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境与低语境 high
高低语境_跨文化交际精选. - 副本

1 High 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ess has to be said or written because more of the meaning i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r already shared by people are labeled high context.(在高语境文化中,在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对地讲,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
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2 Low context culture(低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ittle of the mea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 because the message is encoded in the explicit code are labeled low context. (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地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和情景中。
这也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3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s theory of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werful effect culture has on communication. A key factor in his theory is context. This relates to the framework, background, and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or an event takes place.High-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much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re relational, collectivist, intuitive, and contemplative. This means that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emphas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ing trus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 any business transaction. According to Hall, these cultures are collectivist, preferring group harmony and consensus to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nd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are less governed by reason than by intuition or feelings. Words are not so important as context, which might include the speaker’s tone of voice, facial expression, gestures, posture—and even the person’s family history and status.A Japanese manager explained his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yle to an American: ―We are a homogeneous people and don’t have to speak as much as you do here. When we say one word, we understand ten, but here you have to say ten to understand one.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ends to be more indirect and more formal. Flowerylanguage, humility, and elaborate apologies are typical.Low-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and much of Western Europe) are logical, linear, individualistic, and action-oriented. People from low-context cultures value logic, facts, and directness. Solving a problem means lining up the facts and evaluating one after another. Decisions are based on fact rather than intuition. Discussions end with actions. And communicators are expected to be straightforward, concise, and efficient in telling what action is expected. To be absolutely clear, they strive to use precise words and intend them to be taken literally. Explicit contracts conclude negotiations.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ommunicators in high-context cultures who depend less on language precision and legal documents. High-context business people may even distrust contracts and be offended by the lack of trust they suggest.3 Cross-cultural tips不同语境文化的三个语言表达特点:(一)言外之意我们首先注意到是言语中传情达意成分的多寡。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理解和掌握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运用高低语境理论(High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ory)这一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框架,系统地剖析中西方商务环境中不同礼仪规范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以期为涉外商务人士提供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指导,促进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顺畅与高效。
高低语境理论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于解释不同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编码和解码方式的差异。
该理论将文化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两类:高语境文化强调非言语、情境、关系背景等隐性因素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低语境文化则倾向于依赖明确、直接、详尽的语言表述来传达信息。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普遍认为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则多表现为低语境文化特征。
在商务礼仪层面,这种理论框架的运用有助于揭示中西方在诸如沟通风格、时间观念、礼赠习俗、餐桌礼仪、商业谈判策略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商务交往中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倾向于通过含蓄表达、暗示及长期关系中的默契来理解对方意图,而西方商务环境更注重契约精神和明确的条款说明,强调直接、清晰的口头与书面沟通。
同样,对于时间管理,中国商务文化往往体现出更为灵活、注重人情的特性,而西方则严格遵守时间约定,视其为尊重他人与效率的体现。
本研究将首先概述高低语境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分类依据,继而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探讨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在各个关键环节中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受到各自文化语境特性的深刻影响。
研究不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还将尝试挖掘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如历史传统、社会结构、价值观等,并探讨在实际商务交往中如何恰当地应对和适应这些差异,以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效果。
本研究以高低语境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旨在为跨国商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全球商务参与者跨越文化鸿沟,实现更加和谐、有效的跨文化商务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商务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商务礼仪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和共性逐渐受到学者和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跨文化交际

