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44fd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4.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在中文中,动植物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物种。
这些词汇通常与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的探讨。
1. 马和熊猫马是中国的国宝,自古以来被视为忠诚和坚韧的象征。
中国有着悠久的马文化,马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相反,熊猫是中国另外一个著名的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和国家象征。
熊猫被视为和平、友好和可爱的象征,因其黑白的外观,熊猫也常被用来表达黑白对比、相互依存的概念。
这两种动物的象征意义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品质的理解,也是对于和平、友好等价值观的追求。
2. 鱼在中文中,“鱼”与“余”谐音,因此鱼常被用来象征富余和长寿。
中国人在过年时会必不可少地吃鱼,因为鱼这个词在中文中也与“年年有余”谐音。
中国的餐桌上,鱼是一个吉祥的象征,这个传统认为吃鱼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富裕。
鱼的形状也与人们对于财富和成功的追求相关联,人们常常希望能有鱼一样的自由和灵活性。
3. 荷花和菊花荷花和菊花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种花,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美德和道德标准。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纯净和圣洁的象征,被誉为“藕玉荷花”。
荷花的花朵盛开在污泥中,但却不会被其所染。
这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于品质和修养的追求。
而菊花则被视为坚强和不屈的象征。
菊花盛开在寒冷的秋天,象征着中国人民意志的坚韧和精神的高尚。
4. 龙和凤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重要的神兽之一,与权力、尊贵和威严相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龙的神秘传说和故事,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中国的国家精神和气概。
与之相对的是凤凰,凤凰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群中的另一根柱。
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是吉祥、富贵和美好的象征。
凤凰盛开在困境中,象征着勇敢和渐渐的兴盛,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说明了英汉动植物词汇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对比。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e0f4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英汉动植物词汇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联想,这不仅反映了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传统,还展现了人们对动植物的不同观念和理解。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文化对动植物的不同认知和对待方式。
1. 川杜鹃 Rhododendron在中文文化中,川杜鹃是一种高山植物,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因此人们常用川杜鹃来比喻顽强不屈的品格。
而在英文文化中,Rhododendron常被用来形容华丽的花园景观,寓意美好和浪漫。
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对同一种植物的认知和联想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2. 夜莺 Nightingale二、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1. 文化传统的差异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差异主要源于两种文化传统的不同。
英国是一个以花园景观和自然风光著称的国家,因此动植物在英文中通常与美好的自然景观和艺术意境联系在一起。
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传统的国家,因此动植物在中文中通常与农耕文化和勤劳力作联系在一起。
2. 对动植物的态度差异中英两种文化对动植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英国,人们注重对动植物的保护和赏识,因此对动植物的词汇联想往往与自然保护和环保意识联系在一起。
而在中国,人们对动植物的态度则更多地与农耕生产和传统意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动植物的词汇联想往往与丰收和劳作意识联系在一起。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文化比较的视角,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对动植物的认知和诠释,还提醒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流时,要重视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1. 加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应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接纳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避免基于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判对方的行为和言论。
2. 增强文化自信和包容在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我们也应该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7ba1cf8bd63186bcebbccc.png)
文 增 娟 0
( 西服 装 艺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陕
【 摘 要】 由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有不 同的 文化 , 同一 动 物在 不 同文化 背景 中表 达 的
724) 1 0 6
天 鹅 ) 英 国剧 作 家 及 诗 人 莎 士 比亚 ;l t s ( 天 翁 ) 挥 之 不 指 a a os 信 br 指 去 的 心病 , 脱 不 了 的烦 恼 ; 蛎 (ytr暗含 安 静 之 意 , 喻 指 沉 摆 牡 os ) e 可
默寡 言 者 。 三 、 汉 动 物 词 联 想 意 义 形 成 的 社 会 文 化 因 素 英
含 义 不 尽 相 同 。本 文 将 对 比 分 析 英 汉 语 言 中动 物 词 的 联 想 意 义 异 同 的
三种 情况 , 而分析 其产 生的原 因。 从
【 键 词 】 物 词 ; 化 ; 想 意 义 关 动 文 联
2 语 义错 位 、
西 方 有 许 多 关 于 马 的 短 语 , 为 在 西 方 历 史 中 马 在 生 产 和 娱 因
乐 方 面起 着 重 要 作 用 。如 : aktew o gh r ( 持 失 败 的 一 bc h rn os 支 e
方 ) p t h a e r eh r ( 末 倒 置 ) w r o e o s , u tecr b f et os 本 t o h e , ok fr d a h r a d e
二、 英汉 动 物 词 文 化 联 想 意 义 对 比
1语 义 重 合 、
由于 英 国在 历 史 上 就 是 一 个 经 济 强 国 , 有 海 外 殖 民地 , 以 拥 所 英语 中动 物 词 的 文 化 含 义 明 显 多 于 中 文 中 的 。另 外 , 国 近 海 , 英 所 以 以 鱼 和 其’ 水 生 动 物 喻 人 的 短 语 相 当 的 多 , : i f h 大 人 它 如 bgi ( s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5721cb7360b4c2e3f6406.png)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摘要: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文化动物词意义上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即语义重合、语义错位和语义空缺,揭示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 联想意义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
