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语法(一)人教版知识精讲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词性

基础知识(一):词【词的定义】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词的分类】1、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第一讲: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1、表示人的名称:鲁迅、老师、朋友、同志、作家、学生2、具体事物:桌子、操场、书本、飞机、风、水、油3、抽象事物:道德、思想、走势、情绪、文化、政治、欲望、苦头4、时间名词:昨天、下午、春天、早晨、明年、现在5、处所名称:北京、中国、亚洲、里屋6、方位名词:中间、周围、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东边7、专有名词:黄河、泰山、四川、联合国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
1、动作行为:走、观察、学习、听、看、批评、宣传2、存在变化消失:增加、消失、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3、心里活动:想念、厌恶、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4、能愿动词:能够、愿意、敢、会、应该、要5、趋向动词(移动趋向):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6、判断动词:是(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1、表示形状:长、短、粗、高大2、表示性质:高尚、乐观、懦弱、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3、表示状态:迅速、朦胧、遥远、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安静注意:①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来修饰。
②绝大部分的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词“不”或“没(没有)”来修饰。
③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
④一般地,形容词修饰名词和动词,副词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但不能修饰名词。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语法要点归纳

20.所以谴关守将者„„ 21.而听细说
(古)谗言 (今)详细说来
(古)结为儿女亲家
(今)男女婚事
(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 用法 形容词活用作动
词 厚,变雄厚; 薄,变薄弱
1、意动用法,以„为鄙;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2、形作名,远方的国家 ④越国以鄙远 名词活用作状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 1、方位名词作状语;2、意动用法, 其西封。 把郑当作疆界。
用重金收买(悬赏捕捉) 处境困难。 宽容。 袒露一只臂膀 不回头 宫廷的侍卫 眼泪 礼品 以铜为金 身边的人(亲信)
16.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1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9.沛公„„约为婚姻
不同寻常, 17.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古)黄河以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南省 (今)河北省
10.日以尽矣
“以”通“已”
1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
1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13.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奉”通“捧”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5.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
“内”通“纳”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1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
与„相比,哪一个„ •孰与君少长? •军中无以为乐 没有用来„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没有„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表反问:为什么„的呢? •为之奈何? 怎么办呢?
鸿门宴词类活用归类
(一)名词作状语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 吾得兄事之 • 头发上指 • 常以身翼蔽沛公 • 道芷阳间行 • 间至军中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精讲(思路清晰)

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 2、都能作状语。
副词语法功能: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章章,,一一般般说说来来艺艺 术价值的确极极其其不不如如国国风风。。小小雅雅中中偶偶尔尔有有一一些些 士大夫抱大怨肆或抱讽怨刺或王讽室刺的王诗室,的但诗他,们但毕他竟们缺毕少竟 缺人民少所人受民的所切受肤的之切痛肤,之因痛而,揭因露而社揭会露现社实会必现定实 必缺乏定深缺度乏。深度。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登上飞
担任。
机。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续表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定语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 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 ) 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担任。
大地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第三讲:
句子成分划分
一.构成句子的六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1.单 句 (1)一般单句成分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
明是谁或是什么。常由名词、 —— 他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明确:A、B项代词指代不明;C项“和”可做连词或介词。做连词时, 表示“瞒着财务总监和副总监”两人;做介词时,表示“瞒着财务总监” 一人),该句词性不明;
运用词性解决问题——文言词义推断
3例: (渔人)欲穷其林 一狼洞其中
高一语文语法(一)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语法(一)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语法(一)二. 词的分类三. 短语的辨识四. 句子的结构(成分、主干)1. 能分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 能运用符号标识分子成分。
