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

合集下载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

二、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边际效用学派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先
驱者是赫尔曼· 戈森。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 戈森 (1810—1858)在《论人类交换 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 (1854年)一书中提出了有关人 类享乐的规律(后来人们称为“戈 森规律”)。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享 乐规律以及按照这些规律行事的条件。他 提出了两个规律。第一,享乐递减规律。 就是说,假定一个人对一种或相同的享乐 持续下去,他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会不断 递减,最后出现感受的饱和状态。假定一 个人单纯地重复满足某种已有的享乐,那 么,反复的次数越多,则不仅最初的享乐 程度越来越小,而且享乐持续的时间也会 越来越短暂,最终使得饱和更快地到来。 这个规律又称之为“戈森第一定律”。
第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就是说,
一个消费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享乐,而又同时存在各 种享乐,他必须依次享用其效用最 大者,直至各种享乐的边际效用相 同。这个规律又称为“戈森第二定 律”。
戈森还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它的基
本观点是:价值就是数量有限的效用, 是物品满足人的享乐的能力,它是主 观的、相对的。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所 提供的享乐量,并随物品数量不断增 加而递减;当各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 的价值相等时,价值达到最大值。戈 森还从不同心理感受的均衡出发,对 劳动过程及交换过程进行分析。他的 经济思想直接影响了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和传统经济学又有必
然的联系,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理想的经济模式都是完全自由竞争, 价格理论都是供求价格论,生产理 论都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分配 理论都是三要素分配论。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
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 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资本 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其发展本身 出现了不少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所 特有的新问题、新现象,资产阶级 经济理论需要有新的经济分析工具。

【精品】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

【精品】高硕考研——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

边际效用学派及其起源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

它以不同于以前传统经济学的面目出现,但很快得到传播,并成为后来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1)理论渊源。

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

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

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于1750年提出了效用和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原理,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

不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仅缓慢发展。

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刺激。

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

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

法国古尔诺较多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且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德国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对马歇尔产生重大影响。

戈森被视为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

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奠定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础。

(2)产生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而又彼此独立地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为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基础。

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在:①威克塞尔和庞巴维克使边际效用价值论进一步通俗化和系统化。

②帕累托等人把基数效用论转变为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在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③威克塞尔等对边际主义学说进行综合阐述。

④美国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标志着边际主义学说的完成。

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宗和主流,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方法获得进一步综合,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歇尔。

边际效用和学派

边际效用和学派

06
结论
对边际学派的评价
贡献
边际学派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强调了个人选择和经济行为的重要性, 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缺陷
边际学派的理论假设过于简化,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因素,如市场失灵、信息不 对称等。此外,边际学派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忽略了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
实证研究
随着大数据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未 来的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证分析, 以检验理论模型的预测和解释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而边际学派则认为消费者偏好和边际效用 决定市场价格。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边际学派则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以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与凯恩斯学派的比较
1
凯恩斯学派强调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主张通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 的稳定增长。
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 的理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以最大化销售额和利润。
个人消费行为中的应用
01
02
03
个人消费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的 理论,评估不同消费品的边际效 用和边际成本,选择最符合自己 需求的消费品。
个人消费者可以通过边际分析, 确定最优的储蓄和投资方案,以 最大化个人财富。
个人消费者可以利用边际学派的 理论,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以 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
边际学派则更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政府干预可能会干扰市场机 制的正常运行。
新古典综合学派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边际学派则更关注个体决策和消费选择 对经济的影响。
05
边际学派的实践应用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革命的先驱之二:戈森
• 赫尔曼· 戈森(1810~1858年)是边际效用论的 另一奠基人和直接先驱者,德国人。他在《论 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 (1854)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规律:一是效用 递减规律;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认为一个 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 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 相等。戈森的这些观点被称为是“戈森定律”。 • 戈森对自己的发现评价很高,把它和哥白尼预 测天体运行轨迹的发现相提并论。但其著作问 世后并未受到重视。
•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边际主义经济学极大地推 进了边际增量分析和弹性分析的方法。如马歇 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边际增量分析几乎是 贯穿全书的。 马歇尔还继承了约翰· 穆勒开创 的折衷主义传统,把以往各种经济理论综合起 来纳入了新出现的边际效用论,构筑了一个完 整的理论体系。其特点就是运用边际效用原理 分析微观经济问题,创立“局部均衡”理论, 认为均衡可使某些变量相等而谋求其最大化, 提供了谋求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资源配置 以及实现有关经济要素均衡的原则。
生产性物品的价值
• 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 决定,根据产品进入最后消费的时间远近,把 产品划分为若干等级 ,各级生产性物品的价值, 都由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或价值决定和衡量的。 • 生产出来的未来消费品对满足人的需要越重要 该消费品边际效用越大,生产性物品的价值就 越大。反之则相反。如果同一种生产性物品可 以生产两种以上的消费品,而这些未来消费品 的边际效用或价值又互不相等,这时生产性物 品的价值是由价值最小的那种未来消费品即边 际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 庞巴维克(1851~1914年)曾先后任英斯布鲁克大学 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三次出任奥匈帝国财政大臣,曾 任维也纳科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两卷本的《资本与 利息》,第一卷题为《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 (1884),第二卷题为《资本实证主义》(1888), 系统地阐述了边效效用价值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时差利 息论。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又发表了 《马克思体系的崩溃》(1896)。主张用边际效用价 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以时差利息论代替剩余价值论。 • 庞巴维克和维克塞尔(1851~1926)是同学和朋友,最 后成为两姊妹的丈夫。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二、边际效用学派概述(产生、发展及影响)
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 的一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派,以倡导边际 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 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 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为奥地 利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帕姆·巴维克等;一 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 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 的瓦尔拉斯和帕累托。
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是克拉克, 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 分配论。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 的出现称为“边际主义革命”,即对古典 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 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 要基础。
• 边际革命: (英)杰文斯 《政治经济学理 1871 (W.S.Jevons) 论》 (奥)门格尔 (C.Menger) 《国民经济学原 1871 理》
三、边际学派的特点