尽管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或相近,但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有时则大相径庭。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截然不同。
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文化意义基本重叠,部分重叠,完全不对应和存在语义空缺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联想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第一种是汉英动词完全相同的涵义,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表达鲜明,形象生动,各民族人民对某些动物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汉语和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文化内涵往往是相同的。
例如“狐狸”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引起“精明,狡猾,多疑”的联想,汉语里“狐媚,狐疑,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词多带贬义,英语中的fox也表示“诡计多端”之义,如:Don't trust that man.He's a sly old fox。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2d18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d.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作为动植物词汇文化,英汉之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这些联系和区别也揭示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
本文将会对英汉动植物词汇进行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物方面,中文中的“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鸟,传说只有皇帝才能拥有。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hoenix”,是一种火鸟,代表着重生和不死,常被用于象征重建和再生。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反映出中西方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不同态度。
此外,中文中“狮子”被视为勇气、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而在英文中,它也被视为强大和勇敢的象征,但同时也表示优雅和圣洁,是英国的国家象征。
可见,在不同文化中,同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存在巨大的差异。
植物方面,中文中的“菊花”被赋予了清高、坚强等美德,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常被用于赏花、品茗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chrysanthemum”,常常和死亡、葬礼联在一起,代表着哀思和悼念。
这或许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颜色、形状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所持有的形象不同造成的。
另外,中文中的“梅花”被视作忠诚、坚韧、纯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lum blossom”,常被用于象征冬季的开端和生命的重生,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此外,动植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引申联想也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鱼”“龙”往往被视作吉祥的生物,常常被用于象征幸福、尊贵和吉祥等意义;而在英文中,“fish”和“dragon”可能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存在,被用于描述一种不同的生物形态或其特性等方面。
总的来说,英汉动植物词汇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联系和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两种文化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儒雅风格和技巧,拥抱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
英汉动物词语的比喻和联想
![英汉动物词语的比喻和联想](https://img.taocdn.com/s3/m/5b2f27c7d5bbfd0a795673eb.png)
英汉动物词语的比喻和联想-----文化意义比较一、同一动物词表达同意含义●as black as a crow 与乌鸦一般黑●As cowardly as a rat 胆小如鼠●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Duck's egg 鸭蛋(零分)●Pig:英语:he had been a pig about money.他对钱贪得无厌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buy a pig in a poke 乱买东西,盲目跟从汉语:猪朋狗友, 泥猪疥狗, 人怕出名猪怕壮●Snake汉语: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英语:表示“阴险”、“毒辣”、“狡诈”。
That snake in the grass reported me to the boss .那个口蜜腹剑的家伙到老板那里告了我一状●ass/ donkey汉语:笨驴——指人“愚、笨”, 黔驴技穷,呆若木驴英语:an ass = a foolish personmake an ass of sb 糊弄某人Send a donkey to Paris, he'll return no wiser than he goes.二、同一个动物词表达不同文化内涵●Chicken汉语:形容“小与平凡”:宁为鸡头,无为牛后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闻鸡起舞古人常用鸡来守夜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常用于占卜、驱邪、祭祀等特殊语境下带贬义英语:胆小鬼,懦夫:He is not a chicken! He just doesn’t want to offend anyone!他不是胆小鬼,他只是不想得罪任何人。
●cock (公鸡)因其打鸣不时吵到人,所以被称a cock –and –bull story(无稽之谈): He told us some cock-and-bull story about having lost all his money.他鬼话连篇,告诉我们他把钱都丢了。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a801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8.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植物词汇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既是表达自然界事物特征的必要工具,也是反映人们文化认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本篇文章将针对英汉动植物词汇,从文化联想、意义对比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展现其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文化联想
文化联想指的是在动植物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风俗习惯等,是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
英语中的falcon(隼),它寓意着速度和尊贵。
在英国历史上,隼是贵族的狩猎工具,被称为“王室的鸟”。
同时,隼也是欧洲足球杯的吉祥物,象征着速度、力量和胜利。
而在汉语中,苹果代表爱情和和平。
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例如,苹果跟苗条谐音,送苹果就代表着希望对方身体健康;苹果分别有红色和绿色之分,而红色常常象征爱情和热情,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送红苹果表达感情。
2.意义对比
意义对比指的是英文和中文动植物词汇在意义方面的异同。
英文的peacock(孔雀)和中文的孔雀在意义上可以说差异极大。
在西方,孔雀象征高贵华丽,神秘而美丽。
它美丽的羽毛被视为珍宝,在装饰和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英国,孔雀也是皇室的象征之一。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孔雀寓意着和平和吉祥。
