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纺织品创新项目1》课程标准

《纺织品创新项目1》课程标准

《纺织品创新项目1》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纺织品创新项目1/ Textiles Innovation Project1课程编号:1303010063适用专业:纺织品艺术设计课程学时/学分:56/3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纺织品创新项目系列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通过自选项目或是互动项目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了解设计的每一环节,把握设计理念、造型、色彩、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3.通过对设计方法的探讨,找到适合本项目的设计手法进行创新设计。

4.了解流行与设计,设计与市场,设计与品牌等关系。

二、课程的讲授内容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项目概述1.项目概况2.项目要求3.项目步骤第二章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1.资料收集2.资料分析报告第三章设计方法1. 设计理念2. 设计草图3. 设计制作(造型、色彩、工艺、材料等)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与制作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将现代设计思想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

2、了解流行与设计,设计与市场,设计与品牌等关系。

3、根据项目要求完成相关的设计(市场调研报告、设计与制作等)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1.总学时分配2.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先修课程:印花图案设计、织物设计基础、织物与产品设计传统手工技艺后续课程:织物创新设计、纺织品视觉推广、家纺设计、毕业设计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缝纫机、绣花机、编织机、数码印染机、丝网印机、粘合机、熨烫机、纺车等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实验部分单独列出)课堂表现与作业效果课堂表现15%,作业数量与质量85%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纺织品艺术设计》.崔唯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年版执笔人:编写或修订日期:2019年 11月 20 日。

纺织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纺织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纺织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原料、织造和染整等工艺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纺织品的特点、质量评价和应用领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纺织工艺在人类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纺织品的基本概念:介绍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和性能。

2.纺织原料:讲解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来源、特点和应用。

3.织造工艺:阐述纬纱、经纱、织机等基本概念,解析织造过程和技术要点。

4.染整工艺:介绍染整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探讨染整对纺织品的影响。

5.纺织品质量评价与应用:分析纺织品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纺织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纺织品的特点、质量评价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纺织实验,掌握织造和染整等工艺的操作技巧。

4.参观实践:学生参观纺织企业,了解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和行业现状。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纺织工艺学》等国内外优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纺织工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纺织品设计与工艺》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和图片等资料,直观展示纺织工艺的过程和效果。

4.实验设备:提供织机、染色机等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5.纺织样品:收集各种纺织品样品,供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及纺织原料的基本知识。

2. 学生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了解不同纺织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3. 学生了解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纺织品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品的质量,进行简单的纺织品选购。

2. 学生掌握基本的纺织技巧,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纺织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化的纺织品,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纺织品知识,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关注纺织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纺织品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和传统工艺的传承意识。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纺织品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纺织品基本知识:包括纺织品的定义、分类、纺织原料的种类及特点,让学生对纺织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纺织品概述2. 纺织工艺流程:介绍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如纤维预处理、纺纱、织造、整理等,以及各种纺织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纺织工艺3. 纺织品的应用:讲解纺织品在服装、家纺、产业用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纺织品在环保、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纺织品的应用4. 纺织品质量分析与选购: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纺织品的质量,包括面料、色彩、工艺等方面的判断,以及如何进行纺织品选购。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纺织品质量与选购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纺织品制作,如手帕、围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织物设计及CAD》课程标准

《织物设计及CAD》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以纺织品设计专业为主体,辐射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72学时,其中,64学时用于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以合作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8学时用于产品设计综合训练。

要求学生在课余安排72学时,一方面用来完成课堂上安排的设计任务,另一部分时间跟随着校内外指导教师在产品设计工作室为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从事技术服务。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料的设计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3)分析面料与设计的能力(4)工艺单理解能力(5)检查、判断能力(6)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3.专业能力目标(1)认知组织结构的能力(2)对常见织物组织分析的能力(3)根据常见织物外观风格,进行织物设计的能力(4)使用织物CAD等相关软件的能力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前续课程:纺织材料及检测、纺纱设备及工艺调试、染织图案设计、织造设备及工艺调试。

