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现状分析及建议
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分析
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作为我国贫困地区的重要代表之一,云南和贵州的教育扶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地域和人口等各种原因的限制,这两个省份的教育扶贫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这一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云贵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方面,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在一些知名学校,而农村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往往条件艰苦,教学资源匮乏,甚至严重不足。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一些地处高海拔、山区、盆地的地区,交通条件差,教育资源更加贫乏。
2. 教师队伍师资不足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部分学校一些课程可能无法安排合格的教师授课,进而影响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质量。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相对较少,而且缺乏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
3.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云贵贫困地区的家庭普遍经济状况较差,一些学生在家长经济条件的制约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学生数量辍学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4. 教育投入不足云贵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这一方面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二、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对策分析1.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
通过加大对学校建设、教育设施、教育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2. 提高教师队伍师资水平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通过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定期教师进修培训、引进一些优秀的教师等方式,提高云贵贫困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
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年轻教师的比例。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科技特派员模式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派遣技术或科技人员到农村、边疆等基层地区进行科技服务或技术援助的一种工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地区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其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分析科技特派员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这一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动性差:科技特派员通常是由技术或科技人员在城市单位,经过单位推荐或者政府调配,到基层地区工作一段时间。
一些科技特派员工作地点离自己家庭较远,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因此有些人在去到基层后会因为各种原因想要提前结束任务,这导致了人才的流动性较差。
2.任务难度大:基层地区在科技发展、技术推广、科研服务等方面往往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力,从而使得科技特派员的任务压力更大。
这往往需要科技特派员具备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3. 收入水平较低:相对于在城市单位工作的同行来说,科技特派员的收入水平较低,而基层地区的生活成本又不低,这会让一些有特长和能力的人望而却步。
4.缺乏激励机制: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成绩一般难以量化,因此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他们的工作动力不足。
二、发展建议1.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于在基层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建立科技特派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在基层取得成绩的科技特派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
2.提高收入水平:增加科技特派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科技人才到基层地区工作。
建立因地制宜的激励机制,根据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科技特派员的具体工作内容,给予相应的激励和补贴。
3.加强培训和支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积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援助工作。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精准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为了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深入了解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扶贫对象精准度不够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存在一些地方在确定扶贫对象时精准度不够,很多非贫困户也获得了扶贫政策的支持,而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却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2. 扶贫资金管理不当一些地方在使用扶贫资金时存在管理不当、挥霍浪费的现象,使得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而一些贫困地区却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
3. 扶贫项目可持续性不强一些扶贫项目在实施后缺乏长期持续的支持和跟进,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4. 扶贫政策执行层级不到位一些地方在执行扶贫政策时,层级不到位,导致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推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扶贫对象的审核和评估工作在确定扶贫对象时,应加强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度,避免非贫困户获得扶贫政策支持的情况发生。
2. 严格管理扶贫资金的使用建立严格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厉打击挥霍浪费和滥用扶贫资金的行为,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3. 加强扶贫项目的评估和跟踪确保扶贫项目的持续性,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确保扶贫项目的效果和成效。
4. 完善扶贫政策执行层级加强扶贫政策的执行层级,在扶贫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确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成效。
5.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建立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透明机制,向贫困户和社会公开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和合理合法。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科技特派员模式是指将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企业或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方式,为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该模式的出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科技服务平台,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模式也应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本文将对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服务理念不清晰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服务的专业人才,其服务理念应该明确,但在实际中,部分科技特派员对服务对象需求了解不清晰,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一些科技特派员仅仅是按照流程操作,而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这就需要科技特派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更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2. 模式创新不足目前科技特派员模式还停留在技术引进、技术咨询等传统范畴,并未进行较大的创新。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旧有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技术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科技特派员还可以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提高服务范围和水平。
3. 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一些地方在实施科技特派员模式时,往往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往往停留在短期技术援助和服务上,缺乏长期的技术支持和跟踪。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实施科技特派员模式时,要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和指导,制定长期的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持续发展。
二、发展建议1. 加强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企业或科研机构时,应加强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其技术水平、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特派员模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科技合作方式。
