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探讨与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探讨与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探讨与思考一、简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它将银行的信贷资产转换成现金流、股权、债权或证券的组合,然后在市场上交易。

这一技术帮助银行将其贷款让渡给其他金融机构,从而实现不仅资源配置更高效率的优势,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监管的灵活性。

本文主要探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以及对此进行探讨和思考。

1.会计处理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下,会计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银行应当记录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下转出的资产,记录与该类模式相关的现金、股权、债券等证券等;其次,应当对转出的信贷资产进行有关的记录,即做报表的标准化样式等记录,并在会计账上登记有关细则。

2.会计实践A.结转到投资收入银行通常将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相关的现金流记入到财务账户,然后再将其结转到投资收入,以表示其转换收入的基本情形。

B.资产结账对于持有资产的账户,应当根据证券市场的最新价格进行相关的计算,以便于准确地衡量和披露该类模式的风险暴露情况。

C.应用会计准则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处理也必须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以便于提高审核及其管理的质量。

1.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处理的透明度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处理必须提高财务管理和审计的透明度,以便于提高审核及其管理质量,并有效实施企业风险管理。

2.改进风险管理机制银行必须构建深化风险管理机制,以有效预警和避免风险,同时强化风险控制,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3.加强有关领域的监管银行需要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以保证正常的业务经营,同时也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对不当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做出有力的惩戒。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必须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以便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银行还需要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以保证可持续的贷款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探析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探析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探析摘要: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了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它做为证券化不断深入的手段,已经在我国大力实行,通过对我国资产资本化的相关概念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探析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完善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及资产证券化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及建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诞生了资产证券化,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并且具有投资风险分散、资本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这些优点,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在各国间得到了前年未有的发展,并且更好的促进了资产管理及创新型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处理、问题及执行建议,才可以使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一)资产证券化概念资产证券化是企业以其拥有的特定资产进行证券交易的一种形式,是特定物质用来进行证券交易的资产。

资本市场以其自身为基础,并将其投放到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企业将特定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二)资产证券化特点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资产证券化它本身具有许多特点: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资产风险比率;其具有较强的资产流动性,并且可以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的失衡状况;资产证券化可以及降低固定利率带来的风险,可以有效降低筹资成本,并且使贷款人降低资金成本,因此,资产证券化收益增加,并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一)报酬分析法报酬分析法是资产证券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方法,它首先需要对证券的交易整个过程足够的了解,即:了解其实质是融资担保还是买卖,对发起人明确说明转让过程的风险,该方法会对资产风险及实际利益加以区分,也会使自身风险及实际利益相联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划分风险与利益,使不同资产得到相应的利益。

资产证券化账务处理

资产证券化账务处理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用于处理流动性问题,通过将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的目的实体(SPV),并发行证券来获得资金。

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账务处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出售资产首先,企业需要将资产出售给SPV。

这通常通过签订一份合同来完成,其中明确规定了资产的种类、价格、支付方式等细节。

在会计上,这涉及到两个主要步骤:1. 终止与该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企业将资产出售后,不再对其实施控制,因此认为与该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SPV。

这可以通过终止企业的收入和合同成本账户来实现。

2. 确认销售收益:一旦风险和报酬转移给SPV,企业应确认销售收益。

这可以通过将出售价格减去相关成本来实现。

二、确认负债在资产证券化中,企业通常会确认一项负债。

这是因为企业需要向SPV支付资金,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资产。

这笔负债可以通过借款账户或其他负债账户进行记录。

三、现金流管理在账务处理中,企业还需要考虑现金流管理。

在资产证券化中,现金流通常会在不同实体之间流动。

企业需要确保其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现金流情况,并考虑如何管理现金流以确保其符合会计准则。

四、利息和本金支付在资产证券化中,企业通常会定期向SPV支付利息或本金。

这些款项应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和金额进行记录。

利息可以记入利息支出账户,本金则记入借款支出账户或其他相关账户。

五、会计报表披露企业需要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资产证券化的信息,以帮助他们了解该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这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部分。