学生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纺织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检测技能、有关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纺纱与织造生产的有关生产工艺与设备调试方面知识与操作技能,所能按排纺织材料及检测、纺纱设备及工艺调试、染织图案设计、织造设备及工艺调试为先导课程。

2.后续课程:纹织物设计、纺织品设计、家纺成品设计、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品质量控制、产业用纺织品设计等等。

通过织物设计及CAD这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让学生具有织物组织设计、面料分析、样品织造的能力,并尽快接触纺织面料的设计工作任务,保证学以致用,这样为后续课程纺织品设计、家纺成品设计等的学习打好基础。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编码:总学时数:理论学时26 实践学时26适用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必修课开设,一般在开设纺织材料、纺织基础、针织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本课程,也为后续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解问题的能力、掌握纺织品工艺的独立设计与计算技能。

学好该课程,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纺织品生产工艺设计、产量计算、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注重与企业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课程开发。

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生产工艺设计管理一线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选取,通过企业老总来校举办讲座或行业企业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师服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深度合作开发课程,以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纺织生产、产品工艺设计、质量指标检验、计划产量计算等全方面产品工艺开发设计与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了解纺纱原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

3.熟悉纺纱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掌握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

5.了解纺纱工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6.能够独立完成纺纱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7.具备对纺纱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8.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纺纱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纺纱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纺纱原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

3.纺纱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

5.纺纱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

6.纺纱工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纺纱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纺纱工艺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纺纱工艺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纺纱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课程标准.

《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课程标准.

《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标准《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适用专业:针织品设计总学时:128一、课程概述1.本课程学习领域包括多针道圆机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绒类圆纬机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提花圆纬机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经编平纹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经编网眼织物工艺设计与实施、经编起绒织物的工艺设计与实施。

2.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依据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旨在通过完成的具体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的目标。

3.学习领域由六个相互关联,且难度呈递进的教学情境组成。

4.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的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典型任务的承担者,同时又是组织者、成果的评判者。

教师为引导者,把握总体进程和效果。

5.教学情境力求体现:(1)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2)综合化:即综合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开放化:任务不细化、结论不唯一、进程不终止,即下一个学习情境是本学习情境的合理延伸和更高层次。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1)经、纬编织物工艺分析能力;(2)经、纬编织物生产工艺制定能力;(3)经、纬编织物生产设备、仪器操作和工艺调试能力;(4)经、纬编织物工艺设计能力;(5)经、纬编织物生产工艺设计能力;(6)经、纬编织物生产过程中质量分析与控制能力;(7)经、纬编织物生产组织与协调能力;(8)制定经、纬编新面料的相关生产技术措施。

2.方法能力(1)自主学习能力;(2)调研与获取信息能力;(3)应用计算机能力(4)比较、分析、概括和判断能力;(5)仿制设计能力;(6)改进设计能力;(7)创新设计能力。

3.社会能力(1)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素质与良好的职业道德;(2)语言(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3)与人沟通的能力;(4)独立工作的能力;(5)团队协作的能力;(6)组织协调的能力;(7)创新的能力。

三、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见一览表学习情境与学时一览表四、课程考核本课程教学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课程最后得分60分为及格,各学习情境考核点、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如下:各学习情境考核点、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五、教学组织1.教学内容应按照针织织造生产领域中工艺员、保全工、检验工、管理员等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组织和革新;2.教学过程以完成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为核心目标进行教学组织;2.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和工作,并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过程中;3.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即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4.以学生为中心,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5.通过小组协作式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课程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7.重视学习情境中的案例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

纺织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纺织品的基本知识,包括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制作过程等,以及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纺织品相关的问题。

1.了解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掌握纺织品制作的基本过程。

3.了解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纺织品相关问题。

5.能够正确使用纺织品制作工具和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纺织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纺织品,倡导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基本知识、制作过程和应用。

