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国家标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6.22•【文号】[94]新出技480号•【施行日期】1994.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11年3月1日)废止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的通知(1994年6月22日(94)新出技4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已经全国书刊印刷工作座谈会讨论,现予印发。
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加强书刊产品印制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书刊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使我国书刊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以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繁荣新闻出版事业的需要。
附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为了加强对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我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促使书刊印刷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书刊产品印制质量水平,现就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各地情况贯彻执行。
一、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狠抓质量的突出问题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各出版、印制、发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狠抓质量的突出问题。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充实质量管理人员,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坚持“质量第一,读者至上”的方针,克服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倾向,切实摆正质量、数量、效益的关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
(二)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做好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要指导、协调好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的质量工作,监督各单位保证产品质量并承担质量责任;要及时公布经检测的书刊印制质量信息,布置和检查质量工作,分析和处理重大质量问题。
2023年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023年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主要涉及图书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质量评估以及违规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说明的2000字说明:一、图书质量标准为了确保出版的图书质量,2023年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
根据规定,图书的质量主要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美观性等方面。
内容的准确性要求图书所阐述的内容真实可靠、科学精确,不得含有虚假、迷信、非法等内容。
图书的内容应当完整,不得有重大遗漏或缺失。
图书的权威性要求作者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和专业知识,并能够提供充分的研究依据和参考文献。
形式的规范性要求图书的排版布局、字体字号、插图设计等符合相应的规范,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图书的美观性也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封面设计精美、印刷质量好,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二、图书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图书的质量,2023年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图书的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其次,图书的内容应当经过严格的审稿和审校,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出版单位要加强对作者的指导和规范,帮助作者提高文笔水平和学术造诣。
对于涉及的专业领域不擅长的作者,出版单位要及时向其提供专业指导,并对图书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和审查。
此外,在图书的排版印刷过程中,出版单位应当加强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图书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出版单位还应当建立图书质量反馈机制,接受读者的反馈意见,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三、图书质量评估2023年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图书质量评估体系,对图书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图书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专业评审和读者评价两个方面。
出版单位在出版图书前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对图书的内容、形式等进行评估。
评审专家应当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图书出版后,出版单位还应当加强对读者评价的回收和分析,了解读者的反馈意见,以此为基础改进图书的内容和质量。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范本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提高读者满意度和图书市场竞争力,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出版单位和书店,包括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
第三条图书质量管理包括图书的编辑、印刷、装订、发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图书质量管理要求第四条图书编辑要求:1. 所有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图书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误导读者。
3. 图书内容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权益。
4. 图书应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
5. 图书的组织结构应当合理,文字表达清晰、简洁。
第五条图书印刷要求:1. 所有印刷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印刷质量标准。
2. 图书尺寸、装帧、纸张质量等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市场需求。
3. 图书印刷应当注意色彩准确、清晰度高。
4. 图书印刷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控制,不得出现印刷漏色、模糊、错位等问题。
第六条图书装订要求:1. 所有装订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2. 图书装订应当坚固耐用,不得出现散页、缝线破裂等问题。
3. 图书装订要求平整度好,不得出现明显的弯曲、浪曲等问题。
第七条图书发行要求:1. 图书发行必须经过正规渠道,不得通过非法途径获得销售。
2. 出版单位和书店应当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第八条图书售后服务要求:1. 书店应当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读者的问题和投诉。
2. 图书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退换货处理。
第三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九条图书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可以对出版单位和书店的图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1. 监督检查机构有权进入出版单位和书店进行检查,查看图书质量管理记录。
2. 出版单位和书店应当积极配合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说明。
第十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出版单位和书店,可以给予以下处罚:1. 警告。
2. 罚款。
3. 号召全社会抵制其出版物或书店。
4. 暂停出版物或书店的经营。
5. 注销出版单位或书店的许可证。
第四章附则第十一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模版(2篇)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图书的质量水平,保障读者的阅读体验,本规定制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图书的生产、加工、发行、销售等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第三条图书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持续改进。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图书生产、加工、发行、销售等环节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职责、质量流程、质量岗位职责等。