《诗经》中就有“振振鸡鸣,有勿斯受之;振振鸡鸣,有勿斯举之,首如飞蓬,蒿其髻矣”这样的古诗在描述了孔雀显赫的美貌后,表达出了君子要识得不合适的东西,但是别受其所迫,认真分辨。
所以在东方文化中,孔雀对人类的关系是和睦、平和的,孔雀主要象征的是为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的好兆头。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69f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1.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词汇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文化意义,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动植物的不同观点、习俗和价值观。
下面就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动物在中英文中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动物往往象征着吉祥、幸福和长寿等美好的寓意。
中国人常用“龙”来表示皇帝的象征,也代表着权力、荣耀和尊贵。
而在英国文化中,“狮子”常常被用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因为狮子在英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鹰”在英语中常用来表示自由、力量和高傲,而在中国文化中,鹰则象征着尊贵、高尚和英勇。
植物词汇在中英文中的文化意义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被认为是坚贞不屈和高洁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忠诚和坚韧。
而在英国文化中,“玫瑰”则有着浪漫和神秘的寓意,常常被用作表达爱情和美丽。
英国的“四叶草”也被视为幸运的象征,因为据说能找到四叶草的人将具有好运气。
动植物词汇还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自然的不同态度。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把自然界的东西看作可以利用和尊重的对象,中国人常把动物和植物作为药材使用,追求的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在英国文化中,人们更多地将动物和植物视为自然界的伙伴,并且常常将他们作为宠物和伴侣,注重与动物和植物的亲密互动。
动物和植物词汇还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不同重视程度。
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动植物词汇都寄托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注,因此也体现了深厚的环保意识。
相比之下,在英国文化中,动植物词汇虽然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义,但整体上更强调对自然的享受和欣赏。
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存在一定的对比。
通过分析动物和植物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中英两种文化的观点、习俗和价值观,这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可以启发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动植物词汇的文化寓意,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传承。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30a8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3.png)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动物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动物或者表示一种事物,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本文将从英汉动物词的形象联想、文化内涵以及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探讨英汉动物词之间的联想意义。
一、动物形象联想1.猫猫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的象征,在英国文化中则被视为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宠物。
因此,中英两种文化对猫的形象联想也截然不同。
中文中的“猫眼珠”代表着聪明、灵活的特性,而英文中的“a cat's eyes”则表示目光锐利。
2.鹦鹉在英语中,“鹦鹉学舌”成语表示的是模仿别人说话,而“鹦鹉”这个词本身也意味着重复的东西,不断的重复毫无意义。
而在中文中,“鹦鹉螺”代表着美好的形跟,而“鹦鹉文”则表示用复杂华丽的手法写作。
3.大象大象在英国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被称为“动物之王”,象征着力量、智慧、忠诚和长寿,是英国王室纹章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而在中文中,象征形象则侧重于其庞大的身躯和高贵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兽之一。
二、文化内涵1.龙中国文化中的龙是文化符号和精神产物,代表着权力、至高无上的地位、神秘和神圣。
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词汇和成语和龙有关,如“龙飞凤舞”、“龙狮表演”等。
而在英国文化中,龙则被视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代表着狡猾和邪恶。
2.鹰鹰在英国文化中是快速、机智和力量的象征,因此,英国王室的纹章中也有鹰的形象。
而在中国文化中,鹰则被特别赋予了意义,是一种勇敢、坚韧和冷静的动物,被用来象征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英雄本色”。
3.熊猫熊猫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国宝级动物,被赋予了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在中英两国的文化中,熊猫都代表着和平、友好和温暖,是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
在英语中,“panda diplomacy”一词就证明了这种象征意义,它意味着中国通过赠送熊猫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象征意义1.蝴蝶蝴蝶在中英两种文化中都代表着新生、变化和成长。
2021汉英动物词汇联想的异同分析范文3
![2021汉英动物词汇联想的异同分析范文3](https://img.taocdn.com/s3/m/eee6ac1a8bd63186bdebbc06.png)
2021汉英动物词汇联想的异同分析范文 不同民族由于在地理、历史、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异同,表达同一事物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相同或不相同的联想意义。
中英文化中都有许多用来指称动物的词汇,但人们赋予它们的文化涵义却不尽相同。
1联想相同的情况 在汉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字面完全等值、意义完全等值的动物词汇引起了等值的带有感情色彩和形象生动的联想,例如:英语中“pigeon”和汉语中“鸽子”都是和平或爱好和平的象征 ,中国人甚至把鸽子称为“和平鸽”. 再如英语中“fox”可用于指 “ sly old fox”(狡猾的人),在汉语中人们也常说“他是只老狐狸”. 英语中“wolf”一词有“好色的男子”的含义,汉语中也有“色狼”一词。
英语中“ass”(驴)是愚蠢的动物,在汉语中,我们有“蠢驴”的说法。
在这中英文化中,联想相似的其他动物还有:鹿是胆小温顺的,小羊是讨人喜欢的,猪是肮脏贪吃的,猴子是顽皮淘气的,豺是贪婪卑鄙的,狼是凶残好杀的。
2联想不相同的情况 2.1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 ,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 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父母常常给孩子起名为“鹤年”、“鹤龄”,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长命百岁;我们也常有“松鹤延年”的题词;上年纪的人在过生日的时候,喜欢画有松鹤的礼物。
但对西方人来说,鹤不会引起这种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象征意义。
一方面龟象征长寿。
古代的府第、庙宇、宫殿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作为祈求长寿的象征。
