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研究成为了社会舆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舆情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网络上用户的言论和情绪,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突发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例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社会事件等。
这些事件一经发生,往往会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的讨论和评论,用户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和需求。
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一步是采集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Twitter等)上用户发表的评论和留言。
同时,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新闻网站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
采集到的数据包括用户的言论内容、发布时间、发布者身份等信息。
第二步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研究者可以使用文本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言论文本的情感分析、主题建模和关键词提取等方法,可以了解用户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和情绪,并识别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和信息传播路径,进一步分析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最后,研究者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
这包括情感曲线、词云图、社交网络图等。
通过这些可视化方式,研究者可以直观地展示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舆论动态和情绪变化,有助于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
网络舆情研究在突发事件管理和舆情应对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对舆情数据的分析,政府和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社会舆论的动态,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其次,网络舆情研究可以帮助舆情分析师和公关人员了解公众的需求、关注点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进行舆情引导和管理。
此外,网络舆情研究还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关社会心理和舆情传播的新视角和研究方法。
总之,网络舆情研究为突发事件的舆情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快速、全面的方法。
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网络上的言论和情绪,可以揭示舆论动态和社会影响,为政府、组织和公众提供决策和应对的参考依据。
社会科学中的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研究
社会科学中的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网络舆情分析和预警的研究,对于理解公众意见、应对社会风险、搭建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科学的视角,探讨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的研究与应用。
首先,网络舆情分析是一项研究社会群体在网络中的言论、情绪、态度以及行为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对网络平台上公开的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分类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意见领袖、舆论热点、舆论场等重要概念。
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众对于某一事件、话题、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评价,进而辅助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决策、改善和完善自身。
其次,网络舆情预警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发现和预测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为相关部门和组织及时干预和应对提供依据。
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预警系统能够通过特定的信息指标和监测指标提前发现潜在的社会风险,为应急响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在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的研究中,社会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网络舆情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了框架。
社会科学家通过调查、问卷、实验和观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公众的意见和行为模式。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舆情的动态演化过程,探究群体心理和社会影响因素对舆情的塑造作用。
例如,社会认同、权威信誉、信息传播等因素在网络舆情中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科学研究能够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网络舆情可以引发社会动员、政策转变、舆论导向等重大变革,通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些影响。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舆情的数据量庞大且复杂,如何快速准确地提取有用的信息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网络舆情涉及到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等敏感议题,如何在保护个体权益的同时进行分析与预警也是一个伦理和法律问题。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越来越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
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是指对网络舆情的各种内容和特征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指标的集合。
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考察网络舆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的变化和趋势。
研究发现,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感分析指标、关键词监测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信息传播指标等。
情感分析指标是对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倾向进行评估的指标。
情感分析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中的文字、图片、语音等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情感倾向。
研究表明,情感分析指标体系可以用于挖掘网络舆情中的正面和负面评论,以及评估舆情中的情感变化趋势。
关键词监测指标是对网络舆情中的关键词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指标。
关键词监测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中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来了解网络舆情的重点内容和舆情事件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关键词监测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识别网络舆情中的热点话题和舆情事件,并及时对其进行跟踪和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是对网络舆情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和关系进行分析的指标。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中的用户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等,来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识别网络舆情中的关键用户和影响力节点,并对舆情传播路径进行预测和调控。
信息传播指标是对网络舆情中的信息传播行为进行评估的指标。
信息传播指标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中的信息发布、转发、评论等行为进行分析,来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估网络舆情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总之,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有效掌握舆情动态、准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电商平台中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
电商平台中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电商平台为商家与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然而,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舆情问题。
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商家声誉以及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电商平台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与预警。
本文将就电商平台中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舆情是指网络上用户对特定事件、话题或产品的评价与态度。
网络舆情以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具有实时性、匿名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网络舆情可以对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服务、商家信誉等产生积极或负面影响,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商平台中的网络舆情监测1. 监测渠道的选择: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引入舆情监测服务商,使用其提供的软件工具和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内部监测团队,利用人工和自动化技术来监测网络舆情。
2. 监测内容的范围:电商平台的网络舆情监测应包括用户评价、差评投诉、媒体报道、社交媒体讨论等多个方面。