科技特派员模式指的是由科技部门派遣科技人员到企业、学校或机构等地进行技术合作和科研工作的一种机制。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促进科技人员与企业、学校等单位间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特派员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科技特派员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和分布往往未能与各地实际需求相匹配,出现了“一地有余一地不足”的情况。
一些科技特派员被集中派遣到经济发达地区,而一些落后地区则缺少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导致科技合作和创新发展的不平衡。
科技特派员模式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
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应以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为基础,但现实中往往存在一些“人脉关系”和“权力寻租”的问题。
一些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科研实力的人员也能成为科技特派员,导致科技合作的效益和质量下降。
科技特派员模式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科技特派员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导致工作效果无法评估和监控,科技合作的效果不尽人意。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科技特派员的派遣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调查和了解各地科技合作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让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和分布能够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应以专业能力和科研实力为基础,加强选拔过程的透明和公正性,杜绝任人唯亲和权力寻租等问题的发生。
应建立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明确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学校等单位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提高科技合作的效果和价值。
科技特派员模式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选拔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效果和质量,为科技合作和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怎样扶”,是抓好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应结合帮扶对象自身实际,为其“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是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现我以五山乡为例,该乡地处大新偏远地区,属大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半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来,上级部门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农村电网、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和文教卫生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仍然落后,较其他地方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人分析主要的原因有几点:1、“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除了部分劳务输出外,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就靠几亩薄田,开垦几亩坡地种植一些玉米、黄豆,以及政府给予的扶贫鸡、扶贫猪来维持生活,甚至一些困难户就是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不愿多努力的,伸手就要,不求变,得过且过,出现一种以争当贫困户为荣的极端现象。
2、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难以改变。
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有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性开支均在万元左右,但相当部分的农户把这些收入消费在平时的吃喝和节庆活动上,而不是如何发展生产。
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交通等问题,当地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和发展的意识相对淡薄。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贫工作的推动下,有了不小的改变,仍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停留在粗放生产、无序经营的层面。
虽然该乡近年也有些种养户的出现,但生产经营没有典型,没有形成产业化,覆盖面小,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4、目前,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扶贫工作没有根据农村实际做出长远计划,没有认真组织调查,基本流于形式,跟踪服务不到位。
如五山乡扶贫母猪的发放相对一些仅有孤寡老人的家庭来说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是增加养殖成本,增加额外开支;还有火龙果的种植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只种不管,也很难形成产业,所以没有明显的成效等。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户逐渐脱贫致富,许多贫困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精准扶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问题
1、人为因素的干扰。
有时会有工作人员为了维护某些权益,往往会人为干预贫困户的扶持资金和物品分配,这种情况下,贫困户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2、扶贫手册的不准确性。
在扶贫对象的核对和确认上,很多地方仍在使用贫困户手册,但由于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以及相关人员的各种因素干扰,导致扶贫工作受到影响。
3、贫困户自觉性不高。
部分贫困户虽然有接受帮助的需求,但由于害怕麻烦或羞于开口等原因,无法真正得到有效的扶持,也带来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二、对策
1、加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管理机制。
切实加强对整个扶贫工作流程的监管,加大对一些可能干扰或造假的干部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力求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等,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高贫困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减少手工记录造成的信息错误。
3、加强贫困户的自我培育和开发。
引导贫困户形成自我致富的意识和动力,真正把贫困户变成自力更生的人。
这不仅能够为扶贫工作减轻负担,也为贫困户带来了自尊和自信心。
以上是我认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虽然精准扶贫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我相信,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和各方的努力下,扶贫工作一定能够实现精准化和可持续发展,让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问题存在:1. 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的普及率不高:目前尽管有一定数量的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但覆盖面较小,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科技支持。
2. 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存在着芳龄偏大、专业不匹配等问题,造成对农村实际需求的调查与解决能力不足。
3. 缺乏长期有效的跟踪服务机制: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地区的服务往往是短期的,缺乏长期的技术支持与跟踪服务,无法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科技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项目的支持,提高其普及率,让更多农村地区受益。
2. 完善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 加强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优化队伍结构,注重专业知识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
3. 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 设立科技特派员服务的长期跟踪机制,确保技术支持的持续性,解决农村地区的科技困难。
三、实施措施:1. 优化科技特派员培训机制: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 完善科技特派员评估机制:建立科技特派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其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3. 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建设投入,优化其队伍结构,确保服务质量。
四、效果预期:1. 提高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的覆盖率:通过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的投入,使其覆盖面更广泛,更多的农村可以得到技术支持。
2. 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的质量: 加强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村实际需求。
3. 解决农村科技问题: 通过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的科技问题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解决。
五、总结: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在解决农村科技难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普及率,优化队伍结构,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特派员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机制,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随着科技特派员模式的广泛应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科技特派员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动性差当前科技特派员模式下,人才流动性不够灵活。
一方面,部分科技特派员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工作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地传递技术创新成果;一些企业在实施科技特派员政策时,对人才的流动限制过多,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创新潜力。
