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边际学派的先驱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
二、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边际效用学派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先
驱者是赫尔曼· 戈森。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 戈森 (1810—1858)在《论人类交换 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 (1854年)一书中提出了有关人 类享乐的规律(后来人们称为“戈 森规律”)。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享 乐规律以及按照这些规律行事的条件。他 提出了两个规律。第一,享乐递减规律。 就是说,假定一个人对一种或相同的享乐 持续下去,他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会不断 递减,最后出现感受的饱和状态。假定一 个人单纯地重复满足某种已有的享乐,那 么,反复的次数越多,则不仅最初的享乐 程度越来越小,而且享乐持续的时间也会 越来越短暂,最终使得饱和更快地到来。 这个规律又称之为“戈森第一定律”。
第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就是说,
一个消费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享乐,而又同时存在各 种享乐,他必须依次享用其效用最 大者,直至各种享乐的边际效用相 同。这个规律又称为“戈森第二定 律”。
戈森还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它的基
本观点是:价值就是数量有限的效用, 是物品满足人的享乐的能力,它是主 观的、相对的。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所 提供的享乐量,并随物品数量不断增 加而递减;当各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 的价值相等时,价值达到最大值。戈 森还从不同心理感受的均衡出发,对 劳动过程及交换过程进行分析。他的 经济思想直接影响了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和传统经济学又有必
然的联系,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理想的经济模式都是完全自由竞争, 价格理论都是供求价格论,生产理 论都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分配 理论都是三要素分配论。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
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 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资本 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其发展本身 出现了不少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所 特有的新问题、新现象,资产阶级 经济理论需要有新的经济分析工具。
第二十一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第二十一章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的主体,是当时经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一、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及发展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创建、发展的。
此学派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以边际分析为方法,主观评价价值与其他经济现象。
主要包括以门格尔、庞巴维克和维色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和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
(一)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渊源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
代表人物: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18世纪中叶瑞士伯努里、意大利的加利安尼。
19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
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法国古尔诺较多使用边际分析方法,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德国的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戈森被视为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
效用价值论在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卡图(Cato)和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
17世纪下半叶,英的尼古拉·巴尔本(Nicholas Barbon)明确提出来“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正如一句英文成语所说,它们一文不值。
”18世纪意大利的费尔南陀·加利阿尼提出了效率和稀缺性价值原理。
用效用和稀缺共同说明商品的价值。
重农学派的杜尔阁;法国的孔狄亚克。
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威谦·福斯特·劳埃德;爱尔兰经济学家芒梯福特·朗菲尔德,对效用价值思想做出了明确的表述。
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尔诺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法国工程师朱尔·杜普伊19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戈森上述提到的人都可称为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和奠基者。