3. 找出句子的主干(注意几点)(6点)。
五. 能辨识句子用途(据表达需要)句子用途:按照要求变换选择句式六. 运用句子主干及成分搭配的知识修改病句七. 复句:1. 单复句的区别。
2. 复句的七种类型。
3.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A. 实词:(一)名词1. 表示人或物的。
2. 表抽象意的:艺术、科学、思想3. 表时间:早、晚、春、夏、秋、冬、今天、星期日。
4. 表处所:边疆、郊区、中原、门口。
5. 表方位:东、南、西、北、中。
(二)动词:1. 动作行为:打听、拥护、缝补、跑、跳、投。
2. 表心理活动:喜欢、希望、考虑、打算、害怕、爱、恨、想。
3. 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存在、有、在、出现、扩大、缩小、进行、停止、继续。
4. 表示使令:叫、派、让、命令、强迫、吩咐。
5. 表判断:是。
6. 表能愿动词:可能、愿意、能够、可以、应该。
7. 表趋向动词:上、下、回来、进出。
(三)形容词:1. 表性质:好、坏、香臭、优秀、聪明、光荣。
2. 表状态:大、小、胖、瘦、高、粗、干净、雪白。
B. 名词的语法特点:1. 能受数量词组的修饰,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一个学生”、“两架飞机”/“不学生”、“很飞机”。
特例:表示方位的名词和一部分表时间的名词,可以受副词修饰。
“最后头”、“极左”、“才星期二”。
2.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一部分单音节词可以。
人人、家庭、户户。
C. 动词的语法特点:1. 受副词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很走、非常学习、十分跳。
2. 表心理活动的及表能愿的动词都可受副词修饰。
3. 多数动词能带宾语。
4. 一部分动词可重叠。
认识认识、想想看看。
D.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 绝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高一人教版必备语文精品讲义

高一人教版必备语文精品讲义第一章:文言文阅读1.1 古文观止1.2 古诗文选读第二章:现代文阅读2.1 现代散文选读2.2 现代诗歌欣赏第三章:写作技巧3.1 修辞手法3.2 描写技巧3.3 议论文写作方法第四章:语法知识讲解4.1 词汇辨析4.2 句子成分分析4.3 语法错误辨析第五章:作文指导5.1 论述文写作指导5.2 议论文写作指导5.3 文化背景作文写作指导第六章:文学常识6.1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6.2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第七章:阅读理解7.1 短文阅读理解7.2 长文阅读理解第八章:写作实践8.1 写作实例分析8.2 写作训练技巧第九章:作品赏析9.1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9.2 现代文学名篇赏析第十章:学科知识拓展10.1 历史文化知识10.2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第十一章:考试技巧及答题讲解11.1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1.2 常见考试题型解析第十二章:辅助材料12.1 词典使用技巧12.2 参考书推荐以上是《高一人教版必备语文精品讲义》的内容大纲。
每个章节以不同的标题进行分隔,方便学生快速查找所需的知识点。
每个章节下又细分为不同的小节,详细介绍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文章采用简洁美观的排版,确保了阅读的舒适性。
同时,语句通顺,表达流畅,让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和吸收文本中的内容。
该讲义以提高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从古代文言文阅读到现代散文、诗歌的阅读,再到写作技巧的培养,全方位覆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语法知识、作文指导、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除了正文内容外,讲义还提供了作品赏析、阅读理解、写作实践等板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深入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
同时也针对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进行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为了方便学习,讲义还提供了辅助材料,如词典使用技巧和参考书推荐,供学生深入查询和拓展学科知识。
总的来说,《高一人教版必备语文精品讲义》是一本全面详实、易于理解的教材,能够帮助高一学生有效提升语文水平,为他们的学业发展和高考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笔记语文语法知识点

高一笔记语文语法知识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正确的语法运用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下面是高一语文中常见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类1.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方等具体或抽象的名称。
它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又可分为单数和复数形式。
2. 代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并在句子中扮演名词的角色。
常见的代词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3.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者存在的词。
它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具体的动作,系动词用于连接主语和表语。
4.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它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并且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
5. 副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6.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成分。
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7.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介词有在、在...上、对于等。
8. 数词:数词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
它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具体的数量,序数词表示顺序。
二、句子成分1. 主语:主语是句子的中心,通常是动作发出者或者是状态的拥有者。
它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等。
2. 谓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表示主语所进行的动作或具有的状态。
它由一个或多个动词构成。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受到动作的对象,它通常是名词、代词或者动词不定式。
