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院士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院士精神,争做有为学生

——《师韵》读后感

申奥

当我目光随《师韵》穿透岁月时,我眼前出现了北科大三十多位院士伟岸的身影,以及他们走过的艰苦路程,这是一曲跌宕起伏的壮歌,记载老一辈科学巨匠的奋斗历程。正是他们在各个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才有北科大辉煌的今天,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已不在世,但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我心。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终将是我们的,作为一名新生,我将在他们精神的指引下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曾迷茫过,也曾幻想过大学的世界,在读完《师韵》后,我已拥有了前进的动力及目标了。

翻开目录,魏寿昆、吴自良、柯俊、肖纪美……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曾经在我心中这片学术圣地上播洒汗水,播种理想,收获成功,或许我也将踏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道路,或许我也可以实现我的理想,或许我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成功,他们就是我的校友,而我也以他们为今后的学习楷模。这些璀璨耀眼的院士们的精神和经历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我为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而这些优秀的院士们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魏寿昆院士和吴自良院士。

魏寿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科创始人之一,北科大教授,从事科研教育事业已逾80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

的人才。吴自良同样也无比杰出,他曾为我国的原子弹制造做出突出贡献,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两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骨,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谱写了中国的兴盛。

魏寿昆院士出生于一个破败的商人家庭,从小就被寄予了继承家业的希望,但他却有一个弃商从文的理想,他的家族也给予了支持。他从育德庵小学开始了人生的奋斗征程,再到天津官立中学,再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洋大学矿冶工程专业。他的才华与勤奋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还要一定的运气,如他在校期间正值茅以升、侯德榜等名师任教,再在唯一一次的天津自主招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德国进修。在那个坚苦卓绝的年代,中国已十分危险了,他心中还有报效国家的愿望。

魏老身上最重要的不是才华、勤奋或运气,而是那种骨气。因为他的精神,北科大的精神都体现在他的骨气上。在1931年,魏老在德学习期间,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一天,一个德国青年误以为魏老是日本人,所以洋洋得意地对他说:“在满州你们日本人又打胜仗了!”又说:“我们德国也是好战的民族。”魏老怒声谴责:“我们中国人一定能把日本人赶出去!让你们这些好战的民族见鬼去吧。”这对魏老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将悲愤化为力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曾在轰炸中在西北联合大学任教,又曾在教课忙碌时研究国家急需材料。1948年他选择留守北洋大学,最后来到北京钢铁工业大学,这是魏老人生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在此他发表无数文章,创新教学模式,成就了院士风采。

无独有偶,吴自良院士亦是出生于危急存亡之际,所不同的只是他出生于穷苦人家。在一番艰苦学习后,他考入国立北洋大学。吴老在此受世界各国航空事业蓬勃发展的影响,他一开始的愿望就是“航空救国”,但这个梦想却远比他想象困难。吴老在求学期间,“卢沟桥事件”爆发!北平告急!等等一系列事情的爆发深深刺激着他,他在中央飞机制造厂工作时,厂遭日本侵略者轰炸。但吴老面对国民党的诱惑无动于衷,拒绝加入国民党,并说:“宁死也不加入国民党。”于是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将其除名,封杀其航空梦。无奈之下,吴老学起了冶金学,并在国外留学。

1950年,吴老突破阻挠回到祖国,在建国初期他充分发挥自己长处,为国家材料科学做出突出贡献。1960年,吴老又投身“两弹”事业。他在当时要提纯铀235,但以当时的技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先要解决的关键是制作铀235分离元件,这些事情在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然而在当时看来却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那段日子有多艰苦,然而我明白了困难是通向成功必经的一段路。在1963年,吴老终于完成任务,为我国原子弹制造奠定基础。“自强不息两弹一星建功勋,良师益友教书育人铸辉煌。”这是对吴老一生的写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魏寿

昆院士和吴自良院士正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方成就一番事业,而支撑他们的正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对比今天,我曾遇到过的困难不过是一盆小小的冷水,而他们的困难则如一汪大海,那些我曾经以为永远也无法跨越的挫折、鸿沟,在他们面前不过是一个小障碍,我的困难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其实在面对最艰难的挫折时,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种解决的方法,而是一种支撑着信念走下去的精神。这就是院士精神,就是北科大精神,就是我们要传承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这种精神的精华。

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困难与机遇交错着,一个有为的大学生应当是可以克服困难和把握机遇的,从而最终实现理想,而一个有为的大学生需要的是这种院士精神。我来到北科大,要学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学如何做一个有为大学生。我相信,只要怀着这种“精神”,就可以坦然面对挫折,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

一本《师韵》,读着那一个个饱含泪水、汗水却洋溢着热情真情的故事,我仿佛到了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没有呐喊,没有叫苦,只有思索和无畏的精神。

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他的长度和粗细是后天决定的,而这种院士精神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这才是北科大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