(二)产生及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同时但又彼此独立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为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基础。
边际学派的经济学说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边际主义的产生及主要先驱 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 三、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四、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202X
一、边际主义的产生及主要先驱
边际主义概述
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主义,是西方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变化,被称为“边际革命”
边际主义经济理论一般认为是由三个不同国家的学者在同一时间中,各自独立创建起来的
关于价值起源的解释
瓦尔拉斯认为价值来源于稀少性——“最后欲望被满足的程度”
瓦尔拉斯被认为最早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均衡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瓦尔拉斯与杰文斯价格决定理论的区别
2、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1
帕累托(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1893年接替瓦尔拉斯在洛桑大学任教,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瓦尔拉斯理论体系培育了一大批欧美各国的信徒,形成一个独立的洛桑学派
杰文斯的效用价值论
杰文斯的交换方程
杰文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杰文斯的经济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这主要受到马歇声名的掩盖,在英国一直把他列为统计学家;另一个原因,杰文斯没有充分时间对其理论进行整理, 也无亲授学生继续其研究。直到20世纪30年代边际分析盛行,才得到高度评价
四、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数学的发展,数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3、边际主义的先驱
边际效用概念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如意大利的加里安尼(1728~1787),法国启蒙学者孔狄亚克(1715~1780),萨伊,李嘉图,西尼尔等等,都提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论的直接先驱者是德国的戈森(1810~1858),他在《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1854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规律——戈森定律
第10章边际学派的奠基人PPT课件
6. 强调需求在商品价格决定中 的作用,和古典经济学家强 调供给(成本)形成鲜明对 比。
7. 强调商品的主观效用。 8. 均衡原则。边际主义者认为,
经济力量一般会趋于均衡, 一旦偏离,相反的作用力就 会发生作用,向新的均衡趋 近。
9
9.将土地和资本合并,在分配 理论中着重讨论工资和利息 的决定。将地租、利润和利 息都看成财产性收入。
岁。
20
• 后期经济学论作包括:
– 《货币与交换机构》,1875 – 《政治经济学入门》,1878 – 《商业危机和太阳的爆发》,1878 – 《商业循环》,1878
• 其他著作:
– 《逻辑要义》,1870 – 《科学理论》 被称为“最富独创性的经济学 家” :
11
四、边际学派的理论贡献
1. 边际分析方法和数理经济学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 理性消费者的选择理论 4. 商品的需求法则 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 规模收益 7. 基本的垄断模型 8.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12
• 但是,这些经济学理论对于现 实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无能为 力。
13
五、边际学派的局限性
10.主张小政府,自由放任。
10
三、边际学派的阶级立场
• 边际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 各种社会主义,甚至也反对资产阶 级的政府干预经济。因此对于当时 处于强势地位的资产阶级和有产者 是有利的,不利于无产者,也和主 张国家干预的官僚对立。
• 当然,边际主义者力主配置资源最 有效的市场自由竞争制度,他们认 为一旦促进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进 步,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将有利。
第10章 边际学派的奠基人
1
第一节 边际学派概览
2
一、边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知识要点)
一、古诺的完全垄断和双寡头垄断假设一个人是一个矿泉的经营者,而这个矿泉具备其他矿泉所不具备的对人体有益的特征。
他毫无疑问地将每公升水的价格定为100法郎;但他很快发现需求(需求量)不足,这绝不是他最充分利用他的财产的方式。
因此,他会连续降低每公升水的价格直到能使他获得最大可能利润的那一点,即如果用F(p)来代表需求(需求数量)法则,经过多次尝试,他会选择使产出(总收益)p F(p)最大的那一个价值(价格)p。
为了使抽象的垄断思想容易理解,我们设想了一个矿泉和一个经营者的情形。
现在让我们假设有两个经营者和两个矿泉,两个矿泉的质量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它们的位置相近,他们为同一个市场提供矿泉水并相互竞争。
在这种情形下,每个经营者的价格肯定是相同的。
如果p是价格,D=F(p)是总销售量,D1是矿泉1的销售量,D2是矿泉2的销售量,那么D1+D2=D。
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忽略生产成本,两个经营者的收入分别是p D1和p D2;并且他们各自独立地寻求收入尽可能最大。
我们说各自独立地,这个限制是最基本的,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一点;因为如果他们达成一个协议来实现各自最大可能的收入,结果会完全不同,而就消费者而言,结果将会与一个垄断者的情形没有什么差别。
二、杜比的经济思想杜比的生平介绍:毕业于国立桥梁与道路学院,研究和设计公路、水上导航、市政水利系统,巴黎的总工程师,法国土木工程兵团的总监察官。
