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最新范文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df8b5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32.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目录1.内容综述................................................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1.1 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手机使用情况.........................4 1.1.2 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手机依赖现象分析.................5 1.1.3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6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8 1.2.1 明确本研究的主旨和目标...............................81.2.2 提出待解决的关键研究问题.............................92.文献综述...............................................10 2.1 国内外手机依赖研究现状................................10 2.1.1 国外研究进展........................................11 2.1.2 国内研究进展........................................13 2.2 相关理论框架..........................................15 2.2.1 心理学视角下的依赖理论..............................16 2.2.2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行为理论..........................17 2.2.3 教育学视角下的学习理论..............................18 2.3 研究差距与创新点......................................19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212.3.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其重要性............................22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3 3.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23 3.1.1 样本的选择标准与过程................................24 3.1.2 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26 3.2 研究工具与技术路线....................................27 3.2.1 采用的研究工具介绍..................................28 3.2.2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技术路线............................29 3.3 数据分析方法..........................................30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32 3.3.2 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333.3.3 质性分析方法........................................344.研究发现与讨论.........................................35 4.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36 4.1.1 手机使用的普及程度..................................37 4.1.2 手机依赖的普遍性及特点..............................38 4.2 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分析................................39 4.2.1 个人因素............................................40 4.2.2 环境因素............................................41 4.2.3 教育因素............................................42 4.3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评估..................43 4.3.1 学习效果的影响......................................454.3.2 生活质量的影响......................................464.3.3 心理健康的影响......................................464.4 案例分析..............................................484.4.1 典型案例介绍........................................494.4.2 案例分析结果解读....................................505.结论与建议.............................................505.1 研究结论总结..........................................525.2 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启示............................535.3 对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建议................................545.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551. 内容综述本报告旨在探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的现象及其对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eb87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2.png)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手机依赖症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指的是对手机过度依赖,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手机依赖症。
首先,手机依赖症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手机作为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有一部。
不论是社交网络、新闻资讯还是各种娱乐应用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造成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另一方面,手机的设计和功能也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依赖。
例如,手机中的社交应用可以不间断地获取新消息,使人们感到焦虑,想要立即回应。
此外,手机还可以提供各种娱乐功能,给人以快乐和满足感,使人们渴望更多的时间与手机呆在一起。
手机依赖症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个人的健康受到了威胁。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还影响了睡眠质量。
手机依赖还会让人沉迷其中,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大量时间,无法专注于学习或工作,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其次,手机依赖症也对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过度依赖手机沟通会导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使人们变得孤僻和缺乏社交技能。
此外,手机依赖也会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让人失去了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机会。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危害。
对于手机依赖症的应对,有几个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首先,要意识到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了问题,意识到其中的负面影响,才能主动寻求改变。
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表,并坚守规定。
例如,可以规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专注于学习或工作,并将手机放在远离眼睛的地方,减少分心。
另外,可以尝试将手机中的一些应用删除或者关闭通知功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欲望。
在社交方面,可以主动与他人保持面对面的交流,培养更多真实的社交关系。
最后,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享受自然和人际交往带来的愉悦,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a93a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3.png)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
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手机依赖性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普遍现象。
下面是关于手机依赖性的调查研究报告:
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的人群,涵盖了学生、上班族和家庭主妇等。
2. 使用频率: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超过5小时,其中一部分人使用手机的时间甚至超过10小时。
3. 出现问题:对于过度依赖手机的人来说,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出现了严重的效率问题。
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浏览社交媒体,导致无法专注于工作或学习。
4. 睡眠问题:使用手机过多也对睡眠质量造成了影响。
很多被调查者晚上在床上花费时间使用手机,导致入眠困难和睡眠不足。
5. 社交问题:手机依赖性也影响了人际交往。
许多人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而不是真正面对面的交流,导致深度和质量上的交流减少。
6. 心理健康问题:过度依赖手机也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例如焦虑和抑郁。
