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害虫分类及分布
赶紧收藏!?水稻重大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赶紧收藏!水稻重大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目前水稻正处于分蘖末期,7月中就会开始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下面给大家带来水稻重大虫害图鉴及防治方法,以便农户对虫用药,及时做好防治措施。
1.稻蓟马稻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
在我国多地有发生,且部分年份爆发成灾。
为害症状:成虫和1、2龄若虫刮破稻叶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先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后叶尖失水纵卷。
严重受害时,秧苗成片枯焦,状如火烧。
为害时期:3叶期至分蘖期,4月~6月,6月上、中旬虫量剧增,6月下旬达全年虫量高峰。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选择:黄板(范围不大或大棚);化学药剂防治可选择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唑虫酰胺、噻虫嗪等2.三化螟三化螟又叫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的重要害虫。
危害症状: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苗,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能形成虫伤株。
为害时期:苗期至破口期,其中分蘖期、孕穗至破口露穗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
防治方法: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灯光诱杀成虫。
幼虫防治狠抓第一代(6月-7月),化学防治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氟酰胺等。
3.二化螟二化螟又叫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的常发性害虫。
在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之后,二化螟成为了稻螟中的优势种群。
虽然与三化螟都叫钻心虫,但是由于二化螟为优势种,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更大因此,更多是指代二化螟。
为害症状:为害水稻形成枯鞘、枯心、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等症状。
为害时期:一年发生多代,苗期至破口期,其中在分蘖期、孕穗期、圆杆期对水稻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成虫具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更为敏感,可灯光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氟酰胺等。
4.大螟又名稻蛀茎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大致在北纬34°一线发生,由于水稻栽培制度的变化,大螟种群上升加快,为害加重,成为目前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水稻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水稻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水稻主要害虫的危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主要害虫的数量,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提出了综合防治的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水稻主要害虫的种类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一、水稻主要害虫的种类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最常见也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它以吮吸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导致叶片黄化、枯萎甚至死亡。
稻飞虱还会分泌毒液,使水稻叶片发生黄斑和红斑。
严重的害虫侵袭会导致水稻产量大幅下降。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另一常见的害虫。
幼虫会侵入水稻叶片内,将叶片卷曲成筒状。
这样一来,叶片无法正常光合作用,水稻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稻纵卷叶螟也会引发病毒病害的传播。
3.稻鼠害稻鼠害指的是以稻田为活动范围的啮齿类动物,如稻田鼠和水鼠。
它们会啃食水稻的根部和苗期幼苗,导致水稻死亡。
稻鼠害尤其在水稻苗期和出苗阶段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稻瘿蚊是水稻病毒病害的主要传播媒介。
当稻瘿蚊叮咬感染病毒的水稻后,病毒会通过口器传入水稻体内,引起稻瘿病的发生,从而导致水稻减产。
二、水稻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和益虫对水稻主要害虫进行消灭和控制。
例如,引入寄生虫、食草昆虫等天敌来控制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此外,种植一些对害虫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如芸香和茴香,可以吸引天敌来稻田中,起到抑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来杀死或控制水稻主要害虫。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合理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时间的掌握,避免对环境和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防止和控制害虫的危害。
