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和民俗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祭祀活动和民间传说。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起源与传说,并探讨其对中国人民的意义。
一、祭祀起源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
根据史书记载,春节最早是为了祭祀神明和祖先而设立的节日。
古人认为,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祭祀能够保佑家族的好运和丰收。
因此,他们会在农历年底,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佛和祖先的敬意。
二、年兽传说春节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与之相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关“年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中国,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它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出来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
为了应对这个怪兽,人们开始制作噪器,燃放鞭炮,以驱赶年兽。
据说,有一年除夕夜,一个年轻的男孩响亮地敲锣打鼓,吓跑了年兽。
于是,人们意识到噪音和火光能够使年兽害怕,从而在每年的除夕夜燃放鞭炮,以保护自己不受年兽的威胁。
这就是“敲锣打鼓”和“燃放鞭炮”成为春节传统习俗的原因。
三、红包传统另一个与春节相关的重要传统就是红包。
相传,有一个叫做“苏姓”的妖怪,喜欢在新年的时候添乱。
为了避免苏妖的袭扰,人们开始在红纸包里装入铜钱,放在床头和门口,以起到避邪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包就成了给子女、晚辈以及年长者送礼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准备一些红包,装有一定金额的现金。
他们会亲自给子女或年轻一辈发放这些红包,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关爱。
四、春节对人民的意义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对他们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春节是亲情和团聚的象征。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许多家庭成员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或求学。
春节是他们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的时刻,这种团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慈爱。
其次,春节也是重视传统和文化的体现。
中国人民通过举办庙会、舞狮表演、传统民俗游戏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文化。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也帮助年轻一代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春节来历与习俗一览
春节来历与习俗一览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等,口头上又称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化而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来历与习俗一览,喜爱可以共享一下哟!春节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喧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始终持续到今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始终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开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还相传至今。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xx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闻,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猛烈异样。
“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损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假设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旧接着劝告,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觉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便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庆祝新年、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为您介绍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传说。
一、春节的来历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根据传说,古代有一种叫做“夕”的怪兽,它会在冬天出现,带来冷风和寒冷。
人们发现,当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这个怪兽便会被赶走。
因此,人们开始庆祝春天的到来,以驱逐这个怪兽并迎接春节。
二、春节的传说1. 年:夸父追日相传,古代有一位叫做夸父的人,他非常有力量,并且希望能够追上太阳。
他追逐太阳数千里,最终由于过度劳累而死。
为纪念夸父的勇敢和奋斗精神,人们将夸父命名为“年”。
每逢农历年末,人们用年的形象来驱赶问题和不幸,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充满希望和好运。
2. 女娲补天古代的一个传说中提到,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用五色土粘在篮子上,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彩虹石,用它射击九个太阳,最终将它们射下。
女娲为人们带来了和平与希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女神。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设立女娲的神龛,祈求女娲保佑家庭幸福安康。
3. 老赖神兽—年兽年兽是春节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相传,在每年的春节夜晚,年兽会出现在人们的家门口,吃掉福气和财富。
人们闻讯后纷纷在门口贴上红纸,爆竹声不绝于耳,希望能够吓跑年兽。
年兽一退,人们便开始庆祝新年,迎接福气。
三、春节的庆祝活动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场团圆的盛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1. 合家团圆: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家人会共同吃年夜饭,辞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2. 烟花爆竹:烟花和爆竹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除夕夜点燃烟花爆竹,以驱逐邪灵,庆祝新年的来临。
