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学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科学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科学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实验动物科学名词解释。
啥是实验动物呀?简单说,就是那些被专门养起来用于科学实验的小动物们。
就好比咱人类世界里的“特殊工作者”,它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科学家们解开各种谜题。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小可爱们,好多科学研究都没法进行呢!实验动物有很多种类呢,像小白鼠、兔子、猴子等等。
它们就像是科学战场上的“小战士”,为了人类的进步默默地奉献着。
比如说小白鼠,那可是实验动物中的“大明星”,很多重要的实验都离不开它。
它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小先锋”,冲在前面为我们探索未知。
还有啊,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那也是有讲究的。
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养的哟!得有专门的设施,温度、湿度都得控制好,就跟咱人住的房子一样,得舒舒服服的。
这就好比给它们打造了一个“专属城堡”,让它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科学服务呀!实验动物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呢!要给它们合理的饮食,不能饿着也不能撑着,还得定期给它们做“体检”,看看有没有生病啥的。
这就好像我们照顾自己的宝贝宠物一样,得细心、耐心。
那实验动物科学名词里还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实验动物模型。
这就像是给科学家们搭了一座“桥”,让他们能从动物身上找到和人类相关的线索。
比如说,研究某种疾病的时候,就可以用特定的实验动物来建立模型,然后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动物,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这多厉害呀!再说说实验动物伦理吧。
咱可不能亏待了这些为科学做出贡献的小家伙们呀!得保证它们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少受痛苦,这是我们的责任。
就好像我们对待朋友一样,要友善、要尊重。
总之,实验动物科学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领域。
没有这些实验动物,我们的科学进步肯定会慢很多很多。
所以呀,我们得好好感谢这些小家伙们,它们可是无名英雄呢!它们用自己小小的身体,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它们心怀敬意吗?让我们一起为实验动物科学点赞吧!。
实验动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饲养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
2、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各种实验的动物,其中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
4、普通级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普通级动物饲养于开放环境中,是微生物等级要求最低的动物。
在饲养管理中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这类动物目前可适用于大多数教学和科研实验,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5、清洁级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清洁动物。
清洁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中,其所用的饲料、垫料、笼器具都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饮用水工作服、鞋、帽、口罩用高压灭菌,方能进入动物室。
6、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菌。
SPF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或IVC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
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
7、无菌动物: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进一步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饲育于隔离系统。
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动物。
无菌动物在生物医学中具有独特作用。
在微生物、免疫学、放射医学、肿瘤学等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8、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必须饲养于隔离系统。
由于悉生动物可排除动物体内带有各种不明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而可作为研究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模式动物、动物保护、生物学实验等内容,主要是在研究有关生物体(例如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影响的实验研究。
它强调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模式动物:以某种特定的动物作为实验的模型,用来研究另一种物种的行为和生物学特性,如小鼠、大鼠、家兔、无尾熊等。
二、动物扩增:利用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基因组,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研究目标,如研究基因功能、研究新药等。
三、动物保护:确保在实验中所有动物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痛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
四、生物学实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药理、食品等方面的实验,以研究不同疾病、药物、食品的作用机制等。
五、动物繁殖:家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繁殖,以为实验提供足够的动物样本。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影响,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拯救全人类学习小组111.实验用动物:广义上来说,所有用于科学研究、检测鉴定和教学示范的动物都可以称为实验动物或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 ),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2.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4.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5.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死后应得到妥善处理。
6.替代(Replacement ):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7.减少(Reduction ):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8.优化(Refinement ):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9.种(Species ):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在一般情况下,同种动物能共同生活、交配、繁衍后代,而异种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使相近种的动物交配产仔,其后代也没有繁殖能力。
