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兰亭序临写法概述
• 行书差不多与草书同时产生,早期的行书,是草行掺 行书差不多与草书同时产生,早期的行书, 行书发展为成熟而独立的书体,王羲之、 杂,行书发展为成熟而独立的书体,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作出了杰出贡献。 父子作出了杰出贡献。 • 史称小王“创非草非真的新体”,就是指的行书。如 史称小王“创非草非真的新体” 就是指的行书。 传世二王墨迹、摹本,以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 传世二王墨迹、摹本,以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 亭序》 是行书的典范。行书介于楷草之间, 亭序》,是行书的典范。行书介于楷草之间,近楷者 行楷” 近草者称“行草” 称“行楷”,近草者称“行草”。 • 行书虽有自己的特点,但可变性很大,如用诗歌比 行书虽有自己的特点,但可变性很大, 拟,则楷书是律诗,草书是古风,行书就是绝句了。 则楷书是律诗,草书是古风,行书就是绝句了。 有人主张行书不必学,有楷书和草书的根底, 有人主张行书不必学,有楷书和草书的根底,自然就 能写好行书。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无偏颇之处, 能写好行书。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无偏颇之处,因 为行书也有它自身的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其突出之处 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 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全文, 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全文,从容不 得心应手, 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 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与朋友聚会时。流觞曲 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与朋友聚会时。 怏然自足之情怀。 水,怏然自足之情怀。 • 就布局来说,《兰亭序》采取纵有行,横无列 就布局来说, 兰亭序》采取纵有行, 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 式,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 错落有致,而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 配,错落有致,而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 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而不呆板, 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而不呆板,似草书者 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用笔十分精 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 到,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得其自 然而兼其众美” 然而兼其众美”。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序》内容简介
• 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 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 为“天下第一行书”。公元 年 九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于绍兴兰亭, 九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于绍兴兰亭,饮 酒赋诗中趁兴写下《兰亭序》 全序二十八行, 酒赋诗中趁兴写下《兰亭序》。全序二十八行, 共324字。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劲飘逸。情文并 字 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劲飘逸。 心手合一,气韵生动, 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 习行书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视《兰亭序》 习行书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视《兰亭序》为至 命人摹临了许多副本分赐给近臣, 宝,命人摹临了许多副本分赐给近臣,最后成了 他的殉葬品。较好的摹本有唐冯素双钩摹本, 他的殉葬品。较好的摹本有唐冯素双钩摹本,叫 神龙本兰亭》 因为钩摹较能保持真实面目。 《神龙本兰亭》。因为钩摹较能保持真实面目。 其他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 其他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则多少 掺杂了各人自己的笔墨。与原迹精神难免有差异。 掺杂了各人自己的笔墨。与原迹精神难免有差异。
行书的用笔比楷书活泼,又没有草书放纵, 行书的用笔比楷书活泼,又没有草书放纵,既不是楷书 的一板一眼,又不是草书的“狂欢乱跳” 的一板一眼,又不是草书的“狂欢乱跳”,它的节奏属于 轻歌曼舞” 行书的点画上有游丝牵引, “轻歌曼舞”。行书的点画上有游丝牵引,所以在结体上 对楷书来说,行书是“加法” 是在布白上求“ 对楷书来说,行书是“加法”,是在布白上求“散乱之 从点画结体、字形等方面,都要求有参差变化。 白”,从点画结体、字形等方面,都要求有参差变化。 •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 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 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 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 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 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 的艺术美。无论横、 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 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 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 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不仅表现在异字 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如出现的20 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如出现的 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宋代米 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 芾在题《兰亭》诗中便说: 廿八行,三百字, 芾在题《兰亭》诗中便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 最多无一拟。 重字尚有“ 最多无一拟。”。重字尚有“事”、“为”、“以”、 “所”、“欣”、“仰”、“其”、“畅”、“不”、 “今”、“揽”、“怀”、“兴”、 “后”等,都别出 心裁,自成妙构。 心裁,自成妙构。

历史评价

中国书法第一帖: 中国书法第一帖:

岁时的得意之笔,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 岁时的得意之笔 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 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 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 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 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 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 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 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 第一帖” 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 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 术时赞誉颇多: 点画秀美,行气流畅”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贵越群品,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 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 古今莫二”。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 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 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 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 入朝廷, 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 太宗得《兰亭序》 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 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 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 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 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 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 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 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 实在无可争议。 实在无可争议。
【兰亭序】赏析 兰亭序】
《兰亭序》神龙本(唐.冯承素摹本)
王羲之
兰亭序神龙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鹅 群 贴