1.纺织品的基本知识:包括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如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

2.纺织品的制作过程:包括纺纱、织造、染色等基本工艺。

3.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服装、家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纺织品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

2.实践操作法:用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纺织品的制作过程。

3.小组讨论法:用于学生探讨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纺织品工艺学》等权威教材。

2.参考书:推荐《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市场营销》等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纺织品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4.实验设备:准备纺织品制作设备,如纺纱机、织机等,供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2.作业:包括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等,占总评的40%。

3.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30%。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共分为10周,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教学时间和地点安排如下:1.第一周:介绍纺织品的基本知识,课堂讲授,地点:教室。

《家纺专题设计(花型)》课程标准

《家纺专题设计(花型)》课程标准

《家纺专题设计二(花型)》课程标准(项目化课程)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家用纺织品设计总学时:96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家纺专题设计(花型)》课程是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岗位技能课之一,课程学生除了了解必要的家纺花型设计知识外,着重进行实践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家纺花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术,从而适应岗位需求。

在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展开课程,并结合企业设计生产流程,把整个课程划分为家纺花型设计基础知识、制作技术两大部分。

二、课程目标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家纺花型设计的基本技能与技术实现,具备花型设计的岗位能力。

因此,在课程中将重技能、重实际作为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现有的项目、设备、材料,采取与企业真题实做,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公司设计项目,另一方面,让企业指导学生实践,双方合作达到学、做双赢的目的。

通过这种实践性项目教学彻底让学生掌握:●熟识家纺花型设计基本概念。

●掌握家纺花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程序。

●具有综合思考分析的能力,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了解与家纺花型设计相关的工艺技术,了解家纺结构设计、面料与加工工艺以及制作的能力。

●掌握各种设计表现技巧。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本专业涵盖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相应设计了家纺材料、家纺包装、家纺造型、家纺材料、家纺视觉传达设计、家纺印刷工艺等若干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从事一般家纺设计的工艺项目工作。

四、教学内容与进程安排五、考核评价考试考核。

采用百分记分制,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占70%,平时考勤占30%。

六、教学条件实践条件:有专业机房,专业机房内装有家纺设计软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各项要求。

师资条件:有多名教师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都是拥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实践经验丰富。

纺织产品课程设计范文

纺织产品课程设计范文

纺织产品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纺织产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纺织产品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流程;3. 学生了解纺织产品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纺织知识,分析并评价市售纺织产品的质量;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纺织技能,如手工编织、缝纫等;3.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纺织产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纺织工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对我国传统纺织文化的自豪感;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学生关注纺织产品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绿色消费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纺织产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纺织产品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培养对纺织工艺的兴趣。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内容以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纺织产品概述- 纺织品的定义与分类- 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2. 纺织产品制作工艺与流程- 纺纱、织布、印染基本工艺介绍- 现代纺织技术简介3. 纺织产品质量评价与检测- 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意义- 纺织品质量检测方法4. 实践操作- 手工编织技巧- 缝纫技巧5. 纺织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方法- 创新设计实践6. 纺织产品与环保- 环保纺织产品介绍- 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纺织产品概述,了解纺织品的定义、分类与应用第二周:纺织产品制作工艺与流程,学习纺纱、织布、印染基本工艺第三周:纺织产品质量评价与检测,掌握质量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第四周:实践操作,学习手工编织和缝纫技巧第五周:纺织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进行创新设计实践第六周:纺织产品与环保,培养绿色消费观念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纺织产品的章节紧密相关,涵盖基础知识、制作工艺、质量评价、实践操作、创新设计及环保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纺织产品的相关知识。

