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X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精准失灵”与应对策略——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云南作文之云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云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一词在大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
扶贫的重点已经逐渐落实到各地的贫困县及贫困村。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这些都强调了“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实施的重要性。
云南省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屏边县位于云南红河州的南部,属国家扶贫重点县,属全国14个特殊困难地区石漠化片区县,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屏边县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选取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情况及绩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精准扶贫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云南;民族;精准扶贫;研究一、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政策分析目前,精准扶贫政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概念,一般的定义为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的内涵应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扶贫政策的“精”和“准”。
精准扶贫中的“精”就是要作到扶贫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及充分利用。
不但要达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并且能够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扶贫政策不是解一时之贫困,而是让贫困地区彻彻底底的摆脱贫困,达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标准。
而真正做到“精”则需要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掌握贫困的原因,从根源着手切实解决每个贫困户的贫困问题。
而政府则是在管理上和决策上作到“精”,对每个贫困户作到最有效的帮扶。
精准扶贫中的“准”就是要是扶贫资源真正分配到每个贫困户,做到精确识别,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不但要成分了解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而且要做到每个措施作用的精确发挥。
史密斯模型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研究
收入·消费史密斯模型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研究易航宇,孟凡坤(南昌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重要决策,其中政策执行是关系决策落实效果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准扶贫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史密斯模型作为解释和分析政策执行的科学框架,可以为扶贫政策执行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该研究从史密斯模型的视角出发,总结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执行的措施。
[关键词]史密斯模型;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B贫困是困扰各国社会发展的难题,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五年以来减少贫困人口几千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为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以往的精准扶贫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的解释,或者从扶贫的对策方面进行分析,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
本文依据史密斯模型,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视角,研究精准扶贫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以及探讨完善的对策。
1 史密斯模型概述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政策执行领域,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执行理论观点,其中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了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相互作用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进一步解释和研究政策执行过程,尤其是影响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框架。
在《政策执行过程》一书中,史密斯提出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四大要素,包括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与政策环境等。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在中国大力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实际落实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资金分配不均:扶贫资金分配不均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虽然人口数量庞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扶贫资金无法充分到位,导致扶贫效果不佳。
2. 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找准扶贫对象,但实际落实中,存在一些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扶贫政策无法精准发力。
3. 扶贫产业发展不稳定:一些贫困地区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自然灾害等原因,产业发展不够稳定,无法持续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 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不符:因为地区、民情等原因,有些地方的扶贫政策无法贴合当地实际情况,导致实施效果不佳。
二、解决办法1. 加强资金分配监督: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的监督,确保扶贫资金按照需要分配到位。
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考核制度,对扶贫工作开展全方位监督。
2. 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贫困户排查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政策真正精准到位。
3. 多元化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降低风险,提高产业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4. 地方政策与实际结合: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确保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增加扶贫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以上就是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一些探讨。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政策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为虚拟内容,仅供参考】。
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将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在精准扶贫政策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帮扶措施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出现了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加强数据采集、整理和核对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确保政策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问题二:资金使用不到位、效率低下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资金使用不到位、效率低下的情况。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财政资源,也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应对策略: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审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扶贫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估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问题三:产业扶贫缺乏长效机制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长效机制,导致扶贫项目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产业发展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合适的产业扶贫项目。