例如,在水稻生长阶段,可以利用水力冲击、人工摇打等手段将稻鼠害驱赶离田间。
此外,使用黄色粘虫纸吸引和捕杀稻飞虱,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水稻5种病虫害
病害、稻瘟病1症状稻瘟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叶瘟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稻瘟病1 —6叶瘟(1、急性型;2、急性型转慢性型;3〜4、慢性型;5、褐点型;6、白点型)7〜8 节瘟病株9〜10、穗颈瘟11、支梗瘟12〜13、节瘟14、初穗期谷粒瘟15、谷粒瘟16、护颖瘟17、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 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近圆形小斑,不产生抱子,气候条件利其 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 脉间,较少产抱,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 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在秧苗期和本田成株期,叶舌、叶耳、叶环部位也可产生褐色或赤褐色病斑, 称叶枕瘟。
可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瘟,在气候适宜 时,常引起 穗瘟发生。
节瘟:病节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褐色或黑色,多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青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2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秧苗期播种适量, 培育粗壮老健无病或病轻秧苗是防治苗叶瘟的关键, 特别是双季晚稻秧苗的叶瘟培育要以前期嫩、中期控,后期促为宜。
秧田期,肥力高的田块可不施基肥,肥力差的可用少量有机肥作基肥。
3-4 叶期通过搁田,控苗炼苗,防止徒长,加重发病。
插秧前5-7 天分别施用速效肥(起身肥),以利移栽后加速返青成活。
水稻害虫
手段:灯测(三化螟和二化螟均有趋光性)发蛾高峰期。
2、防枯心苗的“两查两定”
①查苗情、虫情,定防治对象田。
②查卵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 3、防治白穗的“两查两定” ①查孕穗情况,定防治对象田。 ②查破口露穗情况,定用药日期。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 水稻螟虫的防治,应根据螟虫的发生规律和水稻栽培 制度及生长情况,采用防、避、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药剂 防治则采取挑治轻害代,普治重治重害代。 1、消灭越冬虫源 清除稻桩
二化螟各代发蛾期
越冬代
*(盛期)
第一代 第二代
成都
中/4-上/5
(下/4-上/5)
下/6-下/7
(上/7-下/7) 下/5-下/7
上/7-下/9
(上/8-下/8) 中/7-中/9
1956年
苍溪
中/4-下/5
1966年
泸县
下/3-中/5
上/6-中/
上/7-上/9
1956年
(中/4-下/4)
(上/6-下/6)
谷)。二化螟和大螟在苗期和分蘖期先为“枯鞘”,后转为枯
心苗。
枯鞘
二化螟和大螟在苗期和分蘖期先为“枯鞘”
枯心苗
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 (生长点被破坏,中心叶干枯)
枯孕穗
孕穗期造成“死(枯)孕穗” (即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不能散
开)
健穗和白穗
抽穗期成“白穗”(穗粒干白)
大螟为害玉米状
大螟为害玉米时,前期表现花叶(心叶展开后呈现 不规则的伤痕)或枯心,后期蛀茎,蛀孔大,排出大量
40~50分钟。这段暴露于稻株茎叶上的时间是利用触杀剂 毒杀蚁螟的好时机。 蚁螟能侵入为害不同生育期的水稻,表现不同的被害 状。从水稻生育期看,分蘖期和孕穗期最利于蚁螟蛀入, 是2个危险生育期。
水稻病虫害图谱(完全版)
水稻病虫害图谱(完全版)一、真菌性病害1、稻瘟病叶瘟大田症状,稻瘟病为害造成的白穗苗叶瘟褐点型苗叶瘟慢性型叶枕瘟苗叶瘟病斑连片枝梗瘟穗颈瘟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为重。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叶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以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1、采取“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防治措施。
即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健;2、孕穗破口期(即有5%左右穗出现时,一般2—3天)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当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以上、剑叶发病率的1%以上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喷药。
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
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3、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
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施用。
2、纹枯病纹枯病枯孕穗纹枯病包鞘叶鞘上不规则病斑纹枯病严重为害状纹枯病前期菌核纹枯病后期蜂窝状菌核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大发生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菌核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源。