2. 低语境文化源头:
① 古希腊文化中的逻辑、理 论、雄辩术
② 西方哲学核心– logos(逻各斯)
《希腊哲学史》作者格里思归纳将logos为: (1)任何讲的东西和写的东西,包括虚构的故事和 真实的历史; (2)所提到的和价值有关的东西,如评价、名誉等; (3)与感觉相对立的思想或推理; (4)从所讲或所写的发展为原因、理性或论证; (5)事物真相; (6)尺度、即完全的或正当的尺寸; (7)对应关系、比例; (8)一般的原则或规律; (9)理性的力量; (10)定义与公式。
•例厅,都点了一个汉堡,结果由于 厨师的疏忽把三个汉堡中的肉都烤糊了, 问,三个人会对此说什么?
○德国人会直接批判这个糊了的肉批评 这个厨师; ○美国人会说,虽然肉的口味不太好, 但是面包,沙拉,香葱的味道还不错; ○日本人会说,面包,沙拉,香葱的味 道不错。
三.未来发展趋势
1.现象: 中国- 白字黑字合同取代口头承诺, 条约细致化明确化 西方- 系统论、混沌理论诞生, 注重环境的作用,整体观 2.趋势:走向彼此,世界大同
谢谢观看!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汉国教1 班 毛莹
一.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 二.HC和LC文化渊源探讨
三.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
1.语境:交际双方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所需 要共享的背景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共同点。 2.霍尔: HC -- 高语境【high—context】 LC -- 低语境【low—context】
HC ○典型-日本、中国等 ○意义没有直接包含在话语中,熟悉非语 言交流 ○特点-内隐、含蓄 LC ○典型-美国、德国等 ○意义直接包含在言语中,依赖语言交流 ○特点-外显、直接
简述霍尔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导向说

简述霍尔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导向说例: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
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
在高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信息的传递和编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者所处的具体情景,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的提示较为敏感。
在高语境文化中刚好恰好相反,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通过显性贴切的编码贯穿,隐性的环境传达出来适当的信息和情景,表明的信息较太少。
也就是说,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双方,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交流。
不过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并不是泾渭分明,因为在实际交流中,这两种类型的交际类型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存在。
低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高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最早在年在《打破文化》中明确提出。
这一对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指出了任何交际的双方都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人文关系环境、具体的交流情景的影响,拓宽了人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
霍尔指出实地考察具体内容的语言交际活动,无法正视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他将语境研究关上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开创性的将语境分割为“低语境”和“高语境”。
世界每一刻都处在变化当中,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低语境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交流的趋势,中国的高语境文化正在经历着向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中。
人们必须先培育自己的多元文化意识,介绍多寡语境的文化差异,消除低语境的交流障碍,从低语境逐渐转型为高语境。
这样,就可以达至低、高语境下,相同交际习惯的“异源合流”,提升中国的外交效率,推动中西方人民的交流、合作。
高语境与低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 “乌龟”是低语境词汇, 不论在中文 或英语环境中都指一种爬行动物,直译为“turtle” 即可。但在该例子中, “乌龟”具有中国文化的特 殊语境意义, 是高语境词汇, 只有译为“pimp”才 能满足原文词汇的整体信息, 合格的翻译人员应具 备区分此“ 乌龟”非彼∃“乌龟”的能力。
原文: 鸿渐恼道: “说得好漂亮! 为什么当初我告 诉了你韩学 愈薪水比你高一级, 你要气得掼纱帽不干呢? %”( 414) 译文: “Oh, doesn’t that just sound beautiful?” said Hungchiencrossly. “When I first told you Han Hsueh- yu’s salary was a grade higher than yours, why did you get some and you wanted to throw away your cone- shaped hat?”( 415) 纱帽是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 后来做官职的代 称, 在文中指 赵辛楣系主任的职位。 例如“ cone- shaped hat ,worn by officials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Here ‘throw away one’s cone- shaped hat’
高语境(HCC)与低语境 (LCC)
1.语境:交际双方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 所需要共享的背景知识,所需要具备 的共同点 2.霍尔: HC -- 高语境【high—context】 LC -- 低语境【low—context】
HCC ○典型-日本、中国等 ○意义没有直接包含在话语中,熟悉非语 言交流 ○特点-内隐、含蓄 LCC ○典型-美国、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处 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定义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定义高语境和低语境的定义一、高语境的概念及特点高语境(High-context)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所依赖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话语,还包括非言语因素,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声调等。
高语境通常出现在文化背景相似、人际关系亲密或者交流对象彼此了解程度深厚的情况下。
在高语境中,交流双方通常会使用简略、间接、模糊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而对于那些不言自明或者已知的信息,则可以省略掉具体表达。
高语境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非言语因素:在高语境中,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声调等非言语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简略、间接: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或者冲突,交流双方通常会使用简略、间接的表达方式。
3.依赖背景知识:在高语境中,交流双方需要共享一些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4.注重人际关系:在高语境中,人际关系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到交流的方式和效果。
二、低语境的概念及特点低语境(Low-context)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所依赖的主要是字面上的话语,而非言语因素则相对较少。
低语境通常出现在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人际关系疏离或者交流对象彼此了解程度较浅的情况下。
在低语境中,交流双方通常会使用直接、明确、详尽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
低语境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言语表达:在低语境中,言语表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直接、明确: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或者冲突,交流双方通常会使用直接、明确、详尽的表达方式。
3.不依赖背景知识:在低语境中,交流双方不需要共享太多背景知识就可以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4.弱化人际关系:在低语境中,人际关系的因素相对较少,交流更加注重事实和逻辑。
三、高低语境之间的比较高语境和低语境在交际方式、表达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具体来说,高低语境之间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交际方式:高语境强调非言语因素,交流双方需要共享一些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话;低语境则注重言语表达,交流双方不需要共享太多背景知识就可以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简述霍尔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导向说

