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作者:曹媛司玉玲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治疗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选取拟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清除率方面:分别为76.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存活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伏立康唑效果更佳。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无特异临床表现,且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抗真菌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1]。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伏立康唑及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本调查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我科的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现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情况从而为提高其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 10 月~2013 年 10月收治于我科的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50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拟诊标准病例。

1.3临床资料将符合上述标准50例,按照入住我科的顺序随机分为伏立康唑组和氟康唑组伏立康唑组25例,氟康唑组25例。患者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及血液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4方法伏立康唑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

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50例患者全部同期合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方案多为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无效加用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糖肽类),无效或体温高峰下降后再次上升加用抗真菌药物。

1.5疗效评价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细菌学评价按病原菌清除、部分清除、替换、再感染标准评定,以病原菌清除例数计算真菌清除率[2]。

1.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其表现程度持续时间处理过程和转归不良反试按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及无关5级标准判断,前3者视为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7统计学方法以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真菌学结果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血培养阳性各2例、1例,曲霉菌1例,余血培养阴性;有痰液者均采集合格痰液培养,37例痰培养结果阳性,包括白色念珠菌30例,曲霉菌3例,光滑念珠菌1例,热带念珠菌3例,6例痰涂片示孢子菌丝(+)。

2.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47,P<0.05),伏立康唑组显著优于氟康唑组,见表2。

2.3两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发热消退例数和存活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消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P<0.05),伏立康唑组优于氟康唑组;但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和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比较见表4。

2.5安全性评价伏立康唑组有4例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2.0%,包括3例视觉障碍(其中1例不能耐受而停止用药,另2例出现黄绿视,对症处理后继续用药),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保肝对症处理后好转并继续用药);氟康唑治疗组有2例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8.0%,1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对症处理后好转,继续用药),1例低钾(经补钾治疗后继续用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合本研究结果,伏立康唑组和氟康唑组在我院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真菌清除方面显示:伏立康唑组明显优于氟康唑组;此外,我科的真菌感染可能仍以念珠菌属为主,故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进行治疗均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安全性方面,伏立康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氟康唑组8.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种药物用于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均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杨静,奚志琴.3年间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18):1030-1034.

[2]解建,张明,李涛,伏立康唑治疗101例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11-813.

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