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真题回顾答辩题目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这种说法对吗?(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粒子参加反应,我们是不是可人控制反应呢?是否可定量的要求多少粒子参加反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謇进行归纳和总结:微观粒子,跟前面例子中的大米、绿豆等,在计量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可能通过数数目,得到具体的多少。

提出新问题:称量粒子质量可以吗?那我们要怎么力呢?引入本节课《物质的量》(二)情景设置新课讲授1物质的量教师讲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

说明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阿伏伽德罗常数提问:同样是物理量,比如质量,人们规定好一系列标准是多重,比如1g、10g等,那么,其他事物的质量就跟设立好的标准去对照,就可以得出属于他自己的质量。

同样的物质的量也有自己的标准。

教师进行讲解:使用物质的量,要设立1m是多少。

而这个多少,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它的符号是NA,近似为6.02×1023mo1-1。

有了这个概念,任何数目的微观粒子都可以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同样,任意的粒子数目也可以用用物质的童来表示。

提问:1mogO2、H2、NaCl中含有微观粒子数目为多少,n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n×NA(三)拓展提升小结作业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收获了哪些作业:查找阿伏伽德罗这位科学家的简介。

【板书设计】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单位是molc2阿伏伽德罗常数(N2):N=nxNA【答辩题目解析】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略是什么?【参考答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1)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3)提升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能力2摩尔是物质的质里单位。

2018下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精选)第四批

2018下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精选)第四批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化学学科-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高中化学《萃取》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二)探究新知【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一、选择题1.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是谁发现的?A. 门捷列夫B. 辛德勒C. 巴拉德D. 亨利·莫波2. 下列哪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单质状态?A. 氧气B. 氮气C. 氯气D. 氢气3.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A. 铜B. 钠C. 铝D. 锡4. 下列哪个方法不能用于制备氧气?A. 电解水B. 加热过氧化钠C. 加热过氧化银D. 加热过氧化钙5. 以下哪种物质是一种良好的电解质?A. 纯水B. 醋C. 食盐D. 橙汁二、填空题1.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 锂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3. NH3是什么化合物的定冠词?4.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呈_________关系。

5. CH4的结构式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配位数分别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核?2. 请解释化学键的概念。

3.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4. 讲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 请解释溶液中的浓度是什么,并给出一个计算浓度的例子。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三个实验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实验一: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材料:白醋、大理石、试管、滴管实验步骤:先将适量的白醋倒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理石碎块。

用滴管将试管口的气体导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解释。

实验二: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实验材料:电解池、蒸馏水、电源、导线、盐桥、滴管、气体收集瓶实验步骤:将电解池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连接电源及导线,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用滴管分别收集气体并进行测试。

实验三:制备食盐溶液实验材料:盐、纯水、量筒、容器、搅拌棒实验步骤:取适量盐溶于纯水中,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直至盐完全溶解。

测量盐溶液的浓度,并解释溶液的浓度是什么。

请根据选择的实验进行论述,并详细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及原理分析。

五、综合题你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正准备进行一堂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课程,你计划使用PPT进行讲解。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简述您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举例说明。

第二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答案及解析:第三题假设你在教授高中化学课程时,学生小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他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而你作为老师需要回答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请根据以下情景描述,设计一个结构化的面试问题,并给出答案和解析。

问题: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时,如果学生小明提出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的问题,你会如何回答?第四题标题:谈谈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看法。

第五题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实验教学的看法。

第六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答案及解析:第七题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食物保存在塑料袋中会导致其变质?第八题请阐述教师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第九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答案及解析:第十题请谈谈您如何组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课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初步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化学平衡的特征。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和化学平衡的动态平衡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简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二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第三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四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第五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第六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七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第八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第九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第十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2.能够列举并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实例(如食物氧化变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讲解: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化学反应速率公式及其意义。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实验操作与讨论:1.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加入催化剂等方式,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2.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设备,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速率调控案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使用),加深学生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理解。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一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课程?第二题题目:如果您发现所教学班级的一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您会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同时保持其学习兴趣?第三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高中化学实验课。

第四题题目:你班上有一名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大,经常在课堂上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

作为化学教师,你该如何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帮助他提高课堂参与度?第五题题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告诉你:“老师,我家里有急事,需要立刻回家。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你会如何应对这个突发情况?第六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挑战,以及您是如何克服这个挑战的。