10.品种(stock ):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11.品系(strain ):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
12.近交(inbreeding)即近亲交配。
《实验动物学》重点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不同于一般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实验研究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是实验用动物的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3.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包括以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反应为评价指标的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观测,以实验动物为材料来源的局部器官及系统的实验,以及以实验动物的各种表现参数作为权衡尺度的实验室工作。
4.近交系动物:是指至少经过20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鼠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近交动物的近交系数达98.6%,杂合基因小于1.4%。
5.近交衰退:即近交后代出现生长发育、成活、生育、抗病、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的减退以及有害基因暴露、遗传病增加等。
6.F1动物:是根据需要在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一代动物,也称系统杂交动物,简称F1(First filial generation)动物。
⒎杂交优势:杂交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
8.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9.突变系动物:是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形成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10.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指染色体上一个位点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即DNA 分子长链中碱基对的改变。
11.转基因动物:以实验方法将外源性目的基因或特定DNA片断,导入到动物的基因组内,进而改造原来动物的遗传学特性,而产生的遗传工程动物,能将其遗传给后代。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学:研究实验动物培育、应用及动物实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研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2、实验动物: 是指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生产、教学、检定及其它学科的动物。
3、实验用动物: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等.4、近交系:指至少经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5、封闭群:是一个长时期(一般为5年以上)与外界隔离,其种群保持一定大小(一般不得少于25对),雌雄个体之间能够随机交配的动物群体,其遗传组成较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动物群体结构。
6、基础动物:又称普通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7、无菌动物:是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在动物体内检测不到有其他生命体的动物。
8、清洁动物:是指除不携带基础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
9、人畜共患病: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
10、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指为满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1、配合饲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配方经工业化生产的均匀混合物。
该饲料营养物质均衡全面,能够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无须额外添加其他营养成分,直接饲喂即能获得满意的饲养效果。
12、实验动物营养学:研究各种实验动物,不同等级,各个发育时期的营养需求,制定营养配方,生产各种饲料,进行营养监测。
13、杂交群动物:由两个无关的近交品系动物之间有计划的杂交而繁殖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群动物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代动物。
其遗传组成均等地来自两个近交品系,属遗传均一,基因型和表现型相同的动物。
14、屏障系统:动物生活在气密性很好的设施环境内,设施内外空气流通只能通过特定的通道进入和排出。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规范化的一门学科二、实验动物的研究范畴答:1.实验动物生物学2.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化3. 实验动物遗传学4.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5. 实验动物营养学6. 实验动物医学7. 比较医学8. 实验动物伦理化9.动物实验技术10.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11.实验动物福利三、什么是“3R”原则?1.减少(Reduction)2.替代(Replace)3.优化(Refinement)四、1982年第一只转基因小鼠“超级小鼠”问世1988年10月31日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一、名词解释:1.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情报信息;R(Reagent)化学试剂。
2.遗传:后代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性与亲代的一致性。
3.变异:后代与亲代或者兄弟姐妹的不一致性。
4.形状:是指在任何生物体中,可以观察到的形态、生理、生化或心理等特征。
5.等位基因: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
6.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多种基因组成的基因序列。
7.基因互作:控制一个形状的是两对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形状类型的现象,这两对基因叫做互作基因。
8.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结构有很大差别的染色体。
9.伴性遗传:控制某种形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一直这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因性别而异,在实验动物中伴性遗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具伴性遗传。
10.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是指至少连续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11.转基因动物: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稳定的整合至基因组,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12.封闭群13.突变系14.遗传概况二、第三章实验动物的繁育一、名词解释:生殖:生物种族延续的各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两性生殖体系的各自独立的生理活动。
北医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实验动物学2017.11.10 LHQ一、名词解释Chapter1 绪论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泛指用于各类实验的所有动物,即用于实验的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
