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的_走西口_

合集下载

为什么叫走西口

为什么叫走西口

为什么叫走西口时间:2015年10月29日20:10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走西口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陕北民歌,也有说山西民歌的(我家就是陕北的,从小就听)。

但是为什么叫走西口呢,其实这是一段历史,听我简单说一下。

先说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

反正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

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就是蒙古人了。

明清时期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设置了关口,关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

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类似今天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

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

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我们家祖上据说也有人走过西口,就是把汉人的布匹瓷器等贩过去,再把蒙古人的皮革,马匹贩回来。

其实这个事情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就是汉人大量移民到了口外,稳定了边疆。

顺便给你说一下近代和走西口同样著名的大迁徙,就是闯关东和下南洋。

闯关东,就是广大山东河北的汉人移民到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当时是开荒种田。

下南洋,就是福建广东沿海百姓,乘船到东南亚诸岛。

不知道满意不? _____ 补充一些:民歌走西口歌词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 music )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古老的民歌《走西口》,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清代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康雍乾三世的发展下,到了乾隆时期,全国的人口突破了三亿的大关。

由于人口的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的压力纷纷向外扩散。

因此,形成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三大移民浪潮。

其中的“走西口”,是包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包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1. 走西口与包头方言概述1.1 包头与走西口1.1.1 走西口相关概述“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造成“走西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农民考迁徙谋求生存。

山西多沙漠和贫瘠的土地,常年受自然灾害的困扰,迫于人口和土地的压力,许多农民开始向内蒙地区迁徙以谋求生计。

二是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促使了农民的贫困化,农民自身缺少土地无法耕作,贫困日益加剧。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三是内蒙古优渥的地域环境为“走西口”者提供了良好的谋生市场。

内蒙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且资源丰富且缺少政府的经济管制。

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吸引了一批劳动人民背井离乡去内蒙开荒。

1.1.2 走西口与包头阐述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各民族人们的认同感。

“走西口”这一移动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同时也促进内蒙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1)促进了包头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包括包头在内的内蒙地区一直以来的经济形式都很单一,而且游牧经济又带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对农耕经济的依赖性很大。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体位置现在的山西省右玉县,后来则改指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

但是由于走西口的人群极为庞大而繁杂,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确切所指其实并不相同,概乎言之,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各地至内蒙的各个通道隘口。

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动辄流移。

而自地理环境视之,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

于是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

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历史上的_走西口_

历史上的_走西口_

北京日报/2009年/2月/16日/第019版理论周刊・文史历史上的“走西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王振忠“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几次比较有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最近,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走西口》形象地反映了上世纪初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某些历史细节,引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热议。

那么,“走西口”的历史情况如何?请看——●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特指杀虎口(今山西省右玉县),后来则改指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但是,由于“走西口”的人群极为庞大而繁杂,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确切所指其实并不相同,概乎言之,“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各地至内蒙的各个通道隘口。

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动辄流移。

而自地理环境视之,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政府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

于是,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

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走西口”之人的成份极为复杂,并不能简单地与旅蒙晋商等同视之近年来,由于《乔家大院》等晋商剧作的热播,不少文学作品、舞台艺术都简单地将“走西口”与晋商的精神内涵、成功之道联系起来,甚至有人更以“走西口的哥哥曾最富”为题,将“走西口”的男子与晋商等同起来。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江苏省兴化中学2009级高二语文校本阅读材料“厚积薄发”主编:高二语文备课组赵永根近代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闯关东清代流民“闯关东”现象解读一、“闯关东”的由来关东是指以今天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因这一地区处在山海关以东,故名。

清前期设禁,前往关东要“闯”,因为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

但自近代1860年(咸丰十年)解禁后,前往关东谋生就已合法,“闯关东”一语之所以仍被沿用,是积习成俗使然。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关内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

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必“闯”,相反还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

因为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导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但关东又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即屡颁诏令,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

1653年(顺治十年)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也由此引起清廷的不安。

《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1668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废止。

