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标准化工 作
计量工作
质量信息 工作
质量教育 工作
质量责任 制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1 标准化工作
基础:科学、技术和实践相 结合
批准部门:主管机构批准, 经有关方面协调
发布:以特定形式发布,作 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作用:是衡量各项工作质量 与产品质量的尺度,也是进 行生产加工工作的依据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2 计量工作
概念
作用
基本方法
计量是将产品质量与 生产工艺的特性加以 定量化的过称,包括 测试、化验、分析、 检测等,是保证计量 的量量值准确和统一, 确保技术保证的贯彻 执行,保证零部件具 有互换性和产品质量 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消除隐患
2、确保加工与转配 质量
3、工艺参数监控
质 量
1 为什么
2 内容及分类
3 持续与保证效果
教
人力资源的
内容:质量管理理
不同对象,针对侧
育 工 作
重要性、 第一道工序、
作用。
论、思想、方法的 培训及生产加工技 术、工作技能的学 习交流
重 经常性、长期性 对管理者的教育及 一线员工的教育应
分类:质量意识教
有所区别侧重
育、质量管理知识
要有合适的评价方
异常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这类 因素可以查明原因,可以避免。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波动就是研究
质量特性的波动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特性: ISO 9000:2005标准所界定的定义ຫໍສະໝຸດ Baidu:
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特性和服务 质量特性。
2.2 质量波动理论
2.2.2 产品质量波动分析方法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a)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 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 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 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 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 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 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 所以常简称为5M1E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波动的分类:
从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来看,质量波动 可分为正常波动(偶然性波动)和异常波动 (系统性波动)两类。
正常波动
正常波动又称偶然性波动,随机波动,是由生产过程中 随机性或偶然因素引起的。
偶然性波动由大量的、微小的不可控因素的作用百引起, 这种波动具有随机性。例如,村料成分的微小差异、机床的 固有振动、刀具的正常磨损、工人操作技术上的细微变化等。 偶然性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比较小,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 下也难以识别和消除。因此,偶然性波动也称为正常波动。 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使正常波动维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统计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特性
值总体进行随机抽样,通过所得样本对总体
作出统计推断,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或恢复
工序质量的受控状态。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根据质量特性值的属性,质量数据可分为计 数值和计量值两种类型,计数值又可分为计件值 和计点值两种。
计数值:质量数据不能连续取值。 计量值:质量数据可以连续取值。
教育、专业技术教
法或手段
育。
2.1.4 质量教育工作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自始至终要进 行质量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做到: (1)克服轻视质量的错误倾向,树立质量 第一的思想; (2)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3)学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5 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就是明确规定企业中的每一部 门、每一职工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 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 准,工作有检查。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严格的质 量责任制,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质量管理积极性 。为了保证质量责任制的真正贯彻落实,企业还 必须制定质量奖惩制度,体现奖何优罚劣,把职 工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吸引到质上来。
4、半成品及产品质 量最终评价
5、工业生产技术进 步和管理现代化的 基础与前提
建立计量确认体系, 实行测量过程控制
2.1.2 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计量器具与仪器; (2)严格按照检验规程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
查校验; (3)及时修理或报废不合格的计量; (4)不断改进计量器具和计量方法,实现检验
异常波动:影响较大;可以控制
系统性因素的特点:数量不多,但对产品质 量的影响却很大,但可以采取一定方法措施加以消 除。大小和方向不变;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 ;大小和方向不定。
非统计受控状态:生产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因 素状态称为非稳定状态或非统计受控状态。
异常波动的特点:
常随时间变化,分布不稳定
有一个或几个波动源对过程输出的质 量特性影响很大,较强的波动源的出现改 变了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位置、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特性值波动性符合统计规律 计量值数据:正态分布 计件值数据:二项分布或超几何分布 记点值数据:泊松分布
下次再见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饯活动 中,对重复性的事物或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 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的成果,标准化是制订标准、实施、修订、 再实施的活动。
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它为实现各 种管理职能提供了共同的准则。
标准化既是一项基础的技术工作,同时也是国家一项重 要的经济技术政策,它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正常波动的特点:
过程内有许多波动源 每个波动源对输出质量特性的影响都很小,方向不定 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 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分布 可以预测; 波动不可避免 统计受控状态:如果生产过程只存在随机因素影响状
态称为稳定状态或统计受控状态。
异常波动
异常波动又称系统波动,它是由生产过程中 的系统性因素引起的。
质量信息 工作的特
点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简称:QIS,是一种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质
量信息的组织体系,以便支持质量信息管理,帮
助决策机构和决策者作出决策和迅速传递指令。
包括9个基本环节。是一个人工、人机或全自动
化的系统。
质量信息
系统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4 质量教育工作
测试手段的现代化。
计量管理的特点
