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
1、光与色 2、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3、色立体与表色体系
光与色
一、光与色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 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1、光源 能唤起我们色感的关键在光。 光源光可分为两种:自然光 (阳光) 人造光(电灯、蜡烛光等)
2、光源光 光源光也称直光。从太阳或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在物体上。
孟赛尔色立体水平断面示意图
由于各色相的明度不等,因此各色相的饱和色在色立体上的位置高低不同。
孟赛尔色立体示意图 孟赛尔色立体
3.孟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纯度变化的方向垂直于中心轴,黑、白、灰的中轴纯度为0,离中心越远纯度越
高,最远为各色相的纯色。同一色相面的上下垂直线所穿过的色块为同纯度,以无彩轴为 圆心的同心圆所穿过的不同色相也是同纯度。
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这种把色彩依
色立体示意图
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关系组织在一起构成的立体形式就是色立体。
一、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赛尔创立的色 彩表示法。他的表示法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ue,简写为H;明 度叫做Value,简写为V;纯度称为Chroma,简写为C。 1.孟氏色相环
1.奥氏色相环 奥氏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 l t r a m a r i n e b l u
e)、红(R e d)、绿(S e agreen)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 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Turquoise)、紫 (Purple)、黄绿(Leaf green)四色相,合计为8色相,然后每一色相再分为3色相,成 为24色相的色相环。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因取色 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色。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好的,我来详细解释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1. 三原色原理: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大多数色彩,是色彩构成的基础。
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产生二次色。
2. Complementary色原理:互为Complementary色的两种色彩混合可产生无彩色。
常见的Complementary色对包括红绿、黄紫、橙蓝等。
3.分散与吸收原理:物体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物体对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决定了色彩。
4.色环理论:色环连接三原色及三二次色,按一定顺序排列。
色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mix可产生中间色调。
5.暖色冷色原理:暖色调接近红黄,给人温暖感觉。
冷色调接近蓝绿,给人凉爽感觉。
搭配使用可加强视觉效果。
6.对比原理:明暗、温暖冷酷色彩的强烈对比,可增强视觉动感,使色彩更生动丰富。
7.联想原理:不同色彩可以联想出不同意境,应用适当色彩可引发对应联想。
如红色联想激情、蓝色联想宁静等。
8.色调变化原理:同一种色彩的不同深浅、纯度可产生不同色调,丰富变化感。
9.融合原理:不同色彩的融合可以生成新色调,色彩结合要协调、连贯。
10.量变原理:色彩的占比变化可以改变整体视觉效果。
量变反映主次关系。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色彩效果的基本原理,需要灵活运用。
平面设计色彩的原理
平面设计色彩的原理
平面设计色彩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的明暗度原理:色彩的明暗度决定了颜色的明亮度和强度,明亮的颜色常常会使设计感到活跃和引人注目,而暗淡的颜色则常常会给人一种沉闷和低调的感觉。
2. 色彩的对比原理:色彩的对比可以帮助设计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
对比可以通过颜色的明暗度、色彩的饱和度、颜色的互补性等方面来实现。
例如,明暗对比可以突出主题,饱和度对比可以制造冲突,互补色对比可以增强视觉效果。
3. 色彩的色相原理:色彩的色相决定了它的种类和所表达的含义。
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情绪和意义,如红色象征着活力与激情,蓝色象征着冷静与平静。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目的选择适合的色相来传达设计的意图。
4. 色彩的串联原理:色彩的串联意味着在设计中运用一系列相关的颜色。
色彩的串联可以通过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分割等方式来实现。
良好的色彩串联可以使设计更加和谐统一,并且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5. 色彩的符号意义原理:色彩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中具有不同的象征和意义。
设计师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来选择适合的色彩,避免色彩的误解和冲突。
总之,平面设计色彩的原理包括明暗度原理、对比原理、色相原理、串联原理和符号意义原理。
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些原理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在设计中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是指在艺术和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来创造出特定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意境的方法和规律。
在色彩构成中,有以下几个原理需要注意:
1. 对比原理:对比是通过将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等色彩属性进行比较,以产生鲜明、强烈视觉效果的原理。
常见的对比包括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等。
2. 色彩平衡原理:色彩平衡是指通过合理组合不同颜色,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平衡的效果。
在色彩平衡中,主要有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平衡方式。
3. 色彩重复原理:色彩重复是指在整个作品中,通过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这种原理可以使作品的色彩更加统一,产生一种独特的重复视觉效果。
4. 色彩层次原理:色彩层次是指通过使用不同明暗、浓淡、对比的色彩,将画面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等不同的层次,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5. 色彩情感原理: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和平和等。