企业还应提供详细的会计记录和说明,以支持其对交易的会计处理。

总结: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账务处理时,企业需要考虑出售资产、确认负债、现金流管理、利息和本金支付以及会计报表披露等多个方面。

通过准确记录和报告这些交易和事项,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情况,并满足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企业还应考虑税务问题,以确保其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保持一致。

浅谈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税务处理.docx

浅谈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税务处理.docx

浅谈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税务处理从宏观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营效率。

然而企业在资产证券化的运营上,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是业务推进极为关键的步骤。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的金融项目,会计和税务处理工作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主体,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企业的管理和进一步发展。

1.资产证券化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美国杜克大学西瓦兹教授指出:“在证券化中,企业部分的分解自己,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从企业整体风险中隔离出来,该资产为信用基础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成本低于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

”这一概念鲜明地指出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在于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资产证券化有利投资风险最小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改善企业的债务现状;降低投资资金成本,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当下经济环境下,资产证券化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下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存在各种问题制约该行业的发展,起步晚、市场流动性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是保障企业资产证券化完善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

2.资产证券化会计及税务问题分析2.1会计处理现状会计在资产运营中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核算与监督,关系到发起人、受让人以及每个参与者的利益问题。

会计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则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运行的重中之重。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资本主义市场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作为资产证券化项目开展的重要步骤——会计确认,三种方法并存,导致确认过程的烦琐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当下信用制度的缺失,更加不利于会计确认工作的进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制,也就无法为资产证券化服务,更加不利于企业和市场降级的发展;复杂的运行机制也是阻止会计确认工作推进的原因之一,各部门间没有娴熟的配合,降低工作效率,导致市场流动资金速度低,不利于资本证券化的推行;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在会计确认上出现不必要的审批流程,欠缺沟通,导致资产证券化发展迟滞。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摘要】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通过将企业资产转化为证券,能够有效地吸引投资者并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在会计处理方面,资产证券化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确认原则和方法,包括将资产转移和确认收入等步骤。

税务处理方面,企业需要注意资产证券化对税前利润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规划税务方案。

企业资产证券化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是企业融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税务处理、会计确认原则、会计处理流程、税前利润、重要性、关键性。

1. 引言1.1 企业资产证券化概述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将自己的资产转变为证券发行,从而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通过资产证券化,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或者应收账款等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市场发行来融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流动性,提高企业的财务灵活度。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企业可以将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打包、拆分并发行出去,吸引资本市场的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产结构,增加企业财务灵活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企业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时,需要遵循严格的会计和税务规定,确保合规经营,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权益。

2. 正文2.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是指将企业资产转让给特定的实体,再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融资的过程中所需进行的会计操作。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企业需将资产转移至受让方名下,同时将该资产对应的债权和债务也转移给受让方。

资产证券化次级会计处理

资产证券化次级会计处理

资产证券化次级会计处理一、资产证券化次级的基本概念资产证券化次级呢,就像是在一场金融盛宴中的小配角,但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简单来说,它是在资产证券化这个大框架下的一种特殊层级。

咱们都知道资产证券化是把一些流动性不太好的资产,像是贷款啊、应收账款之类的,打包成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

那次级呢,就是在这个证券化产品分层里,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风险相对较高,收益也可能相对较高哦。

比如说,就像一群人排队领蛋糕,次级就排在比较后面,前面的人先拿到比较安全的部分,次级就等着看剩下的情况。

二、会计处理的重要性1.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处理可不是小事。

就像我们每天记账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一样,企业的会计处理关系到它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

如果资产证券化次级的会计处理不好,那财务报表就可能像一个穿错衣服的人,看起来很别扭,而且还会误导投资者呢。

2. 准确的会计处理也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金融市场就像一个大游戏场,有各种规则,会计处理规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是不遵守,就像在游戏里作弊一样,是会受到惩罚的。

三、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1. 确认首先要确定这个资产证券化次级是否符合资产或者负债的定义。

