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课件秦现生(第二版)第三章
质量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六西格玛的定义
六西格玛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工具,通过减少过程变异、 提高过程能力,实现质量、效率、效益的突破性提升。
六西格玛的核心原则
包括关注顾客需求、数据驱动决策、重视过程改进、追求卓越等原 则。
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
包括预防为主、关注流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理念。
六西格玛的实施流程
六西格玛的组织与文化
应用范围
ISO 9000系列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制造业、 服务业、政府机构等,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考依 据。
ISO 9000系列标准
定义
ISO 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 帮助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 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主要内容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详细描述
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 象。华为技术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和客户的高满意度,赢得了 全球市场的认可。丰田汽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精益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通过改进过程、优化流 程、提高效率来提升整体业绩。
基于事实的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统计过程控制(SPC)
总结词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监控和改进制造过程中的性能。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质量管理学课件_秦现生_2010(第二版)第八章

1. 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的程序如下:
① 收货部门核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 是否符合采购合同,核对采购物资是否具备合 格证; ② 收货部门填写检验委托单交检验部门; ③ 检验部门按物品的进货检验计划,对进货物 品进行各种形式的检验或试验。只有所有检验 项目符合标准或合同规定时,可填写接收报告 通知入库。否则拒收货品,通知物资供应部门 或其它有关部门与供货厂家办理退货或索赔手 续。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优点:
与全数检验不同,抽样检验的结果是对 一批做出判断,这使得生产者不仅需要 对个别的不合格品负责,还需要对成批 的产品负责,从而加强了生产者的质量 责任感,促进其提高生产的质量水平。 因此,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来说,抽检是 一种更积极的方式。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第八章
制造质量控制
Outline §8.1 质量检验 §8.2 工序质量控制
§8.1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总结提 出的一套科学管理理论,使产品检验从制造 过程中分离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序。 它主张企业内部专业分工,设置专职的检验 人员,强调检验人员的质量监督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根据产品的技术标准,根据特 殊的检验作业流程,对零部件和成品进行检 验,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
六、质量检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质量检验机构
厂长
检验处 科 长 ( ) 进货检验 理化室 工序检验 计量室 1 产 品 成 品 检 验 站 最终检验 2 n 产 产 品 ... 品 成 成 品 品 检 检 验 验 站 站
原 材 料 检 验 站
外 购 件 检 验 站
外 协 件 检 验 站
质量管理学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精美)

可维修性以及使用费用等都极大地影响着顾客的质量评 价。 (4)安全方面的特性。产品的使用不仅要可靠、及时,更加 重要的是不能给顾客造成伤害和事故 (5)社会方面的特性。还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 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杂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质量方面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人类社会自从国家制度诞生以
来就一直存在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第三节 与管理和质量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治理
经营活动指的是所有营利性的经济活动,它涵盖了工业、农业、金融、服务等所有的领域。 管理先哲法约尔将经营的职能区分为了六个方面,即技术、商业、会计、财务、安全和管
质量管理学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 质量管理理念与框架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与战略计划 基于TQM的人力资源管理 过程管理 质量改进
第八章
绩效测量与知识管理
第九章
相关方关系管理
第十章
统计基础与统计方法
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第十二章
统计过程控制
● 建立过程控制措施,将计划转入实施阶段
质量改进
● 提出改进的必要性 ● 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 ● 确定改进项目 ● 建立项目小组 ● 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以便诊 断原因、设想纠正措施、建立控制措施 以巩固成果
竞争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传统的工商业,一直
到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传媒、通信等,
同时也超越了地区、国家,而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
征。
B
质量管理学课件