烟花绚丽多彩,爆竹声声,给人们带来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春节的来历、传说和相关的文化传统。
一、春节的来历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期,帝舜将农历正月定为年初,《尚书·呂刑》中有“仲春之月,生㞢然”之说。
而商朝时期,春节的盛大庆祝活动已经很普遍。
春节的来历最主要的传说是关于“年”的故事。
相传,古代的中国有一种凶恶的野兽,被称之为“年”。
这个野兽每到农历的腊月晚上,便会从山林中出来伤害人民。
人们无法抵御这个凶猛的野兽,只能躲避。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人们,野兽“年”害怕红色、噪音和火光。
于是,人们开始在村庄中张贴红色的年画,用爆竹噪音驱赶野兽,并燃起火把辟邪。
野兽“年”见到红色的画、听到噪音和火光后,吓得逃走,再也不敢侵袭人们。
自此,人们开始在每年腊月整进行庆祝活动,以纪念这个传说中的胜利。
而这个庆祝活动就演变为了现在的春节。
二、与春节相关的传说1. 年兽的故事年兽是春节的传说中的重要角色。
相传每年除夕夜,年兽都会从深山中出现,到村庄中伤害人们和家畜。
为了防止年兽的侵袭,人们在除夕夜守夜,挂红灯笼,点燃爆竹,这样年兽就会被吓跑。
这也是为什么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的原因。
2. 十二生肖的故事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关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的传说。
这些生肖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时代所定的,每个生肖都与特定的年份和人的性格特点相关联。
3. 元宵的故事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最有名的是关于汉代时期的帝王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
据说刘备在元宵节那天去祭拜诸葛亮的庙宇,当他点燃烛台的时候,突然看到自己映照在墙壁上,像是与诸葛亮共影。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或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庆春节,以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规模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来历,并探索其中的传说故事。
一、春节的来历据史书记载,春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年”兽。
相传,在古代,一种凶猛的怪兽“年”每年都会在农历除夕这一天出现,捣乱村庄,吃掉人们的家畜和粮食。
因此,人们为了避免“年”兽的袭击,纷纷在除夕之夜贴上红色的春联、燃放鞭炮,用声音、火光和红色来驱赶“年”兽。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兽的传说逐渐演变成了春节的一个重要元素。
人们发现,“年”兽似乎对红色、火光和响声敏感,于是久而久之,这些传统的习俗就逐渐被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二、春节的传说1. 年的传说有关“年”的故事由来已久。
相传在古代,每年冬天,“年”都会带来饥荒、疾病和灾难。
人们无助地生活在被“年”吞噬的恐惧中。
然而,一位老人发现了“年”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告诉大家如何防止“年”的侵袭。
从此,人们在农历除夕贴上红色的对联、点燃鞭炮,用红色和声音来驱赶“年”。
2. 舞龙舞狮的传说舞龙舞狮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活动。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太阳神・许昌在农历正月初一从东方升起。
当他飞跃过中国时,一条邪恶的龙准备吞食天空的明亮之光。
人们惊慌失措,想出了放鞭炮、击鼓噪音来吓退恶龙的方法。
成功地吓跑了邪恶的龙之后,人们沉浸在欢庆气氛中,建立了舞龙舞狮的传统。
3. 春节联欢晚会的传说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互赠红包是一项重要的传统。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
据传说,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
当时,皇帝宴请全国各地的宫廷艺人,举办隆重的演出来庆祝新年。
这一传统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欢庆春节的一部分。
三、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春节的起源及传说故事
春节的起源及传说故事春节的起源及传说故事(2023年)春节到了,小孩子是最开心的了,他们有红包拿又可以玩烟花,关于春节的起源及传说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春节的起源及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春节的起源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
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
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
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
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说法一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说法二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的传统习俗1、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扫尘:二十四,扫尘日”。
迎新首先要除旧。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春节,也被称为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常见的习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的节日。
一、春节的由来据史书记载,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传说,古代中国的一位叫做年的凶兽,每年在除夕这一天爬出洞穴,伤害人民和动物。
为了自保,人们开始在除夕时放鞭炮、张贴红色春联,以及贴满红纸的窗户。
他们相信噪音和红色可以驱赶年兽,保护家人和财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逐渐发展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习俗。
二、春节的习俗1.贴春联和挂红灯笼:在春节来临前,人们会张贴对联和挂红灯笼。
对联是由一对上下行的对称的对联组成,上联写在门楣上,下联贴在门框下部。
这些对联通常写有吉祥如意的祝福语,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同时,红灯笼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寓意着光明和温暖。
2.年夜饭:除夕晚上,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共庆新年。