《丝织》课程标准

《丝织》课程标准

《丝织》课程标准学分:6学时:100适用专业: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现代纺织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是高等职业教育纺织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是在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工学结合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包括丝绸的起源、丝织工艺、丝织设备、丝织产品等。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完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丝织工艺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导课程:纺织材料、织物结构与应用后续课程:织物分析与设计、纹织CAD应用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介绍了丝绸的起源以及丝织的最新发展动态,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丝织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及其优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织造技术生产的丝织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工艺实施、质量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基础。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采用“项目主体、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边讲边练,教学做一体。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1、考核方法:(1)理论考试:笔试(闭卷)。

(2)实训考核:考工。

2、考核要求:(1)理论考试要求:按各章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知识点内容。

(2)实训考核要求:以应会内容参加考工进行考核,根据考工成绩与平时表现论定成绩。

八、教材与参考书推荐教材:《新编丝织工艺学》杨懿乐张玉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现代机织技术》崔鸿钧陈爱香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机织工艺》崔鸿钧陈爱香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机织工艺》陈爱香东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机织学》朱苏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现代准备与织造工艺》郭兴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1月《剑杆织机原理与使用》陈元甫/洪海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1月《喷气织机原理与使用》严鹤群/戴继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1月。

纺织课程设计模板

纺织课程设计模板

纺织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制作工艺,了解纺织品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纺织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1)了解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纺织品的主要制作工艺;(3)了解纺织品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技能目标:(1)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纺织品;(2)能够简要描述纺织品的基本制作工艺;(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品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纺织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纺织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如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纺织品的主要制作工艺:讲解纺织品的基本制作工艺,包括纺、织、染、整等过程,以及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3.纺织品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纺织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纺织品,如丝绸之路、宋代缂丝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纺织品的文化内涵。

3.讨论法:学生就纺织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纺织品博物馆,亲身体验纺织品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纺织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纺织品专业的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纺织品的历史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纺织品制作所需的实验设备,如织机、染色剂等,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学生能了解纺织工艺在我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应用;3. 学生能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4. 学生了解不同纺织品的材质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品的材质、工艺和用途;2. 学生具备一定的纺织工艺实践操作能力,能完成简单的纺织品制作;3.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化的纺织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纺织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 学生通过纺织工艺的学习,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3. 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纺织品,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吸引他们。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纺织工艺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纺织工艺基础知识:- 纺织品的定义、分类与特点;- 纺织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纺织原料的种类及性能。

2. 纺织工艺流程:- 纺纱工艺(包括棉纺、毛纺等);- 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等);- 染整工艺(包括染色、印花、整理等)。

3. 纺织品设计与制作:- 纺织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纺织品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操作要领;- 创意纺织品设计实践。

4. 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家纺、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纺织品在环保、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纺织品在科技、时尚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纺织国家精品课程设计

纺织国家精品课程设计

纺织国家精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纺织工艺流程及其相关原理;2. 使学生掌握纤维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适用范围,了解纺织品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3. 帮助学生了解纺织品的创新设计理念,掌握基本的图案设计与色彩搭配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纺织设备进行基本操作;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纺织品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纺织品设计及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纺织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纺织品质量,树立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激发学生对纺织学科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纺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观念,对纺织学科有一定兴趣,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纺织业发展历程:介绍我国纺织业的历史演变,重点讲解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的纺织技术特点及其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纺织业概述2. 纤维材料:讲解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分类、性能及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二章 纺织原料3. 纺织工艺流程:详细讲解纺纱、织造、针织等基本工艺流程及其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纺织工艺4. 纺织品质量评价:介绍纺织品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如强力、色牢度、缩水率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纺织品质量5. 图案设计与色彩搭配:教授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训练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

教材章节:第五章 纺织品设计6. 纺织品制作实践:指导学生使用纺织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纺织品的设计与制作。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织部工艺1、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1.1织物名称及用途指定或自选,解释是服装用、装饰用或产业用例: C/C J59.5×J59.5 160×95 47” 1/1府绸由于府绸是高经密,低纬密,布面经浮点呈颗粒状,织物外观细密。

