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中国古代史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新教材介绍(共63张PPT)

(1)历史人物
• 一个人:汉武帝、孔子、秦始皇、张骞、玄奘、 郑和
• 一群人:北京人、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南迁 北方人、秦末农民
• 一村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良渚文化、 陶寺文化
• 一族人:汉民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 多民族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宋辽夏金元的、明清 • 一类人: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性。我们更加关注的 是那些最基本、最典 型的历史人物、历史
• 西周分封、张骞通西域、戚继光抗倭、郑和下 西洋
事件和历史现象,即
人们常说的具有典型
意义的“点”。教科
书采取的是“点线结
合,以点带面”的编
排 增
方 加
式 的
少。,总删体减而的言多,。值得关注的变化
:张骞通西域、八王之乱、安史之乱
(二)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书 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历 史发展线索,即通常 所说的“线”,但七 年级教科书并不追求 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 性。我们更加关注的 是那些最基本、最典 型的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和历史现象,即 人们常说的具有典型 意义的“点”。教科 书采取的是“点线结 合,以点带面”的编 排方式。总体而言, 增加的少,删减的多。
七上P43、45秦朝疆域 七上p64南海诸岛 七上p65西域都护管辖范围 七下p52元朝疆域 七下p92清朝疆域 七下p93钓鱼岛和南海诸岛
(二)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3.点线结合:
贯通解释中国古 代史上各个发展阶段 以至整个古代历史的 整体面貌,这就构成 我们习惯上常所说的 “面”。这样,就能 收到“点线结 合”“以点带面”的 功效。这些线也许并 不十分完整,但它们 能给学生提供基本思 路。
值得关注的变化 :有些线索淡化了,有些线索有所 加强、变得突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掌握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 革和影响。
分析秦朝统一的意义和 影响。
02 古代史概述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期,包括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在史前时期,人类在科技与文化方面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如火的使用、 原始艺术、神话传说等。
05 古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科技发展
古代史上的许多发明和创 造,如造纸术、指南针等, 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文化传承
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 化遗产,如诗词、音乐、 艺术等,对现代文化的发 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
古代的政治、法律制度等 对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 鉴和启示,有助于完善现 代社会的治理体系。
中世纪时期重要事件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拜占庭帝国在5世纪建立,成为了 欧洲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在15世 纪逐渐衰落。
十字军东征
从11世纪到13世纪,欧洲基督教 国家发动了针对穆斯林的十字军 东征,对中东地区造成了深远的 影响。
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并征服了 欧洲大片领土,但到14世纪逐渐 衰落。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文化素养
了解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有助于 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塑造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代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 神,有助于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06 总结与思考
本课总结
01
02
03
04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过程和影响。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3)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一、前言本课件是针对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内容而编写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重要知识。
本课件内容丰富、生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课件内容概述本课件共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1.中国古代历史概述–古代中国的历史分期–历史上的中国朝代–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2.灿烂的古代文明–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3.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民族多样性–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4.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文化三、课件详细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1 古代中国的历史分期古代中国的历史按照朝代的更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上古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2 历史上的中国朝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朝代,如: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每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和特点。
1.3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社会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 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社会等级的形成 - 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 -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灿烂的古代文明2.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就,如: - 造纸术的发明 - 指南针的发明 - 火药的发明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2 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了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著名的文化代表有: - 先秦哲学思想 - 儒家学派的兴起 - 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2.3 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多样且独特,如: - 壁画艺术 - 瓷器艺术 - 中华传统绘画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PPT课件(1)(1)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 的年代。从政治史的角度来讲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 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 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从文史的角度来讲,是众多 成语典故的出处、源流。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 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 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 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秦国在战国末期,国力日益 强盛,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 攻势,是笑在最后的国家,但是不是笑得最好的呢? 请听下回分解。
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斗争 “合纵”“连横”
合纵与连横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燕 赵 齐 秦 韩 楚 魏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燕 赵 齐 秦 韩 楚 魏
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这种混乱局面?
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战国无义战,其实质 是各分裂势力、地方割据政权为扩张领土和 掠夺财富而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 的灾难;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争霸战争中大国 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 的步伐,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也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 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B
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的是( C )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二、战国七雄
指导学生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
图”,发现其中的异同。 提问:战国七雄并立是怎么产生的?
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东 南 西 北 北 到 南
燕 赵 魏 秦 韩 楚
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概念: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 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 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 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 总称为“十六国”。
特征:
政权并立,各国彼此攻战;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徙和少数民族內迁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4.观察《东晋和前秦对峙形势图》,结合教材知 识,概述前秦的建立、巩固统治及其产生的影响。
氐族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改革措施: 政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经济: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文化: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民族 矛盾。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 强盛,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路线
1、西北的氐族和羌族,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 中; 2、蒙古高原上的匈奴 族和羯族,由北向南 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有一部分迁 结果
到辽宁,有一部分迁 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 口,已经占当地人口的一半。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观察地图,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西晋实行的民族措施和带来的结果。
影响: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中原人口大量 死亡,幸存者纷 纷逃离南逃,形 成我国古代历史 上的第一次大规 模的人口迁徙高 潮。
——
扫 地 无魏 遗晋 《。以 资来 治积 通蓄 鉴, 》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 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 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 饱受中痛原人苦口。迁“往八南王方之乱” 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 落。
秦统一中国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3)2

