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30•【文号】国卫规划函〔2021〕72号•【施行日期】2021.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国卫规划函〔2021〕72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你院《关于报请审批急诊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山大齐鲁医院字〔2021〕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改善你院基础设施条件,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原则同意你院急诊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二、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齐鲁医院东侧。
三、主要建设内容为急诊、住院、医技、科研、教学等用房及配套设施。
工程总建筑面积187,00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2,46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4,535平方米。
四、工程估算总投资209,913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医院筹措资金共同解决。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项目建设单位指定,确定陈玉国同志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项目责任人。
六、请你院根据工程招标投标事项核准意见(见附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
七、请你院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本着控制建设标准、节约建设资金的原则,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等,抓紧组织编制该工程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报我委审批。
此复。
附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招标投标事项核准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3月30日。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三甲医院是指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设备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医院。
山东省作为人口众多的省份之一,也有不少三甲医院。
下面将介绍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名单以及数量。
一、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1.1 齐鲁医院齐鲁医院是山东省的一家知名综合性医院,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泛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上具有较高的声誉,是山东省的一家重点三甲医院。
1.3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是山东省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山东省三甲医院数量2.1 目前山东省共有三家三甲医院,分别是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
2.2 这三家医院在山东省的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山东省三甲医院的特点3.1 三甲医院在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方面具有先进水平,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2 三甲医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包括知名专家和优秀医护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3 三甲医院在医疗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山东省三甲医院的发展趋势4.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将继续发展壮大。
4.2 三甲医院将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力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4.3 三甲医院将不断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材加入,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五、结语5.1 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5.2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
它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趵突泉畔,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始建于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00年10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现开放床位近3000张,年门诊量197.4万人次,年出院病人57,160人次,年手术量30,387台次。
各种诊断、治疗技术与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医院每年承担大量的临床教学和毕业生见习实习任务,涉及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科等不同层次。
由院教师主编的《内科学》、《妇产科学》、《医学伦理学》入选国家“十一五”计划教材,开设了国家精品课程《诊断学》、省级精品课程《妇产科学》、《手术学》,拥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报》、《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腹腔镜外科》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和学术刊物。
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其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5个。
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2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6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7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14人。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及编委29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委8人,担任山东省医学会主任委员43人,副主任委员100余人。
医院设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泰山学者5名,和山东大学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101人,硕士点33个,硕士生导师231人。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29个(其中普通专科16个,亚专科13个),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6个,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3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
国家住培示范基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介

国家住培示范基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介一、医院概况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管)医院,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山东大学的附属医院。
医院始建于公元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Jinan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亦译“济南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000年10月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建院128年来,医院秉承“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医院精神,遵循“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打造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国内先进的医疗、教学、科研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之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在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上,医院全国综合排名第23位,位居华东地区第5位。