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
3.实验终点发生在达到科学目标和目的后。
4.仁慈终点是指实验中动物的疼痛或不适得到阻止、终止或缓解。
Chapter 2 遗传和微生物1.近交系(inbred strain)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
经典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2.近交系数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3.亚系是育成的近交系在培育过程中,由于杂合子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以及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
4.封闭群(closed colony)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封闭群动物。
5.Hardy-weiberg定律一个足够大随机交配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则该群体每一世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总是保持不变。
6.杂交群(hybrids)由两个不同近交系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
子一代简称F1。
7.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不携带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
8.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 CL)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
9.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简称SPF级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s):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是利用遗传调控机理,采用传统的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动物品种品系和各种动物模型,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是专门研究和阐明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是比较研究动物与人类生命现象的异同,特别对各种人类疾病进行类比研究,采用其异同点,通过建立实验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nvironmental ecology):是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例如饲养动物的房舍、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实验动物技术(Laboratory animal techniques):包括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各种监测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3R原则的推进,最终将使实验动物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断提高。
近交系(inbred strain):经过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的一对共同祖先。
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当大于98.6%。
近交类型:按近交的基因型分为纯交、回交、互交和杂交。
纯交(incrosses): 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下一代全部纯合子;回交(backcrosses):纯合子和杂合子间的交配。
动物实验学
动物实验学1.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实验动物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又称广义实验动物。
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的动物。
2.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通过对比较医学的研究,达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控制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
3.实验动物的发育环境:从受精到出生前在母体内的环境及出生后的哺乳期及发育期所处的各种环境4.实验动物外环境与内环境实验动物外环境: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环境实验动物内环境:依科研要求和人们的意愿,将实验动物的生长、繁殖或活动限定在某种特定的人工场所范围内。
5.气溶胶:空气中的浮游微粒的总称。
6.清洁级以上动物的饮用水要求:饮用酸化灭菌水或高压灭菌水7、普通动物、SPF动物、无菌动物特点比较寄生虫,存活率,应用数,长期实验,实验结果项目普通动物SPF动物无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有或可能有无无(有无无)长期实验室存活率40% 90% 100% (低高高)应用动物数多少少(多少少)长期实验困难可能好可能好(难易易)自然死亡率高低很低(高低低)实验结果有疑问明确明确8、动物实验中的对照常有哪些方法①空白对照:在不给任何措施情况下观察动物自发变化的规律②实验对照:③有效对照④配比对照⑤组间对照⑥历史对照⑦正常值对照9、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①相似性原则:在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通常依据对试验品的敏感程度,或试验在体内的代谢与人体的相似性来确定。
②差异性原则:实验动物对某些刺激的敏感性与人的差异,在实验中应予注意③异化原则:选择进化程度高或结构技能复杂的实验动物做模型,有时会使实验条件控制和实验结果获得变得相当困难10、感染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要求的目的靠物理学隔离原理,采用负压通风达到防治有害溶胶扩散的目的11、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分级及适用范围实验室类别适用范围一级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如用于教学的微生物实验室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12、我国实验动物的等级分类、定义、适用范围(饲养环境,病原体)·普通级动物:一般为教学示范用;或为某项研究进行探索方法的预实验。
实验动物学
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试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简而言之,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相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实际含水量称绝对湿度,而在特定温度情况,空气中的实际含水量与该温度的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的值,则称相对湿度。
3、封闭群动物:又称远交群动物,是指已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四代以上的动物。
4、Inbreding:有意识地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5、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6、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7、实验动物的气候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流和风速8、空气初级过滤对象:清洁动物和SPF动物9、实验动物国际标准:1、相似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易化原则4、相容或相匹配原则5、可获性原则6、重现性、均一性原则多项1、刺激性排卵:猫属典型的刺激性排卵动物,交配后25~27h才排卵2、传染病表现形式: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3、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4、骨质疏松:1、维A酸致骨质疏松2、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3、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4、睾丸切除致骨质疏松5、哪种动物能自行合成Vc:豚鼠和猴体不能自行合成vc6、实验动物的微生物传播要具备什么条件:实验动物微生物一般有显性感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感染四种表现形式。
