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二章—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六西格玛的定义
六西格玛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工具,通过减少过程变异、 提高过程能力,实现质量、效率、效益的突破性提升。
六西格玛的核心原则
包括关注顾客需求、数据驱动决策、重视过程改进、追求卓越等原 则。
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
包括预防为主、关注流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理念。
六西格玛的实施流程
六西格玛的组织与文化
应用范围
ISO 9000系列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制造业、 服务业、政府机构等,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考依 据。
ISO 9000系列标准
定义
ISO 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 帮助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 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主要内容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详细描述
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 象。华为技术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和客户的高满意度,赢得了 全球市场的认可。丰田汽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精益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通过改进过程、优化流 程、提高效率来提升整体业绩。
基于事实的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统计过程控制(SPC)
总结词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监控和改进制造过程中的性能。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1.1 质量管理的定义1.2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系统的概念1.3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4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与作用2.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与发展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4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3.1 质量策划3.2 质量控制3.3 质量保证3.4 质量改进第四章:统计质量控制4.1 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4.2 控制图的应用4.3 过程能力分析4.4 抽样检验与过程控制第五章:六西格玛管理5.1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与原则5.2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结构与团队5.3 DMC方法与应用5.4 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步骤与案例分析第六章:全面质量管理(TQM)6.1 TQM的概念与原则6.2 TQM的实施步骤6.3 TQM与企业文化的融合6.4 TQM案例分析第七章:供应链质量管理7.1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7.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7.3 供应链中的质量控制7.4 供应链协同与质量改进第八章: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管理8.1 客户满意度的概念与测量8.2 客户忠诚度的概念与重要性8.3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8.4 客户反馈与投诉管理第九章:风险管理与质量9.1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9.2 质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9.3 质量风险控制与缓解策略9.4 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十章:未来质量管理趋势10.1 数字质量管理10.2 与大数据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0.3 可持续质量管理10.4 质量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质量管理概述补充说明:质量管理经历了从质量检验到全面质量管理的演变,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二、质量管理体系补充说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组织战略出发,涉及所有部门和员工。
质量管理概述
一、质量的概念
• 第二层次是产品的符合性。即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质 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应加以表征, 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 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 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 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即代用质量特性 (组织内部规定的标准)
• (三)产品质量特性:即顾客对产品的需要。 分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
• 真正质量特性即反映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 代用质量特性即组织内部规定的标准 • 如产品的不合格与缺陷,不合格-不符合某
种标准;缺陷-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 • (一)过程的含义过程
•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 资源和活动。
预定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 •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长处在于:设计、制造、
检验分属三个部门,可谓“三权分立”。
一、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 这种“检验的质量管理”有下列缺点: • 一是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 二是只注重结果,缺乏预防; • 三是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全数检
验。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管理概述
内容
• 第一节 质量概述 • 第二节 质量管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节 质 量 概 述
• 一、质量的概念 • 二、产品与产品质量特性 • 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 四、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一、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 范围
• 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研究企业质量体系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企业各个 部门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所 承担的质量职能,质量改进过程中所运用的 各种方法。
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概述
图1-1PDCA循环1. P(计划)阶段P阶段就是以满足用户需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制订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选定要突破的质量问题点,并围绕实现目标、计划和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般来说,在计划阶段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制订措施和计划(Why)、预期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计划和措施(Where)、由什么人执行(Who)、什么时候执行(When)、何时完成及怎样执行(How)等问题,即计划阶段应考虑的是5W1H。
具体来说,计划阶段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提出质量改进活动的计划和预期要达到的效果。
2. D(实施)阶段D阶段就是按照所制订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去具体实施。