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扶持,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扶贫效果的提升。
问题四: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但有时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一些受益对象不了解政策,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精准扶贫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贫困人口数据不准确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是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由于一些地区基层能力不足、统计方法不当等原因,贫困人口数据有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准确性,导致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降低。
解决办法一:加强贫困人口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数据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贫困人口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二: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大量的扶贫资金支持,而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有的地方存在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挪用或滥用资金等问题,导致扶贫资金难以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解决办法二: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和管理。
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制度,明确责任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和跟踪,对于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行为,必须严肃追责,保证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
问题三:扶贫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精准扶贫政策的目标是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而一些扶贫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只能暂时解决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困难,无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解决办法三:注重发展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
在实施扶贫项目的要注重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并逐步实现自主发展。
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他们有能力脱贫致富。
问题四:扶贫政策落实中缺乏精准度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时缺乏精准度,导致扶贫政策无法真正惠及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兼析云南省精准扶贫调查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2,Jan.2017摘要:精准扶贫是目前中国减贫的新战略。
但在此过程中,存在着扶持对象不精准、扶持措施和扶贫资金的针对性不强、精准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精准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既需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又需要通过合适的路径和创新机制来达到减贫脱贫的目的。
关键词:精准扶贫;反贫困;对策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云南省农村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编号:JD2015YB14。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兼析云南省精准扶贫调查范建伟1,王云龙2(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42、云南省扶贫办,云南昆明650051)一、引言7000万贫困人口、14个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每个月减贫人数100万才能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如何摆脱贫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最突出的难题。
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强大力量(世界银行,2000),但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滴涓效应”减弱,加上以地区为主导的扶贫开发存在无法瞄准“谁是穷人”、“穷人在哪”、“如何帮扶”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扶贫退出机制和扶贫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的减贫拉开了精准扶贫的序幕。
精准扶贫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采取针对性更强的帮扶措施,做到“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现“精准脱贫”。
目前,关于精准扶贫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多。
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认为精准扶贫主要强调措施的精准(汪三贵,2015;AmartyaSen,1981),重点阐述了精准扶贫是为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须采取的措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汪三贵,2015)。
二类则认为精准扶贫主要强调扶贫对象的“瞄准”。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实施
精准扶贫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两个
方面进行讨论。
一、问题
1. 数据不准确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广阔、信息不畅、贫困人群变动频繁等原因,导致贫困数据不准确。
这就会造成扶贫对象的识别不够准确,无法真正帮助到最需要帮助
的人群。
2. 扶贫措施过于单一
在一些地方,扶贫措施过于单一,只侧重于提供物质帮助,忽略了贫困地区需要的全
方位帮助,比如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持。
3. 地方政府层级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由于地方政府层级的扶贫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扶贫政策无法有效推进,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二、解决办法
1. 加强数据收集和核实工作
为了解决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加强对贫困数据的收集和核实工作。
可以通过大数
据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贫困地区的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
2. 多元化扶贫措施
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扶贫措施,不仅仅侧重于提供物质帮助,还要关注教育、就业和医
疗等方面的帮助,使扶贫工作更加全面和长久。
3. 健全和严格扶贫责任制
建立健全的扶贫责任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扶贫责任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地方政府层
级扶贫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贫困人口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问题(一)识别精准度不够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操作困难等因素,导致识别的精准度不够。
一些贫困地区存在“假贫困”、“漏扶贫”的问题,导致扶贫资源浪费和帮扶效果不佳。
