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与PC通信

合集下载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毕业设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毕业设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毕业设计单片机与PC机通信毕业设计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而PC机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个人电脑。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指令的发送,为各种设备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毕业设计。

一、设计目的与背景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单片机与PC机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二、设计原理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毕业设计可以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

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指令的发送。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三、设计步骤1. 硬件设计:首先,需要设计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可以选择使用RS232串口或USB接口进行连接。

根据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线缆,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

2. 软件设计:接下来,需要编写单片机和PC机的通信程序。

在单片机端,需要编写相应的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在PC机端,需要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3. 通信测试: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进行通信测试。

通过发送数据和指令,检验通信是否正常。

可以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工具进行测试,确保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四、设计优化与改进在进行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毕业设计时,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设计。

例如,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无线通信。

可以选择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模块,将传输距离进一步扩大,提高通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五、设计应用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毕业设计在各种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而PC 机和单片机作为计算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信息传输和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优缺点。

一、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最常见的通信方式之一。

通过串口通信,PC机和单片机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主要通过串行接口来实现,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稳定可靠,适用于数据量较小且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同时,串口通信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优点,因此在一些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并口通信并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另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

并口通信通过并行接口来实现,传输速度相对较快,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并口通信相对于串口通信而言,不仅传输速度更快,而且还可以一次传输多个数据位,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但与之相对的是,并口通信所需引脚较多,设计和布线相对复杂,因此在一些对硬件成本和实现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使用较少。

三、USB通信USB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强的兼容性。

对于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而言,通过USB接口连接PC机和单片机,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USB通信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的特性,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同时,USB接口还支持供电功能,可以为单片机提供电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USB通信相对于串口和并口通信而言,实现难度较大,需要借助专门的USB芯片或模块。

四、网络通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网络通信越来越常见。

通过网络通信,PC机和单片机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

网络通信可以基于以太网、Wi-Fi等多种网络协议进行,其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高。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通信的实现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网络协议、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同时还需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用VB来实现单片机与PC之间通信

用VB来实现单片机与PC之间通信

VB入门中最简单入门教程基于VB单片机与PC通信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利用VB软件制做出通信界面;2、掌握在VB中添加程序并能够写出发送数据的程序;3、掌握单片机串行口通信原理;4、掌握单片机接受串行口通信数据程序;二、设备1、Keilc51软件及电脑一台;2、89C51单片机开发板一块;3、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三、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就是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制作一个通信界面在界面上添加三个按钮,当按第一个按钮时单片机上的LED灯正转,当按第二个按钮时单片机上的LED灯反转,当按第三个按钮时单片机上的LED灯闪烁。

单片机能正确接受并显示。

四、原理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方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五、步骤1、在桌面上启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弹出对话框,点击标准EXE确定。

2、添加串口控件点击工程-部件-Microsoft Comm control 6.0 即可会在左方的工具栏出现该工具,双击此工具会在form1中出现。

3、初始化串口双击form1中的空白区域添加程序MSComm1.Settings = "9600,n,8,1"mPort = 4MSComm1.PortOpen = TrueMSComm1.RThreshold = 1mPort 取决你使用的串行口,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一、引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单片机MSP430和PC机的串口通信设计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

本文将从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该设计。

二、串口介绍串口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常用的有RS232和RS485等。

RS232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串口通信协议。

RS232接口有三根线,分别为发送线Tx、接收线Rx和地线GND。

该协议规定,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电平差为±3至±15V,其中正电平表示逻辑0,负电平表示逻辑1三、硬件设计1.MSP430硬件设计MSP430是一种低功耗的专用于嵌入式应用的16位RISC微控制器。

它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和两个USART (UART)接口。

其中一个USART接口用于将MSP430与PC机连接。

2.PC机硬件设计PC机通过串口连接到MSP430。

首先,需要将PC机的串口RS232转换为TTL电平,即RS232转TTL电平转换器。

其次,将转换后的TTL电平通过杜邦线连接至MSP430的USART接口的Tx和Rx引脚。

四、软件实现1.MSP430软件设计(1)串口初始化:设置数据位长度、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2)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入发送缓冲区,并使能发送中断。