另一方面,龟也用来比作妻子有外遇者的丈夫。
骂人“王八”或“王八蛋”是极大的侮辱。
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大部分英语国家里都没有泥鳅,人们不过把泥鳅看作是一种鱼,不会认为它很滑,并理解“滑”的转义:“圆滑”、“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等。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313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d.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英汉动植物词汇在两种语言的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意义和联想,其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对动植物的理解和赋予的文化内涵。
1. 动物词汇在英语中,动物词汇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
英语中的“lion”指的是狮子,而在英汉文化中,狮子通常被认为是勇敢和强大的象征。
当英语中用“lion-hearted”来形容一个人时,是在赋予他勇敢和强大的意义。
而在汉语中,动物词汇更多地与文化传统和神话故事有关联。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明的化身,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当汉语中用“龙的传人”来形容一个人时,是在赋予他高贵和崇高的意义。
在英语中,植物词汇经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观或品质。
“rose”是玫瑰花的意思,在英语中常用来形容美丽和纯洁的女性。
而“oak”指的是橡树,在英语中常用来形容坚强和稳固的特质。
在汉语中,植物词汇则更多地与哲理和情感扯上关系。
“竹”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崇高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儒雅和淡泊的品性。
而“梅”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不畏严寒的品格,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在英语文化中,动物词汇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多用于描述个体的特性,比如“A fox”指的是狡猾的人,“A wolf”指的是凶恶的人。
“A lion”指的是勇敢的人,等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英语文化对动物的理解和诠释,也反映了英国人对个体品质的关注和评价标准。
而在汉语文化中,动物词汇更多地与文化传统和神话故事有关联。
汉语中的动物词汇常常被用来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品质或形象,比如“龙”則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凤”则象征着美丽和高贵,“虎”则象征着勇猛和精神。
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人对动物的神秘和崇拜,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品质和形象的注重和追求。
而在汉语文化中,植物词汇则更多地与哲理和情感扯上关系。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f230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5.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动植物词汇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动植物词汇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不同语言中的动植物词汇往往体现出各自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对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分析,可以深入挖掘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文化对动植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从而拓展我们的跨文化视野,提升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
1.2 研究意义动植物在英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名称,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联想和意义。
通过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这种研究也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动植物词汇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深化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和学习。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动植物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技能。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的意义在于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这种研究也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能,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与发展。
2. 正文2.1 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分析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表达动植物词汇时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联想意义。
通过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通之处。
在英语中,动植物词汇常常与文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联系紧密,如“lion”代表勇猛和权力,“rose”象征爱情和美丽。
而在汉语中,动植物词汇往往与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有着深厚的联系,如“龙”代表着中国人的力量和神秘,“梅花”则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中英动物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中英动物文化对比及其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bdd64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5.png)
中英动物文化对比
狐狸(fox):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奸诈、狡猾、多疑的动物。指人狡猾多用“狐狸”。这与fox在英语中的意义是相符的。Fox指的是“a crafty sly or clever person”.(狡猾而聪明的人)。由之产生的形容词foxy的意思是“crafty”(狡猾的)或“crafty-looking(”样子狡猾的)。如:“Don’t trust that man, he’s a sly old fox.”(别信那人,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吹牛
他壮如牛
他真是头老黄牛
胆小如鼠 呆若木鸡 瓮中之鳖 象热锅中的蚂蚁 鸡皮疙瘩 猫哭耗子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牛饮
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 hearted, pigeon hearted
as dumb as duck
a rat in a hole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虎(tiger),在汉语中虎可指勇猛、有活力、尊贵、权威(prowess、majesty、dignity、dominate),如:虎虎生威,龙腾虎跃,虎踞龙盘;
英语中表达类似含义(courage、dignity,、royalty)则用lion(狮子),如: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a literary lion则指文学界的名人,
goose flesh
to shed crocodile’s tears
black sheep of the duck
