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标准及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语言训练与思维培养紧密结合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恩格斯把思维誉为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进步从本质上 说是思维的进步,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从 小能否进行有效的思维培养。在小学阶段,学 生虽然还没有成熟的心智条件进行严谨和高强 度的思维训练,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给 学生获得思维方法的启蒙,在学习语文知识的 同时,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形成初级的思考 问题的能力。
4. 借用任务分析设计教学步骤

任务分析作为系统教学设计中一项专门技术, 其理论主要来自加涅的学习论和教学论。他认 为教学只不过是为学习创造条件,依据不同类 型学习结果的不同内部和外部条件,相应进行 不同的教学设计。任务分析可以沟通学习论与 教师教学行为间的间隔,它包括目标分析和目 标下位技能分析。
教师为了让学生想学、会学与学好,会作出种 种尝试与努力,使不想学的学生想学,使想学 的学生持续地学。 对比自学而言,教师的尝试和努力能使学生学 得更多、更快、更好。 这些尝试和努力称之为教学。也就是:教学是 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怎样教得有效?

“有效”与否,关系到对教学的看法。每个人判断教学 行为的观点都不一样: 钟启泉教授对有效教学颇具远见,他认为有效教学的 最终衡量的标准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成长将不单 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如何衡量、评 价和把握学生成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和巨大的挑 战。他提出,有效教学是追求教学效益的活动,需要 把传统的“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 转型的条件是把学习者中心的视点、知识中心的视点、 评价中心的视点及学习共同体的视点将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对话”环境。他还提出, 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要达到教学的转型, 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前提。




思考问题: 1.理解词语的能力 ① 教师对词语理解的目标认识不完整;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词语学习有以下的要求:“结合 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什么要用图出词?(是 帮助学生获取词意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全部,最终能力归结是什么?) ②教师对此能力的教学指导,停留在知的层面,如用词填空等,却没有到能力的层面。 ③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多以“教清楚,讲明白”为标准。 2. 句子训练的意识 ①读句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不完整的问题,是不清楚的问题。 ②句感的培养 ③解决事实性知识作答的能力培养方法。 理解能力:手段:图、画等帮助理解 教师对“词语理解能力”的理解停留在“知”的表面。 我们很多时候教了知识,却没有教能力。能力体系中有知、会、熟、巧 虽然是低段的课文,教学任务比较浅显,但仍然存在致命的不足,那就是对学生的情况熟视 无睹,特别是学生能力获取的忽视。简单的识字和写字,蕴藏丰富的学习智慧,如果这方面 的指导意识不够就会降低学习智慧,学生在学知的过程得不到学习智慧。
3.语言训练与思维培养紧密结合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思维的指导。 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启动带动语 言的发展。这个特点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越需 要教师对她们进行思维的指导。 【案例】《木兰诗》
3.语言训练与思维培养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效益研究。现在此 研究已进入到课堂教学的转型研究,以改变课堂结构 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习者的成长为课堂教 学效益的衡量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也 在此认识下进行以学生学会学习为追求的研究。所谓 “学会”,即需要“学”的过程体验,从中意“会” 通晓其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学生要亲历学习过程, 获得学的体验,形成学的方法。而在学的方法中,不 可缺失的就是思维方法。

对照一下教师自定的目标,发现什么?
1.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课后教师描述自定的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读一、二段,理解和 积累生词; 3.归类识字,进行字音、字形归类; 4.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对句子的理解是体会句子的美感。
1.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教学”一词的语义发展

古代:教学即学习 上学为教(xiao),下学者,学习也。 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孔颖达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 ——《学记》
个人修行的一种方式,是指通过教人而学, 以提高自己。
“教学”一词的语义发展

近代:教学即教授 新式学校的兴起,教师紧缺,不懂教是 什么。 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 和1913年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都规 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 在近代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下,教 学就演变成“教授”。
“教学”一词的语义发展

近现代:教学即教学生学
陶行知: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 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 却又像是“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 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 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教学”一词的语义发展

当代:教学即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 受苏联教育家凯诺夫的影响,教学被定义为教 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分析】对阅读教学来说,一篇课文“教什 么”,有确定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 看课文本身的特质,二看学生学情。 课文本身的特质就是说一篇小说、一首诗歌, 教学内容有所不同。 学情不同,我们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同。

1.教在学来自百度文库最需要的地方

如《日月潭》这个课例,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学生,对于生字词的学习, 什么地方能自己解决的呢?哪方面的学习会比 较困难?
2.保持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