这使得科技特派员模式无法有效地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制度保障不足目前各地在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政策实施上存在一定差异,对科技特派员的待遇、权益保障不够完善。
一些地方在政策扶持方面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导致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行为。
这对于科技特派员的发展和长期稳定工作是不利的。
3.创新环境欠缺在一些地区和企业中,科技特派员模式下的创新环境欠缺,创新资源的共享不足。
部分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无法完全融入,难以发挥出其技术和创新优势。
一些地区对于创新投入不足,科技特派员在进行创新工作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影响了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运用。
4.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在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绩效评价上存在一定不足。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绩效评价往往只是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忽视了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和价值。
这使得科技特派员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激励,对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发展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对于科技特派员模式,需要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各地在政策实施上的协调一致。
各级政府应该出台有关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法规,明确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地位、权益保障和工作流程,为科技特派员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一年年下降。
2023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战略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数量降至330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4%。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旨在了解贫困人口的现状和需求,为未来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选取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5个县,共调查715户贫困户,约3000人。
主要目的是了解这些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发展瓶颈、脱贫需求、社会保障情况等,为未来制定更合理的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结论1、贫困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贫困户的整体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区域差异。
主要收入来自果树、畜牧业、种植业等,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但由于交通等因素,一些偏远地区的贫困户仍存在收入难以增长的问题。
2、产业不够稳定,需要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调研发现,虽然一些贫困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其中很多是没有稳定市场需求的非关键性产品,导致生产选择和经营难度大。
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推进常见产业货品的生产稳定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
3、住房和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存在调研发现,一些贫困户的房屋条件不佳,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由于地区交通不便等原因,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因此,政策应该重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并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高贫困户的生活保障。
4、低保制度对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发现,当地的低保制度为一些贫困户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是,有的贫困户未能得到覆盖,低保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5、贫困户自我发展意识弱,尚需加强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培训调研发现,贫困户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较弱。
他们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技能培训和财务咨询等服务。
三、调研建议1、加强对贫困户的产业引导,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建议
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建议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关乎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理念和方式,旨在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以下是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1、建立完善的贫困标准和评估体系贫困的界定应该综合考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保障、住房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定明确、量化、可操作的贫困标准,确保贫困对象的识别准确无误。
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贫困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2、加强基层调研和信息收集扶贫干部要深入贫困地区,逐村逐户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
通过与村民交流、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贫困家庭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更新。
3、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为了确保贫困对象识别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第三方机构可以对贫困对象的识别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现象的发生。
二、精准制定帮扶措施1、因户施策根据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要加强医疗救助和保障;对于因学致贫的家庭,要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对于缺乏产业支撑的家庭,要帮助其发展特色产业。
2、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
比如,在山区可以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在水乡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种植。
同时,要加强产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3、加强教育培训扶贫先扶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 -回复
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回复什么是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制度?该制度的目标是什么?对云南省的科技发展有何影响?特派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他们在承担哪些任务?如何评估他们的工作成效?目前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这个制度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下面将详细回答这些问题。
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云南省政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所建立的一项制度。
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加强云南省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推动云南省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云南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然而,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云南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因此,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云南省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推动云南省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目标是提高云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促进云南省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该制度通过引进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加强云南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与交流,搭建起云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外界的联系渠道,拓宽云南省科技创新的思路和视野,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和效益。
云南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选拔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特派员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专业能力,具备较深的学术背景和项目研究经验。