• • • • • • • • •
1.在分析方法上注重“边际” 2.以个别变量或局部问题作为分析重点 3.推崇抽象推理方法 4.对纯粹竞争假定的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相信需求决定的价格理论 6.对主观效用的强调 7.注重均衡的分析方法 8.将土地与资本品合并处理 9.假定理性的经济行为 10.主张较少的政府介入
维塞尔:奥地利学派的形成者和补充者
• Friedrich Frieherr von Wieser • (1851~1926) •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 律专业。(将军与男爵的儿子) • 奥地利经济学家、社 会学家。 • 1903年接任门格尔的 教授职位。门格尔的 继承人
• 主要理论贡献 • “术语的发明家”:发明“边际效用” 、“机会 成本”和“经济计划”概念。 • 比较:“边际效用”与“机会成本”的变化 1、边际效用(消费): (维)在物品被充分利用条件下所得到的最小效用。 (现)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 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021边际效用学派研究重心、成果及其当代意义范文2

2021边际效用学派研究重心、成果及其当代意义范文2

2021边际效用学派研究重心、成果及其当代意义范文 19世纪 70 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边际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英国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 William Stanley Jevons) 、法国的里昂·瓦尔拉斯 ( León Walras) 、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 ( Carl Menger) 三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又各自独立地将数量分析方法,特别是边际增量分析、统计方法和均衡概念应用到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形成了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研究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将消费理论置于经济学的首要地位,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消费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重心的转移 与生产居先的传统观点不同,边际学派的学者强调消费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杰文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批评了约翰·穆勒 ( John Mill) 轻视消费的观点①,指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产品和数量,我们需要有一种关于财富消费的理论,“经济学的理论必须从正确的消费理论出发”。

欧根·冯·庞巴维克 ( Eugenvon Bahm - Bawerk) 同样把消费问题提到经济学的首要地位,将消费作为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并竭力缩小生产的作用。

他指出,消费是主要环节,生产只不过是消费实现的条件,是从属于消费并受消费支配的。

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则详细说明了消费决定生产的机制,他指出,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拒绝购买最终决定应当生产什么、谁生产、如何生产、什么质量、多少数量。

如果企业不能以最佳、最廉价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会面临失败。

他进一步指出,消费者不但决定消费品价格,还决定全部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市场中每个成员的收入,通过支出的每个便士,消费者决定着所有生产过程的方向和所有商业活动组织的细节。

边际效用学派-名词详解

边际效用学派-名词详解

边际效用学派-名词详解出自 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边际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目录• 1 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 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 3 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主张• 4 边际效用学派的影响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1.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2.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

3.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

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方法,论证了同一个思想: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

4.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边际效用学派在十九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

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愈益完备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边际效用原理又被扩大和引伸到分配领域,实现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普遍化。

就研究方法而论,逐渐形成两大支流,一支着重以心理分析方法建立理论体系,另一支则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和论证。

前者以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的继承人维塞尔和柏姆·巴维克,以及美国的克拉克为代表,后者以瑞士洛桑学派奠基人瓦尔拉斯,及其直接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