杜比在工程学方面成名的同时,还培养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强烈的业余爱好。
边际效用曲线、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单一定价、多重定价(价格歧视)三、戈森的经济思想1854年出版的《人类关系的规律和与之相应的人类行为的规则》两个定律,第一个定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解释自愿交换如何使双方的效用都增加。
第二个定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戈森的两个定律与杰文斯的著作四、屠能的经济思想屠能的区域理论屠能论边际生产力屠能的两个公式。
边际学派先驱者
• ①亚当•斯密革命即自由放任革命; • ②杰文斯革命即效用革命或边际革命; • ③凯恩斯革命即宏观经济学革命。 • 所谓革命就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反叛。
• 2、什么是边际革命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边际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理论经济学界。 • 在三位边际革命奠基人的祖国或学术活动基地,涌现出影响
巨大的奥地利学派和瑞士洛桑学派。——两个大支派。 • 以门格尔为祖师爷的奥地利学派拥有一批以维塞尔和庞巴维
克为突出代表的门徒;以瓦尔拉斯为主的洛桑学派也有帕累 托这样渊博和深邃的思想家。 • 杰文斯虽然没有创建出一个学派,但他的学说在英国同样找 到了大批热心的追随者。 • 特别是边际主义学说在大洋彼岸美国不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而且在克拉克等人手中还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这种发 展终于使边际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得以完成。
• 从理论内容上来看,边际革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深化和通俗化;
• ②从基数效用论转向序数效用论;
• ③边际生产力论的完成;
• ④对包括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在内的整个边际主 义的不同形式的综合阐述。
• 法国数学家古尔诺(1801~1877),也是边际主义的主要先 驱者。德国的杜能(1783~1850)是边际生产力论的先驱者 ,提出了相当完整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 法国工程师杜比特(1804~1866),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和 政策选择中运用了边际效用原理与方法。
• 实际上,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也进行了边际分析。 • 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0~1858),他被认
• 以此为标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西方资 产阶级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在西 方经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经济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史称边际革命。
西方经济思想史 边际效用
欧根·冯·庞巴维克(1851—1914)是 奥地利学派后期的主要代表。他出生于布隆。 早年就学于维也纳大学。曾和维塞尔一同在 德国海德堡大学、莱帕西克大学、耶拿大学 学习政治经济学。1881—1889年在莫斯布鲁 克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889—1904年在财政 部就职。曾三次担任奥地利财政部长。190 4—1914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曾担任过维 也纳科学院院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与利息》[第 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 4),第二卷《资本实证论》(1888)]、 《经济财货价值理论纲要》(1886)、《奥 地利的经济学家》(1890)、《价值、成本 和边际效用》(1892)、《财货价值的最后 尺度》(1894)、《马克思体系的终结》 (1896)。
(一)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也称为数理经济学派,被看做是边际效用 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 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 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数理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英国的杰文 斯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4年法国的瓦尔拉斯出 版《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他们著作的发表被看做是 数理学派形成的标志。瓦尔拉斯的继承人帕累托把数理 经济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瓦尔拉斯长期在瑞士洛桑大 学任教,1893年帕累托继承瓦尔拉斯在洛桑大学的经济 学讲座,因此,瓦尔拉斯和帕尔托代表的学派又被称为 数理学派中的洛桑学派。
边际学派的先驱 17—18世纪的边际学派先驱、19世纪的边际学派先 驱 奥地利学派 门格尔、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时差利息论
英国的边际学派 杰文思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威克斯蒂德的 分配规律协调理论、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理论、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美国的边际学派 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动态 分析和利润理论
第十章 边际革命和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革命和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革命的产生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门格尔的经济理论
