年份人口;
50000
取2001年为基准年份;
40000
30000
根据2001年至2005年的暂住 20000
人口数据,得出:
10000
49470
54970
61080
67870
75280
y = 6452x + 42378 R2 = 0.9965
a = 6452 b = 42378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60
158
158.1013
② 再根据乘幂回归模型:
156
Y=AeB*t
154
式中,t为时间,
Y为县域总人口,
152
A、 B为系数。
150
取2000-2005年县域户籍
148
人口作为建模原始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得到:A=148.85;146
B=0.0099;
模型中,相关系数R2=0.9973,
156.1423 154.9505
方法 线性回归 指数回归
县域户籍人口的回归法预测结果(单位:万人)
公式
R2
2010年人口(万人)
Y=148.77+1.5222t
0.9868
165.51
Y=148.855e0.0099t
0.9973
165.98
2020年人口(万人) 180.73 183.25
• 2. 暂住人口预测
2001-2005年太和县县域暂住人口数据(单位:人)
153.2126
151.8087
150.3934
y = 148.85e0.0099x R2 = 0.9973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符合预测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预测。
得到指数回归公式:
Y=148.855e0.0099t
人口 指数 (人口)
• 根据2000-2005年城市户籍人口变动曲线,规划采取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进 行趋势预测,得到的预测结果为:
• 代入公式可得城区常住人口预测值:近期2010年为27万人,远期 2020年为38万人。
• (2)劳动力弹性系数法 劳动力弹性系数法实际上是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人口预测,其模型为:
劳动力弹性系数及经济发展速度:
其中: :劳动力弹性系数;
Lt St
L0 / S0 /
L0 S0
S 0 :基期第二、第三产业产值(非农产业产值);
9.78
1.07
10.85
2
2000
10.11
1.11
11.22
34
2002
14.2
3.5
17.7
--
2004
16.71
3.8
20.51
--
注:1996-2000年数据来自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人口统计资料; 2002年数据来自《宁德市近期建设规划》人口统计数据。 2004年数据来自宁德市统计局。
(二)城区人口预测 城区人口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两个部分预测。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
人口数(人) 49470 54970 61080 67870 75280 308670
年人口增长(人) -
5500 6110 6790 7410 25810
2004年太和县域暂住人口67870人,与户籍人口相比大约为43.45:1000; 2005年太和县域暂住人口75280人,与户籍人口相比大约为47.62:1000。 在已经充分考虑到随着城市吸引力增强导致户籍人口机械增长率提高的基础 上,推测规划期内的暂住人口比重相对稳定并逐渐上升,预计规划期内暂住 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大约为:
2010年50:1000,2020年60:1000。
由此,综合增长率法确定的户籍人口规模,未来太和县域暂住人口规模为:
2010年8.29万人,2020年10.72万人。
暂住人口预测 方法
1.趋势外推法
① 根据线性模型公式:Y=a*t+b, 80000
式中:t为预测年份相对于基准 70000
年份的绝对数值;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
人口数(万人) 150.3934 151.8087 153.2126 154.9505 156.1423 158.1013 924.6088
年人口增长(人) -
14153 14039 17379 11918 19590 77079
• 近期(2010) 暂住人口/常住人口 =16%; • 远期(2020) 暂住人口/常住人口 =19%。
根据该比例,同时结合常住人口预测可得暂住人口预测结果,如表5-4所示: 表 规划期内宁德城区暂住人口预测
年份 2010 2020
常住人口 暂住人口/常 暂住人口
(万人)
住人口
(万人)
30
16%
5
• 预测方法 (1)综合分析法
根据现状数据统计,2000-2005年间太和县域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 10.05‰,并且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整体上呈现出流入态势,但是年均增 长率仅为0.7‰,并且历年波动较大,有增有减。综合考虑国家人口增长政策 的稳定性,以及太和县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断规划期内县域人口自然 增长率将会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但同时,随着太和县经济的发展,未来太和 县的机械人口增长情况将有明显起色。
其中常住人口为16.71万人,暂住人口约为3.8万人。 表 宁德城区1996-2004年人口发展状况统计表
常住人口(万 暂住人口(万 总人口 人口综合增长率(‰)
人)
人)
(万人)
1996
9.01
0.99
10.00
--
1997
9.40
0.94
10.34
43
1998
9.76
1.02
10.78
38
1999
(4)综合预测结果
• 本次规划综合以上三种预测方法,得出综合预测结果:宁德城区常住
人口近期2010年为30万人,远期2020年为45万人。
2.暂住人口预测 • 根据表5-1资料显示,1996-2004年宁德市城区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比
例平均在13%左右,其中2002年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已达25%。 随着未来宁德市交通条件改善、港口的深度开发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暂住人口数量将进一步提高。考虑到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本次规划 预测未来主要年份宁德城区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为:
• 对县域人口总人口的预测从三个部分来进行: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外出务工人口。暂 住人口为外省市流入到太和的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外出务工人口为太和外出务工半年 以上的人口。县域的实际总人口为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减去外出务工人口。
• 1 .户籍人口预测
2000-2005年太和县县域户籍人口数据(单位:人)
增产长总率值比(G值D;P)G年:增市长区率国;内m生:产中总心值城(市G修D正P)系增数长。率;G1 :宁德市国内生 • 根据宁德市1995-2003年的统计资料,K值在0.01-0.17之间变动,若近期K值
取中值0.3,远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K值应有所下降,参 考邻近经济发达城市厦门的规划数据,远期K值取0.2。 • 根据宁德市《宁德地区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宁德市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福建省第7次党代会精神提出的经济增长 指标,近期(2005-2010)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平均为12%(即2004-2005 的GDP年增长率为12.8%,2006-2010为11.5%,),远期(2011-2020)年 递增率为9%,考虑到宁德城区作为整个市域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速 度应该高于整个市域的平均水平,取修正系数m为1.5。 •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结果:近期2010年为26万人,远期2020年为51万人。
45
19%
10
3.城区总人口预测
表 规划期内城区总人口预测值
年份 2010 2020
常住人口(万人) 暂住人口(万 人)
30
5
45
10
总人口(万人)
3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