1.统一性 统一性是计量的本质特性。计量的统一性在 我国计量法中体现在:一是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二是保障全国量值的统一;三是对全国的计量工作实 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计量单位的统一是量值统一的重要 前提,
2.准确性 准确性是计量统一性的基础。所谓准确性, 就是要保证各种计量单位的量值准确一致,即要保证各 行各业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的量值准确可靠。
质量信息工 作的定义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企业内部:研制、设计、制造、检验等
生产过程的所有质量信息
企业外部:与市场及顾客使用产品或享
受服务有关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料
质量信息
工作的内
容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价值性、适用性、正确性、等级性、可追踪性、 可加工性。 质量信息的分类:长远的和方向性的市场动态 信息、组织内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动态信息
本次讲授内容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二节 质量波动理论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开展质 量管理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基 本手段和基本制度。
质量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深入开展,取决于企业质量管理 的基础工作。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管理 的基础工
2.2 质量波动理论
2.2.1 产品质量波动概念
定义
产品的质量波动:产品 质量特征值的客观存在 的差别。
产品质量波动性规律
任何一个过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其质量特性值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这 种客观差异称为产品质量波动性(质量 变异),产生这种客观差异的原因是生 产过程中各要素(操作者、机器、原材 料、工艺方法、检测方法和环境等,简 称5M1E)存在着波动,过程质量控制就 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波动(过 程质量波动),使产品质量特性值保持 在某一特定范围。
计量管理的特点
3.溯源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目的和条件不同,对计量 结果的要求也不相同。但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一致,所有 量值都必须由相同的基准(或标准)来传递。即任何一个 计量结果,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原始的标准器具联系 起来,这就是溯源性。就一国而论,所有量值都应溯源于 国家基准;就全世界而言,则应溯源于国际基准或相应的 约定标准。
4.法制性 计量本身的社会性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保障。 要实现全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 有一定的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特别 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的计量工作,更须有法制保障。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以及服务等各个 环节质量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报表、资料、文件以及企业 外部的有关情报资料等。它是企业内部工作的依据。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1 标准化工作
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 技术准则
技术标准
是为合理发展、组织和利用生产力,正确 处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以及行政 和经济管理机构为行使其计划、监督、指 挥、协调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准则。
管理标准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工 作
计量工作
质量信息 工作
质量教育 工作
质量责任 制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1 标准化工作
基础:科学、技术和实践相 结合
批准部门:主管机构批准, 经有关方面协调
发布:以特定形式发布,作 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作用:是衡量各项工作质量 与产品质量的尺度,也是进 行生产加工工作的依据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2 计量工作
概念
作用
基本方法
计量是将产品质量与 生产工艺的特性加以 定量化的过称,包括 测试、化验、分析、 检测等,是保证计量 的量量值准确和统一, 确保技术保证的贯彻 执行,保证零部件具 有互换性和产品质量 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消除隐患
2、确保加工与转配 质量
3、工艺参数监控
质 量
1 为什么
2 内容及分类
3 持续与保证效果
教
人力资源的
内容:质量管理理
不同对象,针对侧
育 工 作
重要性、 第一道工序、
作用。
论、思想、方法的 培训及生产加工技 术、工作技能的学 习交流
重 经常性、长期性 对管理者的教育及 一线员工的教育应
分类:质量意识教
有所区别侧重
育、质量管理知识
要有合适的评价方
异常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这类 因素可以查明原因,可以避免。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波动就是研究
质量特性的波动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特性: ISO 9000:2005标准所界定的定义ຫໍສະໝຸດ Baidu:
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特性和服务 质量特性。
2.2 质量波动理论
2.2.2 产品质量波动分析方法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a)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 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 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 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 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 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 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 所以常简称为5M1E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波动的分类:
从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来看,质量波动 可分为正常波动(偶然性波动)和异常波动 (系统性波动)两类。
正常波动
正常波动又称偶然性波动,随机波动,是由生产过程中 随机性或偶然因素引起的。
偶然性波动由大量的、微小的不可控因素的作用百引起, 这种波动具有随机性。例如,村料成分的微小差异、机床的 固有振动、刀具的正常磨损、工人操作技术上的细微变化等。 偶然性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比较小,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 下也难以识别和消除。因此,偶然性波动也称为正常波动。 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使正常波动维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统计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特性
值总体进行随机抽样,通过所得样本对总体
作出统计推断,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或恢复
工序质量的受控状态。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根据质量特性值的属性,质量数据可分为计 数值和计量值两种类型,计数值又可分为计件值 和计点值两种。
计数值:质量数据不能连续取值。 计量值:质量数据可以连续取值。
教育、专业技术教
法或手段
育。