简述霍尔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导向说霍尔在他的经典著作《超越文化》中首次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的概念,这一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霍尔的理论,交际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高语境交际和低语境交际。
首先,高语境交际(High Context Communication)指的是那些在传达信息和意义时,大量依赖于环境、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参与者的共有知识进行交际的形式。
这些共有的知识包括共享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规则、文化传统等等。
因此,高语境交际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对于共有的这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具体来说,高语境交际的特点是:信息编码密度高,信息包含在交际语境中,而不仅仅是言语中。
信息的解码更多地依赖于交际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如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等)和社交环境(如参与者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
与此相反,低语境交际(Low Context Communication)是指那些在传达信息和意义时,更多地依赖于言语本身,而非环境、情境等外部因素。
换言之,低语境交际更注重言语符号本身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对交际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依赖相对较小。
低语境交际的特点是:信息编码密度低,信息直接包含在言语中。
解码信息时,不需要过多依赖交际环境,因为信息直接包含在言语中。
这种交际方式更倾向于直接、明确、以言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高语境和低语境并不意味着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更优越或更落后。
它们只是反映了不同文化在处理和传达信息时所偏好的方式。
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识别不同文化的语境导向对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对于高语境文化,如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等,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那些未言明的、隐含的信息。
这些信息往往深深根植于这些文化中,对于有效地交流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经常使用含蓄、暗示或者通过第三方来传达信息,这些都是高语境的表现。
生活中高低语境的例子(一)

生活中高低语境的例子(一)高低语境在生活中的应用什么是高低语境高低语境(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文化概念,用来描述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传递方式。
高低语境指的是在交流中,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交流的直接程度。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高低语境的例子及详细讲解。
1. 身体语言•高语境:在一些亲密关系的圈子中,人们可能使用更多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以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低语境:在一些陌生的环境中,人们通常更加依赖于语言的表达。
比如,在商业谈判或者官方场合中,人们通常会更加注重言辞的准确和直接。
2. 非言语表达•高语境:一些东方文化中的传统习惯,如中国的礼仪,可能涉及到很多非言语的表达方式。
比如,通过礼貌用语、轻轻的敬酒动作等来传递尊重和友好的信息。
•低语境: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更加强调直接和明确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职场中,人们倾向于使用明确的话语来沟通,而不是通过非言语的暗示。
3. 形式与内容•高语境:在一些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信息的背后含义和蕴涵。
比如,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常常通过诗词、字画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艺术形式来传递信息。
•低语境:在一些实用主义的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信息的直接传达。
比如,在一些科技公司或者工程领域,人们通常更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技术性。
4. 文化差异•高语境:在一些传统的社会中,人们通常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整体的价值观。
比如,在亲戚家聚会时,人们可能更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和传统的社会规范。
•低语境:在一些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比如,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总结高低语境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了解和理解高低语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并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在不同的交流场合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式。
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ppt