其次,科技特派员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类科技创新工具和手段,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再次,科技特派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特派员要协助云南省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为云南省的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其次,科技特派员要组织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协助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农业科技扶贫工作总结_农业科技特派员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扶贫工作总结_农业科技特派员个人工作总结在农业科技扶贫工作中,我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种植技术培训、养殖技术培训等。
通过携带示范种植品种和养殖技术,我向贫困农户介绍了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指导他们正确使用肥料、农药,掌握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知识。
通过培训,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种植和养殖水平,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我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走访贫困农户,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我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
在种植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我针对贫困农户的农田进行了现场勘察和土壤检测,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种植方案,提供了精准的种植指导。
在养殖方面,我对贫困农户的养殖场进行了检查,并就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技术指导,帮助贫困农户解决了实际困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我还积极争取各种科技项目支持。
通过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我成功争取到了一批优质种苗、肥料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支持。
这些支持不仅满足了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需求,还提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
并且,我还通过申报科技项目,成功获取了一些科技项目的经费支持,用于贫困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
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的农业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项目支持等方式,我有效地帮助和支持了贫困农户,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收入。
我也收获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要注重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技术支持;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为农业科技扶贫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保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更多的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农业科技服务。
科技扶贫个人工作总结6篇
科技扶贫个人工作总结6篇篇1一、背景本年度,我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扶贫的号召,投身于科技扶贫工作,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本报告将对我一年来的科技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概述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经验教训和未来的规划。
二、工作内容概述1. 调研与分析- 对接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瓶颈。
- 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制定科技扶贫项目方案。
2. 项目实施- 推广农业新技术,如滴灌节水技术、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等。
- 建设农村信息化工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组织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当地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
3. 技术支持与指导- 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定期派遣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 通过远程视频、电话咨询等方式,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4. 成效监测与评估- 设立监测点,跟踪项目实施成效,定期上报数据。
- 开展项目成效评估,及时调整优化项目方案。
三、重点成果1. 农业生产技术提升显著- 推广的新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如滴灌节水技术使得农田灌溉效率提升XX%。
2. 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立的农村电商平台有效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3. 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升- 组织的科技培训活动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 项目成效显著,获得多方认可- 经过监测与评估,科技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当地政府、农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技术推广难度大- 解决方案: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农民沟通,通过示范户、示范点的方式逐步推广新技术。
2. 项目资金不足- 解决方案:积极寻求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与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 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 解决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更多的现场培训和示范活动,提高农民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
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分析
云贵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分析
云贵贫困地区是指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也相
应较低,成为贫困困扰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采取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旨在
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其教育水平,打破贫困循环。
本文将对云贵贫困地
区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首先,云贵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资源匮乏。
这些地
区从基础设施到教师都存在着缺乏和不足的情况。
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
学生没有参加高质量的教育活动的机会。
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果,进一步加剧了贫困问题。
因此,应将教育资源的补给作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先要务。
其次,应在教育质量上下功夫。
不仅仅是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还应确保教育的质量。
教育的高质量不仅能够输出优良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日后更好、更快地脱贫。
因此,应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更好地培育和引领年轻人走向社会。
再者,应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学习和生活补助不仅能够减轻孩子们
在经济上的负担,还能够帮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这部分钱应以对生活水
平存在较大影响的项目为要点,比如食宿、治病等。
总之,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是实现贫困地区儿童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云贵贫困地区应
优先考虑教育资源的补给、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补助等对策以
促进教育领域的合理发展,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脱贫治理。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科技特派员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虽然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1. 人才培养不足。
科技特派员模式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技能,但是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短板。
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我国的人才储备仍然不足。
2. 机制创新不够。
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机制需要不断创新,但是当前的机制在激励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导致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模式的发展。
3. 产学研融合不够。
科技特派员模式需要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的优势,但是当前的模式下,产学研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科技特派员模式的发展。
4. 国际化发展水平不足。
科技特派员在国际化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科技特派员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仍然不够,面临着很多国际化的挑战。
二、发展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期能够对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机制创新起到一定的帮助。
1. 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
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优化我国的教育体系,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
2. 加强机制创新。
在政策支持、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科技特派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3. 加强产学研融合。