“教师想教的”要与“实际在教的”一致性 【案例】《秋天的图画》


【案例】《长相思》
2.保持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

【分析】 上述三个环节的后四个字,是教学内容,“读懂词意” 是学生读懂,“读出词情”“读透词心”也是学生读 出、读透。三个环节步步提升,对这首词的理解、感 受,不断丰厚、加深。上述三个环节中的前四个字, 是教学方法,很明显是教的方法,是学生“借助注 释”,是学生“展开想象”,是学生“互文印证”。 学的方法,落实为一系列“学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组 织的这一系列“学的活动”中,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 达成教学目标。从这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学习活动 的结构性和完整性。

2.有效性教学的标准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 落脚点在于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各有所获。 因此,教学必然是有意向性的行为,指向任务 的达成,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 评价。 ——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这是最关键的。

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

1.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案例】《日月潭》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标准与实施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梁丽文
一、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思考几个问题

什么是教学?

怎样教得有效?
什么是教学?

什么样的行为是教学?什么样的行为不是教学? 是否认为教学仅仅是教师把已知的东西教给未 知的学生? 为什么课堂上有的学生兴趣盎然,而有的学生 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很多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到最后学生 一无所获,成绩一塌糊涂?


1.解构教学活动

再看两则案例 《海因茨偷药》


《一堂篮球课》
1.解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展开的内部结构: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

引起意向
明释内容
教学
关注结果
调适形式
1.解构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低效现象都由于没有: 只是教师的独唱,学生毫无学习欲望,昏昏欲 睡; 内容的讲述毫无条理,思维混乱,学生不知所 云,一头雾水; 课堂上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无物,测验下来凄 凄惨惨; 教师一味念课本,学生一心记笔记,一黑板爬 满密密麻麻麻的呼号。

2.有效性教学的标准
是否有明确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同于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隐性或显性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要做好对所学内容的呈现准备,如描述、说 明、解释、演示或示范等。 ——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要清晰教与学的内容。

2.有效性教学的标准
要有适当的教学形式 ——教学活动必须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法,适合 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明示学生所学的内容。 ——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 基础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学习。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学 ——教学行为主要是告诉、对话、指导三类。
1.解构教学活动

任何教学都是以有效性为目的,摒弃有效性的教学是 不存在。“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 关注结果”这四个条件是讲课堂行为引向有效性的最 关键途径。 起始
教学 行为 过程 反馈
2.有效性教学的标准
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有教学活动的背后,都存在着引起学习意 向的问题。 ——教学不再仅仅是知道人们必须学习某种东西, 更意味着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投入积极的学 习状态。 ——把教学的地点定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 (想知道、想参与、想学会)
教学的本质
本来“教学”一词的意思只有单一的“教”, 后来的“教”逐渐成了一种手段,一个过程, 最终结果指向了“学”。 “教学”多指“教”的行为,而“学”,则以 “学习”一词出现。 “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与没有教师指导下的 个人学习,有什么区别?

教学的本质



怎样教得有效?

学习动机问题 学的内容和结果 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

案例《中彩那天》
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有效吗?

怎样教得有效?

【分析】 这个案例可以说明的就是——教学过程中没有 明确的目标。 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中都存在,预设教 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内容不一致,教师往往不清 楚学生获得了什么样的语文能力。
“教学”一词的语义发展

英语国家对“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 教与学犹如卖与买。既然没有人买,也就无所 谓卖。当没有人学会时,也就无所谓。“教学” 意味着不仅要发生某种相互关系,它还要求学 习者掌握所教的内容。(杜威) 教学是一种有意向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诱导学 生学习。 只要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一系列活动都是教学
4. 借用任务分析设计教学步骤


目标分析分两步:一是将目标按学习领域或学 习结果类型分类。二是揭示达到教育和教学目 标所需要完成的步骤。 “学习结果分类”是我们进行任务分析的下位 子技能。下位技能分析,实际上是学习的先决 条件分析,目的是找出实现目标的下位子技能 (也叫使能目标)。下位子技能一直要分析到 学生原有的起点能力为止。找到学生的起点能 力,就可从此处开始,设计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所需的步骤。
怎样教得有效?

案例《小白兔和小灰兔》 思考:教学中哪出了问题?


【分析】 教学策略和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的范写与学生的练写没有及时对应上;
怎样教得有效?

案例《老师,苦胆是什么?》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标准

1. 解构教学活动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 有行为。 这些行为包含哪些? 再看案例《老师,苦胆是什么?》
谢谢聆听!

电子邮箱:6927804@qq.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