清廷所以要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成为清廷不得已而封关的原因之一。

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于是,干脆封禁。

再有,清廷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

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保护满族固有的文化则是清廷“闭关(山海关)”尤其不可忽视的根本原因,类似“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的上谕,屡有颁行。

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

加之有清一代“反清复明”之声不绝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散,因而也促使清廷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许入境”,而且下令“逐客”。

“走西口”历史研究

“走西口”历史研究

“走西口”历史研究“走西口”历史研究“走西口”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大批人民从离开自己的家乡,向西方迁徙的现象。

这个现象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但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选择向西方地区迁徙。

本文将对“走西口”历史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走西口”现象的起源。

这一现象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比如唐代以后,中国人开始向西方探索和迁徙。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和开放的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吸引了许多西方人士前来交流和定居。

同时,当时的中国经济中心逐渐从华北转移到了西南,这也促使了大批人民向西方地区迁徙。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走西口”现象。

在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和战乱,特别是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许多人选择向西方地区迁徙以逃避战乱和寻求更好的生活。

其中一些人将农耕技术和文化带入西方地区,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历经了战乱和割让等各种不利因素,很多人选择向西方国家寻求发展机会。

这一时期的“走西口”,不仅是对古代文化和技术传播的延续,也是对国家历史发展的镜像。

许多在西方国家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通过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探讨“走西口”现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来看,“走西口”现象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融合。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来了劳动力的输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推动了西部地区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从文化角度来看,“走西口”现象促进了西方地区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通过人口流动,传统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同时中国人也汲取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走西口”现象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当代的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走西口”的需求也在减少。

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与西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深入,这种交流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国移民史ppt

中国移民史ppt
近代中国的移民运动
•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 别是: • 闯关东, • 走西口, • 下南洋。
•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 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 “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 • 走西口:“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因 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流民走过 西口,过长城,就可到达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 走西口流民来自华北各地,而以山西人为主流。 • 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 国、越南、缅甸等地。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 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 多数。
• 下南洋原因: • 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 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 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 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 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偷渡到南洋谋生。据1935年中国太平 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 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 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 下南洋的启示 •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 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 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 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而“闯关东”这一移 民浪潮,则是大大促进了满族与汉族的交流,进一步增进 了满汉两个民族的了解,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 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同时,“下南洋”的历史功绩在 现在越来越明显,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动 摇,这对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长久的 繁荣昌盛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

口指长城关口,对山西人来说,包头和河套地区位于他们的西北方向,关口也就自然被称为西口。

走西口又叫走口外、跑口外或走场子。

它是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和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到长城以外的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活动。

走西口的人中大部分是山西青年农民。

走西口的山西人或进入河套地区,或进入蒙古,或沿丝绸古道向西,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辛、迷茫、苦难和辛酸的求生路、求富路。

春去秋来,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用血泪唱出的《走西口》,凝结了多少离愁、多少别恨、多少牵挂、多少情,它是这片土地上久久不散的往事回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经典、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奇葩。

先人们走了,《走西口》流传下来。

直到今天,听到此歌,仍能让我们泪洒青衫。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每当这首二人台《走西口》唱起来时,许多人就会流泪,就会想起祖辈们为了生存经杀虎口到口外谋生的那段历史。

我国北方地区在清朝和民国年间的这次重要的移民活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建立初期,对农民起义和抗清力量的镇压。

当时的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们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流亡。

山西、陕西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孤身一人或携家带口,离开家乡,由土默川向西,或向当地人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潮流。

从1690年开始,在杀虎口的路上走着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士兵和跟随部队前进的商人。

康熙皇帝亲率8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军粮供应成为决定战事胜败的关键,但是由于战场与后勤基地之间相隔万里,朝廷为此事一筹莫展,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随军挑担运送军粮和补给,于是成千上万正愁没饭吃的山西农民离开土地,由此拉开了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

地理:何谓“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

地理:何谓“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死逼梁山下关东”“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闯关东”即由此而来。

1860年(咸丰十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始向流民敞开。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陜西人为多。