第五条质量管理体系需定期审查,不断改进,确保其有效性。
第三章质量目标第六条图书企业应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以提高图书的质量水平为核心,为读者提供满意的阅读体验。
第七条质量目标应明确、可量化、可达成,并与图书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
第四章质量职责第八条图书企业应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进行。
第九条质量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二)组织质量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三)监督质量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四)定期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第五章质量流程第十条图书生产、加工、发行、销售等各个环节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质量流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和验收;(二)生产和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三)图书装订和包装的质量控制;(四)发行和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
第六章质量检测第十二条图书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机制,对图书进行全面、严格的质量检测。
第十三条质量检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图书内容的正确性和合规性;(二)图书印刷和装订的质量;(三)图书包装的质量。
第十四条质量检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建立相应的检测记录和报告。
第七章质量问题处理第十五条图书企业应建立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质量问题处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对缺陷图书的停产、召回和处置;(二)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三)对受影响的读者进行补偿或赔偿。
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确保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的品质,提高图书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订立本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出版社的全部图书出版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三、制度内容(一)质量标准出版社应当订立明确的质量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出版物进行检测和认定。
检测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
各部门应当严格依照质量标准开展工作,保证图书的质量符合标准。
(二)样本管理出版社应当建立样品室,并建立样本清单,对样品进行管理,确保样品完整、有序。
在样品备案前,应先进行样品检测,符合质量标准方可进行备案。
(三)原材料采购出版社应当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掌控,采购时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原材料,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鉴定测试。
如发觉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需立刻停止使用。
(四)生产管理出版社应当依据图书开本、字数、数量、封面设计等要求布置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按期完成,并对每本图书进行质量检测,如有问题适时调整并重新生产。
(五)印刷管理印刷是图书生产的紧要环节。
出版社应当严格依照印刷标准进行印刷,确保图书的文字、图案和颜色的正确性和清楚度,并且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加强印品检验。
(六)装订管理出版社应当严格依照装订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装订,尤其是对于图片的排列和裁剪要特别注意。
在装订过程中,应将装订工具设备清洗干净,确保装订的卫生和清洁。
(七)包装管理出版物应当依据规定进行包装,外包装应当具备防潮、防污、防撕裂和防震的性能。
在包装过程中,包装工作者应当将手洗干净并佩戴手套,确保包装的卫生和清洁。
(八)入库管理出版社对入库的图书应当逐一核对原始记录,检查数量、标识和封装情形。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图书必需进行记录并予以处理。
同时要确保图书的质量和数量信息得到登记。
(九)质量反馈出版社应当建立质量反馈制度,定期听取市场反馈看法,依据反馈情况调整图书的设计、制作工艺、排版和印刷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图书的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政策与法规5现代养生 2020年6月第20卷第10、12期第一条 为加强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范报纸、期刊出版秩序,促进报纸、期刊质量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报纸出版许可证和期刊出版许可证的报纸、期刊。
第三条 报纸、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项,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四项均合格的,其质量为合格;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其质量为不合格。
第四条 报纸、期刊内容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并符合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的业务范围的,其内容质量为合格;不符合的,其内容质量为不合格。
第五条 报纸、期刊编校差错判定以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为依据。
报纸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其编校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
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期刊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
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期刊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 报纸、期刊出版形式差错判定以相关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为依据。
报纸出版形式差错数不超过三个的,其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新出发〔2020〕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各重点出版集团:现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5月28日形式质量为合格;差错数超过三个的,其出版形式质量为不合格。
差错数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报纸出版形式差错数计算方法》执行。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合集五篇)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合集五篇)第一篇: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图[1997]79号 1997年3月3日)新出图[1997]79号新出图1997年3月3日发布为加强图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署在1992年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制定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现发给你们,请照此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我署。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使图书出版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努力实现图书出版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依据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和有关图书质量的政策、法规、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图书出版单位及其出版的图书。
第二章图书质量的分级和标准第三条图书质量管理的范围,包括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等方面。
为了便于管理,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和校对,合并为编校项。
第四条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分为两级,即:合格、不合格;编校质量、印刷装订质量分为四级,即:优质、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五条图书内容的质量分级标准1、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化积累价值或使用价值的,为合格。
2、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没有价值,有严重问题,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禁止出版的,为不合格。