(3)接收数据:开启接收中断,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接收缓冲区。

(4)中断处理:发送中断和接收中断时,分别从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并发送/接收。

2.PC机软件设计(1)打开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长度等。

(2)发送数据:向串口发送数据,可以通过打开的串口进行写入。

(3)接收数据:使用轮询或中断方式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信设计,主要包括了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通过串口通信,MSP430和PC机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从而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需求。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串口通信、USB通信和以太网通信。

1. 串口通信:串口是最常用的单片机与PC机通信方式之一。

单片机通常具有UART模块,可以通过串口与PC机进行
通信。

通过串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单片机通
过串口发送数据时,需要将数据转换为串口通信所需的格
式(如ASCII码),PC机在接收到数据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解析和处理。

2. USB通信:USB是一种更快的通信方式,可以直接连接单片机和PC机,通过USB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这种
通信方式中,单片机需要支持USB接口,并通过USB协议与PC机进行通信。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单片机上实现
USB设备的功能,以及相应的USB驱动程序。

3.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需要具备以太网接口,并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单片机可以作为TCP/IP客户端或服务器来连接PC机和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

无论使用何种通信方式,都需要在单片机和PC机上实现相应的软件和驱动程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可以参考相关的开发文档和资料。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1. 引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场景中,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常用的通信方式,以及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2. 通信原理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的。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但占用的引脚少,适合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3. 通信方式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方式包括:- 串口通信:使用串口通信可以方便地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数据,PC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

- USB通信:通过USB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USB通信需要使用USB转串口模块或者USB转串口芯片来实现。

- 以太网通信: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远程的数据传输。

以太网通信需要使用以太网模块或者以太网芯片来实现。

4. 实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步骤下面将介绍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以串口通信为例,步骤如下:4.1. 硬件连接首先,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

单片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发送端和接收端,PC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接收端和发送端。

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4.2. 单片机程序编写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发送数据给PC机。

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平台,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3. PC机程序编写在PC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接收来自单片机的数据。

根据PC机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4. 通信测试与调试编写完成的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可以进行通信测试与调试。

首先确保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连接没有问题,然后运行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观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情况。

课程设计 利用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

课程设计 利用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

内容提要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

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 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运行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

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

单片机与PC通信-(proteus与虚拟串口驱动软件以及串口调试助手的仿真)

单片机与PC通信-(proteus与虚拟串口驱动软件以及串口调试助手的仿真)

单片机与PC通信-(proteus 与虚拟串口驱动软件以及串口调试助手的仿真)实验:单片机与PC通信(proteus与虚拟串口驱动软件以及串口调试助手的仿真)实现内容:设置单片机串行口为工作方式一,波特率为9600。

PC从串口发送字符1、2、3或4到单片机串行口,单片机接收到该字符后,首先在P2 口显示字符,然后根据字符不同返回不同字符串,具体要求如下表:表:单片机与PC通信内容一、proteus仿真图:(此proteUS 仿真图可 免费下载, 下载网址:)1、图1.12、注意:(1)51单片机属性的时钟频率(clock frequency )必为11.0592mhz , 否则无法仿真。

请按下图设置AT89SC52PJXJ/M.ID R9.1/&C1 P92/AC2 F*1 V*ti3 F-J 對 Mil PJ.5/WLI5 r.-j--p. Rjjr«i7 P2CU^ 就.sg P2JA1Q 咱•佃H E7SJA1J F2.E1A14 F3皿旳pi.omB F3?JMT0~RZM S T TF5TFlEHI卩卫 Pl 陀曲丽■图1.23、在仿真图中P1即(元件名称:COMPIN模块为集成电平转换的串行通信接口(如下图)(1)图1.3(2)设置参数如下图1.44、虚拟串口驱动设置 在右侧选择端口一: “COM ”端口二:“COM4,然后按“添加端口” ,此时左侧的Virtual ports 下出现:工 Virtual portsS <2 CQM3 [960Q'N^-l]* COM4 [96OO-N-E-11图1.5表示添加了 COM3 COM4^对虚拟串行口,且 已连接,故我们把单片机和PC 选择COM 和 COM4 (如图1.4中的physical port 选项:COM4图 中:串口号COM )。