一、边际革命的产生 1、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同时提出 2、应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资产阶级需要新的理论
二、边际革命的先驱
戈森定律: 1、享乐递减规律——第一定律 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效用最大化条件)——第二定律 三、门格尔的经济理论 1、财货理论 (1)物品成为财货的条件
第一,人类对此物品有欲望 第二,此物品具有满足人类欲望的属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人类认识到这一属性的存在
第四,人类能够获得此物品以满足欲望 (2)财货的分类 第一级财货,直接满足人类欲望(低级财货,消费财货) 第二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一级财货的 第三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二级财货的 „„
2、价值理论 (1)价值的本质是主观的,价值的尺度也具有主观性质 (2)第一级财货的价值由其满足最不重要的欲望时所具有的 效用决定 “当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财货小于其欲望的时候,财货在 满足越来愈不重要的欲望时,它的效用递减;当财货在
满足同一欲望时,随着满足程度的增加,其效用也递减”
(3)高一级财货的价值由它们所协作生产的低一级财货的价值 决定,其中各个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依据“丧失原理”, 即假定生产要素组合体中损失某种要素,因此而使产品价 值减少,这减少的价值部分就是该要素的价值
3、价格理论 由买卖双方对所交换的财货进行主观评价的均衡来决定 上限——取决于买者的主观评价 下限——取决于卖者的主观评价
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2018年秋)
授课合计:56
第17-18周
考试
四、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比例: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占20%、30%、50%(百分比)。
五、开课专业
经济学院本科各专业。
六、其它信息
任课老师答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疑地点:_______________
答疑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尔阁(3.3)
4
第3-5周
第二篇:古典学派
1、古典学派概述(4.1)
2、古典学派的先驱者:
——威廉·配第(2.6)
——达德利·诺斯(4.2)
——理查德·康替龙(4.3)
——大卫·休谟(古典货币数量理论)(4.4)
3、亚当·斯密:
——生平、著述和思想渊源(5.1-5.3)
——劳动分工思想(5.4)
经济学院本科统一开设课程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20177年修订稿增加马克思学派课时林金忠修订于2017080044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思想史课程名称英文historyofeconomicthought学分周学时34课程类型学院统一开设通修课程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选用教材美斯坦利l
经济学院本科统一开设课程《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
10
第5-6周
第三篇: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1、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思想渊源(10.1)
2、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10.3-10.4)
8
第7-8周
第四篇:边际学派
1、边际学派概览(12.1)
2、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古诺(12.2)
——杜普伊特(12.3)
——戈森(p.200)
瓦尔拉瓦西里里昂惕夫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
皮耶罗·斯拉法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琼·罗宾逊
皮耶罗·斯拉法 (Piero Sraffa 1898 - 1983)
师从马歇尔的意大利 人
1926年发表了一篇 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用商品生产商品》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Edward H. Chamberlin, 1899-1967 )
里昂·瓦尔拉 (Leon Walras,1834-1910 )
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深受古诺和父亲的影响 提出和倡导一般均衡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瓦西里·里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1906 – 1999)
自信的经济学家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投入产出表 里昂惕夫之谜
《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
《货币与信贷理论》
奥斯卡·兰格
(Oscar Lange,1904-1965)
波兰经济学家 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肯尼斯·阿罗
(Kenneth Arrow,1921-)
好学的硕士士兵 阿罗不可能定律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詹姆斯 M.布坎南
(James Buchanan,1919-)
博弈论的开创者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1902-1976)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的发展
美普林斯顿大学纳什:提出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性博弈的 区别(囚徒困境)
德国波恩大学的哈德·泽而滕:提出了“子博弈完善纳什
“拉尔夫·霍特里的一 生证明了两点:第一,经 济学家一辈子不断发表文 章和著作是可能的;第二, 不在大学里任教而树立经 济学家的名声也是可能 的。”
经济学说史边际学派
第11页/共36页