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8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18个。
在2017年度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专科汇总排行位列全国第23位,急诊医学、康复医学、妇产科、神经外科、检验医学、血液学6大专科进入全国排名前十,消化内科、病理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病、老年医学、超声医学8个专科进入全国专科声誉提名榜单。
医院现有职工7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30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在岗博士生导师162人,硕士生导师239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13人。
医院现有济南中心院区、济南东院区、青岛院区3个院区,实际开放床位5000张,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23425人次;有国际标准手术间74个,日均外科手术266台。
医院配备了PET-CT、TOMO刀、共聚焦显微内镜、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系统、Artis Q zeego超级机器人手术系统等世界先进的诊疗设备。
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项目名称采用气血平衡与应激反应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POCD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申报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全部内容,严格核实了附件材料,确认上述资料真实有效,且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包括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排序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该项目紧紧围绕行业性瓶颈问题,开展创新了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长期、大规模、系列化研究,在中医药防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领域取得了系列化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气血理论为基础,创新了中医药防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理论,即气虚大于血虚的应激反应理论,作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中医理论已被广泛引证。
建立了与气虚血瘀相对应的脏腑功能障碍即POCD发生的中医病机,为中医药防治干预提供了参考。
用符合常规麻醉手术的方法建立大鼠POCD模型,该模型建立来自麻醉手术,为研究POCD提供了良好基础。
研究证实应激紊乱与POCD密切相关,调控应激可防治POCD。
在上述理论指导下提出“培元固本”、“回阳补气”调控应激纠正气虚血瘀,以参麦益气生津固本”、参附“回阳补气益气”调控应激防治POCD。
该项目集成创新水平较高,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会议论文15篇。
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0余次。
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推荐申报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我单位严格按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推荐项目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可视喉镜

投标文件(正本)单位名称:信阳一五四中心医院项目名称:可视喉镜投标单位:河南鑫伟业科贸有限公司授权书致:信阳一五四中心医院兹授权刘海燕代表我公司参加贵单位组织的可视喉镜招投标工作。
该被授权人代表我公司所签署的一切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均由我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授权权限为:本项目投标及履约期间。
本授权书有效期限为:2011年10月20日至此项目招标结束特此声明。
授权单位(公章):授权单位法人代表(签字):被授权人(签字):河南鑫伟业科贸有限公司2011 年10月20日UE可视喉镜技术参数UE系列---HC可视喉镜特点1.视野清晰分辨率≥3.72 lp/mm,日立牌真彩液晶显示屏,图像清晰,稳定性好。
2.角度合理结合国人上气道结构设计的喉镜片及≥60º的视场角,有利于临床困难气管操作3.尺寸适宜镜片最小厚度为8mm,,适宜张口度10mm以上的病人4.型号齐全有大、中、小三种喉镜片,便于临床使用5.材质优异我公司喉镜采用的医用特种材料对注塑温度要求技术很严,不易掌握,很难加工;原材料价高,国内外同类产品极少采用。
该特种材料组织密实、硬度高、表面摩擦系数低、抗刮擦性能好,所以我公司喉镜片表面不易划伤。
该特种材料抗拉强度高,抗弯强度高,所以我公司喉镜片不易弯曲断裂。
采用该特种材料,大大的提高了我公司喉镜应用部分的寿命5.手柄舒适手柄的长度及形状设计独特,握持舒适6.盲区小喉镜片前端与摄像头的距离只有3cm左右,大大减少了视野盲区范围,更增加操作者视野范围7.重量轻整机重量只有180g左右,轻重适宜,设计精巧,携带方便UE系列---HC可视喉镜临床优势1.声门显露更容易、清晰拥有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宽广视场角的HC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相比,使用HC可视喉镜在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患者中均可获得更好的声门显露,并且声门结构为清晰、连续、放大的图像。
2.气道损伤小HC可视喉镜的特殊镜片和成像系统设计,不需要向后倾斜喉镜片即可获得满意的咽喉部结构显露,从而其前端作用于咽喉部组织的力和近端作用于上颌牙齿的力明显减小,使咽喉部组织和上颌牙齿损伤的机会降低,从而可减少喉镜显露操作时镜片及气管导管对软组织及气道组织的损伤。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引言概述: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着众多的医疗资源。
其中,三甲医院是指具有最高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医疗机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东省三甲医院的名单以及数量。
一、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1.1 齐鲁医院齐鲁医院是山东省三甲医院中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院之一。
该医院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齐鲁医院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1.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省三甲医院中的一颗明珠。
该医院是山东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多个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实力。
1.3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是山东省三甲医院中的重要代表。
该医院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
山东省立医院在心血管、神经外科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
二、山东三甲医院数量2.1 三甲医院数量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30家三甲医院。
这些医院分布在山东省的各个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2 医院分布情况山东省的三甲医院主要分布在省会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等大城市,同时也有一些分布在其他地级市和县级城市。
这种分布方式旨在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医院特色和优势山东省的三甲医院在不同医疗领域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齐鲁医院在骨科、肝胆外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山东省立医院在神经外科、妇产科等方面拥有较强的专业实力。
结论: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三甲医院。
这些医院不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还在医学教育和科研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三甲医院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泛博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也为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
申请科室
申报负责人