在进行色彩构成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色彩构成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作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原理来创作出独特、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色彩设计的原理 怎么样
色彩设计的原理怎么样
色彩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搭配原理:色彩的搭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相邻色彩、互补色彩、对比色彩等。
通过合理搭配色彩,可以实现平衡、和谐或强烈的视觉效果。
2. 色彩心理学原理: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红色可以激发人的兴奋和活力,蓝色可以带来平静和安宁的感觉。
在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情感体验,并选择适合的色彩进行设计。
3. 色彩对比原理:通过对比使用不同的色彩,可以强调元素之间的差异,使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清晰度。
常见的对比手法包括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比等。
4. 色彩平衡原理:色彩的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通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色彩在设计中均匀分布,而不对称平衡则通过合理地组合不同的色彩权衡平衡。
5. 色彩视觉效果原理:不同的色彩在视觉上具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暖色调色彩会显得更接近观察者,而冷色调色彩则会显得更远离观察者。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创造立体感和空间感。
总之,色彩设计的原理涉及到色彩搭配、色彩心理学、色彩对比、色彩平衡和色
彩视觉效果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使用色彩进行创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色彩基本原理
四、色彩体系
人们将色彩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规律和秩序进行排列,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色彩 表述体系。目前常用的色彩表述体系有色相环和色立体。
1.色相环 依据原色理论和混色理论,人们将不同色相的色彩依序排列制作了一个360°的环, 称为色相环,它有助于设计师快速地选择正确的色彩。如12色相环、24色相环等。
2.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三维空间形式把色彩三要素系统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的色彩结 构,清晰明确地反应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的关系。色立体主要有以下两种。 (1)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的色彩学家、教育家和美术家孟塞尔在1905年创立的孟氏 色谱,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制定的标色系统,也是目前国际 上普遍的颜色分类方法。
2.间色 间色是指由色光或色料的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得到的颜色,如下图所示的重叠部分即 为间色。
3.复色 复色是指间色和原色再继续相互叠加混合,或者三种以上的颜色相互叠加混合所得 到的颜色,亦称第三次色,如绿紫色、蓝紫色等。对于色光来说,多种单色光相混合 会产生越来越亮的光;而对于色料来说,多种色料相混合会使颜色越来越深,甚至会 让人觉得颜色越来越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彩的联系
根据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关系,色彩可分为同类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和互 补色五种关系。
同类色
近似色
中差色
对比色
互补色
设计色彩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又称色度、饱和度。高纯度色彩具有醒目、单纯之感;低 纯度色彩具有内敛、含蓄之感。任何一种单纯的色彩,只要加入黑白灰或其他色相, 均可以降低其纯度。
三、色彩的基本构成
按照色彩是否需要以其他颜色调配或调配的比例,色彩可分为原色、间色或复色。 1.原色
色彩设计原理
色彩设计原理
色彩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作品中使用不同颜色的方法和规律。
通过合理地运用色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从而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色彩设计原理:
1. 对比原理:通过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例如,使用互补色(如红色和绿色)或使用明亮的色调和暗淡的色调之间的对比,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类似原理:使用类似的颜色来创造和谐的效果。
例如,使用相邻色(如蓝色和绿色)或使用相近的色调可以营造出柔和而温暖的氛围。
3. 冷暖原理:使用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可以营造出冷静和平和的感觉,而使用暖色调(如红色和橙色)则可以带来活力和热情。
4. 分割原理:通过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块并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增加层次感。
这种方法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有结构感和立体感。
5. 同质原理:通过使用相同的颜色或颜色家族来创造出统一和连贯的效果。
例如,在虚拟界面设计中,使用相同的蓝色作为链接的颜色,可以让用户更容易识别和理解。
这些色彩设计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目的进行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色彩原理
第一章色彩原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三光相加=白光白光为复色光朱红光+翠绿光=黄光翠绿光+蓝紫光=蓝光朱红光+蓝紫光=紫光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RGB模式:(加色)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M洋红色Y黄色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
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
(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
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
半透明色。
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
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二)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
色彩 原理
色彩原理色彩原理是指用于表现和理解色彩的准则和规律。