年夜饭的菜肴通常非常丰盛,其中一些菜肴的名称还与美好的祝愿相关,如“年年有余”和“步步高升”。
饭后,家人还会一起观看春晚等各种春节联欢晚会,享受欢乐的时刻。
3.压岁钱:在春节期间,长辈通常会给未成年的子女或晚辈一些压岁钱。
压岁钱通常放在红包里,寓意着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压岁钱也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的一种方式。
4.舞龙舞狮: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表演舞龙舞狮。
舞龙是表演者在一条长龙的身后舞动,象征着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而舞狮则是几个人穿着狮子服装,模仿狮子的动作,以驱赶邪恶的力量和带来好运。
5.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人们相信鞭炮的声音可以赶走不祥之气,带来好运。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限制或禁止放鞭炮。
6.拜年和走亲访友: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向亲朋好友致以新年祝福。
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表达友情和亲情的一种方式。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
春节的来历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农耕文化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春节的来历及传说的介绍。
一、古代神话中的年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年”。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叫做“年”的凶猛怪兽的威胁下。
每逢腊月底,这只怪兽便会脱离深山,吃光田野里的庄稼,伤害人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和危害。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方法来对抗这只怪兽。
他们发现怪兽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
于是,人们在房屋门口点燃火把,挂上红纸,放响炮,试图把“年”吓走。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度过了一次次的腊月底,成功地避免了怪兽的袭击。
二、祭祖与驱邪的传统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祭祖。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仪式。
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墓地,烧香祭奠,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他们的庇佑和保佑。
除了祭祖之外,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的驱邪活动。
人们相信,在新年的时刻,邪恶的力量会增强,所以需要进行一些仪式来驱除恶灵。
比如放鞭炮、打破陶罐、舞狮子龙等,都是为了传递吉祥的信息,辟邪驱灾,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幸福。
三、传说中的年兽在春节的传说中,年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身形庞大,凶猛可怕的动物,名叫“年兽”。
年兽每年都在除夕这一天出来伤害村庄的人畜,给村民带来无尽的恐怖。
人们发现年兽最怕响声和红色,于是便在除夕之夜挂红灯笼、放鞭炮、舞狮子等,试图将年兽吓走。
奇迹发生了,年兽被吓得不敢接近村庄,从此村庄的人们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
四、岁朝传说在春节的习俗中,还有一个与岁朝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岁朝神会从天上前来,询问人们过去一年的表现和心愿。
人们怀着虔诚和感恩的心情,准备奉献给岁朝神一碗汤圆,以示对上天的感激和恳请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春节的由来及传说1春节由来与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标志着农历的年末,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象征着希望和团圆。
在中国的文化中,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一、春节的起源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神活动。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代,夏代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在农历年末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春节的形式。
二、传说与民间故事1. 年兽与除夕夜传说中,除夕夜是年兽出没的时刻。
年兽是一种长有獠牙、有着龙身虎爪的凶猛动物,它寄居在深山洞穴中,平日里不敢出口。
然而,听到炮声、爆竹声和烟火声后,年兽开始出来吃掉家畜,甚至伤及人类。
于是,人们开始在除夕夜放鞭炮和点燃烟火,以此来驱赶年兽,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
2. 祭拜祖先春节期间,人们也进行祭拜祖先的活动。
根据传说,祖先的灵魂会回到人间与血亲相会,享受着子孙们为他们所准备的祭品和香火。
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人们会在家庭中设有祖位,摆放祖先的牌位和照片,并燃香献祭。
这种活动既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整个家族团聚的象征。
3. 红包与年兽的赶走还有一个传说与春节的红包有关。
传说中,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年除夕夜都会出现在人们的家中,吃掉他们辛辛苦苦努力积攒的东西。
人们发现,“年”怪兽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他们开始在除夕夜点燃红色的火把,并将火把挂在门口,用红色的布料装饰家中。
逐渐地,人们发现将钱放在红纸封包中,并送给家人和亲友,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这个习俗就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压岁钱”。
三、春节的习俗1. 除夕团圆饭春节的除夕夜,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这称为除夕团圆饭。
其中,饺子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家人团聚,共进美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2. 贴春联和扫尘在春节前夕,人们会在大门上贴春联,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祝福。
关于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中国人庆祝春节,这一传统习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春节的来历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其中几个。