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

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20第十四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

20第十四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

第三节 美国的边际学派
1.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克拉克提出了三个特别的规律:(1)消 费品的级差效用规律,它是自然价值的基础; (2)生产工具的级差效用规律,它是自然利 息的基础;(3)劳动的级差效用规律,它是 自然工资的基础。
他的新分类方法为以后的经济学理论发展 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第三节 美国的边际学派
第二节 洛桑学派
3.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B n n'
s'
s
O
A
图14-2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美国的边际学派
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背景:
✓到19世纪末,美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 学理论流派。出现了两大经济学流派,即理 论学派和制度学派。美国的理论学派是边际 效用学派在美国的分支,其代表为克拉克。
2.边际生产力理论
克拉克把传统经济学中资本生产力理论和 边际效用理论结合起来,创立了边际生产力 理论,也称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利润在他 看来属于动态经济学范畴中加以说明的问题, 动态经济学还进一步补充说明工资、利息变 动的规律。
第三节 美国的边际学派
2.边际生产力理论
克拉克继承了资本也具有生产力的理论, 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资本与劳动共同创造的, 所以,劳动应得报酬,资本也应得报酬。 另一方面,他又吸取并发挥了边际效用价值 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在同类物品中由最后一 件的效用决定,价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
3.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 •埃奇沃思提出契约曲线是由两个消费者的无差 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线,图14-1中 的点cc'构成的曲线即为契约曲线。在交换契 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交换处于均衡状态。 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另 一方效用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 ,总效用将减少。

第九章 福利经济学 社会福利课件

第九章 福利经济学 社会福利课件
三、旧福利经济学
(一)特征 1、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问题的
2009-5
9
2、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这样的概念,基 本上等同于生产力
3、如个人的健康状况等,它与人的生产能力 有关,进而与生产效率有关,故这样的效用 概念是客观的
4、继承了英国效用主义的伦理学传统,认为 个人的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是可以 进行人际间比较的
(六)主要特点
1、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 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
2、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 福利概念
3、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4、结论往往具有政策意义
2009-5
6
二、边际效用学派与霍布森
(一) 边际效用
1、效用
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 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4、李特尔的三重检验标准
(1)引入收入分配标准
(2)无法排除价值判断
2009-5
16
(3)三重标准
•受益者能够补偿后损者而有剩余吗?
•斯托夫斯基标准满足了吗?
•收入再分配好吗?
•如果对第三条标准的回答是肯定的,并对 第一、二的回答至少有一条是肯定的,则这 种政策或经济变动就是可取的。
•如果对第三条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一、二 的回答至少有一条是否定的,则这种变动就 是不可取的;在其他情况下,变革是否可取 无法辨别
2009-5
13
(二)帕雷托最优
(三)补偿原则论
1、虚拟补偿原理
卡尔多(《经济学的福利命题与效用在个人之间 的比较》):在一项社会变革中,如果受益 者在补偿受损者之后仍有剩余,则这项变革 应该肯定,应认为其提高了社会福利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9~15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9~15

第九章19世纪初期英法的经济学说1、评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劳动群众的贫困和失业,说成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普遍的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然后反过来用这个所谓人口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作用所形成的最好制度,认为只有这种制度才能使人口的增加受到自然的限制,才能改善人类的德性,使人类得到最适当的发展。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决定社会发展的不是人口,而是人们获得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口本身同样是受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生产方式包括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口状况就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

离开了社会生产方式也就谈不上什么人口规律。

他把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等同起来,抽象地从人的情欲中引伸出一个所谓永恒的自然的人口规律,来掩饰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特殊性质。

事实上,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所描绘的贫困、失业和罪恶,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特殊现象。

当马尔萨斯宣扬这种贫困与罪恶是由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引起的时候,正是英国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远远地超过人口增长的历史时期。

被马尔萨斯看做是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的贫困与罪恶,完全不是什么根源于人类本胜的无法避免的现象,而纯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马尔萨斯关于工资水平决定于工人人口数量的观点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a.劳动基金即社会生活资料不是不变的数量;b.资数量不是直接取决于社会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c.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水平是受相对过剩人口数量调节的。

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是错误的,但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人口规律,制定适合于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口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2、怎样评价马尔萨斯的危机理论?马尔萨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存在必然性,他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社会福利思想(第九章)-12.29