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

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以山东为例“解剖麻雀”,或更能深入到流民生活的深处。

山东“地少人稠”,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

有人统计,在清代268年中,除有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水旱灾害。

每逢大灾之年,总会有“闯关东”的巨浪涌起。

与天灾结伴而行的是人祸。

近代山东兵灾匪患连年不断,“益如火上加油”。

无法照旧生活,只有一“走”了之。

“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

”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荒”居首位。

1860年山海关大门敞开后,流民如怒潮一般涌往东北。

“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

”《胶澳志》记载说,“每逢冬令,胶济铁路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

而烟潍一路,徒步负载,结队成群,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

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

”由单身到全家,由“候鸟”到移居,这是一种渐进的转化。

根据1932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学会所编《中国人口问题》一书的调查资料,77%的流民流向关东后,“志在农业。

”但随着关东的开放,工商业也发展起来,流民无论是务工还是经商,都比较容易谋到营生的职业,这对流民同样具有吸引力。

在胶东有些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

“闯关东”浪潮不仅使东北“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使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歌《走西口》赏析

民歌《走西口》赏析

民歌《走西口》赏析(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民歌《走西口》欣赏《走西口》是一首由女声演唱的古老民歌,流传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这首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地道民歌成为了晋商文化的符号之一。

很多人是因为《走西口》民歌而对山西有了最初认识,进而延伸到对晋商辉煌历史的崇敬的。

民歌《走西口》牵扯出一段厚重历史,这段历史曾经包含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旧社会,晋西北、陕北地区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过着这种走西口的漂泊生活。

在近代史上,“走西口”意味着流浪、哀怨和思念,还有绝望。

天长日久,以咏叹离别、思念、期盼为主要内容的民歌便在这些地区广泛传播,“走西口”的生活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歌唱主题。

民歌《走西口》是流传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民歌,最初的起源不可考,或曰为山西民歌,或曰为陕西民歌。

西口的具体位置,有人曰为山西的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着名风景名胜区。

从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看,山西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杀虎关,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其实,西北地区老百姓讲的“口外”,指的主要是山西、陕西境内的长城隘口,过了长城,便是内蒙。

自明末开始,包括山西境内部分地区在内的西北地区常年天灾不断,贫困百姓多越过长城到口外的内蒙地区寻找生计,是为“走西口”。

走西口者多为青壮年劳力,他们在口外开垦务农,贸易经商,促进了内蒙地区的繁荣。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和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内蒙及河西走廊、新疆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这三次人口大迁移,是贫苦民众一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

闯关东、走西口对稳固中华疆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南洋则大大的扩展了中华文化版图。

一、闯关东关东,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

自明代开始,东北一带又称关东,只不过此时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由明廷管辖的辽东地区,直到清代,才将东三省的范畴全部涵盖在内。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为加强对内陆的统治而自称满汉一体,但实际上汉人处于被奴役地位,清廷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故废弃长城却不废山海关,其主要目地是利用此关严禁内陆人进入东北,以免破坏其风水“龙脉”。

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以山海关为界,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作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

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有史学家认为,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伊始,仍有大量华北农民迁徙东北。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及以后,为躲避饥饿和逃避政治迫害(土改时定为地主富农者,迁徙东北“打保落户”,谎报为“贫下中农”)而纷纷迁移东北。

此期间的移民,仍属“闯关东”的延续。

“闯关东”大约持续300余年,至少有3500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

历史上的走西口

历史上的走西口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历史上的走西口众所周知,明清以来,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有人说,闯十趟关东不如走一回西口!可见走西口之艰难,非远离那个时代的人所能想象。

走西口是一曲挽歌,更是一曲壮歌!你可以说它很凄惨,也可以说它很浪漫。

它蕴含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慷慨悲壮,多少无奈与凄凉,多少挚情与豪迈!最早提到“西口”两个字的,是明末清初的诗人、文学家顾炎武,他在晚年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叫作《从大同到西口》。

诗中提到了“盛乐”、“丰州”、“板升”等地名,这些地方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以及和林格尔一带,诗里边所描述的风光、风土人情也是当时这一带民间的真实写照。