量; ❖ 4)生态综合质量是以人为本的质量; ❖ 5)生态综合质量要求社会重视提高劳动者的
生命。
13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一章:质量和质量管理
1.1:质量
1.1.1 产品与质量的概念 (一)产品(product) 1、思考: 1)广州本田汽车公司的产品是什么? 2)旅行社的产品是什么? 3)南华工商学院的产品是什么?
1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质量管理的学科特点
❖ 系统性(ISO9001:2000;6σ;5S;QCC 等)
❖ 与统计学有密切关系,有一定的难度。 ❖ 范围广,几乎涉及到所有部门(除财务与后
勤部门除外)
8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PD AC
2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1、P(plan)计划阶段;
❖ 设计目标; ❖ 进度安排; ❖ 资源需求(包括成本核算)
做有效事
有效做事
努力做事(忙-茫-盲)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一、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由中国计量学院宋明顺等编著的《质量管理学》作为教材。
主教材信息:宋明顺,《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
辅助教材信息: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参考书目:[1]宋明顺等.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3]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7]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第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5;[8]龚益鸣.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1]韩福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14]林荣瑞.品质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15]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16]秦现生.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2;[17]程爱学,徐文峰.质量总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4;[18]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9]孙静,张公绪.常规控制图标准及其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20]谭跃雄.现代质量管理学(修订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1]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22]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23]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1;[24]于善奇.质量专业常用统计技术,华龄出版社,2003;[25]张公绪,孙静.质量工程师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26]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张晓东,安景文,濮津.质量机能展开——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6;[28]张性原.设计质量工程,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0]梁工谦.质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2]董文尧,张熙,张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3]蒋腊芳,宋敏.质量管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34]同淑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6;[35]王明贤.现代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6]韩可琦.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二、教学目的(课时、先修课程)《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
质量管理学课件_秦现生_2010(第二版)第四章

三. 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
3.确定组数
组数常用符号 k 表示。 k 与数据数多少 有关。 数据多,多分组;数据少,少分组。
例4-2中100个数据,常分为10组左右。
也有人用这样一个经验公式计算组数: k=1+3.31(logn) 例4-2中n=100,故:k=1+3.31(log100)=7.62≈8
二、分层法
分层的原则
操作者:年龄、工龄、性别、技术水平、文化程度、 班次等 机器设备类型:型号、新旧、工装夹具等 原材料:产地、供应商、成份、进货时间、批次等 时间:早、中、晚班、天、星期、月、季度等 检测:手段、人、方式、仪器、位置等 工艺:工艺方法、加工参数(切削量、速度、温度、 压力等) 不良品的缺陷项目 其它:如协作单位、使用单位、作用条件等
式中,μ为总体的算术平均值;σ为总体的标准偏差;
如果我们令Z=(x-μ)/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正态密度函 数标准化形式为
1 Z 2 2 Ò2 f (Z ) e 2
四、最常见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f
μ ±σ
f
μ ±3σ
μ μ 面积是全体变量的68.26%落在μ ±σ 的范围之内;
95.46%的变量是落在μ ±2σ 界限之内;
124.95
12.42 12.55 12.48 12.50 12.40 12.38 12.62 12.65 12.48 12.45
124.93
总平均
12.4925
12.495
12.493
四、最常见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连续随机变量最重要的分布-正态分布,表达形式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一、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由中国计量学院宋明顺等编著的《质量管理学》作为教材。
主教材信息:宋明顺,《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
辅助教材信息: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参考书目:[1]宋明顺等.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3]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7]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第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5;[8]龚益鸣.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1]韩福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14]林荣瑞.品质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15]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16]秦现生.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2;[17]程爱学,徐文峰.质量总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4;[18]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9]孙静,张公绪.常规控制图标准及其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20]谭跃雄.现代质量管理学(修订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1]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22]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23]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1;[24]于善奇.质量专业常用统计技术,华龄出版社,2003;[25]张公绪,孙静.质量工程师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26]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张晓东,安景文,濮津.质量机能展开——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6;[28]张性原.设计质量工程,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0]梁工谦.质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2]董文尧,张熙,张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3]蒋腊芳,宋敏.质量管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34]同淑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6;[35]王明贤.现代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6]韩可琦.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二、教学目的(课时、先修课程)《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
质量管理01