4.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通常位于名词或代词的前面或者后面。
形容词、限定词、从句等都可以充当定语。
5. 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原因等概念。
三、从句从句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的句子成分,它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1.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在主句中充当名词的成分,通常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语法知识点总结

Unit 1 Friendship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ain grammar point: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I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主要语法知识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引述别人的话有两种方式,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叫做直接引语。
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叫做间接引语。
间接引语在多数情况下构成宾语从句。
直接引语一般前后要加引号,间接引语不用加引号。
例如:Mr Black said,“I’m busy”. (直接引语)Mr Black said that he was busy. (间接引语)1 陈述句直接引语如果是陈述句,变为间接引语,用力连词that引导(that在口语中常省略),从句中的人称、时态、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要做相应变化。
1)人称的变化He said, “I like it very much.”→He said that he liked it very much.He said to me, “I have left my book in your room.”→He told me that he had left his book in my room.2)时态的变化如主句的时态是一般过去式,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在时态方面也要做相应的变化。
如主句的谓语动词时现在时,从句的时态无需变化主句为一般过去式的时候,从句的时态变化: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airy,” said Anne.Anne said that she did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The boy said,” I am using a knife.”The boy said that he was using a knife.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Cella said,”I have not heard from Jordan since May.”Cella said that she had not heard from Jordan since May.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They said,” we saw her in the street.”They said they had seen her in the street过去完成时不变He said,”I had finished my homework.”He said he had finished his work.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He said,” I will do it after class.”He said he would do it after class.3)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动词的变化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指示代词等的变化This thatThese thoseNow thenAgo before/earlierToday that dayYesterday the day beforeTomorrow the next/following 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 in two days’ timeCome goHere here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ow days before/earlier说明:(1)直接引语如果是客观真理变为间接引语时,时态不变:He said,” Light travels much faster than sound.”He said that light travels much faster than sound.(2)如果在当地转述,here不必改为there,动词come不必改为go, 如果在当天转述,yesterday,tomorrow等时间状语也不必变。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是寡人之过也(的)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语文学习方法运用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比如:再看课文《背影》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自已亲人的背影,再现课文的内容和情景。
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语言文字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结合起来。
这样的锻炼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果把它运用到写作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是老师的理解,融入了老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而同学们也许会有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个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理解课文的,也许学生的理解会更好,所以学生要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些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各种能力。
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把课堂变成学习和消化知识的第一步。
养成良好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
高一必修一语文语法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语文语法知识点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的语法知识点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它们在我们的写作和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点的讨论和解释。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等。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