实验动物微生物传播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条件。
7、动物饲料基本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营养成分简答:一、近交系动物优点:1、基因纯和性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3、表现型的一致性4、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6、遗传组成独特性7、背景资料可查性8、国际分布广泛性9、长期遗传稳定性二、小或大鼠或豚鼠或家兔或猫的生物学特性:小鼠:1、胆小怕惊2、昼伏夜动3、喜群居4、适应性差5、喜欢啃咬6、寿命短有20对染色体大鼠:1、昼伏夜动2、喜独居3、胆小怕惊4、喜啃咬5、抗病力较强6、敏感型强7、寿命短有21对染色体。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LAF:实验动物设施是进行实验动物饲养、保种维持、生产、实验研究、试验等设施的总称。
包括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
2.GFA:无菌及悉生动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在动物体内检测不到有其他生命体的动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真正没有。
垂直感染的微生物可以忽略;有的微生物不能检测出来。
在隔离器中培育和饲养。
3.SPFA:无特定病原体动物不携带主要人兽共患病原体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影响大的病原体;还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
4.Inbred strain animals:近交系动物指通过20代以上兄妹交配(或近交)之后培育而成,20代近交后,近交系的每个个体有98.6%的遗传位点是纯合的。
5.Pheromone:信息素是动物释放的一种性信息素,由雄性包皮腺分泌,对动物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
6.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以及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与寄生虫的质量控制, 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物疾病的目的.7.Laboratory animals environmention:实验动物环境指人工控制,供实验动物繁殖、试验和生长的特定场所及相关条件;8.Isolation system:隔离系统以隔离器为主及其它附属装置所组成的饲养系统,隔离器是隔离微生物的饲育无菌动物的装置。
9.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人类疾病模型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称为人类疾病模型。
10.Laboratory animal nutriology:实验动物营养学是研究饲料与实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繁殖、健康及实验结果关系的分支学科.11.LA:实验动是指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及其它学科研究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的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学的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学是一种研究动物的实验科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生理、行为、遗传学和生殖等方面的特征和行为,以便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本质和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实验动物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分类学:实验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学特征,如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等,以便对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比较和区分。
2. 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生理特征,如心脏、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以及它们的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
3. 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遗传学特征,如基因型、染色体、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等,以便了解动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
4. 动物行为学:实验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征,如感知、学习、行为模式和社交行为等,以便了解动物的行为结构和行为特征。
除了研究动物的形态、生理、行为和遗传学外,实验动物学还可以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如开发药物、研究医学、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需要对动物进行精细的观察和研究,因此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同时,实验动物学也需要遵循动物保护法和伦理准则,以确保动物福利和科学研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46道题)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
3.实验动物学: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生物学特性、营养代谢规律。
遗传特点、微生物控制技术、开发、培育及应用4.动物实验:是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试验手段、方法、动物模型等,人为地改变环境条件后,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反应与变化,并做类比研究,是保证试验的质量和试验的可重复性的科学。
5.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医疗科学国际组织和生命科学会联合成立,负责国际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6.普通环境: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一般实验动物7.屏障环境: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源体(Specific PathogenFree,SPF)级实验动物,这类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入,动物来源于无菌、悉生动物或SPF动物种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以防止空气逆向形成的污染。
屏障内人和动物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工作时应戴消毒手套,穿着灭菌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8.隔离环境:隔离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器以保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物。