• 质量职责:根据质量职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规定各 部门以及企业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应承担的具体任务、 职责和权限,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管理01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1、质量管理定义 2、质量管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综合反映,因此应该建立质量形象及质量文化 • 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市场的激烈竞
争;需求的不断变化
• 质量是企业品牌战略的基础:意大利皮鞋、 法国的服装/葡萄酒、日本的汽车,等等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管理01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意义
1)中国第一个平政(政治上最平等)的帝王。注:章太炎 的秦政记曰:“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 2) 中国第一个守法著称的帝王。注:《秦政记》曰:“秦皇 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依然”。 3) 中国第一个大范围认真推行标准化的帝王。统一文字,度 量衡、货币、车同轨等。 4) 中国第一个修建高速公路的帝王。驰道宽50丈合138。25 米宽 5) 中国第一个最注重质量的帝王。实践证明,秦始皇用人质 量、长城质量、秦陵 的质量、灵渠的质量、陶俑的质量就 是证据。因此他才能调动全秦的力量和百万大军统一了中 国。
验证
销售和分发
包装和储存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环:非简单的循环
质量管理01
质量的职能与职责
• 质量职能:为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客户需要的质量 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这些活动大部分由企业内 部各个部门承担,但也有许多涉及到企业外部的供应 商、零售商、批发商乃至于顾客。因此质量并非只是 质量部门的事情。
感谢崔世娟老师提供的原始PPT!
质量管理学课件_秦现生_2010(第二版)第七章

产品形成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对产品的性 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产品的TQCSE (Time, Quality, Cost, Service, Environment)也取决 于产品的形成过程。并行设计必须对设计和开发 过程进行策划、组织和控制,并实现过程集成。
三、并行工程的关键要素 (3)产品要素:
三、容差设计
• 目的:使由于质量特性偏离目标值而引起的损失与 由于控制容差需要的费用之和最小 To determine the tolerances (which are related to variances) of the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to balance quality loss due to variation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cost due to control of the tolerances. In other words, the goal of tolerance design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st, which consists of quality loss due to variation and the cost to control the tolerances for components/subsystems. • 手段:分析产品质量特性波动与容差变化之间的关 系,分析容差控制费用与容差变化之间的关系,作出 最佳选择(optimization)
并行化、协 同化的集成 产品开发
质量功能展开
采取团队式 的组织模式 和管理方式
集成开发团队
实施并行化 的过程规划 管理要素 (管理域) (产品形成) 过程要素 产 品 要 素 采用现代化 的使能工具 和技术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第三章)