基础巩固
1.某学者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和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B
2.某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年代尺,其中①处政权是( )
郡县制
地方行政
三公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内容
影响
统一文字
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
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原因:秦国与齐国度量衡不同,货币不同,文字不同。解决办法: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统一文字。
知识拓展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的不同
项目
制度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中央
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弱
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地方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等
C
6.右图所示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
D
能力提升
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C
8.(2023·湖南岳阳)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秦朝,在都城咸阳生活,你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20张)

国事繁重
烦恼三:秦王巡游回来后很苦恼:“唉!有些地方路太窄,寡人坐马车 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他既听不懂寡人的话也不认识寡人写的字;到 楚买纪念品,寡人的钱还不能用......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强……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变法强国√
材料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
尺也。”
——《战国策·秦策三》
军事策略√
材料四: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 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中国历史·七上 》
广纳贤才√
材料三: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战争连绵不断,民不
经济
统一币制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交通 军事
统一车轨 开凿灵渠 修筑长城
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 交流沟通。
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利于当地物资运输, 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能够抵御匈奴的骚扰;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行书 D.草书
2.(2020·四川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B 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而深远的影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总结: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的长期 统一奠定了基础。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含微课视频

答案: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 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 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材料二 《论语·宪问篇》中写道:“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解读:“一匡天下”是指当时周王室衰微,天下 诸侯都不去朝拜进贡,而齐桓公称霸后率领各方 诸侯向周王室朝拜进贡,所以将齐桓公的这种行 为看作是匡正天下。
➢ 猜猜两幅图各讲了什么成语故事? 卧薪尝胆、问鼎中原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我国 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
朝(朝觐),则贬其爵(废除诸侯 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
影响:推动各国变华法夏图民强族,,促非进一社会族变所革成;。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春秋时的经济发展
名称:牺尊 年代:春秋 晚期 造型:尊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孔, 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从其结构看, 这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空穴注 水装于尊腹用来温酒。用动物形态设计成酒器尊的外 形,为中国青铜器的一个特点。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于田间劳作) ——《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国语·齐语》记载,管子曾对齐桓公说: “美 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 㔉,试诸壤土。”(文中的“美金”是指青铜, 当时用以制武器;恶金是指铁,用以制斤、斧等 农具。 )
铁 农 具 耒耜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共67张PPT)

孟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著作 《论语》 《孟子》
道家
法家 兵家 墨家 意义
老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墨子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辩证法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强调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兼爱 非攻
《道德经》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 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C.齐桓公称霸中原
B.社会生产力发展 D.百家争鸣的出现
【B】
中考真题演练
2.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
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春秋晚期牛尊 变成天府之国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考点1:商鞅变
时间:公元前356年
法
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商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鞅 思想武器:法家学说
变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直接治理 确立起中央集权制
法
内容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新疆)
(二)汉朝
考点5:两汉科技文化
四个 人物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 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 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
司马迁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两 个 道教 宗 教 佛教
【A】 【A】
【B】 【C】
【A】
【C】 【C】 【C】
(统编2024版)历史七上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PPT)

天子
西
周
分
诸侯
封
制
卿大夫
士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 (守)
个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主
秦
专 制
朝 中
中
央
央 集 权
集 权 制
县(令或长)
项目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形式
周朝 王(天子)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实行分封制
秦朝 皇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实行郡县制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 (监察)
“九卿”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太
仆
廷典 宗
尉客 正
治 粟 内
少 府
史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度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内容——郡县制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四:面对秦朝如此大的疆域,秦始皇是利用什么方法管辖地方的?
廷尉李斯议曰:
中央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
秦始皇陵兵马俑
走进文物
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请你为秦始皇陵写一段简
介词。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秦始皇陵外景
简介词:陕西西安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有一 座巨大的陵冢,这就是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骊 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宫殿,藏有无数奇珍 异宝。197 4年,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巨大 的陪葬坑,里面有众多的兵马俑。三座大型兵马俑 葬坑里,埋葬着8000余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 件兵器及100余辆木制战车。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 掘,是20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人教版))[[初一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一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4854c33687e21af45a9a2.png)
请回答:
(1)简述东汉末年的混战情况 (2)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两股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曹操字孟德,我
国古代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 )伏枥(lì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A
)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
D
)
D、曹丕
胜 利 就 在 前 方 !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魏
221年 孙权 建业
蜀 吴
• • • • • •
联想记忆法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 药(1)”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三国鼎立
国 建立 都 名 时间 城 建 立 者
220年 曹丕 洛阳
魏
220 洛 曹 年 阳 丕
蜀
吴
221 成 刘 年 都 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21张PPT)