适合夏季服用织物。

(查<<织物结构与设计>> P212 )1.2 织物组织:画出组织图1.3 边组织布边是织物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边经的松散脱落,增加织物边部对外力的抵抗能力。

在织造过程中,布边要能承受伸幅器的作用,阻止织物过分收缩,以使织物保持一定的幅宽。

在印染、整理过程中,布边能承受刺针、钳口等作用,以防止织物被撕裂或损坏。

因此,一般要求布边平整、牢固、光洁、硬挺。

在织造工艺设计中,布边结构及其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说明书中说明边组织的作用及如何选择(织物布身组织、用途及织造方式等)。

小边组织采用绞边沙罗组织,或平纹、经纬重平。

大边组织根据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织物组织等因素不同,分别采用下列组织:平纹、2/2或3/3等经重平、纬重平、方平等组织。

例:布边:1/1平纹(为了减少纱的断头,府绸边组织一般采用平纹。

)对于一般织物采用方平组织较好。

1.4 布长(匹长)织物的匹长,主要根据织物的用途,重量,厚度和织机的卷装容量等因素而定。

织物的匹长有公称匹长和规定匹长之分,公称匹长是指工艺设计的标准长度,规定匹长的长度等于“公称匹长”加“加放长度”,各种织物由于卷装方法、地区气候、组织规格、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自然缩率,这样就会使织物的匹长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因而必须加放一定的长度。

在工厂里规定匹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与织物的千米用纱量有关。

织物成匹的长度直接与使用有密切关系,过长或过短都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零料而造成浪费。

织机卷装容量的条件是制定成匹长度的依据之一,因为过长时,机械设备不相适应,过短时,会影响生产效率。

织物长度的计量单位,以公制米来表示,直接出口的仍用码作计量单位。

纺织课程设计与要求

纺织课程设计与要求

纺织课程设计与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纺织品的应用和鉴赏。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纺织品的历史、分类、性能和应用;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了解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纺织设备进行简单的纺纱和织造操作;能够进行纺织品的染色和后整理;能够进行纺织品的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纺织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纺织品在日常生活和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纺织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纺织品的应用和鉴赏。

具体内容包括:1.纺织品的基本概念:介绍纺织品的定义、分类、性能和应用。

2.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讲解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纺织品的应用和鉴赏:介绍纺织品在日常生活和历史文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纺织品的设计和制作:讲解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讨论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纺织品的应用和鉴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纺织设备的使用和纺织工艺的实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纺织品的制作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纺织教材,如《纺织工艺学》、《纺织品设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纺织专业书籍,如《纺织史》、《纺织科技手册》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

纺织业课程设计

纺织业课程设计

纺织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纺织业的发展历史,掌握我国纺织业的基本情况;2. 使学生掌握纺织品的分类、纤维原料、生产工艺等基本知识;3. 帮助学生理解纺织品质量检验标准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品质量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纺织工艺技术的熟练度;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设计出具有市场前景的纺织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纺织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对我国纺织业的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3. 引导学生关注纺织业的社会责任,提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专业知识课,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纺织业的基本情况,掌握纺织品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复述纺织业的发展历史,简述我国纺织业的基本情况;2. 学生能够正确分类纺织品,了解各种纤维原料的特点,描述纺织品的生产工艺;3. 学生能够解释纺织品质量检验标准,分析纺织品质量案例;4.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纺织品;5.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关注纺织业的社会责任,提倡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纺织业概述”和第三章“纺织工艺及质量控制”展开。

1. 纺织业发展简史:介绍我国纺织业的历史沿革,重点讲解近现代纺织业的发展及现状。

2. 纤维原料分类及特点:详细讲解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的分类,以及各种纤维原料的性能和用途。

3. 纺织品生产工艺:分析纺纱、织造、染色、整理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种工艺的特点。