接着再在右侧选择 端口一:“COM ”端口二:“COM2则为下图,劃E 雷口驱訟6.9 by 耽III 汉化Manage port 占 Port access list 匚 u stem pin outMPD 肓餉魏幢任何你想使用的端口号的虛拟端口 .所以你可以不 受端口吕;3躯的限制1旦呈诒诵■呆I'」芒腔垮支持这些端口号p no port selected no port 眸血“cf使用精确的遁特率模报 综路中斷重新皈夏连接所有虎拟端口捋质全部刪像请 确认所有端口业时都处于关闭 状态。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实验实验报告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实验实验报告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进一步学习使用Keil C51集成环境和硬件实验箱。

(1)学习UART的初始化和波特率设置;(2)学习接收程序的设计;(3)学习发送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环境准备1.、本计算机系统已经安装Keil C51 开发环境。

2、以“MCU+各自的学号”为文件夹名建立自己的单片机实验目录。

再在该文件夹下建立实验目录“EX??”,“??”为实验序号。

三、要求完成的实验内容1、定时器0,设置为2ms定时中断;定时器1,设置为波特率发生器,定时方式,允许不中断;使用11.0592MHz晶振,请计算2400波特率的时间常数,_____0CH______,T1的计数初值__ F4H____。

TMOD______22H______ SMOD=02、UART设置为中断允许,8为数据,一个起始位置,一个停止位,即M0 M1=01H ,M2=1,REN = 1 , SCON _______77H___________;PCON中的SMOD=03、在当前实验文件夹中,建立ExPrj07.uv2,将上一次实验的源文件Ex06.c,复制到当前文件夹,改名为“EX07.C”,存放在实验文件夹中。

将EXP07.C添加到工程中。

4、如果8051MCU与PC通信,则将51的TXD=>PC的RXD,51的RXD<= PC的TXD。

请理解和掌握8051的P3.0输出的电平是经过哪些芯片转换至RS232电平的?由于本实验仿真系统占用了PC机仅有的一个串口,所以,无法进行MCU与PC间的通信,本实验需将实验箱上8051连接的RS232端口的2、3脚短接,进行8051自发自收的串行通信实验。

5、在主程序中初始化定时器0、SCON、PCON、IE、IP,请参考以往实验;6、串行中断服务程序具体见下面的程序。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专业综合实习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2013级指导教师:学生:目录一:实验项目名称二:前言三:项目内容及要求四:串口通信原理五:设计思路5.1虚拟串口的设置5.2下位机电路和程序设计5.3串口通信仿真六:电路原理框图七:相关硬件及配套软件7.1 AT89C51器件简介7.2 COMPIN简介7.3 MAX232器件简介7.4友善串口调试助手7.5 虚拟串口软件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 6.9八:程序设计九:proteus仿真调试十:总结十一:参考文献一:实验项目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单片机与PC机通信二:前言在国内外,以PC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中,PC机通常以软件界面进行人机交互,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单片机进行积极交互,而单片机系统根据被控对象配置相应的前向,后向信息通道,工作时作为主控机测对象,作为被控机接受PC机监督,指挥,定期或受命向上位机提供对象及本身的工作状态信息。

目前,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已成为导弹,智能机器人,人类宇宙和太空和太空奥妙复杂系统不可缺少的智能部件。

在一些工业控制中,经常需要以多台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执行对被控对象的直接控制,以一台PC机为上位机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组成一种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特点的集散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计算机工业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总分算系统。

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由一台做管理用的上位主计算机(主机)和一台直接参与控制检测的下位机(单片机)构成的主从式系统,主机和从机之间以通讯的方式来协调工作。

主机的作用一是要向从机发送各种命令及参数:二是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机发回的数据,供进一步的决策和报表。

从机被动地接受、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且根据主机的要求向主机回传相应烦人实时数据,报告其运行状态。

用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低、抗干扰性好等特点,在现代控制系统中常用在操作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实现现场控制中.但是由于其数据存储容量和数据处理能力都较低,所以一般情况下要通过通信手段使它与PC机相连,把所采到的数据传送到PC机上,再在PC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由于单片机输入、输出电平是TTL电平,而PC机配置的是RS-232标准串行接口,两者的串行规范不一致,因此需要完成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原理的方案。

