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概述PPT(52张)

合集下载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ppt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ppt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制定解决方案,质量监督, 分析问题
组织施工生产,落实方案实 施
方案实施
5 陈彦斌 男 6 杨勇 男 7 王德奎 男
大专 大专 大专
技术员 技术员 质检负责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组员 组 组员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质量验收
8 薛龙飞 女 9 孙萍 女 10 杨20华19-10-1女4
2019-10-14
谢谢聆听
9
1940年:导入质量管理的概念与手法
(后期)开始质量管理的调查研究 •1949年:正式开始质量管理
制定“工业标准化”,开始JIS的标 识制度
2019-10-14
谢谢聆听
10
•1950年:日本的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邀 请戴明博士举办8天质量讲座。
内容是:管理图和抽样检查的基础内 容 日本技术人员对统计控制手法表 现了极大的关心
2019-10-14
谢谢聆听
20
QC小组活动与工法的关系
建设工程工法的定义:以工程为 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 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 的施工方法。
QC小组活动与工法开发,两者是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2019-10-14
谢谢聆听
21
职务
职称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1
庞文新 男 37 本科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2
张玉辉 男 43 本科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3
谭伟宁 男 30 大专
总工长
助理工程师
4
赵鸿界 男 44 大专
施工员
助理工程师
5
唐思伟 男 30 本科

2024版质量管理培训ppt(45张)

2024版质量管理培训ppt(45张)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核心思想 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实现 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的目标。
3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实施步骤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即DMAIC流 程。
2024/1/28
21
创新思维在质量改进中应用
01
创新思维的概念
指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及 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05
04
散布图
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用点的分布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024/1/28
17
统计技术在过程控制中应用
01
02
03
04
过程能力分析
运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能力进行 评估,了解过程满足产品质量
要求的能力。
2024/1/28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目标,制定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计划,确保质量管理 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024/1/28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改进项目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员工 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29
营造良好企业质量文化氛围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质量文化宣传
识别关键过程
分析产品或服务的关 键过程,确定对质量 影响最大的环节。
设定质量控制点
在关键过程中设定质 量控制点,制定检验 标准和验收规范。
编制质量文件
编写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确保质量策划 的落地实施。
2024/1/28
12
过程控制与检验
过程监控
采用统计技术对关键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质量管理概述PPT课件

质量管理概述PPT课件
*
可编辑
*
1.朱兰质量螺旋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 质量螺旋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
*
可编辑
*
朱兰质量螺旋模型
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包括多个环节 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必须对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人是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因素。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
可编辑
*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1)收集数据和信息应全面、客观、正确,符合客观事实。 (2)所有质量记录是一类重要的信息源,均应填写清晰、完整、正确,不准短缺、涂改,更不准编造。 (3)数据和信息分析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 (4)决策和判断要科学、民主。
*
可编辑
*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识别与选择供方、平等互利 (3)建立供方业绩档案、沟通渠道,定期沟通、调整合格供方名录。 (4)确定和开展联合改进活动,指导和帮助供方改进质量。 (5)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
可编辑
*
供应链网链结构示意图


核心企业
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用户
用户的用户
零件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
零售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
*
可编辑
*
第二节 产品质量形成规律
产品质量是如何形成的?有无规律性? 产品质量是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结果。 对其规律表达模型有: 1.朱兰质量螺旋 2.质量环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培训PPT课件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培训PPT课件

2018-12-16
16
•1990年:日本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规格“ISO 9000系列”要求的质量 保证体系的重视进入高潮,从美国 引进全面质量经营的思想。
于是:日本的质量管理通过TQM (全面质量管理)等一些新的摸索, 跨入了下一步的飞越阶段。
2018-12-16
17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立时间
小组人员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接受TQC教育情况
序 姓名 性别 文化程
号1 谭延龙 男
本度科
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六公司QC小组
提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
注册编
2010年5月25日
课号题类
10人
型 活动频
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
出率勤率
1005 现场型 2次/周 100%
本活动小组成员均经过TQC教育
NHK电台也进行了播放,在日本的 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18-12-16
15
• 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控制20世纪 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的工业复 兴做出了贡献,但在西方国家使用时, 这个词被翻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为了与 国际实践相衔接,日本把这一词语从TQC (全面质量控制)改为TQM(全面质量管 理)。
生物学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
听觉) ------行为的(如:礼貌的、诚实、正直等)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
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如:汽车的最高速度)
2018-12-16
6
1、工程质量 2、工序质量 3、工作质量
2018-12-16

质量管理概述(ppt50页)