申报日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制
填写说明
一、本院内凡申请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科室,均应如实
填报本表。
二、项目名称应填写标准化全称。
三、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四、申报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
五、属于填补科内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不需要再次进行伦
理委员会审议,但需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审批。
六、填补院内空白,是指该项新技术、新项目以前在本院和济
南中心院区均未开展。
七、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科室留存,一份由医务部医政办公
室留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新技术申请表
1.知情同意书。
2.国内外、省内、市内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材料。
3.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项目名称

一、项目名称卵巢癌起源发生机制及诊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二、申报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三、提名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四、提名意见卵巢癌起源不明,发生发展机制不清,缺乏早期诊断技术及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严重不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三家妇产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卵巢癌起源和诊治方面取得重要理论与技术进展。
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起源”学说,与高级别浆液性癌输卵管起源学说一起共同构成了“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起源”的新理论,颠覆了上皮性卵巢癌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的经典理论,开启了卵巢癌研究新篇章,相关理论写入多部国内外学术指南,并推动产生了临床实践改革。
项目组建立了规范的卵巢癌生物标本库和临床资料数据库,构建可高度模拟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动物模型,发现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分子;在此基础上,研发卵巢癌高危预警系统,创立了卵巢癌多重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 检测平台,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
项目组深入研究卵巢癌细胞耐药机制,绘制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调控相关的分子图谱;明确了自噬可诱导卵巢癌耐药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提出有效的耐药逆转分子策略;建立卵巢癌化疗反应预测系统,可有效评估患者化疗耐药状态,提出了耐药患者的临床替代化疗方案。
本项目相关理论与成果已被写入国家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华医学会《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和《自噬监测技术的应用与解读国际指南》。
共发表论文217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08篇,总影响因子373分,发表论文共计被引用2153次,在SCIE中共被引用1513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研究成果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五、项目简介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临床诊治手段,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届晚期,病死率长期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儿综合楼建设项目剖析

评价资质等级:甲级环评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401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儿综合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山东大学二0一三年七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营运期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确定根据扩建工程的排污特点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征,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见表1-1。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现状,经过筛选确定本项目主要评价因子见表1-2。
第二节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具体见表1-3。
表1-3 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噪声执行标准说明如下:(1)项目区总体上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昼间55 dB(A)、夜间45 dB(A)。
(2)拟建项目以南的文化西路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具体参考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第8.3条规定来确定4类标准适用区域。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划分如下:①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
②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
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45m±5m。
通过平面布置可知:临街建筑为地上16层(拟建)、13层(已建成的华美楼)的门诊楼,只按上述①来划分:即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文化西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
其他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见表1-4。
表1-4 污染物排放标准(1)鲁质监标发[2011]35号: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4项标准修改单的通知(鲁质监标发[2011]35号):2013年1月1日起“一级标准”的COD、氨氮、BOD5、SS、色度和动植物油排放浓度限值分别调整为50mg/L、5mg/L、10mg/L、20mg/L、30倍和3mg/L。
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项目名称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申报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四、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及完成人所在单位均进行了公示,项目完成人排序:王光彬、陈燕、张新娟、王翠艳、高飞、王姗姗、白雪、刘波、刘玉波、史宏璐。
项目完成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确认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
该项目“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应用 MEGA-PRESS 波谱技术对正常人群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活体脑组织 GABA 含量的检测,揭示了 AD 患者脑内 GABA 能系统的功能紊乱,明确了AD患者脑内GABA含量改变的阈值,并提示 GABA 能系统可作为AD潜在的治疗靶点。
同时,该项目应用神经黑色素敏感序列,早期显示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致密度黑色素的减少,用影像学方法验证了PD患者黑色素神经元细胞减少或缺失这一病理改变。
研究结果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该项目还对老年性聋、肝豆状核变性、经前焦虑性障碍和抑郁症等神经和精神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项目在神经影像学领域有重大创新,为疾病的诊疗及预防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标记,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解决国家重大卫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目发表论文 18篇, SCI 收录 158篇,影响因子 59.841。