措
施
南修灵渠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齐国刀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货币
度 量
衡
统一度量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统一文字
小篆
总结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文字货币度量衡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课堂 练习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面的表格。
项目最高统治者的称来自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方式
周
朝
王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
分封制
秦朝 皇帝
皇帝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建立郡县制
2.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
谢谢!
6 、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而每次选择都会带来一阵阵剧痛,而这种剧痛叫做成长。 11 、扎根基层,厚积薄发,以我之力,集众之智,共同创富。 16 、不敢把所有情绪都告诉你,因为所有情绪都与你有关,说出来就像是在对你表白。 15 、伤痛使你更坚强,眼泪使你更勇敢,心碎使你更明智。感谢过去,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5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8 、沉寂了许久,颓废了许久,感叹了许久,悲伤了许久。 6 、如果你要去的远方没有你的梦,没有你爱的人,那么,就算一直往前,也走不了多远。 1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4 、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仅次于兴趣和机遇。 10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7 、许多人缺少的不是美,而是自信的气质,记住: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美。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容易成功。 7 、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9 、让你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别忘了,只有行动才能造就一个人。 9 、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 7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9 、有时候必须自己做自己的英雄。 18 、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14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5 、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1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特别提示:(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 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七 千年 地点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农作物 水稻 原始手工业 使用磨制石器;会制 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 乐器 住房 干栏式房 屋
3.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 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当今中华民族称 自己为炎黄子孙。 (2).黄帝的贡献: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 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被称为“人文始祖” (又叫“轩辕氏”)。 特别提示: 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从黄帝开始的;
A
D D
D
5.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 留青史。“他”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
C
6..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 到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7.“禹穴居时, 以为兵。”“ ”应该填入的是 A.木棒 B.石器 C.铜 D.铁 8.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 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 9.“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②受到百姓的爱戴③新一任首领在 以前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锻炼和大家的考察④新一任首领的产生,都要经过 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 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 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3.下列的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4.下列有关“北京人”(右图)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4.(2008年,山东省)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 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C
解析:本题由现实生活创设情景,来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 能力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彩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上面 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
中考试题分析
1.(08年南京市)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 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B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解析:本题考查了北京人使用火的情况。了解原始居民的生活情 况,主要依据考古发现,“大量木炭”和“灰烬堆”,说明北京 人使用火的情况,而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 2.(07年日照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 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D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原始居民生活状况了解的途径。在原始居民 生活的年代,还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原始居民 的生活情况,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学者推断只能对考古发掘的 情况提供旁证,属于第二手材料。
中考试题分析
3. (2008年,宜昌市)元谋人、长阳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B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由历史知识可知:元谋 人发现于云南元谋,河姆渡遗址发现于浙江余姚,都位于长江流 域,长阳人虽然没有学习过,但判断出元谋人、河姆渡人生活的 长江流域后,根据题意,可以断定长阳人也生活在长江流域,做 此题时要注意排除“长阳人”这一干扰项。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 下图中的两种房屋,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 居民曾经居住过的。 图一 仔细观察观察上面两幅房屋图,然后回答: 样式分别是什么吗? 图二 (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
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栏式房屋
(2)请你分析一下:上图中哪一种房屋适合北方人居住?(2分)哪一种房屋适合南 方人居住? 图一适合北方居住,图二适合南方居住。各自优点:半地穴式房屋比较低 矮,最适合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可以使房屋在冬季有比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夏季比较 凉爽; 而河姆渡人居住的地方潮湿、多雨,干栏式的建筑可以使人居住在比较干燥的地方。
半坡原始 居民
距今约五 六千年
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
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 能制造彩陶,会纺线、 房屋 织布、制衣
特别提示:(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人类开始过上定居生活是因为原始农业的出现; (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住房存在区别的主要 原因是由自然环境(南北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C
B
C
C
D
1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 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 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2.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 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1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1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2.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一战:涿鹿之战。
4.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 1.禅让制: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年老时,推举舜(宽厚待人,以身作
则)做他的继承人。舜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治理洪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 让”。 2.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
中考试题分析
1.(2007年,扬州)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 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D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题目的信息以文字 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做此题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传说中黄帝的主要贡 献,①、②、③、④均为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2007年,宜昌)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 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解析:此题的考查了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孙中山先生的祭文创设了一 个新的情景,从文中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不得难得出正确答案。
国家的产生,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我国由原始社
会进入奴隶社会。 3.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特别提示 1.“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 选部落首领导的制度。 表现为:(1)、通过部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2)、首领没有 特权。 2.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必然结果。
一、祖国境内的进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明
1.祖国境内的进古居民 距今年代 约一百七十 万年 约七十万年 至二十万年 远古 居民 元谋 人 北京 人 生活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状况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掌握了打造技术,主要使用 北京周口店附 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 近的洞穴 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 北京周口店龙 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骨山顶部的洞 懂得爱美;进入氏族公社时 穴 期
B
1.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 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 “始祖”是指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 祖”。他是 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 3.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的基础,他初称为“人文初 组”。他是 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 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
D
9.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 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 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 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 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遭受 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 ──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一后,请回答:(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