明确表达
强调细节
简单明了
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具体、明确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确保对方能够准确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会提供足够的细节和背景信息,以确保对方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
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或专业的术语。
霍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
目录
contents
霍尔的理论概述高语境文化特点低语境文化特点霍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霍尔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霍尔理论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参考文献
霍尔的理论概述
01
霍尔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他的研究中,霍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的方式和特点,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
改进语言教学方法与策略
基于霍尔理论,语言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跨文化意识。
在高语境文化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教学方法和策略应该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进行个性化调整。
在低语境文化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口语表达、写作等。
04
高语境文化
交际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言外之意和暗示较为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高语境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低语境文化
交际行为相对独立于社会文化背景,言外之意和暗示不那么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低语境文化的理解和沟通同样关键。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行为
增强文化敏感度
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
缺乏动态视角
03
霍尔的理论主要关注静态的文化特征,而忽视了文化是如何在历史和社会变迁中发展和变化的。
高低语境_跨文化交际

1 High 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ess has to be said or written because more of the meaning i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r already shared by people are labeled high context.(在高语境文化中,在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对地讲,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
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2 Low context culture(低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ittle of the mea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 because the message is encoded in the explicit code are labeled low context. (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地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和情景中。
这也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3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s theory of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werful effect culture has on communication. A key factor in his theory is context. This relates to the framework, background, and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or an event takes place.High-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much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re relational, collectivist, intuitive, and contemplative. This means that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emphas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ing trus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 any business transaction. According to Hall, these cultures are collectivist, preferring group harmony and consensus to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nd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are less governed by reason than by intuition or feelings. Words are not so important as context, which might include the speaker’s tone of voice, facial expression, gestures, posture—and even the person’s family history and status.A Japanese manager explained his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yle to an American: ―We are a homogeneous people and don’t have to speak as much as you do here. When we say one word, we understand ten, but here you have to say ten to understand one.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ends to be more indirect and more formal. Flowerylanguage, humility, and elaborate apologies are typical.Low-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and much of Western Europe) are logical, linear, individualistic, and action-oriented. People from low-context cultures value logic, facts, and directness. Solving a problem means lining up the facts and evaluating one after another. Decisions are based on fact rather than intuition. Discussions end with actions. And communicators are expected to be straightforward, concise, and efficient in telling what action is expected. To be absolutely clear, they strive to use precise words and intend them to be taken literally. Explicit contracts conclude negotiations.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ommunicators in high-context cultures who depend less on language precision and legal documents. High-context business people may even distrust contracts and be offended by the lack of trust they suggest.3 Cross-cultural tips不同语境文化的三个语言表达特点:(一)言外之意我们首先注意到是言语中传情达意成分的多寡。
中西儿童文学中高低语境

中西儿童文学中高低语境一、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讲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与低语境(Low Context)。
他认为:“ 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
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
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Hall, 1988:96)。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从交际与感知的角度出发的。
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
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受文化的影响,并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文化决定了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简单地说,高语境和低语境说的就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由语境和非话语所传递的隐性讯息与由语言编码所传递的显性讯息的对比。
二、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形成原因高语境社会相对来说发展较慢,人们受多年积累的文化熏陶,有着极其相似的背景只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信仰、民族心里、行为准则等,这是长期生活的积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为,在交流过程中,很多信息已经蕴含在背景信息之中,无需再明确地表达出来,完全可以意会,这就造成了高语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较隐晦。
而低语境社会中多半是科技发展较快、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少依赖于传统或习俗来作为自己交流的准则或依据。
所谓的文化传统也是变化较快没有统一模式可依的。
霍尔认为中国、日本、阿拉伯等东方国家多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而美国、瑞典、德国等西方国家多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
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强调心领神会。
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多由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清晰易懂的文字语言传达出来,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不需要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高语境与低语境high