监测内容的范围需根据平台的特点和业务需求进行确定。
3. 监测指标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商平台,可以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用户满意度、商品质量评价、商家信誉评估等。
监测指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
4. 监测工具的使用:电商平台可以利用自动化的监测工具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生成。
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和分析,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电商平台中的网络舆情预警1. 预警机制的建立:电商平台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即根据一定的指标和规则,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2. 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指标应该根据电商平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包括用户满意度下降、差评投诉增加、商家信誉恶化等。
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信息时代,形形色色的网络媒体不断涌现,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人们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多元化。
因此,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指网络媒体上的公众情绪和观点。
它是一种集体意识的表现,是公众对特定事件或话题的态度和观点的汇总。
网络舆情可以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两种,正面舆情指的是公众对某个事件或话题持积极态度,而负面舆情则是相反的,即公众对某个事件或话题持消极态度。
二、网络舆情分析方法1. 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将其中隐藏的信息提取出来。
在网络舆情分析中,文本挖掘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从大量的网络文章或评论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公众对某个话题的态度和看法。
2.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气、词语等来确定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倾向。
在网络舆情分析中,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公众对某个事件或话题的态度和情感倾向,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网络用户之间的连接、传播路径等来了解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和路径,为精准预警提供依据。
三、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情预警是指对网络舆情进行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判断,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可能引起不良影响的舆情事件。
网络舆情预警需要有较强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结合时间和空间因素综合考虑。
四、网络舆情预警的应用网络舆情预警可以应用在政府、企业、媒体等多个领域。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舆情预警提前了解公众对政策和措施的反应,及时调整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舆情预警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媒体可以通过网络舆情预警了解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反应,及时进行报道和跟进。
五、网络舆情分析和预警的挑战网络舆情分析和预警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测技术综述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测技术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分析与预测技术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研究领域。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上公众对特定事件、话题、人物或组织的态度和情绪体现出来的数据。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已经成为了舆情研究者们的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综述当前网络舆情分析与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应用场景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舆情分析技术综述1. 文本分析技术文本分析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之一。
文本分析技术主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网络上用户发布的文字信息,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情感倾向度分析、话题模型分析等方面的处理。
情感分析是指对一段文字情感色彩的判断,情感倾向度是指对一段文字情感的量化分析,话题模型分析则是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处理,提取话题及其关系,形成话题模型。
文本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娱乐、社会等多个领域,如政治选举、品牌营销、舆论引导等。
2. 社交网络分析技术社交网络分析技术是指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获取与某个事件或话题相关的社交网络数据,并通过社交网络数据网络关系分析、人物网络关系图谱分析等方式,研究社交网络中用户行为和传播规律。
社交网络分析技术应用广泛,如政治选举、品牌传播、事件传播等。
在政治选举中,社交网络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候选人和选民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掌握选民情况,帮助政治团体进行选举策略制定、竞选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工作。
3. 图像分析技术图像分析技术主要是对网络上涉及图片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用于解决图像内容的识别、图像情感分析、图像识别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交网络上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平台的兴起,图像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微信、ins等社交网络,其图片占比越来越多,如何对图片进行分析和处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舆情预测技术综述网络舆情预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历史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的舆情趋势和变化。
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和网络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研究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对于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给人们的认知和理性判断带来了困难,甚至对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些恶意制造谣言的个人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不实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2. 不良信息和有害文化泛滥在网络上,不良信息和有害文化也随处可见,如低俗色情、暴力血腥、迷信迷信、宣扬暴力行为等,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隐患,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 网络诈骗和网络安全威胁网络诈骗、网络欺诈和网络安全威胁也是当前网络环境中的严重问题,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威胁,构成了对网络文化安全的严重挑战。
1. 提高舆情和文化安全感知的能力在网络上,各种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不断泛滥,对于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成为了当务之急。
通过研究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可以提高社会各级舆情和文化管理部门的感知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保障网络舆情和文化的安全。
2. 保障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网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保障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对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并制止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的传播,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3.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网络舆情和网络文化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通过研究新时期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并阻止虚假信息、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的传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网民越来越多,网络舆情也愈加复杂。
面对这种情况,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二、网络舆情概述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由大量网民参与讨论并对某一特定事件、话题、人或物形成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变化的总和。
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及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使社会的管理更加有效。
三、网络舆情分析技术1.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用来识别特定来源的文本中,有哪些单词和短语表示消极或积极的意见。