早稻中后期和晚稻中前期是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盛期,尤以水稻抽穗前后最烈,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
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也是多肥茂盛嫩绿型病害。
水稻施肥多,生长茂盛嫩绿,天气多雨时,往往发生严重。
长期灌深水,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嫩绿徒长,田间郁闭、湿度增高,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展蔓延。
防治方法:1、采取“在插秧前消灭菌源,插秧后加强肥水管理,并结合发病初期防治,确保水稻倒三叶完好”的防治策略;2、每季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水稻害虫
第二章水稻害虫1.水稻害虫的主要种类:(1)蛀茎的有5种主要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和褐边螟(2)刺吸叶片汁液的有:稻飞虱、稻叶蝉、蝽类、稻蓟马(3)咬食叶片的有:稻苞虫类、稻蝗、粘虫、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负泥虫(4)为害稻根的有:稻根叶甲、稻根象甲、稻摇蚊、稻水象等2.螟虫类项目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年生活史河南3—4代河南2代四川、重庆、江苏、浙江一年发生3~4代越冬场所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极少数在稻草中越冬。
二化螟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野茭白、三棱草及杂草中越冬。
越冬场所广泛。
多数以老熟幼虫,少数以3~4龄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残株和禾本科杂草茎杆及根际越冬。
习性昼伏夜出、趋光性、有趋绿产卵的习性为害断环、白穗、枯孕穗、枯心苗枯鞘、枯叶尖、枯孕穗、枯心苗枯叶鞘、虫孔大有虫粪幼虫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圆杆期食料1.水稻是影响水稻螟虫发生与为害的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
螟害程度的轻重,一是取决于螟虫的数量,二是取决于水稻的危险生育期即分蘖期和孕穗期是否与螟虫高峰期相吻合。
若两者相吻合、螟害发生严重。
2.不同的水稻生育期(稻酮),招引三化螟蛾的能力不同,因而在不同类型的田块,卵块的分布不平衡。
本田多于秧田,分蘖期和孕穗期产卵特别多,可比其他生育期多数倍甚至数十倍。
不同的水稻生育期对螟虫的存活率,发生速度和繁殖力有不同影响。
3.水稻品种和长势亦与吸引螟蛾产卵有关,施氮肥多的、生长茂密的、叶片宽大的产卵多,秧田则水秧多于旱秧,杂交水稻受害较常规稻重。
4.水稻栽培制度(包括水稻茬口、品种布局、栽培方式和栽插期)与水稻螟虫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有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凡是使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与螟虫盛孵期相遇、种植结构复杂、布局混乱,为螟虫提供过渡桥梁田的耕作类型,螟虫种群数量大,水稻受害重。
三化螟由于食性单一尤为突出。
许多栽培技术都与螟害程度有关,如稻种混杂、生长不齐,易受螟害时间长,螟害加重;壮秧移植后,返青、分孽、抽穗、成熟均可提早,能减轻螟害。
水稻病虫害要点分析
水稻病虫害要点分析水稻病虫害是指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等生物的侵害,从而导致产量降低或品质下降的现象。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及时发现和防治水稻病虫害至关重要。
以下是水稻病虫害要点分析。
一、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1. 病害种类:水稻病害主要包括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穗腐病等。
病害通常通过种子、土壤、病菌等途径传播。
2. 虫害种类:水稻虫害主要包括稻飞虱、螟虫、叶片甲等。
虫害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穗和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和减产。
3. 特点:水稻病虫害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不同地区、季节和栽培方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水稻病虫害的危害和影响1. 降低产量:水稻病害和虫害会导致水稻叶片、茎、根等部位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和减产。
2. 影响品质:病虫害会影响水稻的品质,例如导致稻谷变黑、沾黏、不齐、发霉等,降低水稻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3. 经济损失:水稻病虫害给种植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如减产和质量下降引起的收益减少,以及防治病虫害所需的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
通过引种、选育和培育新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2. 合理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灌溉、合理间隔等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增强水稻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定期巡查水稻田,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控制,防止疫情扩大。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天敌微生物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5.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正确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使用剂量进行施药,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带来不良影响。