⾼语境与低语境high⾼语境与低语境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跨⽂化交际是指不同⽂化背景的⼈们之间的交际。
当两种不同⽂化交际者交际时,由于交际双⽅⽂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与背景各异、思维⽅式和交际⽅式有别,⼈们会对同⼀词、同⼀句话、⾮语⾔⾏为和事物产⽣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所指意义,在跨⽂化交际过程中由⽂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要有效进⾏跨⽂化沟通⾸先要理解不同⽂化的模式及沟通⽅式。
High-context is one in which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is already in the context,while very little is in the message。
⾼语境⽂化强调以间接⽅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直接表达不仅会显得太唐突,草率,还会给⼈留下做事不认真,决策不慎重的印象,尤其在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或向对⽅提出请求时,强交际语境⽂化交际者⾔语表达婉转、含糊,担⼼会冒犯对⽅或让对⽅丢脸。
⾼语境⽂化有如下⼏⼤特点:“我们”为主; 螺旋式逻辑思维; 间接交际⽅式; 地位趋向⽅式; 语境为基础的理解; 理解责任在听者。
⾼语境⽂化国家包括中国、⽇本、韩国、墨西哥等.例⼦:两个朋友对话A:最近⼿头有点紧…B:我也不宽裕。
A说⼿头有点紧,意思就是想跟B借钱;⽽B说⼿头也不宽裕,就是说没钱借给A。
两个⼈说的都⽐较含蓄,说话都有点拐弯抹⾓,但是⾼语境国家的⼈都懂他们的意思。
Low-context is just the opposite to high-context。
低语境⽂化强调通过语⾔表达进⾏沟通与交流,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表达之中,⽽且表达⽅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任何⼈想通过暗⽰⽅式、间接⽅式或⾮语⾔⽅式进⾏沟通与交流不仅达不到沟通⽬的,还会被认为是在回避问题,甚⾄也会被认为是⼀种不诚实的⾏为。
高低语境文化-part

1 High 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ess has to be said or written because more of the meaning i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r already shared by people are labeled high context.(在高语境文化中,在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对地讲,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
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Low context culture(低语境文化):Cultures in which little of the mea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 because the message is encoded in the explicit code are labeled low context. (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地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和情景中。
这也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2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s theory of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werful effect culture has on communication. A key factor in his theory is context. This relates to the framework, background, and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or an event takes place.High-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much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re relational, collectivist, intuitive, and contemplative. This means that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emphas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ing trus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 any business transaction. According to Hall, these cultures are collectivist, preferring group harmony and consensus to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nd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are less governed by reason than by intuition or feelings. Words are not so important as context, which might include the speaker’s tone of voice, fa cial expression, gestures, posture—and even the person’s family history and status.A Japanese manager explained his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yle to an American: ―We are a homogeneous people and don’t have to speak as much as you do here. When we say one word, we understand ten, but here you have to say ten to understand one.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ends to be more indirect and more formal. Flowery language, humility, and elaborate apologies are typical.Low-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and much of Western Europe) are logical, linear, individualistic, and action-oriented. People from low-context cultures value logic, facts, and directness. Solving a problem means lining up the facts and evaluating one after another. Decisions are based on fact rather than intuition. Discussions end with actions. And communicators are expected to be straightforward, concise, and efficient in telling what action is expected. To be absolutely clear, they strive to useprecise words and intend them to be taken literally. Explicit contracts conclude negotiations.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ommunicators inhigh-context cultures who depend less on language precision and legal documents. High-context business people may even distrust contracts and be offended by the lack of trust they suggest.3 Cross-cultural tips跨文化交流中―语境文化的角色一位受英文教育的新加坡公民的一位居于中国的长辈去世了,她代表父母到中国参加这位长辈的葬礼。
文化差异理论