(二)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在实施帮扶措施时,存在着一刀切、形式主义等问题,一些帮扶措施并未真正让受助对象受益。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帮扶资源可能被滥用或浪费。
(三)可持续性不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坚持和投入。
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如何保证帮扶措施的持续性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一)数据完善与透明建立完善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库,采用科学、客观和多方面的指标来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提高识别的精准度。
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和公开,并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二)分类施策与个性化帮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措施的精准度。
加强对扶贫措施的质量监督,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帮扶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三)长效机制与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的长效帮扶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长期投入,确保帮扶措施的持续性。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扶贫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史密斯模型框架下优化Y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政策执行研究》
《史密斯模型框架下优化Y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政策执行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史密斯模型框架对Y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全面分析,旨在为Y 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实现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
一、引言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之一。
Y县作为贫困地区,其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国脱贫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基于史密斯模型框架,对Y县脱贫攻坚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提升。
二、史密斯模型框架概述史密斯模型是一个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框架,包括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和环境四个要素。
本文将运用该模型,从这四个方面对Y县脱贫攻坚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分析。
三、Y县脱贫攻坚政策执行现状分析1. 理想化的政策分析:Y县脱贫攻坚政策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政策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执行机构分析:Y县成立了专门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的执行和监督。
然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人员配置不足、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3. 目标群体分析:Y县的贫困人口是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部分贫困人口对政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较低。
4. 环境因素分析:Y县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政策执行产生一定影响。
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分配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Y县脱贫攻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挑战1. 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贫困人口对政策了解不足。
2. 执行机构人员配置不足,执行力不够,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
3. 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4. 外部环境变化快,如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等,对政策的持续性和适应性提出挑战。
五、优化Y县脱贫攻坚政策执行的策略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的偏差及应对措施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的偏差及应对措施作者:张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4期摘要: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作为首要任务,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也成为反贫困的主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基于对精准扶贫的定义,并通过研究基层政府相关扶贫工作,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收集数据,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访谈资料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手段,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系统地呈现出整个政策的执行状况。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策略1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现状精准扶贫作为当前中共领导人提出的重要的扶贫理念,经过一系列政策过程,成为新时期扶贫重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与传统扶贫相比,精准扶贫进一步将扶贫目标细化“到户到人”。
整体来看,其主要内容也集中体现于三个方面:即“精准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
当前,国内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六个精准”上,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成为2020年之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指引。
1.1扶持对象要精准实施精准扶贫,对贫困家庭和人口的精准识别是该政策有效推行的前提和要求。
这也即是说,建立科学化、动态化的“贫困识别”机制,“确定扶贫对象”才能实现“谁贫困就扶持谁”的目标。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以往实施的粗放型扶贫模式呈现出“贫困底数不清”、“项目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对贫困群体扶持的“精准度”是当前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与以往程序比较繁琐、操作起来相对较差的农村“低保制度”不同的是,精准识别更重视“到村到户”的贫困现状调查和对贫困人群的建档立卡工作,以确保对扶贫对象实行更精准的识别和管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实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精准的识别和精准的帮扶,将贫困人口一户一户精确到达,实现真正的脱贫。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对策需要采取。
问题一:数据不准确和不完备在扶贫工作中,首先需要从庞大的数据中准确地识别出贫困人口。
由于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完备等原因,导致扶贫对象的选择不够精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数据采集和更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引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3.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了解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确保扶贫对象的准确性。
问题二: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扶贫资金,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2. 完善扶贫项目的评估和监控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
3. 加强扶贫资金的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公信力。