但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这首诗的题目叫《边城杂诗》,《从大同到西口》这个题目是后改的,而且一定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后改的。

说西口,道西口,西口究竟在哪里呢?许多专家认为,西口特指山西右玉县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明朝时称“杀胡口”,清代改其名为杀虎口。

因为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

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大都走杀虎口这条路径,方位是由东往西,这也是杀虎口成为“西口”的一个重要依据。

当然,“西口”亦有广义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

西口还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汇处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着“西口古渡”这一历史遗迹。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被称为“西口”的杀虎口,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坐落在古长城脚下,是山西与内蒙古两省三县的交界处,一过长城便是内蒙古境地,距凉城县30公里,经和林县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

杀虎口从地域上分杀虎关、杀虎堡和栅子外三部分,占地约4平方公里,东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外长城沿山岭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半月形把杀虎口围在其中。

怎样看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怎样看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三大移民表现了我中华民族决不会老是被动挨打,也会主动击;决不会坐而待毙,也会敢闯敢拼;决不会只是跟着腐败无能的政府象个没头的苍蝇四处瞎撞,也会自己去选择奋斗的方向。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表现了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扰,勇敢顽强,敢于战天斗地,不相信任何神仙皇帝的英雄气概。 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势和寻找依据,闯关东和走西口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兜圈子,只有下南洋才是走出国门。在邓小平看来,中国要想富,就要走出去,去经风雨,见世面,大胆的试,大胆的闯。这是从闭关锁国几百年导至落后挨打的悲惨经历中得到的教训,所以他说闯关东和走西口是选错了方向,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从富裕和发财的角度来看,闯关东和走西口确实不如下南洋,现在南洋华侨都富得很,牛得很。但如果从开发祖国边疆地区和维护领土完整上来说,下南洋就远不及闯关东和走西口了。试想,如果不是现在东北有几千万的汉人,新疆有几百万的汉人在那里安家落户。中国的周边局势决不会象现在这么稳固。新疆分裂势力那么猖獗,我们却能稳如泰山,就是因为我们有当年走西口人的后代----几百万的汉人在那里生根发展了,已经和当地各族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生死相依,血浓与水的共同利益关系了。退一步再说,如果当初清政府开放东北地区,大批的汉人浩浩荡荡的移民东北,开发东北,那么吃苦耐劳,热爱土地,爱土地胜于爱自己生命的汉族农民将会毫无悬念的占领今天的库页岛,外兴安岭,海参崴等地区,整个黑龙江流域将会成为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东北的形式也决不会是今天连一个出海口都没有的尴尬局面。新疆之所以没有出现黑龙江的半壁一隅的惨状。就是有几百万的汉人在那里和当地各民族一起誓死捍卫家园。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河南和安徽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1.3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
甲为尼罗河,其 下游国家为埃及, 其国际劳务输出 多到西亚。
尼 罗 河
读下图,回答5~6题。
4.该国人口迁移到上题所选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B A.该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迁入地劳动力短缺 B.迁入地是发达国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该国与迁入地距离近 D.该国与迁入地的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
尼 罗 河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疑难辨析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 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 出活动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 区别 住地改变的人口移动
联系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2)分类
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 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 的不同划分 根据人口迁移的方向 来划分
下图红、黄、蓝三种色彩代表某国国内的三 个行政区域,白色代表另外一个国家。读后完成:
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有? A1→B1、C1→A2 ⑵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C1→D ⑶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1→A2、C1→C2
当代国际和我国人口迁移 1.当代国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时间
典例 内地人到沿海城 市打工
长江三峡地区人口 大迁移,五、六十 年代人们从各地迁 往大庆等地
交 通 通 信
交通通信的发达会 现代人口迁移量 方便人们之间的联 远大于过去 系,从而促进人口 迁移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频繁
城市化
交通运输业
大规模开发

案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文 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大 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 定居和劳动,称为“上山下乡运动”。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常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常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常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并称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三大移民现象,折射出中国近代的历史变迁。