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某一事件或话题的民意情绪,从而为政府、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主题分析主题分析是分析一段文本中的主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某一事件或话题的核心内容,从而提升对舆情事件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3.内容分类内容分类可以帮助人们对海量的文本信息进行自动分类。
例如,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可以先通过内容分类来确定网民对事件的反应是消极还是积极的,从而发现可能对事件产生威胁的信息。
四、网络舆情预警技术1.事件预测事件预测也称为趋势分析,是指通过对过去的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模型的预测方法来预测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这种技术可以为政府和民间组织提供预警,及时预防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
2.关键词提取通过对网络舆情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可以发现该事件或话题中涉及的关键人物、组织和事件等重要信息,从而为政府和媒体提供实时的信息搜索和舆情监测服务。
3.人物、组织关系分析通过对网络舆情中关键人物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中隐含的利益关系和潜在威胁。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五、网络舆情应用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政府、企业和公共机构等。
1.政府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及时了解民意,及时制定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综述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重 要性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反 映,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难以控制等特点。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 舆情往往会对事件的发展和解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 可能会加剧社会矛盾,干扰事件的正常处理,甚至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 舆情特点
1、传播速度快: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速度 极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2、互动性强: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网民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情绪化明显: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网民在网络上的表达往往带有强 烈的情绪色彩。
3、国际合作不足: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合作还 不够充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内容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 学等。本次演示旨在梳理和分析现有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现状、问题、挑战。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综 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01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 情引导的重要性
03
三、存在的问题和未 来发展趋势
02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 情引导研究现状
04 参考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对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演示将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 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网络舆情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热点话题,它在信息传播的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网络舆情的大规模传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舆情事件的失控等。
为了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综合治理网络舆情成为当务之急。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影响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广泛、传播快速、影响力大等。
首先,网络舆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传播,如微博、微信、论坛等,覆盖面广泛。
其次,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个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整个网络。
此外,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很大,可以对公共事件、企业形象、个人声誉等产生重要影响。
二、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网络舆情监测是指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和分析,以便对重要舆情事件做出准确的预测与决策。
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机构掌握社会民意,及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网络舆情监测对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形象等方面的看法,及时采取调整和改进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对个人而言,网络舆情监测可以保护个人的声誉,预警个人可能面临的公众关注与评价,并及时做出应对。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方法与措施为了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与方法。
1.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通过对舆情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快速准确地了解和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向。
2. 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的网络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高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效率和准确度。
3. 加强与舆情传播平台的合作。
与微博、微信等主要舆情传播平台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开展联合监测与预警,可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控制。
4. 建立定期发布舆情报告的机制。
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可以通过定期发布舆情报告,将关键舆情信息向公众公开,增加舆情监测与预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与舆情预警研究
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与舆情预警研究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舆情也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媒介,人们在交互中产生并传播的情感、观点、评论、反馈等信息的总称。
网络舆情建立在互联网上,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并且往往能够影响到社会稳定以及企业市场的形象等事物。
因此,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以及舆情预警研究也变得非常重要。
二、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网络舆情聚合分析是对网络上的舆情关键字进行收集,并将其聚合分析后形成可视化的结果。
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对聚合分析的结果来建立一种对当前时事及话题的态度和看法,识别并解析造成网络舆情的重要成因,为后续预测和应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指导意见。
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网络舆情的数据收集是网络舆情分析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数据的来源包括微博、博客、论坛等以用户个人名义发布的新闻或评论,以及来自媒体等传统媒介的报道。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网络爬虫、API接口等方式进行。
2.数据处理数据的处理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过滤、去重、格式化等操作,从而使其更易于分析。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监测,从而减少由于不准确数据产生的偏差。
3.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对所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算法判断其是否是正面、负面以及中性评论。
情感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4.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提取是指从一篇文章、评论或者新闻标题中提取出一些最重要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能够代表文本主旨的单词或短语。
通过关键词提取,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5.关系挖掘关系挖掘是指挖掘出舆情中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与人、人与问题、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关系挖掘,可以了解舆情的主要矛盾和分歧点。
6.可视化展示最后一步是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示网络舆情的聚合分析结果。
国内外网络舆情演化、预警和应对理论研究综述
3、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网络舆情应对是指针 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和影响,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以维护 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舆情的良性发展。应对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二是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谣 言和不良信息;三是提高媒体素养,