水稻病虫害是导致粮食产量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对水稻种植能力和农民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水稻害虫
40%毒死蜱乳油、 杀虫双 18% 水剂 阿维·毒死蜱 (阿维菌素 0.2%、毒死蜱 14.8% )乳油 唑磷·乙酰甲 (三唑磷 18%、乙酰甲胺磷 12% )乳油
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 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上升 为稻螟的优势种。 2. 为害: (1)寄主范围: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 粱、茭白、甘蔗、粟、慈菇、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 (2)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 织等。 水稻不同生育期造成不同的被害状,叶鞘被害造成“枯鞘” ;秧苗 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枯心”;孕穗期受害形成“枯孕穗”;抽穗 期受害形成“白穗”;黄熟期受害形成“虫伤株”。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 气候条件: 二化螟不耐热,22~23℃以下最适生长发育;越冬幼虫耐低温能力甚强; 初孵幼虫遇暴雨死亡率大。
2. 耕作栽培制度: 双季连作稻区:生育期整齐,盛孵期和易侵入生育期吻合程度短暂 单、双季稻混栽区:早、中、晚稻混栽
3. 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因能诱引螟蛾产卵,为害加重。
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随着虫龄的增长,叶苞增大,白天躲 在苞内取食,晚上出来或转移到新叶上另结新苞为害。
(5)化蛹习性:老熟幼虫少数留在原苞内化蛹,多数爬到稻丛下部稻叶上、 稻茎之间或叶鞘内化蛹。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 气候 稻纵卷叶螟喜温暖、高湿,温度22~28℃,相对湿度80%以上,最适于 其发生。
稻绿蝽、稻缘蝽)、稻蝗、粘虫
有的害虫常年发生,为害严重:二化螟、三化螟、 大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 黑尾叶蝉、稻蓟马
农业常见害虫
防治效果=
对照区虫量(为害量)-处理区虫量(为害量) 对照区虫量(为害量) ×100%
杀虫效果=
对照区幼虫存活率-处理区幼虫存活率 对照区幼虫存活率 ×100%
化学防治
二化螟的施药时期为卵孵化高峰至1龄幼虫期,可选择下列 药剂及用药量进行田间防治:
5%锐劲特CS450-600mL/hm2;20%三唑磷EC1500mL/hm2; 95%杀虫单原粉50-750g/hm2,92%杀虫单WP750mL/hm2,10%吡 虫啉WP375g/hm2常规喷雾;18%杀虫双撒滴剂3750mL/hm2撒施。 我公司氟达克及维稻。 用药后3d内田间保持水层3~5cm,特别是高温季节,提倡早、 晚用药,穗期防治应加大喷液量。
四、麦 蜘 蛛
麦蜘蛛主要有麦圆蜘蛛及麦长腿蜘蛛两种。
麦长腿蜘蛛成虫
麦圆蜘蛛
分布:
麦圆蜘蛛又名麦叶爪螨分布在我国北纬29-37度地区;麦长腿蜘蛛又名 麦岩螨,主害区在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干旱、高燥麦区。有些地区两者混 合发生、混合为害。
主要寄主: 两种麦蜘蛛均为害小麦、大麦。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片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 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麦二叉蚜
为害特点: 麦蚜在小麦苗期,多群集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 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为害,并排泄蜜 露,影响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 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穗期为害,造成小麦灌浆不 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引起严重减产。麦蚜又是传播 植物病毒的重要昆虫媒介。 防治方法: 亨达顽克1500-2500倍液喷雾;亨达劲灵10-20克/亩 喷雾;及20%甲氰· 氧化乐果乳油;2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等
水稻病虫害防治【共43张PPT】精选全文
发生代数1-11代不等。
迁入地的发生量与迁入数量、品种栽培管理有 关。
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主要是要掌握好用药 时间,在开始卷苞时用药 。早晚或阴 天、小雨天用药效果好。如果延误了时 机,扫苞后用药。
选择药剂:30%触到、15%金阿维·毒、 功夫菊酯、氟虫腈、丙溴磷、杀虫单、杀 虫双等
寄主杂,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杂草。
适宜湿度:90%以上。
发生程度与气候因素密切。 要抢晴天施药,以破口期为重点防治时期。
主要以保护有效分蘖不受为害为主防治目的。
稻瘿蚊
大部分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危害。 选用402 石灰水等
发生特点:
1、生理性烂秧
2、传染性烂秧:
传染性烂秧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 要病原菌为: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等发病原因主要是低温阴雨, 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等
水 稻 纹 枯 病
纹枯病发生特点:
高温高湿发生快.适宜温度:22-2 8℃
适宜湿度:大于90% 氮肥使用过多. 以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
2、适时晒田。平衡施肥.
