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充满阳光雨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校园充满阳光雨露

塑造灵魂,学会做人,造就高尚人格是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我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教师垂范,课堂渗透等形式开展德育工作。

一、坚持师德建设走在前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为教师最容易成为学生模仿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德高为范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为此,我校开展了一些师德修养活动。

1. 重视细节要求。

①衣着素洁,举止儒雅。

②待人热情,处事有度。接待家长,一视同仁;对待同事,谦和热情,不越分寸。

③尊重学生,理解童心。不横加斥责学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勤表扬,多激励,不体罚。

④胸怀大度,与人为善。

⑤笑对人生,苦中寻乐,开朗达观。

⑥多干实事,少发牢骚,不说风凉话。

⑦爱护校产,物尽其用。

⑧讲究卫生,居室整洁。

⑨行为检点,不随腐俗。不酗酒滋事,不聚众赌博,不参与迷信活动。

⑩爱岗敬业,锐意创新,敢于超越自我,钻研艺术,追求教学风格。

2. 师德建设要与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绩相结合。

师德实则就是工作态度,工作态度端正了,工作责任心就强,就能把心尽到,工作也就做好了。工作态度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行动中。

近年来,我校评优始终与教学绩效相结合,通过量化计算,得分高者自然成为优秀者。

把教学成绩,教研论文,获奖情况,教案编写的精度和高度及实用程度,作业批改及指导的认真情况,安全教育有无责任事故,考勤状况是否良好,有无违法违纪现象等进行量化记载并综合评定优劣。

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承传传统美德

1. 利用课程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和美学因素,让学生在感悟品味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用传统美德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小学各学科教材都饱含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语文》教材中文质皆美的人物故事、写景散文、古典诗词、警句格言等,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古人的忠恕、礼让、同情、兼爱的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诚信、守节、孝亲、廉洁等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表现了无数仁人志士谦恭、质朴、达观、上进的人生追求。《科学》教材中的阳光、空气、泥土散发着质朴而亲切的乡野气息,体现了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闪烁

着劳动创造的思想光华;动物、植物和食物链又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直观而生动地传达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数学》教材中的情景问题是激励学生效命社会,追求贡献,追求创作的生动题材;而加减乘除和1、2、3、4……又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蕴蓄着睿智而机变的理性玄机。体育课程中响亮的番号,传递着团结向上的精神追求。音乐课程中优美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美术课中流动的色彩和飘逸的线条,都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襟、完整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的生动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更是学生喜欢读的教材,教材中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地讲述关于爱国家、爱集体、爱家乡、爱父母、爱学习、讲卫生、乐助人、守纪律、尊长辈、讲团结、勤思考、有礼貌等方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濡染,成为学生生活行为的指南。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人文理念和和谐友爱,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的精神风貌。

2. 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建设的主要形式。它既有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又有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我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所接收的影片、故事、图片、动画等资料,组织学生观看,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举办以节约粮食为话题的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

育,这种带有身经目历性质的教育活动,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真情。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美的环境塑造美好的心灵。

整洁、优雅的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影响。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很好的育人手段,近年来,我校每年都组织师生绿化校园,布置绿地,布置教室,美化墙壁,安放牌匾,悬挂标语,粘贴名人画像和提示性语录牌等,对学生不失时机地实施教育。窗明几净的教室、蜂蝶翩跹的花坛、图文并茂的墙壁化成了无言的警策,默默地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三、《守则》《规范》教育和礼仪礼貌养成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是学生必须遵循的纪律规范。要让学生真正地贯彻和遵循,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其内涵,识记它的基本条文,认识到遵守这些规矩的必要。为此,我们组织学生围绕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展开“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少年”“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的讨论活动。讨论使学生牢记了纪律条文,理解了条文精神,真正懂得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界,增强了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自觉意识。礼貌用语多了,不和谐的因素少了,文明行为的层出不穷让校园变得更和谐了。

四、多激励,树榜样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指出“教育的真正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起、鼓励与鼓舞。”激励是有力的教育手段,学生身

边的榜样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学校大展旗鼓地宣传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我校坚持每学期期中期末开表彰奖励大会,“六一”儿童节旗帜鲜明地表扬优秀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评选“三好学生”和“百佳儿童”等典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勤奋学习,争做文明少年的积极性。

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处在品德养成阶段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经常性地犯一些小错误,尤其是单枪匹马地干坏事,在家里做的错事老师不知道,同学不晓得,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放纵了这些鲜为人知的小问题,就一定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养成。为了鞭策学生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强者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教育,诱导学生经常检查自己,学会自我反省。鼓励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写日记,多写自己所犯的错误,用这种方式自己审判自己、解剖自己、分析自己、反省自己、教育自己。日记使学生及时发现了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狭隘、自私、懒惰和消极,劝勉自己宽厚、助人、积极、勤奋。正像魏书生所说的那样:“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加大。”小学生单纯、率直,所犯的过失一般没有无法告人的难言之处,同时他们得到表扬和鼓励的欲望又非常强烈。果断地表扬学生敢于承认不足,痛改前非的行为,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反省自己,检察自己的过失,学生都能踊跃地公开自我检讨,大胆地自我批评,主动地“交待”自己的“罪过”,并真诚地表示改正的决心。组织活动的教师要带着一脸真诚去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