1.语境文化语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包括一切主客观因素。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即HC)和低语境(Low Context,即LC)。
Hall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
高语境(HC)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
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的言语或行为意义来源于或内在化于说话者当时所处的语境,他所表达的东西往往比他所说的东西要多。
低语境(LC)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强调的是双方交流的内容,而不是当时所处的语境。
同时,他还把世界各国区分为高语境文化国家和低语境文化国家,“所谓低语境是指一切都需要用语言讲清楚,也就是说双方并没有分享一个共同的语境”,“所谓高语境是指许多的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不需要每一点都明白无误地讲出来”。
Gudykunst等根据Hall的理论,将12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按“高语境”到“低语境”的方式排列为:中国、日本、阿拉伯、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斯堪德纳维亚、德国、瑞士。
从上面的排列方式不难看出,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美国则“只是偏向了天平较低的一方”,属于低语境国家。
究其原因,中国属于农业国,民众安土重迁,彼此互相熟知,联系密切,有着长期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形成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正好相反,属于工业国,人口迁量大、速度快,加上“个人主义”和“隐私”的观念,使人们相互之间不易培养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在交流中不得不靠语言来表达,由此形成低语境文化。
2. Edward Hall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他在、曾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四种空间距离。
1、Public distance 公众距离可以达到360cm之远。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理论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理论(Low-Context and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为理解圈子内外的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框架。
一般说来,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低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高语境交际居主导地位。
美国的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 提出了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的概念。
这一对概念的提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交际环境关系的研究颇有启迪,它拓宽了人们在这一方面研究的视野。
3.3.1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特点根据Hall 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含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
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由身体语言、环境语言,或该人的内在素质来传递,相对地讲,明显的语言代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
这也意味着,在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低语境交际则刚好相反,绝大部分的信息由明确编码的语言来完成,只有少量的信息蕴含在隐性的环境中。
这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侧重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Hall指出:“在高语境系统中长大的人比在低语境系统中长大的人怀有更多的期望。
当谈论他们心中的苦恼与忧虑时,来自高语境的人会期望对方明白是什么在困扰着他/她,但又不想做具体的说明。
结果是他/她会在交谈中环顾左右而言它,除了关键的一点什么都谈了。
而领会这最关键的主旨则是对方的任务。
”(Hall,1976:98)当然,这样的比较是相对的比较,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存在于一切文化当中,当然只有一种交际(或低语境或高语境交际)是在一种文化中占主导。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可能相差无几,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譬如,东方和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悬殊的。
东方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高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西方文化属于个体主义文化,低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直接又明确。
高低语境概念

高低语境概念高低语境是指语言使用中的语境的高度或深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的含义、用法和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语境对于理解语言和进行有效的交流非常重要。
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环境、情境和背景知识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目的和期望,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断出语言使用者所说的话的含义。
高低语境的概念与语言学理论中的“语境”概念有关。
语境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说话者、听众、时间、地点、前后文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推断出说话者所说的话的含义。
高低语境的概念也与语用学理论中的“语用功能”概念有关。
语用功能是指语言使用的功能或目的,包括描述、指示、问询、祝愿、命令等。
语用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期望,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语用情况。
高低语境还与语篇结构有关。
语篇结构是指语言使用中的组织方式,包括主题、论点、支持信息、对比、因果等。
语篇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使用者的思路和逻辑,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者的观点和立场。
在高低语境的概念中,所谓“高语境”是指语言使用中包含的信息量多、深度大的语境。
这种语境通常会涉及到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更复杂的语用情况,因此需要使用者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和较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和使用。
相反,所谓“低语境”是指语言使用中包含的信息量少、深度浅的语境。
这种语境通常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语用情况较少,因此使用者可以在较低的语言能力和较少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理解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语境。
例如,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使用较为随意的语言,而在商务场合,我们则可能会使用较为正式的语言。
同时,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较高语境和较低语境的情况。
例如,当我们在读一本学术论文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较高语境的情况,因为论文中可能会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而在看一本小说的时候,则可能会遇到较低语境的情况,因为小说中的语言通常比较浅显易懂。
高低语境理论