这是PDCA循环的第五步,可以采用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3. C(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根据计划和目标,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和总结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这是PDCA循环的第六步,可以采用排列图、直方图和控制图等工具。
4. A(处理)阶段A阶段就是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成绩、吸取教训。
它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第七步,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以巩固取得的成绩,同时防止再度出现同样的问题。
第八步,将本次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遗留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同时为下一次循环的计划阶段提供资料和依据。
(二)PDCA循环的特点PDCA循环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2. 不断转动,逐步提高3.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A(总结、处理)阶段四、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要求与步骤(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要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三全”。
这也是TQM的三个主要特点。
质量管理概述PPT课件
可编辑
*
1.朱兰质量螺旋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 质量螺旋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
*
可编辑
*
朱兰质量螺旋模型
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包括多个环节 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必须对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人是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因素。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
可编辑
*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1)收集数据和信息应全面、客观、正确,符合客观事实。 (2)所有质量记录是一类重要的信息源,均应填写清晰、完整、正确,不准短缺、涂改,更不准编造。 (3)数据和信息分析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 (4)决策和判断要科学、民主。
*
可编辑
*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识别与选择供方、平等互利 (3)建立供方业绩档案、沟通渠道,定期沟通、调整合格供方名录。 (4)确定和开展联合改进活动,指导和帮助供方改进质量。 (5)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
可编辑
*
供应链网链结构示意图
源
汇
核心企业
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用户
用户的用户
零件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
零售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
*
可编辑
*
第二节 产品质量形成规律
产品质量是如何形成的?有无规律性? 产品质量是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结果。 对其规律表达模型有: 1.朱兰质量螺旋 2.质量环
质量管理学
第一阶段,质量策划。
第二阶段,质量控制。
第三阶段,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依次循环进行的过程。 朱兰把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称为“螺旋 形上升过程”.
“螺旋形上升过程”是从动态角度描述质量形成 和实现的过程的。按照这一过程,质量职责不仅仅集 中在企业内的某些部门,还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 员;质量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扩展到原材 料、零部件的供应商,生产、加工、协作的厂商,产 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质量管理学
于启武编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1
质量和质量管理
2
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
3
质量管理的学科特点
2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质量管理体系原理
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第三章 质量认证制度
1
质量认证的形成和发展
2
合格评定
3
质量认证制度的类型和内
容
4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产品的质量要求通常体现为产品标准,包括性能 参数、包装要求、使用条件、检验方法等。
(二)国际贸易要求引起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对企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价 的活动不断增多,于是,产生了建立国际统一的评价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三) 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产生
(二)专职质量检验阶段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专职质量检验制度和独立 产品质量检验形式在现代质量管理科学中表现为:企 业内部独立于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验机 构的设置,以及质量管理程序、质量检验程序的实施; 社会独立第三方质量检验、试验机构的设置,以及合 格评定程序的实施;政府质量监督、质量仲裁部门的 设置,以及质量监督程序、质量仲裁程序的实施。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Quality Management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常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设计质量管理中正交试验设计和质量机能展开、统计过程控制抽样及抽样技术、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六西格玛原理、质量成本分析等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主要内容:质量及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质量管理发展历史、质量的形成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监督、国际三大质量奖。
基本要求:了解质量管理发展历史、质量监督、国际三大质量奖;理解质量及特性、质量形成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掌握质量和质量管理相关术语。
第二章常用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内容: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排列图和因果图、调查表和分层法、直方图和散布图、质量管理新7种工具。
基本要求:理解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理解质量管理新7种工具;掌握排列图和因果图、调查表和分层法、直方图和散布图概念、画法及分析。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主要内容: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水平不封的正交试验设计;质量机能展开。
基本要求:理解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正交试验的格式和特点,熟练掌握单指标、多指标、水平不等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的分析、极差分析。
理解质量机能展开的基本定义;掌握质量屋技术;掌握质量机能展开(QFD)的方法和过程;了解质量机能展开(QFD)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第四章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主要内容:质量检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特性曲线、计术标准型抽样方案、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其他抽样检验。
基本要求:了解质量检验的只能、其他抽样检验;理解质量检验、抽样检验的概念、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和抽样特性曲线;掌握计量值抽样检验的原理;熟练掌握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理论方法。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Improve、Control)的
问题的方法。
六西格玛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供应商评估 评估和选择供应商以