标签:单片机通信串行通信数据通信1 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经常要进行信息交换;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也往往要交换信息,这些信息交换都可称为通信。

通信的方式有串行和并行两种。

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份一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其突出特点是只需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大大降低了传送成本.尤其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但华行通信的速度比较低。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的通信方式。

其优点是数据的传送速度快,缺点是传输线多,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传输线。

一般适用于高速短距离的应用场合,典型的应用是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连接。

1.2 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向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向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单工方式下只允许数据向一个方向传送,要么只能发送,要么只能接收;半双工方式下允许数据在一条传输线上往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送,但不能同时传送,只能交替进行。

为了避免双方同时发送,需另加联络线或制定软件协议:全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同时往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送,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线分别传送两个相反方向的数据。

1.3 串行通信的同步方式串行通信中必须规定一种双方都认可的同步方式,以便接收端完成正确的接收。

串行通信有异步和同步两种基本方式。

1.3.1 异步通信:在异步通信中,数据按帧传送,用一位起始位(“0”电平)表示一个字符的开始,接着是5-8个数据位。

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

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

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计算机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

RS-232是一种经典的串行通信标准,它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与PC之间的通信。

什么是RS-232协议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定义了单片机与外设之间信号的电气特性、传输协议和机械连接方式。

RS-232标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它成为了计算机与外设之间最常见的传输方式之一。

RS-232标准规定了单片机与PC之间使用的物理连接、数据传输的时序和控制信号等方面的细节。

它定义了一组信号电平和电气特性,用于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RS-232标准的物理层使用了DB-9或DB-25连接器,其中DB-9连接器是最常见的。

在RS-232协议中,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每个数据包由一个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一个或多个停止位组成。

这些位用于将数据解释为字符并将其传输到目的地设备。

如何使用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要使用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连接:使用RS-232标准定义的连接器,将单片机和PC连接起来。

2.电气特性:保证单片机和PC之间的电气特性匹配。

3.传输协议:使用RS-232标准定义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从单片机发送到PC,或者从PC发送到单片机。

4.数据编码:将数据编码为RS-232标准定义的数据格式。

以上所有方面都需要实现正确,才能使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正常进行。

RS-232实现单片机与PC间的串行通信的优缺点RS-232协议是单片机与PC间串行通信的经典标准,它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稳定性高:RS-232协议信号电平的质量非常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延迟低:RS-232协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延迟非常低,能够及时传输数据。

3.成本低:RS-232协议使用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开发者在项目中广泛使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PC机与单片机通信

单片机课程设计PC机与单片机通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PC机与单片机通信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 设计任务 (3)1.2 设计要求 (3)第二章设计设计思路与原理 (3)2.1设计思路 (3)2.2设计原理 (4)第三章系统功能模块 (5)3.1 总原理图 (5)3.2温度测量电路 (5)3.3通信模块 (8)3.4发光二极管电路 (10)3.5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 (11)第四章程序设计 (12)4.2 软硬件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参考结论与体会 .. (13)第六章参考文献 (15)附录 (15)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PC机与单片机通信1.2 设计要求1、通过DS18B20采集当前温度2、将当前温度发送至PC机,在PC机上设计接收温度界面,(并绘制接收温度曲线);3、根据温度值向单片机传送不同字符,并点亮相应的二极管。

若温度值在20~26,传送字符A,点亮绿灯;温度值在27~30,传送B,点亮黄灯;温度值在31~40,传送C,点亮蓝灯。

二、设计思路与原理2.1 设计思路在测控系统中,经常采用单片机在操作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但是单片机数据储存和数据处理能力较低,当需要处理较复杂数据或需要对多个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及需要进行集散控制时,单片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能力显的不足,这时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

将单片机采集的数据通过串行口传给PC机,由PC机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进行处理,或者实现PC机对远程单片机进行控制。

所以一般情况下单片机通过串行口与PC机的串行口相连,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PC机上。

总体思路:首先利用DS18b20采集温度数据,然后使用单片机串口将温度数据发送至PC机。

再判断温度值的范围控制发光二级管。

2.2 设计原理目前RS-232是PC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其中EIA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代表推荐标准,232是标识号。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协议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通过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来实现数据交换、控制指令传输等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并介绍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一、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前,需要确定使用哪种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带宽、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的不同,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通信方式:1.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它使用两根线(TX 和RX)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一般较低,但成本低廉,适用于较短距离的通信。