3、药剂防治:选用井岗霉素。以生长嫩绿、阴避 的田块是重点。
稻 瘟 病
稻瘟病发生特点: 水稻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
发生代数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主要与温度和耕 作制度有关。(2-7代不等)
防治方法:
在分蘖期,始见枯鞘时用药防治,7-10天后 再用一次;在破口期水稻抽穗5%-10%时用 药防治,5-7天后再用一次。用药同时保持寸 水5-7天。
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 三唑磷等。
白 背 飞 虱
水稻害虫识别与防治
第一代卵盛期:5/中下 孵化盛期:5/中下 第二代卵盛期:7/上中 孵化盛期:7/上中 第三代卵盛期:8/上 孵化盛期:8/上中 第四代(部分)卵及孵化盛期:9/中
(二)生活史与习性
项目
二化螟
三化螟
成虫
趋光性强
产卵选择
高大粗壮、叶篇宽、叶色浓绿的植株上。 稻酮(oryzanone)为引诱物质。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螟虫的数量 水稻的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是否与幼虫孵化期吻合
影响因子
二化螟
三化螟
栽培管理及寄 产卵量分布:本田多于秧田,分蘖期和孕穗期多于其它生 主植物 育期。氮肥施用多,生长茂密,叶片宽大的产卵多。水秧
田多于旱秧田,杂交稻多于常规稻。
品种:茎干坚硬、出穗迅速、整齐、成熟早的抗螟性强。
(六)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压低虫口基数,控制1代发生量 齐泥割稻; 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 春前处理完玉米、高粱等二化螟和大螟的寄主茎干; 春季及早翻耕灭蛹,铲除田边杂草等。
2、调整水稻布局,改进栽培技术 改单、双季稻混作为双季稻或单季稻,减少桥梁田; 适时栽秧,加强管理,使生育期整齐。 避免氮肥过量。
水稻害虫识别与防治
一 稻螟虫
(一)分布与为害 二化螟:温带性昆虫,国内分布北达黑龙江克山现,
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西至云南南部和新疆北部的主要 稻区。
主要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茭白、甘蔗、 粟、慈姑、蚕豆、油茶及芦苇等。
三化螟:热带性昆虫。国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稻区,以沿海、沿江平原地区为害最重。分布北限在山东 烟台附近。
二化螟
卵粒排列成鱼鳞状
幼虫淡红褐色或淡褐色, 体背5条暗褐色纵线:背 线、亚背线、气门线
水稻害虫识别与防治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四)主要习性 成虫:飞翔力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成虫喜吸食植物 的花蜜和蚜虫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 产卵:选择生长嫩绿、茂盛的丰产田和圆秆拔节期及幼穗 分化期的稻田产卵,抽穗后稻叶上卵量较少。 每雌产卵100多粒,单粒散产,以植株中、上部叶片 背面尤其是上部2、3叶最多。 幼虫:5龄。初孵幼虫先爬入水稻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 或钻入旧虫苞内啮食叶肉,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 2龄幼虫开始在叶尖吐丝纵卷成小虫苞,称为束叶期。1头 幼虫一生可取食为害5-7片叶。 化蛹部位:分蘖期多在基部枯黄叶片及无效分蘖上;抽穗 期多在叶鞘内或稻株间。
糯稻受害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籼稻。
杂交稻重于常规稻。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影响因子
气候
二化螟
三化螟
秋季雨量多,稻株湿度大,幼 温暖多湿,对蚁螟孵 虫向根部迁移慢,在稻草中越 化和侵入稻株均有利。 冬的就多。 夏季30℃以上的高温 夏季30℃以上的高温干旱天气 干旱天气对二化螟幼 对二化螟幼虫发育不利。 虫发育不利
枯孕穗和白穗
(二)生活史与习性
1、二化螟
在我国从北到南1年发生1-5代。河南年发生2代。以4-6龄幼虫 在稻桩、稻草、茭白及稻田周围、田埂上的杂草茎秆中越冬。 由于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参差不齐,常持 续2个月左右,造成世代重叠现象。越冬幼虫抵抗低温能力强。且体 外无茧,稻茎上无丝隔,环境不适时可迁移。春季,在稻桩中越冬 的未成熟幼虫(4-5龄),会爬出转移蛀人麦类、蚕豆、油菜的茎秆内 为害。
六、防治方法
4、化学防治 二化螟:孵化高峰至1龄幼虫期。三化螟:孵化高峰期