政府可以加大对产学研融合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到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中,共同推动科技特派员模式的发展。
4. 增强国际化发展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科技特派员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国际化的视野,同时鼓励国外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国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国际化发展。
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创新虽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推动科技特派员模式的机制创新和发展。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尽管我国在过去几年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扶贫对象准确性不高在扶贫工作中,对扶贫对象的选择准确性是关键。
目前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扶贫对象选择不够准确的问题。
一方面,存在一些不符合扶贫资格的人员被纳入扶贫对象,导致了扶贫资源的浪费。
一些真正需要扶贫帮扶的人员却未能纳入扶贫对象范围,使其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和资源。
2. 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农村地区的扶贫资源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扶贫效果不佳。
一方面,由于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存在扶贫资源被滥用、浪费的情况。
部分扶贫资源未能落实到位,使得扶贫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3. 扶贫措施缺乏针对性当前的扶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一方面,部分扶贫政策措施过于普遍化,缺乏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对于特定的扶贫群体,例如残疾人、妇女、老人等,扶贫政策措施并不够专业和细化。
4.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扶贫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和重视,导致扶贫工作进展缓慢。
一些基层执政官员存在工作懈怠、虚假督查等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认定和筛选工作,确保纳入扶贫对象的人员真正符合扶贫资格。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扶贫数据库系统、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摸底排查等方式,提高扶贫对象选择的精准性。
要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扶贫对象范围。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扶贫资金和物资的使用和管理,严格规范扶贫资源的使用流程,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扶贫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农村电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距,解决农村部分劳动力的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山西省娘子关村旅游景区主要依靠当地天然的丰富水资
源发展旅游业,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当地的旅游业有一些不足之处,文章主要 对 当 地 现 在 所 面 临 的 问 题
统,才能保障农产品的有效运输,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6]。国家
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与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加大合作力度,让贫困村网络全覆盖。
3.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基层政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本地优秀人才回流或引进外乡优秀人才,让技术带领村民学习电商知
方面,农户自己经营自己承担市场风险,出现市场价格波动,农产品销售会出现问题。
2.
5 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较小
近年来电商发展迅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电商扶贫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方式目前还不完善。云南由于其
特殊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缺 陷,电 商 扶 贫 发 展 有 一 定 难 度,目 前 政 府 在 扶 贫 方 面 重 点 放 在 产 业 扶
J].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
2020,
31(
19):
159
161.
[
7] 赵佳辉,李颖华,燕任飞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经验探索[
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
19):
182
183.
[
8] 王琦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新思路[
J].食品研究与开发,
现代化农业
· 43 ·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500 期)
关于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科技扶贫是指利用科技手段来解决贫困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脱贫致富。
然而,在实施科技扶贫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也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
存在的问题1. 数字鸿沟问题: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较大,缺乏科技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
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技术壁垒,影响了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工作。
数字鸿沟问题: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较大,缺乏科技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
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技术壁垒,影响了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工作。
2. 人力资源问题:贫困地区缺乏科技专业人才和培训机制,导致科技扶贫人力资源不足。
这限制了科技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问题:贫困地区缺乏科技专业人才和培训机制,导致科技扶贫人力资源不足。
这限制了科技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
3. 可持续性问题:部分科技扶贫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缺乏长期可持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出更加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可持续性问题:部分科技扶贫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缺乏长期可持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出更加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4. 落地问题:科技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落地问题。
缺乏对贫困地区需求的深入调研和了解,导致一些科技扶贫项目无法真正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落地问题:科技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落地问题。
缺乏对贫困地区需求的深入调研和了解,导致一些科技扶贫项目无法真正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当地科技扶贫的可行性和效果。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当地科技扶贫的可行性和效果。
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科技扶贫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贫困地区的科技人才储备,并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训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7), 563-568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hjashttps:///10.12677/hjas.2019.97083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n the PovertyAlleviation of Yunnan Science andTechnology CorrespondentHongmei Zheng, Wei QuanYunnan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Kunming YunnanReceived: June 26th, 2019; accepted: July 11th, 2019; published: July 18th, 2019AbstractYun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ttlefields to tackle poverty relief in China. Deep poverty area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oor people. Most of the people live in special hardship areas where the ecology is relatively fragile. Poverty alleviation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in bo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poor areas.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ol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service, innova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Keywords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Using Scienceand Technology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现状分析及建议郑红梅,全伟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9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8日摘要云南省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深度贫困地区分布较广,贫困人口较多,大部分连片特困地区郑红梅,全伟人口都生活在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的重要抓手。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现状,探究影响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的因素,并从如何加强特派员管理服务、创新扶贫产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特派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作用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少数民族、山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农业省份。