手机成瘾的人往往在没有使用手机的时候感到不安和失落。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手机依赖性对社会的
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减少手机依赖性带来的问题,个人需要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如设定使用时间限制和注意与他人的交流。
同时,也需要社会和教育机构加强对手机依赖性的宣传和教育,提醒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2篇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04b1d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d.png)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2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1一、导言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1、文献回顾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
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
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3、研究假设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
大学生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e8fa7731b765ce04081402.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度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消费热点,手机作为其代表之一,而大学生也作为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两者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年轻的一代对手机依赖度不断升高,而大学校园也掀起了“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逐渐热趋势的症状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这一调查,意在指出大学生在对手机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发上状况和一些不良影响,借此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一)调查方法为了解大学生对使用手机现状和对手机依赖程度,我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本年级和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小组每人20分问卷,分发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总结。
(二)讨论及分析1、手机依赖度“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对手机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征,由于某种原因过渡使用手机,从而产生生理和心里上的依赖。
其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在使用;第二是手机的过多使用营养了生活、工作和学习;第三是手机在身边是频繁看手机,看看是否有短信或电话或一些通信信息,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焦虑,紧张,必须要找到手机。
虽然目前并无使用手机时长的科学标准,但一般认为,过渡频繁使用手机,如每天发短信15次或娱乐超过5小时即为手机使用时间过长。
2、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分发的问卷为150分,从问卷填写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较重。
例如问卷的第10题,如果快要上课了,突然发现忘记带手机,你会怎么样?立即返回宿舍取得占13%,整节课无心听课,感觉不安占21%,借同学的玩占8%,继续认真听课的只占58%。
(详见下图)对于手机依赖度,我们又设计了12题每天无事查看手机的大概次数。
和15题,手机没带在身上是否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等情绪,结果如下:结果表明,只有30%的学生每天无事查看手机的次数在10次以下,而手机没在身边时42%的同学会偶尔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而21%的同学会经常出现,感觉强烈的有11%,只有30% 的同学从来不会出现。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1825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8.png)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手机依赖症1. 背景介绍:手机依赖症是指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
手机依赖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2. 调查目的: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在手机使用方面的习惯,以及他们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的问题。
3. 调查方法:使用在线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参与者提供以下问题,并要求他们提供回答。
4. 调查问题:a. 您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多少?b. 您在家里使用手机的频率如何?c. 您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手机的频率如何?d. 您在工作或学习期间是否经常分心使用手机?e. 您是否会在无聊或焦虑时不自觉地使用手机?f. 您是否会感到不安或焦虑,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或没法使用?g. 您是否会将手机放在床边并在睡觉前使用手机?h. 您是否曾因手机使用过度而影响到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i. 您是否曾经尝试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但很难做到?5. 调查结果:在收集了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后,分析数据并得出以下结论:a. 高比例的参与者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b. 大部分参与者在家里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c. 许多参与者在与他人交流时经常使用手机;d. 相当数量的参与者在工作或学习期间分心使用手机;e. 许多参与者在无聊或焦虑时会不自觉地使用手机;f. 不少参与者在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不安或焦虑;g. 一部分参与者会在睡觉前使用手机;h. 某些参与者承认手机使用过度影响了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i. 尝试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的参与者大部分表示困难。
6. 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手机依赖症在人们中间存在着一定的普及程度。
手机的功能和便利性吸引了人们对其过度使用,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手机依赖症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2274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1.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手机依赖篇1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主要是指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比如说如果手机没有带在身边就会有心烦意乱的感觉;一段时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等等,这些类似的行为都可以算作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被调查对象中约有60.8%的大学生平时必须把手机带在身边,仅有约2%的大学生平时几乎不带手机在身边。
在面对“您在走到离家约100米的地方突然想起手机没有带,您会回去取吗”这个问题时,仅有10%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回去取;更多的人则选择了“不一定,看情况”和“一定”的选项。
而在面对“如果让您克制不用手机,您能坚持多长时间”的问题时74.5%的大学生只能坚持半天或一天。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约49%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会超过3小时以上。
这些调查数据可以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对手机媒介产生了依赖性。
通过深度访谈法我们也发现:在大学课堂上几乎每堂课都会听到手机铃声,尤其是人数较多的一些公共课和选修课;其次,无论是在课间喧闹的走廊、食堂还是安静的图书馆,都会很容易看到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也有不少被访者坦诚如果手机忘在寝室就会有心里发慌的空落感,有时候还会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和振动当成自己的手机响声进而去看手机。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强大的依赖性?我进行了以下原因的分析:一、手机功能的强大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约94%的大学生使用的是智能机。
智能机较之普通机的功能更加齐全和强大,它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上微博、刷人人、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子书、玩游戏等多种功能的需求。
而且现在的智能机可以直接连接到无线网络,大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手机流量使用超额的问题,从而可以自由的畅游网络。
在深度访谈中我甚至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认为手机可以代替其他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与活动。
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大学是一个大学生在各方面再发展、再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年人正处于对信息和知识渴求的黄金阶段。
手机成瘾调研报告范文