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和
服务的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挑战
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需要全员参与和文化转型,可能面临员工抵触和管
理层支持不足。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1
明确目标
确定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和结果。
2
降低成本
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
3
增强竞争力 ⚡️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质量控制图
用于监测和控制过程
的统计工具。
流程改进方法
如DMAIC(Define、
质量故障模式
与影响分析
(FM EA )
Measure、Analyze、
用于识别和排除潜在
培训和教育
2
提供员工培训和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质
量意识和技能。
3
量化测量
通过设定指标和指标系统来跟踪和测量
持续改进
鼓励并支持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
改进措施。
4
质量的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案例研究
公司名称
实施情况
成果
Toyota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成为行
业领导者
Goog le
数据驱动的决策,持续创新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全面
质量管理
欢迎来到《质量管理学》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本章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
的定义、原则、目标、工具和技术,以及其优势和挑战。我们还将学习全面
质量管理学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二、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 (一) PDCA循环的内容
TQM工作程序的内容有四个阶段和七个步骤: 1. 四个阶段的内容 (1) 计划阶段:包括制订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 项目等。 (2) 执行阶段:即实地去干,去落实具体对策。 (3) 检查阶段:对策实施后,评价对策的效果。 (4) 处理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化,以后 按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轮 PDCA循环解决,为制订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由来、含义及特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由来 (一)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长处在于:设计、制造、检验分属三个部门, 可谓“三权分立”。有人专职制定标准(计划);由人负责制造(执 行);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这样对产品质量标准的严肃性 有好处,各部门的质量责任也得到严格的划分。这种“检验的质量管理” 有下列缺点:一是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二是只注重结果,缺 乏预防,“事后检验”只起到“把关”的作用,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 “预防”和“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一旦发现废品,一般很难补救; 三是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全数检查,对于检验批量大的产品,或对 于破坏性检验,这种检验是不经济和不实用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不允 许的。
2. 七个步骤的内容
(1) 计划阶段。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质量管理目标、项 目和拟定相应的措施,其工作内容可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确定目标; 第二步骤: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 第三步骤:从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 第四步骤: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措施计 划。
(二)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不 合格品的产生并检验产品的质量。这时,质量职能在方式上由专 职检验人员转移给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质量 管理由事后检验改变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标志着将事后 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预防观念。 但是,在宣传、介绍和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 由于过分强调了质量控制的数理统计方法,搬用了大量的数学原 理和复杂的计算,又不注意数理统计方法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工作, 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使得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数理统计 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深奥”,“质量管理是数学家的事 情”,因而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令人“望而 生畏”,这都影响和妨碍了统计质量管理方法的普及和推广,使 它未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质量管理学第2章现代质量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学第2章现代质量理论中的 基本概念
第2.1节 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
2.ISO9000族术语体系 第一部分 有关质量的术语(5条) 第二部分 有关管理的术语(15条) 第三部分 有关组织的术语(7条) 第四部分 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5条) 第五部分 有关特性的术语(4条)
质量管理学第2章现代质量理论中的 基本概念
2)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的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是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 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包括明确的、隐含的及必须履行的需求和 期望。
质量管理学第2章现代质量理论中的 基本概念
第2.1节 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
●在合同情况下,或是在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 如在核安全性领域中,需要是明确规定的;而在 其他情况下,隐含的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并确定。
第2.1节 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
●基于制造的:符合设计规格的产品具有好的质
量。
●基于价值的:物超所值的产品具有好的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注1:八个质量维度:性能、特征、可靠性、符
合性、耐久性、可服务性、美感和感知质量。
注2:十个服务质量维度:有形性、服务可靠性、
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可用性、专业性、适
时性、完整性和愉悦性。
产品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 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 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硬件通常是有形产 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 注3:质量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质量管理学第2章现代质量理论中的 基本概念
产品
理解要点: 从上述定义可知:产品就活动、过程的结果
(1)组织的过程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包括管 理过程、资源提供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 析和改进过程等。
质量管理学第三讲 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7. 过程质量
过程质量指过程技术准备的质量,过程质量是生产技术 准备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 到生产制造活动的经济性、合理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它是根据设计规范文件的要求,以及现有的资源配置情 况,进行过程控制策划、过程能力分析以及现场保障能 力研究,以切实保证过程作业处于受控状态。
10.