春节的来历与故事1. 年兽传说根据中国的传说故事,春节的来历与一个叫做“年兽”的怪兽有关。
相传,年兽是一个凶恶的怪兽,每到农历新年时,它会出现在村庄里,吃掉农民们的牲畜和庄稼。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他们在村庄门口贴上红纸,点燃鞭炮以驱赶年兽。
由此,人们开始在农历新年时庆祝春节,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2. 南海神话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人们相信春节的来历与南海神话有关。
根据这个神话,春节之前,南海里住着一条名叫“年”的怪兽,它经常侵袭人们的生活。
一天,一个年轻人将它击败并封印在南海里,从而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开始在农历新年时举行庆祝活动,以保佑自己免受“年”怪的侵袭。
3. 感恩与祭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节的来历与古代人们的感恩和祭祀活动有关。
在古代,人们相信一年的收成与族谱的祖先有关,因此在每年的农历新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并向祖先表达感恩之情。
这也演变成了如今春节期间的祭祀和感恩传统,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敬拜祖先并祝福亲人们的幸福和健康。
春节的习俗与庆祝活动除了春节的来历,春节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这些传统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吉祥、幸福和团圆。
1. 春联和贴春联春联是一种由对联组成的挂件,通常由红纸制成。
人们会在春节前夕贴上春联,以祝愿自己来年平安、顺利和幸福。
春联上的对联内容通常涵盖了如福、财富、健康等吉祥寓意的词语。
2. 守岁在农历除夕夜,家庭成员会一起守岁,即不睡觉,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守岁期间,人们会一起辞旧迎新,团聚在一起分享传统食物,观看春节晚会,拜访亲戚和朋友,以及放鞭炮和烟花。
3. 饺子和年夜饭中国人在农历除夕夜通常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饺子。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传说有一年,世上大乱。
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
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
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
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
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
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美食饺子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正值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
这个节日是中国最重要、规模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古代传说。
以下是其中一些与春节相关的重要故事和传说。
1. 年兽的传说据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恶兽叫做“年兽”,它每年都在春节期间出现并损害村庄。
村民们发现,这只怪兽最害怕红色、光亮和火热的东西。
因此,人们开始在家门口挂红灯笼,贴对联,燃放鞭炮,以驱赶年兽。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每个春节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点灯笼、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2. 祭神的传说另一个与春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祭神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中国,人们会向神灵祭祀,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正月初一,人们会在家中设宴,并摆上各种丰盛的食品和酒水,以供奉神明。
这被认为是向神灵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3. 小年的故事春节前的小年,也被称为“腊八节”。
据说,小年这天,神仙会下凡巡视人间,他们会检查人们过去一年的表现,并记录在案。
根据自己表现的好坏,人们将受到神仙的奖励或惩罚。
因此,小年这天,人们会除旧布新,大扫除,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4. 唐朝的故事在唐朝时期,又有一段关于春节的故事。
当时,唐朝国都长安城陷入了一场蝗灾,庄稼被毁,人们生活艰难。
大家通过燃放鞭炮、点香炉和贴红纸,祈求灾难过去,百姓安居乐业。
过后,蝗虫真的消失了,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庆幸,于是将这些习俗传承至今。
春节的传说和来历丰富多样,代表着丰收、祈福和驱邪的意义。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恩,同时也成为了春节传统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赏花灯、拜年等。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那就是家人团聚。
无论身在何地,人们都会努力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个特殊的时刻,共享天伦之乐。
总体而言,春节的来历和传说丰富多样,代代相传。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一起来看看吧!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大年初一不能用扫帚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春节,又称为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民最为盛大和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一般对应公历的1月或2月份。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团聚、祭祖、祈福的时刻,也是传统文化、历史和民俗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春节的来历春节的来历可追溯至中国古代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
这种怪兽每逢除夕夜都会出现,吞噬村庄的人和家畜。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发现年怪畏惧红色、光亮和响声。
于是人们在除夕夜挂红灯笼、贴春联、燃放爆竹,抵御年怪的侵袭。
经历几次斗争,最终人们成功驱逐了年怪。
从此,每年的除夕夜便成了庆祝的日子,而这一日后来便成了春节。
二、春节的习俗1.除夕年夜饭除夕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是全家团聚的象征。
这顿饭通常由长辈为全家准备,菜肴种类丰富多样,寓意丰收和幸福。
人们在年夜饭上尽情品尝美食,畅饮美酒,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2.贴春联和挂对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常见的装饰物之一,一般由对联组成。