like a duck to water
drink like a fish
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还有一些词语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这些体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内涵。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7ccc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9.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植物词汇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仅仅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常见词汇,更是
代表着中国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瑰宝。
在与英语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动植物词汇的文化
意义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
首先,动物词汇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和英语中都有很多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动物,比如龙、麒麟、凤凰等。
这些动物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被视为祥瑞之物、吉祥物,具有很高
的象征意义。
而在英语中,像狮子、老虎、大象等动物也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在宗教、
文学、传说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其次,植物词汇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和英语对于植物的认知和利用有一定的区别。
中国文化中,许多植物都被视为宝贵资源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比如山茶、竹子、菊花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
而在英语中,植物的利用和认知更为实用,
比如玉米、小麦、水稻等,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此外,在动植物词汇的使用中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动植物的名称通常被
用作姓氏、地名、古籍、诗词等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而在英语中,动植物词
汇则通常被用作商标、广告、品牌等方面,更多地强调了它们的商业价值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中英文化中的动植物词汇虽然有些差异,但它们都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生态
的认知和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比较动植物词汇的使用,我
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和发展。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388a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4.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动植物词汇在文化中的意义对比和认知差异,分析了这些词汇在文学、艺术以及习俗传统中的运用和体现。
通过比较两种语言中动植物词汇的象征符号表达,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差异。
同时也讨论了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启示。
最后展望未来,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英汉动植物词汇的交流与传播将更加频繁,也会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提供新的思考和机遇。
这些研究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意义、认知差异、文学艺术、习俗传统、象征符号、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启示、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动植物在英汉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统和象征符号的载体。
从古至今,人类就对动植物展开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将它们的特征和行为赋予了各种文化意义。
中英两种语言对动植物的命名和描述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的不同认知和理解。
在英语中,“nightingale”(夜莺)被赋予了优美的鸣声和孤高的象征意义,而在汉语中,“夜莺”则更多地与爱情和忠贞有关联。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和认知差异备受关注。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两种文化间的动植物词汇,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彼此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认知差异、文学艺术运用、习俗传统体现和象征符号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启示,为未来的研究和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国和英国作为世界上两大文化强国,其动植物词汇在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背景和习俗传统,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动植物词汇在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与联系,进一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植物形象的认知方式和情感表达。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ad0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2.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动植物词汇也逐渐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英汉动植物词汇方面的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特点与习俗。
首先,动物词汇方面,英汉语言表述动物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老鼠”在中
文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昆虫,因为它们会侵害粮食和衣物,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在英文中,“老鼠”是一种小型的啮齿动物,通常生活在灌木丛和树林中,对人类
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样,汉语中的“牛”通常指的是家牛,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耕作动物。
而英文中的“牛”则更丰富多样,可以指牛肉,也可以指
野牛、奶牛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这些语言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中对动物的不同重视程度和
文化习俗。
此外,在植物词汇方面,不同的文化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不同态度。
例如,“竹子”在中文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原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建筑材料等。
而在英文中,
竹子无疑是一种热带植物,也是人们前往亚洲旅行时必须看到的一种风景。
同样的,汉语
中的“柳树”因为它的柔韧性而非常受欢迎,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具和家具。
而在英语中,柳树被称为“白杨柳”,通常指的是一种优美的景观植物,常常用于装饰公园、花园等城
市绿化。
总之,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