高低语境理论在语境分析中,美国社会学家沙哈尔提出了语境的三个维度的划分方法。
他将语境分为高语境( high-level,主要是情态动词)、低语境( low-level,主要是被动语态、虚拟语气和语用过渡)和无语境( no-level,主要是时态、语态和语气)三个层次。
高低语境理论提出:如果一个句子包含一个有语境含义的陈述语和另外一个没有语境含义的背景语,我们称这个句子具有高语境;如果一个句子既有陈述语又有背景语,则称之为高低语境结合体。
通常,一个有多个背景语的句子比只有一个背景语的句子的语境要复杂一些。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句子时,就应该考虑其是否属于高语境还是低语境的问题了。
高低语境理论主要解决的是那些语境比较复杂的句子。
高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强调、并列结构或者句子成分的省略造成。
而低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名词的变形或者由介词的使用引起。
语境有两种,即上下文语境和宏观语境。
高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强调、并列结构或者句子成分的省略造成。
通过以下例句进行说明:例1:注意:对于不同的输入假设有不同的输出模式。
输入:注意!我们今天必须给出完整的事实。
输出:无,因为除非事实已经全部写好,否则我们很难知道该给谁什么数据。
这个句子表示的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个假设,即“我们今天必须”给出所有的数据。
根据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它处于一个高语境的句子。
例2:某人发现一些反常现象。
当然,这些反常现象绝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一次实验失败有关。
如果你问当事人,他也许会记得实验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可是,你可能再也无法了解到这些信息了。
这个句子中的“你”表示的是一个事件或者信息。
因此,它处于一个高语境的句子。
语境可以划分为高语境、低语境和无语境三类。
高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强调、并列结构或者句子成分的省略造成;低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名词的变形或者由介词的使用引起;无语境的句子通常由名词的变形或者由介词的使用引起。
语境可以被看作是在句子外部的一些固定点,而语言符号是相互连接的,可以把一些语言符号置于某个位置,从而创造出一种类似于链条的系统,叫做语境网络。
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案例

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案例
案例1:高语境文化 (High Context Culture)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的例子。
在日本社会中,人们通常采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并不直接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或意见,而是借助于上下文、非语言表达和隐含的信息来传达意图。
在商业谈判中,日本人经常使用暗示和暗示来表达意见,而不是明确直接地说出来。
案例2:低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低语境文化的例子。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常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他们使用直接明确的语言来传达信息,而不依赖于上下文或隐含的含义。
在商业谈判中,美国人经常更加明确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而不真正依赖于非语言的暗示。
这些案例突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之间在沟通和交流方式上的差异。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加依赖非语言和间接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直接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高低语境定义对比