串口通信常用的协议包括UART(Universa1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RS232和RS485等。

2.并口通信并口通信是另一种常见的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它使用8根或16根线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较高,但成械校高,适用于较长距离的通信。

并口通信常用的协议包括GP1O(Genera1Purpose1nput∕Output)、1PT(1inePrintTermina1)和CentroniCS等。

B通信USB通信是一种高速、可靠和易于使用的通信方式,成本适中,适用于中短距离的通信。

USB通信可以提供高带宽和多路复用功能,并支持热插拔和自动配置。

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USB通信时,需要使用USB转串□芯片或USB转并口芯片将USB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或并□信号。

4.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远程通信和大规模数据传输。

在PC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网络通信时,需要使用以太网接口芯片或无线网络模块等设备来连接网络,并通过socket编程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

二、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为了保证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稳定和正确,需要使用适当的通信协议。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课程设计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摘要单片机由于性价比高、使用灵活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但是其存储容量小,处理的数据量不大。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将单片机连接到PC机上,由单片机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汇总到PC机,再进行各种数据处理。

单片机与PC机一般采用串行通信,由于51系列单片机中一般集成了全双工的串行端口,只要配以电平转换的驱动电路、隔离电路就可组成一个简单可行的通信接口。

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活的控制特点,本设计将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实现单片机与PC机中的RS-232标准总线之间的串行通信。

这也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PC机,串行通信,电平转换,总线目录课程设计(论文)用纸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基本而又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PC与PC 或者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其他工业控制与自动控制中。

如今,在很多场合中,要求单片机不仅能独立完成单机的控制任务,还要能与其他数据控制设备(单片机、PC机等)进行数据交换。

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所属领域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它是把中心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用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的期间,天下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不成胜数,应有尽有,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供应广漠的六合。

通用型单片机通过三总线结构扩展外围器件成为单片机应用的主流结构。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随着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51单片机在许多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易于编程等优点,使其在各种嵌入式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与PC机的通信是一个关键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方法和协议。

串口通信是51单片机与PC机进行通信的最常用方式之一。

串口通信使用一个或多个串行数据线来传输数据,通常使用RS232或TTL电平标准。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串口与PC机的串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DB9或USB转TTL电路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UART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Keil C51或IAR Embedded Workbench 等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

USB通信是一种比较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优点。

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USB接口芯片来实现与PC机的通信。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USB接口芯片与PC机的USB接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CH340G或FT232等USB转串口芯片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USB接口芯片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相应的USB库来进行编程。

网络通信是一种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通信方式。

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与PC机的网络通信。

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将51单片机的以太网控制器与PC机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

通常使用ENC28J60等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这一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使用51单片机的以太网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实现可以使用相应的网络库来进行编程。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编程涉及到更多的协议和数据格式,需要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

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三种常用方式:串口通信、USB 通信和网络通信。

每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1. 引言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命令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PC 机之间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编写通信例程的步骤。

2.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原理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串口(UART)或者USB接口实现。

串口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

USB接口则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复杂的协议,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复杂的控制。

2.1 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使用两根线(TXD和RXD)进行数据传输。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TXD线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RXD线接收数据。

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使用相同的波特率(Baud rate)进行通信,波特率决定了每秒钟传输的位数。

2.2 USB通信原理USB通信使用四根线进行数据传输:VCC(供电)、GND(地线)、D+、D-(数据线)。

USB接口还包括一个复杂的协议,如USB1.1、USB2.0、USB3.0等。

3. 编写通信例程的步骤编写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例程,需要以下步骤:3.1 确定通信方式首先需要确定使用串口通信还是USB通信。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3.2 配置硬件根据选择的通信方式,配置单片机和PC机的硬件接口。

如果使用串口通信,需要连接TXD和RXD线;如果使用USB通信,需要连接VCC、GND、D+、D-线。

3.3 编写单片机程序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环境,编写单片机程序。

程序中需要包含对串口或USB接口的初始化配置以及数据传输或命令控制的代码。

3.4 编写PC机程序在PC机上编写相应的程序,用于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根据选择的通信方式,编写串口或USB接口相关的代码。