字描述。质量体系的各个方面,诸如组织机构、质量责任、
体系要素的控制程序、技术规程、工艺规程和检验规程等, 都要形成文件,作为人们活动的依据。因此,制订体系文件 就是质量立法。健全质量体系文件,可使供方各项质量活动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给
予制度化、法规化。
一、质量手册
2.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 全面的综合治理
3.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 4.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求 5.强调通过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来达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三全”和“一多 样”
三、质量体系的目标和任务
任务: 围绕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对实施 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的 积极而有效的运作,把质量环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过 程加以有效的控制。
1. 建立质量体系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2. 建立质量体系既是顾客的需要,也是组织的需要 3. 完善的质量体系是在考虑组织和顾客双方利益、
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的
质量管理活动的。
事物,包括产品、过程、
组织、体系等。
按照ISO质量体系的原则和原理的内涵,质
量体系贯穿于实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一、质量体系定义
ISO8402对质量体系的定义是: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分析现状
对企业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 节。
制定计划
针对问题和目标,制定具体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 任人、资源保障等。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01
02
03
培训对象
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全面 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 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数据收集和分析
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确保决策基于准确、可 靠的数据和信息。
决策过程透明化
公开决策过程和依据,增强员工对决策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纠正和预防措施
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并预防类似问题的 再次发生。
03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确定质量目标和方针
经济效益指标
如质量成本、销售收入等,反映企业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的经济效益变化。
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问题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问题反馈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反映质量问题 ,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
改进措施实施机制
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预期效 果,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ABCD
原因分析机制
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活 动,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事实决策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 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行动。
02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与要 求
以顾客为中心
确定并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
01
组织应明确其产品或服务的目标顾客群体,并深入了解他们的
需求和期望。
确保顾客满意度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1.1 质量管理的定义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3 质量管理的意义与目标1.4 质量管理与组织运营的关系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3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与优化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3.1 统计质量控制3.2 全面质量管理(TQM)3.3 六西格玛管理3.4 精益质量管理第四章:产品设计质量管理4.1 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性4.2 产品设计质量的管控流程4.3 产品设计质量的改进方法4.4 案例分析:成功的设计质量管理实践第五章:供应链质量管理5.1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5.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流程与方法5.3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5.4 供应链质量改进与协同管理教案《质量管理学》第六章:顾客满意度管理6.1 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6.2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分析6.3 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6.4 案例分析:顾客满意度管理的实践第七章:质量成本管理7.1 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7.2 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7.3 质量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7.4 案例分析:质量成本管理的效益第八章:质量改进策略8.1 质量改进的意义与目标8.2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8.3 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8.4 案例分析:质量改进的成功实践第九章: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9.1 质量审核的目的与类型9.2 质量审核的流程与技巧9.3 管理评审的过程与要求9.4 案例分析: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应用第十章: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力10.1 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10.2 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10.3 质量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10.4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质量管理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对于掌握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工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质量的概念
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 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 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 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 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 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 适当。
质量管理学是研究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 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质量,本书研究产 品质量。 质量管理学范围。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 统计学等学科还与社会发展有关。质量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受企业以外的 因素制约,既要从微观角度又要从宏观角度 来研究它。
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全 面质量管理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但是,在宣传、介绍和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的原 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了质量控制 的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使得 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数理统计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深奥”,“质量管理是数 学家的事情”,因而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 不可攀的感觉,这都影响了统计质量管理方法 的普及和推广,使它未能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 用。
第二节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 范围
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研究企业质量体系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企业各个 部门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所 承担的质量职能,质量改进过程中所运用的 各种方法。 从宏观角度讲,主要是研究外部环境对企业 产品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和范围
一、质量的概念
(2)特性是指区分的特征。 (3) 满足要求是指应满足明示的通常隐 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 (4)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 过程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