走西口是指华北各地流民,特别是以山西人为主,跨过长城到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而“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

走西口的人们身上充分地体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地区,原来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的无人区。

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

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开垦荒地。

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

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地区。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

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为什么叫闯呢?因为当时清朝严禁出关。

闯关东实际上是华北农民向关外的一场谋生运动,造成闯关东现象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天灾不断。

二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皖、直奉等军阀混战不断。

,“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

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

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移民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时有发生,已经成为现代人寻根和领会地方文化的金钥匙。

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了三亿大关。

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于是“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走西口:晋陕百姓大量进入内蒙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晋北地区出现了严重自然灾害,晋北人不得不到“口外”即蒙古地区谋生。

这场移民潮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影响深远。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而“走西口”则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

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造成的饥民。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迁徙,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史载,“阳高地处北塞,砂碛尤甚,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

”在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政区划的演变与地区开发的关系 ,著名学 者谭其骧先生曾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
一地方至于创建县治 ,大致即可以表示该地区开 发已臻成熟 ;而其设县以前所隶属之县 ,又大致即为开
《山西档案》2007 年第 5 期
发此县动力所自来 。故研求各县之设治时代及其析置 所自 ,骤视之似为一琐碎乏味的工作 ,但就全国或某一 区域内各县作一综合的观察 ,则不啻为一部简要的地 方开发史 。[4]
城置厅 ,无属领 。
光绪 二 十 八 年 十 月 壬
兴和厅 辰(1902. 11. 5) 于二道 内蒙古兴和县 113. 9 40. 9 河置厅 ,无属领 。
东胜厅
光绪 三 十 三 年 三 月 丙
申(1907. 4. 17) 于板素 壕 ( 前明之东胜城地)
内蒙古东胜县
置厅 ,无属领 。
111. 0 39. 8
拉特前旗东北
大佘太 ,光绪三 十年八月初八
日 ( 1904. 9. 18) 徙直隶厅治于
108.
4
41. 2
五原县东新建 。
光绪 二 十 八 年 十 月 壬
陶林厅
辰(1902. 11. 5) 于宁远 直隶 厅 属 科 布 尔 地 置
内蒙古察哈尔 右翼中旗
112.