它是视觉艺术、设计和传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通过理解色彩原理,人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和操控色彩,以达到所需的效果和目的。
一、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1. 色调:是指色彩的种类和性质,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红、黄、蓝等。
不同的色调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所以在使用色彩时要根据具体情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调。
2.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或暗度。
明度高的色彩给人感觉明亮、轻快,明度低的色彩则给人感觉昏暗、沉闷。
通过调整明度,可以增强色彩的对比度和层次感。
3.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或强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更加鲜艳醒目,饱和度低的色彩则更加柔和和淡雅。
在搭配和组合色彩时,要注意饱和度的均衡,避免出现视觉冲突和不和谐的效果。
二、色彩的对比关系色彩的对比关系对于突出主题、引导视线和创造视觉冲击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色彩对比关系包括对比、互补、相近和分裂。
1. 对比:指的是使用色彩相互之间明显不同且形成鲜明对比的关系,如黑白对比、暖色对冷色对比等。
对比色彩能够吸引视觉注意,突出主体,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 互补:指的是使用色彩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关系,通常是在色轮上相互对峙的两种颜色,如红绿、黄紫等。
互补色彩在一起能够产生鲜明对比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3. 相近:指的是使用色彩在色轮上相邻的关系,如红橙、绿黄等。
相近色彩的搭配会产生温和、和谐的效果,常用于传达柔和、凝聚的情感。
4. 分裂:指的是使用一种色彩在色轮上相对称的两种颜色,如橙绿、紫黄等。
分裂色彩的搭配能够产生动态、张力和矛盾的视觉效果,常用于表达冲突、不稳定等情感。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情绪和感知,不同的色彩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
这是因为色彩触发了人脑中与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
1. 红色: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颜色,常与欢乐、爱情和活力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色彩原理基础知识
色彩原理基础知识
色彩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艺术中,根据颜色的属性、情感效应和视觉效果来进行搭配和运用的一系列规律和原则。
正确地运用色彩原理可以达到突出主题、增强视觉吸引力、传达情感等效果。
1. 对比原理:对比是指色彩之间的鲜明差异。
对比原理包括互补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互补对比是指将彼此位于色相环相对位置的色彩进行搭配,如红绿、蓝橙等。
冷暖对比是指将冷色彩和暖色彩进行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明度对比是指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产生视觉上的变化。
饱和度对比是指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产生视觉上的变化。
2. 同色原理:同色是指一种颜色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组合。
同色原理常用于创造简约、平静、宁静的视觉效果。
同色搭配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和谐而舒适。
3. 分割原理:分割是指将大块的色彩分割成多个小块进行搭配。
分割原理常用于创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使设计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4. 渐变原理:渐变是指色彩由一种颜色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效果。
渐变原理常用于创造柔和、流动、温暖的视觉效果。
渐变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丰富有趣,同时也可用于表达色彩的深浅、明暗和空间感。
5. 对比度原理:对比度是指色彩亮度的差异。
对比度原理不仅
适用于黑白色彩,也适用于彩色。
合理运用对比度原理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清晰明了,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吸引力。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原理进行运用。
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审美和创意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色彩组合,以实现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色彩基本原理
(3)橙色
橙色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 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等; 但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
(4)绿色
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健康、安全等,并作为农业、林业、畜 牧业的象征色。 黄绿、嫩绿、淡绿就象征着稚嫩、生长、青春与旺盛的生命力; 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着茂盛、健壮与成熟,有着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 灰绿、土绿、褐绿给人以成熟、老练、深沉的感觉,是人们广泛选用及军、警规定 的服色。
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单
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
以黄色为基色,在色轮上处于180°的紫色与其对比为补色
作业
作业:1. 三原色色相环一幅 2. 24色相环一幅 3. 色彩明度推移渐亮一幅(十阶) 4. 色彩明度推移渐暗一幅(十阶) 5. 色彩纯度推移一幅(十阶)
(5)蓝色
蓝色象征着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严谨。 蓝色就成为现代科学的象征色。它给人以冷静、沉思、智慧和征服自然的力量。 蓝与白不能引起食欲而只能表示寒冷,成为冷冻食品的标志色。 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与悲哀。 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气。 深蓝色系沉着、稳定,为中年人普遍喜爱的色彩。
(6)紫色
是比较这两幅图片,他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哪一幅令你感到寒冷?
约翰斯伊藤(JohaunesItten)的十二色相环
暖色
冷色
暖色
冷色
下面两幅分別以冷、暖色绘画的作品,它们分別给予 你什么感觉?