第七题题干:请描述如何设计一个有趣且有挑战性的化学实验,用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授课,该实验不仅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要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

第八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化学教育中实验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

第十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化学课堂教案,主题为《酸碱中和反应》。

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完整,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总结拓展等环节。

4.教学评价方式合理。

第二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018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高中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高中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高中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答案】D。

解析:A.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是石油发生了裂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含有氟元素,不属于烃,故B错误;C.浓硫酸能氧化乙烯,不能干燥乙烯,可以干燥氧气、二氧化硫,故C错误;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A.CH3COOH稀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加入少量CH3COONa,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比值增大,故A正确;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常温下,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小于pH=3的醋酸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 -)+c(OH-)=c(Na+)+c(H+),所以c(CH3COO-)>c(Na+),酸的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Na+)>c(H+),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Na+)>c(H+)>c(OH-),故B 正确;C.氟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向醋酸中加入氟化钠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相同温度下,HF酸性强于CH3COOH,则HF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则pH相等的两种溶液中HF浓度大于CH3COOH,中和酸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pH相等、体积相等的HF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HF,所以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①的体积②>③,故D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B.氧元素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根据酸的结构,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B错误;C.C60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其质量数为8,可以表示为:,D正确;答案选D。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湖南省岳阳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物质的量2.内容:在研究物质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转化方法的选择、转化条件的控制以外,还十分关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粒子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为摩,符号为mol)。

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用NA表示。

阿伏伽德罗常数NA近似为6.02×10的23mol-1。

例如:1 mol O2中约含6.02×10的23个氧分子;1 mol C中约含6.02×10的23个碳原子;1 mol H2SO4中约含6.02×10的23个硫酸分子;1 mol NaOH中约含6.02×10的23个Na+和6.02×10的23个Cl-;n 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的23。

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n×NA3.基本要求:(1)简要写出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时间十分钟。

答辩题目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这种说法对吗?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粒子参加反应,我们是不是可以控制反应呢?是否可定量的要求多少粒子参加反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导入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环节二:新课教学(1)酯化反应【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

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

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

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

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

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面试真题汇总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真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

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2.使用清洁能源;3.植树造林;环节三:练习巩固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A.制冷工业B.森林遭破坏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D.新能源的使用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

预览—收藏-关注考点课堂素材精粹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让学习为我们创造终生价值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高中)》真题1.【单项选择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大量使用化肥增产增收C.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D.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2.【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l2具有漂白性,故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C.单质硅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制造光纤和太阳能电池D.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可用P2O5或碱石灰干燥3.【单项选择题】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CD4.【单项选择题】X、Y、Z、W、T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T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T与X元素可形成化合物XT4C.物质WZ2、WT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由Y、Z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5.【单项选择题】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①装置将海带灼烧成灰B.用图②装置制取氨气C.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NOD.用图④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SO26.【单项选择题】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是原平衡的70%,则( )。

A.m>nB.M物质的转化率减小了C.N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7.【单项选择题】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3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阳极.锌片是阴极C.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比乙慢8.【单项选择题】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理解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高中化学实验课,使其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谈谈你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化学实验课?第八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第十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这一章节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学习兴趣。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背景:您即将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教授“酸碱理论与pH值”这一节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并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不同酸碱理论(如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劳里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如何使用pH 值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

要求:设计一个45分钟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入、讲解、实践操作以及总结等环节。

请确保您的教学设计包含以下几点:1.对于不同酸碱理论的清晰定义及对比。

2.如何通过实验测量溶液的pH值,并解释其意义。

3.设计一个小组实验,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并观察酸碱中和反应。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化学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化学

【导语】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结束,以下是⽆忧考整理的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之⾼中化学【已公布】,仅供参考。