对联通常由一句对仗工整的上联和一个相对应的下联构成,寓意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人们会将贴有春联的红纸张贴在门口和屋内的显眼位置,以求辟邪、驱灾和祈福。
3.燃放爆竹和观赏烟花春节期间,燃放爆竹和观赏烟花是传统习俗之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爆竹的声音能驱走邪恶,带来好运和祝福。
观赏烟花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烟花绚丽多彩,象征着希望和喜悦。
4.拜年和压岁钱春节期间,拜年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
人们互相拜访亲朋好友,祝福对方新年快乐和身体健康。
此外,长辈还会给年幼的晚辈红包,里面装有压岁钱。
压岁钱象征着长辈的祝福和关爱,并带给孩子们一些小小的回报。
5.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的传统表演形式。
舞龙舞狮队伍通常由年轻人组成,他们身着龙和狮子的服装,扭动舞动,表演独特的舞步和技巧。
这一活动象征着吉祥如意和驱邪避凶。
6.庙会和花市春节期间,各地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和花市。
庙会上有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小吃摊位和传统手工艺品展销。
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
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5篇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就像外国的圣诞节一样重要。
关于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篇1)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胀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上岸,进村吃人。
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天上的神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派了一位大仙下凡,杀妖降魔,去帮助百姓们。
一年离除夕还差一天,家家户户都扶老携幼逃入山上避难。
有一位老婆婆年纪大了,跑得很慢,在逃跑中,不小心碰倒一位老人,老婆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对……对不起,我急着赶路,一一不小心……实在对不起!”老人不紧不慢的说:“没关系,可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急着往山上跑呢?老婆婆听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你可不知道,我们这有一头怪兽叫“年”,它一上岸,百姓们都会成为它的囊中之物了!”老人听了,哈哈大笑:“我天不怕,地不怕,干嘛还怕一头怪兽呢?”老人又说:“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就把“年”轰走。
可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以为他在吹牛。
但老人仍然笑而不语。
婆婆实在没有办法,就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到了深更半夜,“年”闯进村,这次,“年”发现了不同之处,唯独只有老婆婆家有灯,便仔细看,灯是红色的。
“年”首先是吓了一跳,之后,“年”猛烈奔向老婆婆家,这时门开了,老人从屋里面走出来,披着红袍,手拿鞭炮,鞭炮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冲着她张开口大笑。
“年”一看,狂奔跳下大海,再也不敢出来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和噼里啪啦的声音。
三天后,村民们回到村庄,发现房屋并没有被“年”推翻。
老婆婆恍然大悟,赶紧对村民们说起老人这件事,村民们一听,都跑到老婆婆家去看,原来,老人就是天上的神仙变的。
老人治“年”有三个法宝:红对联、鞭炮、红袍。
春节的来历传说与故事5个故事,五个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来历传说与故事5个故事,五个春节的故事春节的来历传说新年起源于古代年初祈求新年的祭祀活动。
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对天地的信仰和对祖先的信仰。
古人相信神灵是万物的主宰,相信天地之神和祖先影响着人的生活和命运。
古人非常重视信仰和祭祀,并将从黄道十二宫开始计算的立春作为第一年。
年初,他们举行祭祀和祈求新年的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尊敬和敬畏,祈求丰收。
后来由于历法的变化,新年通常是指农历的第一个月。
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
相传古代有一个叫万年的年轻人,看到当时的节日比较混乱,有一个准确设置节日的计划,但是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一天,他在山上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树荫下休息。
影子的移动启发了他。
他设计了一个日晷仪来测量一天的时间。
后来悬崖上滴滴答答的泉水启发了他,他开始做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久而久之,他发现每三百六十天,四季会循环一次,天气的长短也会重复。
当时的国君叫祖逖,经常被变幻莫测的天气所困扰。
知道了一万年后,他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帝,向祖逖解释了日月运行的真相。
祖逖听后很高兴,觉得有道理。
于是我离开万年,在天坛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台和漏壶亭。
我希望我能精确地测量太阳和月亮的规律,计算出早晚的准确时间,并创造出一种历法来造福世界人民。
春节的来历和由来以及风俗习惯
春节的来历和由来以及风俗习惯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迎来新年的到来,庆祝春节。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来历和由来,以及常见的春节风俗习惯。
一、春节的来历和由来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传,夜猫子嫦娥盗取了不死药让自己长生不老,被玉帝发现后流放到了月亮上。
当地人为了纪念她,便让这一天成为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逐渐演变成一个庆祝农民劳动成果的节日。
农历一年的结束标志着丰收的完成,农民们开始享受辛勤劳动的成果。
二、春节的风俗习惯1. 扫尘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将旧年的灰尘扫除干净。
这一习俗象征着驱逐厄运、迎接新年的到来。
同时,也意味着过去的烦恼和不幸都将随着旧年的结束而消失。
2. 贴春联春节期间,各个家庭在门口或墙壁上贴上红色的春联。
这些对联上常常写着祝福的话语,如“万事如意”、“合家安康”等。
贴春联的目的是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幸福、顺利。
3. 守岁守岁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除夕之夜,家人聚在一起,一直守夜到初一凌晨。
这象征着驱走邪灵,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在守岁过程中,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互相祝福,享受欢乐时光。