质量管理概述(ppt50页)
我们的客户和生意伙伴。
我们将要求我们的外部承包商和供应商采纳我们的质量规 定。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在第一次就把工作做正确。 质量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XX公司的信条(摘要) 我们相信我们首先要对医生、护士和病人、对父
母亲所有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接受我们服务的人负 责。 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 高质量的。 我们必须不断地致力于降低成本,以保持合理的 价格。 客户的订货必须迅速而准确地供应。 我们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应该有机会获得合理的利 润。
•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现,是要制定相应 的质量目标,落实相应的管理职责而实现。
• 必要的资源是药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 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 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 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二章 质量管理
目录: 本章修订的目的 《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关键条款的解释
《质量管理》修订的目的
阐述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阐述药品质量管理所应具备的管理职责和 资源;
阐述质量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 质量控制的关系,作为本规范编写原则;
阐述本规范的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提出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理念和实施要求。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 —应建立衡量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工作指标,并对
其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对结果进行评 估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质量的概念
质量 成本 交货期
生产重要指标
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审计/认证) 原料质量/供户管理质量(检验/审计) 生产工艺可靠性(验证)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返工率 偏差/质量事故/违反GMP行为 批文件填写差错 客户投诉 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 废品管理

第1章质量管理概述PPT课件

第1章质量管理概述PPT课件

•在详细分析一遍,从中选出两种最好的方案;
•将两种方案细化(并正式写出来),必要时用价值分析法对这两个方案实施的
成本及带来的利弊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种最佳方案。
41
A P 第六步 检查 CD
检查内容包括计划执行进度、目标完成情况、小组工作 情况等。 一般参与工作的每个成员要根据计划的要求每天或每周 检查一次自己的行动进展,而小组全体成员至少每月要 召开一次会议共同检查整个项目的改进进度。
28
(二)瑞典 质量管理专家桑德霍 姆(L.Sandholm)质量循环
• 是最早应中国政府邀请到中国传播 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西方学者之 一,80年代(1981-1989)每年来 华一次,帮助中国推广全面质量管 理。
29
• 把朱兰(J.m.Juran)的螺旋曲线13环节简 化为8个主要环节。
• 影响质量的因素简化为8个主要环节即市场 研究、产品研制、工艺制定、采购、生产 制造、检验、销售、服务。
• 未来:卓越质量
——采取6σ管理,使不合格率为百万分之三点四
11
硬件类产品质量特性:
• 性能 • 可信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经济性 • 时间性
可靠性 维修性
可用性
12
服务类产品质量特性:
• 功能性

经济性

安全性

时间性

舒适性

文明性
13
第三节 质量管理及其内容
一、质量管理定义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活动。
(3)反映质量的指标是一组固有特性 如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美学
8
21世纪的新质量观念
注重过程管理
• 传统:质量理论和方法往往侧重于 结果,希望在终端处控制质量。

质量管理概论PPT(PPT34页)

质量管理概论PPT(PPT34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统计质量管理, 20世纪到五十年代以后的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一直在更新。
有关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国内外普遍认 为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质量检验(Quality Inspect )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 泰勒(F.W.Taylor)根据18世纪 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管理的 实践经验,提出了“科学管理” 理论,主张企业内部专业分工, 实现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 开,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设计、 计划,另一部分人负责执行。
1924年,贝尔电话研究所休哈特(W.A.Shewhart),提 出了控制生产过程进行产品缺陷预防的做法,即“3σ” 图法—控制图。
1929年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提出 “抽样检查表”;瓦尔德(A.Wald)提出逐次抽检(序贯抽 检)方法。
但到了20年代末30处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商品滞销, 产品积压,生产力下降,致使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广泛的 应用。因此,一直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绝大多数企业 仍采用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
促使全面质量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
(1). 产品性能的高级化、结构的复杂化和品种 规格的多样化,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可靠性 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提高 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单纯依靠统计方法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控制难以解决。
质量——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 ——安全和生存环境的防御力量;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生产率、减少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
从质量管理的产生至今,经历了约一个世 纪。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 起来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 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
传统:“符合性质量”;