第六条图书编校的质量分级标准1、差错率低于0.25/10000的,为优质。
2、差错率超过0.25/0000,未超过0.5/10000的,为良好。
3、差错率超过0.5/10000,未超过1/10000的,为合格。
4、差错率超过1/10000的,为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见本规定附件。
第七条图书装帧设计的质量分级标准l、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能够恰当反映图书的内容,格调健康;全书版式设计统一,字体、字号合理的,为合格。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模版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模版一、引言1. 目的:本规定旨在确保图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升图书的质量和价值。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图书生产、出版和销售相关的部门或个体。
二、质量管理责任1. 领导层责任:(1)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2)分配资源,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
(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
2. 部门责任:(1)负责自己的工作质量,包括图书的内容、装帧和印刷质量。
(2)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3)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和持续改进。
3. 个人责任:(1)保证自己的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2)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参与问题的解决与改进。
三、质量管理体系1. 建立的目的: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图书质量的控制和改进。
2. 组成部分:(1)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质量的要求和目标,以指导质量管理工作。
(2)质量手册: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和相关程序。
(3)流程文件:描述各个质量过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4)记录文件:记录各个质量活动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3. 内审和改进: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四、质量控制措施1. 采购管理:(1)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所采购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建立材料检验制度,对进货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2. 生产工艺管理:(1)建立标准的生产工艺,并进行培训和监督。
(2)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 装订和印刷管理:(1)建立装订和印刷质量控制标准,对成品进行检查。
(2)跟踪装订和印刷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4. 质量测试:(1)建立适当的质量测试方法和标准。
(2)对图书的内容、排版和印刷质量进行测试和评估。
5. 投诉处理:(1)建立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和解决客户的投诉。
(2)分析投诉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质量监控和改进1. 质量监控:(1)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图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新闻出版署1992-11-04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新出图[1992]1266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图书出版过程质量分级第三章图书成品质量分级第四章图书质量检查管理机构第五章图书质量检查管理制度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出版社出版图书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为了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图书质量,鼓励多出好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图书出版过程质量分级第二条图书质量范围,包括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图书出版格式。
为了便于管理,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内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校对合并为编校项。
第三条图书出版过程质量分4级: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第四条内容质量分级1、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或文化积累价值的,为优质品。
2、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或文化积累价值的,为良好品。
3、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使用、参考价值的,为合格品。
4、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没有价值,或内容有害,或按照国家规定应予取缔的,为不合格品。
第五条编校质量分级1、无严重文字错误,差错率在八万分之一至四万分之一的,为优质品。
2、有一至二处严重文字错误,差错率在四万分之一至二万分之一的,为良好品。
3、有三处以上五处以下(包括五处)严重文字错误,或差错率在二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为合格品。
4、有六处以上(包括六处)严重文字错误,或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的,为不合格品。
5、文字错误计算(1)文字、公式、标点、符号、数据、计量、图表等方面,因差错或遗漏造成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技术性错误,影响使用的,为严重错误。
(2)文字、公式、标点、符号、数据、计量、图表等方面存在差错或遗漏,但不影响使用的,为一般性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的认定标准
一部编纂合格的志书和年鉴(简称志鉴),必须做到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或者科学性;文字通顺,表达准确、简练、生动,形式新颖、形象;全书结构严谨,体例一致,数字、计量单位统一无误,标点正确,无错别字;图表完整清晰,版式设计合理;具有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
由于志鉴编纂出版的特殊性——官修且多与出版单位采取协作出版的方式,出版社对于志鉴稿是否达到出版质量标准的审定,往往前移至志鉴总纂阶段——出版社审稿后志办仍对志鉴稿进行内容和版式上的修改。
因此,志办所有编辑人员的努力是达到上述标准的基础,总纂人员专业的审定是志鉴符合国家有关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的保证。
摆在志鉴编纂人员面前有三个问题:如何总纂和审定志鉴终审稿?如果使志鉴的出版达到国家规定的图书质量的标准?什么是合格的出版物?2004年12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2005年3月1日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我国目前管理图书质量的行政法规,其适用范围是对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包括志鉴)的质量进行管理。
按照这个规定,志鉴稿送交出版社出版之前总纂人员必须对志鉴稿的编纂质量进行3个步骤4项内容的审查。
第一步骤:审查是否存在“一票否决”的问题,志鉴中出现了这类问题就属于不合格出版物了。
第二步骤:审查是否存在超过“万分之一红线”的问题,志书中编校、设计和印刷方面的差错超标就属于不合格出版物。
第三步骤:在公开出版前要对志鉴稿的编校质量进行自评。
第一步骤审查志鉴稿中是否载有“一票否决”的内容具体说,志鉴的总纂人员要按照下列4个要点审查内容质量:一、内容质量标准内容质量等级主要分为两类:合格——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25、27条的规定内容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25、27条的规定国务院2001年12月25日颁布、2002年2月1日起实施、2011年3月16日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第25、27条是判定志稿内容质量等级的依据。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4修订版)》
新闻出版总署令(第26号)《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已经2004年12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第4次署务会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出版单位的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出版单位的管理,规范出版活动,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各类出版单位,包括图书出版社、期刊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等。