6
41. 3
厅 ,无属领 。
光绪 二 十 八 年 十 月 壬 武川厅 辰(1902. 11. 5) 于公瀛 内蒙古武川县 111. 4 41. 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山西档案》2007 年第 5 期
·史海泛舟· 51
“安北汉族村民以山西河曲及代县人为最多 ,方言复 杂 ,但仍以山西口语为普遍 。”[8] 内蒙古清水河厅一带 在乾隆初期的十几年间就“民人寄寓 者 十 万 有 余 ”。[ 9 ] 19 世纪初 ,仅在内蒙古归化城六厅 、丰镇厅等地方的 汉人就有 42. 5 万人 ,整个内蒙古汉人最少也超过一百 万 。到了 1912 年 ,绥远地区已有汉族人口 1 ,010 ,954 人 ,整个内蒙古汉族人口超过 150 万人 。而到了 1937 年 ,绥远地区的汉族人口达到了 2 ,064 ,565 人 ,整个内 蒙古汉族人口更是达到了 3 ,719 ,113 人 。[10] 需要说明 的是上述统计的人口均是在当地正式入籍的 ,由于大 量“雁行人”的存在 ,导致户籍上的人口与实际的移民 人数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归化城六厅为例 ,19 世纪初 该地官方统计人口为 12. 1 万人 ,但有纳税田亩 302. 4 万亩 。一般说来 ,每户农民最多只能耕种 50 亩土地 , 302. 4 万亩耕地则需要 6 万户农民 ,以每户 5 口人计 算 ,合计则有 30 万人 ,[11] 远远超过了官方统计数据 。 如果计算上大量的私垦农民及从事其他职业的未入籍 移民则人数更多 。
113. 2 40. 5
乾隆 十 五 年 十 二 月 十
宁远厅
八日 (1751. 1. 15) 改宁 朔卫为宁远厅. 光绪十 年 (1884) 升为直隶厅 ,
内蒙古凉城县 西南田家镇
112.
3
40. 5
无属领 。
初治内蒙古乌
五原厅
光绪 二 十 八 年 十 月 壬 辰(1902. 11. 5) 于萨拉 齐直 隶 厅 属 大 佘 太 地 置直隶厅 ,无属领 。
“走西口”者 ,在晋西北主要是保德 、河曲 、偏关人 ; 雁北出口外者多为朔县 、平鲁 、左云 、右玉 、山阴县人 ; 晋中主要有平遥 、祁县 、太谷人 ;而陕北的出口外者多 为府谷 、神木 、榆林 、横山 、靖边 、定边等县人 。此外还 有为数不少的山东 、直隶 、河南 、甘肃等省人 。“走西 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贫困 。晋北和陕北地区气候寒 冷 ,土地贫瘠 ,自然植被稀少 ,十年九旱 ,粮食产量低 , 丰年仅能勉强自给 ,灾年则生活无着 。民谣“河曲保德 州 ,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口外 ,女人挑苦菜”是其真实 写照 。据河曲旧志云 “: 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 ,春夏出 口 ,岁暮而归 。但能经营力作 ,皆足糊口养家 。本境地 瘠民贫 ,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 。”[1] 而晋中虽然经
从历史上来看 ,康熙年间以后 ,地处晋蒙边境的 河 、保 、偏三县每年均有为数不少的人走西口 ,尤以去 河套平原 (包括五原 、临河两县和安北设治局) 为多 。 除一部分春去秋归的“雁行人”外 ,还有一些人就在口 外定居下来 。据《绥远省份县调查概要》载 “: (五原) 县 内居民 ,其种族以汉蒙两族为最多 ,汉民多自山陕移 来 ,以山西河曲 、忻代等县为最多 ,河曲约占人口总数 70 %”。[6“] 临河汉族人民成分 ,由山西河曲县保德县移 来者约占 1/ 3 ,由陕西府谷神木移来者 1/ 3 ,其余各处 移来者 1/ 3 ,故语言风俗 ,多与府谷 、河曲等县同 。”[7]
当我们查阅绥远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之时 ,会发 现这一地区尽管有各民族杂居的特殊因素 ,但其与开 发的关系完全与谭先生的论断相吻合 。而这一地区的 开发与走西口移民息息相关 。可以说 ,该地区行政区 划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开发进程 ,也是移民运 动进展的尺度 。
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为走西口的第一个高潮 。此 时正处于康乾盛世 ,社会秩序稳定 ,人民得以安居乐 业 ,人口迅猛增长 。特别是康熙五十年“盛世滋生人 丁 ,永不加赋”和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 ,更 使人口繁衍速度加快 。顺治十八年 (1661 年) 山西有 5 ,758 , 407 人 , 康 熙 二 十 四 年 (1685 年) 为 6 , 602 , 921 人 ,雍正二年 (1724 年) 达 8 ,246 ,435 人 ,乾隆十四年 (1749 年) 增至 9 ,509 ,266 人 ,乾隆五十六年 (1791 年) 更增至 13 ,387 ,000 人 。