不同时间的色彩关系
炽烈 活跃 激情
宁静 纯洁 平安
夏加尔《新娘》
色彩原理
色彩原理色彩原理一、色彩三要素与色彩的形成不论任何色彩,皆具备三个基本的重要性质:色相,明度,纯度,一般称为色彩三要素或色彩三属性。
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明度: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若时感觉比较暗,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
通常以某彩色的的同色名纯色所占的比例,来分辨彩度的高低,纯色比例高为纯度高,纯色比例低为纯度低,在色彩鲜艳状况下,我们通常很容易感觉高彩度,但有时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容易受到明度得影响,譬如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是,黑白灰是属於无彩度的,他们只有明度。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二、颜色的的类别原色:红、黄和蓝(用其它色彩调配不出来的原色)间色: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
复色:三原色或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
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饱和度不同的复色。
同种色:颜色产生不同明度变化,称同种色。
如将翠绿色加白或加黑出现的许多深浅不同的绿色,这深浅不同的绿色为同种色。
同类色: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
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类似色: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
邻近色: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
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
色彩形成的原理与过程
色彩形成的原理与过程
色彩形成的原理与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多种不同波长的频谱。
可见光波长范围约为380-780纳米。
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于不同的颜色。
2. 物体吸收与反射: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并反射另一部分光线。
物体吸收的光线中含有对应波长的颜色,而反射的光线则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颜色。
3. 反射光的接收: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后,经过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折射作用,进入到视网膜上。
4. 视网膜感光细胞:人眼视网膜中含有两种感光细胞,分别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彩色视觉,而视杆细胞则对光强度和黑白视觉敏感。
5. 细胞信号传递:感光细胞接收到光信号后,通过神经传递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
大脑对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色彩。
总结起来,色彩形成的过程是光线照射物体后被吸收和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经过感光细胞接收和神经传递,最终在大脑中识别和处理,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色
彩。
色彩科学的原理
色彩科学的原理
色彩科学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能量等特性。
光的波长决定了我们所感知的颜色,而不同波长的光经过色散后形成了光谱。
2. 照明与反射:物体的颜色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光的波长不同而产生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一部分光的能量,而反射出来的光就呈现出物体的颜色。
3. 人眼的感知:人眼中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负责感知颜色,分为红、绿、蓝三种类型,而视杆细胞则负责感知亮暗。
4. 色彩模型:色彩模型是用数学方式描述色彩的方法。
常见的色彩模型有RGB模型、CMYK模型和HSV模型等。
RGB模
型将颜色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分量,CMYK模型则代表了青、洋红、黄、黑四种颜色的混合,HSV模型则是通过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参数来描述色彩。
5. 色彩心理学: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和体验,如红色常与激情和能量相关联,蓝色则往往与冷静和安宁有关。
通过对色彩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色
彩的原理,从而在设计、艺术、医学等领域中进行更准确和有效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② 色相
概念:色彩的相貌称色相。 确切地说,是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
相貌是由波长决定的.红、橙、黄、绿 蓝、紫,每一个 字眼都是一个具体色相的称谓,由于波长各不相同,呈现 出的色相也就不尽相同。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③ 纯度
概念:色彩的鲜浊程度称纯度。即波长的单一或复杂的 程度。
4.色彩的三要素 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条件,也称色彩的三属性,
即明度、色相、纯度。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① 明度
概念:色彩的明暗程度称明度。 物理学上,光波的振幅宽窄,决定色彩的明暗程度.振幅