到2017底,云南省有87.53万户332.12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全国第二,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共有41个,其中:全省有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212万人,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63.69%,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
目前,我省大部分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较集中。
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常常受到严峻的生态环境制约,稍有不慎就可能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重新陷入贫困境地,精准的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的重要抓手。
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扶贫的主力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撑,用自身的实践效果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拥护以及各级政府政策层面的肯定与支持。
2.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扶贫现状2.1. 科技特派员选派扶贫情况为促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加快发展,我省将“三区”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统一协调管理,通过国家科技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工作经费,开展科技扶贫,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
2014年以来,依托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和组织的力量,选派专家、科技人员7967人次,与“三区”当地的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以及贫困村、贫困户等结对帮扶,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直接到受援地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成果推广和应用示范,在全省科技扶贫工作中形成有效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2.2. 科技特派员实施扶贫项目为推动云南省边境县和藏区县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全省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实施“科技兴边富民专项工程”,每年对每个县扶持一个特色产业培育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科技经费40万元。
项目实施涉及边境乡(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整乡(村)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支持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带头创新创业。
通过项目实施,重点培育2~3名科技辅导员和科技特派员,推广1~2项先进实用技术,为项目辐射的每个乡镇开展1~2期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培训。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省科技厅在省科技计划中安排“科技扶贫示范”资金[2],支持各州(市)组织科技特派员进村郑红梅,全伟入户实施科技结对帮扶,引进、示范、推广品种、技术、成果,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培训,形成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直接帮扶和示范带动。
2.3. 依靠科技院士专家服务团在深度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为了给予深度贫困地区更多科技支撑,2016年,省科技厅协同迪庆州制定了《农业科技进藏区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由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组织3个科技专家服务团,分别对口迪庆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德钦县,常年开展科技服务。
在普洱澜沧县,充分发挥由云南农业大学院士率领的专家团队,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林下种植三七、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等一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大对澜沧县贫困群众的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力度,院士专家团队亲自下到林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依靠科技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将澜沧县建设成为科技扶贫示范县。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对纳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范围的迪庆藏区和怒江州开展农村各类人员培训近4000人次,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2.4. 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合发展自2011年以来,云南省科技厅认定培育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9个,星创天地7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784家、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517家,省优质种业基地524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24家,这些经营主体的认定培育,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了广阔的服务空间和基础条件。
通过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星创天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融合发展,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当地农业科研、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和教育培训进行有效集成;以科技特派员为桥梁、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龙头,引导周边和辐射区贫困户建立各种利益联结,形成“科技特派员+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科技特派员+ 龙头企业+ 贫困户”等经营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户增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
2.5.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在贫困地区的服务模式有面向农户的模式、项目任务模式、基地示范模式、公司法人模式、团队模式。
1) 面向农户的模式,科技特派员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直接为农户提供服务,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由于科技特派员一直从事农业工作,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特点、当地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因此为农户服务有着先天的优势[4],如怒江州林科所和玉德科技特派员,在边疆民族贫困落后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选择2户核桃管理问题突出的种植户作为典型示范,更有利于调动群众学科技、用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但是该模式的缺点是以个人力量为主,提供的服务较单一,难以解决全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 项目任务模式,科技特派员利用承担的项目,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如昭通市农业科学院许翀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贫困村昭阳区北闸镇海子村,通过实施“农业科技特色产业示范建设”项目,成立土鸡养殖合作社和马铃薯种薯专业合作社,扶持当地产业发展。
该模式缺点是项目结束后,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的长效性难以保障。
3) 基地示范模式,科技特派员通过与当地示范效果好示范户或企业等其他经营主体建立起合作关系,协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农民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从而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民,如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杨明文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沧源县糯良乡怕拍村,通过建立以花魔芋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协助种植大户建立示范样板基地,有效地提高了怕拍村魔芋规范化种郑红梅,全伟植水平;魔芋种植周期由三年缩短到两年,平均单产由2吨提高到2.5吨,人均增收接近2000元。
该模式适用于经济作物的推广。
4) 公司(合作社)法人模式,科技特派员领办、协办企业,单位员工为成员,整合单位的资源和员工的力量,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模式,这种模式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使企业、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4],如云南普洱磨黑八千方食品有限公司,刁树生,出资60余万元成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963户2942人签订肥猪养殖合作协议,无偿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800元现金或饲料发展肥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