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控木工机械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435个驰名商标和1105个中国名牌中还没有人造板机械产品,2005年还没有一家获得国家质量免检的人造板设备生产企业,通过欧盟CE认证的人造板设备生产企业不超过10家[6]。据国家木工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统计,2004年人造板机械产品质量综合合格率为65.1%。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造板设备制造行业必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和协会引导下加强品牌建设,在人造板设备生产领域创建一批中国名牌和商标,使该领域步入品牌时代。
参考文献:
[1]
陈雄伟.木工机械与国内木制品市场热点现状与策略[J].国际木业,2006,34(3):16-17.
[2]李志仁.充分发挥行业自身优势,实现国内外市场双赢[J].国际木业,2006,34(3):10-13.
[3]马启升.2002年我国林木机械进出口情况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31
(8):4-7.[4]马岩.中国木工及人造板机械在东南亚发展的对策分析[J].国际木业,2007,37(3):18-21.
[5]马启升,郭晋兴.世界木工机械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分析[J].中国林木机械,2007,(2):26-31.
[6]我国人造板工业“十一五”展望[J/OL].广西林业产业信息网,
2006,5.
国外数控木工机械发展概况
胡万义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介绍了国际数控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控技术在木工机械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木工机械;数控;发展中图分类号:TS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62(2008)02-0007-02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实用技术和最基本的设备。数控技术是典型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密切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基础,是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的核心。木材加工过程的数控技术是由金属加工中的数控技术逐渐发展转变而来的,是木工机械设备中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木工机械制造行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做一历史回顾,以利于促进我国木工机械制造行业的科技发展。
1数控机床诞生概况
1777年,英国的米勒发明了圆锯机,开始以旋转方式锯切木材并在造船厂等处陆续广泛使用。1808年,英国的希鲁纳制造出用钢铁制作的圆锯机,从而使蒸汽机操作获得成功。被后人称为“木工机床”之父的英国
造船工程师S
・本瑟姆(S.Benthem),从1791年开始相继完成了平刨床、铣床、镂铣机和钻床等木工机床的发明。当时这些木工机床的结构是以木材为主体,只有刀具和轴承是金属制作的,虽然这种结构还不完善,但与以木工工具为主的手工作业相比,显示出了高效率这一突出优点。它们的研制成功为数控机床的研制提供了装备基础。
从1777年人类发明现代木工机床至今已有230年的历史。中国第一台木工机床诞生于上海木工机械厂的前身华隆机器厂(1927年),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人类在长期使用木工机械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发明和改进。到20世纪的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减轻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
(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该机床是由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所为推进导弹和飞机研制而开发的三轴控制NC铣床。1955年,数
收稿日期:2007-12-02
第36卷第2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Vo136No.22008年2月
FORESTRYMACHINERY&WOODWORKINGEQUIPMENT
Feb.2008
!!!!!!!!!!!!!!!!!!!!!!!!!!!!!!!!!!!!!!!!!!!!!!
控机床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在复杂曲面的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机床加工业NC化的开始。1958年,卡尼一特电卡公司研发出加工中心,同年,麻省理工学院完成自动刀具程序设计。1960年以后各NC制造厂商开始研究改进NC功能,扩大金属加工机床的应用范围,并发展应用到其它行业。当时由于计算机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数控机床没有得到及时的普及,在木材加工机械中没有得到应用,只是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当计算机技术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小型计算机控制后,进入了微型计算机控制,人类才开始把数控技术普及应用于各种加工领域。
2数控技术发展概况
从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到现在,数控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2.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低,虽然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不大,但不能满足机床控制的实际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1959年数控系统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技术,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成本下降,数控技术跨入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1965年,随着体积小、功耗低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在数控系统中的使用和专用功能器件的出现,数控系统以其更可靠的性能进入第三代——
—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这三代数控系统均为硬件式数控,零件程序的输入、运算、插补及控制功能均由专用硬件来完成,其功能简单,柔性通用性差,设计研发周期较长。
2.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系统中的许多功能由软件来实现,从此数控技术进入了第四代——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
—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用于数控系统。从此数控系统进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五代——
—微处理器时代。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余(故当时曾用于控制多台机床,称之为群控),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计算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虽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数控系统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产品逐渐规格化、系列化,数控系统的效率、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投资少、见效快的柔性加工系统FMS进入实用化阶段。
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机的阶段,即第六代数控系统——
—开放式数控系统。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
—小型计算机;1974年的第五代——
—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
—基于PC机(国外称为PC-BASED)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都是指“计算机数控”。
3数控技术在木工机械领域的应用
1966年,瑞典著名的柯肯(Kockums)公司建立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制材厂,1968年,日本的庄田公司将数控技术应用于木材加工机械产品中,制造出第一台数控镂铣机,也就是说数控木工机械的诞生距今也只有40年左右的历史。自第一台数控木工机械诞生后,日本、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一些木工机械制造厂家,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继推出了种类繁多、技术先进的各种木工机械产品。1982年,英国的威德金(Wadkin)公司开发了CNC镂铣机和CNC加工中心。从1982年起意大利的SCM公司相继开发出木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SystemI、SystemII和SystemIII,即由一台贯穿式直边四面刨床、一台直角变换传送辊、一台双面开榫机、一台四面成型刨床组成系统,在8h以内可以变换25项工作,停机时间不超过5%,加工窗框每件只要2~5min。此时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上的应用开始普及。由于数控木工机械产品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测量等技术于一体,使其具有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精度高且质量稳定等许多优点,特别是数控镂铣机的出现,迅速推动了木材加工的现代化,使得木材加
(下转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