4、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提取能够识别出文本中最常出现的词语,帮助研究 者快速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三、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
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金融市场预测、公众健康危机预警、 社会稳定监测等。在金融领域,预警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分析公众的情绪和预期, 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在公共卫生领域,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实时监测公众对疫情 的反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在社会稳定监测中,预警指标体系可以提 前警告可能的社会动荡或群体性事件。
增强网民的理性思考能力;四是加强危机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应对机 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模拟实验等。已有成果显示, 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 稳定性。然而,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的系统 性和协同性研究不够充分,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舆情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尚不全 面等。
在国内,学者们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形成机制,探讨了网络舆论对政 治稳定的影响。有学者指出,网络舆论可以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提高政治参与度;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也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对政府形象和 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在国外,学者们则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论对国际关系和 全球治理的影响。例如,有学者指出,网络舆论可能影响国家间的信息传播和国 际形象塑造,从而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社交网络中的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研究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建立社交关系。
然而,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影响力。
网络舆情作为人们通过社交网络传播的大规模信息集合,能够对个人、机构和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社交网络中的网络舆情分析与预警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网络舆情分析是对社交网络中信息的收集、挖掘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了解和预测特定事件或话题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舆论方向。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高频使用,社交媒体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这为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而网络舆情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用户的情感倾向。
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评论和表情符号等信息,可以推断用户对特定事件或话题的情感倾向。
例如,通过分析某条微博上用户的评论,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某个产品的满意度或不满意度,从而帮助企业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产品设计。
其次,追踪关键词的热度和传播路径。
通过收集和分析社交网络上关于特定事件或话题的标签、关键词和话题等信息,可以了解其在网络中的热度和传播路径。
例如,通过追踪某个热门话题的标签,可以了解到该话题在不同地域和人群中的热度差异,从而为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再次,发现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通过对社交网络上用户的言论和互动行为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例如,当某个品牌的口碑遭受到大规模的负面评论时,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可以迅速察觉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危机公关。
最后,预测舆情的走向和变化。
通过对社交网络上用户的言论和行为的分析,可以预测舆情的走向和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某个热门新闻事件的关键词和情感倾向,可以预测该事件的舆论发展趋势,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舆情预警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的大数据,提前发现潜在的网络舆情事件,并及时预警,以便相关部门或个人做出应对。
网络舆情监测与事件预警研究
网络舆情监测与事件预警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却常常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舆情事件,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和管控网络上的舆情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事件预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网络舆情监测的意义网络舆情监测指的是对网络上的言论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民意倾向和事件走向,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
网络舆情监测的意义在于:1. 及时掌握社会动态。
通过对网络言论的监测,可以实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和民意走向,为政府决策和媒体报道提供参考。
2. 有效预警舆情事件。
通过对网络言论的分析和比对,可以预判出哪些话题可能演变成具有影响力的舆情事件,及早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
3. 防止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通过对网络言论的监测和辟谣,可以遏制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减少社会矛盾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有:1. 数据采集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技术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需要处理大量的自然语言文本,而这些文本通常包含大量的噪音和情感色彩,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清洗、分析和提取。
这包括分词、词性标注、情感分析、主题建模等。
3. 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需要存储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快速、高效的检索和查询。
这需要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处理。
4. 可视化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增加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三、网络舆情监测实践网络舆情监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媒体、企业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实例:1.政府应用:政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民生热点,发现社会矛盾,制定和调整政策,控制舆情事件的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关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方式。
因此,对网络媒体中的舆情进行监测和预警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讨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与重要性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关于某个事件或议题的公众意见、情绪和态度。
网络舆情的形成是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社交媒体的流行。
网络舆情对于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了解网络舆情以便进行品牌管理,政府需要了解网络舆情以便调整政策,社会公众需要了解网络舆情以便了解当前的热点事件和社会公众对事情的看法。
因此,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及时识别、分析和评估网络舆情的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可以通过网络语义分析、情感分析和主题分析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能够为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舆情信息分析和预警服务。
当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数据采集;二、数据处理;三、情感分析;四、主题分析。
其中,数据采集是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一步。
其次,数据处理是将大量的数据进行筛选过滤,以保留具有分析价值的数据。
再次,通过情感分析可以对网络舆情中的情绪状况进行分析,以帮助识别舆情的发展方向。
最后,通过主题分析,可以对舆情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各类舆情事件。
三、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是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并从中发现潜在的舆情危机,并提供及时的预警服务。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舆情事件的偏好度和情感分析。
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
在 网络舆 情 预警 的政 府应 对 策 略
研 究 方 面 , 主要 从 网络 舆 情 的 生 成 、 内 涵 和 发 展 特 点 这 3个 维 度 , 采 用 比较 分
参考 文献
[ 1 ] S a v i g n y , He a t h e r .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 P o l i t — i c a l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n t e r n e t [ J ] .