根据代词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代词在句子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变化的词语。
动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补语等。
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语态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影响。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它们可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一般位于名词之前,用来补充说明名词的特点。
五、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它们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其他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准确。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位置关系、时间关系或方式关系的词语。
介词通常位于名词或代词前面,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七、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的词语。
根据连词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并列连词、对等连词、从属连词等。
连词在句子中起到衔接的作用,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八、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或表达说话人对事件的态度的词语。
语气助词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以上是一些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的重要语法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性,避免词语的重复和冗长。
在阅读中,我们要注重句子结构的分析,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们才能掌握这些语法知识点,提高语文水平。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提升语文能力!。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一语文(一)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高一语文知识点精讲汇总

高一语文知识点精讲汇总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一语文学习过程中,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其中包括文学常识、名著解读、写作技巧等内容。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知识点进行精讲汇总,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艺术表现为目的的创造性写作。
它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几个主要类型。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通过借助于语言的特殊形式,以达到增强文字表达力、创造鲜明形象等目的的手段。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它们能够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3. 典故的应用典故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的成语、名言、典故来表达意义或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熟悉典故不仅可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还能够帮助理解和解读作品的内涵。
二、名著解读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通过描写贾府的兴衰和荣华的背后,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不仅要理解故事情节,还要关注其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为主,讲述了师徒四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它不仅包含了浓厚的神话色彩,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个人品质的探讨。
三、写作技巧1. 议论文的写作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辩证思维,对特定问题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的文体。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应该明确观点,运用具体的事实和论据支撑立场,同时注重逻辑严密和表达清晰。
2. 小说的写作小说是一种以人物活动、情节发展为主的长篇故事性作品。
在写小说时,我们要注重选题、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构建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且注意描写细节、把握人物心理变化,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高一语文知识点的精讲汇总涉及到文学常识、名著解读和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
高一语文人教版知识点精讲

高一语文人教版知识点精讲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人教版教材是我们常用的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古诗文鉴赏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岳阳楼记》、《江雪》等。
在学习这些古诗文时,我们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还要注意诗文的结构、修辞手法等。
只有全面把握了这些要点,才能真正欣赏和领会这些古诗文的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也涵盖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小说和散文。
在学习这些现代文时,我们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布局。
通过对现代文的阅读和解析,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提升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四、写作技巧和文体特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写作技巧和文体特点的介绍。
我们需要学习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等,了解它们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文章的逻辑清晰、内容丰富。