高低语境定义对比高低语境定义对比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用来传递信息,还能反映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以及沟通中的信任和尊重等方面。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高低语境的概念变得格外重要。
高低语境定义了不同文化中的沟通方式、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权力等。
本文将通过对高低语境的定义对比,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差异,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高低语境的定义1. 高语境:高语境的定义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不仅仅依赖于语言本身,还需要借助语境、背景、非语言的暗示以及沟通者之间的共同知识和经验等因素。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暗示、间接的表达方式,相信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
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
2. 低语境:低语境的定义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赖于语言本身,语句的直接含义和字面解释更为重要。
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直接明确的表达方式,注重清晰明了的口头沟通。
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包括美国、德国、瑞典等西方文化。
三、高低语境的对比1. 沟通方式: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非语言的暗示和信息传递,他们善于阅读微妙的表情、姿势和语气等。
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加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非语言的暗示相对较少。
2. 信息的明示与隐匿: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通过暗示和间接表达来传递信息,他们在沟通中更多地使用隐喻、修辞手法以及暧昧的措辞等。
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则更倾向于直接明示自己的意图,他们的表达更加直截了当、不带歧义。
3. 即时与间接反馈: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间接的反馈和暗示,他们习惯于通过非语言行为和上下文来理解对方的意思。
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习惯于直接和明确的反馈,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四、高低语境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1.理解沟通障碍:由于高低语境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容易发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语境与低语境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当两种不同文化交际者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与背景各异、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有别,人们会对同一词、同一句话、非语言行为和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所指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要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首先要理解不同文化的模式及沟通方式。
High-context is one in which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is already in the context,while very little is in the message。
高语境文化强调以间接方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直接表达不仅会显得太唐突,草率,还会给人留下做事不认真,决策不慎重的印象,尤其在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或向对方提出请求时,强交际语境文化交际者言语表达婉转、含糊,担心会冒犯对方或让对方丢脸。
高语境文化有如下几大特点:“我们”为主; 螺旋式逻辑思维; 间接交际方式; 地位趋向方式; 语境为基础的理解; 理解责任在听者。
高语境文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
例子:两个朋友对话
A:最近手头有点紧…
B:我也不宽裕。
A说手头有点紧,意思就是想跟B借钱;而B说手头也不宽裕,就是说没钱借给A。
两个人说的都比较含蓄,说话都有点拐弯抹角,但是高语境国家的人都懂他们的意思。
Low-context is just the opposite to high-context。
低语境文化强调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与交流,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而且表达方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任何人想通过暗示方式、间接方式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达不到沟通目的,还会被认为是在回避问题,甚至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
在低语境文化国家里,沟通的目的是彼此交流信息,因此发话者有责任让听者正确理解其语言表达内容,所以他们说话直来直去,说话内容都在言语之中,毫不掩饰。
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是:“我”为主;线形逻辑思维;直接交际方式;个人趋向方式;语言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发话者。
低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
例子:就拿高语境的例子来说,如果A没钱,去找B借,他们的对话则变成
A:我想和你借点钱
B的回答肯定是借或者不借,绝对不会像高语境国家的人那样拐弯抹角。
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也正是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不同语境文化沟通者在交流时会发生交际障碍,也容易产生误解。
以中国人讲“面子”这一文化传统为例,中国人对人对事比较婉转曲折,生怕伤了自己和别人的面子。
相反,美国人则坦诚和直率,举止言谈直言不讳,不善于转弯抹角。
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
高低语境对比
高语境低语境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Indirect direct
含蓄明白,明确
当一个中国女朋友和一个美国男朋友上街买衣服,遇到的情况
女:亲爱的,你看那条裙子,多漂亮啊!(意思是想去试一试)
男:darling,它真的很漂亮。
(纯粹的赞美那条裙子)
女:我觉得它简直就是为我而生的,亲爱的,你觉得呢?(意思是想让男方给她买这条裙子)
男:我觉得如果是粉色的话,更适合你。
(纯粹的是给女方建议)
if you cooked a meal, and you asked a Dutch person, how was it? he said :"yes, i like it." that means he really liked it.
but once you had this answer from a person from high context culture, such as china, you have to think:"does he really like my meal? or just don't want me to lose face."
习题,请同学回答
1. who attends your meeting is an indication of who is available to attend. (low-context)
2. who attends your meeting is an indication of how important you or the topic is. (high-context)
3. yes means yes (low-context)
4. yes means I hear you (high-context)
5.silence may mean disapproval or dissatisfaction (high-context)
6.you may have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to understand what someone is saying.
(high-context)
7.there is no need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low-context)
8.it’s best to tell it like it is…(low-context)
9.this is lik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iblings (high-context)
10.this is lik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casual acquaintance (low-context)
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跨多门学科的边缘科学。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增多,跨文化交际将日趋频繁,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也将涌现出来。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语境的特征,尽可能地减少文化间的冲突,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