单季稻:第一代早稻枯鞘率7-8%,常规中稻5-6%,杂交稻 3-5%。第二代均为0.6-1.0%。 95%杀虫单原粉450-750g/公顷, 92%杀虫单WP 750ml/公顷, 10%吡虫啉WP 375g/公顷常规喷雾等。 5%杀虫双颗粒剂15-22.5kg/公顷拌湿土撒施, 50%杀螟松EC 1500ml/公顷兑水喷雾, 巴丹原粉0.75-1.2kg/公顷撒毒土。
第五节:水稻害虫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伏在稻田、谷地、 地瓜田、棉花田和草丛中、叶背面,受惊 扰即飞舞活动。 夜晚8-9时最活跃,飞翔力较强,具趋光 性。 卵产于植株上、中部叶片中脉附近,常2- 3粒连在一起。 每雌平均产卵40-50粒,最多可达150粒以 上。 成虫寿命5-7天,最长可达l0-12天。
卵期3-5天。
初孵幼虫先在心叶、叶鞘和幼嫩的叶片卷
曲部取食叶肉,被害处呈现半透明的小白 点,很少结苞。 2龄后开始爬至叶尖吐丝缀连叶片成小虫苞, 幼虫藏在苞内啃食叶肉,被害处呈透明白 条斑,当将叶食至1/4至l/2时,幼虫则转 移他叶另结新苞为害。
转苞时间多在夜晚,阴雨时白天也能转苞。
二、稻飞虱
稻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 常见种类有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褐飞虱为南方性种类,在长江流域以南各
省发生为害较重。 白背飞虱分布较褐飞虱广,但仍以长江流 域为主。 灰飞虱属广跨偏北种类,几乎全国各地都 有分布,但以华东、华中、华北、西南等 地发生为害较重。
常年各代重叠发生,以2-3代数量最大,
为害严重。 第4代成虫虽然数量多,但产卵量少,孵化 率低,仅晚稻局部受害。
相当于1月份平均气温l6℃等温线以南地区,
冬季稻纵卷叶螟各虫态均能继续发育,周 年繁殖为害。 大陆南海岸线到1月平均气温7.7℃等温线 之间,北界约在北纬30度附近,常见蛹和 幼虫越冬。 1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以北广大地区,任 何虫态都不能安全越冬。因此,稻纵卷叶 螟属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害虫。
中国水稻害虫
中国水稻害虫害虫种类:水稻虫害种类多达350种之多,是虫害种类最多的粮食作物。
但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及褐飞虱5种。
局部地区或某些年份较重的还有稻瘿蚊,稻蓟马,稻蝽象,稻苞虫,稻螟蛉,稻蝗,稻象甲,稻水象甲,粘虫,灰飞虱,稻杆潜蝇,稻赤斑沫蝉,潜叶蝇等近30种。
害虫分布:南方稻区:华南湿热双季稻稻作区:本区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及海南,水稻面积占全国的20%左右,双季稻是本稻区的基本耕作制。
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及三化螟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害虫;从90年代开始,稻瘿蚊危害连年严重,并逐渐由山区向平原蔓延;稻蓟马在晚稻秧田也相当严重,近年来,稻黑蝽,稻蝗及稻象甲危害趋势加重。
其他害虫有叶蝉,稻苞虫,蓟马,粘虫,负泥虫等,在局部地区或个别年份发生。
华中湿热单,双季稻稻作区:本区包括东起东海之滨,西至川西平原,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水稻面积占全国65%左右,单,双季混栽,以单季稻为主。
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为当地主要害虫,在晚稻上部份地区的三化螟也相当严重,在南部近年来稻瘿蚊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稻蝗在部分地区,稻蓟马在晚稻秧田也相当严重。
其他害虫有大螟,叶蝉,稻苞虫,稻杆潜蝇,稻蝽象,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螟蛉等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
西南高原湿热单,双季稻稻作区:本区包括云贵,川西南,桂西北及湘西,水稻面积占全国8%左右,单,双季混栽,以单季中稻为主。
以白背飞虱为主稻飞虱和以二化螟为主的稻螟虫为当地主要害虫,稻蝗,稻杆潜蝇及稻蝽在部分地区也相当严重。
其他害虫有稻赤斑沫蝉,稻苞虫,粘虫,铁甲虫,食根叶甲,稻象甲,叶蝉,大螟等。
北方稻区:华北半湿润单季稻稻作区:本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水稻面积占全国3%左右。
全部为单季稻。
二化螟,稻蓟马,稻苞虫为主要害虫,近年来东北部的稻水象甲,东南部的灰飞虱危害明显上升,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在南部也呈上升趋势。
水稻害虫
第一章? 水稻类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害虫有300多种,其中危害较重的常见种类有40多种。
常见水稻害虫主要有四类:1.钻蛀类:钻蛀水稻的茎杆,如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褐边螟、台湾稻螟。
2.刺吸类:刺吸水稻的叶片,如稻飞虱类,叶蝉类,蓟马类,稻蝽类。