这就像是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你家的宝贝一样。

如果它符合资产的定义,那就要按照资产的规则来确认。

比如说,它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那就是资产啦。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它更像是企业欠别人的东西,未来要付出经济利益,那就可能是负债。

这个判断有时候很复杂,就像解开一团乱麻,要仔细分析各种条款和情况。

2. 计量计量就是确定这个资产证券化次级到底值多少钱。

这可不像我们去超市看个标价那么简单。

一种方法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呢,就像是这个东西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的一个估计。

但是这个估计有时候很有挑战性,因为市场是波动的,就像海浪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还有可能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这就像是把这个资产或者负债的成本一点一点分摊到各个期间,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分成很多小块慢慢吃。

【推荐下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探讨

【推荐下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探讨

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探讨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的重大创新,本文结合相关会计准则和管理办法,以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分析相关业务原理,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探讨会计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篇证券投资论文: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多,发展最为迅速。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众多的参与主体中,银行作为发起人参与了证券化交易的构造、SPE的设立,对转让资产提供内部信用增级,并以服务人的身份对基础资产提供服务等,下面将从发起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推荐下载】试论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

【推荐下载】试论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

[键入文字]
试论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
1。

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一)【推荐下载】

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一)【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
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
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吸引投资者参与融资,同时也将风险分散化。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会计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将一组资产转化成证券,并通过发行和出售证券来融资。

这个过程中,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和相关债务的还款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在资产证券化中,原来的资产持有者将资产转移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资产,并发行证券进行融资。

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转移凭证的制作和会计记录的处理,确保资产所有权合法有效并且处于合适的账面价值。

其次,证券发行和还款的会计处理。

当信托机构为了融资需要发行证券时,需要进行证券设计、申请批准、发行和销售等步骤。

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证券设计和销售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确保证券发行和销售符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

当借款人将借款偿还时,也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信托机构需要建立清单、核算利息和本金、进行会计记账等步骤,确保借款人偿还债务的合法有效,并及时记录在账面上。

二、卖出了资产未摊销的收益如何处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如果信托机构卖出了某个资产,但是该资产未完成摊销收益,那么就需要处理这部分未摊销的收益。

通常的处理方法是,信托机构将未摊销的收益部分从收益中扣除,并进行会计处理,确保未摊销的收益得到合理处理。

三、证券还本付息如何核算?当借款人开始进行还本付息时,信托机构需要核算和处理这些款项。

在核算和处理时,需要及时记录借款人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并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数据。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因素,确保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得到合理分散。

四、信托机构是否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立?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托机构作为资产持有者,是否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立?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信托机构所持有的资产与其它资产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分立,以便于评估其风险和价值。

浅析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

浅析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

浅析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摘要】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将债权或资产汇集成信托产品进行拆分、重组,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在会计确认方面,证券公司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来确认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会计处理。

会计确认的方法包括转移、识别、计量和披露等步骤,影响因素主要有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基准等。

在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证券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通过对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会计处理方式和影响因素,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证券公司, 会计确认, 原则, 流程, 方法, 影响因素, 总结, 展望.1. 引言1.1 简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拥有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过程。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和融资需求。

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时,证券公司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进行会计确认,并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合规。

下面将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概念、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原则、会计确认流程、会计确认方法和会计确认影响因素等方面,来深入探讨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帮助证券公司规范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实践,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背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将自身持有的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实体,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来融资的一种金融手段。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证券公司将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资本市场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从而实现资产的再融资、风险分散和资产负债配置的目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涉及到复杂的金融工程和财务安排,其会计确认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对于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得到应用。

我国也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的准则、规定。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准则的相关规定,初步探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问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0 引言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对特定资产的控制权、收益、风险的分散和组合,连接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

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

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建元”和“开元”两只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正式发行,中金公司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以及广发证券的“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逐步推出,资产证券化这个国际金融领域先进的创新金融工具,在我国正式揭开了面纱。

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出发,结合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浅析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相关问题,初步探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判断基础资产的转移是属于“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