制( 陶建杰 , 彭知辉 ) 。此外 , 一些学 者就
公 共 危 机 事 件 网络 舆 情 的 发 展 阶 段 进
【 4 】 李子德 . 论 和 谐 社 会 视 野 中 不 良 网络
3 . 对现有研究的讨论 总体 来 看 ,国外 研 究多 偏重 于 网 络 传 播 中 的个 体 行 为及 特 征 研究 , 或 集 中于对 某 一 事 件 的舆 论 影 响上 , 尚
位( 徐 晓 日) 。因此 , 对 不 良网络舆 情预 警是 十分重要 的 , 它不 仅关系到社 会公 平公正 和民主政治 的建设 , 而且也 关系 到 社会 的和谐 与稳 定 , 为此 , 应 从舆 情
监测 预警机制 、引导网络舆论 主导权 、 网 络 舆 情 应 对 预 案 和 网 络 舆 情 监 测 工
系 ,为 网络舆情 的预警 等级 的判定 奠
定 了很 好 的理论 基 础 ,但 仍存 在着 难 以量化 、实 际操 作性 不 强 的缺点 。 同
科学版 , 2 0 0 8 ( 3 ) .
的 系统性 研究 ,其 研究 内容 与我 国网
络 舆 情 的 特 点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性 。我 国针 对 网 络 舆 情 及 网络 舆 情 预 警 机 制
社会网络中舆情预警技术研究
社会网络中舆情预警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场所,更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舆论场。
在这个舆论场中,舆情的引导和掌控对于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稳定和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舆情预警技术愈发成为研究的焦点和实践的需要。
一、社交网络中的舆情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具有即时、广泛、自由等特点。
而舆情则是一种集体心理状态,是各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心理反应。
在社交网络中,舆情往往由大量社会群体的个体、组织和媒体所推动。
而个体的情绪、认知、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会影响其对事件的不同理解和评价,从而导致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度。
社交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往往是动态的、连续性的,其监测和分析需要一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社交网络中的舆情往往受到虚假信息、恶意渲染、谣言等因素的干扰,预测舆情的未来趋势和变化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难度性。
二、舆情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舆情预警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如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
其中,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预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社交网络中的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分类、归纳和建模,以便后续的分析和预测。
2、情感分析和语义分析: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发表的文本进行情感和语义分析,提取主题、情感、观点、焦点等信息,以便判断舆情的趋势和态势。
3、社交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分析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识别社交网络的核心节点和关键用户,预测舆情的传播规律和影响规律。
4、预测模型构建和优化: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合适的预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训练模型,并不断优化和更新模型的预测能力。
三、舆情预警技术的应用案例舆情预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政府、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等。
下面以政府部门为例,介绍舆情预警技术的应用案例。
舆情综述例文
舆情综述例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迅速,舆情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舆情综述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舆情事件的来龙去脉,挖掘背后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今后的舆情应对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将以一起具体的舆情事件为例,进行舆情综述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舆情事件涉及某地的一起公共安全事件。
通过对舆情走势、涉事主体、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将揭示舆情发展的脉络,并探讨应对策略和启示。
二、舆情概况1.舆情事件概述事件发生在本市某区,涉及公共安全领域。
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2.舆情走势与关键节点从舆情走势来看,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形成第一个舆情高峰。
随后,涉事主体发布声明,回应公众关切,舆情出现短暂回落。
但随着媒体对事件深入报道和公众对涉事主体处理措施的质疑,舆情再次攀升,形成第二个高峰。
3.涉事主体与核心议题涉事主体包括事件发生地的政府部门、公共安全部门和事发单位。
核心议题主要包括事件原因、涉事主体的责任、处置措施等方面。
三、舆情分析1.舆情传播渠道与路径从传播渠道来看,本次舆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论坛等途径传播。
其中,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舆情传播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
2.舆情主体态度与立场舆情主体主要包括公众、媒体和涉事单位。
从态度上看,公众对事件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和质疑,媒体则在报道中呈现中立偏质疑的立场,涉事单位则在声明中强调自身责任。
3.舆情观点与舆论倾向舆论倾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质疑涉事主体的处理措施和回应;二是关注事件背后的制度原因;三是呼吁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的监管和管理。
4.舆情影响与后果本次舆情事件对涉事主体和政府部门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安全领域的关注和讨论。
四、舆情应对与启示1.涉事主体的应对措施涉事主体在事件发生后,发布了声明,承认存在问题,并表示将严肃处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近年来,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在社会管理、企业决策和公众参与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兴起,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正变得越来越精准和高效。
本文将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为话题,探讨其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背景与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对于特定事件、人物、问题等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网络舆情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广度和深度: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捕捉到更多、更准确的舆情信息。
不仅可以获取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还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问题和趋势。
2.实时性: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及时获取并分析网络数据,可以更快地捕捉到热点事件和民意表达,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和决策。