![手机成瘾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2975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3.png)
手机成瘾调研报告范文手机成瘾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备品。
然而,一些人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过度依赖,甚至发展为手机成瘾。
本调查旨在了解手机成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0名被调查者。
问卷涵盖了个人信息、手机使用情况、手机成瘾程度、影响因素等内容。
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覆盖了学生、职场人士和退休人员等不同职业群体。
三、调查结果1. 被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95%)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
其中,50%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3-5小时之间,25%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5-8小时之间。
2. 被调查者手机成瘾程度调查发现,15%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明显的手机成瘾情况。
这部分人对手机使用过度,无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手机成瘾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手机成瘾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有一定的关联。
年轻人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为手机成瘾者。
职业方面,学生和职场人士相对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
四、调查分析手机成瘾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1. 社交需求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社交,手机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这种依赖也容易发展为手机成瘾。
2. 大量手机应用的诱惑:手机应用市场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应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这些应用往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让人们难以抵抗。
3. 工作压力的增大: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需要时刻保持高效率和高竞争力。
手机成为他们工作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他们逃避和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
五、对策建议针对手机成瘾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增加公众对手机成瘾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机成瘾的认识水平,引起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d667c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2.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文将从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调查结果我们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100名大学生参与。
以下为调查结果:1.有多少时间在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以上(54%),超过5小时以上(30%)。
2.手机使用方式:主要是上社交媒体(68%),看视频(58%),玩游戏(48%)。
3.手机带来的影响:影响学习(62%),影响身体健康(42%),影响人际关系(27%)。
4.是否能戒掉手机:不能戒掉(76%),可以戒掉(24%)。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手机依赖问题,超过一半的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
而且,大家使用手机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视频和游戏,这说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很多人意识到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的数据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原因分析那么,为什么大学生会对手机产生如此依赖呢?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包括购物、娱乐、学习等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人们会越来越依赖手机。
另一方面,手机依赖还与个人心理和社会环境有关。
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焦虑感和压力感也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可以成为缓解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的手段。
此外,手机的社交功能既可以帮助人们维护社交关系,又可以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手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心理上的“依赖”。
三、解决方法了解了手机依赖的原因,我们也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对策:1.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加强对智能手机的管理,推出相关政策,鼓励人们正确合理使用手机,并提高公众的意识水平。
智能手机依赖问题分析报告
![智能手机依赖问题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a62d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4.png)
智能手机依赖问题分析报告【智能手机依赖问题分析报告】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依赖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智能手机依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智能手机依赖问题的现状分析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杰出成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智能手机依赖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调查显示,在许多人群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无法离开的伴侣,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二、智能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分析1. 超连接的世界:智能手机连接了无垠的信息世界,人们容易沉迷于社交网络、新闻、游戏等应用,难以自拔。
2. 社交需求的变化:智能手机通过即时通讯功能满足了人们与他人保持联系的需求,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来维系社交关系。
3. 漫长等待的焦虑:智能手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刺激,使得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消遣,以减轻焦虑心理。
三、智能手机依赖问题的影响分析1. 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疾病等身体健康问题。
2. 社交问题: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会导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社交能力下降。
3. 学习工作问题:智能手机成为分心的源头,降低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4. 心理问题:沉迷于智能手机会导致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加剧。
四、智能手机依赖问题的解决方法1. 自律管理:合理规划使用时间,设定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避免过度使用和沉迷。
2. 培养兴趣爱好:寻找其他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使自己有更多选择而不只是依赖于手机娱乐。
3. 建立好的工作学习习惯:在工作和学习时创造无手机环境,减少干扰,提升效率。
4. 寻求亲友支持:与家人、朋友互相监督,相互约束,共同应对智能手机依赖问题。
五、智能手机依赖问题的未来展望面对智能手机依赖问题,我们应该增强自我意识,合理利用科技,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同时,科技企业也应当推动研发更多有益于用户健康的功能和工具,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198a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3.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引言: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有一部分人开始出现了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手机依赖症在我校师生中的普遍程度以及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6份,有效问卷92份。
调查对象为我校师生,包括男生和女生,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1. 手机使用的频率:92%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6个小时,其中34%的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
这表明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对手机的依赖程度:6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一定的依赖,其中有22%的人表示非常依赖手机。
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现象。