3.食根类:取食水稻的根系,如稻根叶甲,稻水象甲、稻摇蚊、稻水蝇蛆。
4.食叶类:取食水稻的叶片。
如稻纵卷叶螟,弄蝶类,眼蝶类,象鼻虫,负泥虫,粘虫类,蝗虫类、潜蝇等。
本章学习要求熟悉:水稻作物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生活史和习性。
掌握:水稻作物重要害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防治方法和具体措施。
一、钻蛀类害虫这是一类以幼虫钻入稻叶鞘和茎杆中取食的害虫。
三化螟(一)分布与危害三化螟又名蛀心虫、钻心虫、蛀杆虫。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向北分布到烟台。
食性专一。
仅危害水稻,偶食野生稻。
以幼虫钻蛀稻株危害,取食叶鞘组织、穗苞和茎。
形成“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半白穗”和“虫伤株”,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严重时颗粒无收。
(二)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mm ,雄蛾体长9mm 。
2.卵:雌蛾产卵块,椭圆形,几十粒至一百多粒卵相叠。
3.幼虫:共5龄。
初孵幼虫又叫“蚁螟”。
4.老熟幼虫:头褐色。
胸腹部黄绿色或淡黄色。
5.蛹:体长12-13mm,长圆筒形,初乳白色,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有银色光泽,外包白色薄茧。
(三)生活史和习性一年可发生2-7代。
在热带可终年繁殖。
在温带不能终年繁殖,冬季需越冬,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
成虫昼伏夜出,雌蛾白天常静伏在蹈株中上部,雄蛾多隐蔽潜伏于蹈丛基部。
飞翔力强,累计可飞翔30km,因此需注意联防。
成虫趋光性强,雌蛾交配后趋光性较强。
雄雌蛾交配多在羽化后1-3天。
成虫产卵具趋嫩性和趋绿产卵习性,因此,生长茂密,面积大的稻田着卵多。
初孵幼虫先咬破卵块上胶质和绒毛或咬破卵块底部叶片穿孔而出,到附近稻株上钻蛀,,蛀入茎杆需40-50分种,此段暴露时间是用触杀剂防治蚁螟的大好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纹稻苞虫
Parnara guttataBremer et Grey
全国粮食生产区(禾本科作物、杂草)
甲
虫
类
稻负泥虫
Oulema oryzaeKuwayama =Lema oryzae
东北部和中南部两大孤立区(水稻、粟、李氏禾等)
稻象甲=稻根象虫
Echinocnemus spuameusBillberg
全国稻麦玉米区(禾谷类、甘蔗)
食
叶
类
害
虫
夜
蛾
类
粘虫
Mythimna separateWalker
国内普遍
稻螟蛉(双带夜蛾)
Naranga aenescensMoore
全国粮食生产区(禾本科作物、杂草)
螟
虫类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
全国稻麦区(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全国各稻区(多食)
水蝇科
稻小潜叶蝇
Hydrellia griseolaFallen
以东北为主全国各稻区(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食根类害虫
象虫科
稻象甲=稻根象虫
Echinocnemus squameusBillberg
全国各稻区(水稻及部分禾本科杂草)
叶甲类
稻食根叶甲
Donacia frovostiFairmaire
陕西江苏以南稻区(杂食)
刺
吸
式
害
虫
叶
蝉
类
黑尾叶蝉
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
全国各稻区(水稻、小麦、大麦及杂草)
白翅叶蝉
Erythroneura subrufaMotschulsky
安徽、湖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禾本科作物及其杂草)
飞
虱
类
稻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
辽宁以南(水稻)
白背飞虱
Sogataella furciferaHorvath
黑龙江至海南岛(禾谷类植物、甘蔗)
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aFallen
全国稻区(禾本科)
蓟
马
类
稻蓟马
Thrips oryzaeWilliams
全国稻麦玉米区(禾谷类、甘蔗)
稻管蓟马
Haplothrips aculeatusFabricius
水稻主要害虫分类及分布(
钻心类害虫
螟虫
类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全国各稻区(杂食)
三化螟
Scirpophaga=Tryporyza incertullasWalker
山东烟台、河南汤阴以南稻区(单一水稻)
夜蛾
类
大螟
Sesamia inferensWalker
全国各稻区(水稻及部分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