⼀、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使⽤合理的是 (3分)正确答案:A.⽤⽯灰⽯、纯碱和⽯英制造玻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D.3、……在指定溶液中⼀定能⼤量共存的离⼦是 (3分)正确答案: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B.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醇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总数为0.45、……将……混合加热,发⽣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C.反应前的物质的量为7mol6、……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A.⽤途①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蒸⽓7、……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下分解速率加快,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C.因为的分解反应△H<0,△S>0,所以该反应的△G<08、……电化学⽓敏传感器检测环境中NH3含量的⼯作原理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B.X元素常见氢化物的沸点⾼于W元素常见氢化物的沸点10、……化合物M具有⼴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C.可⽤溶液或溶液鉴别X和Y11、……下列关于⾼中化学课程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A.⾼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科本位12、……下列属于描述技能性学习⽬标的⾏为动词是 (3分)正确答案:C.独⽴操作13、……教学⼯作计划包括 (3分)正确答案:D.①②③14、……“氧化还原反应”……均有涉及,这三个阶段知识的关系是 (3分)正确答案:A.螺旋式深化15、……有的学⽣只喜欢观看演⽰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3分)正确答案:C.感知兴趣16、……“结果决定性质”,下列现象不适⽤这⼀规律解释的是 (3分)正确答案:D.不同浓度的盐酸与镁反应速率不同1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3分)正确答案:B.在课堂教学中,演⽰实验即可由教师操作也可由学⽣操作18、……下列评价⽅式符合现⾏⾼中化学课程评价理念的是 (3分)正确答案:C.②③④19、……下列说法不符合《普通⾼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是 (3分)正确答案:B.教科书是教学和考试的依据20、……某教师在进⾏“强弱电解质”教学时设计了实验……,这样的设计运⽤了 (3分)正确答案:A.对⽐的⽅法⼆、简答题21、……某教师在进⾏“活泼的黄绿⾊⽓体——氯⽓”第⼀课时教学时…… 问题:(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有哪些?(6分) (2)演⽰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什么?(6分)正确答案:(1)优点:①该教师⼤量运⽤了信息技术教学,将抽象、难以直观观察和研究的,通过多媒体演⽰,帮助学⽣理解,给学⽣留下深刻的印象,较之单纯的⼝头讲解要形象得多; ②氯⽓是⼀种黄绿⾊的有毒⽓体,有关氯⽓性质的探究实验全部通过实验视频来展现,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地展⽰给学⽣,在⼀定程度⽣避免了对空⽓的污染,同时保证了安全,在⼀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的实验能⼒; ③通过PPT呈现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课外资料),增⼤了课堂容量,提⾼课堂效率,减轻学⽣的课业负担。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并分析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四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高中化学教师,正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一章节。

在课堂讨论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加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你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您如何设计一堂高中化学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您如何设计一堂针对高中生的化学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第八题题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九题题目:请你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组织一堂化学实验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能。

第十题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堂关于《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的化学课,针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课时为2课时。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关于“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高中化学教学课。

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充实,逻辑清晰。

3.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完整,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总结等环节。

5.教学时间约为40分钟。

参考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第三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教学背景,设计一节高中化学实验探究课的教学方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内容:教师小王在一次化学课上,向学生展示了新制的氯水,并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和气味。

随后,小王提出:“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氯水,知道它有什么颜色和气味吗?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氯水中的成分。

”请根据上述情景,具体分析小王在教学中的优缺点。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您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结合您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怎么理解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四题题目:请阐述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说明如何将化学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化学教育中“实验探究”教学法的理解和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六题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化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第七题题目描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你将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疾病状况,尤其是在实验课上,学生突然晕倒?第八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九题题目: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这一专题的教学过程中,你将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十题题干内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设计一节高中化学的教案。

教学背景如下:教学课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学对象:高二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2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3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4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9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0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1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2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3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14 页,共 14 页
2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5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6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7 页,共 14 页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 8 页,共 14 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化学《氨气的性质》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件,整个厂区都是白茫茫一片,方圆百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氨气。

【教师引导】氨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氨气的性质(二)探究新知【老师展示、学生观察】装有氨气的试管观察其颜色和状态,结合课本及新闻中提到空气当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得出氨气具有哪些性质?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回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老师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经试验测定,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老师提问】氨气溶于水的同时,是否能与水发生反应。

(引导学生利用喷泉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喷泉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解释。

【师生总结】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压力瞬间减小,形成较大的压强差,烧杯中的滴有酚酞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老师提问】喷泉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回答】说明溶液显碱性。

