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军长征过境兴义谈“贵州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红军长征过境兴义谈“贵州精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红军长征距今已经八十周年了,在那段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里,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敢叫日月换新天,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和平年代,共产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把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成为现如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红军过境兴义,将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的种子埋藏在兴义人民的心中,最终生根、发芽,孕育出伟大的“贵州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红军长征过兴义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1935年4月20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分别从兴仁、安龙、普安三地进入兴义县境,4月25日离境。
红军在兴义县境六天中,最主要的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红军在兴义境内组织了大小四次战斗:在万屯佐舍击溃当地地主刘富兴的武装家丁;在品甸同国民党地方武装战斗,活捉伪品甸镇长张品芝,并于次日押赴威舍阿依进行公开处决;4月23日,红军在威舍凹起勒新寨遭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毛泽东亲自部署干部团和红五军团一部在寡妇桥及其不远处的凹起勒新寨阻击敌人。
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阻止敌人的行动,胜利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军委按计划继续前进;4月23日红一军团一师五团在威舍组织了激烈的猪场战斗,猪场战斗又称威舍战斗,是
中央红军在兴义县境内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规模最大,交火最激烈,经历时间最长的一场战斗,也是红军在贵州境内的最后一场战斗。
在战斗中,红军有效抵制了国民党以飞机作掩护,薛岳纵队吴奇伟部侧翼攻击,顶住了于自己十倍以上的敌人进攻,拖敌4个多小时,以牺牲3名战士为代价,完成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安全通过的光荣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贺子珍在猪场休息时为了掩护红军团长钟赤兵,被国民党飞机炸成重伤。
4月25日,红一、三、五军团从兴义入云南境,完成了贵州省内的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中出现了三大困难。
一是战胜强大的敌人。
相对于国民党军队,工农红军始终处于弱势,特别是湘江一役,红军损失过半,8.6万部队只剩下3万疲惫之师。
而国民党“追剿”兵力足足有40万,还有飞机配合。
3:40,这么悬殊的比例,在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率领15万人马打败曹军83万大军,其比例也不过是3:17而已,远远不及红军面临的险境。
但是,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的指挥下,机动灵活,在赤水河两岸往返穿插,不仅重创敌军,而且跳出了包围圈,摆脱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二是战胜错误的思想。
为了清理和纠正左倾冒险路线的错误,党在长征路上召开了许多会议,通过反复的斗争,才使党和红军出现了由失败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苟坝会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为代表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形成了精干高效的指挥机构。
面对
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不惧艰险,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斗争。
在识破张国焘企图胁迫中央南下的阴谋后,党中央果断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才挽救了革命。
三是战胜恶劣的环境。
长征途中,红军要穿越很多无人区,因为没有补给,经常要饿着肚子行军打仗,穿着单衣在寒冷中前行。
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夺去了很多同志的生命。
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官兵都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各项纪律,不进民宅,不违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衷心爱戴和支持。
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支援红军作战。
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补充了约2万人的兵员。
据统计,兴义共有100余人自愿为红军当向导,20多人加入了红军队伍。
红军过境兴义,其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点燃了兴义人民的革命热情,激发了兴义人民骨子里那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
红军长征在兴义期间,他们关心爱护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心连心,充分体现了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
他们坚决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红军的性质,让兴义贫苦百姓切实感受到这是一支自己人的队伍。
他们遵守铁的纪律,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良好形象。
他们为兴义人民留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精神,留下了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信念。
正是红军长征过境兴义期间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激励和指引着后世的兴义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的
家园,也为“贵州精神”能在这个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破土诞生埋下了不灭的火种。
二、“贵州精神”的诞生
兴义市则戎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誉为“贵州沙石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据1974年统计,则戎耕地亩均产粮193公斤,人均口粮不到100公斤,每年吃国家返销粮11.5万公斤,人均年收入50元左右。
全乡没有一条平坦的路,山间羊肠小路又陡又窄;没有一条沟渠,人畜饮水靠“望天雨”。
全乡耕地分散在400多座大山纵横交错的石旮旯里,“遍地乱石窝,一亩一大坡”。
因为地块分割十分严重,只能使用特制的“人拉犁”“鸡嘴锄”等农具耕种庄稼,“春种一大片,秋收几箩箩”是其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则戎人年年靠国家救济粮、救济款过日子,温与饱这两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了他们最高的奢望。
受山西大寨改天换地事迹和河北遵化沙石峪农田建设做法的启发,上世纪七十年代,兴义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一个“立足本乡本土,炸石造地,从根本上解决吃粮问题”的想法萌生了。
1974年,兴义则戎公社党委副书记王芝龙,带领群众在一块只能种20窝包谷的石旮旯地上开工了。
他们“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短短10天,全公社半边街、场坝、冷洞等8个生产大队的8支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组建起来了,他们轮流到各生产队炸石、砌埂、造地,一场轰轰烈烈炸石造地的人民
战争在则戎打响了。
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一批如“千锤姑娘”付汝琼、“钢铁战士”李长云等劳动模范。
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全乡共投资170多万元,造地造田9000余亩,修山塘两个,饮水池1530多个,从此,基本解决则戎人民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不仅要解决吃饭问题,还要解决人民“用钱”的问题。
1992年开始,则戎乡调整了产业结构,在山头造起万亩松杉、红椿、楸树等树林;在近山栽起了杜仲、柑桔、魔芋、芭蕉、油菜等经济作物,发展了两万多头瘦肉型猪、肉用牛、黑山羊、药用鸡等。
并在2002年引进了较为耐旱的经济作物金银花,“石旮旯”里的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09年8月,兴义市则戎乡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袭击。
全年没有一场有效降雨,山塘见底、水窖干涸、农田龟裂、草木枯死、大片农作物因旱绝收,群众饮水困难,生产用水陷入危机。
冷洞村两千多亩金银花面临绝收,损失将达到600余万元。
在这个关键时刻,冷洞村支书朱昌国带领当地人民想办法、凑点子,最终想到了采用矿泉水瓶盛水给金银花“输液”的节水救助法,短短三天时间时间,收集到十万个矿泉水瓶,并用矿泉水瓶装水给金银花打吊瓶输液,最终,他们救活了这两千多亩金银花,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冷洞村支书朱昌国带领冷洞人民进行的发明创造,这是科学抗旱、有效抗旱、精神抗旱的成功典范。
他们就是凭借这种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贵州旱情最
严重的黔西南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了解到冷洞村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创举后,温总理动情地说,这个地方,他很感动。
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
三、“长征精神”传承“贵州精神”
长征时期,红军吃草根,啃树皮,穿草鞋,天当被,地当床,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壮丽史诗;长征时期,红军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清算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冲破敌人重重围困,北上抗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们以其“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团结奋斗、攻艰克难、实事求是、自主创新的长征精神,鼓舞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带领则戎人民凭借苦干实干加巧干,在乱石林立的石旮旯地上建成了近万亩丰产良田,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人民的吃粮、穿衣、致富问题。
在百年一遇的大旱面前,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把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将抗旱自救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以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指引着则戎人民、贵州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广大群众实现富裕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这个意义上将,“贵州精神”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二者是一脉相传的,都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幸福与安康,只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但精神没有变,
本质没有变,内涵更没有变。
这种精神将指引着我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兴义市史志办公室张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