五、古籍经典阅读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摘录,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这些古籍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文化价值,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经典著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境界。
六、修辞手法和修辞格运用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还详细介绍了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基本知识。
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
高一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在句子中,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常见的名词有: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等。
二、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的词语,可以用来代替人或物。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代词等。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动词在句中可以作为谓语或补语等成分。
常见的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形容词可以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别的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
六、连词连词是用于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
连词包括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对比连词、因果连词等。
七、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关系的词语。
介词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目的、原因等。
八、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语气助词有呢、吧、呀、啊等。
九、叹词叹词是用来表示强烈感情或表示意外、惊奇等心情的词语。
常见的叹词有哎呀、唉、嗯等。
十、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语气词有:真、太、非常、极、很、挺、还、简直等。
以上是高一语文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水平。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正确表达思想,提升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语法(一)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语法(一)二. 词的分类三. 短语的辨识四. 句子的结构(成分、主干)1. 能分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 能运用符号标识分子成分。
3. 找出句子的主干(注意几点)(6点)。
五. 能辨识句子用途(据表达需要)句子用途:按照要求变换选择句式六. 运用句子主干及成分搭配的知识修改病句七. 复句:1. 单复句的区别。
2. 复句的七种类型。
3.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A. 实词:(一)名词1. 表示人或物的。
2. 表抽象意的:艺术、科学、思想3. 表时间:早、晚、春、夏、秋、冬、今天、星期日。
4. 表处所:边疆、郊区、中原、门口。
5. 表方位:东、南、西、北、中。
(二)动词:1. 动作行为:打听、拥护、缝补、跑、跳、投。
2. 表心理活动:喜欢、希望、考虑、打算、害怕、爱、恨、想。
3. 表存在、变化、消失的:存在、有、在、出现、扩大、缩小、进行、停止、继续。
4. 表示使令:叫、派、让、命令、强迫、吩咐。
5. 表判断:是。
6. 表能愿动词:可能、愿意、能够、可以、应该。
7. 表趋向动词:上、下、回来、进出。
(三)形容词:1. 表性质:好、坏、香臭、优秀、聪明、光荣。
2. 表状态:大、小、胖、瘦、高、粗、干净、雪白。
B. 名词的语法特点:1. 能受数量词组的修饰,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一个学生”、“两架飞机”/“不学生”、“很飞机”。
特例:表示方位的名词和一部分表时间的名词,可以受副词修饰。
“最后头”、“极左”、“才星期二”。
2.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一部分单音节词可以。
人人、家庭、户户。
C. 动词的语法特点:1. 受副词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很走、非常学习、十分跳。
2. 表心理活动的及表能愿的动词都可受副词修饰。
3. 多数动词能带宾语。
4. 一部分动词可重叠。
认识认识、想想看看。
D.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 绝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很健康、极高、最干净、非常勇敢、十分雄伟”。
2. 有一部分形容词由于本身就带有表示某种程度的意义语素,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雪白、冰凉、血红、碧绿、瓦蓝”、“绿油油、白花花、黑乎乎”、“绝对、真”。
3. 一部分形容词可重叠。
(四)数词:1. 基数:一、百、千、万、亿、米、零。
2. 序数:第一、正月、老大。
(五)量词:1. 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叫物量词。
2.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词叫动量词。
有些量词既可作名量词,也可作动量词。
一把伞(名)拉一把(动)一阵风(名)笑了一阵(动)一手泥(名)露一手(动)一面旗(名)见一面(动)(六)代词:1. 人称代词:三种人称(单复数);不定指代词:咱们,自个儿、人家、别人、大家、有的人。
2. 指示代词:近指代词;远指代词。
3. 疑问代词:who谁、what什么、where哪儿、when什么时候、why为什么、how怎么。
E. 虚词:(一)副词:1. 表程度:很、十分、格外、非常、极、最、稍、略、有点儿、有些。
2. 表范围:全、都、总共、仅仅、只、总之3. 表时间:曾经、刚刚、马上。
4. 否定副词:不、没。
5. 其它(一般)副词:居然、亲自、竭力、互相。
功能:用于修饰adj或v1. 程度adv用于修饰adj。
2. 一般adv用于修饰v。
(二)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前。
功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名词、代词合成介词词组。
(三)连词:1. 和、踉、与、同(连接词)。
2. 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四)助词:1. 结构助词:的、地、得。
2. 动态助词:着、了、过。
3. 语气助词:了、啦、吗、吧、呢、啊。
(放在句末)语气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五)叹词:功能:独立性最强,可独立成句,放在句子前,标点隔开,与语气助词相区别。