3. 影响生活和学习的方面:有78%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在使用手机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活动,比如与朋友聚会或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有51%的人认为手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机依赖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经常因为花费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而无法专心学习。
4. 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4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过度使用手机导致了睡眠质量的下降,有37%的人表示使用手机过多引发了眼睛不适。
此外,还有23%的人注意到使用手机过多会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了疲劳和焦虑。
5. 应对手机依赖的策略:被调查者提出了一些应对手机依赖的策略,如设置手机使用时间限制、给自己制定手机使用计划、使用手机app来帮助管理手机使用等。
但是,只有30%的被调查者实际采取了这些策略。
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建议来应对手机依赖症的问题:1. 提高手机使用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手机使用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过度依赖手机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3e59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f.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几乎离不开手。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们随机选择了1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对他们进行了手机依赖的调查。
结果显示,有8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对手机有一定的依赖程度,其中40%的人表示非常依赖。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问题。
二、原因分析1.社交需求:大学生是社交活跃的群体,手机成为他们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的主要工具。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2.娱乐消遣:手机提供了众多娱乐功能,如游戏、音乐、视频等,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消遣需求。
他们通过手机来放松心情,打发时间,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3.信息获取:手机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他们通过手机浏览新闻、学习资料、社交媒体等,获取各种信息,保持对时事的了解和学习的进展。
4.便利性:手机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使得大学生对其产生了依赖。
手机可以代替多种设备,如相机、计算器、闹钟等,减轻了大学生的负担。
三、影响分析1.学业受损:手机依赖会让大学生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他们容易被手机上的社交媒体、游戏等吸引,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2.社交问题: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交中的能力下降。
他们习惯了通过手机与他人交流,缺乏面对面的沟通能力。
3.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如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颈椎病、近视等问题。
四、解决方法1.增强自律意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手机依赖对学业和生活的影响,通过自我约束减少手机使用时间。
2.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参加体育运动、读书、社团活动等,丰富自己的生活。
3.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可以合理规划时间,将手机使用与学习、工作等安排好。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7471fecc7931b765ce15f9.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一)导言: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
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XXX(二)问卷调查方法1.文献回顾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
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1846d531126edb6f1a10f2.png)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一】前言在如今的社会,手机这种沟通工具随处可见。
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它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当代的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学生拿着手机打电话、听歌、玩游戏…无论是课上课下,无论在寝室还是食堂,手机频频亮相。
不得不承认,手机确实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可手机也有它有害的一面。
如手机辐射,手机过度依赖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等。
因此,我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进行了调查。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在于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的一些问题。
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不让手机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提出建议。
调查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既包括本校在校大学生,也包括其他地域、其他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的是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
共收集到69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描述1:所有调查对象均随身携带手机,而其中接近90%的人认为手机是生活必须品。
2:虽然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打电话和发短信依然是大学生所使用中最主要的功能,其次是上网和娱乐等功能。
3: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会经常翻看手机,而只有2%的学生可以做到从不这样做。
4:在没带手机的情况下,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情绪会受到影响,而不受影响的达到三分之一。
5:大多数学生在身边有活动的情况下会依据活动的情况而选择是否玩手机。
6:虽然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还是有一半的人以上认为玩电脑比玩手机有趣7:即使是上最重要最有趣的课,依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仍然会翻看手机。
不过庆幸的是不翻看手机的学生比翻看手机的人数多。
8:即使别人的电话响了,依然有学生会看自己手机是否有来电和短信,同时有少数学生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9:对于每天手机的使用时间,使用时间短和适中的学生比例一样,有少数学生使用时间过长。
10:当手机坏了,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在修理期间找其他的手机替代,而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等待修手机的时间,少数学生不确定情况。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85f03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a.png)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在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大潮愈演愈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方面这证明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这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在常熟理工学院中随机调查了60名大学生。
我们发现,66%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2000元,34%则在1000元以下,不论生活费多少,他们都有手机,而且用得都有些年头了,在1年至4年之间不等,有些甚至已经用了4、5年以上。
其中,50%的大学生手持智能机,22%是国产机,27%为国外品牌机,1%为一般手机。
他们主要使用的手机功能有短信通话、娱乐(上网、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拍照摄像、代替闹钟和钟表和设置日程表及备忘录等等。
最常用于联系家人朋友、恋爱需要、学生活动和社会工作需要、娱乐打发时间等等。
据调查,大学生每天手机贴身的时间十分长,其中很多人“机不离身,贴身存放”,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十分长。
同样,在手机上的消费也是很多,大多数人都消费70元以上才能满足自己一个月的手机使用。
而且,这其中有50%的人晚上手机不关,这对人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
当我们问道“如果出门忘带手机,会怎么样?”时,64%的人会回答“有点担心,但觉得问题不大”,或者问“有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或者短信”,57%的人答“会,有时”,又或者问“当手机铃声来临时,会感觉 (76)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最近,在产生的新名词中,有一个叫做“手机依赖症”。
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而通过我们的调查,情况表明,“手机依赖症”虽然来得又凶又猛,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但其实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可有可无。
在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大潮愈演愈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方面这证明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_1