通过实现“真实销售”,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破产隔离”制度,以及信用增级措施提高SPV的信用等级,实现发起人低成本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基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终止确认,改善发起人的财务报表结构,增加发起人的流动性,以及提高资产收益率,降低其继续融资的融资成本。

因此显然只有在“真实销售”会计处理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国际上对于“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些有价值的资产,如贷款、债券、房地产等,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机构转化为证券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易进行流通的过程。

这种金融工具的出现,为各类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资产的转移和计量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始资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因此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原始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后,会以特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而这个价格往往与原始资产的面值不一致。

因此,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实际交易价格进行计量,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还涉及到收益的确认和分配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始资产的收益权也会发生变化,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产品来享受资产收益。

因此,在会计处理中,需要确认和分配资产的收益。

一般来说,收益可以根据证券产品的持有比例进行分配,投资者按照所持证券产品的比例享受相应的收益。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还需要考虑到风险的转移和披露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部分风险会由原始资产转移给投资者,而另一部分风险则由特定的机构承担。

因此,会计处理需要准确地反映资产的风险转移和承担情况。

同时,还需要披露相关的风险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全面了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状况。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还需要考虑到会计准则的适用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操作,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它涉及到资产的转移和计量、收益的确认和分配、风险的转移和披露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会计处理能够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好的信息基础,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应当充分重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为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

简析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措施资产证券化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具有较强的资产流动性,且融资成本较低,可分散投资风险,因此引起了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资产管理,并开辟出了创新发展的途径。

但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的过程中,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是长期以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这两项工作的处理有利于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水平和现金使用效率,以下将从企业资产证券化含义分析入手进行逐项探讨。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是企业将特定资产作为可发行证券来进行交易的一种形式,在传统证券市场中,企业主要是以自身为基础,将自身资本作为一种证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通俗而言,就是企业将固定资产作为证券放在市场上供投资者进行自由交易。

资产证券化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表象,在具体操作中具备以下特征:1.企业可利用资产证券化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比例;2.可增加原有资产的流动性,改善企业资产与负债结构失衡的状况;3.可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银行也可利用企业资产证券化最大限度的降低筹资所需成本;4.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贷款时,可降低贷款方的资金成本,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也会逐渐增加,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会计确认、计量以及报告三个部分,涉及事项包括企业证券化资产基数、证券化收入或损失、交易成本、融资处理等等;税务处理则包括企业营业税(营改增后为增值税)、印花税、所得税等税款处理。

在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处理好会计和税务问题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一)会计确认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参与主体多、交易复杂、程序琐碎的金融项目,因外部政策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导致在会计处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确认方法选择不够合理,且方法使用混乱,出现会计套利行为。

(二)税收问题从税负最小化的角度来看,发起人更愿意将企业基础资产视为融资途径,但如果将其处理为销售性质,则更加有利于资产的安全保障,若片面追求税负最小化而采取融资处理,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激增,此外,由销售所产生的营业税(营改增后为增值税)也会增加融资成本。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探讨与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探讨与思考