(六)拟声词:2. 词性: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介副叹、连助拟声3. 语法:主语:名、代谓语:动、形宾语:名、代定语:形容、物量、代词状语:副词、形容词补语:形容词(“得”字是标志)干得〈好〉动量词吃〈几口〉趋向动词走〈进去〉副词妙得〈很〉介宾短语坐<在门口>时间名词去<了三年>【模拟试题】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B.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C. 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D.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2. 句中划线短语属动宾结构的一项是()A. 他整整玩了两个小时。
B. 他整整睡了两个小时。
C. 他整整浪费了两个小时。
D. 他整整写了两个小时。
3. 选出画线短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 参加这次会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历史戏。
B. 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大家的批评。
C. 在热带,日光永远那么毒。
D. 这个水库的建成,为今后的全面水利化打下了开端。
4. 对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跟.着好人学好人。
(2)我跟.他是同桌。
(3)我跟.他学唱歌。
(4)那鞋跟.高得无法穿。
A. 动词、连词、介词、名词B. 动词、介词、连词、形容词C. 介词、动词、动词、名词D. 动词、介词、连词、名词5. 下列各组词按词性分类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短促漫长谨严松散B. 急躁怯懦优良勾结C. 飞翔飞舞飞虫飞窜D. 籁籁哗哗渐渐哈哈6. 下列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风卷.残云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B. 中立国.国将不国.产油国.C. 始终如一.一.视同仁一.辆汽车D. 落.水狗花开花落.落.下来7. 选出下面“和”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和.风细雨B. 一唱百和.C. 和.颜悦色D. 和.气致祥8. 判断下列各项中“对”的词性。
A. 对.事不对人()B. 一对.模范夫妻()C. 你的每句话对.我都有启发。
()D. 神色不对.()9. 选出词的归类不正确的一项()A. 方法规则前面半夜学生B. 优秀急躁干净轻捷滚圆C. 纪念应该缩小进来以及D. 那儿他们人家什么谁10. 对下面一句话中的形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A. 不必、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B. 不必、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忽然C. 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D. 碧绿、光滑、高大、肥胖、轻捷、忽然11. 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有一个不同于其他三个,请选出来()A. 事情已经很清楚..的阳光洒下来.. B. 温暖C. 我无聊..他..地站起来 D. 我们很感谢12. 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词性。
(1)一连.人坚守着阵地。
()(2)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3)这件事连.我都不知道。
()13. 使用副词或介词或连词,正确的是()A. 解放前,为了家庭经济困难,我不能进学校读书。
B. 因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C. 纵然下去,我也一定去。
D. 不管水那么深,流得那么急,我们还是蹚过去了。
14. 下面主谓短语都由名词和动词组成的一组是()A. 红旗飘布谷鸟叫质量提高B. 养分多彩蝶飞舞百感交集C. 桃花开燕子归来天气很好D. 你们看愚公移山举动稳重15. 下面课文标题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A. 《北京立交桥》《最后一课》《愚公移山》B. 《天上的街市》《谈骨气》《曹刿论战》C. 《七根火柴》《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D. 《听潮》《驿路梨花》《谁是最可爱的人》16. 下列句子划线的短语与例句划线的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A. 中国的大豆闻名世界,中国也被誉为“大豆王国”。
B. 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C.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
D.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襟怀坦白,忠实,积极。
17. 指出对下列短语类型辨析不正确的一项()A. 回忆我的母亲(偏正短语)藤野先生(偏正短语)B. 勤劳俭朴(并列短语)狼吞虎咽(并列短语)C. 性格和蔼(主谓短语)祖国富强(主谓短语)D. 追求光明(动宾短语)精通时事(动宾短语)18. 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项是()A. 老杨同志桃花源记力争上游B. 纵横决荡草木葱笼我的老师C. 严肃认真河边路旁摸爬滚打D. 友好热忱风起云涌美好时节19. 与“汩汩的声音”结构相同的是()A. 风格迥异结构匀称B. 自由游弋恹恹欲睡C. 开阔舒展豁亮伟岸正直朴质严肃D. 庸懒的眼睑岩石的罅隙E. 对抗着西北风征服沙漠F. 翻了一番美极了G. 那样芳醇十分满意20. 下列短语归类有误的一项是()A. 性格和蔼樱花烂熳前程万里舆论鼎沸B. 精通时事横渡长江翻检一通发表成绩C. 革命征途热烈鼓掌英勇善战分外妖娆D. 宽厚仁慈勤劳俭朴21. 下列短语按照构成方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庄严肃穆②发达国家③科学实验④克服困难⑤非常清楚⑥精神抖擞⑦载歌载舞⑧提高质量A. ①⑦/ ②③⑤/ ④⑧/ ⑥B. ①③⑦/ ②⑤⑥/ ④/ ⑧C. ①③/ ②④⑤/ ⑥⑧/ ⑦D. ①⑦/ ②④⑧/ ③⑤/ ⑥22. 从短语的结构和内容看,选出填入下边空缺处最合适的一项()凭着崇高的理想、、,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A. 气概豪迈志趣乐观B. 气概和志趣豪迈且乐观C. 豪迈气概乐观志趣D. 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23.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一句是()A. 白求恩大夫披着一身雪花到了雁北灵丘河浙村。
B. 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了。
C. 全班同学都做出了这道令人费解的数学题。
D. 全桥匀称的结构的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24. 下列短语按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顺序排列的两项是()()A. 花香鸟语物候知识气势宏大改好稿子笑得开心B. 思想感情那天早晨性格温和二子开店昏暗下去C. 经验教训努力拉车他爱唱歌参加比赛矮了半截D. 打打闹闹草地晚餐会议结束不胜其苦清洗干净25. 选出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A. 变化规律轻轻地飘参观访问住客店B. 怕得厉害十分灵敏雄伟壮丽我难受C. 会议结束湖边有许多树天冷得很什么也不懂D. 花鸟草虫思想感情打打闹闹春雨图【试题答案】1. C2. C3. C4. A5. A6. D7. B8. 略9. C 10. C 11. D 12. 略 13. C 14. A 15. C 16. D 17. A 18. C 19. BDG20. B 21. A 22. D 23. B 24. AD 2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