问题三:帮扶方式和手段不够精准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相应的帮扶方式和手段。
由于封闭式的扶贫模式和单一的扶贫手段,导致帮扶效果不够显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个性化的扶贫计划,根据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
2. 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扶贫思路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
3. 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帮扶资源和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帮扶服务。
问题四: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精准扶贫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脱贫后的支持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脱贫人口再度陷入贫困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对脱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云南省姚安县左门乡精准扶贫政策有效执行研究——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视角
文山学院学报Vol. 33 No. 6Dec. 202041第 33 卷第 6 期2020 年 12 月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19 - 11 - 27作者简介:秦丽芳,女,广西灵川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策执行研究;陈艳,女(彝族),云南楚雄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贫困治理研究。
云南省姚安县左门乡精准扶贫政策有效执行研究——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视角秦丽芳,陈 艳(云南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精准扶贫政策服务于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而将扶贫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成效的唯一路径,则是政策的有效执行。
文章以米特—霍恩系统模型为科学框架对云南省姚安县左门乡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价值诉求、政策资源、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执行机构的特性、系统环境和执行人员的偏好六大变量及其互动状态严重影响着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比其他政策执行模型,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更具解释力,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系统的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政策执行;米特—霍恩系统模型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20)06 - 0041 - 06A Study o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in Zuomen Town, Yun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ert-VanHorn Policy Implementation System ModelQIN Lifang, CHEN Yan(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stratio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650000, China)Abstract: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serve the overall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2020, and the only way to turn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goals into practical results i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Based on the Metert-Van Horn system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Zuomen Tow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ix variables-policy value demands, policy resources, inter-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ac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ecuting agencies, policy execution environment and preference of executiv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status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olicy implementation models,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system model is more explanatory and can provide us with a more systematic log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framework.Key words: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policy implementation; Metert-Van Horn policy implementation system model1问题的提出在我国长期的扶贫道路上,一直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扶贫对象是否精准;二是扶贫政策是否“对味”。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问题与对策扶贫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精准扶贫政策作为一种创新和改革的尝试,旨在实现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全面化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
一、目标定位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一个问题在于目标定位。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着贫困人口层级复杂、分布广泛的挑战。
由于贫困状况和贫困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政策在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政策执行难度增加。
对策:首先,应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细化贫困人口的分类标准,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其次,应加大对贫困原因的研究力度,通过科学评估来明确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资金分配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二个问题在于资金分配。
当前,我国扶贫资金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些地区得到的扶贫资金多、速度快,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地区差异较大,难以实现扶贫目标的均衡发展。
对策:首先,应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确保每个贫困地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扶贫资源。
其次,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真正用于贫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避免浪费和滥用。
三、政策落地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三个问题在于政策落地。
当前,我国扶贫政策的执行程度不够高,政策措施难以真正得到贫困人口的实际受益。
这主要是因为扶贫政策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与合作,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对策:首先,应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扶贫政策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应建立健全扶贫政策的落地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进展的监测和评估。
四、就业机会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第四个问题在于就业机会的缺乏。
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等因素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及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及对策建议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条件。