资产 转 化为现 金 资产, 资 产总额 会有 所 增 贷 资产的管 理处 于消极 和被 动状 态 。 而信 征 求 意 见 稿 实 施 的 情 况 , 及时地 与I AS B 沟
加, 利润 也会 稍有 提高 , 因为证 券化 资产应 贷资 产证 券化 业务 属于 一种管 理 的创新。 通, 反映 我国具体 实施的一 些情 况, 在 一 定 收或收回的价款 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 在真 实出售 下, 商 业 银行 转 移了信贷 资产, 程 度上 能赢 得 准则制定 的话语 权 , 维 护我 往 往高 于其 账 面价 值, 也 会增 加经营 活动 也 就意 味着 风险的转 移, 从 而减少 对 信 贷 国的权 益, 也能减少准则转换的成本。
Ac c o u n i t n g p r a c i t c e
会计实务
型, 而是一般减值 模型进 行计量 。
1 . 从信贷 资产的视角
当前, 金融工具准则在不断的讨论 和完
信 贷 资 产作 为主 要的生 息资 产, 其 质 善 之中, I AS B 陆 续将 相关的讨 论 全过 程予
也会 增加, 资产 收益 率 和净 资产 收益 率 都 实销售的情 况, 信贷资 产转 化为 资金, 这样 证 券化业务的发起和操作 主要是相关的业
会提 高。 他们主要 对业 务流 程的设 计。 而 对 资产的风险系数降低, 从而达 到提高资 本充 务 部门, 目 此 外, 不同的证 券化 方 式还 会 导 致 税 足 率的目的。 作 为担 保融 资处 理 , 基 础 资产 价值 的估 计和核算主要 依赖于财务 部门。 负的影响。 在 真实销售情 况下 , 要 对商 业 银 仍 将 存在 于 银行 的资 产负债 表内, 商 业 银 前, 财务 部门对 相关的业务不甚了解, 尤其是 行 的销售 业 务 征收 营业 税, 购销 合同按照 行 不确 认资 产 证券 化业 务的损 益, 从而对 风险点的控制。 而业务 部分对会计核算 不熟 特别是不同的业务处理 可能涉及 到的会 0 . 3 % 0 要 征印花税, 转让 所得 要征收所 得税 , 资 本 和风险 资产 没有 影响 , 所 以资 本 充足 悉,

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解析

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解析

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解析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对于普通信贷业务的会计处理更为复杂。

截⾄⽬前,我国已经发⾏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债权类和收益权类,两种类型产品的典型基础资产和企业类型如表1所⽰。

表1常见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类型由于很难从会计⾓度将⼤部分“收益权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认定为⼀项资产。

它是⼀种未来才能确定的债权,收⼊只能在未来某⼀时点才能确认,尽管代表了⼀定意义上的资产,但并不构成会计意义上的资产,不能作为收⼊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既然没有⼊表,也就⾃然谈不上出表(“本来⽆⼀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偈》),故由原始权益⼈⽐照抵质押借款融资进⾏会计处理。

相⽐之下,“债权类”产品更加适⽤于⾦融资产转移准则所规定的范畴,需要对基础资产是否终⽌确认做出判断。

表2 发起⼈对证券化资产的处理表2中列⽰了原始权益⼈对资产证券化资产的处理原则。

2017版《企业会计准则及应⽤指南》中把《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可能”等概况词量化为95%--100%、50%--95%、5%--50%、0%-5%四个百分⽐区间。

终⽌确认相关证券化基础资产,所作的会计处理:借:存放中央银⾏款项或其他相关科⽬(或:其他业务⽀出--**资产证券化交易损失)贷:相关贷款科⽬其他业务收⼊----**资产证券化交易收益风险和报酬的量化模型采⽤蒙特卡罗⽅法模拟现⾦流影响因素的概率特征来求得未来现⾦流的具体观测值,使⽤相应公式计算证券化后企业风险和报酬转移情况。

实际业务中,传统⾦融收益和风险分析的E-δ模型最为常见。

该模型以情景分析为基础,通过估计不同假设情景条件下⾦融资产的未来现⾦流折现值,来计算⾦融资产证券化前后发起⼈⾯临的风险和报酬的变动。

风险部分转移时,采⽤继续涉⼊进⾏会计处理:融资时应当确认的资产转让收益:借:银⾏存款贷:长期应收款----应收****投资收益认购次级受益凭证:借:持有⾄到期投资----次级受益凭证贷:银⾏存款借:继续涉⼊资产----次级受益凭证贷:继续涉⼊负债----次级受益凭证⽀付相关发⾏费⽤:借:投资收益贷:银⾏存款存续期的代收代付:借:银⾏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借:其他应付款贷:银⾏存款存续期结束收回的剩余⾦额:借:银⾏存款贷:持有⾄到期投资----次级受益凭证借:继续涉⼊资产----次级受益凭证贷:继续涉⼊负债----次级受益凭证注:以上的次级受益凭证是列举的⼀种增信措施。