隔离器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是无菌的,为了保证这种无菌状态,人不能和动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隔离器的空气进入要经过超高效过滤微粒,滤除率99.97%),一切物品包装灭菌后通过灭菌传递舱移入,动物来自无菌动物、或其哺育的剖腹产动物后代。
该系统的设施适用于饲育无菌们(Germ Free)级及SPF级实验动物。
9.近交系:经连续20代或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能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体。
实验动物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简而言之,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一般具有的特点:1)遗传学要求: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2)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实验动物繁育全程必须严格监控其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我国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即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无菌级动物(GF);3)应用要求:实验动物主要应用于科学实验。
4.动物实验:是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5.英国的动物学家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Burch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的理论。
该理论核心便是“3R”原则,即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1)替代原则:要求尽可能采用低等实验动物或非实验动物,以替代高等实验动物进行实验;2)减少原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甚至可以降低统计学要求;3)优化原则:要求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6.动物福利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的相应外部条件。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1.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和实验动物学的分类两部分。
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按实验动物学分类则分为品种和品系。
品系包括近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群等。
2.近交系动物的特点:1)基因纯合性;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3)表现型的一致性;4)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6)遗传组成独特性;7)背景资料可查性;8)国际分布广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绪论1.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以研究、实验、教育、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而使用的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
实验动物:驯化,育种,生理,解剖,生化,兽医,营养及环境生态等。
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对实验的反应,动物模型设计,实验方法改良提高等。
3.动物实验的3R原则♦1、减少(Reduction),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得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
在减少动物使用量的问题上,对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药品异常毒性实验。
“亮甲素”事件♦2、替代(Replacement),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一试验目的。
或者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
♦相对性替代,用人道方法处死动物或使用细胞、组织及器官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或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的实验方法;♦绝对性替代,在实验中完全不用动物。
♦3、优化(Refinement),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
♦优化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涉及试验设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饲养环境、动物运输等。
♦4.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包括环境、微生物、遗传、营养四个方面内容。
微生物控制:基础/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沙门氏菌、狂犬病毒等。
清洁动物:指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对动物健康危害和对科学研究干扰比较大的病原的动物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无菌动物:在动物体内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悉生动物:已知菌动物。
遗传学控制:A. 近交系动物的定义:经至少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近交系。
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交配与全同胞兄妹交配有同等效果。
B.亚系的形成:近交系的亚系分化是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a. F20-40 b. 分开繁殖100代以上 c. 遗传差异C.支系的形成:一个近交系或亚系内部由于存在各种差异而出现的支系。
包括环境、母方、细胞质、可能(极小)遗传上差异等。
D.近交系动物的特性:1、同和性:在一个近交系内所有动物的所有基因位点都是纯合子、个体之间、祖代个体与后代个体之间都是纯合子。
2、同基因性:一个近交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
个体之间可进行器官移植、皮肤移植、肿瘤移植。
3、一致性:近交系动物任何可遗传的体征都是一致的,如血型、组织型、形态上的特征、行为的类型。
如个体间出现差异,是环境不均一造成的。
4、长期的遗传稳定性: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稳定的。
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的机率极低,并及时清除遗传变异的动物。
5、可分辨性: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已有分型,可根据这些位点的分型很快地将两个外貌相似的近交系分辨出来。
6、个体性:从整个近交系动物来看,每个品系在遗传上都是独立的,在某些情况下,品系间的差别显示在量上,而不在质上。
便于筛选。
7、分布的广泛性:大部分近交系动物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有可能去重复或验证已取得的理论和数据。
8、背景资料和数据较为完善:近交系动物在培养和保存过程中都有详细E.近交同类系/同源导入近交系: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
突变同类系/同源突变近交系:两个近交系,除了在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他遗传基因全部相同重组近交系:将两个无关的近交系动物进行交配产生F2代后,经过连续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称为重组近交系。
杂交F1代动物:由两个无关的近交系杂交而繁殖的第一代动物。