第三条出版单位应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第四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出版物的质量管理,确保出版物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第五条出版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出版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全国出版单位的管理工作,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版单位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出版单位设立第七条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明确的出版宗旨和业务范围;(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场所和设备;(三)有具备相应资质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编辑、出版、发行等专业人员。
第八条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向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书;(二)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简历;(三)出版单位的资金、场所和设备情况;(四)出版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五)出版单位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证明;(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九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设立出版单位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出版单位设立后,应当在10日内向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出版许可证。
第三章出版物管理第十一条出版物分为以下类别:(一)图书;(二)期刊;(三)音像制品;(四)电子出版物。
第十二条出版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二)内容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性信息;(三)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四)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出版-国家标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4年12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第26号令发布)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出版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
出版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出版全流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促进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出版物的所有流程,包括内容策划、编辑制作、印刷装订、包装发货等环节。
第三条出版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出版物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安全。
第四条出版物质量管理应当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水平。
第五条出版物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保证出版物的内容合法、合规,质量稳定、可靠。
第六条出版单位应当对出版全流程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出版物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第七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出版全流程质量管理档案,保存相关的质量数据和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八条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对出版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第九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条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包括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委员会等,负责全面协调、管理质量工作。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二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出版物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全流程的质量控制。
第十三条出版物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
第十四条质量方针应当以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为核心,明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十五条质量目标应当具体、可行,与出版物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
第十六条质量计划应当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和步骤,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可控。
第十七条质量控制措施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出版物的质量稳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范本(2篇)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确保图书质量的高标准和稳定性,适用于所有参与图书生产、发行、销售和阅读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二、质量管理原则1. 高品质:图书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具有良好的内容、印刷和装帧质量。
2. 可靠性:图书应能够长期保持内容的完整性,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和损坏。
3. 安全性:图书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不会给读者和相关人员带来伤害。
4. 可追溯性:图书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质量问题能够有效追查和处理。
三、质量管理责任1. 生产商责任:a. 生产商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份图书都符合质量要求。
b. 生产商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检查和监控。
c. 生产商应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工艺,确保图书的质量稳定性。
d. 生产商应对每一本图书进行标识和追溯,以便跟踪质量问题。
2. 发行商责任:a. 发行商应建立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图书的来源可靠性。
b. 发行商应对图书进行质量把关,不得销售质量有问题的图书。
c. 发行商应对图书销售点进行监督,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3. 销售商责任:a. 销售商应确保图书销售点环境干净整洁,图书摆放整齐有序。
b. 销售商应提供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图书信息,不得虚假宣传。
c. 销售商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顾客的质量问题和投诉。
四、质量管理流程1. 图书生产环节:a. 原材料采购:生产商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保证原材料的品质。
b.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商应建立质量控制点,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c. 测试验收:生产商应对每一批次的图书进行质量测试和验收。
2. 图书发行环节:a. 供应链管理:发行商应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图书的来源可靠。
b. 质量把关:发行商应对每一本图书进行质量把关,确保无质量问题。
3. 图书销售环节:a. 销售点管理:销售商应对销售点进行管理,确保图书摆放整齐有序。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质量管理,保证图书的质量和安全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图书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图书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图书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出版社和书店依法依规生产、销售图书,提供高质量的图书作为读者的选择。
第二章图书的采购第四条出版社采购图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选择合法的、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二)平等、公正、公开的采购程序;(三)确保图书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五条采购人员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备专业知识与经验,了解图书市场行情;(二)具备良好的商业道德操守,不接受贿赂;(三)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六条采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图书采购,确保采购过程的公正、公平。