• 3.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 当欲望大于财货的供给时,这种财货称为经济财货。 当欲望小于财货的供给时,这种财货称为非经济财货。
第12页/共36页
第34页/共36页
知识小结与关键词
知识小结:
本章介绍了边际学派的先驱的 经济学说。 本章还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的经 济学说。 本章最后介绍了数理经济学派 的经济学说。
。
关键词:
戈森定律 时差利息论 帕累托最适度
第35页/共3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6页/共36页
价值评定。对于自然价值,财货只能以其边际效用加以 评定。 • 维塞尔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在现实经济中,价格的构成因素除了自然价值外,还有 社会购买力。
第15页/共36页
2.归属论
• 他一方面继承了门格尔的高级财货的价值,是由初级财货的价值回归决定的观点, 另一方面,他不同意门格尔的“丧失原理”。
第17页/共36页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
1.价值理论:主观价值论 主观价值是指一种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客观
价值是指产品与它的机械性和技术性成果的关系,以及和其 他产品相交换的关系。 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用性,二 是稀缺性。这里的稀缺性不是绝对稀缺性,而是相对于特种 物品需求而言的稀缺性。 庞巴维克认为价值不决定于物品的总效用,也不是物品的平 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
二、瓦尔拉斯的经济理论
(一)稀少性理论 所谓,“稀少性”,按瓦尔拉斯的说法是人们消费一定商品时最后一单位欲望所感受的满
章边际效用学派-精品文档
第十章 边际效用学派
3
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1.17—18世纪的边际学派先驱
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 巴尔本(1640—1698)是近代较早论述商品价值 由效用决定的经济学家。他在《贸易概论》(1690)一书中讲到,一 切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效用,而商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或 欲望。 瑞士数学家丹尼尔· 伯努里(1700—1782)1738年发表《测定风险新理 论之解说》 ,提出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思想,被证明是边际效 用概念最初发现者。他提出“财富的任何增加,不管多么微不足道, 总会使效用增加,而且,来自财富的任何微小增加量的效用将同先前 占有的物品量成反比例。” 意大利经济家费迪南多· 加里安尼(1728—1787)于1751年发表的《货 币论》一书中较早地把效用同稀少性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边际效用分 析打开了道路。意大利经济学家彼得罗· 维里(1728—1797)和法国哲 学家埃蒂耶纳· 孔狄亚克(1715—1780)也论述了与加里安尼类似的思 想。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边沁(1748—1832)提出所谓效用, 是指物品能使人获得幸福和避免痛苦的能力。同时提出了幸福(也即 效用)的递减法则,认为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 所获得的幸福量越少。杰文斯正是依据边沁的哲学原理建立起自己的 经济学理论体系的。
《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第十一先驱 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10章边际效用学派
抽象演绎法就是使人类经济的复杂现象还原成为可以进行单纯而确 实的观察的各种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加以适合于其性质的衡量,然 后再根据这个衡量标准,以再从这些要素中探出复杂的经济现象是 如何合乎规律地产生着。在具体进行分析时,门格尔和奥地利学派 的其他经济学家通常采取孤立个人的研究方法。他们常从某个孤立 的个人出发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这种孤立的个人的经济即是社会 经济的缩影,在这种个人与财物关系的分析中,存在着解释复杂社 会经济现象的关键。
另外,奥地利学派的这种抽象分析以人类追求享乐避免痛苦的心理 来解释个人的一切经济行为的动机,从而把政治经济学看做一种实 用心理学,经济关系变成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心理反应关系。由于这 种特点,奥地利学派也被称为边际学派中的心理学派。
第十章 边际效用学派
10
2.边际效用价值论
奥地利学派的价值理论是由门格尔奠定的,维塞尔最早提出 “边际效用”术语。不过,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庞巴维克的著 作中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
第十章 边际效用学派
11
3.时差利息论
庞巴维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用人的主观评价 和时间因素相结合,提出所谓“时差利息论”。
他认为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价值之间有差别是由于人们 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更高一些:
• 第一,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存在着 差别。一些人目前困苦或有急需,对现在可以免其痛苦 的一先令的评价自然会比对未来的一先令高。
边际学派的奠基人
8
• 后期经济学论作涉及:
– 《货币与互换机构》,1875 – 《政治经济学入门》,1878 – 《商业危机和太阳旳暴发》,1878 – 《商业循环》,1878
• 其他著作:
– 《逻辑要义》,1870 – 《科学理论》,1874
9
• 他在两个方面堪称为改革者, 被称为“最富独创性旳经济学 家” :
– 一方面,他以主观主义原则改写 了经济学旳一系列理论和原则。
– 另一方面,他把数学措施引进经 济学,用微分学来表述和阐明经 济学原理。
10
二、数学措施
• 他强调数学措施旳意义,在“经济学旳数学 性”一节中指出:“经济学要成为一种完全 旳科学,就必须是一种数学旳科学……我旳 经济学理论在性质上完全是数学旳……在我 看来,我们旳科学必须是数学旳,就因为它 研究旳是数量。处置之物假如能大能小,就 肯定存在数学性旳法则和关系。一般旳供求 法研究旳完全是所需求和供给旳商品量,研 究旳是商品量怎样随价格而变化,所以,供 求法则是数学旳。”(第30页)