4. 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据说,鞭炮声可以驱散邪恶,保佑新年平安吉祥。
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会燃放烟花鞭炮,给人们带来喜庆的气氛。
5.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互道祝福。
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压岁钱,以示祝福和寓意新的一年好运。
同时,人们也会拜访亲朋好友,相互交流问候,加强感情。
6.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表演之一。
人们扮成龙和狮子,在街道上表演舞蹈,吸引众多观众。
这个习俗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活力和勇气。
7.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
家人会相聚一堂,共同品尝丰盛的菜肴。
年夜饭的食物多为寓意吉祥的,如鱼(年年有余)、饺子(团团圆圆)等。
三、结语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希望。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的来历及传说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喜欢的是春节。
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篇1春节的来历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据史书记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
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原自汉武帝定下的历法《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
”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
传说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的二月。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
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成熟。
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別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春节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
他家境贫寒,终日以打柴挖药为生。
那时候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拿不准种田的节气,常误了时令。
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他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时,看到树影的移动,受到了启发。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
它不仅代表着农历的正月初一,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团聚。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关于春节的起源以及一些传统习俗。
一、春节的由来春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传说在古代,中国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都会在农历年末出现,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
后来,人们发现“年”怪兽畏惧红色和火,于是大家在村庄四周放鞭炮、挂灯笼,以驱赶“年”怪兽,并且燃放烟火祈求平安。
这就是中国人过春节的由来。
二、春节的传统习俗1. 除夕夜守岁:除夕夜是春节的最重要的时刻,家人齐聚一堂,共度年夜饭,并在晚上守岁。
守岁是指在午夜时分,全家人一起祈福、欢庆新年的到来,并在家中燃放烟花爆竹以驱赶邪恶之气。
2.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备的饰品之一。
人们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春联,春联上的对联一般由四个字组成,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幸福安康。
3.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用“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吉祥话语相互祝福。
尤其是小孩子会去拜年求红包,而长辈则会赏赐一些压岁钱给孩子。
4. 传统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表演艺术,代表着中国人民祈求丰收和平安的心愿。
人们会用彩绸和竹杆制成的巨龙和狮子,穿梭在人群中舞动。
5. 红包:红包是春节期间的重要元素之一。
长辈会给孩子和未婚青年赏赐一些装有现金的红包,寓意着给他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6. 春节联欢晚会:每年春节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会举办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邀请各地的艺术家和明星表演,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以上是关于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的介绍。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喜庆和祥和的节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是一次家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的机会。
通过庆祝春节,我们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的来历和民俗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下文为大家介绍了春节的来历和民俗,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春节的来历和民俗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的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的传说
1、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
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2、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3、古代的贺年卡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
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
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
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以上的春节的来历和民俗,相信可以帮到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