然而,仅仅依靠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执行并不足以确保其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研究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一、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研究1. 制度设计与刚性执法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设计,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扶贫工作的特殊性,政府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扶贫政策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确保政策执行的效果。
2. 激励机制与过程监管为了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政府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扶贫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工作效能。
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对扶贫过程的监管,确保政策的真正实施。
3. 数据共享与科技应用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过程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支持,政府应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以减少信息和数据重复收集的问题。
此外,科技应用也能够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扶贫对象进行智能识别和筛选。
二、精准扶贫政策对策建议1. 整合资源与资金分配精准扶贫政策要求政府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确保扶贫政策的落地。
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不仅仅局限于扶贫领域,还需兼顾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综合提升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2. 联合行动与社会参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群体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形成精准扶贫的联合行动,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3. 健全评估与反馈机制为了及时了解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政府还需听取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扶贫政策。
4. 教育与技能培训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不仅仅关注贫困地区的物质帮扶,还应注重教育与技能培训。
云南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多维约束、机制创新及对策建议
政 策执行所 面
临的
社会经 济等 诸 多 客观 因
素的
状况
2
【]
。
来 20 1 4 以
党 中 央 出 台 了 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 战略
,
,
使我 国 反贫 困 事 业 推进到 新 的 境界 ,
也是我 国 反贫 困 事业 进入新 时 代 的 新 举 措。
云 南省 委书记陈 豪指 出 :
云 南 能 否 夺取脱 贫攻 坚 的 全 面 胜 利 ,
20
(
个 孟连县 个 澜沧县 个 西盟县 ) 、
( 15
)、
( 1 09
)、
( 5
个 临沧市 个 要集 分布 个 ) ;
1 70
主
,
中
由 S翔区 ( 2 1 I
) 、
凤庆县 个 永德 个 镇康县 个 ( 23
)、
县 ( 27
)、
( 22
) 、
沧源县 个 耿马 县 个 江县 个 ( 50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 在 深 度 贫 困 县 脱 贫 攻 坚座 谈 会上 的 讲话 》 中 指 出 了 深 度 贫 困 县 脱 贫 的 艰 巨 性 以 及 攻 克 深 度 贫 困
的 重 要性 与 紧 迫 性 。 精 准 扶 贫方 略 的 推进 不 仅在 于 制 度设 计 者 的 决 心 和 能 力 , 还 取 决 于 扶 贫形 式 和 减 贫
? 决 策 咨询
云南深 度贫 困 地 区 精准 扶贫 和精 准脱贫 : 多维 约 束 、 机制 创 新及对策建议
陈 辞
农 言 年 来 【 引
5
】
,
云南省
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不准确、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扶贫工作中存在腐败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应对策略。
数据不准确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核实环节,建立健全良好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实地考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另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政策落地的知晓率和执行力度。
加强政策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可以加强政策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推动政策的全面贯彻。
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建立明确的资金使用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效益。
可以加强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带动效应,降低贫困地区的贫困率。
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扶贫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
可以加强扶贫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
可以加强扶贫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便利的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
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贫困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精准扶贫。
但是,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一)政策制定不够科学精准扶贫政策制定需要科学数据作为基础,而且数据还要时刻保持更新,但现实中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些条件。
很多贫困地区的数据收集非常困难,并且信息反馈也不及时。
有些政策指导文件甚至还存在矛盾与不合理之处,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二)帮扶力度不够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制定了可行的扶贫计划,但实际帮扶力度不够大,很多扶贫政策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有效到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手中。
更严重的是,一些官员的投资热情和责任心不足,在政策执行中,官员们未必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劳力,从而影响政策的真正实施。
(三)扶贫投入不到位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投入非常重要,而政府不能保证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很多资金还需要经过复杂的手续,从而导致扶贫决策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难以落到实处。
(四)扶贫模式生硬中国的精准扶贫设计理念是基于从需求出发的、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行动。
但是,现在的扶贫模式过于一成不变,强调标准化和难以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需求。
政策制定者和扶贫工作者也缺乏实际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难以找出更为有效的扶贫模式。
二、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科学化制定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对所发布政策的科学性,确保强化政策科学基础,完善数据收集与评估手段。
政策制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和修订,并适时发布指导文件,避免出现矛盾与不合理之处。
(二)提高帮扶力度政府需要加强对扶贫项目的投资,并提高帮扶力度。
特别是对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反馈,政府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扶贫计划。
政府部门还需要深入到各地开展实地调查,解决实际问题,重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反思