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处理问题

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处理问题

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处理问题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它通过巧妙设计交易结构,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好的证券,以融通资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本文在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和关键技术简要说明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资产证券化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被认为是“近十几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已得到了充分、灵活的运用。

国际上对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研究已形成比较规范的会计准则和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建立与完善,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我国资产证券化从上世纪末起步。

针对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会计问题,财政部从1995年起先后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转让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规定,以此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进行调节和指导。

但是,这只能说明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会计和该领域的会计理论和规范不再是一片空白,却不能说与证券化市场发展已相适应。

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规范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同时尽快完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准则,以调整当前的会计模式与证券化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因此,对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领域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会计处理及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前瞻性。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比如贷款或应收账款,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债券型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特设机构(SPE),SPE将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且以发行收入购买证券化资产,最终以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入偿还投资者。

浅谈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浅谈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浅谈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杨挺;唐长泉;雷子朋
【期刊名称】《纺织财会》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工具,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得到应用。

但是,与蓬勃发展的实务相比,却一直缺乏相关的会计准则,这使得会计处理无统一规范。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资产证券化的一些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杨挺;唐长泉;雷子朋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4.4
【相关文献】
1.浅谈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办法 [J], 娄欣轩;王明明
2.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J], 丁宁
3.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解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J], 余恕莲;史玉光
4.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新探 [J], 马迪
5.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和会计处理问题探析 [J], 汪云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
摘要: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的重大创新,本文结合相关会计准则和管理办法,以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分析相关业务原理,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探讨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多,发展最为迅速。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众多的参与主体中,银行作为发起人参与了证券化交易的构造、SPE的设立,对转让资产提供内部信用增级,并以服务人的身份对基础资产
提供服务等,下面将从发起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

国际上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

我国早期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我国开始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

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

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标准是公允价值计量。

发起人通过转让资产,获得了现金和一些新的资产和负债,同时也可能保留了部分基础资产上的权利或负债,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损益的确认,我国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

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对于资产转移中因为未放弃控制权等原因未终止确认的资产,仍以账面价值予以计量。

发起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范围也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可见我国对于SPV的合并要求与其他子公司是没有区别。

另外,发起机构未终止确认所转让信贷资产,或者按继续涉入信贷资产程度确认某项资产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规定作出披露。

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在《信托公告》中应披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关基础资产池的内容:设为信托财产的贷款合同编号;上述贷款的笔数、本金余额;上述贷款借款人所在地区、行业分布情况,包括贷款笔数及占比、本金
余额及占比信息。

三、国家开发银行首例abs浅析
国家开发银行“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当期计划发行总量为57.2988亿元,其中优先A,B档及次级档证券分别为42.9741 亿元10.02729亿元4.29714亿元,加权平均年限分别为1.79年3.35年,4.29年其中优先A,B两档债券固定面值,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次级档通过定向方式发行。

首先,判断金融资产是否转移。

从“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说明书中我们可以判断,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涉及到的金融资产符合CAS23中规定的第二种情形:
1、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在信托财产交付日(2006年4月28日),国家开发银行向SPE交付57亿信贷资产;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

2、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国家开发银行将作为本次证券化过程中的“贷款服务机构”履行信托财产的管理权,即有权收取贷款本息。

3、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作为“贷款服务机构”,国家开发银行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将收取到的贷款本息划付至信托财产资金账户。

该账户即为SPE的独立账户也即实质上的最终收款方。

其次,判断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

CAS23将金融资产转移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两大类。

“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案例中,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截止4月28日(资产交付日)的57.2988亿元,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为此次的实际发行额57.2988亿元,这里由于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不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故不存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

以上分析表示,国家开发银行此次证券化操作记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0。

此次转移为整体转移。

最后,相关会计处理。

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因此在信贷资产转移日国家开发银行应做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存放同业 XXX(公允价值)
贷:金融资产 XXX(账面价值)
金融资产转移收益 XXX(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在信贷资产转移后,国家开发银行行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已确认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XXX
贷:贷款损失准备 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