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五单元制定人:时伦香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线索一: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线索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1919~1924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
(3)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中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国共两党开始调整政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5)1945~1949年,抗战结束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工人运动(必修一18、19课)
【复习目标】:
1.简述《共产党宣言》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记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革命过程各个事件及相互关系并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经济危机不断爆发
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独立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理论来源:19世纪三大思想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个人努力: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拓展知识】A空想社会主义:(1)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和比较公正、平均的分配,即未来的美好的“社会主义”。
(2)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和比较公正、平均分配,即未来美好“社会主义”。
看不到实践力量、找不到实现的正确途径和无法认识资本主义不合理根源(3)1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空想性: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科学社会主义不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①
②
③
④(能结合材料分析)
3、《共产党宣言》的意义:①②③
【拓展】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显著特点:阶级性与实践性,是具体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改造社会的方式——阶级斗争改造社会的力量——工人阶级
(二)巴黎公社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历史背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爆发的偶然性,只是一个城市的起义,不是国家政权)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
级矛盾的激化。
【提示】:①巴黎公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出现,但非在其直接指导下进行,更非在政党领导下。
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治:
(2)经济:(3)其它
4.性质:无产阶级专政(新型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失败的必然性
(1)根源:资本主义仍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程度(2)主观:①公社缺乏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②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③没有乘胜追击敌人;④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3)客观:普法联合镇压,敌人太过强大。
6.历史意义意义深远性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7、巴黎公社的启示(经验教训深刻性)
经验:①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教训: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见复习手册56页】
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达到最高峰,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人运动的大总结。
它体现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为主②政治斗争为主③暴力斗争④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⑤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三)俄国十月革命(19课)(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方面: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①物质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推进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社会条件:由于改革不彻底,社会矛盾尖锐。
③现实条件:一战加深了人们群众的不满,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
2、主观方面:①俄国的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②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
二、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封建王朝),资产阶级建立
临时政府。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地局面)性质:)
2、《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未满足群众的要求(和平和面包),战争继续,形势危急,关键时
刻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1917、4 (2)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并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成为的纲领,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希望和平过渡)
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夺权的
方针。
(两个政权并存地局面结束)(和平过渡失败)
4、十月革命:(1)概况: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推翻了临时
政府,取得起义胜利。
(2)结果:①政治上:人民委员会成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新政府,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②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③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
【知识辨析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的民主。
……因此,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临时政府。
”对材料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不符合俄国国情B.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
C.受教育阶层指的是沙皇统治者D.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2)、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
(3)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4)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俄国:使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对世界历史: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历史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
据此判断下面哪一年份可成为世界现代史线索中的重要环节( ) A.1500年B.1840年C.1911年D.1917年
四、特点:
(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重要概念】
1.苏维埃意思是会议或代表会议。
它是在1905年革命中由俄国无产阶级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
二月革命后成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正式成为苏俄权力机关的名称,后为苏联宪法所肯定。
后来,苏维埃通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为工农革命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代名词。
2.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关时获多数。
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3.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
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共产国际的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必须执行它的决定。
它有权决定各国共产党的路线、策略和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共产党的决定,开除和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向各国共产党派出常驻代表。
为了联合英美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6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
4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见复习手册57)
1.马克思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
A.建立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B.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C.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监督和罢免
2.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
”苏俄此举的目的是() A.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B.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C.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D.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3.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
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4.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5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6《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7“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
8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9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10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
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分)
DBAC D
1解析:选B巴黎公社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城市政权,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对后世无产阶级斗争留下了原则性经验,故B项正确;C、D两项是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解析:选A“1917年底”即一战接近尾声,“使人类摆脱战祸”“和平事业”可知是推动工人的反战运动,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3解析:选C以推翻沙皇专制政府为目标的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是十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故B项错误;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故C项正确;主张工农兵联合革命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社会各个阶级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产生了普遍的不满,换言之,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突出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非沙皇专制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一战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5C6B
7B《四月提纲》是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指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它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因此与题干信息“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不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为各国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状况反应了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状况,而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状况又取决于该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故B 项正确;《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产物,与工人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与工人运动无关,故D项错误。
8D考查巴黎公社运动。
“告人民书”反对的是“帝国、君主政体”,排除AB项;俄国二月革命目的是推翻沙皇政治制度,并不针对议会制度,因此选择D项。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9B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10C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
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
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
因此正确答案选C。
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