第41卷第1期Vol.41No.1昭通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19年2月Feb.2019•乌蒙论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反思马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实施以来,已推动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云南省是集边疆性、民族性、贫困性和山区性'‘四位一体”的典型贫困省份,是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边疆多民族省份,云南省在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通过研究云南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实施的困境,结合调研情况,对优化云南省“精准扶贫”战略提出新的思考#关键词:云南省;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反思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408(2019)01-0030-05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1*5。
当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云南省虽然受自然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制约,贫困状况尤其突出,但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扎实推进及各方资源的驱动下,“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省各族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幸福道路&一、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初步成效云南省是集边疆性、民族性、贫困性和山区性“四位一体”的典型贫困省份,,山区面积94%,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97个民族乡,少数民族141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6%&2015年,全省总人口4741.8万人,贫困人口471万,129个县、市(区),有88个贫困县,居全国首位;贫困发生率达12.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其中3个州(市)贫困发生率高于20%、最高为怒江州达33.1%;9个县贫困发生率高于30%、最高为福贡县达41.96%&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7070元,仅为全省平均可支配收人水平的85.8%、全国平均水平的61.9%⑵。
突破扶贫政策的执行瓶颈
突破扶贫政策的执行瓶颈
黄希宇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8(0)2
【摘要】当前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为此我国出台了诸多精准扶贫政策,这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却存在执行的局限,导致扶贫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国要想真正取得精准扶贫效果,必须关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问题.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黄希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瓶颈及破解方法研究
2.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瓶颈及破解方法研究
3.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4.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5.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 动 保 障 世 界59管理观察云南省X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精准失灵”与应对策略—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王 寅 王小语 周浩男(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摘 要】通过对云南省X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着“精准失灵”的困境,其产生原因可以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有必要加强准入制度的检查,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性组织,完善基层考核机制等,做到真扶贫与扶真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史密斯模型;政策执行一、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及“精准扶贫”的定义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仍将消除贫困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而回顾我国多年来的农村扶贫工作历程,上亿群众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载入史册。
但是,随着我国进入社会结构转型新阶段,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吸取之前的农村扶贫经验,中国政府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政策,旨在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扶贫政策演变在对“精准扶贫”进行详细阐述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扶贫政策进行大致梳理,从而把握我国先前农村扶贫工作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精神。
基于105份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本文将我国改革的农村扶贫工作分为以下阶段:1.救济型扶贫阶段(1978-1985)。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地区有上亿农民面临着严峻的温饱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土地、市场、就业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改革,赋予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效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
“体制改革”、“农业生产”与“活跃”正是该阶段农村扶贫政策的关键词。
除了体制改革,1980年,中央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2年,国务院启动“三西”地区扶贫工程,为中国特色扶贫拉开帷幕。
该阶段的扶贫手段多以区域性的经济救济为主,体现在“自治区”、“资金”等。
但是,该阶段的救济手段单一而分散,只能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短期的生活困难问题,无法帮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
2.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随着中国体制改革进一步展开,区域性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该阶段国家对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1986年,中央政府首次确定贫困县的标准,全国共有331个贫困县享受着国家的诸多优惠政策。
此外,国家建立起专门扶贫工作机构以集中开展相关工作。
该阶段农村扶贫工作的瞄准点由集中贫困地区进一步缩小到贫困县,扶贫工作的机构设置不断完善。
“贫困县”、“扶贫机构”均是该阶段的政策关键词。
同时,该时期扶贫工作领域的推进理念更加强调扶贫效率与成效,扶贫工作的结果评估也释放出极强的市场信号,如“经济效益”、“脱贫致富”等。
3.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中国政府于1994年颁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自此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扶贫工作难度巨大。
中央以调整之后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扶持重点,将专项资金集中投放在这些贫困县中,同时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
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从根本上调整了之前的农村扶贫工作,强调发展贫困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与卫生的重要性。
这四个词正是该阶段扶贫政策的关键词,先前的开发式扶贫也在该阶段实现制度化。
4.区域联动阶段(2001-2010)。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之后,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分布逐步从区域分布转为点状分布,原有的县级瞄准机制不再适用于新环境下的贫困问题。
因此,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将农村扶贫开发重点由“贫困县”转为“贫困村”。
“贫困村”正是该阶段农村扶贫政策的关键词。
2005年,中央举行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作医疗”、“农业部”、“义务教育”、“产业化”“综合治理”等政策关键词都表明该阶段的农村扶贫工作不再单纯地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而是更加注重乡村的全面发展。