在使用串口通信时可以使用Python中的serial库进行串口读写操作。

3.5 测试与调试将编写好的单片机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并运行PC机程序。

通过监视器或调试工具查看数据传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单片机和pc计算机通信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和pc计算机通信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和pc计算机通信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单片机和PC计算机的通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监控、智能家居等方面。

单片机是一种嵌入式设备,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等基本功能,可以进行单元控制、数据处理和通信等操作。

PC计算机则具有更为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进行图形处理、数据分析和网络通信等任务。

本文探讨单片机和PC计算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1.通信协议的选择单片机和PC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常使用串行通信协议,包括RS232、RS485、USB、SPI和I2C等。

RS232是一种点对点通信协议,使用传统的9针或25针串口线缆,通信距离较短,通信速度较慢,但稳定性较高,易于实现。

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支持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距离较长(最多可以达到1200米),通信速度也较快,但需要较多的硬件支持。

USB通信协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通信方式,速度快、连接方便,但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对硬件的要求较高。

SPI和I2C通信协议适用于小型、低速的系统,常用于连接传感器、LCD显示器和LED灯等外围设备。

在选择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通信的需求和系统的特点。

对于要求高速、稳定和可靠的系统,可以选择RS485或USB通信协议;对于小型、低速的系统,可以选择SPI或I2C通信协议。

2.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单片机和PC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关键部分,需要考虑通信接口、信号电平、数据格式和外设驱动等方面。

通信接口常用的包括RS232、RS485、USB、SPI和I2C等,需要根据所选择的通信协议进行对应的接口设计。

信号电平也需要与通信协议相配合,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和可靠。

在数据格式方面,通常使用二进制数据传输方式,可以简化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

对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可以使用数据缓冲区和数据压缩技术,提高传输效率和减少通信延迟。

外设驱动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驱动程序编制,以实现设备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题目:基于单片机与PC通信学生姓名:王岳锋学生学号:0908030234系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届别:2013指导教师:张大雷填写说明1、本材料包括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三部分内容。

2、本材料填写顺序依次为:(1)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送交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认可;(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后期,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连同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的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4)指导教师将此表连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评阅教师评阅。

3、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不包括在此表中。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当今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的智能化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很多场合仅用单片机处理数据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

在运用中往往是运用上位机PC来处理数据,运用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来控制终端。

因此,研究单片机与PC通信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基于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研究•基于串口通信芯片(RS-232)的工作研究•基于共阴/阳数码管的方式研究•基于LED显示的研究•常见扩展功能研究在以本设计为基础,加深对52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的了解以及外围电路的扩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会自己查阅资料书籍,从方案的选取论证、基础的原理到具体的硬件电路的设计都明白于心。

从原理图的绘制、PCB的设计、程序的编写及仿真、硬件电路的焊接等步骤,掌握设计的基本过程。

工作进度要求2012.12.1——2012.12.28 撰写开题报告2012.12.29——2012.12.31 拟定论文提纲2013.1.1——2013.2.28 撰写论文初稿2013.3.1——2013.4.31 论文修改2013.5.1——2013.5.14 论文定稿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目的单片机技术和PC机技术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但在实际用中,在要求数据量大应用的场合,单片机往往难以胜任,而PC机着重发展海量高速数值计算技术,其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往往将两者相结合的运用。

这时单片机与PC机的数据通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扩大52系列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学会查阅书籍,并且要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仿真、会画流程图、原理图及BCP图。

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用52单片机做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现状,为更好地高效地保证完成论文,拟如下具体安排: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第二阶段: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第三阶段:实验探索第四阶段:论文定稿与答辩工作进度2013.1.1——2013.2.28 学习了解AT89C52单片机和各个器件所实现的功能和本次论文相关的原理,与指导老师就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后再逐条拟定论文提纲。

2013.3.1——2013.3.31 尽力完成论文课题实物并撰写论文初稿。

2013.4.1——2013.4.30初稿完成后,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就细节和内容进行修改论文。