第三章图书的生产第七条出版社的图书生产应依法依规进行,确保图书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八条图书生产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字编辑、排版准确、规范;(二)印刷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图书装订质量良好,确保书页正常平整、装订牢固。
第九条图书生产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岗位,负责对图书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检验。
第十条图书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指标制定、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
第十一条图书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质量。
第四章图书的销售第十二条书店销售图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选择合法的、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二)安全、整洁的销售环境;(三)确保图书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十三条图书销售人员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熟悉图书市场,了解图书类型、特点;(二)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满足读者需求;(三)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图书销售应提供真实、准确的图书信息,不得提供虚假宣传。
第十五条图书销售应加强售后服务,对于因图书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及时处理并保持记录。
图书的质量管理及标准
图书的质量管理及标准1.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为了保证优质的产品,我公司质量管理部设有标准化、质量认证、质量监管和用户投诉调查等部门,对我公司所有质量工作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对产品的安装和维护进行严格控制。
在采购过程中全部采用先进的货物,对货物的采购、进厂、包装、和出库等系列过程均建立有质量监控点并按照制度执行严格管理。
2.规范化管理对产品的采购、进库、包装和出库、运输等系列过程均建立有质量监控点并按照制度执行严格管理。
采购过程中采取进货检验单、出厂检验记录、安装开通报告和用户质量信息回馈单等质量记录,可以有效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检查和可追溯性。
3.组织与质量监督在采购过程中,我公司严格按照使用单位的采购产品的参数要求,保证投标所有货物是未使用过的新产品,质量优良、渠道正当,配置合理、满足本项目需要的技术参数及性能(配置)要求。
所有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相关政策。
质量标准:图书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GB9851图书质量验收标准、GYZ-91印刷行业标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图[1992]1266号)、图书开本及幅面尺寸符合GBT788-87标准。
1.我公司保证所供的图书全部是经国家批准的正规出版机构出版或再版的正规出版物,是全新、未使用过的合格的正版图书,严禁提供非法出版物、盗版书或其他质量低劣的书籍。
保证是健康有益的出版物,杜绝色情、淫秽书刊等非法内容;本项目所供图书按照国家要求及行业技术要求进行编目。
2.所供图书全部是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可读性的内容健康向上的图书;3.我公司提供的图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9851图书质量验收标准和YZ-91印刷行业标准,图书开本及幅面尺寸符合GBT788-87标准。
4.若出现有盗版或其它类型非法出版物,一经查实,采购人将拒付款项,终止合同,我公司承担所有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出版质量管理制度
出版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出版工作,提高出版质量,确保出版物合乎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制度制订。
2.本制度适用于出版社及其直属单位。
3.出版社要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开展出版工作。
二、出版规范1.出版社应制定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出版计划,明确出版内容和出版目标。
2.出版社应保证出版物的内容真实、准确,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3.出版社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辑、校对、审校等工作,确保出版物的文字、图片、版面等质量。
4.出版社应对出版物的印刷、装订等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5.出版社应定期进行出版物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6.出版社应建立健全质量档案,记录出版物的质量管理情况以及出版物的质量反馈和处理情况。
7.出版社应及时对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出版质量。
8.出版社应注重出版物的审美效果,提升产品形象。
9.出版社应积极开展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三、出版质量管理1.出版社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及工作流程。
2.出版社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工作。
3.出版社应制定出版质量管理手册,规范质量管理工作。
4.出版社应制定质量管理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5.出版社应建立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6.出版社应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7.出版社应建立质量管理改进机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提升出版质量。
8.出版社应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质量监督1.国家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出版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出版物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
2.国家出版行政部门要建立质量抽检制度,对部分出版物进行抽检,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处理。
3.国家出版行政部门要对出版社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对合格的出版社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出版社予以批评和处罚。
五、附则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004年12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第26号令发布)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十条图书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机关应当履行其主办、主管职能,尽其责任,协助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实施图书质量管理,对不合格图书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图书出版单位应当设立图书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图书质量实施的检查包括:图书的正文、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版权页、前言(或序)、后记(或跋)、目录、插图及其文字说明等。
正文部分的抽查必须内容(或页码)连续且不少于10万字,全书字数不足10万字的必须检查全书。
第十三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实施图书质量检查,须将审读记录和检查结果书面通知出版单位。
出版单位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通知后15日内提出申辩意见,请求复检。
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请求裁定。
第十四条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第十五条对图书内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实施处罚。
第十六条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出版单位违反本规定继续发行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印制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及时予以收回、调换。
出版单位违反本规定继续发行印制质量不合格图书的,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一年内造成三种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新闻出版署于1997年3月3日公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同时停止执行。
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