![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_1](https://img.taocdn.com/s3/m/0d9170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d.png)
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一)随着21世纪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新Android 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
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
(二)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
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然而手机的频繁使用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二、调查目的手机依赖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此情况,我小组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出其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与统计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我们按照男女等量原则,分别在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
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为100%。
共做访谈64组,访谈成功60组,有效率93.8%。
(一)调查问卷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二)访谈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四、调查时间与方法(一)时间安排:1、调查阶段:11月30日——12月23日2、图表统计制作阶段:12月24日——12月28日3、调查报告初稿完成阶段:12月29日——1月3日4、调查报告定稿阶段:1月4日——1月__日(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五、调查地点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六、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87%的人都感觉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对手机有依赖,82%的人上课都会携带手机。
高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知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531a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f.png)
高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知调查报告概述手机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
本文对高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知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他们使用手机的频率、使用时间以及对手机依赖的程度。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校园内发放了400份问卷,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中的相关问题。
问卷包括个人信息、手机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以及对手机依赖的评估。
调查结果1. 手机使用频率根据调查结果,近90%的高校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超过3小时,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超过5小时。
手机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占比为大一学生。
2. 手机使用时间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校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
其中,40%的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
研究发现,使用手机时间最长的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中。
3. 对手机依赖的认知对于自身对手机依赖的评估,约有75%的高校学生感觉自己对手机有一定的依赖,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手机过度依赖。
讨论1. 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与使用时间和频率存在一定的关联。
使用手机频率和时间长的学生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此外,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交环境时,通常会更多地依赖手机。
2. 手机依赖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学习时间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过度依赖手机也容易导致学生与现实社交脱节,产生孤立感。
建议1. 增加手机依赖的认知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手机依赖认知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提高对手机依赖的自我认知。
2. 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范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范,限制学生在课堂和晚自习等学习时间使用手机,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增加各类课余活动和社交机会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和社交机会,帮助学生降低对手机的依赖,促进实际社交,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关于手机依赖性的调研报告
![关于手机依赖性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eb68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0.png)
关于手机依赖性的调研报告手机依赖性调研报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手机依赖性也产生了某种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调研来探讨手机依赖性的现状,并分析其对个人生活和社交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一、手机依赖性的现状1.手机使用时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3-5小时之间,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超过了8小时。
另外,在一天当中,人们更易在早晨和晚上使用手机,比如在早晨使用手机查看新闻和社交媒体,晚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或聊天。
2.手机使用的频率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超过30次,也有一部分人每小时查看手机的次数超过10次。
这显示了人们对手机的频繁使用和依赖性。
3.手机使用的场景人们最常使用手机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家庭、工作和学习时。
此外,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地铁或餐厅,也是人们经常使用手机的地方。
二、手机依赖性的影响1.个人生活手机依赖性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度使用手机会浪费时间,使人难以专注于工作和学习。
其次,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也会导致颈椎和眼睛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手机依赖性还可能引发社交隔离,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和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
2.社交关系手机依赖性对社交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手机使得人们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通过社交媒体和通讯应用可以随时保持联系。
然而,另一方面,手机也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流减少,过多地沉迷于手机世界中,无法真正融入社交活动中。
此外,手机上的社交媒体还可能引发社交焦虑,使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过于依赖,增加了社交压力。
三、应对手机依赖性的建议1.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关机或关闭通知。
2.培养其他爱好和兴趣探索并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音乐等,可以转移对手机的依赖。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054f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6.png)
对手机依赖性调查研究报告1. 引言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通信工具,更是用于娱乐、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重要设备。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调查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因素。
2. 调查方法为了搜集数据并获取真实的结果,本研究采用了以下两种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问题的问卷,以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依赖性的感受和行为。
问卷采用了多个选择题、评分题和开放性问题,以便获取尽可能全面的数据。
我们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和邮件发送问卷链接,并邀请被调查者自愿参与。
2.2 访谈调查为了辅助问卷调查的结果,并更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对手机依赖的观点,我们进行了一些个别访谈。
访谈对象包括各年龄段的人群,涵盖了不同职业和教育背景,以确保获得广泛的视角和意见。