5.精准扶贫阶段(2011-至今)。
尽管前几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农村反贫困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环境。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在此背景下,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便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的公共政策话语体系中,“战略”、“决胜”、“精准”等关键词在文件中凸显,给农村扶贫政策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些话语体系的变化也意味着我国农村扶贫新时代的来临。
(二)对精准扶贫内涵的再认识关于精准扶贫的内涵,相关文件指出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上述是中国政府对精准扶贫内涵的权威界定,国内不同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王瑞芳提出,精准扶贫是科学有效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和精确考核;庄天慧认为“精准扶贫”即扶贫“对象—资源—主体”精准、扶贫“目标—过程—结果”精准以及“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级精准;梁土坤强调差异性是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精准性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系统性是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发展性是精准扶贫的本质属性、托底性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底线。
基于上述界定,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因素,本文认为精准扶贫的内涵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类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针对不同地域环境与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同时注重培育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扶贫对象的真正脱贫与长远发展。
(三)出现问题当前“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政策在地方层面不精准执行,扶贫政策“进入—退出”动态管理机制缺失、扶贫对象参与程度低且自利观念严重,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也面临区域资源不足等诸多困境。
这些问题都降低了精准扶贫的执行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模型,以云南省X县的扶贫工作为例,对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解释。
二、理论模型本文所使用的公共政策模型是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以下简称为史密斯模型),由美国政治学家Thomas B.Smith最早提出并建构。
在Smith看来,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受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与环境因素这四个方面的影响。
其中,理想化政策指政策制定者试图实现的理想化互动模式,包括政策类型、政策内容、政策形象、政策范围等多个方面;执行劳 动 保 障 世 界60管理观察机构指负责政策具体执行的官僚机构,包括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行政组织领导力和执行能力等,其直接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目标群体指受政策影响最大的组织或团体中的人,他们对政策的态度与行为会对政策执行的整体进程产生极大影响;政策环境指能够指能够影响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史密斯模型表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以孤立的视角看待政策执行。
各要素出现张力后,通过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处理,其结果会被直接反馈到政策执行过程中。
另外,政策执行的结果会反应到新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改善相关政策,使该模型最终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体系。
考虑到西方政策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史密斯模型忽视了执行机构之间以及执行机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配合,也忽视了政策执行的具体场域与地方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原有模型进行适当修正,建构如下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三、云南省X县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一)精准识别不精准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强调通过民主、科学和透明的程序识别出贫困户,并进行相应的建档立卡工作,找出其贫困原因和摸清其实际需求。
关于X县的精准识别工作,贫困家庭信息部分失真,准确性有所不足,甚至出现了“富人带帽”的怪相,本该是贫困户才能享受的扶贫资源有一部分被其他阶层的人占有。
在笔者的实地调研中,个别“贫困户”的房屋装修精美,家庭基础设施十分完善,这明显不符合贫困户的相关标准。
这些人是如何成为“贫困户”的?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
(二)精准帮扶不精准精准帮扶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它以精准识别为基础,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针对不同贫困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最终使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X县精准帮扶工作的开展仍是以发放扶贫资金为主,缺少个性化的帮扶。
有些农户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谈到经济收入的稳定情况时,就是希望国家有一些更好的技术提供,天气太影响庄稼的收成”,“国家给一点就已经不错,如果能给更多一些那就更好,但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
对于该农户而言,仅仅发放扶贫资金还远远不够,帮扶时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目前X县扶贫资金的平均分配也没有充分考虑各个村庄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众多受调查贫困户的苦恼。
在十二五期间,X县的大部分扶贫项目都是硬件建设。
就住房而言,建房虽然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有很多村民因为建房担负了更多的贷款,还款压力巨大。
在笔者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不少村民有了新家,但由于经济拮据的问题,新家空无一物,只能居住在原来破旧的土坯房内;还有村民为了装修新家,欠下了数十万的外债,3至5万的建房补贴对他们来说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他们比没有扶贫前更加贫困。
(三)精准管理不精准精准管理是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的保障。
精准管理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管理贫困户的相关信息,发现导致贫困户贫困状况恶化的关键因素。
同时,精准管理也是对地方扶贫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推动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精准管理的前提是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而X县许多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没有实现信息化。
同时根据笔者的调查,有些乡镇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就上岗工作,专业素质有所不足,导致档案材料的建档工作不规范,进而导致精准管理“不精准”。
(四)精准考核不精准精准考核指上级部门根据地方政府的扶贫工作状况,对其进行量化打分。
通过精准考核,上级部门能够对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效率与工作态度有准确的了解。
根据当地村民的透露,X县某些乡镇政府在接到上级监管部门的考核通知之后,便开始了准备工作。
乡镇领导召开会议对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考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而各村村干部在频繁的考核中早已深谙科层制迎检之道。
上级领导的检查考核大多是在村干部的安排下进行,上级监管部门所看到的扶贫成果都是一种“理想化”图景。
即使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上级监管部门也无法了解背后真实的情况。
四、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原因分析(一)政策本身政策目标不合理,加重政策执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