4. 纺织品质量控制:阐述纺织品质量检验标准,分析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探讨质量控制方法。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解析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解析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解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流程,培养学生对纺织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纺织品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分类,了解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和设备。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纺织设备进行简单的纺织操作,能够分析纺织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进行纺织工艺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纺织工艺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纺织工艺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纺织品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分类,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和设备,以及纺织工艺的创新。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纺织品的结构和性能3.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和设备4.纺织工艺的创新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实验法,使学生亲手操作纺织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分析纺织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进行纺织工艺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主要用于提供纺织工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多媒体资料主要用于展示纺织工艺的图片和视频,实验设备主要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情况,通过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作业方面,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小组项目和实验报告,通过评估项目质量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纺织品工艺设计
课程编码:
总学时数:理论学时26 实践学时26
适用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必修课开设,一般在开设纺织材料、纺织基础、针织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本课程,也为后续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解问题的能力、掌握纺织品工艺的独立设计与计算技能。

学好该课程,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纺织品生产工艺设计、产量计算、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注重与企业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课程开发。

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生产工艺设计管理一线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选取,通过企业老总来校举办讲座或行业企业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师服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深度合作开发课程,以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
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纺织生产、产品工艺设计、质量指标检验、计划产量计算等全方面产品工艺开发设计与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

由课堂学习发展到生产工艺学习,使课程学习具有开放性,通过生产合作学习以及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3)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

一是教学组织项目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6大典型学习领域(项目)共12个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要求具体并可操作;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三是考核体系是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完善的动态考核、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四是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课时安排为第四学期,共计5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1。

(4)以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服装系的纺织实训车间为主要生产基地、以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为目标基地、网络上的精品课程及大量社会资源项目为课程载体,以真实的生产管理过程开展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充分运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内外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纺织品工艺设计课程作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其总体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工艺设计不同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来选择纱线原料,设计各个工序的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调试和控制纺织设备,按产品质量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各工序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质量控制。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奋工作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诚信守法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针对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设计各类织物的生产工艺过程;
(2)熟悉并掌握各个工序的工艺计算和工艺参数的选择;
(3)能对半制品/成品质量提出要求,并能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加以控制的方法;
2.知识目标
(1)原料(纤维)及纱线的鉴别与计算
(2)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
(3)织物结构参数及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4)织物重量与用纱量计算、织物断裂强度的计算、穿经工艺的计算
(5)织造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织造卷装形式与计算
3.素质目标
良好的道德品质、认真的学习态度、清晰的工作思路、积极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学术风格、健康的身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以纺织品生产工艺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并选取六个典型工作项目,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采取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及考核。

表1 课程总体设计
表2 学习单元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考核评价建议
1.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注重过程评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小组自评和互评、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评定;
3.结合实验实训、分析设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实践环节学习;
4.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二)教材编写及选用建议
1.课程教学中所使用教材以课业文本为主,传统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逐步过渡到使用正式出版相关教材阶段。

课业文本编写时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思想
2. 课业文本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通过选用情境教学、现场教学、小组活动,完成相关任务,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职业技能,在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3.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引入教学中。

4. 建议选择的传统辅助的主体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
《》倪中秀主编国纺织出版社
《机织学》朱苏康高卫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织工艺与设备》(下册)毛新华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三)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多个教学场所综合考虑能够满足两个标准班级的教学需要,设备按每个环节提供的数量要求给予满足,要结合分组情况具体考虑。

可以作为落实设备投入的依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纺织专业网站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2. 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件、习题、实验实训、多媒体教学文件等资源整合,建成网络课程,使学生可进行网上学习
3.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利用综合实训室和纺织企业资源,充分满足学生现场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对机械部分的内容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强实际工作环境的真实感。

在教师工作室指导学生完成机织复杂产品设计任务。

5.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周边城市纺织企业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校外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过程加工整理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并对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分析,提炼出能为教学服务的内容。

(五)其它
该课程标准依据纺织行业专业调研报告和2014级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五、其它说明
编制人:赵玉良
编制日期:2014年6月24日
审核人:乔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