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两种文化中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不同态度。
这对于促进文化
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2db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3.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词汇在各国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动植物词汇的意义和文化联想往往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界的理解与感悟。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植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文化联想意义上的差异。
一、对动植物的命名英汉两种语言对动植物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很多动植物的名称直接以它们的特征或习性来命名,如“butterfly”(蝴蝶)就是“butter(黄油)”和“fly(飞)”的组合,而“caterpillar”(毛虫)则来源于希腊语中“kata”(下)和“pillar(毛毯)”。
这种基于外貌和行为特征的命名方式,反映了英语国家对动植物的直观认知和注重实用性的特点。
在汉语中,动植物的命名往往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
很多动植物的名称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桃花”、“杜鹃”、“梅花”等,都成为了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象征。
汉语中很多动植物的名称还与传统的神话故事、寓言和民间传说相关联,如“白龙马”、“猴子”等,这些名称既是对动物特征的形象描绘,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延伸。
二、对动植物的象征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植物词汇的象征意义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英语中,很多动植物被赋予了象征性的含义,如“owl”(猫头鹰)象征着智慧,“dove”(鸽子)象征着和平,“snake”(蛇)象征着诡计和狡诈。
这些象征意义的建构往往与宗教、神话和文学作品相关联,反映了英语国家人民对于自然界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
而在汉语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更多地融入到了文化传统与哲学思想之中。
“鱼”在汉语中常常象征着富裕和吉祥,“虎”象征着英勇和威猛,“鹤”象征着长寿和高贵。
这些象征意义的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习惯以及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审美情怀和人生态度。
三、对动植物的文化联想动植物词汇还常常成为各国文化中的联想书写的载体。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e14b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3.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英汉语言中,动植物词汇丰富多样,反映了两种文化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两种文化对自然的不同认知与理解。
一、动物词汇1. 猫英文中,“cat”是指家猫。
猫在英文中通常被认为是温顺的、亲近人类的动物,因此“cat”在英文中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温顺、亲近人类,例如“as curious as a cat”(像猫一样好奇)。
在中国文化中,猫被视为独立、神秘的动物。
古老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常引用猫作为象征性的意象,例如《宋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的“故国”在平时也给人华丽失落的感觉)。
所以即使是现代的中国文化,我们依然能从这样的例子看到,猫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一种特殊的品质。
2. 狗在英文中,“dog”通常是指家狗。
狗的形象在英文中通常被用来比喻忠诚、友好等品质,例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dog”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无赖行为,例如“he is a real dog”(他是个真正的坏蛋)。
在中国文化中,狗被视为忠诚、勇敢的动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常常被用来象征财富、吉祥和忠诚。
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狗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并且“旺财”、“旺福”的象征符号。
在英文中,“flower”通常指花朵。
花在英文中通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芬芳的品质,例如“as pretty as a flower”(像花一样美丽)。
英文中也有一些常用的与花相关的习语,例如“flower power”(花样力量)。
在中国文化中,花常被视为美好、幸福的象征。
中国文化中,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牡丹花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菊花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树木被看做是连接天地的重要纽带。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f05a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8.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词汇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类词汇,它们代表着生命的存在和多样性。
不同的动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和联想。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在象征意义上有所区别。
在英语中,农田、牧场、城市公园等地广泛种植了各种植物,因此很多英文植物词汇常用于形容景色的美丽或者花草的香气。
比如英语中的flower指的是鲜花、花朵,它是美的象征,表示喜好、浪漫和温馨。
而在汉语中,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除了象征美丽、香气和喜悦,花还常常使用在描述人的容貌、社交场合和时尚等方面。
汉语中还有许多植物词汇可以用于表达情感、人际关系和人物性格。
比如“草根”用来形容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以及“草民”、“民生”的比喻用法等。
这些词汇蕴含着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独特体现。
动物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更多地用于描述动物的外貌、属性和生活习性。
比如“鸟儿”通常用于形容飞行,而“小猫”则用于形容温顺和可爱。
相反,在汉语中,动物词汇更多地用于形容人的特征、性格和行为。
比如“鸟人”用来形容乖僻而又聪明的人,而“狐狸精”则用来形容狡猾而有心计的女人。
动物在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与神话传说、神仙故事和文学作品相关的象征意义。
比如龙象征着皇权和权力,凤凰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这些动物词汇与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动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用法和联想传达着不同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中,动植物词汇更多地呈现为字面直观的意义,比较直接和实用。
而在汉语中,动植物词汇则更多地包含着抽象的、隐喻性的和文化符号的意义。
这与中国文化中注重隐喻运用和修辞手法的特点相一致。
而且,在中国的文人雅士和民间通俗文化中,动植物词汇经常被广泛运用于描绘自然环境、描述社会人物和构建寓意深远的文学形象。
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独特思考和理解方式。