越宽 进光量越大、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明度也就越 高; 反之,振幅越窄,明度也就越低。 白色是最明亮的色,黑色则是最暗的,任何一个颜色.想 提高明度则加上白色;想降低明度,则加上黑色。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一、色彩的概念 什么叫色彩? 色彩是如何被感知的?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当物象受光线照射后,其信息通过瞳孔进人视网膜,经过 视神经细胞分析,转化为神经冲动,由神经传达到大脑皮 层的视觉中枢,才产生了色彩感觉。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经过了光、眼睛、大脑三个环节,才能感知色彩的相貌。 从而得出色彩概念:
高纯度的色彩,加入白和黑调成的灰色,纯度就会降低, 成为带灰浊味的色彩。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三、眼睛与色彩
1.眼睛
唤起我们对色彩的感觉关键在于光,而接受光的刺激的是 眼睛。眼睛各部位接受光刺激后,对色觉均起一定的作用。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虹膜——使瞳孔扩大或缩小,控制与调节进先量。
晶状体——自动调节自身的厚薄,变化焦距,使视网膜印 上正确清晰的像。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可见光谱的分光是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用三棱 镜分解出来的色彩光谱。在三棱镜下,可以看到太阳光是由紫、 兰、绿、黄、橙、红六个色彩所组成(雨后的彩虹呈现此六种 色)。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2.振幅与波长
电磁辐射的方式是波状的,光的物理性质是决定于振幅与 波长的。
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为色彩;也可以说,色彩是一种 视觉形态,是眼睛对可见光的感受。
光,是感知的条件;色,是感知的结果。 这个感觉色彩的过程,也称精神物理过程:物理——生理—
—心理。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物理:研穷光的性质与光量的问题。 生理:研究视细胞对光与色的反应及大脑思维的生理反
应问题。 心理:研究思维与意识、色彩的伦理美学的心理因素问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3.光的混合乌色料的混合
② 色料混合 色料的混合称减光混合,它与光的混合相反,不是反光强
度的增加,而是吸光能力的集合、色料混合次数越多,吸 光越强,纯度、明度越来越低、换句话说,色料相调的种 类越多,则越容易出现脏、灰的效果。 色料的三原色:品红、天蓝、柠黄。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3.视觉空间混合
外物与人眼睛之间,有着一段空间距离,这段距离若是太长,超 出眼睛正常聚焦能力的极限,人便不可能对物体有正确的色彩感 受。
这就是色彩由于视觉空间距离的关系,眼睛对物体(或色块)对 焦模糊,色彩间产生相互混合、同化作用的缘故。这种现象称为 色彩的空间混合。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四、心理与色彩
视觉的感知作用,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色彩也是这样, 通过眼睛这个窗口,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左右人的感情、 意志、思想与行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视网膜——集中视神经细胞。视神经细胞分:①圆锥状细 胞(分辨色相与纯度);②圆柱状细胞(分辨明暗关系)。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2.视觉调节与错视
眼睛的晶状体,对不同波长的色彩,有自动调节的作用。
长波长的暖色系色彩,在视网膜的内侧映像,晶状体调节 暖色的焦点时,晶状体会变厚,因此暖色在感觉上比实际 距离要向前迫进。也就是说对波长的错视调节反应使长波 长的暖色显得有前进形、扩散性、注目性。
色彩构成
许哲
色彩构成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第二节 高纯色相组合的表现性 第三节 孟氏、奥氏、日本PCCS 三个色彩体系的介绍 第四节 清色系、暗色系色彩的表现性 第五节 浊色系色彩的表现性 第六节 多组对比色调组合的表现性 第七节 多组近似色调组合的表现性 第八节 色彩面积关系的研究
色彩构成
第九节 色彩的解构与重组构成法 第十节 形与色综合表现构成——动力感、静力感 第十一节 形与色综合表现构成——音乐感
题。 以精神物理、精神生理的观念来理解色彩领域,是现代
色彩学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二、光与色彩
1.可见光谱
引起我们对色彩的感觉关键在于光。据现代物理学证实,可 见光是与无线电波、X射线等同样的,具有一定波长范围内的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范围内的380纳米至780纳米的这段波长、能够引起 人的视觉感觉,这段波长称为可见光谱。而其它波长则是人 眼所看不到的。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2.视觉调节与错视
短波长的冷色系色彩,是在视网膜的前面映像的,晶状体调 节冷色焦点时,晶状体变薄,冷色则感觉比实际距离还要后 退,并呈收敛特征与迟钝感。
因此,可以基于这个基本原理,有意识地利用错视原因去制 造迫近感、膨胀感或收缩感、后退感的色彩构成效果,夫制 造扩大空间或缩小空间的假象设计。
① 振幅:光波振动的幅度称振幅,即光量。 作用:振幅的差异、给予明暗度的识别。 特点:振幅越宽、光量越强;振幅越窄,光量越弱.振幅 窄的光给人于明度低的感觉;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2.振幅与波长
② 波长两个波峰的距离称波长.
作用:区别色彩特征,决定光的种类;波长的差异,造成 色相的差别、波长单一,可见光色相便单纯鲜艳。如激光; 波长混杂的可见光色味感弱。因此振幅与波长的变化、带 来了色彩的丰富变化。
第一节 色彩基本原理
3.光的混合乌色料的混合
① 光的混合 将不同色相的光源,同时投照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色光,
是光的混合种类之一。 光混合后的色光明度高于混合前的原有色光的明度。色光
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高、这就是光混合的基本原理,称 加光混合。舞台灯光、彩色照片、彩色电视机显色,均是 运用加光混合原理处理色彩的。 光的三原色:朱红、翠绿、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