3. 调查结果基于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调查结果:3.1 手机使用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其中一些人甚至超过8小时。
这表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互联网使用行为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主要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社交媒体、观看视频和玩游戏。
这些活动在人们的闲暇时间中所占比例较高,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增加。
3.3 社交媒体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对手机依赖性有着显著影响。
许多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频繁检查社交媒体更新,以获取最新的消息和与他人保持联系。
这种行为往往导致他们对手机的长时间依赖,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3.4 心理和生理影响部分被调查者称他们对手机的依赖会带来焦虑、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此外,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还可能导致颈椎病、近视等健康问题。
4. 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可能对手机依赖性产生影响:•社会压力:许多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使用手机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
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
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
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3、研究假设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
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5、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
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20%的同学迷恋手机游戏或小说,13.33%的同学沉迷于网络聊天,只有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
有50%的同学在忘记带手机时,63.33%的同学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都会产生焦虑感,同时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
幻听”,甚至有6.67%的同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四、讨论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使用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机在身边时,经常查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手机出现问题后,会异常的焦虑和烦躁等。
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示,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的能量。
虽然对于该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论,但科学家建议人们在通
话时使用有线耳机或扩音器功能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大脑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2)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手机给人们身体上带来的危害相比,手机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则更大。
一些对手机依赖较为严重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想,就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书籍是否有未接电话;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是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就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
而且脾气也会变得暴躁。
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以至生活,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2、现状分析
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选项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在受调查者中,有70%的人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下,有46.67%的人在被问及在什么时候上网时选择了“随时随地”, 有73.33%的受调查者的月话费在10-50元之间, 有96.67%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模式,有76.67%的同学在手机用坏之后才选择更换手机,其中有33.33%的同学因为现有手机功能不足和3.33%的同学因为市场上产品的更新换代选择购买新的手机,受调查者基本上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当被问到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时,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有76.66%的同学表示使用手机频繁,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是否会出现焦虑情绪时, 有5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会”, 有63.33%的受调查者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也会产生焦虑感,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的情况,有 6.67%的同学甚至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有上述各项数据及现象显示,在受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其中一小部分的症状更为严重。
3、原因分析 (1)内因
①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
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
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
人若是没有动机,就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
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
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
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
(2)外因
①大学氛围的影响。
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
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
因为大学课程少,许多大学生下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
②手机本身对大学生具有一定诱惑。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
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
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4、解决对策
(1)大学生自身方面
①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围绕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充实自己的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克服各种不良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目标管理中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对提高组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给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大学生处于身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尤其要注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方面
①加强“手机依赖”方面的宣传教育。
随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日益加重,这一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给于高度重视。
针对大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学校应组织相关老师、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实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最后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宣传、教育。
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
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祖师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主持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完善各种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建设。
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条漫长而充
满困难的道路,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五、小结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思考能力,应该认识到对手机过度依赖的消极影响,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与娱乐结合,全面的发展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