[5]从 1661 年到 1791 年的 130 年 中 ,山西人口净增长了 7 ,628 ,593 人 。这其中当然不 乏原先隐匿的人口 ,但更多的是新增长的 。人口大量 增加 ,而耕地面积却以相对缓慢的速度增长 ,致使人地 比率下降 ,人口和土地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 。一些无 地或少地的农民迫于生计压力 ,开始大量到口外垦种 或租种土地 。清政府鉴于实际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也 放松了对人民的限制 ,使一部分汉人在河套地区得到 了土地租种权 。因此 ,走西口形成其第一个高潮 。从 光绪年间到民国二十五年为走西口第二个高潮期 。这 一阶段 ,清政府的统治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为了偿付 战争赔款 ,同时抵御外国侵略者特别是沙俄的蚕食鲸 吞 ,清政府提出“移民实边”的口号 ,鼓励口内的老百姓 移民去口外 。而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为 了从广大移民身上收取押荒银 、岁租和渠租等苛捐杂 税 ,也积极支持移民 。而口内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 等因素也迫使一部分人走口外 。在政府的提倡和自身 生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 ,口里的人纷纷移民去口外农 耕和定居 。
四日 (1760. 10. 22) 置直 隶厅 ,无属领 。
内蒙古和林格 4
清水 河厅
乾隆 二 十 五 年 九 月 十
四日 (1760. 10. 22) 置直 隶厅 ,无属领 。
内蒙古清水河 县
111.
6
39. 8
托克托 城厅
乾隆 二 十 五 年 九 月 十
四日 (1760. 10. 22) 置直 隶厅 ,无属领 。
50 ·史海泛舟·
上述两个时期 。
清代归绥十二厅建置时间表[3 ]
名称
历史沿革
治所今址
东经 北纬
属朔平府 , 乾隆六年
(1741 年) 升为直隶厅 , 归化城厅 二十九年九月初五日
(1764. 9. 30) 裁同城之
内蒙古呼和浩 特市西南隅
111.
6
40. 7
归化城理事通判厅入 。
和林格 尔厅
乾隆 二 十 五 年 九 月 十
济条件较好 ,但是地少人多 ,有大量的人到口外从事商 业 ,所以也是走西口的主要地区之一 。
“走西口”最早开始于康熙年间 。明朝时保德 、河 曲等地属于“逼临巨寇”的“极边”,鞑靼 、瓦剌部落在正 统以后 “, 恃其强暴 ,迭出与华夏抗”“, 屡寇辽东 、大同 、 延安境”“, 侵扰边部将百年”。[2]故明代无走西口一说 。 到了清朝 ,蒙古也被置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 ,因而再无 边境之扰 。但在清初 ,由于长期的农民战争和灾荒 ,导 致大量口内土地抛荒 ,清政府采取种种优惠措施鼓励 人民垦荒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相当宽松 ,没有必要背井 离乡去口外谋生 。到了康熙后期 ,随着口内人口的大 量增加 ,才出现有关走西口的记载 。据《清圣祖实录》 载 ,康熙时代有数十万山西 、山东 、直隶 、陕西的汉民不 顾禁令到口外垦荒 。另据河曲旧志载 ,康熙三十六年 (1697 年) ,河保营始与蒙民交易 。1688 年 ,法国传教 士杜赫德途经张家口及归化城一带 ,见有许多汉人正 在建造石 、土房屋及垦种土地 。而据《调查河套报告 书》所载 :自清康熙末年 ,山 、陕北部贫民 ,由土默特而 西 ,私向蒙人租地耕种 ,而甘肃边民亦逐渐开殖 。于 是 ,伊盟七旗境内 ,凡近黄河长城处均有汉人足迹 。由 此可知大规模的走西口移民开始于 17 世纪后半叶 。
·史海泛舟· 49
近代历史上的“走西口”
王俊斌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 100037)
“走西口”又叫“走口外”,指长城以内晋西北 、雁 北 、晋中和陕北等地的人们到长城以外地区谋生的社 会活动 。所谓“口”,原是指明隆庆以后在长城沿线开 设的“互市”关口 ,后演变成为对蒙贸易的关卡 。山西 商人习惯称大同以东的张家口为“东口”,称大同右玉 县杀虎口以西的各口为“西口”。走西口的人们一般是 通过杀虎口首先进入和林格尔和清水河 ,然后到土默 特平原 ,也有一部分人到达河套平原和后山地区 。晋 西北和陕北府谷等地的汉民则出古城西口往北进入伊 克昭盟 。走西口移民最多 、最集中的地区 ,也是移民影 响最显著的区域 ,是内蒙古中西部 ,即今乌兰察布盟 、 伊克昭盟 、巴彦淖尔盟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一带 ,其地 理范围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的绥远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