– 雷达图
淘米
2分钟
洗菜
7分钟
切菜
3分钟
煮饭
20分钟
炒菜
9分钟
29分钟
淘米
2分钟
洗菜
7分钟
切菜
3分钟
煮饭
20分钟
炒菜
9分钟
22分钟
第14章 过程分析与数据收集
过程分析的工具—流程图 还有关联图、直方图、头脑风暴、亲和图、树图、分层法、失 效模型及影响分析。 流程图式用 图形 的方式表示所要研究的过程。流程图由 一系列容易识别的标志构成。一般使用的标志如图:
的是哪一种测量尺度? A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2.对这11件产品的直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结果为:5.31,
5.34,5.34,5.35,5.37,5.38,5.38,5.39,5.39,5.39,5.39,
则中位数是 A 。
A.5.38
B.5.39 C.5.37
D.以上都不是
3.样本的均值提高了,则 C 。
A.总体均值提高 B.总体均值下降 C.不能说明总体均值发
生变化 D.以上都不对
第13章 统计技术基础
4.在前一题中,如果要统计在“1”、“2”、“3”、“4”各个 地区所调查的顾客数,测量这些数据属于哪一种测量尺度? D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 比尺度
X~ [ X (4) X (5) ] / 2
中位数
=(8+10)/2=9
(3)众数为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即Mod=10
(4)样8 (X本i 方X )差2
s2 i1
[(10 8.5)2 (7 8.5)2 (10 8.5)2 (8 8.5)2 (10 8.5)2 (10 8.5)2 (7 8.5)2 (6 8.5)2]/ 7 2.8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或SC负责本委员会工作计划内的全部项目的管理,确定工作计 划中的每个项目每个阶段的完成目标日期。
在考虑每一个新的工作项目提案时,由TC或SC任命一名项目负责 人,该项目负责人须具备开展标准制定工作的能力,负责向有关 委员会报告工作。
大家好
1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
§3.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3.2 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和结构 §3.3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3.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5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下去自学
§3.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一、ISO9000系列标准介绍 1、ISO简介 2、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 3、ISO9000系列简介 4、国际标准的采用 5、误解
(3)准备阶段。包括按照IEC/ISO技术工作导则第3部分“国
1、ISO简介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
际标准化组织),是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甲级 咨询机构。
ISO是一个非政府性的、由各国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的
世界范围的联合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 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组织,其前身为国家标准化
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
(1)预阶段。主要是针对尚未成熟,不能进入后续阶段的工作
项目或目标日期不能确定的项目,由委员会负责对其进行定期复审;
(2)新工作项目提案阶段。主要包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
提议:①新标准;②现有标准的一个新部分;③现有标准修订或部分 修订;④现有标准修改或部分修改;⑤技术报告。新工作项目提案的 提案人应提供一个供讨论的最初工作草案,或至少提供一个草案纲要。 TC或SC通过投票决定是否接受新的工作项目提案。新工作项目提案一 旦被接受,就被优先纳入有关TC或SC的工作计划,同时由中央秘书处 办公室予以登记;
理事会是ISO的管理机构,下设的工作委员会有:合格评定委员会 (Committee on Conformity Assessment)、消费者政策委员会 (Committee on Consumer Policy)、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 (Committee on Developing Country Matters)、标准物质委员会 (Committee on Reference Materials)、标准化原理委员会、 ISO/IEC联合技术顾问委员会(Joint Technical Advisory Board)。
ISO全体大会由各成员团体指定的代表组成,是ISO的最高权力机构。 每3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大会,其主要议程包括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有关 项目情况、ISO的战略计划以及财政情况。
ISO中央秘书处(Central Secretariat)是理事会、理事会的各委员会 及其附属部门(Subsidiary Committees)的办事机构,承担全体大会 以及全体大会下设的政策制定委员会、理事会、技术管理局和通用标 准化原理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
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技术贸易壁垒,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国际标准的制定,开展有关 的标准化活动,以便于国际物资和服务的交流, 并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ISO简介
ISO的组织机构
分为非常设机构和常设机构。其非常设机构是ISO全体大会(General Assembly)及必要时设立的大会技术处等,常设机构包括理事会 (Council)和各技术委员会。
2、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
在制定国际标准过程中,ISO遵循严格的办事程序,确保生产方、 使用方、消费者、政府部门和科学技术界的利益都能反映在标准 中。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由ISO/TC和SC负责。每个TC制定其专业领 域的战略政策,定期提供给技术管理局审阅,其内容包括:①考 虑制定工作计划的环境;②指出工作计划中哪些领域正在拓宽, 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接近完成或在稳步进展,哪些没有进展而应 该撤消;③评估所需的修订工作(即对现行标准是否需要修订进 行评估);④预见新的需求。
ISO团体成员分为正式成员(Member Body)、观察员
(Correspondent Member)和订户(Subscriber Member)。
正式成员是指代表国家或地区参加的标准化组织。 观察员是指尚未建立完善的全国或地区性标准化组织的国家或地区的
代表。观察员一般不参与ISO的技术工作,但可参会了解工作进展,条 件成熟时,可以通过一定程序成为正式成员。
协会国际联合会(ISA)和联合国标准化协会联合会 (UNSCC)。 1946年10月,中、英、美、法、苏等25个国家的64名
代表在伦敦正式表决通过建立ISO。1947年2月,ISO 章程得到15个国家标准化团体的认可,ISO宣告正式 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ISO简介
ISO的宗旨是
有利于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和公共事业,有利于 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 的相互合作,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及有关 活动的发展。
ISO下设技术委员会(TC)186个、分技术委员会(SC)552个和2124个 工作组(WG)。TC的设立由理事会决定,其工作范围由TC代表理事会 批准。
ISO简介
ISO的主要技术文件有:新项目提案(NP)、工作草案
(WD)、建议草案(DP)、委员会草案(CD)、国际标准草 案(DIS)、国际标准最终草案(FDIS)和技术报告(DTR或TR) 等。
订户主要是指可以交纳较少的费用获取国际标准的一些小国家的标准
化组织代表。
ISO简介
我国是ISO的正式成员。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0月20日 颁布了“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活动的 管理办法”,规定ISO/IEC中国委员会 秘书处为我国参加ISO和IEC活动的办 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