2013.5.1——2013.5.14多次修改后,最终定稿并上交指导老师。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的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从面向工业控制、通讯、交通、智能仪表等迅速发展到家用消费产品、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子、PC 机外围以及网络通讯等广大领域。

由于单片机的CPU一般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在某些场合不能满足处理数据的需要,因此就必须用处理数据更强的PC机来处理数据,然后将相应的指令发送给单片机来控制外部部件。

在这里就涉及到单片机与PC通信的问题。

实际应用中,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行信息交换,将这些信息的交换称为“通信”。

通信的基本方式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构成一组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例如八位数据或十六位数据进行传送。

其特点是传送数据速度快,但当距离远时,导致通信线路结构复杂且成本高,因此适合近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数据的所有位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式,一位接一位地顺序进行传送。

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通信,适用远距离通信,但其传输速度慢。

目前,几种常见设计方案如下:一、基于arm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设计arm系列单片机一般自带三个异步串口控制器,每个控制器有十六字节的FIFO(先入先出寄存器)。

在arm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设计中,其通信方式的选取要根据实际的需求。

如果是远距离的传输数据需选RS—485通信协议,如果是短距离传输数据一般选择RS—232通信协议比较好。

二、基于十六位单片机(如凌阳)与PC通信的设计十六位单片机控制DSP及A/D数据采集外设时,需要与上位机PC连接,用来把A/D 采样和DSP中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中,以便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及把上位机处理好的数据传输到下位机中去。

本设计利用单片机的通用异步串行接口UART与上位机配置的RS—232标准串行接口COM连接,同时给出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并编写单片机数据接收与发送的程序,为实现数据的通信。

三、基于八位(如52系列)单片机与PC机通信设计八位单片机应用系统因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以及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测控、机器人感觉等各个技术领域,然而在比较特殊的应用系统中。

52系列单片机具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异步通信接口,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数据。

发送接收数据通过查询和中端方式来处理,使用十分灵活,能方便的与其他计算机或串行传输信息的外部设备实现双机通信、多机通信。

且有四种工作方式,分别为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由于基于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研究便一直从未间断过。

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方式的不同通信的基本方式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构成一组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例如八位数据或十六位数据进行传送。

其特点是传送数据速度快,但当距离远时,导致通信线路结构复杂且成本高,因此适合近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数据的所有位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式,一位接一位地顺序进行传送。

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通信,适用远距离通信,但其传输速度慢。

2.通信接口的选取的不同串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USB等。

RS-232C:也称标准串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信接口。

它是在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传统的RS-232C接口标准有22根线,采用标准25芯D型插头座。

后来简化为9芯D型插头座。

RS-422:为改进RS-232通信,具有通信距离短、速度低的缺点,其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通信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并允许在一条平衡线上连接最多十个接收器。

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

RS-485:为扩展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的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的能力,及允许多个发射器连接到同一条通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

参考文献[1]谢维成,杨加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 [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罗亚非.凌阳单片机应用基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3]张乐芳,庞新法,黄天录等.MCS-51单片机中软时钟设计的优化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0[4]刘凤格.MCS-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李伟.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表时钟误差分析仪的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6]董立军,周杰.基于PIC单片机的电波数码显示时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7]郭晓琳.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0[8]樊清海,刘培培,耿娟平等.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C语言设计[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9]彭小军.用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J].新余高专学报,2004[10]赵琳,王璐,闵莉等.基于单片机的时钟校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09[11]基于AT89C51单片机数字时钟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12]盖立丰,万茸.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智能时钟控制系统[J].中国科技成果,2009[13]马静波,刘健.单片机I2C接口的时钟日历应用系统[J].信息技术,2005[14]顾曙敏,朱幼莲.单片机与串行时钟DS1307的接口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3[15]王令,王宏华.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高精度智能时钟设计[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16]蒋敏.用闪速单片机制作的大时钟设计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7]谭翚,元红妍,李纲民等.一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GPS网络时钟[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18]马庆勇,吴中明.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控制电路[J].电子科技,2009[19]于建勇.浅谈时钟电路在单片机中的作用[J].硅谷,2011[20]杨莉,舒军,焦启民等.单片机总线上多时钟域下数据传递的可靠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魏立峰、王宝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潘永峰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学生签名:王岳锋 2012年12月8日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三、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成绩评定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