2.1.4 质量教育工作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自始至终要进 行质量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做到: (1)克服轻视质量的错误倾向,树立质量 第一的思想; (2)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3)学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5 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就是明确规定企业中的每一部 门、每一职工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 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 准,工作有检查。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严格的质 量责任制,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质量管理积极性 。为了保证质量责任制的真正贯彻落实,企业还 必须制定质量奖惩制度,体现奖何优罚劣,把职 工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吸引到质上来。
4、半成品及产品质 量最终评价
5、工业生产技术进 步和管理现代化的 基础与前提
建立计量确认体系, 实行测量过程控制
2.1.2 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计量器具与仪器; (2)严格按照检验规程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
查校验; (3)及时修理或报废不合格的计量; (4)不断改进计量器具和计量方法,实现检验
异常波动:影响较大;可以控制
系统性因素的特点:数量不多,但对产品质 量的影响却很大,但可以采取一定方法措施加以消 除。大小和方向不变;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 ;大小和方向不定。
非统计受控状态:生产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因 素状态称为非稳定状态或非统计受控状态。
异常波动的特点:
常随时间变化,分布不稳定
有一个或几个波动源对过程输出的质 量特性影响很大,较强的波动源的出现改 变了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位置、
第2节 质量波动理论
质量特性值波动性符合统计规律 计量值数据:正态分布 计件值数据:二项分布或超几何分布 记点值数据:泊松分布
下次再见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饯活动 中,对重复性的事物或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 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的成果,标准化是制订标准、实施、修订、 再实施的活动。
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它为实现各 种管理职能提供了共同的准则。
标准化既是一项基础的技术工作,同时也是国家一项重 要的经济技术政策,它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正常波动的特点:
过程内有许多波动源 每个波动源对输出质量特性的影响都很小,方向不定 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 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分布 可以预测; 波动不可避免 统计受控状态:如果生产过程只存在随机因素影响状
态称为稳定状态或统计受控状态。
异常波动
异常波动又称系统波动,它是由生产过程中 的系统性因素引起的。
质量信息 工作的特
点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简称:QIS,是一种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质
量信息的组织体系,以便支持质量信息管理,帮
助决策机构和决策者作出决策和迅速传递指令。
包括9个基本环节。是一个人工、人机或全自动
化的系统。
质量信息
系统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4 质量教育工作
测试手段的现代化。
计量管理的特点
1.统一性 统一性是计量的本质特性。计量的统一性在 我国计量法中体现在:一是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二是保障全国量值的统一;三是对全国的计量工作实 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计量单位的统一是量值统一的重要 前提,
2.准确性 准确性是计量统一性的基础。所谓准确性, 就是要保证各种计量单位的量值准确一致,即要保证各 行各业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的量值准确可靠。
质量信息工 作的定义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企业内部:研制、设计、制造、检验等
生产过程的所有质量信息
企业外部:与市场及顾客使用产品或享
受服务有关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料
质量信息
工作的内
容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价值性、适用性、正确性、等级性、可追踪性、 可加工性。 质量信息的分类:长远的和方向性的市场动态 信息、组织内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动态信息
本次讲授内容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二节 质量波动理论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开展质 量管理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基 本手段和基本制度。
质量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深入开展,取决于企业质量管理 的基础工作。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管理 的基础工
2.2 质量波动理论
2.2.1 产品质量波动概念
定义
产品的质量波动:产品 质量特征值的客观存在 的差别。
产品质量波动性规律
任何一个过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其质量特性值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这 种客观差异称为产品质量波动性(质量 变异),产生这种客观差异的原因是生 产过程中各要素(操作者、机器、原材 料、工艺方法、检测方法和环境等,简 称5M1E)存在着波动,过程质量控制就 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波动(过 程质量波动),使产品质量特性值保持 在某一特定范围。
计量管理的特点
3.溯源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目的和条件不同,对计量 结果的要求也不相同。但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一致,所有 量值都必须由相同的基准(或标准)来传递。即任何一个 计量结果,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原始的标准器具联系 起来,这就是溯源性。就一国而论,所有量值都应溯源于 国家基准;就全世界而言,则应溯源于国际基准或相应的 约定标准。
4.法制性 计量本身的社会性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保障。 要实现全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 有一定的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特别 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的计量工作,更须有法制保障。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3 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以及服务等各个 环节质量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报表、资料、文件以及企业 外部的有关情报资料等。它是企业内部工作的依据。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1.1 标准化工作
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 技术准则
技术标准
是为合理发展、组织和利用生产力,正确 处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以及行政 和经济管理机构为行使其计划、监督、指 挥、协调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准则。
管理标准
2.1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