社会福利思想(第九章)-12.29

3.把充分就业和福利国家相连,并把它作 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成为福利国家的标准。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构成的 六个方面
帕累托最优 补偿原则论 社会福利函数论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菲利普斯曲线 平等与效率交替说
一、帕累托最优
1.序数效用论 帕累托认为物的效用是无法以具体的数 值来表示的,但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 二、第三等来表示相对水平的高低或大 小。所以效用不是数量概在各部门之间的分 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除了损 害他人利益外,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 已经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使另一 些人的情况变坏,即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移 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是同马克思 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针锋相对的, 其主要论点:P233-234。
第二节 剑桥学派和福利经济学
剑桥学派 又被称为 “新古典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
一、马歇尔的主要理论
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发 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社会福利函数论 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 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 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 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 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 的数量等等。
四、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代表人物:肯尼斯· 阿罗、阿马蒂亚· 森
阿罗对社会福利思想的贡献 1.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来加总个人偏好顺 序以产生社会选择,而且社会选择也 符合某些非常自然的条件,总会存在 一些个人偏好顺序,让社会选择不具 备递移性。即任何一种多数同意规则, 都不可能万无一失地保证投票的结果 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阿罗提出“循环投票之谜”。 2.条件性合约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边际效应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它是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在曼切斯特、在维也纳、在洛桑那样几种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研究,最终研究出一个相同的概念——边际,这足以说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然而,在提到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时,我们首先要讲讲德国人戈森。

戈森研究的领域包括:人类的功利、消费和享受。

戈森在经济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以他名字命名的戈森定律就是对他所做贡献的最好说明。

戈森第一定律提出了边际效应递减原则。

戈森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定律,即最大限度的满足来自于对满足需要的各种消费物的均等享受。

(比如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作为这两个定律的一个推论,即在原有欲望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大的享受,必须发现新的享乐和扩充旧的享乐。

当然,戈森的思想虽然是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但使边际效应广为人知的,却是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

杰文斯,英国经济学家,他在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最后效用程度”的概念,即增加一个最后消费量对人的满足程度。

门格尔,奥地利经济学家,他从人们对财物满足欲望的强度的主观评价中引申出价值,提出所谓欲望满足递减率。

瓦尔拉,法国经济学家,他承袭了其父价值决定于稀少性的思想,并把稀少性解释成人们消费一定量消费品时最后的欲望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边际效应论和边际生产力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的理论支柱之一,又是现代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凯恩斯完全接受了包括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在内的边际原理和方法,将它推广应用于分析宏观经济范畴,从而使边际原理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009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009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政治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边际效用学派属于(C)A.重商主义经济学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小商品经济又称(D)A.产品经济B.市场经济C.发达商品经济D.简单商品经济3.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D)A.有价值B.是商品C.是劳动产品D.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4.由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是(A)A.—般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价值形式5.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是(B)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企业信用D.国家信用6.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C)A.社会分工是怎样形成的B.货币是怎样出现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D.资本是怎样周转的7.必要劳动时间结束时工人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等于(B)A.剩余价值B.劳动力价值C.生产资料价值D.预付资本价值8.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在于资本家是否把(C)A.不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B.可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C.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D.预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9.某资本周转一次需要18个月,该资本一年的周转次数是(A)A.2/3次B.3/2次C.2次D.3次10.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用于(D)A.劳动力的资本B.原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资料的资本1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A)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超额利润C.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D.劳动资料价值+劳动对象价值1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前提是(A)A.平均利润率的形成B.剩余价值率的形成C.劳动生产率的形成D.资本折旧率的形成1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物质基础是(D)A.国家干预B.市场竞争C.社会分工D.生产集中14.垄断组织出售商品的价格是(B)A.垄断低价B.垄断高价C.市场竞争价格D.商品生产价格15.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D)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公有制经济16.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A)A.第一动力B.内在要求C.必要条件D.本质要求17.通过修订税法进行宏观调控属于(B)A.计划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1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D)A.社会优抚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保险19.某产品的零部件分散在世界各地生产,这一现象集中体现了(A)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服务全球化D.金融全球化20.购买国外专利属于(C)A.对外货物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桑学派:瓦尔拉斯长期在瑞士洛桑大 学任教,1893年帕累托继承瓦尔拉斯在 洛桑大学的经济学讲座,因此,瓦尔拉 斯和帕累托代表的学派又被称为数理学 派中的洛桑学派。
2.瓦尔拉斯的效用价值理论
莱昂·瓦尔拉斯(1834—1910)是法国经 济学家、边际效用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 数理学中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3)效用应分为总效用和效用程度,总效 用是物品所能满足的欲望总量,效用程 度则是物品某一单位所满足的欲望强度。
4)物品的各种效用程度中,“最后效用 程度”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商品的最后 效用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2.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弗朗西斯·伊亚德罗·埃奇沃思(1845—1 926)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出生于爱尔兰, 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伦敦 皇家学院、牛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政治经 济学。
1.杰文思的“最后 效用程度”价值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 35—1882)是英国经济 学家、边际学派创始人 之一,也是数理经济学 的早期代表之一。
杰文斯1835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制 铁机械师家庭,1851年入伦敦大学学习, 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工作。1859年返回 伦敦大学继续学习,1862年获得硕士学 位。从1863年起,他先后在曼彻斯特欧 文斯学院、伦敦大学任教。1872年当选 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他的主要经济 学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 (1896—1897)、《社会主义体系》(1 902)、《政治经济学教程》(1906)。
帕累托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 了以无差异曲线为基础的序数效用分析 理论。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在经济观点上,帕累托继承和修正了瓦尔 拉斯等人的边际效用论观点。
帕累托认为,瓦尔拉斯的基数效用论肯定 效用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而在事实上, 这种效用却无法加以衡量。
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概念经 Y 帕累托、希克斯等人的发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分 析工具。契约曲线概念对帕 累托提出福利最大化条件分 析及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影响。
XB