3.客观性:大数据分析所基于的是海量的数据,而非有限的样本,因此更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
相比传统的调查问卷和采访方式,大数据分析更能反映公众多样化的声音和观点。
二、应用与案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1.政府舆情管控: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了解公众对政策的反应和态度,从而调整政策,改进政府工作。
例如,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公众对某项政策的负面评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反应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
2.企业危机预警: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洞察公众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品牌的评价与态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风险,以做出相应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例如,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企业可以发现用户对某产品的投诉和负面评价,从而及时调整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企业声誉和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网络舆情,是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互联网平台上人们对某一事件或议题的评论、态度、表达等,它不仅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认知,还可以引发社会群体的情绪波动甚至带来其他一系列影响。
因此,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揭示潜在的事件、趋势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提供可操作的预警策略。
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也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之一。
第二章: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监测和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监测。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上的文本、语音、图像等内容进行采集、标注、分类等操作,提取出有关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而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事件的热度等情况。
而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监测则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上的文本进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主题分析等操作,提取出网络舆情中隐含的积极或消极情感,挖掘出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对事件进行预警分析。
第三章: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法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预警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警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事件走势。
机器学习模型则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建立出舆情预警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警模型,则是基于深度学习框架,通过大量的海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从而提高模型对舆情的预测准确性。
第四章: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应用案例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政治领域的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群众关注的话题和事件趋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商业领域的网络舆情分析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改进产品设计等,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une 2013
■
杨菁赵岩
摘要:
文章收集、整理了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的不足及展望,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关键词: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危机管理
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
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新兴的学科,随着网民数量的大量增加,该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近几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方面的研究。
本文收集、整理了该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方面的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1.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的预警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针对互联网对舆情的影响或网络舆情展开。
Savigny和Heather认为,当代社会舆论总体上由大众媒体促成,并通过沟通系统创造出来。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沟通工具,与传统的媒介相比对公众舆论
有重要作用。
Christen等通过实验比较了地方、国家和互联网新闻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Kobayashi和Tetsur通过调查互联网的应用对日本舆论的影响,认为互联网是公众获取和理解政府政策的有效工具。
除此之外,各国政府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言论、信息及一些商业行为进行管理规范,如美国在9.11后发布的《爱国者法案》和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
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虽然与网络舆情有关,但并没有专门以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作为研究对象,仅仅从管理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
还有一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则主要偏重于危机事件的应对及决策,大多从群体决策理论框架和批判理论角度出发。
从20世纪初开始,学者们就将群体思维用于解决群体讨论、群体决策、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等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虚拟社群,其讨论方式、决策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很像一个
小群体,所以出现了许多以群体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行为的论文。
另一些学者的研究以批评理论为工具,探讨网络传播群体中成员的社会背景及性别角色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其关注的重点多是不平等和压迫现象。
还有一些文献集中于公众舆情对一任政府及政府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政策评论及影响上,如:对伊拉克和海湾战争的民意研究、对克林顿政府的民意研究等。