王羲之 丧乱帖(日本皇室藏)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所说的书法作品 作字之体,须遵正法 书法作品:“作字之体 须遵正法:字之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所说的书法作品 作字之体 须遵正法 字之 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 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 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 长则似 形势不得上宽下窄 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 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 不宜伤长,长则似 不宜伤密 密则似疴瘵缠身 复不宜伤疏 疏则似溺水之禽 不宜伤长 死蛇挂树; 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 短则似踏死蛤蟆。 显然,形的变化与势的捕捉过犹不及 必当适度。 形的变化与势的捕捉过犹不及,必当适度 死蛇挂树 不宜伤短 短则似踏死蛤蟆。”显然 形的变化与势的捕捉过犹不及 必当适度。隋智 果和尚的《心成颂》对此曾提出若干要领:“回展右肩 长舒左足。峻拔一角,潜虚半腹 回展右肩,长舒左足 潜虚半腹。 果和尚的《心成颂》对此曾提出若干要领 回展右肩 长舒左足。峻拔一角 潜虚半腹。间合间 隔仰隔覆。 交换垂缩。 疏当补续。 合若对目。 开,隔仰隔覆。回互留放 交换垂缩。繁则减除 疏当补续。分若抵背 合若对目。孤单必大 重并 隔仰隔覆 回互留放,交换垂缩 繁则减除,疏当补续 分若抵背,合若对目 孤单必大,重并 乃促。以侧映斜,以斜附曲 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 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 以斜附曲。 功归自得盈虚,统视连行 妙在相承起伏。 乃促。 以侧映斜 以斜附曲。 覃精一字 功归自得盈虚 统视连行 妙在相承起伏 。” 依其要领取 势,则方者不方 板者不板;雷同者相异 重复者不并;繁疏者互补 侧斜者相生;自得于盈虚 相承于 则方者不方,板者不板 雷同者相异,重复者不并 繁疏者互补,侧斜者相生 自得于盈虚,相承于 则方者不方 板者不板 雷同者相异 重复者不并 繁疏者互补 侧斜者相生 自得于盈虚 起伏;前后相揖 八方呼应。若对此毫无所悟,仅以汉字的即定结体为准则 前后相揖,八方呼应 仅以汉字的即定结体为准则,就会出现王羲之所批 起伏 前后相揖 八方呼应 。若对此毫无所悟 仅以汉字的即定结体为准则 就会出现王羲之所批 评的另一种倾向:“平直相似 状如算子,上下方整 前后齐平,便不是书 但得其点画耳。 王羲之 平直相似,状如算子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 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评的另一种倾向 平直相似 状如算子 上下方整 前后齐平 便不是书 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 笔阵图〉 《题〈笔阵图〉后》)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古人论势或曰笔势,或曰体势 或曰气势,或曰布势 或曰体势,或曰气势 或曰布势,都科学地说明了无论用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古人论势或曰笔势 或曰体势 或曰气势 或曰布势 都科学地说明了无论用 笔、结体还是篇章布局都与势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如果没有势的存在,则笔线、结体与 结体还是篇章布局都与势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 如果没有势的存在 则笔线、 则笔线 篇章都将陷入板滞、僵化、但得点画的境地,而黯然失色 势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创作的全过程, 而黯然失色。 篇章都将陷入板滞、僵化、但得点画的境地 而黯然失色。势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创作的全过程 且以十分生动的姿式凝铸在创作的结果之中。姜白石《续书谱》有云:“余列观古之名书 余列观古之名书,无不 且以十分生动的姿式凝铸在创作的结果之中 。姜白石 《续书谱》 有云 余列观古之名书 无不 点画飞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点画飞动 是结果,“挥运之时 是过程。 如见其挥运之时。 点画飞动” 挥运之时” 则兼摄二者, 点画飞动 如见其挥运之时。”“点画飞动”是结果 挥运之时”是过程。“势”则兼摄二者 显其情景,状其动象 唐诗人朱遥曾有这样赞美怀素草书书法作品的诗句:“笔下唯看激电流 状其动象。 书法作品的诗句 笔下唯看激电流,字 显其情景 状其动象。唐诗人朱遥曾有这样赞美怀素草书书法作品的诗句 笔下唯看激电流 字 成只畏盘龙走。”(怀素《自叙帖》)“激电流”是势在创作过程中的趋奔情景“, 盘龙走”则是 成只畏盘龙走。 怀素《自叙帖》 激电流”是势在创作过程中的趋奔情景“ 盘龙走” 怀素 激电流 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象映现。势是以时间带动空间、动作协同结果、 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象映现 。 势是以时间带动空间 、 动作协同结果 、 同步进行且同步产生的 一个十分有意味的过程。它的运行轨迹不是单纯点画字序的放置与连续,而是画家心灵的律动 一个十分有意味的过程。它的运行轨迹不是单纯点画字序的放置与连续 而是画家心灵的律动 与笔墨的律动形成同构时自然的倾注。得此契机,极意纵去 竭力腾挪,书法作品 极意纵去,竭力腾挪 书法作品艺术王国中最 与笔墨的律动形成同构时自然的倾注 。 得此契机 极意纵去 竭力腾挪 书法作品 艺术王国中最 能动人魂魄的“ 便会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原文来自:论书法“ 的美学内涵) 能动人魂魄的“势”便会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原文来自:论书法“势”的美学内涵)
•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 临河序》 禊序》 禊贴》 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