其中2篇文章发表在神经影像学领域顶尖杂志 NeuroImage (IF=6.357),单篇最高被引用53次。
研究成果已在全国 5 所三级甲等医院应用两年以上,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
符合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和推荐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 2017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五、项目简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损害神经组织的疾病。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

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山东三甲医院数量引言概述:三甲医院是指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等各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医院。
在山东省,三甲医院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任务。
了解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及数量,有助于患者选择就医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山东省三甲医院名单1.1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的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该医院在山东省医疗界享有盛誉,患者遍布全省各地。
1.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省重点医疗机构之一,拥有一流的医疗团队和设备,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各项医疗指标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1.3 山东省立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医学院直属的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研究水平一直位于国内前列。
该医院在各类医疗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二、山东省三甲医院数量2.1 目前山东省共有三甲医院数量达到20家以上,分布在各个地市,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2 三甲医院数量的增加,为山东省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3 山东省三甲医院数量的增加,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
三、三甲医院的重要性3.1 三甲医院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任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2 三甲医院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3.3 三甲医院还承担着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为培养医学人才和推动医学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三甲医院的发展趋势4.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三甲医院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4.2 三甲医院将加强与国际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医疗水平。
4.3 三甲医院还将加强内部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就医体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一)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和1991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创立山东省心内科博士点、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教育部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
【总页数】1页(P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让乳腺癌患者更健康快乐地活着——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其峰教授 [J], 淑湘
2.挥别漏尿的尴尬——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培淑 [J], 志强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六) [J],
4.珍爱生命远离百草枯中毒——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菅向东教授 [J], 淑湘
5.让乳腺癌患者更健康快乐地活着——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其峰教授 [J], 淑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项目名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趋向迁移的实验研究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推荐单位山东大学四、项目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具有易于取材、分离、培养、扩增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
最近研究表明,MSCs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并有肿瘤趋向性,即MSCs向肿瘤组织迁移的特性。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利用BMMSCs探讨治疗肺癌的方法国内外尚无研究。
BMMSCs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其肺癌趋向性程度如何,本课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并探索其作用机制,为利用BMMSCs研究治疗肺癌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探索治疗肿瘤的新法开辟思路。
我们首先研究了BMMSCs对肺癌细胞株A549在体外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在体外,BMMSCs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
动物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相反,在BMMSCs 和肺癌细胞共同移植入裸鼠皮下后,我们发现BMMSCs 在体内促进了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BMMSCs 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是其机制之一。
另外,我们研究发现,BMMSCs具有向肺癌组织趋向迁移的特性,具有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价值,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课题首次研究了BMMSCs对肺癌的趋向性,为进一步利用BMMSCs作为重组基因载体的运输工具研究肺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题首次研究BMMSCs对肺癌细胞在体内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另外,首次在肿瘤组织中观察BMMSCs的内皮分化特点及BMMSCs对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探索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该课题成果已发表2篇SCI收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名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申报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该项目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以心房易损性大小作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价指标,比以往的评价指标更切合临床,尤其对房颤射频消融适应证的更好选择、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课题组同时对室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缝隙连接蛋白的变化,缝隙连接蛋白增强剂ZP123对于室颤的预防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系列研究结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多家单位获得应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壹等奖。
五、项目简介本课题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
