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节日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 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来有 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 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 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傈僳族非 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 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 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的, 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 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刀杆节
刀杆节是傈僳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怒 江福贡、碧江、泸水一带。每年农历二月 初八举行,为期一天。过节时,会场中央 竖二三根20米长的粗大木竿,竿上插30多 把长刀,刀刃向上,称“刀竿”。爬竿的 人多为壮年人,身穿红布衣裳,头缠红包 头号,光足。在绕竿歌舞后,跃上刀竿, 踩着刀刃向上攀登。至顶时,掏出鞭炮鸣 放,观众报以掌声和欢呼,并敬献美酒。 节日里,还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 活动。
节日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 时节”、“春浴节”、“刀杆节”、 “尝新节”、“拉歌节”、“射弩会” 等。
阔时节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 是傈僳语音译,为“岁首”、“新年”之 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 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 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 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 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 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 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春浴节
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同胞有的还要前往泸水 县登埂澡塘参加“澡塘赛歌会”活动。 “澡塘赛歌会”即“春浴节”,是傈僳族 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 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 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
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 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 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 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 病为中心的春浴节,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度 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 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 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 疲。
傈僳族人民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 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 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 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 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 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 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有趣的是,过阔时节时,傈僳族同胞谁家舂出的 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 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不 少狗与粮种的传说,如其中一则说,古代人类浪 费粮食惊人,天神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所有粮食 收回天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难时刻, 一只狗奋不顾身,顺杆爬上天宫偷来粮种,拯救 了人类。
傈僳族
傈僳族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国、 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 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 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 的坎名称最早 见于唐朝时期的著述。时人樊绰在《蛮书》 中称之为“栗粟”,认为是当时“乌蛮” 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彝族、纳西族在族 源上关系密切。到明代仍把傈僳看作是 “罗罗”(彝族)的一个分支,明《景泰 云南图经志书》说:“栗粟者,亦罗罗之 别种也。”傈僳这一名称,除有关史籍用 字稍有不同外,1000多年来沿用至今。
傈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 “同心酒”了。“同心酒”亦称“合杯 酒”、“双边酒”等,是指两人同捧一筒 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 仰面同饮,使酒同时流进主客双方嘴里的 饮酒习俗。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 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均可。过去常用于招 待贵客、签约盟誓或结拜兄弟等场合。同 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 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 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相传刀杆节是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 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 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 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 汤蹈火相报的感情。
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 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 里,表演各种绝技。
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 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 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 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 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 ,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 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 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 体育活动。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 金沙江流域一带,后来逐步迁到滇西 怒江地区定居。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 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 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 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 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 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现今可分为南、北两群,南、 北傈僳语也有些差异,但其沟通时没 有任何障碍。在中国境内约有73万人 口,北群为白傈僳和黑傈僳;南群主 要为花傈僳。信仰为基督教和传统的 万物有灵信仰,少数信天主教和藏传 佛教。
傈僳族男子着短衫, 以青布包头,身上 佩戴砍刀、箭袋等 狩猎的工具,傈僳 族根据服饰颜色差 别可分为白傈僳、 黑傈僳和花傈僳。
傈僳族酒文化
同许多民族一样,傈僳族同胞也喜欢饮 酒。他们的酒有水酒和烧酒两种,过去多 自行酿制。水酒是一种发酵酒,饮用时兑 水、过滤即可。这种酒酒汁微浊,呈乳白 色,酒精含量不高,醇香微甜,有健脾开 胃,提神解乏之功效。一直深受傈僳族人 民的喜爱。
“江沙埋情人”
“江沙埋情人”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 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 左右举行。
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 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 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 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 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 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 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 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尝新节(收获节)
农历九、十月间,当新谷、玉米成熟收获 时,傈僳族便赢来了一个传统节日:尝新 节,也叫收获节。节日期间,傈僳族人民 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造新酒,有的人家 甚至直接在田地里,边收割边煮酒,常常 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品尝新酿的酒还不够,男女老少们还 会聚集在村寨草坪上,燃起篝火。老人们 围着篝火谈天说地,年轻人们则在火堆旁 唱歌跳舞。 傈僳人民崇尚万物有灵,传统节日打 斗和宗教祭祀活动有关。他们在收获节酿 新酒,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烧酒,傈僳语称“力基”,是把发酵 后的糟水放入锅中蒸馏而得的蒸馏酒。 此酒清澈透明,度数较高,较水酒辛 辣爽口。
傈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 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按传统习俗, 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 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 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 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 用。
宗教信仰
傈僳族人以前为信仰万物有灵,后来在西 方人的影响下逐渐皈依基督教。现在基督 教为傈僳族的主要宗教。 传教士富能仁20世纪初期帮助傈僳族人创 造的傈僳文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同时帮助 傈僳族人创建教会,至今傈僳族宣教士众 多,并广泛向周边民族宣教。
傈僳族服饰
传统傈僳族女子头戴红色和白色料珠的头 饰,胸前佩戴彩色料珠的项圈和项链。女 子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缝制而成 的,称作“百花裙”。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 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摘与全家男人 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 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除夕之夜要吃团圆 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 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 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 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 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对歌、跳舞、 荡秋千、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