1997年,第27页。 )
13
• 价值理论涉及
– 主观效用价值论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相等法则
14
1、主观效用价值论
• “反复旳思索与研究,使我得到一种颇有几 分新奇旳意见。即:价值完全决定于效用”。
(第29页)
• 效用旳基础是功利,“凡能引起快乐或防止 痛苦旳东西,都能够有效用”。(第51页)
• 1863年毕业后,于1866年开始担任曼彻斯特 欧文学院逻辑道德哲学及政治经济学教授。
• 1866年在《伦敦统计学会杂志》上刊登长篇 论文“政治经济学一般数学理论简论”,提 出了后来旳边际效用学说。
• 1870年开始写作《政治经济学理论》,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际革命
7、地位 杰文斯是边际革命的三位奠基者中最早发表自己观点的 人。同时也是观点最不严谨、最不成熟的人。所以在英 国,他的影响很快被马歇尔的巨大声望所淹没。但从各 方面来看(强调数学对于经济学的意义、用边际效用说 明价值、交换理论等),如果说马歇尔是使英国的主流 经济学由古典经济学转变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帅的话, 那么杰文斯便是这一转变的急先锋。
边际革命
②
门格尔认为,由于经济财货(需求大于供给的财 货)的存在,人们将力图使有限的经济财货得到 最好的使用。首先用于满足最重要的欲望,然后 再满足次要欲望。他的经济人的行为动机是追求 欲望满足的最大化,而其行为方式是在财货稀缺 的约束下优先满足重要欲望。即求经济财货的最 佳使用,这种见解对以后经济学的发展深有影响。 以后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给出稀缺资 源的最佳利用条件。
边际革命
一、边际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1、最早的效用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后来的继承者包括萨 伊,他们都把价格和定价机制同他们所认为的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即欲望的满足直接联系了起来。 2、但是边际分析工具的缺乏使得效用理论并没有发展出完备的价 格体系来,直至十九世纪末数学的发展,当时微积分对物理学的贡 献已为科学界所明了,同时微积分也已开始得到普及,这为经济学 家开展对效用的边际分析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工具。
边际革命
4、价值理论 ① 门格尔把价值的质规定为效用,因而衡量价值的尺度也就是效 用的大小。财货价值量的差异是由于人们对各种欲望的不同意 义的认识。在门格尔看来,某种财货一单位的价值是由该种财 货所能满足的各种欲望中最不重要的欲望(即边际欲望)获得满 足后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来决定,也就是由边际效用来决定。 ② 为了使理论具有普适性。他在说明低级财货价值决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高级财货的价值决定。他认为,与人们通常所认 为的相反,不是高级财货决定低级财货的价值,而是高级财货 的价值由其所产生的低级财货的预期价值所决定。 ③ 门格尔实际上把分配看作是三类特殊高级财货的价值论,并按 高级财货价值决定论的一般原理来说明分配论。他这种按统一 原理来说明价值论与分配论的作法,对以后经济思想的影响很 大。
边际革命
四、门格尔 1、规律、目的、方法
①
门格尔坚持经济现象具有规律性,认为经济科学 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成为精确科学。 在门格尔看来,承认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就意味 着承认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上有着相通之 处,就意味着经济科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 方法和叙述方法。 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原子论方法, 门格尔发展出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边际革命
5、交换理论与价格理论
①
门格尔认为,交换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交换 能更好地满足交换双方的欲望。并且这种交换是 在主观估价不一致基础上的不等价交换。 当财货的交换价值高于使用价值时,消费者倾向 于进行交换,门格尔认为交换会进行到一个静止 点,在这个静止点上,两种财货对交换者双方的 边际效用都相等。这个静止点也就是后来帕累托 所说的交换最适度。
边际革命
二、边际革命的意义
1、 虽然边际主义与后期古典主义(李嘉图及其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 的理论研究的领域都是价值论、分配论,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主 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的根本性分歧。更重要的是,两者对于价 值问题的研究重点有重要差别,后期古典主义侧重研究价值的决 定因素,而边际主义则不仅探讨决定因素,更注重研究价值机制 的经济功能 ——稀缺资源的配置机制 ,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亚 当·斯密的无形之手,清楚地说明了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如何实 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边际主义的分析工具比古典主义 的分析工具能够更有效地说明垄断条件下的价值决定及垄断不如 竞争之处,从而能更好地分析公用事业(经常处于自然垄断之中) 问题。
②
边际革命
6、门格尔在西方经济学史上的地位 ① 在德语世界里,重新确立了演绎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② 以追求欲望满足最大化的消费者代替英国古典经济学中那种追 求收益最大化的生产者作为经济分析的起点,可以说,门格尔 是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消费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③ 把稀缺性概念注入经济体系,改变了价值理论所研究的问题, 在英国古典学派那里,价值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价值如何 决定,如何测量。从门格尔以后,价值论所要回答的问题逐步 转变为价值的经济功能是什么。 ④ 把财货区分为低级财货和高级财货 、边际概念的提出 、以边 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交换——价格理论
边际革命
mu mu
x
x
边际革命