提出以心房易损性大小作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价指标,比以往的评价指标更切合临床,尤其对房颤射频消融适应证的更好选择、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心房易损性是房颤自发或诱发难易程度以及心房组织维持心律失常电生理特性的指标。
课题组分别对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心房电机械延迟及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等反映心房易损性大小的指标和心脏交感神经刺激对心房易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探讨了血管紧张素1-9和小窝蛋白-1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并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及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房颤的相关性。
探讨总结了TNF-α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可能成为将来房颤治疗的新靶点。
房颤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改变,可能形成血栓或血栓前状态,对房颤的转复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本课题对非瓣膜性房颤心腔内检出血栓的治疗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前瞻性地比较了新型和传统抗凝药物的溶栓效果。
课题组对室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缝隙连接蛋白的变化,缝隙连接蛋白增强剂ZP123对于室颤的预防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心肌MMPs/TIMPs表达失衡与室颤复苏死亡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引发复苏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进一步研究了炎症因子TNF-α和MMP9在压力负荷介导的单核细胞迁移和心脏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了谷氨酸与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者作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全国房颤工作组成员,在对房颤的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房颤的转复方法进展尤其射频消融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山东省内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目前仍是全山东省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领头团队。
主要研究者同时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的访问学者,到全世界最权威的心室颤动心肺复苏研究中心之一进行博士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回国后,在全国开创性的进行了心室颤动心肺复苏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为欧洲心肺复苏协会会员。
课题组提出射频消融术两种不同的消融终点-肺静脉电位完全消失与双向传导阻滞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与经典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相比,两种非经典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射频导管消融能够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课题组在有关人员的大力协助下,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和实验研究以及数据处理,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提出了新的观点,研究结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发表论文SCI论文18篇,英文非SCI论文2篇。
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以大会、分会、小组讨论、壁报等20余次。
并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巡讲、沙龙、会下讨论、现场演示和指导针对临床医生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推广;通过成立房颤门诊、在医疗场所举办壁报宣传栏、现场宣讲房颤的危害、演示和指导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随访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推广。
该课题已达到同类项目的国际领先水平。
六、客观评价1.本课题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提供的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推荐要求。
2.提出以心房易损性大小作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价指标,比以往的评价指标更切合临床,尤其对房颤射频消融适应证的更好选择、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心房易损性是房颤自发或诱发难易程度以及心房组织维持心律失常电生理特性的指标。
课题组分别对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心房电机械延迟及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等反映心房易损性大小的指标和心脏交感神经刺激对心房易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探讨了血管紧张素1-9和小窝蛋白-1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并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及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房颤的相关性。
探讨总结了TNF-α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可能成为将来房颤治疗的新靶点。
房颤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改变,可能形成血栓或血栓前状态,对房颤的转复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本课题对非瓣膜性房颤心腔内检出血栓的治疗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前瞻性地比较了新型和传统抗凝药物的溶栓效果。
3.课题组分别对室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缝隙连接蛋白的变化,缝隙连接蛋白增强剂ZP123对于室颤的预防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心肌MMPs/TIMPs 表达失衡与室颤复苏死亡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引发复苏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进一步研究了炎症因子TNF-α和MMP9在压力负荷介导的单核细胞迁移和心脏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了谷氨酸与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课题组提出射频消融术两种不同的消融终点-肺静脉电位完全消失与双向传导阻滞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与经典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相比,两种非经典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射频导管消融能够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该课题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创新性和实用性强,研究达到同类项目的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研究七、推广应用情况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出以心房易损性大小作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价指标,比以往的评价指标更切合临床,尤其对房颤射频消融适应证的更好选择、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提出的血管紧张素1-9和小窝蛋白-1对心房重构的影响,TNF-α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及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房颤的相关性,有可能为将来房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缝隙连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室颤中的作用研究,对室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更加深入了一步。