E1

U B 3
E2

U A 1
E3
●U A 3 U B
U1 A U2 B 2
二、洛桑学派及瓦尔拉斯一般 均衡论的产生
洛桑学派(Lausanne school) 是近代西方经 济边际效用论的一个流派。19世纪70年代 出现于瑞士洛桑大学,其代表人物为法国 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 托。学派主要特点为一般均衡论。
他出生于法国,就学于巴黎,1851年获文 学士学位,1853年获理学士学位。曾在铁 路部门和银行中任职。1860年在瑞士洛桑 一次讲座会上提出关于租税的观点,受到 好评。1870年被聘为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 讲座教授。
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和 公正》(1860)、《社会理想的研究》 (1868)、《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 《社会财富的数学理论》(1883)、《社 会经济学研究》(1896)、《应用政治经 济学研究》(1898)等。
1.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也称为数理经济学派,被看做 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 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 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 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 物。
数理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 英国的杰文斯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 1874年法国的瓦尔拉斯出版《纯粹政治 经济学要义》。他们著作的发表被看做 是数理学派形成的标志。
帕累托认为,对于两种不同物品的组合, 消费者虽然并不知道每种组合给他带来 多少数量的效用,但他却能判别他对两 种组合的偏好的次序,即他对一种组合 的偏好是否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种组 合,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表示多种 配合所含有的效用量多寡的顺序。
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新旧方法》(187 7)、《数学心理学》(1881)。
埃奇沃思在《数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出 了契约曲线。该曲线是后来帕累托提出 无差异曲线的先声。
埃奇沃思提出契约曲线是由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的轨迹所组成的曲线,图中的点E1、E2、E3构成的曲线即为 契约曲线。在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交换处于均衡 状态。 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另一方 效用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总效用将减少。
瓦尔拉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一般 均衡理论。
3.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是意 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巴黎, 1854年随父返回意大利,就读于都灵大 学,学习工程学和数学,获工程博士学 位。
他的兴趣广泛,1876—1892年间发表过 许多经济方面的论文,并逐渐转向经济 学研究。帕累托在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 上受瓦尔拉斯影响,并受到瓦尔拉斯重 视。1893年继瓦尔拉斯之后担任洛桑大 学经济学教授。
第九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
本章主要内容
一、英国的边际学派
杰文思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二、洛桑学派
数理学派的产生和、英国的边际学派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成为 边际效用学派的最主要代表和奠基 人之一。在他之后,埃奇沃思等人 也对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 法有所论述。
杰文斯经济学说的特点是以主观心理 为出发点,以效用论为基础,以数学 分析为工具。
杰文斯认为物品对人能产生“快乐”和 避免“痛苦”,因而具有效用,同时还 指出:
1)效用不是物品的内在属性,它是由于 物品与人的需求关系而引起的,效用的 有无和多少以物品与当事人需求间的关 系为转移。
2)效用与商品数量成反比例,随着物品 占有量增加,人的欲望会减低,效用也 会随之减少。
稀少性价值论
瓦尔拉斯继承了他父亲奥古斯都·瓦尔拉关于价 值源于稀少性的思想,提出“稀少性”价值论。
该理论认为商品价值源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 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满足人们最后的欲 望的那一单位物品的效用。
“稀少性”一词在瓦尔拉斯的理论中,其含义 相当于边际效用,他的稀少性价值论实际上就 是边际效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