4、交换理论。 ① 在交换论中,杰文斯首先下了三个定义:定义使用价值为总效 用,价值(或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价格(交换价值) 为两种物品之间的交换率。
②
杰文斯认为交换中通用的基本原理是:二商品的交换率,是交 换后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的倒数。该原理保证了交 换者通过交换获取最大利益。他用以下二个联立方程表示了这 一原理,它就是有名的杰文斯交换方程式:
边际革命
2、在政策主张方面,两者虽一致要求自由竞争反对垄断,但对于收 入分配政策、济贫政策是有不同看法的。后期古典主义的分配理论 推导出来的分配政策其实是主张无为而治。边际主义则从货币收入 的边际效用递减这一论点出发,论证收入由富人手中移转到穷人手 中将增加社会的总效用,因此主张政府干预收入分配。 3、当然,边际革命在使经济学发生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 价,它使主流经济学在以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放弃研究早期古 典主义(主要是李嘉图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课题——长期 经济增长。
φ 1(a-x)/Ψ 1y=y/x=φ 2x/Ψ 2(b-y)
边际革命
③
从杰文斯对交换的基本原理的陈述中可以清 楚地看出来,他认为二商品交换价值由二商 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的倒数决定。但实际上, 他的交换论只是指出了消费者在既定交换价 值下通过交换实现满足最大化的条件,以及 个人在既定交换价值下追求满足最大化所形 成的供给和需求。因此杰文斯的交换论作为 一种交换价值决定理论,是不成功的,他没 能说明交换价值的决定。
边际革命
3、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环境也是有利于边际主义传播及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工人运动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广 泛传播的时期,由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否认价值的根源是劳 动,其隐含的政策主张是反对一切财产归劳动者,因此它 便成为对抗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同时边际 主义蕴含的政策主张——自由竞争和收入再分配也符合当 时的改良主义思潮,新兴起的中产阶级不喜欢马克思的暴 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更喜欢用费边式的改良来改善资 本主义。同时他们也对垄断造成的祸害表示不安,对社会 的贫富悬殊感到不满。而边际主义正好符合这些人的利益 或价值取向。
0 a
b
c
m d
x
痛 苦
MDUw
工作日
边际革命
③
杰文斯实际上是在劳动这一特殊资源上,提出了 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原则,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 展完善,便是边际主义的主要成就。杰文斯的效 用论、交换论和劳动论实际是作为一个整体,考 虑了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均衡(或资源最优配置) 的条件。但他并没有完全搞清实现均衡的机制。 他只是认识到了这个机制的几个要点,但并没有 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对这个机制做出完 整的描述。
边际革命
④
门格尔的价值论与古典学派的不同在于在 于分析了不同的经济现象。古典学派价值论 的研究对象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客 观性质的价值。目的是要说明客观交换价值 的决定机制,而门格尔的价值论的研究对象 则是消费者对其拥有的财货(不论是如何获 得的)的主观估价,其研究目的则是说明这 种主观估价的决定机制。可以把他的价值论 正名为消费者个人估价理论,简称估价论。
边际革命
6、分配及其他理论。
①
②
杰文斯关于分配的理论是比较简单的。他并没有建立 起以边际分析为特征的系统的分配理论,这个工作是 由以后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 尔完成的。 杰文斯不仅对于理论经济学有着突出的贡献,对于经 济统计学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关于价格指数的 构建方法;在通过分析经济统计数据研究经济周期的 过程中,他正确地发现了经济周期的组合特征,从统 计数据中成功地分离了影响经济周期的三种趋势:季 节波动、周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非波动趋势。因此他 成为经济周期理论的开创者之一。
边际革命
五、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缔造者 1、经济学的目的与分类
瓦尔拉斯把经济学分为纯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社会 经济学三部分。应用经济学研究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 学研究财富的分配,纯粹经济学研究社会财富本身,主 要是研究社会财富的交换价值,其目的是说明交换价值 的决定。 瓦尔拉斯认为,纯粹经济学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研究, 同时,瓦尔拉斯是首批倡导并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经 济学家。
②
边际革命
③
与斯密的生产经济人不同,门格尔的经济人 是消费经济人,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在财货既 定的条件下追求欲望满足的最大化。这就使 门格尔的理论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边际革命
2、欲望与经济财货 ① 门格尔指出了消费欲望的多样性、层次性及满足上的协调性和递减规律。 I Ⅱ Ⅲ Ⅳ V Ⅵ Ⅶ Ⅷ Ⅸ X 10 9 8 7 6 5 4 3 2 1 9 8 7 6 5 4 3 2 l 0 8 7 6 5 4 3 2 1 0 7 6 5 4 3 2 1 0 6 5 4 3 2 1 0 5 4 3 2 1 0 4 3 2 1 0 3 2 1 0 2 1 0 1 0 0
Oa=DbPb Ob=DaPa PaPb=1
同时,有效需求是价格的函数: Da=Fa(Pa) Db=Fb(Pb) (11-1) 由上述恒等式和(11-1)中两式,有效供给也可表示为价格的函数: Oa=DbPb=Fb(Pb)Pb=Fb(1/Pa)(1/Pa) Ob=DaPa=Fa(Pa)Pa=Fa(1/Pb)(1/Pb)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