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015年第一学期考试题形式
(共50题)
(单选题:30题,多选题:10题,判断题:10题。)
===<<<单选题>>>==
1 。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
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
2.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
3.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出生于()莱茵省的特里尔市和巴门市。
A.法国 B. 德国 C.英国 D.比利时
4.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5.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8.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9.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
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是主观的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
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1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B.严格按照理论办事
C.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
D.要实现集体领导
13.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
A.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B.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14.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C.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16.“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
A.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确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17.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
A.人们的社会心理
B.前人留下的学说
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人类的社会实践
18.“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9.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20. ()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A.使用价值
B.价值交换
C.价值
D.价格
21.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费用和效用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经济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不再存在
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不再存在
25.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输出的结果
B.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26.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
27.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它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合适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它是与历史上社会形态更替也不是从最发达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