《质量管理概述 》PPT课件

《质量管理概述 》PPT课件

a
14
• 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控制20世纪 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的工业复 兴做出了贡献,但在西方国家使用时, 这个词被翻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为了与 国际实践相衔接,日本把这一词语从TQC
(全面质量控制)改为TQM(全面质量管 理)。
a
15
•1990年:日本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规格“ISO 9000系列”要求的质量 保证体系的重视进入高潮,从美国 引进全面质量经营的思想。
•1980年:实行质量管理有组织运营的日本 全公司性质量管理的作法受到海外各国 的关注。
a
13
• 1984年6月:美国NBC电台以:“If Japan can,why can’t we.”为题目播放 了日本TQC的实况,指出日本的发展正是 在于日本的TQC。
NHK电台也进行了播放,在日本的 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这里,“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 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1:特性可以是赋予的或固有的; 2:特性的特性: ------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 生物学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 听觉) ------行为的(如:礼貌的、诚实、正直等)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 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如:汽车的最高速度)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制定解决方案,质量监督,
分析问题 组织施工生产,落实方案实
施 方案实施
5 陈彦斌 男 6 杨勇 男 7 王德奎 男
大专 大专 大专
技术员 技术员 质检负责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知识性差错
(1)人名差错:《小妇人》作者奥尔珂德错为奥尔玛德;“ 罗曼·罗兰”错成“罗曼·曼兰”等。
(2)地名差错:某社《中学教材全解·高三地理》滇藏公 路应改为川藏公路、扬州错为杨州等。
(3)年代差错:(明天启四年)1624年错为1642年;(永 平十八年)75年错成76年(某社《黄冈兵法·七年级历史 》)等。
(六)出书后的评审制度
出版社要成立图书质量评审委员会,评审委 员会由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以及社 会上的专家学者组成,出版社定期对本社新 出版的图书质量进行认真审读,并根据有关 规定对质量有问题的图书及责任者做相应的 处理。
此举为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七)其他几项制度 1.特殊图书三审发稿后的专家审读制度 两类选题需要请有关专家或部门进行审读(1)需申报备案 或专项报批的选题;(2)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选题 2.各学科的交叉审读制度 各学科编辑交换审读选题,把好内容关,适合于工具书 3.专家通读及专项检查制度 聘请各方面专家对已按学科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好的稿件合 在一起进行综合或者专门检查,以保证内容质量。 适合于工具书
10
第二节 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7项内容:
(一)选题集体论证制度 (二)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 (三)三级审稿责任制度 (四)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 (五)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六)出书后的评审制度 (七)其他几项制度
1.特殊图书三审发稿后的专家审读制度
(2)形式质量是指图书的整体设计、印制、材料等 方面表现出来的水平。
2、质量管理的内容
对图书质量的管理,以内容质量的管理为重点
二、图书质量的基本要素
1.选题质量 2.写作质量 3.编校质量 4.装帧设计质量 5.印装质量
4
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2006年全国教 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 。检查最终汇总结果显示,教 辅类图书共检查790种,合格图书726种,占抽查总 数的91.9%;不合格图书64种,占抽查总数的8.1%。 为保证检查的客观性,总署图书司直接从北京图书 零售市场随机购买了一批教辅图书,从中遴选了58 种实施抽检,不合格图书16种,不合格率约为 27.6%。地方省局抽查374种,不合格图书42种,不 合格率约为11.2%;中央级出版社主管部门抽查358 种,不合格图书6种,不合格率为1.7%。
(4)书名错:《登州台歌》应为《登幽州台歌》;诗集《 歌集》错成《歌德》。
(5)常识性差错:萧红的中篇小说《马伯乐》误为长篇
小说。
6
2.文字错误 包括文字的讹、脱、衍、倒之误,以及音同、
形似导致的错误。文字差错是本次检查的图书中存 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如:资本主义-资本主主义、 商品-高品、糅合-揉合等等。
(4)成分残缺:"对当时科学产生"改为"人文主义对 当时科学产生"(某社《活学巧练·高二历史上》)。
8
4.答案有差错。 5.未做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 6.引用原文出现的差错。 7.汉语拼音、汉字笔顺的差错。 8.表述不妥引起的错误。
9
9.正文字号偏小 在检查中还发现,大部分教辅书正文主要使
用小五号字,有的甚至大量使用六号字、七号字 。使用小号字纯粹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压缩版 面、减少纸张费用,定价可以压低,但没有考虑 到保护孩子们的眼睛。小学教辅读物是不允许使 用小于五号字的,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有)用词不当:“推进”应改为“推入”,推进为褒 义词(某社《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下》)。
(2)搭配不当:求上帝跟它同住,“同住”应改为“ 同在”;“时代事件”应改为“时代现象”等。
(3)语序混乱:如“孩子对草莓充满诱惑”,应改为 “草莓对孩子充满诱惑”(某社《龙门图解·高一语文 》)。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于2004年颁布的《图书 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 设计、印制四项,这四个方面的质量分属于内 容质量和形式质量两个方面。
2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
1.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两个方面。
(1)内容质量是指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结构合理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水 平;
(三)三级审稿责任制度 三级审稿责任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 审稿制度。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规定:坚持稿件三 审责任制度。三级审稿是指:初审-复审-终审
(四)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 从2002年开始,在出版单位的编辑、出版、校对等 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实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制度。同时规定:
2006年考试试题
55、出版社在编辑出版大型工具书时,通常要增加 ()等制度
1.编辑人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来获得出版专业资 格证书方可从事编辑工作; 2.未取得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担任责 任编辑。
(五)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校对质量直接影响图书质量,所以要求:一 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并至少 一次通读,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应相应增加 校次。终校必须由本社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付印胶片必须经 过核对。
第八章 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理解并掌握图书质量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了解图书质量保证体系 了解图书质量标准 了解ISO9000质量体系
第一节 图书质量管理概述
一、图书质量的概念
所谓图书质量,就是指图书产品的一组 固有特性满足读者要求的程度。这些特性具 体包括图书产品的装帧设计、内容价值、印 制、特色、品牌、文化品位、系列服务等方 面。
2.各学科的交叉审读制度
3.专家通读及专项检查制度
(一)选题集体论证制度 集体论证是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把好选题关的 重要举措和方法。
(二)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
1.年度选题备案制度:年度出版计划按国家规定申 报备案。 2.重大选题备案:《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 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规定的15种重大选题 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核、备案手续。未履行 这些手续,属于重大选题图书不得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