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存在着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动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摘要: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文化动物词意义上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即语义重合、语义错位和语义空缺,揭示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 联想意义
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
尽管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或相近,但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有时则大相径庭。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截然不同。
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文化意义基本重叠,部分重叠,完全不对应和存在语义空缺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联想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
第一种是汉英动词完全相同的涵义,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表达鲜明,形象生动,各民族人民对某些动物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汉语和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文化内涵往往是相同的。
例如“狐狸”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引起“精明,狡猾,多疑”的联想,汉语里“狐媚,狐疑,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词多带贬义,英语中的fox也表示“诡计多端”之义,如:Don't trust that man.He's a sly old fox。
(不要相信那个人,他是只狡猾的老狐狸。
)由此可见“狐狸”与fox在英汉两种文化里是象征“狡猾”和“欺骗”的动物。
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
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 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
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点点(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
第二种有部分相同,部分出现歧义。
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动物名称可以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
汉语里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如虎添翼”,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
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狮子般威风凛凛)。
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说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
英国人还以lion为自己国家的象征,勇武大胆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为lion-hearted(狮心),史称“狮心查理王”。
另外,lion还引申作“危险”、“险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虎口)。
可见,由于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不同,英汉语言中设喻的喻体也不同,汉英不同动物名称表达相同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如下表达法中,如表示不敢做声的“曦若寒蝉”与as mute as fish(沉默如鱼),表示焦急不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与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如热砖上的猫)或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像热锅上的鸡)。
还有“牛饮”与drink like a fish(如鱼饮水),“落汤鸡”与wet as a drowned rat(湿如落水鼠),a rat in a hole与“瓮中之鳖”,goose flesh与“鸡皮疙瘩”,“过牛马不如的生活”与lead a dog's life(过狗般的生活),“滑得像泥鳅”与,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鳝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三种完全不对应。
中国古代"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做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词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的人".如:We were real 行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老太婆.)"龙"与dragon虽指示意义相同,但二者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则是对立的,相反的,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以至有损形象,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这大概也不无道理.同一个动物词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及其价值观念.再比如汉语“狗”一词的概念意义是:一种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与dog 两词的直指意义基本相同,但一涉及到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有关的文化意义,这两个词就不能一一对应了.英语国家中,狗被视作人们的忠诚朋友,所以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dog不指狗,更不含贬义,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Give.dog a bad name and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狐朋狗党.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地了。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反过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着文化的浸润和影响。
可以这样说,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文化是有社会、民族属性的。
每种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内涵。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但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存储文化信息的功能。
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必然不断地积淀文化,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与词的等价物的总和。
在语言系统中词汇与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词汇对社会文化的反映最为敏感。
自古以来,动物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动物被人格化和神灵化,由于动物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突出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便用动物和与动物有关的词来描写有关的人或物,赋予动物词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是语言词汇系统中庞大的一族,它的形式和意义所负载的文化内涵足以从一个角度来体现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折射出两个民族各自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