2.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和完善的转型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也迫在眉睫,受到各学者的广泛关注。
理论体系方面,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如信息的过度控制导致舆情泛滥;应急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响应速度慢;舆情监测分析手段落后;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引导缺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内蒙古经济、资源、环境发展中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MS1008。
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内蒙古经济、资源、环境非均衡发展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JSZ12047。
作者简介:杨菁,内蒙古工业大学,讲师,博士。
赵岩,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战略研究
12
位(徐晓日)。
因此,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应从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引导网络舆论主导权、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和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性4个维度来治理(李子德)。
在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应急机制时,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应通过监测、预警、应对3个环节,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进行监测、预警与控制(陶建杰,彭知辉)。
此外,一些学者就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
雷跃捷和辛欣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焦点事态出现阶段、个人意见在网络上传播与汇集阶段、各种意见在网络上交锋融合阶段、获得权威性及影响阶段。
曹劲松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分为散播、集聚、热议、流行4个阶段。
在具体指标体系建立方面,吴绍忠对网络舆情预警等级进行了设定,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按轻重划分为4个等级,同时从舆情、舆情的传播、舆情的受众3个维度设计了预警指标体系。
曾润喜、徐晓林认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主要由监测子系统、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预控子系统等5个子系统构成;在建立网络舆情分级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警源、警兆、警情3类指标体系。
张一文提出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高涨的3方面原因:舆情产生的导火索、舆情产生载体、舆情产生主体,据此从3方面构建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戴媛对社会层面的舆情主题进行细化分类,从传播扩散、民众关注、内容敏感性、态度倾向性4个维度建立体系。
谈国新运用I-space结构将指标分为采邑区、宗族区、官僚区、市场区,从舆情发布者、要素、受众、传播、区域和谐度维度设定指标。
在网络舆情预警的政府应对策略
研究方面,主要从网络舆情的生成、内
涵和发展特点这3个维度,采用比较分
析法(罗松华、马荔)等定性研究方法,
总结了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内涵,认为网
络舆情具有广泛性、匿名性、突发性、倾
向于问题揭露与现实批判、易出现群体
极化倾向、形成更大群体压力(徐晓
日);并开展舆情渠道分析(博客场、论
坛场、新闻组或新闻跟帖、聊天场、电子
邮件场),提出运用博弈论原理对舆情
进行引导(聂德民)。
3.对现有研究的讨论
总体来看,国外研究多偏重于网
络传播中的个体行为及特征研究,或
集中于对某一事件的舆论影响上,尚
未形成对网络舆情的理论及预警机制
的系统性研究,其研究内容与我国网
络舆情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
国针对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
着具体量化的实际操作性不强的问
题,主要存在的不足有:①虽然已有许
多学者从不同维度设计了公共危机事
件网络舆情危机水平评测的指标体
系,为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的判定奠
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仍存在着难
以量化、实际操作性不强的缺点。
同
时,在实际应用方面,目前国内最新研
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预警指标
及指标应用上,但这方面研究的有效
性尚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因此,
网络舆情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
的研究将有待提高。
②面向公共危机
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政府应对策略研
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应对策略
大多与实际案例结合不够紧密,没有
建立在网络舆情发展的生命周期特征
的基础上,导致应对策略实际应用效
果不明显。
因此,提高应对策略的可行
性将成为这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Savigny,Heather.PublicOpinion,Polit-
icalCommunicationandtheInternet[J].
Politics,2002(1).
[2]LaiLinda.GroupsFormationandOper-
ationsintheWeb2.0Environmentand
SocialNetworks[J].GroupDecisionand
Negotiation,2008(17).
[3]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
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
[4]李子德.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
舆情的预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4).
[5]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J].党政论坛,2007(9).
[6]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7]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8]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
与写作,2010(5).
[9]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
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3).
[10]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
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
(11).
[11]张一文.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
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
(11).
[12]戴媛.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
系的构建研究[J].专题研究,2010(4).
[13]谈国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
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5).
[14]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
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15]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
海:上海大学,2009.
(编辑胡峰)
战略研究
13
June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