二、产品与产品质量特性
(一)产品的含义 产品是指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产品的五种类型:服务、硬件、流程 性材料、软件、它们的组合。 流程性材料如油类。
(二) 经济意义 在当代注重于质量绩效的市场中 ,质量 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环节,质量是企业的主要 战略。朱兰博士提出了“质量和综合生产率” 的概念来说明质量的经济意义。
四、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三) 提高竞争优势 提高质量的市场意义是指这一事实:决定 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是质量。研究发 现,市场占有率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质量的 市场意义最突出的表现是:市场竞争已经决 定性的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如果说未来世界还会发生全球性的大战的话, 将来可能不再是以摧毁生命为目标的战争, 而是争夺世界市场的全球性经济大战,经济 大战的最锐利武器就是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二)ISO8402“质量术语”定义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 (1)在合同环境中,需要是规定的,而在其他环境中, 隐含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和确定。 (2)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时间而改变,这就要求 定期修改规范。 (3)需要通常被转化为有规定准则的特征和特性:需 要可以包括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 和环境等方面。
一、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这种“检验的质量管理”有下列缺点: 一是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二是只注重结果,缺乏预防; 三是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全数检 验。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Statistical Quality Management) 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事后检验”的弱点,这就是 在客观上把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引入质量管理领域 创造了条件。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 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弱点,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 学的原理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期,美国生产民用品的大批公司转 为生产各种军需品。
一、质量的概念
(一)朱兰的定义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认为,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 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 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 这一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 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这些因 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性 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
第二章 质量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 掌握质量、产品、产品质量、真正质量特性、代用 质量特性、过程、质量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了解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了解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质量、产品、产品质量、真正质量特性、代用质量 特性、过程、质量环、全面质量管理等的概念。
第二节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和范围
《质量管理学》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 形成、实现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是 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边 缘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 数理统计学等学科。 质量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 本课程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即微观和宏观 两方面对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原始的质量管理是凭经验管理,现代质 量管理经历了三阶段:
一、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Quality Check Management) 质量管理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生产工人既是 加工者又是检验者,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来控制产品质量,并根据 预定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长处在于:设计、制造、 检验分属三个部门,可谓“三权分立”。
四、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提高质量的社会意义强调质量对社会的 深远影响。强调“质量的社会意义”还在 于,质量和安全性的费用额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愈来愈高。“环境恶化”是现代 社会面临的又一最迫切的问题。“质量的 社会意义”另外一个重要含义是质量同整 个国家生产水平的关联.
四、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二、产品与产品质量特性
(二)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 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通常用产品质量特性 表示顾客对产品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特性:即顾客对产品的需要。 分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 真正质量特性即反映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代用质量特性即组织内部规定的标准 如产品的不合格与缺陷,不合格-不符合某 种标准;缺陷-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 中的正态分布原理,预防不合格的产生并检验 产品的质量。使检验人员大大减少,扭转了军 品生产的被动局面。这标志着将事后检验的观 念改成为预防质量事故的观念。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颁布三项战时质量控制标 准:《质量控制指南》、《数据分析用控制图 法》、《工序控制用控制图法》。军方采购署 规定所有的定货合同中应规定质量管理条款。
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 过程
(一)过程的含义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 资源和活动。 过程有四要素: 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依据和要求 输出-是过程完成后结果 活动-是转化的动因 资源-是转化的条件
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 过程
注:在质量管理中,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 来完成的。 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过程通常在策划和受控条件下完成。 过程是一个活动的系统。
一、质量的概念
ISO8402标准中“质量”的定义由两个层次构 成。 “适用性”和“符合性” 第一层次是说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即产 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 “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 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 中实际存在的需要。“需要”是动态的、变化 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因此,这里的“需要” 实质上就是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即真正 质量特性(反映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一、质量的概念
第二层次是产品的符合性。即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质 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应加以表征, 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 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 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 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即代用质量特性 (组织内部规定的标准) 企业只有生产出用户适用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而 就企业内部来讲,企业又必须要生产出符合质量特征 和特性指标要求的产品。所以,企业除了要研究质量 的“适用性”之外,还要研究“符合性”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4)“质量”术语既不用来表示在比较意义上的 优良程度,也不用于定量意义上的技术评价,在上 述情况下应该使用修饰词。例如,可以组成下列术 语: “相对质量”,表示产品或服务在“优良程度”或 “比较”意义上按有关的基准排序。 “质量水平”和“质量度量”,表示在“定量”意 义上进行精确的技术评价。 (5)产品或服务质量受到相互作用活动所构成的 许多阶段的影响,如设计、生产或服务作业以及维 修。
第二章 质量管理概述
教学内容:共分四节分述如下: 第一节 质量概述 第二节 质量管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全面质量管理 第四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节 质 量 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