【老师讲解】由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自行书写一下氨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答辩题目解析】1. 本课当中的实验涉及了许多铵盐,如何验证铵盐的性质?【参考答案】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气与其他的化合物,所以可以通过加热铵盐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来进行检验。

2. 结合本节课说一说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实施要求?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参考答案】本节课进行了关于喷泉演示的实验,在进行喷泉实验时要注意气满、瓶干、现象明显,在进行相应实验时必须遵循(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

在教学之前我会经过提前的预演。

(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明显的实验现象,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这是顺利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

(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操作规范,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4)演、讲结合,启迪思维。

教学中会抛出问题,如“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自主思考。

(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

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演示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和实验装置应力求简易。

(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化学实验中常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常会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师应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安全第一”思想。

高中化学《共价键》一、考题回顾【提出问题】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什么?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共价键,共价化合物。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共价键的构成粒子和成键本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原子,共用电子对。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共价键的组成元素是什么?【学生回答】非金属元素。

【提出问题】任何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都含有共价键吗?【学生回答】不是,比如He、Ne等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3.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提出问题】氯气的形成过程与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一样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形成过程相同,而区别在于氯气中是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氯化氢中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提出问题】氯气中既然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是相同的,那么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是否会发生偏移呢?用同样的方法再来思考下氯化氢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像氯气是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会发生偏移,此时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而像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会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此时形成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三)拓展提升【提出问题】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学生讨论】①不是,比如氯化铵,铵根中含有共价键,但铵根与氯离子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因此根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应该属于离子化合物。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②再比如氢气,虽然含有共价键,但属于单质。

(四)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课下尝试用电子式表示氢气、氧气、氮气、氯化铵四种物质。

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 如何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参考答案】通过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可以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够导电,但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是不能导电的。

2. 对于本节课概念原理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你是怎么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参考答案】首先先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写出H和Cl的原子结构,再引导学生分析Cl2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该如何形成。

之后播放相关的动画演示图,让学生直观的感知。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的描述HCl的形成过程,最后用电子式来表示。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①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试剂加入顺序能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②反应条件是什么?③实验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①先加入乙醇,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不能改变试剂的顺序,原因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②实验条件是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③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教师引导】这种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

乙醇、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反应即为酯化反应。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新课教学1.酯化反应【提出问题】乙酸、乙醇反应生成酯的过程中,还有一种产物,是什么呢?观看视频回答。

【多媒体播放】乙酸与乙醇反应的过程。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回答】另一种产物是水。

【提出问题】根据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思考在反应过程中,分子中的化学键是如何发生断裂的。

【提出问题】书写乙酸与正丙醇的反应,甲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书写,教师加以巡视。

)【提出问题】第一个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第二个叫甲酸乙酯。

酯类物质的命名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某酸某酯。

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学生自主阅读】“信息提示”部分。

【提出问题】什么是官能团?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某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

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提出问题】那烷烃的官能团是什么?烯烃呢?炔烃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小组讨论该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烷烃的官能团是碳氢单键;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②烷烃的官能团是碳氢单键;……【教师引导】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因此烷烃没有官能团。

(三)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作业: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 乙酸与乙醇的实验用什么来吸收乙酸乙酯?为什么?【参考答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因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与乙酸乙酯一起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易分液制得较纯的乙酸乙酯。

2.化学新课改的重点有哪些?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参考答案】①基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使实验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②注重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原则;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魔术导入茶水变墨水(烧杯中放入茶水,用玻璃棒的一头搅拌,茶水变黑;悄悄换玻璃棒的另一头搅拌,茶水变回原色。

)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这是为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解释原因:玻璃棒的一端事先蘸上绿矾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

茶叶水中有一种单宁酸,它与绿矾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单宁酸铁(亚硝酸铁)的蓝黑色物质;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

那么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1:结合实验,引导分析提出问题:“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化合价从正二价变为正三价,化合价升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要实现亚铁离子与铁离子间的相互转化需要加入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要实现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应加氧化剂。

要实现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应加入还原剂。

”教师点拨:在化学学习中,分析化合价是了解物质性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活动2:实验探究,实现转化【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主要应用了哪些教法和学法,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本节课以学生的动手实验及小组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方式展开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基本知识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及容易忽略的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知识形成的严谨性。

第二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二)新课讲授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回答】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

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思考NaCl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思考,教师讲解】从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