缝隙连接增强剂ZP123能通过减轻Cx43重构,改善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电耦联,从而降低除颤能量,提高除颤成功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临床医师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方面提供了很深的启示和指导。
上述技术和理论的应用,对房颤和室颤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步,对房颤和室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裨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成果在多家单位获得应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1. Xu ZX, Zhong JQ, Rong B, Yue X, Zheng ZT, Zhu Q, Yi SL, Wang JT, Li M,Zhang Y. Effect of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on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after ablation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high dispersion of atrial refractoriness.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014 Nov;41(2):169-75.2. Xu ZX, Zhong JQ, Zhang W, Yue X, Rong B, Zhu Q, Zheng Z, Zhang Y. Atrial conduction delay predicts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atients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Ultrasound Med Biol. 2014 Jun;40(6):1133-7.3. Xu ZX, Zhong JQ, Zhang W, Yue X, Rong B, Zhu Q, Zheng Z, Zhang Y. Sympathetic stimulation affects atrial vulnerability in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J Cardiol. 2014 Jun 15;174(2):431-2.4. Yi SL, Liu XJ, Zhong JQ, Zhang Y. Role of caveolin-1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s an anti-fibrotic signaling molecule in human atrial fibroblasts. PLoS One. 2014 Jan 14;9(1):e85144.5. Lin X, Wu N, Shi Y, Wang S, Tan K, Shen Y, Dai H, Zhong J. Association betwee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1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Clin Exp Hypertens. 2015;37(1):82-7.6. Ren M, Li X, Hao L, Zhong J.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novel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Ann Med. 2015 Jun;47(4):316-24.7. Hao L, Zhong JQ, Zhang W, Rong B, Xie F, Wang JT, Yue X, Zheng ZT, Zhu Q, Zhang Y. Uninterrupted dabigatran versus warf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ardiacthrombus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J Cardiol. 2015;190:63-6.8. Wang J, Li JS, Liu HZ, Yi SL, Su GY, Zhang Y, Zhong JQ. Dynamic alterations of connexin4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during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canine. Mol Cell Biochem. 2014 Jun;391(1-2):259-66.9. Su GY, Wang J, Xu ZX, Qiao XJ, Zhong JQ, Zhang Y. Effects of rotigaptide (ZP123) on connexin43 remodeling in canine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Mol Med Rep. 2015 Oct;12(4):5746-52.10. Li JS, Zhong JQ, Zeng QX, Liu HZ, Su GY, Zhang Y. Effect of ZP123, a gap junction modifier, on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swine. Cardiology. 2011;118(3):147-52.11. Li JS, Zhong JQ, Liu HZ, Zeng QX, Meng XL, Liu DL, Su GY, Zhang Y. Imbalance between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m J Emerg Med. 2012 Sep;30(7):1202-9.12. Yi SL, Zhong JQ, Zhang J, Su GY, Li JS, Liu HZ, Zhang Y. ZP123 reduces energy required for defibrillation by preventing connexin43 remodeling during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swine.Tex Heart Inst J. 2012;39(6):784-91.13. Wang JH, Su F, Wang S, Lu XC, Zhang SH, Chen D, Chen NN, Zhong JQ. CXCR6 deficiency attenuates pressure overload-induced monocytes migration and cardiac fibrosis through downregulating TNF-α-dependent MMP9 pathway. Int JClin Exp Pathol. 2014 Sep 15;7(10):6514-23.14. Sun X, Zhong J, Wang D, Xu J, Su H, An C, Zhu H, Yan J. Increasing glutamate promotes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rats in vivo. Pharmacology. 2014;93(1-2):4-9.15. Xie F, Yi SL, Hao L, Zhang Y, Zhong JQ. Role of 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GluR1/mGluR5, in connexin43 phosphorylation and inhibition of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 H9c2 cardiomyoblast cells. Mol Cell Biochem. 2015 Feb;400(1-2):213-22.16. Guo-Ying Su, Zhenxing Xu, Jing Wang, Shao-Lei Yi, Jing-Quan Zhong, Yun Zhang.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Influences the Risk of Occurrenc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 an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Exp Clin Cardiol 2014;20(8):3906-14.17. Jian Wang, Shi-xun Wang, Jing-quan Zhong. Paroxysmal reentrant atrial tachycardia originating from the apex of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A rare case. Exp Clin Cardiol 2014;20(8):2647-2657.18. 李曼,钟敬泉,岳欣,朱清,郑兆通,荣冰,衣少雷,谢飞,张运.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不同消融终点对房颤患者预后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3):62-8.19. 刘晓军,钟敬泉,衣少雷,徐振兴,李曼,张运. 两种非经典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2013;51(4):42-46.九、主要完成人情况表1、姓名:钟敬泉排名:1/7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和参加了课题的设计、实施、论文写作、推广应用等,主要科技创新3项均为首位研究人员,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相关研究论著19篇(请参见主要科技创新旁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