主要特性:1、基因型相同2、表现型一致,变异低3、有杂种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强。
4、试验反应均一5、具有双系双亲的特性,要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的对比观察,从中筛选出最理想的杂交组合。
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的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封闭群动物,又称远交系动物。
“安死术”的概念:即安乐死术,是指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的技术。
在处死动物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物的惊慌、焦虑,使其安静地、无痛苦地死亡。
动物实验室的污水主要来自:动物的尿粪液、笼器具洗刷、废弃的消毒液、实验中废弃的试剂液。
实验动物各论小鼠1.产后发情: 雌鼠产后24~48小时,甚至在产后6~12小时,可出现动情期,在这段时间里,雌鼠排卵可以接受雄鼠交配并受孕,称为“血配”,出现边哺乳边妊娠的情况。
2.假性妊娠:雌鼠与不孕雄鼠(如结扎后)交配,或用不同方式刺激宫颈后可以造成假性妊娠,可持续孕期15~16天。
3. 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各种筛选性实验2、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的效价比较试验:主要用封闭群小鼠作血清、疫苗等生物鉴定工作。
3、药物毒性试验,如LD504、肿瘤学研究5、微生物、寄生虫病学大鼠一、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二、药物学研究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三、炎症研究大鼠的踝关节对炎症反应很敏感四、行为学研究大鼠具有行为情绪的变化特征,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广泛应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如走迷宫。
兔一、发热及热原实验二、免疫学研究免疫血清,各种血清的研制三、动物血管疾病研究容易复制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粥养病变与人的病变在组织学上有一定的差异。
最突出的差异是家兔呈现显著的高胆固醇血症(约为正常时的10~40倍),并且几乎在所有器官和组织内均有脂沉积。
(AS最佳模型是小型猪)狗⏹医学教学和外科技术的研究⏹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猪一.肿瘤研究皮肤黑色素发病率与人的相应肿瘤有许多共同点。
自发性,良性变恶性二、心血管疾病三、皮肤烧伤四、免疫学研究猕猴1、作为人类传染性疾病的模型病毒性肝炎,AIDS病、结核杆菌、弓形体等2、粥样硬化症3、老年病动物模型豚鼠1.细菌学研究豚鼠对结核杆菌具有高度的易感性2、研究Vit C 生理功能的重要动物模型3、豚鼠的耳窝管对声波极为敏感,常用豚鼠进行内耳疾病研究4、豚鼠皮肤对刺激反应灵敏,并近似于人。
常作为毒物对皮肤作用的研究,如化妆品。
转基因动物:用DNA重组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内,使外源目的基因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在体内表达,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实验动物法规一.我国主要的实验动物管理法规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1997)2001年修订:取消大小鼠的普通级3、《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2001)由八部委联合颁布4、《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5、《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审查准则》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本办法于2001年12月5日由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农业部、检疫总局、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执行。
三.广东省主要实验动物管理法规1、《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988年2、《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2002年3、《关于在我省全面实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2001修订版的通知》2003年4、《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0年6月2日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颁布2010年10月1日实施。
四.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实验动物伦理:是指在实验动物生产、使用活动中,人对实验动物的伦理态度和伦理行为规范。
主要包括尊重实验动物生命价值、权利福利,在动物实验中审慎考虑平衡实验目的、公众利益和实验动物生命价值权利。
❖实验动物福利:是让实验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实验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的相应外部条件。
动物的三个需求❖维持生命的需要❖维持健康的需求❖维持舒适的需求五大自由:❖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享受生活舒适的自由❖享受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享受生活无恐惧悲伤感的自由❖享受表达天性的自由安死术:指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的技术,使动物在没有惊恐、痛苦的状态下安静地并尽可能短时间死亡。
结合学习的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谈谈在科研研究中如何遵守。
科研设计和动物使用:3R原则,方案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要求。
工作人员:维护实验动物福利,关爱实验动物,不得虐待实验动物。
抓取方法得当、态度温和、动作轻柔。
动物处死:安死术。
处死现场,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
确认动物死亡后,方可妥善处置尸体。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组织:保证动物设施、环境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培训和学习,动物使用方案审查,监督动物使用情况。
<1>饲养过程中动物设施、环境:符合标准,定期检测笼具、垫料、饲料、饮水:符合标准• 笼具(定期清洗、消毒,孕、产期动物占最小面积110%以上);• 垫料灭菌、除尘,定期更换;• 饲料,满足妊娠期、哺乳期、术后恢复期的营养需要。
• 禁食、禁水理由充分护理:实验犬、猪分娩,不能自理的幼子,异常动物环境丰富化:运动场(犬、猪)、玩具<2>应用过程中惊恐和疼痛减少到最低程度,实验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等手术:有效麻醉,术中、后的监测、镇痛和护理。
保定:遵循“温和保定,善良抚慰,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的原则保定器具结构合理、规格适宜、坚固耐用、环保卫生、便于操作。
仁慈终点:是指动物实验过程中,选择动物表现疼痛和压抑的较早阶段为实验的终点。
灵长类实验动物: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直至自然死亡。
<3>运输过程中运输原则:• 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尽快完成。
• 笼具:合适,防止动物逃逸或其它动物进入、外部微生物侵袭和污染• 保证自由呼吸,必要时可提供通风设备。
• 不应与感染性微生物、害虫及可能伤害动物的物品混装。
• 监护和照料:伤病或临产的怀孕动物。
• 途中提供必要的饮食和饮用水:运输时间较长。
运输注意事项:• 装、卸:最后装,最先卸• 地面或水陆:照料;空运实验动物,发运方应将飞机航班号、到港时间等相关信息及时通知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后应尽快运送到最终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